帝国的朝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即便是现在,在英国同意接受东北海军留学生的前提下,其仍然继续向美国派出海军留学生,对于海军而言,真正吸引他们的并非是其不逊于英国的海军教育,更重要的是四年的学制,相比于英国节约了三年时间,这甚至同样吸引了北洋海军。
短学制对于一个新建的海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东北现在都将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制缩短为两年半,而第二年其中优秀学员即可往国外留学。之所以压缩学制,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快的培养出一批海军军官,先解决有的问题,然后……才能解决其它的问题。
“我明白!”
秋山真之的提醒,让韩彻用力的点了点头,是的,在这个普遍歧视中国人的地方,中国人和白种人之间的爱情,非但不会受到祝福,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求学,在这一点上,美国这个所谓的“自由国家”甚至不如美国,正如其打着“自由”的名义,合法的歧视华人、歧视亚洲人一般。
“我知道该怎么做”
“有一天,我想,他们会惊讶于我们力量,我们会用军舰去赢得他们的尊重!”
也只有军舰的舰炮能够赢得列强的尊重!
如果说在安纳波利斯学会了什么,恐怕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只有在战场上击败一个西洋列强,才有可能赢得西洋列强的尊重,从而获得他们的平等相待,否则所谓的“平等”不过只是空谈罢了。
当然秋山真之之所以强调这一点,除去因为这是成为强国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基于一个原因——俄罗斯,还有日本的未来,这正是他来到中国的原因,是为了击败俄罗斯以赢得日本的解放,因此,他需要身边同僚、学生们对俄罗斯敌意,需要他们保持一种欲成为强国冲劲,从而才能在合适的时候发挥出他们的力量,去赢得战争。
“好了,你明白说好,走吧,他们快等不及了!”
秋山真之口中的他们,指得的北洋衙门派出来的留学生,两年前同韩彻先后来到安纳波利斯的那批留学生,即将踏上上舰实习之途——与韩彻等人不同,他们将会在英国皇家海军的舰上服役。
“知道为什么吗?”
走在满是积雪的路边,秋山真之轻声问道。
“嗯,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北洋衙门希望这批军官能够直接从英德两国接受新舰,这样的话可以扭转闽省人把持北洋舰队的局面。”
尽管远在美国,但并不意味着韩彻并不关注国内的变化,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些同学们,愿意和他谈论这些问题,比如闽省人如何于舰队中架空提督丁大人,如何排斥异己打压他们这些北方人。
总之,在那些同学们看来,闽省军官不除了,北洋就绝无将来,而对于东北来说,北洋舰队内部的不和,恰好是他们的机会,毕竟相比于北洋,东北海军还是太过弱小。甚至可以说不值一提。
“哎,所以啊,我们也要加快步骤了,若是北洋内部问题解决了,将来恐怕……”
话声稍顿,秋山真之看了一眼韩彻,只听韩彻说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到时候,纵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打下去了,只是咱们的海军啊,什么时候才能挑战北洋啊!”
以弱迎强,这似乎是每一个海军军官都必须去考虑的事情,因为谁也不知道在变幻无常大海上,自己是否会成为弱者,毕竟强者也有落单的时候。可是对于一支实力不济的甚至刚刚起步的海军,欲挑战一个比自己庞大十数倍强者,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野心,同样也会被看做狂妄,尽管狂妄,但并不妨碍他们去想。
毕竟,太多的事业,梦想从来都是漫漫征程的第一步。(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110章 大海在召唤(第一更,求月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第110章
窗外,尽是一片阳光明媚之色,这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也是出行的好天气。窗内则是暖融融的,甚至有些过热的暖气使得人们不得不脱去厚厚的大衣以及外套,作为一个新规划的城市,仁川特区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冬季的供暖,不过其并不是通过专门的供暖中心供暖,而是通过发电厂的废热向特区供暖,虽是如此,两座电厂的余热依然能够保证特区的暖气供应。
在暖烘烘的办公室中,史腾阁却觉得自己的心情有点怪。
今天本来应该是个喜悦的日子,他自己也很想努力地使自己喜悦起来。可不知为什么,心中却总是隐藏着一丝让人不易觉察的忐忑。
自从三年前史腾阁提出创办仁川造船厂,从出任造船厂总办再到正式担任舰政处处长以来,他在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光景。
作为船厂的缔造者,他亲自见证了船政局从一片荒无人烟的海边空地,变成今天这座拥有7900名工匠,七座船坞以及由十余座分厂组成的设施完善的远东第一大造船厂,而且它还拥有这个时代远东最大的船坞——7号船坞,花岗岩基质的船坞长约360米,宽约33米,以至于其可以同时容纳两艘如君主级一般的新锐战斗舰。
而这期间,作为船厂的实际负责人,史腾阁付出的艰辛自不必说。用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这样的词汇不足以形容,或许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更为妥当。毕竟现代造船业于东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容不得有一丝差池。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天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经过全厂上下的努力。在付出了425个日夜的全力奋战,仁川造船厂制造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2800吨“平波号”今天终于要进行完工试航了。
如果试航成功,就会按照既定计划,继续赶制第二艘、第三艘……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东北在造舰之路上踏上最为坚实的一步。
甚至对于仁川船厂而言,其意义更重于“靖海级”,因为“靖海级”是在法国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建造,非但如此。还直接使用了大量的外国部件,但“平波级”装甲巡洋舰却是一艘真正的国产军舰——从所用的钢材出自仁川钢铁厂。所用的蒸汽机以及锅炉则出自北洋动力公司,至于火炮则来自沈阳兵工厂,甚至就连同瞄准具亦是来自新晋刚刚投产的中国光学仪器公司。
如果失败了,那么接下来的事。史腾阁不用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尽管并不会影响到他在造船厂的地位,但可以想象的是——海军会立即调整计划,可能会中止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镇海”号的建造。
两个月前,在“镇海号”战斗舰的方案获得批准之后,“镇海号”战斗舰已经于7号船坞开铺设龙骨,如果其能如期完工,那么则标志着中国一跃成为少有的几个可以建造战斗舰的国家,同样也标志着中国打下了成为海军强国的最坚实的一个基础。
可如果“平波号”失败了,那么非但自行建造“镇海号”战斗舰的计划会中止。“镇海号”以及“定海号”可能会由某家英国或德国船厂承担,甚至就连自行建造军舰的计划也会无限期的推迟,这无疑将会给中国的造船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下一次。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
史腾阁并不关心个人的利害得失。他真正担忧的是海军会因为试航失败,而对制造军舰彻底丧失信心。
在这三年之中,为了制造的轮船,从统监府再到总督府,先后为仁川船厂投入了不一千万元的巨额资本,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史腾阁今天都必须要交出一份自己的答卷。
“史先生,时间快到了。”一个声音把正在沉思中的史腾阁拽了出来。
史腾阁抬头一看。是绍逸杰——他是史腾阁的得力助手之一,也是东亚同文学院船舶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
“都准备好了?”
史腾阁有些紧张的问了一句。
“一切就绪,只要试航成功,电报就会第一时间发往大连帅府。”
绍逸杰点点头,直到现在,他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向大帅发出邀请,这毕竟是东北建造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即便是北洋海军,也没有如“平波号”一般强大的装甲巡洋舰。
“我们走。”
二人一同出了办公室,下楼之后,便径直往向船台走去。
在六号船台上悬挂着彩旗的“平波号”正停在那条300米的下水滑道上,像一名即将出征的战士威风凛凛,岿然不动。一面赤旗在船首的旗杆上高高飘扬,迎着从海面上吹来的寒风猎猎作响。
在船台两边更是挤满了来自仁川船厂的各个分厂的主管以及参与建造“平波号”的工匠们,汉语,英语、法语以及德语在这里交汇着,而从仁川海军基地过来海军官兵也齐刷刷地一字排开,倍显威武之势。几乎每一个人望着这艘装甲巡洋舰时,那目中都尽是期待之状。
在“平波级”装甲巡洋舰所特有的飞剪艏下方,一丈高的平台搭建船艏中央,与马尾或江南相比,仁川船厂并没有设立祭坛上,更没有祭案上诸如香炉、臂香、供果之类的物品,有的只有西洋式的平台,搭着花绸的平台下方,海军处处长容尚谦已经到了那里,他的脸上带着笑容,在看到史腾阁走来的时候,连忙迎了过去。史腾阁快步上前与容尚谦等人拱手施礼互道问侯。
一番客气之后,容尚谦谨慎地问道:
“史先生,“平波号”不会有问题吧?”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这艘装备着两门152毫米速射炮以及6门120毫米速射炮的“平波”舰,将是“靖海”级装甲巡洋舰服役前,东北海军最强大的军舰,即便是北洋海军也没有比他更强大的军舰,或许北洋海军的“海琛号”火力比他强大,但其防护能力远不如“平波”舰。
容尚谦微微欠了欠身体,用一种充满自信的口吻回答。
“我的处长大人,经过我们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还会出问题的话,那就是上帝在跟我们开玩笑。”
史腾阁自信的回答,让容尚谦心里忍不住嘀咕一声。
“如果真是那样,那么这个玩笑的成本未免也太大了。”
是的,那样的话,成本未免也太高昂贵了,甚至昂贵到海军完全无法承受,想到这里,他便朝着那几名西洋海军军官看去,他们是受邀参加这场下水典礼。当然这是基于一个原因——为了向西洋造船界传递一个信号,我们可以制造军舰,以后和你们谈生意的时候,你们的姿势要放低,价格要调低,不要把我们当成冤大头。
可若是试航失败的话,到时候西洋船厂肯定会把东北海军当成冤大头,这个代价无疑是极为惨重,也不是海军愿意承受的。
尽管仁川的船厂不见旧时的船厂之规,其习惯接近西洋,但作为一种习惯,仍然挑选了“吉时”下水,现代与传统就是这样于仁川特区结合着,现在吉时已到。
是时候下水了!
史腾阁整肃身上的西式礼服,然后冲着身边的容尚谦说道。
“请!”
在史腾阁邀请时,容尚谦也作出了请势。两人几乎是携手并肩走上了平台,站在悬满彩旗的“平波号”的舰艏下方,
“容长官,现在吉时已到,请您敲响香槟酒。”
史腾阁在一旁提醒道。
“我们一起吧,归祖,你毕竟是“平波”舰的设计者!”
在容尚谦宣布将此舰命名为“平波”之后,两人同时将那瓶香槟酒敲碎与舰艏,下一瞬间,“平波”舰开始缓缓沿着滑轨往大海滑去。
在船体也稳稳地沿着滑道向大海滑去的时候,每隔一段都会有压缩气筒喷出的彩带,在那彩带的飞舞中,震耳欲聋的礼花弹不断升至半空,炸出一团团焰火,而鞭炮更是和着焰火回响着。
岸边围观的人群骤然间全部停止了议论,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睁大了眼睛。
转瞬间,“平波号”已离开岸边数十米,整个过程微波不惊,自然而然的下水过程似乎并不怎么壮观,在其落水后。船上的水兵们迅速抛出船锚,这个排水量2870吨的庞然大物便安如磐石一样稳稳地停泊在了海边。
良久,岸上的众人似乎回过了神,欢呼声顿时像潮水一般,此起彼伏,响彻云宵。一时之间,鼓乐喧天,礼炮再次齐鸣,那些操着北方和南方口音甚至说着英语、德语的工匠们更是喜极而泣,不停的鼓着掌。
望着眼前的情景,史腾阁的眼角也不禁有些湿润,看着泊于海上的“平波舰”,就像是看到了他的儿子了一般,这是他设计的军舰!
这时各个报馆的记者蜂拥似地围了过来,想要采访这位舰政处处长,但是史腾阁却早已授意属下,让他们去采访容尚谦。当这位海军处处长的在记者的围堵、提问之下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史腾阁却已经悄悄的离开了平台。
只是在离开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艘“平波号”,此时水兵正在上舰,第一次试航正在等待着它,大海正在等待着它!(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111章 朋友(第二更,求月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嘟……”
在“平波”舰拉响第一声汽笛,开始第一次试航的时候,在整个仁川船厂因为这艘军舰的下水而沸腾的时候,作为平波舰的设计者,此时的史腾阁,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静一静。
几乎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他静静的在船厂里走着,径直往船厂尽头的海滩走去,站在那片乱石滩中,他默默的看着海浪拍打着滩头,然后从大衣口袋中取出了一根雪茄烟,默默的点燃了那根雪茄烟,吐出的烟雾被海风吹散了。
看着那满是乱石的滩头,史腾阁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初来朝鲜的时候,那时的仁川特区有什么?就像眼前这片乱石滩一样,什么都没有,但是现在非但一座城市与此崛起,他最大的愿望也成为了现实。
梦想,实现的总是如此的突然。
不知什么时候,威廉?史司走了过来,精亮的泛蓝的眸子里,闪着一种工程师特有的执着与精明,此时他满面笑容地说道:
“恭喜史先生……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马到功成,居功至伟啊!”
那生硬的汉语从史司的口中道时,并不显得唐突,≯v,不过让史腾阁好奇的是,他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但史司的祝贺还是让史腾阁谦逊地说道:
“史司先生这话折煞我了。若论功,首推然帅高瞻远瞩,谋定造船基业,方才有今日造船之成;二者,则仰仗全厂上下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之力再。三者,若论功,史司先生设计的“镇海级”那才是真正的功劳呢!等到“镇海级”下水之后,谁还会记得“平波”?”
显然。对于东方式的客气史司依然还是有些不甚适应,不过对于他人的夸奖,他却能够立即接受,只听他笑着说道:
“哎呀,若非是史先生的全力支持,“镇海级”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提上建造日程!”
这倒也是实话。从 “镇海级”方案的拿出,再到具体设计上,都得到了史腾阁的全力相助,不过他并没有自大到以为那完全是自己的功劳。
“只是略尽薄力罢了……”
史腾阁摇摇头,看着史司说道。
“说到底,还是你的设计更出色,要不然又怎么可能说服海军接受它呢?”
史司笑着说道:
“您太过自谦了,如果没有你要求进行火炮测试,海军又怎么可能接受我的方案。”
即便是现在。在“镇海级”的方案得到批准,甚至已经铺设龙骨之后,史司依然觉得其通过的有些“侥幸”,何止是“侥幸”根本就是超出意料,甚至他还额外的准备了另一个方案,一个比较传统,易于被海军接受的方案。
不过在那一过程中,先是史腾阁要求用从英国购进的12英寸舰炮进行打靶试验。以验证“北洋渗碳钢”对12英寸穿甲弹的防御能力,后来。又是其提出的舰队航速协调等问题,总之,若是没有史腾阁,至少就没有现在的“镇海级”。
“现在“镇海”的情况如何?”
史腾阁作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人一同走下了那块巨大的海边礁石,往滩头上走去。
“一句话——进展顺利。”
史司颇为得意的说道。
“就像我刚开始说的那样。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以及技工,所欠缺的仅仅只是实际建造战斗舰的经验,现在正是取得经验的时候……”
“可不仅仅只是经验啊!”
史腾阁皱了皱眉,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
“建造战斗舰绝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其是全世界最为复杂的机器。要是不难,这全世界又岂会仅有几个列强可以建造战斗舰。”
“那是因为,除了几个列强其它国家,要么是没钱,要么是没有相应的船厂和设备,而这两样,中国都有!”
接着,史司苦笑了一下说道。
“说到底,海军比拼的与其说是军舰,倒不如说就是钱!每一个意欲进军海洋的国家,首先都必须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建设海军,你知道建造一艘战斗舰需要800万左右,可知道在其服役期,需要花费多少钱吗?”
二人走到一处没人的地方,史司颇为感慨的伸出了一个手指头来。
史腾阁望着史司,不无谨慎地说道。
“1000万元?”
史司点点头,朝着海上看了一眼。
“而且只多不少,也正因如此,即便是以德国的财力,亦无力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因为维持舰队实在是太过费钱!”
“费钱也要办啊,毕竟对中国来说威胁来自于海上。”
史腾阁朝着远处看了一眼。
“是要办,但东北的财力却限制了海军的发展。”
咬了下嘴唇,史司停下脚步,往西南方向望去。
“以东北当前的财力,维持一支巡洋舰队已经颇为勉强了,如果再加大海军投资的话,恐怕将不利于东北的发展。而东北所需要的是一支能够与俄国对抗的舰队,这显然不太现实,至少在东北统一全中国之前,建立一支这样的舰队,几乎没有一丝可能!”
史腾阁听罢,身体不由一凛。他知道,史司说的是事实,事实就是东北没有钱去建立并且维持一支那样的大舰队,以一地而敌一国?有可能吗?
“相比之下,现在北洋海军凭借之前的借款,迅速膨胀为一支足以让任何西洋国家为之侧目的庞大舰队,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看似庞大的北洋舰队很有可能会成为李鸿章的累赘,甚至可能会拖垮他们。”
军备建设从来都是如此,英国固然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舰队,但是其代价却是其陆军的弱小,甚至不值一提,而作为岛国的现实,却使得英国仅只需要依靠海军舰队就可以保护其安全,而放之于其它国家,却又不得不去考虑其所面临的陆上威胁,陆军与海军,总要做出一个选择。
“嗯,确实是这样,仅只是依靠直隶去养活北洋舰队,不光是窟窿大,就算是改革了地税,有了钱,北洋那边也休想松口气。”
史腾阁轻叹道,
“大家都觉得北洋舰队太过强大了,可却没想到相比于直隶的经济能力,其实在是太过庞大了,庞大到会拖累直隶,这能不耽误事吗?有时候,海军的规模太大了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财力是决定一切的基础,无论是当年的统监府也好,亦或是现在的总督府也罢,无不是通过谋求财力基础,作为万业之基,正是得益于充足的财力,然帅才能练出一支精兵。但尽管如此,东北依然谨慎的将陆海军的规模控制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像是镇海舰,即便是其服役了,也不会对经济造成压力,三年后,东北的财力足以维持一支相对强大,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北洋的巡洋舰队。
而相比之下,北洋舰队是否会成为直隶的累赘呢?
这谁也说不好,毕竟,现在在一群日本幕僚的帮助下,直隶三省以及两广正在进行土地林野调查,待将进一步的地税改革之后,勉强应该能够维持北洋舰队的运行吧!至于这几年,北洋那边不是加了税了嘛!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关内又有那个省没有以新政的名义加税?
“哎,自扫门前雪吧!北洋会怎么样,与咱们无关哪!”
史腾阁长叹了一声,随即问道,
“如果“镇海舰”完工的话,你下一步做何打算?”
史腾阁清楚,史司绝不会把目标止于“镇海舰”,其肯定还会有相应的下文。
“如果到时候,条件允许的话,我想我会在“镇海舰”的基础上,设计一型更强大战斗舰,“镇海舰”……嗯,怎么说呢,在某些方面,它确实颠覆了以往的战斗舰,可以说,与以往任何一艘战斗舰都不一样,但是他还是有些一不足之处。”
话声稍稍一顿,史司看着史腾阁说道。
“比如说,它的动力,我认为,如果能用蒸汽轮机的话,它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海军肯定不会同意,毕竟现在海军希望更稳妥一些!”
何止是海军,若是“镇海舰”用蒸汽轮机,史腾阁估计都会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毕竟蒸汽轮机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而“镇海舰”毕竟是中国的第一艘战斗舰,用技术上成熟的蒸汽机无疑更合适,也更加稳妥。
“我明折,现在不成熟,不代表三年后不是?我说的是以后!是将来……”
史司笑了笑,相比于技术上的激进,他同样选择了更稳妥也是相对保守的三胀式蒸气机。
“将来除了改用性能更出色的蒸汽轮机之外,我觉得它的火力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基础,毕竟不过,现在我的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毕竟又给他增加了一寸厚的装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