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开普之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鲇鱼头

    66万亩的农场,耕地数量是非常充足的,种植中草药要使用轮耕技术,也就是一块地种植了中草药之后,三、五年之内都不适合继续种植中草药。

    但是这段时间并不影响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什么的,每个营地都有一百名工人,这些工人总不能闲着,农闲时候拔草捉虫,养牛种树什么的,总能找到事做。

    其实洛克农场的模式,就是罗克在尼亚萨兰实行的农庄模式的翻版,只不过尼亚萨兰农庄里的农民是华人,到了约翰内斯堡就成了非洲人。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更有规划,更有利于统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好在罗克不会一直使用这种模式,到了缺点大于优点的时候,罗克也会想办法改进。

    具体到洛克农场,这种模式相对于普通的农场而言,肯定是优势巨大,普通的农场限于人力资源,根本不可能进行规模化种植,除非约翰内斯堡的农场进入机械化时代。

    洛克农场这种模式就很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农场想要自给自足其实很容易,一百多人都去种土豆,不需要两、三年,几个月下来,依靠土豆的产量马上就能自给自足,只不过罗克现在根本不在乎维持农场运行的这点钱,放着大有“钱”途的中草药不种而去种土豆,这才是本末倒置。

    “这个营地里的两个技术员一个叫李岩、一个叫马侠,崔岩家原本在京城也是世代行医,他父亲就是崔都,留在紫葳镇准备将来进入医学院,崔岩是崔都的长子,虽然技术不如崔杜,但是也已经有了开馆行医的资格,马侠以前是学徒,来到约翰内斯堡之前还没有出师,没有座管行医的资格,好在辨识药材的本事还不错,所以也当了个技术员——没办法,咱们的人还是少。”巴克稍有尴尬,这就是约翰内斯堡目前的现实,有政策,有资金,但是没人没技术。

    1899年,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1902年,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战争结束。

    布尔战争结束后,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就开始进入重建状态,奥兰治的重建虽然缓慢,但是战争总算是彻底结束,普通人的生活不会再受到战争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清国也造成了巨大破坏,破坏程度不亚于布尔战争给德兰士瓦和奥兰治造成的伤害,和德兰士瓦、奥兰治相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国北方却迟迟没有进入重建状态,反而因为俄国人和日本人的冲突雪上加霜。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到1904年,也就是明年,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就将爆发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就是在清国。

    清国的情况是如此恶劣,导致越来越多的华人对清国彻底失望,继而选择离开清国来到约翰内斯堡。

    李岩和马侠已经接到巴克的通知,就在用于办公的木楼前等待,明显看出李岩是一大家子,马侠却是孤零零一个人,可怜得很。

    “已经着人力资源公司那边去接马侠的家人,过段时间就能来约翰内斯堡团聚。”巴克在罗克耳边轻轻提示。

    罗克还是热情,远远地脸上就堆满笑容。

    李岩和马侠远远的就抱拳躬身施礼。

    关于礼仪,罗克肯定是不会特殊强调,甚至表面上对这方面根本不关注,但是巴克组织了一个这方面的组织,正在对华人的传统礼仪进行整理,也在约翰内斯堡的华人之间进行普及,这种不是官方出面的方式其实更有利于礼仪的推行。

    “各位下午好——”罗克主动打招呼。

    “爵爷下午好——”回答的声音




191 呯呯炮(1300月票加更)
    罗克和巴克醉心于研究中草药的时候,安东和马丁正忙着算计比利时人。

    自从刚果自由邦决定将坦葛尼喀湖割让给“罗德西亚”之后,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的边境地区终于恢复平静。

    和面积达到三万两千九百平方公里的坦葛尼喀湖相比,面积只有5100平方公里的姆韦鲁湖就不那么引人注意。

    姆韦鲁湖同样位于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边境,当初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发生冲突的时候,拉拉率领的祖鲁人一度占领了姆韦鲁湖全境,只可惜最后和刚果自由邦和谈的时候,邓肯并没有主张对姆韦鲁湖的权利,结果现在按照国际惯例,姆韦鲁湖就是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一家一半,这让安东和马丁非常不满。

    “邓肯那个老杀才就该杀,造船是一把好手,谈判的本事就不行,这姆韦鲁湖比起北海一点也不差,凭什么就这么白白便宜了比利时人不行,咱们得想办法把姆韦鲁湖占下来。”安东站在刚刚运抵姆韦鲁湖的“东湖号”水警船上,看着烟波浩荡的姆韦鲁湖痛心疾首。

    姆韦鲁湖也是淡水湖,富含鱼类和水鸟,同样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华人开发尼亚萨兰就是沿着湖泊和河道进行,姆韦鲁湖同样也在尼亚萨兰的开发计划中。

    水警船是尼亚萨兰造船厂刚刚研发出来的,船上使用了尼亚萨兰本地生产的柴油发动机,排水量300吨,固定成员20人,船上装备了尼亚萨兰兵工厂生产的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也就是布尔人在布尔战争中使用过的“呯呯炮”。

    1868年的“圣彼得堡宣言”和1899年的“海牙会议公约”中规定:爆炸弹丸重量必须大于400g,所以“呯呯炮”为了符合这一规定,就采用了37毫米口径。

    平心而论,“呯呯炮”的威力还是不错的,367米每秒的初速,4110米的最大射程,弹头使用了装有17克混合炸药的爆破弹头,威力大概和未来的枪榴弹差不多。

    和马克沁重机枪一样,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同样使用标志性的帆布弹带供弹,并且带有一个木制弹盒,这其实就是个放大版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但是射程比未来的榴弹发射器远得多,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英国远征军就吃了大亏。

    尼亚萨兰现在已经拥有生产马克沁重机枪的能力,那么继而生产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也是顺理成章,罗克已经命令尼亚萨兰兵工厂要进一步减轻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的的重量,同时想办法增强爆破弹头的威力,在尼亚萨兰兵工厂无法生产火炮之前,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就是尼亚萨兰军队的重武器。

    “东湖号”上,一共安装了三挺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船头两挺,船尾一挺,因为船上使用了可以进行360度旋转的底座,所以可以进行360度射击,这在南部非洲的内湖来说绝对是大杀器,非常有利于尼亚萨兰水警争夺南部非洲内湖。

    从“东湖号”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尼亚萨兰的野心,在尼亚萨兰内部,坦葛尼喀湖现在是“北海”,那么姆韦鲁湖就成了“东湖”,罗克不管刚果自由邦怎么样,自己先把坦葛尼喀湖和和姆韦鲁湖的名字改掉,也就是罗克身为尼亚萨兰男爵,尼亚萨湖这个名字现在还不能换,要不然罗克会连尼亚萨湖这个名字一起换掉。

    “当时咱们从上到下都盯着坦葛尼喀湖,连卢本巴希都没有,直接还给比利时人,谁能想到姆韦鲁湖居然这么大——”马丁也遗憾,在罗克的领导下,警察出身的官员们个个都是貔貅,只能进不能出,看上什么好东西都要上去咬一口。

    罗克已经给安东和马丁都普及过这个概念,从现在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就是尼亚萨兰的野蛮生长期,这个时候全世界的势力范围还没有固定,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再想扩大尼亚萨兰的地盘就很困难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丢掉了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其中就包括非洲的坦葛尼喀和德属西南非洲,这两个地方就是未来的坦桑尼亚和纳米比亚,现在的德国还实力强大,尼亚萨兰没有上去撕咬的机会,那么唯一的扩张方向就只剩下了刚果自由邦。

    尼亚萨兰的野心,利奥波德二世当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停战的时候,利奥波德二世利用英国和德国向尼亚萨兰施加压力,最终迫使尼亚萨兰将卢本巴希还给刚果自由邦,这个亏,安东和马丁都不甘心。

    “要不是把船弄到这儿实在是太难,咱们就弄十几二十艘水警船过来,只要比利时人敢下湖,咱们就把他们轰成渣渣,看谁敢来和咱们抢。”安东也是遗憾,交通是制约尼亚萨拉扩张的最大因素。

    要把水警船从尼亚萨湖送到姆韦鲁湖,就得通过赞比西河和卢安瓜河转运,这一大圈的难度,比起把水警船拆掉,从尼亚萨湖扛到姆韦鲁湖小不了多少。

    &nb



192 东湖号
    三百吨的水警船,排水量不大不小,放在大海里不值一提,在姆韦鲁湖就是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面对只能乘坐两人的渔船,水警船从渔船身边经过,只是激起的浪花就足以使渔船倾覆,更不用说直接撞过来,真要撞上了,渔船绝对是粉身碎骨的命运,所以步枪什么的就算了,两名比利时人还算聪明,马上就高举双手表示没有敌意。

    “投降现在投降也晚了!”安东好不容易逮到欺负人的机会,不会这么轻松放过他们:“围着他们转个圈,把喇叭给我,我来向他们喊话,让他们也尝尝被人欺负的滋味——”

    大卫的技术已经很不错了,水警船从渔船身边经过的时候,激起的浪花还是溅了两名比利时人一头一辆,两人都被淋成落汤鸡,渔船船舱里半舱水。

    两名比利时人被吓了一跳,齐刷刷向“东湖号”比划了个中指,叫骂着就开始往外舀水,还要赶紧把船划走,天杀的“东湖号”在远处绕了个弯儿,又直奔渔船而来。

    明白了,这就是故意戏弄人的。

    两名比利时人彻底醒悟,干脆不再反抗,也不再舀水,一心一意开始骂“东湖号”。

    其实翻来覆去的也没什么新意,跟博大精深的汉语相比,比利时语——就没有比利时语,比利时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法语、德语,人家就是这么强大,连个自己国家的语言都没有。

    安东肯定不知道这一点,除了英语,安东什么也不会,所以就都有点鸡同鸭讲。

    “对面的渔船听着,这里是罗德西亚水域,我们是罗德西亚水警,你们现在正在我们的水域进行非法捕捞,马上停止你们的行为,退出我们的水域,否则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我们的权益——”这是安东的英语。

    “法克鱿,这是我们刚果自由邦的水域,你们这些该死的强盗,抢了我们的坦葛尼喀湖还不够,现在又来抢我们的姆韦鲁湖,你们都该下地狱,为什么你们不去死——”两名比利时人还是能听懂些英语的,其实还不如听不懂,听懂了反而更生气。

    这一场湖面上的对话,比利时人完全不占上风,因为比利时人没喇叭。

    “长官,看样子他们并不想听从你的命令——”大卫还在煽风点火,这也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

    “老马,去给他们来几枪,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安东决定来个狠的。

    “行——”马丁简洁,向严阵以待的射手做了个手势。

    呯呯呯呯呯——

    “呯呯炮”果然不负众望,声音清脆悦耳,居然还有点萌。

    两个比利时人就被吓了一跳,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直接开枪是要闹哪样!

    “呯呯炮”的威力还是不错的,37毫米口径,弹头重量超过400克,里面装着17克混合炸药,爆炸的动静比手榴弹可大多了,随着爆炸声而起的还有几团两人多高的水花,一条被炸死的鱼居然飞到渔船上。

    姆韦鲁湖的水产品是够丰富的。

    “好的,好的,好的,我们走,我们走,我们马上就走——”两名比利时人也是欺软怕硬,炮口之下不敢硬撑,收拾家伙马上向岸边划去。

    “东湖号”不着急,不紧不慢的跟在渔船身后,安东拿着大喇叭还在持续制造噪音。

    “记住,整个姆韦鲁湖都是我们罗德西亚的,从今天开始,姆韦鲁湖所有的捕捞行为都要获得我们的申请,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必定会遭到我们罗德西亚水警的沉重打击,到时候不仅你们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还要赔偿我们的支出——”安东也是无耻,口口声声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也不想想,“东湖号”的船身上,绘着非常显眼的尼亚萨兰男爵徽章,其他人是绝对不会认错的。

    说起徽章,这在欧洲是荣耀和血统的象征,每一个贵族都有一个代表自己家族的徽章,比如马蒂尔达家族,他们的家族徽章就是玫瑰和狮子组成的盾型图案。

    罗克出身华勇营,所以尼亚萨兰男爵徽章的外形就不是盾型,而是华勇营曾经使用过的天津城门楼的外型,图案则是鹰和剑组成的组合,周围再环以绶带和花瓣,整个造型还是很有视觉冲击力的。

    关键是这种徽章少啊,整个南部非洲,也就只有少数几个贵族拥有徽章,尼亚萨兰男爵又是最招摇的,让人想不印象深刻都不行。

    两个比利时人肯定已经注意到了“东湖号”船身的徽章,不过这会儿就算在心里大骂一百遍,表面上也绝对不敢回嘴,老老实实往岸边划船。

    其实距离湖岸也不远,两三公里的样子,不多会儿就到。

    岸边有一个十几栋房屋组成的殖民点,“东湖号”来到殖民点附近的时候,湖岸上已经有人在指指点点。

    两名比利时人简直是连



193 穷途末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命令南非联邦出兵德属西南非洲,战后,德属西南非洲就成为南非联邦的委任统治地。

    1922年,南非联邦通过法令,将鲸湾港——也就是沃尔维斯湾,确定为德属西南非洲的一部分。

    这就为未来沃尔维斯湾的归属埋下祸根,20世纪七十年代,德属西南非洲不再认同南非联邦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当时的南非共和国无力维护旧有的殖民统治秩序,于是规定从1977年9月1日起,沃尔维斯湾不再属于西南非洲,重新划归南非共和国开普省。

    1978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432号决议,申明沃尔维斯湾属于纳米比亚。

    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正式宣布独立,同时主张对沃尔维斯湾的主权。

    纳米比亚坚称,从未就沃尔维斯湾的主权问题同任何外国殖民者签订过任何条约协定,以至于英国的殖民,也是全凭武力,没有任何法律效应。

    从国际法的观点看,南非共和国占领沃尔维斯湾无任何国际条约根据,即便是殖民时代常见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没有的。

    所以,南非的占领是非法的!

    纳米比亚独立后,将收回沃尔维斯湾作为纳米比亚新政府的首要外交任务。

    1994年2月28日,南非共和国将沃尔维斯湾移交给纳米比亚。

    有南非共和国的前车之鉴,罗克肯定不会犯类似错误,所以尧族人早早就和泰拉拉人达成协议,如果尧族人能帮助泰拉拉人赶走比利时人,建立独立的刚果自由邦,那么刚果自由邦不介意和尧族人分享权力。

    换句话说,泰拉拉人并不介意将刚果自由邦的一部分,或者是将刚果自由邦的大部分送给尧族人。

    想想就可以理解,泰拉拉人从来没有控制整个刚果自由邦,所以泰拉拉人对于整个刚果自由邦并没有野心,泰拉拉人只希望得到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也就是洛马米河流域,对于刚果自由邦的其他地区,说实话,泰泰拉人现在可能都搞不清楚刚果自由邦有多大。

    所以说,如果拉拉向泰泰拉人之外的刚果人下手,泰泰拉人也不会介意,甚至泰泰拉人还会帮忙,非洲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性格就是这么爱憎分明。

    接下来的几天内,“东湖号”沿着姆韦鲁湖绕行一周,将比利时人的渔船全部击沉,在姆韦鲁湖南部的基卢瓦,“东湖号”击沉渔船的同时引发了大火,对基卢瓦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1...107108109110111...3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