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关心则乱
明兰拍拍胸口,坐在桌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着。
长梧急的在屋里团团走了两圈,长长叹了口气,语气很绝望“明兰妹子,你算是说对了,我的确不用回京城,我瞧着荆王赶不到京城就得玩完如今能立功的,都是平乱的军队,我要是早知道,一早去投军了”
盛维见儿子一脸懊恼,便岔开话题道“不知这次平乱是哪路大军”
长梧不走了,一屁股坐下,道“怕是圣上早对南边有所戒备,这几个月来,明着防备京城治安,其实早暗调出了一半的五军营人马在京郊操练,北疆大乱后皇上也没动这支军队,荆王举反旗后大军才暗中南下,于徐州伏击反贼。”
长梧心里好受了些,他所在的中威卫隶属三千营里,就算他在京城,也轮不上他出征。
“五军营那不是甘老将军统领的吗到底是老将呀。”盛维和军队做过几次买卖,多少知道些军中情形。
谁知长梧摇头“不是甘老将军,是皇上新拔擢的一位将军,原也是京中权爵子弟,听说皇上为藩王之时便多有看重,此次便寻机提拔了,将来怕大有前程。”
明兰眼睛一亮,笑吟吟的又给自己添了半杯茶,道“是吗这位将军倒有眼光。”
当年八王爷在众皇子中,可以说是冷灶中的冷灶,文不如三王,武不如四王,尊贵不如五王,会来事不如六王,受宠爱不如先帝的几个老来子,只有生母卑微的程度倒是首屈一指,居然会有人想到投资这支冷门股,简直巴菲特他老哥呀。
盛维也大是兴味,暗暗盘算着要和这位军队新贵拉上关系“是哪位之前可有听说。”
长梧似乎死心了,叹气道“听说,叫顾廷烨。”
屋内众人一片茫然,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明兰含着一口水,举着茶杯足足看了有半刻,才艰难的咽下,谨慎的问道“这个怎么之前没听说过二哥哥,就算武官不必像文官一般慢慢熬资历,难道可以从白身一步拔擢为将军的么”
一眨眼,老母鸡变鸭呀三个月前还和漕帮一起行侠仗义的江湖大哥,怎么一会儿就成了平乱大将军果然军民合作吗。
长梧精神大振,从荆王叛乱以来,自己这个有阅历的大老爷们就一直被小堂妹提点,还不得不承认她的确说的精辟有理,今日总算逮着一机会可以摆摆兄长的见识了
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大声道“妹子,这你就不知道了。那顾将军早年原就是正七品的上十二卫营卫。”
“这不过是闲职,不少京城权爵子弟都有的呀,怎么不见他们也当大将军。”明兰几乎失笑,自己那位假定追求者梁晗公子也有这个职务。
长梧语气颇带羡慕,转述金陵的军报道“要紧的是,这位顾将军深受皇上赏识,自圣上登基后,他已领了正五品的京卫指挥使司镇抚,如今领军平叛也是事先领了皇上的暗旨。”
明兰无语了,咂巴了下嘴,呵呵干笑两声,走过去给长梧添上茶水,一脸乖巧“二哥哥,你晓得的可真多呀,难怪我爹爹常夸二哥哥有见地。”
长梧咧嘴而笑,觉得气顺多了;这小堂妹就是这点可爱,以后堂妹夫要敢怠慢她,他一定鼎力相揍。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不要再猜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分节阅读_91
测c了,一切都会很好的;下章回京城。
死党推荐一部法国老片漫长的婚约,据说是近年来法国难得的感人电影,下午看了后,眼泪哗哗的,真是八错。
第79回
崇德二年正月,钦封都指挥将军顾廷烨领三千步兵一千骑兵自京郊南下,于山东阳县炉桥设伏,以骑兵穿插反军纵横三回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截断三万反军于前后,反军大乱;遂荆王亲率前锋精锐疾速往北直奔庄州。
同年二月,顾廷烨分一半兵卒与庄州守军抗敌,自率轻骑继续南下,日夜兼程,抢先一步赶到溃军必经之路上,设伏于徐州以南灵岩谷,依仗地形优势,以少围多,全歼溃逃反军一万三千多人,活捉从逆的谭王;后命越州,马隆两处卫所指挥扫平残余。
及至三月底,顾廷烨回军北上,与沈皇后亲弟沈从兴将军合兵,于庄州城下合击荆王残兵,荆王大败,残兵溃逃,自此之后,各地卫所都司纷纷开城门扫清反军残余,直至崇德二年四月,荆王逃至小商山上,被亲兵刺杀献首,至此,历时近半年的荆谭之乱结束。
至五月,春暖花开,河道清晏,各地的流寇贼匪已渐肃清,盛老太太带着明兰和长栋乘舟回京,来时惊变,去时安稳,又逢天气和暖,河岸上一路花红柳绿,澄净的天空中燕子北归,风景独好,旅途心情大是不同。
祖孙三人常坐在二层大船的厢房中,烹一炉香茶,摆几碟瓜果,开窗观景,言笑晏晏,看着两岸忙碌的河夫,还有来回不停装卸货的船工,宛如几个月前那场变乱不曾发生过一般。
“栋哥儿,吃过这盅茶,你就回屋去读书吧;到回府为止都不要出来了,好好用功。”盛老太太坐在软榻上,脸朝着外头看景。
小长栋小脸一红,明兰帮着说项“祖母,四弟弟这阵子可不曾掉过书本,不论外头多乱,他都老实读书呢。”
“我知道。”盛老太太淡淡道,“你们父亲与我说过,待奔丧回来,今年二月份的童试原要叫栋哥儿下场去试试的,谁知生了这场变乱,便错过一次练手的机缘。”
明兰怜悯的看了小长栋一眼,才十二岁的小豆丁呀,小长栋也老实的放下茶碗,可怜兮兮的瞅着明兰,盛老太太不理他们姐弟俩的眼色,继续道“错过今年的童试,老爷难保心里不痛快,说不准一回去便要考教栋哥儿学问;不过几天功夫就回了,临时抱佛脚也是好的。”
小长栋很知道好歹,晓得这是老太太在提醒自己,恭敬的躬身行礼后便回自己厢房读书去了,明兰看着小长栋的背影,不无叹息道“皓首穷经,方悟读尽诗书无所用;哎”
老太太重重的哼了一声,明兰连忙补上“黄髻始画,须知玩点笔墨有其心。”
老太太嘴角含了些笑意,道“巧言令色敢情读了几天书就是为了卖弄嘴皮子箱笼都收拾好了别忘记在东西上都写好签子。”
明兰点点头,给老太太剥了半个橘子,一瓣一瓣塞进她嘴里,笑道“自然,连着收拾了几夜呢四姐姐和五姐姐的及笄礼物,还有太太和嫂嫂的,都分好了。”
盛维盛纭兄妹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子,赚钱利落,出手也大方,老太太当初给品兰带去的及笄礼是镶翠玉莲瓣银盏一对,而他们给墨兰补上的及笄礼是一支累丝衔珠金凤簪,三月里如兰的及笄礼是錾梅花嵌红宝纹金簪,给明兰的是一对累丝嵌宝镶玉八卦金杯;另外给王氏和海氏也多有物件相送。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一段日子流民渐散,大户人家之间重又串门子起来,大伯母李氏的娘家舅太太更是频频上门,每回拉着明兰的手看个不停,从绣鞋上的花样一直看到耳垂上的坠子,嘴里赞个不歇;临走前,还塞给明兰一对白玉圆镯,玉色极好,隐隐透着水色。
明兰本来抵死不要,古代的姑娘家可不能随便收人东西,还是大伯母发话了,说只是长辈的见礼,明兰才收了。
“听说那李家的郁哥儿正在松山书院读书,学问是极好的,今年秋闱便要下场试试了。”盛老太太慢悠悠,“可惜墨丫头等不及了,不然我瞧着倒不错。”
王氏摆明了不肯再留着墨兰了,哪里肯等李郁考中再论婚事,也不知这会儿墨兰和那文举人的婚事谈的如何了;明兰想起自己的事,连忙凑到老太太跟前,小声道“祖母,那永昌侯府孙女可是打死不去的。”
老太太好笑的瞪了她一眼,板脸道“人家可什么都还没说呢你少自己抬举自己”
明兰讪讪道“这不是未雨绸缪嘛;没有最好,若是有的话”明兰咬了咬嘴唇,扑在老太太膝盖上,哭丧着脸道“要是太太执意要结亲,祖母您可得顶住呀就孙女这斤两,哪是人家对手呀,怕是一个回合就交代了”
老太太瞪着眼睛骂道“一个姑娘家家的,开口闭口说什么呢你的亲事长辈自有主张,老实待着去反正不会害了你的”
明兰讨好的蹭着老太太的脖子,呵呵傻笑。
待长栋把带去的书本翻过一遍后,明兰一行便到岸了,祖孙三人精神抖擞的下了船,见来福管家率一众家丁已等在码头,换乘马车向京城辘辘而行,行得几日便到了京城门下,出乎意料的,竟是海氏亲来迎接。
盛老太太和明兰都觉得有些奇怪,还是不动声色的换了车轿,当前一乘是平顶蓝绸坠铜灯角的平稳大马车上,换乘时,几个婆子有意将小长栋和明兰迎到后头一辆马车里去,老太太看了海氏一眼,只见她脸色略黄,神情憔悴。
“让你六妹妹一道来吧,过几个月她就及笄了,该知道的都让知道吧。”老太太淡淡道。
海氏低了头,脸色微红,便又叫婆子把明兰扶到这辆马车来。
在城门口查过路引后,盛家几辆马车缓缓朝盛府而去了。
“说吧,家里怎么了”老太太背靠着一个秋香色云锦大迎枕上,明兰凑过去为把枕头条褥都理平整些,又从一旁的小箱笼里取出些百合香丢进熏炉里。
海氏神色还算镇定,只是语气掩饰不住疲惫,略思量了下“这事原想写信给老太太的,可老爷算过日子后,说老太太既已出行,就别胡乱送信了,没的叫旁人知道了。”
老太太微阖的眼睛忽然睁开,单刀直入道“是不是你妹妹出事了,哪个”
海氏微吃惊,随即眼眶一红,哽咽道“什么都瞒不过老太太,是是四妹妹。”
“别废话了,快说回府之前说清楚了”老太太是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海氏拿出帕子来抹抹眼睛,缓缓叙述道“四妹妹原是禁足在屋里的,平日里连请安都免了,太太看她老实,便一心为她筹办婚事,相看了那文举人,老爷和全哥儿他爹都满意的,本已约好了要见文家老太太,谁知外头出了兵乱,行路不便,这便耽搁下了;好容易等到兵乱平了,就在上个月上个月”
海氏眼眶又满上眼泪,匆匆抹了抹,继续道“因大乱平息,京城丝毫未损,城里好些男人在军中效力的人家都去寺庙庵堂里进香还愿,那一日本好好的,快入夜时,忽门房来传话,说永昌侯府派了下人把四妹妹送了回来。太太当时就懵了,孙媳赶紧去山月居瞧,哪里有四妹妹的人影,孙媳气极了,捆了院子里的丫头来问,原来四妹妹一大早就跑出去了”
海氏轻轻抽泣着,如今府里不少事都是她在管的,出了这样的事情,估计她也挨了不少责骂,明兰看海氏心力交瘁的样子,心里不忍,过去轻轻抚着她的背,给她顺顺气。
海氏感激的看了明兰一眼,抹干眼泪,接着道“我去门口接了四妹妹回来,又好一番打听,才知道原来四妹妹一早擅自去了西山龙华寺,当时梁晗公子也正巧陪着梁夫人去进香,也不知怎么凑的,四妹妹从马车上跌下来,险些滚下坡子,恰巧梁晗公子纵马在旁,便救了四妹妹,众目睽睽,四妹妹是叫人家抱着回来的”
说到这里,海氏低下头,明兰和老太太互视一眼,眼神都很复杂,不知是喜是忧于明兰,用不着惹盛紘王氏不高兴了,于老太太,省下她一番唇舌,不过于盛府,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能做成这番事,必有里外连通,你么查出来了”老太太盯着海氏,慢慢道。
海氏止住哭声,抬头道“事情一发,太太就捆了山月居上下,动了家法拷问,从顶替四妹妹在床装病的云栽,到替四妹妹准备车马的门房,没几下就问出了林姨娘,这回老爷是真发火了,把林姨娘和四妹妹狠狠打了一顿,关进了柴房三日三夜,每日只送一顿吃的。”
明兰心里咋舌,这林姨娘好生厉害,很有策划能力呀;首先要打听清楚永昌侯府的夫人公子何时去上香,什么路径,然后要买通里外一条龙的下人帮忙遮掩,再来要足足瞒住一整天,有决心有手段,是个人物。
老太太也有些气了,胸口起伏了几下,再问“那没脸的东西预备怎么办”
海氏脸色灰败,低声道“这事之后,永昌侯府便再无音讯,林姨娘跪在老爷跟前日夜啼哭,口口声声道,求太太上永昌侯府提亲,不然四妹妹只有死路一条了;太太气病了。”
老太太轻嗤了一声“你这婆婆也太不中用了。这点子事情便垮了,当初的劲头哪儿去了,不就是一死嘛,她们有脸做,便得有胆子当理她做甚”
海氏眼神中露出难堪,轻轻道“太太不是为这事病倒的。”
“还有什么事”老太太简短道。
海氏绞着帕子,毅然的抬起脸,道“内阁首辅申老大人相中了齐国公府的二公子,便是平宁郡主的儿子齐衡,没多久便上门提亲了,国公府已一口应下了”
老太太嘴角轻轻一歪,目光似有讽刺“那又如何与我家有什么干系”
海氏为难的看着老太太,结结巴巴道“老太太不知道,前些日子,平宁郡主与太太露了口风,有意思娶我家五妹妹的,太太也很是满意,虽未明说,但也心照不宣了,谁知平宁郡主说变卦就变卦太太着人去质问,那郡主只答了一句,贵府四姑娘的婚事如何了”
老太太拍着案几,恨声骂道“没脸的东西,尽祸害家门了”
明兰也很抑郁,这种古代家族真讨厌,一个女孩丢了人,其他姐妹就跟着一起倒霉,墨兰去外头勾搭关她毛事呀。
海氏还在那里嗫嗫嚅嚅的,老太太不耐烦了,喝道“还有什么一道说了吧索性我这把老骨头还顶得住”
其实原本海氏也是个爽利明快的人,但这段日子来,一连串的骤变来的迅雷一般,着实叫人缓不过神来,海氏平了平气息,决心一口气说完“老爷要太太去永昌侯府提亲,太太死活不肯,就在这个僵持的当口,王家舅太太来了一封信,说是王家表弟与康家的元儿表妹已定了亲,连小定都下了太太这一惊非同小可,着人连夜快马去了奉天问了,舅太太回了封信,说太太既早有了国公府的贵婿,自家的不肖儿子便自行结亲了,来人还带回了王家老太太的话,说老太太也生太太的气了,太太这般反复,把王家的嫡孙当什么了老太太呀,太太和平宁郡主说亲的事儿从未在外头声张,远在奉天的王家如何知道了太太堵住了一口气,便去找康姨妈论理了,被气的半死回来,这才真病倒了。”
明兰倒吸了一口气,王氏之所以在墨兰的事情上这么硬气,不过是仗着如兰早与王家说好了亲事的,反正是自己娘家,也不会计较什么的,如兰出嫁既不成问题,王氏便高枕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分节阅读_92
无忧了,谁知居然被她信任的姐姐截糊了
对于王家老太太而言,虽然女儿很可疼,但毕竟孙子更亲,王氏挑三拣四的行为严重伤害了王家人的自尊心,加上康姨妈的不懈努力,反正哪边的姑娘都是外孙女,如此这般,康元儿表姐的终身问题便顺利解决了。
听完了这些,老太太也不想说话了,只叹着气,看着小孙女低着头,轻轻给自己捶着腿,她忽然庆幸起来,好歹以贺老太太的人品和她们俩的交情,明兰的婚事应当不会变卦吧。
唉可这一摊乱局,可怎生了解
这会儿怕是王氏活吃了林姨娘母女的心都有了。
“除了这些,家里其他还好吧。”老太太语气疲惫,微微侧了侧身子。
海氏放下帕子,努力扯出一个勉强的微笑“都好的,全哥儿长牙了,如今能喊几个人了,回头给老太太瞧瞧;哦,还有,这回过年,孙媳照着老太太吩咐,依旧往贺家送了年礼的,贺家老夫人脾气好极了,连连道谢;前不久功夫,孙媳听说贺家在寻摸合适的屋子,说是弘文哥儿的姨丈家来京了,孙媳有个表嫂,倒恰有这么一处院子,前后两进的,不是很大,不过倒也干净整齐,不用翻整,进去便能住的;想等着老太太回来了商量,是不是与贺家去说说”
明兰手上动作停了一下,抬头看了眼老太太,只见老太太眼神也是微微闪动。
贺弘文的母亲只有一个姐姐,所以贺弘文也只有一个姨丈,早年间两家人也常来常往,这些年与贺家交往下来,盛老太太也知道贺母对曹家颇有牵挂,不知凉州水土养人否。
老太太长长吸了一口气,手指握紧了念珠,指节微微发白,事情得一件一件的来,她得打点起精神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回家太晚了,倒下几睡着了,没力气请假了,不要打偶,太累了。
第80回
从跨进盛府大门起,老太太就冰着一张面孔,先叫小长栋自回去见香姨娘,然后去正房屋里看王氏,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一阵尖利的女人叫声“你死了心吧我就是养着闺女一辈子,也不叫那贱人好过”然后是盛紘的吼声“不然你想如何了结”
老太太侧脸看海氏,海氏脸上一红,连忙推了边的丫头,那丫头立刻扯起嗓子大声传报“老太太来了”
屋里静下来,老太太一行人掀帘子进去,穿过百宝阁,直进梢间里去,只见王氏躺在床上,身着一件蜜藕色中衣窝在金线锦被里头,面色蜡黄,颧骨处却泛着不正常的红晕,显是刚发过脾气,一旁站着的盛紘见老太太进来,连忙过来行礼。
老太太冷冷的瞧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说,王氏挣扎着要起身相迎,明兰连忙过去按住了她,老太太走过去和气道“别起来了,好好养着吧。”
明兰偷偷打量了盛紘夫妇一眼,顿时心里吓了一跳,盛紘鬓边陡然生出华发,似乎生生老了七八岁,王氏也面容憔悴,好似生了一场大病;明兰瞧着情形不对,便不敢多待,向盛紘和王氏恭敬了行了礼,问了安后便躬身退出去,直回暮苍斋去了。
王氏看了眼一旁侍立的海氏,只见海氏微微点头,知道老太太都已清楚了事情来龙去脉,泪盈满眶“老太太媳妇是个不中用的,眼皮子底下叫出了这样没脸的事我我”
老太太挥挥手,截断王氏的话头“墨丫头的事不怪你,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何况又是老爷爱重的人,谁还不得给几分面子,自不好下死命管制了。”
这话说的夹带讽刺,盛紘脸上一红,只低头作揖,不敢答话,王氏见老太太为她说话,便拿着帕子捂在脸上,大声哭道“娘说的是若不是瞧在老爷面上,谁会叫她们做成了这鬼祟伎俩却害了我的儿”
老太太再次打断了她的话“墨丫头的事不怪你,但如丫头的事却是你的过错你一个闺女到底想许几户人家,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忽儿朝东一忽儿朝西,亲家母那般疼你,如今也恼了你,你还不好好思过”
王氏想起慈母的愤怒和亲姐的背叛,心里一阵苦痛,伏在枕头上抽抽搭搭哭起来。
盛紘面带羞愧,低头道“母亲,您看这该怎么办”
盛老太太依旧不理他,直对王氏道“你还是好好养着吧,那些糟心事先别去想了,如兰才刚及笄,亲事可以慢慢说。”又嘱咐了海氏要好好服侍之类的,然后转头就出去了;盛紘见老太太脸色凌厉,也不敢出声,只眼睁睁的瞧着人出去了。
明兰甫一回到暮苍斋,只见若眉领着一群小丫鬟整齐的站在门口迎接,明兰笑了笑,待进到屋里,见房间收拾的窗机明净,门旁烧着滚滚的茶水,桌上放着一套明兰春日素用的白瓷底绘彩的杯盏,当中还摆了一碟新鲜果子,明兰心下颇为满意,便着实嘉奖了若眉几句。
一进屋里,丹橘就笑吟吟的打开一口小箱笼,取出一个浅紫色的薄绸包袱塞到若眉手里“怪道姑娘要给你的这份特别厚,果然是个好的”
若眉傲气的挑了挑眉,接过东西,淡淡道“我是个嘴笨的,不如姐姐们讨姑娘喜欢,孤零零的留着看院子,自然只有多出些力气了。”
正埋头从大箱子里往外搬东西的绿枝听见了,忍不住又要爬出来斗嘴,叫燕草按了下去,丹橘温和的笑了笑,也不多作答,小桃忍不住道“若眉姐姐,我听姑娘说了,若留了别个,不一定看得住院子,你是个有定性的,靠得住,姑娘才放心叫你看门户的。”
若眉无可无不可的抿了抿唇,转身出去,然后小翠袖打竹帘钻了进来,甜蜜蜜的笑道“各位姐姐们辛苦了,你们的屋子床褥若眉姐姐早提溜我们收拾好了,回头等姐姐们忙完了姑娘的活儿,便好歇着了;若眉姐姐就这嘴巴,其实她可惦记你们呢。”
听了这话,绿枝吐出一口气,继续低头干活,丹橘几个忍不住轻轻笑起来。
收拾了一下午才得空,明兰狠狠洗了个澡,才觉得略略洗去了些疲乏,觉得身上松快了些,这才直往寿安堂蹭饭去了。
老太太的规矩是食不言,祖孙俩端正的坐下用饭,明兰一边扒饭,一边偷偷注意老太太神情,似乎没有特别不悦,只是眉头深深皱起,像是十分头痛。
饭后一碗清茶,明兰对着老太太不知道说什么好,便上去给轻轻的揉着肩膀。
“你说这档子破事,我管还是不管”老太太悠悠的开口了,氤氲的热茶气雾弥漫着老太太的面庞,一脸厌倦;刚才房妈妈已来报,林姨娘被锁在偏房,墨兰叫关在自己屋里,盛紘下了死令,谁也不许见。
“管。”明兰脱口而出,见老太太神色不虞,立刻又补充道,“但不能轻易管;呃起码得叫父亲来求您嗯,三次”白胖的手掌竖起三根嫩嫩的手指。
老太太翻了个白眼给她,哼哼道“适才一下午功夫,你老子已来求两回了。”
明兰讪讪的,腹诽盛紘老爹太沉不住气了,呵呵干笑道“那起码五次。”五根白胖手指全部都松开了。
老太太叹气了,轻轻摇头道“血浓于水呀,到底是自己骨肉;也罢,这事儿总不能这么僵着吧;可是”老太太忍不住咬牙,“又不愿遂了那起子没脸东西的打算”
1...4748495051...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