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帝国的朝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比如在规划未来四年的动力投资时,在确定三胀式蒸汽机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可以确实蒸气轮机重点突破,甚至还可以规划汽油机、柴油机等更先进动力的研究工作,甚至还可以同时展开诸如汽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预研工作,通过这种预研确保对新技术的掌握。
而在电力设施的规划中,也可以通过规划发电厂、城市工商业电网建设的同时,提出发展鸭绿江、松花江等地水电,以及相应的远程高压输电以及变电等技术的研究。还有化学工业……而无一例外,无论制定什么样的长期规划,最终,所有的规划方案,都必须要由唐浩然去审定同意,而在审定的过程中,唐浩然就可以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去“夹带私货”,进而通过“私货”去左右技术的发展方向,甚至左右历史。
“这样还不够!”
摇着头,唐浩然意识到仅仅只是通过“夹带私货”的方式,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毕竟“私货”只是解决了方向的问题,而没有解决跳跃式发展或者重点突破的关键——在某些方面唐浩然的确有自己的长处,如冶金,如农业育种,甚至化学,毕竟他是站在时代的巨人肩膀之上,即便是后世高中的化学对于这个时代的化学家而言,也是如外星科技一般的存在。
如何将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之中,进而将其转变成生产力?尽管在过去的一年多之中,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商业的需求,唐浩然已经部分知识转变成了生产力,但那也不过只是一部分他所了解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知识,他的掌握成度是那种一知半解中,但却又能够给研究工作一定帮助的,如何将这一部分应该于实际研究工作呢?
马车哒哒的随着马蹄声往着奉天城行进着,而坐在马车上的唐浩然,那置于膝盖上的手指,却如这马蹄一般不断的轻击着,甚至与奔走的马蹄形成一种节奏相似的共鸣,突然,那不时轻击的手指停下了,唐浩然整个人像是意识到什么关键一般。
“也许,也许我应该成立一个机构!”
没错,就是一个机构,一个专门从事重点突破的机构!给予唐浩然这一启迪的即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又是一不闻其名的机构。想到这个机构,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
“就把他这设立在总督府一旁,自己亲自主管这个机构!”
(感谢启元不忘初心、k88yrd、毗沙门天99等大大的打赏,弱弱的求一下订阅和月票,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52章 指导(明天加更,求月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第52章
“对于19世纪的各国政治家而言,他们似乎永远都无法看到政治家与科学技术的之间的联系,同样也无法理会国家应该对科技技术持以什么样的态度,在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各国的科技发展集中于个人发明家、学者以及企业之手。而在19世纪晚期,面对国家科技全面落后的现状,中国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以政府的力量推进科技的研究发展……回顾随后数十年间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具有两项鲜明特征,提升了其规划的实效性、指导性与执行度。一是多层面规划-计划:非形式化的体系设计,“因何而变”、“参与方”、“战略/策略”贯穿设计的始终;二是创新管理的大协同:“有形之手”隐于无形,在依法建构的运行基础纸上,依靠多元协同的管理机制,产出前瞻引领的单项计划……而这一雄心勃勃的,甚至改变了世界科学技术格局的变革,正开启于1892年的岁末……”
《20世纪科学技术史》
风雪中一辆马车驶进了奉天城,坐在马车上的约翰?霍兰则好奇的打量着车窗外的这座中国城市,作为爱尔兰人对于中国他是陌生的,虽是如此并不妨碍他通过报纸得知许多关于中国人的“谎言”,什么肮脏、卑鄙、不讲卫生,在他看来完全是谎言,至少以他七个月来看,中国人甚至比美国人更讲究卫生。当然乡间的农民除外。
不过,在过去的七个月中,他所接触到的中国。一直都是中国的“殖民地”,而不是中国的本土——直到今天,约翰?霍兰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本土,来到了奉天。
七个月前,因“扎林斯基”号潜艇下水试验被毁,而陷入人生低价并负债累累的约翰?霍兰接受了来自北洋船舶工业公司的聘请,成为仁川造船厂的一名舰船工程师。而所从事的研究正是他所喜爱的潜艇,在过去的七个月中。他一直在总结着过去的经验以研究新的潜艇,甚至他已经雄心勃勃的计划建造新的潜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要对他提交的报告加以审议,而这一委员会是刚刚成立的机构。其是直接向总督负责的机构,当然在某些人的眼中,这个委员会也许是那位总督大人的玩物,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那位总督在科学上有着许多过人之处。
“15万!只需要15万!嗯,10万也可以……”
将视线从车窗外收回之后,约翰?霍兰的心底反复念叨着他所希望得到的资助,尽管他是造船厂的工程师,虽然于仁川造船厂的造船计划中。有海军的千吨级雷击舰,也有2000吨的小型装甲巡洋舰,小者亦有数百吨的炮舰。但是却没有潜艇的位置,甚至那些海军军官对潜艇并不怎么热心。
对于各国海军而言,潜艇并不是一种新鲜物,在过去的百多年间有多种潜艇被制成,而无一例外的都发生了灾难性的后果,甚至有人说“谁也不会坐那玩意到海底送死”。潜艇或许新鲜,或许其能够从海下出击。击败更为强大的海面舰队,但其总有着太多的不足,一艘艘沉于大海的潜艇即说明了一切,只是如同许多设计师一般约翰?霍兰并没有放弃。
但海军却不同于设计师,他们对于潜艇却是谨慎的,即便是东北海军,这只仅有几艘训练舰的新建海军,对于潜艇这种“克敌制胜”的武器,同样也显得极为谨慎,一方面,他们愿意投资进行研究,而另一方面,却又不愿意浪费宝贵的资金建造潜艇。
也正是在一筹莫展下,陷入困境中的约翰?霍兰接到了这份来自奉天电报,这份电报让他看到了希望——尽管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刚刚成立,但却已经资助了多个项目,甚至就同文学院化学系的一个学生提出的“研制一种令人窒息的,可应用于战场的毒气”那种极不现实的“幻想”,都从委员会获得数千元的资助,因此霍兰相信,自己的设想一定能够获得他们的认同。
“……英国海军的强大,几乎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挑战的,“两强标准”下的皇家海军足以威慑世界上任何一个试图挑战他们的国家,同样也是后进国家建设海军无法逾越的对象……”
约翰?霍兰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能够直接进入总督府,亲自向总督大人解释他的设想,原本他以为自己会在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的会议室中进行讲述,但现在他却来到了总督府的会议室中。
听着约翰?霍兰的讲解,唐浩然的脸上带着一丝笑容,如果不是在委员会成立后,要求公司各企业上报他们的科研项目,自己恐怕会错过这位潜艇的发明者,甚至就连同草创中的东北海军,也会错过潜艇这一利器。
而在另一方面,唐浩然却对公司充满好感,他们总能招募到一些看似落魄的工程师,这些人总会在某些方面给予公司惊喜,尽管没有几位如约翰?霍兰一般享有“潜艇之父”的美誉,但至少他们的才能不会被埋没。
暗自庆幸之余,唐浩然看着约翰?霍兰带来的十几张设计图,基于对军事的爱好,他能够看得出其设计中的不足,更准确的来说是“致命伤”,而约翰?霍兰之所以被称为“潜艇之父”,正是因为他在历史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嗯,霍兰先生,虽然在水面上,可以使用汽油机航行,但是,水下航行时汽油发动机所需空气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潜艇一但潜入水下。发动机自然也就停止了工作。请问你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这才是潜艇的关键,在历史上正是霍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电池加电动机。
“元帅阁下。如果在半年前您向我询问这个问题,我或许无法回答您,但是现在我却可以告诉你,我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这要感谢阁下的创意给予我的启示!我的想法是铅酸电池以及电动机!”
在说出这句话时,霍兰特意向唐浩然鞠躬道谢,他口中的感谢指得是造船厂研制的电动鱼雷。因为此时最为知名的怀特黑头鱼雷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关系,所以制造鱼雷的关键在于压缩空气瓶。其气瓶决定了鱼雷的射程以及航速,而最好的气瓶则完全由英国控制,因英国的技术垄断导致其价格极为昂贵。
在船厂研制气瓶以解决生产鱼雷的关键技术时,参观船厂的唐浩然却提出了使用铅酸电池和电动机作为动力的建议。正是这一建议改变了中国的鱼雷之路,而且相比于压缩空气鱼雷,其性能更为先进,既没有排出气体于水中形成的明显的气泡尾迹,也没有排出气体后鱼雷重量减轻的定深不稳,其航行时完全没有尾迹,且定深稳定,又有着航迹笔直的优点,当然这是与其采用陀螺仪抵消偏转扭距有关。
正是通过对电动鱼雷的了解。使得霍兰看到了解决潜艇水下航行的希望——用电池与电动机为水下航行提供动力。
“我进行过计算,电池舱内的电池应能满足潜艇于水下航行20-40海里所需,其足以在水下潜伏数小时。从而可以埋伏于敌军舰队的必经航线上,使用鱼雷给予敌军舰队最致命的一击,而且阁下所发明的电动鱼雷,发射后完全没有尾迹可寻,其将会令潜艇成为大海中最致命的杀手!”
相比任何武器,没有什么比鱼雷更适合潜艇。而且相比怀特黑头鱼雷,仁川的电动鱼雷无疑更适合潜艇。甚至霍兰还设想过通过研制新的发射方式取代压缩空气发射,从而避免在发射鱼雷时暴露潜艇的位置,他相信如果解决这一问题,他的潜艇将会颠复数百年来的海战方式。只需要一艘小小的潜艇就能击沉一艘近万吨的战舰。
“……届时世界海战的模式都将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几十吨的潜艇可以轻易击沉上万吨的战舰,即便是最强大的舰队,也无法忽视来自水下威胁,但却又没有任何能力回击来自水下的威胁,元帅阁下,没有什么比潜艇更适合弱小的中国海军了!潜艇能够帮助中国获得制海权,即便是强大如英国,亦无法挑战中国的制海权!”
相比于霍兰的激动,曾于纪录片中目睹过u艇将一艘艘商船、军舰送入大海的唐浩然,自然深知潜艇的优点与其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潜艇只是大海中的流氓,一个不以夺取制海权为目的,只是为了不让敌方使用制海权的流氓,就如同菜市场上的流氓一般,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让别人不挣钱。
无论是一战也好,二战也罢,u艇固然在德国海军的手中被推向巅峰,但又给德国带来了什么呢?从未能为德国赢得制海权,更不能让德国拥有大海,甚至未能帮助德国突破英国海军的封锁。
尽管如此,潜艇的高费效比却又是任何一支海军所无法忽视的,尤其是对于东北海军,这支现在甚至没有一艘军舰的海军而言,潜艇将是其未来数年间,唯一一种挑战战斗舰的武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让唐浩然在看到船厂的潜艇研究计划时,立即招来了霍兰,意图给予他一些提醒,以加快潜艇的实用化研制。
“那么如果电池耗尽了呢?”
注意到霍兰的设备图中,并没有发电机的问题,唐浩然便恰到好处的提醒了一句,然后对着他问道。
“电池耗尽了怎么办?到时候潜艇是不是要上浮水面?还有船员于海下又如何呼吸呢?”
尽管唐浩然并不了解潜艇,但是耳濡目染下或多或少的总对潜艇有一定的了解,毕竟在后世有太多的科普文章,任何一个稍爱好军事的男孩都有各种渠道了解包括潜艇在内的各种武器,尽管他们并没有真正见过潜艇以至飞机,但是在理论上,至少在这个时代无疑是大师级的存在。就像现在被霍兰所忽视的发电机,在后世更是最基本的“柴电潜艇”基础理论。
“这……”
总督大人的反问让霍兰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误区,他把潜艇当成了大号的鱼雷而不是舰艇。
“我觉得的可以这样……”
走到图纸前,唐浩然指着霍兰的图纸说道。
“可以在这里,于汽油机的传动轴上连接一台电台机,电池耗尽之后,可以上浮水面,利用汽油机航行充电……”
之所以霍兰的设计的潜艇使用汽油机,而不是柴油机,那是因为现在柴油机还没有发明,而现在对于唐浩然而言,其立足于解决潜艇的有与无的问题,至于柴油机的问题,可以等到将来再加以解决,眼下用汽油机即可以满足海军的需求。
总督的建议只使得霍兰目中顿时流露出一阵诧异之色,他没有想到总督大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更让他惊讶的却在后面。
“至于水下呼吸的问题,可以采用以过氧化钠制成药板,其可以吸收水兵呼吸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对于潜艇如何解决水兵的水下呼吸问题,唐浩然并不怎么了解,但得益于旧时的记忆,他露出马脚知道以过氧化钠为主体的药板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也许后世的潜艇并非仅有这一种解决呼吸问题的办法,但至少可以暂时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潜艇于水下的瞄准问题……”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中,相比于霍兰本人,唐浩然反倒更像是一名设计师,他不断的回忆着曾看过的与潜艇有关的知识,不断的完善着霍兰的设计,而霍兰则不时的作着记录,此时他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许多困扰他多时的技术问题,在总督这里都得到了解决,到最后当把有关潜艇的最后一点知识,都一一讲出之后,唐浩然看着霍兰笑说道。
“霍兰先生,好了,这些是我能给出的全部建议,当然还需要你去进一步完善,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看到东北海军拥有世界上第一支潜艇部队!”
(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是四千字的章,不过无语会不定期加更!谢谢毗沙门天99、天下纵横有我、k88yrd等各位大大的打赏。弱弱的求一下订阅和月票,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53章 啊!海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世界上第一支潜艇部队!
直到霍兰离开了总督府之后,唐浩然的内心却依然无法平静。
海军!
任何了解近代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海军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近世威胁皆来自大海!
对于中国而言,威胁来自大海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海军非但是保证国家免遭侵略的基础,同时还是中国实现强国之梦的基础,在这个海权的时代,没有海军的国家会被人无视,只有强大的海军才能保证其声音会为他国所听取。
而从更为深远的角度考虑,未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如果说在另一个时空中,日本与占据东北的俄罗斯不得不战的话,那么现在中国则与占领日本的俄罗斯,也陷入了不得不战的境地。
在另一个时空中,占领东北的俄罗斯对日本形成的威胁是有限的,而在这个时空中,作为中国北领的俄罗斯,非但从远东对东北形成致命的威胁,甚至其控制下的日本,更能一直威胁到长江口,威胁到中国工商业最繁华的地区。
空前的现实威胁使得唐浩然不得不将俄国列为中国的第一假想敌,在中俄之战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如何建立一支能够击败俄罗斯海军的舰队,则成为唐浩然不得不去考虑的事情。
与另一个时空中,俄罗斯仅有海参崴以及旅顺两个基地不同。现在的俄罗斯拥有整个日本作为其于太平洋扩张的基地,日本有太多的良港作为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甚至日本的造船业亦将会成为太平洋舰队战力维持的基础。
这一切只使得未来的中俄之战中。中国海军将要面临的将会是比历史上更为强大的且难缠的对手,这同样也给海军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在未来的中俄大战中,海战将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尽管那场战争还在十几年之后,但唐浩然却不得不去思考这一问题,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加强海军的建设。
海军……
想到现在海军力量的薄弱,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皱。又一次想到了霍兰的潜艇。
或许潜艇部队无法帮助东北海军夺取制海权,但至少能够威胁到敌军的主力舰。尤其是在这个反潜技术完全为零的时代,潜艇也许能够取得前所未有的战果。
甚至唐浩然相信如果未来东北海军的潜艇部队训练出色,而且能够采用二战时的狼群战术,也许其将会成为战场上的主导力量。潜艇甚至可以作为东北海军的“杀手锏”,抵抗敌国战列舰的杀手锏,毕竟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初创的东北海军,都是一支以巡洋舰为主的舰队,其实力远逊于北洋,更不要提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创办海军并非仅仅只是派出海军留学生学习海军、购买军舰那么简单,就像北洋舰队一般。其固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但这个海上力量却是无根之萍。而相比于之,东洋近邻在另一个时空中。却首先通过对海军学校的投入以及造船业的扶持奠定了舰队的基础。
海军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从国民的海洋情节的培养,再到政府的海权意识增强、以及海军军人的海洋性格的养成等多方面的基础建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尽管历史上日本人用事实证明了所谓“百年海军”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们花了不到40年的时间,日本海军就进入了世界强军之列。但是对于中国而言。甚至都没有40年!
一方面时间的紧迫,另一方面则是创办海军的艰难。互相矛盾的现实摆在了唐浩然的面前,尽管心知时间的紧迫,但唐浩然仍然没有企图一口吃个胖子,深知创办海军艰难的唐浩然,依然固执的选择了建立巡洋舰队,以期逐步加强海军力量。
但是,唐浩然却又不得不去考虑现实的威胁。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是其次,更为紧迫的威胁是来自北洋舰队的威胁,如果说满清朝廷在其权威尚存时,办的最后一件大事是什么?恐怕就是对北洋舰队的增强,甚至这还是唐浩然一手促成的。
四艘万吨战列舰,六艘防护巡洋舰再加上十数艘鱼雷艇、雷击舰之类的辅助舰只,去年的大购舰令北洋舰队实力倍增的同时,也让唐浩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在整个“东北战役”期间,北洋舰队都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于唐浩然的头顶。而现在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非但没有被消去,反而其变得更加强大了!
“早知如此,当初真不应该……”
在嘴里抱怨着,想到将来驻于青岛海军基地的北洋舰队,想到那四艘万吨战列舰以及六艘新锐巡洋舰,唐浩然只觉得一阵心惊肉跳,这会他甚至理解了当年日本人所感受到的那种空前的压力。
“三年内,随着派遣留学生以及自法国定购巡洋舰归国,届时东北海军将拥有3艘“定海”级装甲巡洋舰以及六艘平波级装甲巡洋舰!”
史腾阁口中的“定海”级装甲巡洋舰是朝鲜统监府时向法国采购的r级装甲巡洋舰,是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全防护装甲巡洋舰,这一级装甲巡洋舰甚至是他设计的“平波”级装甲巡洋舰的母型,只不过相比于吨位高达4700的定海级,平波的吨位更小,不过只有2800吨,但是其速度更快,火力亦极为可观。
而对于史腾阁来说,其在r级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设计的“平波”小型装甲巡洋舰才是他的心血所系。尽管其正常排水量不超过三千吨,但其火力却颇为强大,21节的航速即便是与北洋新购进的防护巡洋舰相比迹不逊色。
九艘装甲巡洋舰以及六艘千吨炮舰。这是三年后东北海军的全部,而按照史腾阁这位东北海军舰政部总长以及海军司令部的规划,五年后舰队规模将扩大一倍,在役水兵数量将达到1.7万人,六年后可为战列舰队提供数量充足且合格的海军官兵,而到那时海军装备战斗舰的时机也就成熟。
而现在的东北海军正如同站在一座大楼的面前,不过只是刚刚来到楼梯前。在它的面前还有一个个等待着其攀登的阶梯,现在一切不过只是刚刚开始罢了。
“……现阶段。根本早期制定的计划,海军舰队在巡洋舰服役前,将会进一步扩大训练舰的规模,改建包括五艘风帆训练舰在内的十四艘训练舰。从而保持4000名在训海军官兵的基础,而在海军的战斗力保障上,则以六艘千吨雷击舰为主力,再辅以14艘700吨级小型雷击舰以及38艘鱼雷艇……”
雷击舰并不是新奇的军舰,但是吨位达到千吨的不逊于小型巡洋舰的雷击舰,无疑是极为新奇的,这种以鱼雷为主要武器雷击舰,除去两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之外,还装备有4门105毫米速射炮。其既能依靠高速为舰队提供护航,驱逐并击沉敌方鱼雷艇,又能凭借高速和灵活的机动性向敌舰队发起鱼雷攻击。
而现在。这种小型军舰再配合14艘以鱼雷为主要武器小型雷击舰,其非但可以守卫黄海以及渤海湾,甚至可以威胁到敌方主力舰,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小型鱼雷艇以朝鲜半岛数量众多的小岛为基地,同样能够对敌方舰队造成威胁。
1...166167168169170...3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