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帝国的朝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但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我们真的能这个能力吗?”
转过身,停下脚步的唐浩然将视线投史司,投向这个已经可以用生硬的中文进行简单对话的德国工程师。
“元帅阁下!”
元帅的询问让史司的心底只是一阵激动,他知道眼前的元帅同样心动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剩下的问题只是说服他,说服他相信这个选择没有任何错误,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以按下心底的激动。
“元帅阁下对西洋的了解是众所周知的,那想来元帅阁下一定知道,在半个世纪前,普鲁士的几乎没有海军,甚至在战争期间,弱小的不值一提的海军,只能龟缩于港口中,就连同商船队也是如此!”
出人意料的是,史司并没有直接回答唐浩然的问题,反倒是给其上起了历史课来,可实际上唐浩然却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了解德国,所谓的“西洋通”不过只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剽窃后世的成果罢了,可稍微一想,也知道那会德国的海军并不强大,德国的公海舰队那可是二世皇帝的事情,好像就是现在这会才开始崛起的吧。于是只能默默的点点头。
“1848的“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当时的普鲁士海军的力量就极为薄弱,在那场战争中原为丹麦领地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想要并入德意志联邦,而作为波罗的海主要海军强国的丹麦海军,因此封锁德意志北部与波罗的海沿岸的所有海上贸易,此时英国与荷兰宣布保持中立,奥地利海军远在地中海无法驰援,德意志联邦本身没有海军,德北的海上贸易完全停顿。1850年战争结束,获胜的丹麦海恢复了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区的统治……”
德国的历史瞧着似乎与中国有些相似,听他这么一说,唐浩然倒是找到了与中国的共通之处。
“战争的教训是痛苦的,这时德意志各邦终於觉得有必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海军,於是法兰克福国民大会授权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表弟艾伯特亲王建立“德意志皇家舰队”,当时德国的造舰工业还很弱,船舰主要是向英国订造,人员训练也很差,常常发生海难造成不少悲剧,不过这至少开始了德国的海军之路……”
似乎与这正是后进海军的道路,战争的教训使得一个大陆国家开始走向海洋,史司的“历史课”让唐浩然意识到,历史上曾经被行英国人视为眼中钉的德国海军,原来也只是一个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的“婴儿”,甚至直到现在,也谈不上强者。
“在普法前夕,针对自身海军力量薄弱的缺陷,普鲁士政府一直热衷于海军的扩充。然而当时,普鲁士的造舰工业发展落后,海军装备的主要军舰大都依赖从国外定制,这对于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而言无疑是不可接受的,为此德国海军部曾与伏尔铿公司商谈有关自行建造铁甲舰的事宜。但是在当时的德国,此事对多数人而言风险无疑太大,使得谈判处于停滞状态。”
史司提级德国的历史时,无论是唐浩然也好,还是之前持反对意见的史腾阁也罢,即便是主张购舰的容尚谦也同样处于沉思中。
“确实,反对者的意见确实很充足,当时德国甚至没有建造超过4000吨商船的经验,更何况是铁甲舰,所以这场谈判从普法战争前,直到普法战争后,双方争持了几年的时间,当时反对者也是希望通过逐步发展的方式,用十年的时间去发展德国的造船业,由小至大的建造军舰,这样的确非常稳妥……”
注意到三人都在倾听自己的讲述,史司知道能否说服他们,就全在最后一句了。
“但是最终造舰工程师鲁道夫?哈克却说服了海军,令其相信——世界不会给德国十年的时间去等待,同样也不会给德国海军十年时间,他果断的承担起了责任,并获得了成果成功,1873年由伏尔铿建造的德国第一艘国产铁甲舰“普鲁士”号顺利下水,从而使得德国造船和钢铁行业在世界的声誉获得显著的提高,德国海军的造舰订单从此留于本土!”
作为鲁道夫?哈克那位德**舰建造史上的传奇人物的助手,史司曾参加过“普鲁士号”的建造,自然深知其中内幕,这会提及旧事时,他的语气依然显得有些激动,以至于最后他直视着唐浩然, 继续说道。
“二十年前,德国的造船业所拥有的技术、设备都远逊于今天的仁川船厂,但是德国通过一次技术上的冒险,完成了造舰业的跳跃式发展,从而为成为欧洲造船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今天,同样的问题不也正如二十年前一般,摆在元帅阁下的面前吗?”
发出这声反问之时,史司的话声微微一顿,注意到元帅一副思索的模样,便继续加重语气说道。
“诚如那一年德国面对的选择一般,世界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去完善造船业,积累造船经验?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让中国海军去等待他的主力舰?”
此时史司已经全然不顾自己毫不客气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说的话,那么他的梦想恐怕就会破灭,五年,五年中有太多的变化,而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说服唐浩然接受他的建议,同意他的造舰方案。
(双十一,光棍节,什么时候这日子变成了消费的狂欢了……哎,还是回归其本质,让大家伙今天“脱光”吧,男女光棍们凑成一对是一对!祝大家光棍节快乐……悲剧的我依然在码字!)(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76章 道路(求月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热门推荐:、 、 、 、 、 、 、
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让中国海军去等待他的主力舰?
会给十年的时间吗?
眉头紧蹙着,对于历史唐浩然比谁都清楚,尽管他相信未来十年,只有那个老娘们不会再干出“向十一国列强宣战”的蠢事,战争就不会降临到中国的身上,尽管现在的蝴蝶的翅膀已经令历史变得面目全非,但相比于历史上同期,现在的“我大清”无疑更加强大了,去年那场利索的“东北战役”尽管结果让人瞠目结舌,但却没有撕破“我大清”的那层老虎皮。
而在另一方面,在战争结果的刺激下,通过一年的锐意进取,现在的“我大清”非但拥有亚洲最强大舰队,同时还拥有亚洲最强大的现代化陆军,这陆军可不是淮勇、防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西法建制和操典条令的新式陆军,如若包括东北军在内,现在的“我大清”可是拥有13个师、11个混成旅,三十余万新式陆军,论规模超过晚清新军的规模,论战力——嗯,即便最不争气的八旗新军在南苑的会操中的表现,也让洋大人们跌破眼镜,虽有不足却依然赞誉有加。
再过两年,待到北洋舰队定购的新式战舰到交付后,北洋舰队的规模甚至有可能超过俄国海军,当然前提是在这两年间俄国海军不发展,但超{ 过土耳其海军居世界第五完全没有问题,即便是现在,其吨位与美国海军相比也是半斤对八两。
总之,现在的大清国披着的那张老虎皮,虽说瞧着被分成十份儿,可在西洋人眼里,即便是自己都不算是军阀。这大清国的武力值还是相当“牛”的,有了这份武力值摆在那,非到万不得已,没有那个国家会再次挑战大清。
可问题在于,自己可等不了十年,更准确的来说。历史没有给自己十年时间去慢慢的发展,慢慢的完成实力的积累,尽管厚积薄发是唐浩然制定的计划根本,但那是对国内,不是对国外,俄罗斯的威胁就是根心头刺一般,压的唐浩然几乎喘不过气来。
相比于历史上的俄罗斯,未来中国所要面对的俄罗斯将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远比另一时空中日俄战争中的俄罗斯更为强大。正如最初的意料一般,在俄罗斯吞并日本后,日本移民便出现在远东,不过并不是日本人主动移民,而是俄罗斯主动“邀请”的——十余万日本劳工进入远东参与铁路的修建。
对日本的战争使得俄罗斯充分意识到西伯利亚铁路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战争期间,他们依然固执的修建着铁路,而现在战争结束了。俄国人不仅没有放缓铁路的修建,反而因为廉价劳动力——日本劳工的使用而得到加快。
另一个时空中。西伯利亚铁路每向东延伸一英寸,距离战争的爆发就近上一分,而在这个时空中呢?道理是相同的,铁路完工之时,甚至就有可能是战争爆发之日,到那时。中国海军如何迎战以日本作为基地的俄国海军?
历史的改变使得“旅顺闭塞战”成为泡影,这意味着在这个时空中,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将会无法被闭于港口,破交战以及堂堂正正的海战将会决定战争的胜负,这意味着自己需要一支更强大的海军。
时间……真的没有!
沉思默想中。唐浩然深吸了一口雪茄烟,默默的走到了窗边,站在窗边的他凝视着总督府后方的隐于一片郁郁葱葱的树荫中的“府邸街”,所谓的府邸街指得是其两侧耸立着那一栋栋红砖式的西洋楼房和别墅大都是官员府邸,这是基于方便办公的原因,也正因如此才会移栽大量的树木于街道两边以及街心宽敞的公园之中,使得其形成了大连市中少有的悠静之地。
正是因为这里的风景秀丽,才会使得唐浩然在思索问题的时候,喜欢一边站在窗边凝视着窗外的景致,一边思索问题,有时候他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正因为这个爱好,才会将指点着设计人员设计了这条长达两公里的府邸街。
“但是现在仁川真的能建造战列舰吗?”
尽管心知自己并没有多少时间,但唐浩然的心底依然还有着一些疑惑,毕竟仁川船厂投产甚至不到两年,而战列舰是什么?是工业时代的技术结晶,就像后世的航母一般。现在让一家投产不到两年,建成不到一年的工厂去造战列舰?
可能吗?
试试也可以啊!
在内心升起这个声音的时候,唐浩然又想到了战列舰的造价——那可是近百万英镑,即便是自行建造,没有六七十万英镑也造不出来,对于府中来说,这可是一笔巨额支出,万一打了水飘,那可就是几百万两银子没有了。
几百万两啊!
可如果成功了呢?
吐出一口烟雾,看着它慢慢消失于眼前,想到德国建造铁甲舰对其造船业的推动,尤其是对其民族荣誉的提升,唐浩然自然又想到了后世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
以重点工程推进国家整体工业水平!
至于在某一个时代中,这是一句相当响亮的口号,也正是在这一个个口号之中,通过集中全部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的方式,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就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不也有通过“阿波罗计划”提高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例子吗?
后世一个个鲜明而又生动的例子刺激着唐浩然的心神。
如果成功的话,那么三年后,中国自行建造的战列舰将会下水服役。而届时中国的造船水平以及机械加工水平,都将提升岂止只是一个台阶?从而为未来的战舰国产化铺平道路,战舰国产化的另一个结果,又将在未来的战争中,中国的造船业将会以更低的成本为舰队提供更多的军舰,从而为赢得战争打下基础。
而另一方面前无畏舰正进入其巅峰的时期。如果中国能够在这个十年之中通过前无畏舰的建造完成战舰制造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的吸收,那么中国在武备、装甲、动力装置、船体等分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力以及整合能力都将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从而为无畏舰时代的铺平道路,甚至可能处于领先水平,到那时……
“那么现在如果建造战列舰的话,我们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大帅在沉思良久之后的一句话。让三人无不是同时一愣,与史司的欢喜不同,同样为其所说服的史腾阁显得有些谨慎,至于容尚谦的眉头微皱,尽管他清楚自造舰船的意义,但他更希望从英国购进质量更好的战舰。
“第一是武器,现在我们生产的最大口径火炮为8英寸速射炮,如建造战列舰的话需要解决11至12英寸管退舰炮的制造问题……”
作为舰政处主官和总工程师的史腾阁自然知道应该解决什么问题,造舰并非仅仅只是船厂的问题。还涉及到其它的公司,毕竟军舰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显得有些“保守”,而他的保守恰恰是建立在系统产品供应的基础上,正如其设计的巡洋舰采用8英寸舰炮一般,那是沈阳兵工厂生产的口径最大的火炮。但现在因为史司的这个建议,就需要兵工厂解决12英寸舰炮的生产制造问题。
“如果无法建造的话。可以考虑从英国或德国进口!”
史司适时的插了一句话,实际上参与过战列舰建造的他不断的“缩小”造舰的难度。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建造战列舰的许可。至于舰上武备、动力等系统配套的部分,在他看来完全可以通过进口的方式加以解决,毕竟全世界都愿意向中国出售武器。
“进口没有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引进相应的专利技术!毕竟这总是无法避免的!”
工程师的经验使唐浩然非常清楚。专利技术引进的重要性,其绝非简单的“山寨”所能相比,在很多时候“山寨”只是仿制出了产品,甚至还有一定的缺陷,而未能真正吸收其技术。在专利技术的引进中。真正重要的是后者,就是生产技术的引进和吸引,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这个由对方派出工程师教导生产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完成技术吸收,至于后世那些高唱“山寨万能”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山寨”,即便是被称之为猴子民族的日本,他们的大规模“山寨”与其说是“山寨”,倒不如说是专利技术的大规模引进,在二战结束后的长达四十年间,日本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专利技术进口国,正是数十年持之以恒的专利技术引进,奠定了后世的日本工业。
而相比之下可悲是的,许多人居然认为仿制只是简单的逆向工程,只要绘制出图纸,就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但在机械工业中,制造业真的只是简单的按图纸生产吗?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正因如此,唐浩然才会授意公司不惜巨资引进专利技术,引进外国技术专家以至于熟练工人,他们各有各的价值,或许引进专利技术看似花了钱,但却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节省了大量的研究时间,从而可以令公司以及公司的技术人员迅速完成对外国技术的吸收,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属于北洋公司的技术。
现在面对12英寸大口径舰炮无法自产的现实,唐浩然当然会主动指出这一点,生产公司走出弯路,正如另一个时空中的日本一般,其直1897年方才通过引进专利技术实现了速射炮的国产化,而早在四年前,江南制造局就通过购买火炮仿造的方式生产出了同类速射炮。
但最终的结果呢?二十年后,当日本开始设计410毫米巨炮时,江南制造局依然无法生产出合格的炮钢,无法生产出符合工业标准的火炮,而当年那所谓的“东洋亦未曾有”的速射炮,以工业标准来看不过只是勉强可用的次品罢了。
“还有就是如蒸汽机、锅炉为中心的动力系统,尽管仁川船厂都拥有白己的蒸汽机和锅炉制造车间,但是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准稍低,目前生产的最大功率蒸汽机是5000马力三胀式蒸汽机,如果要建造战列舰,需要单台至少7000马力的三胀式蒸汽机……”
这倒也是事实,尽管船厂已经进行了多次蒸气轮机的试验,甚至建造了多艘试验船,但海军依然选择了更为“可靠”的蒸汽机,而不是动力更为强劲的蒸气轮机,毕竟后者是新生事物,而且在使用时也普到了一些问题。
即便是海军对于“定海”级装甲巡洋舰的贫弱的动力不满,也不过是通过从英国引进蒸汽机以及锅炉的方式加以解决,不过因为条件相对苛刻,至今也未引进7500马力蒸汽机以及燃煤锅炉的技术。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的蒸汽机是去年从英国引进的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既然制造工艺已经掌握了,我看可以尝试一下自行研制大功率三胀式蒸汽机嘛!实在不行,再考虑引进……”
唐浩然提出的这个路径恰恰是技术吸收的正常路径,以引进的同类产品作为基础研制新型产品,这是因为在同类产品的引进生产过程中,工厂已经充分了解了产品的设计原理和相应的生产工艺流程等各方面的技术,才不至于陷入“比着葫芦画瓢”的“山寨陷阱”。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办公室内的四个人更多的是在就建造战列舰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勾通,而之所以需要进行勾通,却是因为战舰的制造涉及到数十家企业的升级,也正是在这种勾通中,唐浩然才知道为什么重点项目能够带动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建设,正是因为其涉及到的单位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战舰的制度要求从武备到船体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制造升级,而这正是现在的东北所需要的能够刺激东北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正是唐浩然所需要的!(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77章 时代的轰鸣(求月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东北大学可以是东三省的最高等学府,从去年面向全国招预科生,到今年通过考试的预科生进校就读,这座全如西洋学校一般的高等学府便热闹了起来。◇↓頂◇↓◇↓◇↓,..虽是仲夏,可校园里的风很温柔,阳光极为明媚,铺着翠绿而又柔软草皮的绿地,一直都是学生们最喜欢看书、休息的场所,不过虽是喜欢,但对于大学中的学生来,他们并没有多少时间去休息,甚至就在是吃饭时,也会看着书,而且他们步行速度都远超过外界,这实际上与他们繁重的学业有很大的关系——与欧洲的大学三年甚至六年七年不同,东北大学除医学院外往往只两年的学制,这意味着他们要用两年的时间学完欧美大学三年方才学完的课业。
繁重的学习使得每一个东北大学的学生都养成“见缝插针”的学习习惯,就是尽可能的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中也包括走路,其走路的步速远超过正常人一般。来来往往的学生在校园里快步行走着,他们的怀中抱着,于校区内道路上快步走动,甚至以奔跑来节约走路的时间……
不过尽管看似课业繁重,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他们并不觉得繁重,这或许同这些童生、秀才以至举人出身的学生们习惯于私熟、书院那种繁重课业有很大的关系,在传统的书院之中,平时每月只有初一、十五两天假,一个月要学二十八天,而在这里虽课业看似繁重。但每周都有一天半的休息时间。尽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休息时间同样也会用于课业上,不对于有些学生来,这种日子似乎是非常舒适的。
对于自幼便学习英文,英语的比官话更流利的伍朝勋来,无论是大学预科,还是在大学之中,他的生活是十分舒适愉快的——学校里的大多数教材是英语或德语教材,伍朝勋只需要学好德语。就足以解决上课的问题。
但是对于他的好友王裕来,外语却是他的软肋。
“如果没有外语的话,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躺在校园中的草地上,晒着太阳的王裕在心里这般寻思着,不过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更多的是考虑专业的问题。
“以我的脑子到底擅长做什么呢。”
一直以来,王裕都为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至少不擅长的方面他是知道的。就是那些普通课程。
“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去学!”
好友的自言自语,让伍朝勋放下手中的德文课本,教训了他一句。自己的这个好友,心思总是太过浮燥。
“我知道。虽然知道不学习是不行的,不过还是讨厌那些普通学科……”
不止是外语学起来很吃力,代数也十分令他头痛。对几何还是有兴趣的。可是对于实施“全才教育”的东北大学来,这些却都是必学的课目。
还是不想放弃对将来编写教材的追求。现在身处东北大学的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要做中国第一。编写教材的话就要成为中国第一的教育家。
“现在正值大变革时代,你们都有机会成为中国第一……”
在开学时大帅于校园中的讲课深深的刺激着学校中的每一个青年,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立志成为中国的第一,成为一个行业的开创者。
这个百废待举的草创时代里,几乎每一个青年都是这么想的。尽管做为学生,王裕的外语一般,甚至数学也极为一般,但作为自许的“时代之子”当然也朝气蓬勃的抱有这个志向,不带一怀疑不打一折扣。
“从现在开始,每年都有新的大学生毕业出来,像仁川的同文学院啦,专科学校啦……”
王裕有些懊恼的道,似乎他上学上的“晚”了一些。
“大学生那当然是越来越多了,国家的发展需要嘛,你看就连内地也开始办大学了,没准,等到几十年后,到时候可就遍地都是大学生了!”
好友的话让的伍朝勋合起手中的,笑着道。
“但也只有像现在这样大学生十分珍稀的时代中,才有可能工学生一毕业就被派去主持工厂,医科学生毕业后马上能做院长,总之,咱们很幸运能身临这样的时代,以后这种时代将会一去不复返了,”
“的确如此,对于我们来,这确实是个好机会啊!”
王裕认真的头。正如好友所。在展开一门学科的时候,处于草创期的人们是十分有利的,只要把这门学问从国外引进到中国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中国权威。
“不过似乎我们还是来的太晚了一些。”
像是想到什么似的王裕这样道。
1...178179180181182...3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