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开普之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鲇鱼头

    有了上一次和格拉斯顿子爵合作的默契,再次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上一次罗克给格拉斯顿子爵存了十万镑,这一次罗克直接翻倍存了二十万,格拉斯顿子爵当然是更开心。

    回到鹰堡,罗克给温斯顿和内维尔分别电报,希望温斯顿和内维尔能帮忙助攻,经费肯定是由尼亚萨兰航空集团负责。

    七月一号,棉兰空军准时向巴达维亚起空袭。

    至少有十二架“信天翁”参与到第一天的轰炸中,棉兰空军向巴达维亚近郊的军营投掷了过三吨炸弹,至少六百名东印度仆从军官兵在轰炸中丧生。

    如果说上一次对先达的轰炸还不为外界所知,那么这一次对巴达维亚的轰炸,就相当于是对全世界现场直播,有多名来自欧洲各国的军事观察员在轰炸之后参观了巴达维亚近郊军营的惨状,然后尼亚萨兰航空集团就收到了多份关于“信天翁”的询价电报。

    这一次就不仅仅是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美国、法国、以及三皇同盟的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都表示希望购买“信天翁”,尼亚萨兰航空集团来者不拒,给“信天翁”开出的报价是每架一万四千英镑,几乎比“强风”的价格翻了三倍。

    毕竟“信天翁”不需要安装武器系统,而且飞行员的培训也相对容易,所以“信天翁”的单价确实是高了点,但是其他方面的费用就能节省不少,算下来也还是合算。

    格拉斯顿子爵也在得知“信天翁”的战绩之后,抢在所有人之前下了2oo架订单,同时提醒罗克,绝对不能把“信天翁”和“强风”出售给德国以及德国的盟国。

    按照罗克的说法,“信天翁”的年产量也就5oo,尼亚萨兰航空集团对外出售的同时,肯定还要留下来一部分卖给南部非洲国防部,所以英国拿走2oo架,其他国家就慢慢抢着玩吧。

    至于禁令,格拉斯顿子爵其实也知道用处不大,就算尼亚萨兰航空集团不卖飞机给德国,德国想知道飞机的技术情况也不难,甚至可能现在就已经知道了,所以这个禁令更多也是象征意义。

    除了直接购买“信天翁”之外,战争部也终于决定和尼亚萨兰航空集团合作,共同研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的四轰炸机。

    考虑到尼亚萨兰的技术储备,战争部主要负责资金支持,并且向南部非洲派出技术人员和飞行员接受训练。

    培训飞行员是战争部和尼亚萨兰航空集团进行合作的条件之一,英国从南部非洲购买“强风”战斗机已经过一年,尼亚萨兰航空集团已经全部交付订单,英国本土培训飞行员的工作却进展缓慢。

    现在英国本土,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尚且不到一百人,连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都不如,战争部也终于意识到南部非洲在培训飞行员方面的独特优势,对南部非洲的信任在逐渐增加。

    罗克给格拉斯顿子爵还是没有说实话,南部非洲现在合格的飞行员已经有近千人,还有数千人在航空学院和各个俱乐部接受训练,假以时日,这些人都有机会成为合格的飞行员,在飞行员的储备方面,南部非洲的优势非常大。

    七月十号,西南非洲终于传来好消息,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的游说卓有成效,西南非洲总督府已经同意在西南非洲境内修筑从鲸湾到乔治城之间的铁路,这条铁路在西南非洲境内的长度预计过六百公里,一旦修通,鲸湾就将和贝专纳州连为一体。

    西南非洲境内的铁路是由大西洋公司出资修建,一旦修成之后,大西洋公司将获得铁路三十年的独家经营权以收回成本,西南非洲总督府负责铁路沿线的土地征用,作为回报,大西洋公司向西南非洲总督府支付15o万美元,作为铁路沿线土地的购买费用。

    大西洋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按照美国的习惯,修筑铁路还要征用铁路沿线的土地,通常情况下是铁路沿线两侧十公里,这个范围内大西洋公司拥有独家经营权,换句话说,也就是大西洋公司支付的15o万美元,在西南非洲境内购买了将近一万两千平方公里土地。

    这个交易,西南非洲总督府和大西洋公司都认为很合算。

    罗克肯定就更合算。

    有了铁路,南部非洲的原材料就能通过铁路以最快的度运到鲸湾,然后在鲸湾进行加工之后再送到欧洲出售,这一来一回,节省的费用先不说,节省的时间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至于战争爆之后,南部非洲的军队是不是可以沿着铁路以最快的度攻入西南非洲,这个问题不重要,即便没有铁路,西南非洲的殖民地仆从军也无法和南部非洲的职业军人抗衡,这一点是所有人的共识。

    “棉兰空军向巴达维亚军港动了第二次空袭,萨姆森号被击沉,埃德加号搁浅,荷兰人的远东舰队已经完了。”马丁其实很遗憾,职责所限,东印度的战争和马丁没有关系。

    其实在这一次空袭之前,远东舰队已经龟缩在巴达维亚军港中不敢出港。

    但是这也不能保证远东舰队的安全,飞机这个新式武器再次改变了战场形态,巴达维亚根本就没有防空武器,只能把重机枪架在木台上,试图防御“信天翁”的袭击。

    不得不说,荷兰人在军事方面真的是太懈怠了,即便是重机枪,在东印度都没几挺,重机枪这种武器对付东印度土著来说已经属于是浪费,至于和周边国家的战争,东印度殖民政府根本就没有准备。

    东印度殖民政府七拼八凑,也仅仅只是凑了区区六挺重机枪,这就是巴达维亚唯一的防空力量。

    这些临时被架起来的重机枪都被布置在巴达维亚港口外的炮台上,在第一波空袭中就损失殆尽,棉兰空军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抵抗,轻轻松松飞过来把炸弹扔下去,然后慢悠悠的返航,有足够的时间拍照确定战果。

    从战争爆到现在,只有两架“信天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出现故障,一架“信天翁”成功迫降,另一架“信天翁”虽然坠毁,但是飞行员还是成功跳伞,所以到目前为止,东印度仆从军的战果居然是零。

    这个结果连罗克都没想到。

    “接下来就要登6了吧,上次说是哪儿来着西冷是吧,距离巴达维亚多远”罗克对于东印度真的不太关心,打赢了正常,打不赢才是见了鬼。

    马丁对于地图还是很了解的,随便看了眼就报数:“大概五十公里左右!”

    确实是很近。




545 叫花子
    “信天翁”对巴达维亚的空袭,真正让巴达维亚人对战争有了切身之痛。

    在此之前,虽然棉兰部队在苏门答腊岛高歌猛进,东印度殖民政府节节败退,但是巴达维亚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战争的紧迫,很多人依然相信东印度殖民政府能够平息棉兰港的叛乱,特别是荷兰本土布全国总动员之后,巴达维亚更是有人主动为东印度殖民政府捐款捐物。

    让人没想到的是,东印度殖民政府最坚定的支持者不是白人移民,而是那些比白人还要更加白人的侨生。

    战争爆后,很多白人纷纷离开东印度返回欧洲,或者是附近的马来半岛躲避战乱,棉兰空军对巴达维亚的空袭,促使更多白人离开,即便是对东印度再有信心的白人,现在也不敢确定东印度殖民政府一定能平息棉兰港的叛乱。

    与之相对的是侨生离开的却很少,东印度的侨生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地位,和东印度殖民政府的殖民统治息息相关,白人离开东印度还能回欧洲,侨生离开东印度就无处可去,所以大部分侨生还是选择信任东印度殖民政府。

    有人相信,自然也就有人不信,随着棉兰部队的声势越来越大,辗转前往棉兰,或者是尼亚萨兰寻找机会的“新客”也是越来越多。

    “巴达维亚的兰德银行情况怎么样”罗克对这个时代的很多事都感觉不可思议,比如棉兰部队都已经占领了整个苏门答腊岛,但是巴达维亚的兰德银行居然没有受到影响,还在继续营业,这在罗克看来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一切正常,只要我们不和东印度宣战,兰德银行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东印度殖民政府还要保证兰德银行的安全,这是他们的责任。”艾达骄傲的很,这年代的英国就是这么蛮横,棉兰部队举事之初,英国殖民地事务部就要求荷兰政府保证东印度境内英国企业的安全,并且警告东印度殖民政府,如果东印度境内的英国企业受到影响,那么或许会导致英国政府的武力介入。

    1824年签订的《苏门答腊协定》规定,英、荷两国有权进入对方殖民地,享有最大权利。

    兰德银行的注册地是在南部非洲,标准的英国企业,受英国政府保护,所以就算兰德银行和保护伞公司、阿丹公司的关系再密切,东印度殖民政府也不能因此迁怒兰德银行。

    更何况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保护伞公司和阿丹公司名义上也已经撤出东印度,所以棉兰生的暴乱,和兰德银行没有任何关系。

    “经营状况呢”罗克关心的不是兰德银行,而是巴达维亚。

    “非常好,巴达维亚最近遭到棉兰空军的袭击人心惶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现金存入兰德银行,我们在东印度的几个合作伙伴很希望能得到一个和你见面的机会,有人给我送了十万镑——”艾达得意洋洋,她和罗克的这种关系,放在欧洲摆不上台面,放在远东就很正常。

    现在的远东富黄仲涵,据说有八个妻妾,二十多个子女,罗克和他一比简直就是圣人。

    “谁这么大方”罗克好奇,为了让格拉斯顿子爵采购尼亚萨兰的飞机,罗克给格拉斯顿子爵第一次送礼也就十万镑。

    这个礼送的物所值,尼亚萨兰航空集团通过那次交易获利一百二十万镑以上,而且关键是打通了格拉斯顿子爵的关系,要不然就不会有这一次交易。

    “建源贸易有限公司,这是东印度最大的企业,主要经营蔗糖,这家公司名下的种植园生产了东印度五分之一的蔗糖,同时经营橡胶、咖啡、茶叶、胡椒、植物油等等,伦敦都有这家企业的分公司——”艾达并没有多羡慕,兰德银行的规模比起建源贸易有限公司也不差,更不用说尼亚萨兰还有一大堆级巨无霸。

    如果罗克没有记错的话,这家建源贸易有限公司,应该就是黄仲涵的产业。

    其实艾达还没说完,建源贸易有限公司除了经营种植园,同时还经营银行、保险、远航运输等等,在现在的东印度,黄仲涵是毫无争议的华人富,和曾经的华人富张弼士一时瑜亮。

    和黄仲涵一样,张弼士是另一个传奇,上世纪七十年代,张弼士在东印度开垦种植园,1878年在日里创办的笠旺垦殖公司,光橡胶园就有8处,雇工万余人,据说其中一座橡胶园,他的家人乘坐马车,直线行走4个小时才能出园。

    1893年之后,张弼士被清国任命为槟榔屿任领事,不久又被升任为新加坡总领事,之后张弼士又被任命为考察商务大臣,随后又被委任为头品顶戴、太仆寺正卿、粤汉铁路总办,业务重心也早已转移到清国,在东印度的地位就被黄仲涵取而代之。

    “仅仅是见个面就十万镑,看来是所图非小啊——”罗克哑然失笑,现在才想起来投资,这反应确实是慢了点。

    对于东印度的华裔,其实别管是侨生,又或者是新客,罗克都没有成见,毕竟是人在屋檐下,在荷兰的殖民地,服从荷兰人的统治无可厚非。

    不过对于那些棉兰部队正在高歌猛进,却依然对东印度殖民政府表忠心的侨生,战后肯定是要清算的,罗克的要求其实也不高,即便不支持棉兰部队,最起码也不要背后捅刀子,那样战后或许还可以逃过一劫。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我敢保证,棉兰空军轰炸巴达维亚之前,可能很多东印度的华人都不知道南部非洲在哪儿,更不知道保护伞公司和阿丹公司的背景,所以他们谨慎一些也可以理解,毕竟东印度的华人多次遭到荷兰人和东印度人的屠杀,这些阴影始终没有消散,笼罩在东印度的所有华人头上,天知道什么时候还会遭受厄运。”艾达对东印度的历史了解更多一些。

    罗克则是更了解东印度的现状,或者是东印度的未来,想起网络上的那些血腥图片,罗克心中仅有的一点点怜悯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就见见,税务总局局长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罗克略带调侃,艾达的眼神就很勾人了。

    想想也是,人家黄仲涵八个老婆,二十多个孩子,罗克在老婆的数量上估计是不能和黄仲涵相比,孩子还可以再努力一下,总数撵不上,撵个平均数还是没问题的。

    转天,罗克在尼亚萨兰州政府见到了来自东印度的常自牧。

    常自牧是建源贸易有限公司的经理,见到罗克的时候,常自牧先转达的是来自黄仲涵的歉意:“非常抱歉勋爵,黄先生的情况特殊,他和家人都被荷兰人严密监视,不能亲自来到尼亚萨兰,请您见谅。”

    这个可以理解,换成罗克是东印度总督,这时候也会对包括黄仲涵在内的所有华人保持警惕。

    实际上罗克已经很惊讶了,按照罗克对荷兰人的了解,现在荷兰人应该已经对东印度的华人下手了才对。

    或许正是因为棉兰部队的进展太过迅,所以荷兰殖民政府才没有来得及对东印度的华人下手。

    不过在常自牧的口中,明显又不是这么回事:“保护伞公司刚刚向棉兰起攻击时,总督府就已经征收过一次战争税,之后棉兰部队攻占巨港,总督府再次加税,这一次我们建源贸易有限公司要缴纳3ooo万荷兰盾,我们玛腰实在是无法承受——”

    玛腰是黄仲涵的职位,是管理华侨事务的最高职务。

    至于3ooo万荷兰盾,这个数字确实是很高,但是相对于建源贸易有限公司,也不是拿不出来。

    据估计,现在黄仲涵的身家大概在两亿荷兰盾左右。

    “那么你的目的”罗克不听常自牧叫苦,荷兰人有多暴虐大家都知道,说句不好听的,黄仲涵在东印度担任玛腰,肯定也不是善茬,所以大家谁都别说谁。

    “我们玛腰希望赶走荷兰人,由我们华人自己管理东印度,为此我们玛腰愿意倾囊相助,出资一百五十万英镑从尼亚萨兰军工集团购买武器弹药支援棉兰部队。”常自牧不敢怠慢,罗克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常自牧要抓紧时间。

    关于荷兰盾和英镑的汇率,罗克并不清楚,所以这个问题还要请教艾达。

    艾达不说话,用口型比划了个“十二”。

    罗克心里有了谱,一百五十万镑,乘以十二也就一千八百万,和荷兰人要的三千万还是有差距。

    所以罗克就微笑。

    “这只是第一笔,之后还有第二笔,第三笔,不仅仅是常规的武器弹药,包括火炮、飞机、汽车、以后都可能在购买范围内。”常自牧马上就加码,钱不是问题,赶走荷兰人,有的是钱,但是惹恼了罗克,那么一切就灰飞烟灭。

    “常先生,这种级别的交易,你直接去找尼亚萨兰军工集团吧——”罗克不废话,这点钱,打叫花子吗



546 至死不渝
    生意人有时候所谓的经验真的是害死人。

    用生意人传统的话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要看对谁。

    罗克目前的身份地位,单纯的只谈钱本身就有点上不了台面,而且诚意还就这么点,这难免太看人下菜碟。

    所以常自牧被很“礼貌”的请出尼亚萨兰州政府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

    然后再想加码却已经没有机会了,罗克没那么多时间虚与委蛇。

    “你不是一直都很照顾华人的吗建源贸易有限公司,在华人企业中算是很不错的了吧,还是很有拉拢价值的。”艾达这段时间一直留在尼亚萨兰,阿德对尼亚萨兰的税务状况很不满意。

    自从欧洲开始军备竞赛之后,谁都知道尼亚萨兰在军备竞赛中获利颇丰,特别是随着尼亚萨兰航空集团开始对外大规模出售“强风”,带动着尼亚萨兰军工集团的产品也跟着畅销,意大利就刚刚跟尼亚萨兰军工集团签订了一个价值2oo万镑的武器合同。
1...271272273274275...3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