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苏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可见这位苏联元帅的主要经验,都是在后勤方面的,而战后,他先在喀尔巴阡军区工程兵部队任职,又调入远东部队,59年在伏罗希洛夫总参军事学院进修完成后,任驻德集群近卫第20摩托化步兵师师长。61年起任白俄罗斯军区参谋长。65年12月任伏尔加河军区司令,68年任苏联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
而当时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设立了苏联战略欺骗总局,他还管理指导着《红星报》、《苏联》、《旗手》、《武器与装备》等上百种军事报刊。他的任务,就是忽悠北约,有的要隐藏,没有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
在后世,也就是张局座能跟他媲美。
因为各种突出的贡献,74年他成为国防部副部长兼技术委员会主席,77年起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晋升苏联元帅。
这是一个充满了传奇经历的男人,虽然现在成为了元帅,也已经到达了个人资历的顶峰。再向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见解不同,屡次遭受排挤。
“在六十到七十年代,美军e-2预警机和其他电子战飞机相继投入使用。这些飞机的使用,有效地提供了空中预警,同时电子干扰机也会给敌方造成很大的麻烦。在72年3月,美军用15枚激光制导炸弹,就炸毁了以前出动700余架飞机、投弹约1.2万吨均未击中的越南清华大桥。”此时。上面的奥加尔科夫元帅,正在给这些红色帝国未来的指挥官们演讲:“这些。都意味着什么?新的科学技术,会带来我们军队的变革!”“就在去年的时候美国军事理论家汤姆-罗那首次提出‘信息战’的概念。各位。有谁能够知道,什么才是信息战?”奥加尔科夫的目光,望着礼堂内的上百名的学员,以及前排的那些领导,现在,他提出的这个理论,是最新颖的了。
整个会堂内鸦雀无声。
作为培养苏联未来军队指挥人才的学院,这里允许有各种各样的新的理论,不过,大多数的学员和教员,都还是信奉苏联的大纵深理论的,这才是苏联军队的宝典。
苏联军事家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这套理论,强调突击与追击,同时兼顾反突击。这套理论也指导着苏联的二战取得胜利。苏联有广袤的土地,有机械化的大兵团,这套理论是非常符合苏联实际的。
现在,又说什么信息战?啥是信息战?在场的人,怕是没有一个知道的。
奥加尔科夫失望地望着这些听讲座的人,自己想要推广现代的军事理论,想要引领最新的军事思想潮流,还是会有很多的困难啊。
苏联需要改革,不仅仅是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军事上也需要改革!只有看到西方的先进的技术,迎头直追,才能够不被西方甩开!苏联的军队,看似庞大,其实已经落后了!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下面有一名年轻的军官,举起了手来。
“好,这位举手的同志,你说一下。”奥加尔科夫心中一喜。
“信息战是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这名年轻的军官说道:“在作战中,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我们在进行坦克对战的时候,精确地知道我们每一辆战车所处的位置,知道敌人坦克的位置,我们就可以更方便地指挥战斗,可以给每一辆坦克发目标指示,对敌人的打击更加精确,在战场上就能够获得绝对的主动权。这就是拥有信息的优势。”(未完待续。)
ps:ps:求各位大大不要再纠结防空军军官怎么懂得信息化战争了,现在的章节是为以后推平西欧做准备的,同时也是为了即将上演的一场政治斗争做准备的,求各位大大支持!
红色苏联 第二百二十八章 信息化战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知道自己的每一辆坦克的位置,知道敌人的每一辆坦克的位置,这是在开玩笑吗?听到身边的这名少将的回答,外高加索军区的维亚切斯拉夫上校不由得皱眉头,他就是坦克部队的指挥官,根本就没有奢望过自己能够确切地知道每一辆坦克的位置,往往是冲上去之后,就各自为战了。
奥加尔科夫心中相当震惊,眼前的这名少将军官,概括得太正确了!信息权!和制空权,制海权一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词,连自己都没有归纳出来!
“很好!”奥加尔科夫说道:“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军区的?”
“安德烈-弗拉基米尔维奇-托尔斯泰。”安德烈望着眼前的这名苏联元帅,挺起胸膛大声说道:“一直在远东军区服役。”
远东军区,安德烈少将!果然是个人才!奥加尔科夫自然知道安德烈在远东军区所做的一切,可以说,现在远东战略开创出来的新局面,都是安德烈的功劳!这样一个年轻的指挥员,居然拥有如此长远的眼光,看任何事,都走在了前列!
“安德烈少将,你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要如何才能够在战斗中精确地获取每一辆坦克的位置?”奥加尔科夫向安德烈说道。
毕竟,现在所有的苏联坦克部队,都是以无线电台为通信装备的,很多实用的还是老式的电台,新式的跳频电台数量都不多,想要靠语音来报告每一辆坦克的位置?在战场上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从现有技术上来看,我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每一辆坦克上装上无线电的信标发射机,然后在后方利用计算机来分析每一辆坦克的信标发射机的数据。来确定位置。如果从长远来看,我们最好可以建立类似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利用空中的卫星。来确定我们的每一辆战车的位置。”安德烈说道:“我觉得,空中卫星组网成的全球定位系统。对我们军队以后的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信息战的首要环节就是定位,要确定我们自己军队的位置,要确定敌方的位置,而这些所有的部队,都会在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系统下,显示在指挥部的终端上,我们的最高层的战役级别的指挥官。通过先进的信息指挥系统,甚至可以直接命令到前线的一辆战车,一名士兵。这样,我们军队作战的战斗力,将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现在,苏联军队的指挥系统,依旧是树状的,命令一级级地传递下来,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而现在。安德烈提出的这些建议,都是最新颖的,哪怕是在场的学院级别的领导。都感觉到无比的新鲜。
但是,却很符合奥加尔科夫的胃口!奥加尔科夫一直在倡导军队改革,一直都在希望靠着军事变革来提高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在后世,他一直到79年才正式提出: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大量涌现,必将从根本上打破军队旧的发展模式,推动和促进新的军事革命的发生。
这套理论,在苏联没有激起多大的波浪。但是漂洋过海,到了美国人那边。受到了重视,美*队开始了变革。而且在91年的海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安德烈的描述,相当于是给奥加尔科夫一个很深的启示。
“我们的军队,一直都在以火力取胜,比如在战斗之前,肯定要进行一场炮火覆盖,如果我们拥有信息优势,比如我们可以精确地知道敌人的每一个工事,每一辆战车的具体坐标,给我们的榴弹炮分配目标,这样,可以用十分之一的弹药,就能够完成以往的作战效果。”安德烈继续说道:“后世的战争,将会是信息化战争,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精确制导武器为骨干的火力打击系统和以电子干扰设备为代表的电子对抗系统,会成为军队生存与制胜的重要支柱。谁控制了信息,谁就赢得了战争。我们要从火力制胜的观念转到信息制胜的观念上来,用信息制胜的观念来进行军队建设和战争准备。我们要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数字通信技术联网,使部队从单兵到各级指挥员,使各种战斗、战斗支援和战斗保障系统都具备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及处理功能的部队。”
安德烈发言完毕,坐下了,这些,都是后世安德烈在闲着的时候,听张局座介绍的,作为沈飞的试飞员,安德烈对陆军的状况的了解,就是通过局座来进行的。而现在,这番话,在苏联军事学院的最高学府,在引领军事变革潮流的奥加尔科夫元帅面前,在学院的各级领导,各级学员面前,安德烈引发了一场地震。
新军事革命,信息化部队!
奥加尔科夫两眼放光,这一瞬间,他几乎就认定,安德烈就是他苦苦寻觅的最合适的新部队的指挥员!
奥加尔科夫意识到了军事变革即将到来,就仿佛在二战中的坦克大量使用导致的机械化战争一样,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另一个维度里的争夺。但是,奥加尔科夫一直孤掌难鸣。
军队是最守旧的,尤其是现在苏联庞大的军队,僵化的体制,是没有人愿意变革的。奥加尔科夫这次来伏龙芝军事学院讲座,这可是元帅来演讲的第一人,他就是想要来推广自己的这套理论的,他也意料到了会面临多么大的阻力,即使是以自己元帅的身份,也无法让在场的所有人信服。
但是,没想到,下面听讲的一名远东军区的军官,还不是陆军的,而是国土防空军的军官,居然提出了信息权!而且,既有理论上的,又有实际上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在场的陆军的人员也能够看到,如果让指挥员清楚地知道每一辆坦克所在的位置,将会带来多么巨大的优势!可以说,指挥员可以用以前一半的坦克,就能够发挥到最佳的作战效果!
定位,最关键的定位!安德烈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样的人才,必须要调到自己身边来!(未完待续。)
红色苏联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进入莫斯科军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唉,作秀真的会害死人啊!安德烈回到家里,愁眉苦脸地望着自己的老婆。
“哇,哇。”床上的小婴儿,发出了一声声的的啼哭,叶卡捷琳娜在手脚麻利地给小孩儿换尿布。
金黄色的短发,长长的睫毛,这是一名女孩,一名跟叶卡捷琳娜一样的可爱的女孩,安德烈的第一个后代,是一名女孩儿。
十天前,这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莫斯科中央医院出生了,安德烈给取名贝拉。跟国内的坐月子不同,国外都讲究用活动来尽快恢复。而且,苏联的女人,本来体格就都是很健壮的。
所以,叶卡捷琳娜除了在生产的前三天里是躺着的之外,之后就开始活动了,现在,家里照顾孩子,完全就是叶卡捷琳娜一个人在忙活。
“怎么回事?”叶卡捷琳娜向安德烈问道。
“老婆,我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习暂时结束了。”安德烈说道:“我会被调到莫斯科军区当参谋,全权负责第四近卫坦克师改装数字化部队的工作。”
安德烈很不爽,他一个防空军的军官,哪怕是去了伏龙芝军事学院,也主修的是航空兵理论,跨专业的也就是与海军配合作战,而现在,却突然就去了莫斯科军区,这简直是太意外了。【ㄨ】
当时,奥加尔科夫元帅提出了信息化的思想,而安德烈就侃侃而谈,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当时,安德烈绝对没有想出风头,就是想要帮助苏联军队变革,想要证实电子计算机在内的电子技术对军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安德烈不想去莫斯科军区,他一直都记得,自己是远东军区出来的。而现在,岛国的局势太有利了,驻日美军在自己的计划挑拨下,已经跟民众发生了冲突。岛国民众在chi军的鼓动下,一部分的思想开始转变,岛国本州也开始动乱起来,这一切。就是苏联的机会,等到恰当的时候,苏联军队甚至可以一鼓作气,占领岛国本州。
再加上后世的因素,安德烈巴不得尽快灭了岛国。这是憋在每一名华夏人心中的想法。
但是现在,居然阴差阳错,进了莫斯科军区!还改行进了陆军!而且,顶头上司就是奥加尔科夫元帅!
本来,奥加尔科夫元帅这些年混得还算不错的,就靠着战略欺骗局的忽悠,当上了苏联元帅,而且现在风头正盛。
历史上,81年他组织了空前规模的西方-81军事大演习,使西方断定。华约的坦克海有能力在一个星期内抹平北约在中欧的驻军,打到巴黎城下。同时,在奥加尔科夫推动下,苏军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的战术指挥系统取得成功,以此为基础,奥加尔科夫建立了第一个数字化试验部队,显著提高部队战斗力。
但是,奥加尔科夫的军事改革威胁到了一大批人的职位和利益。尤其是,他要求苏联国家计委服从总参谋部,部长会议、甚至******按照苏军总参谋部的指挥棒转。也就是整个国家都要为军事服务,苏联后期的官僚当然无法适应这种剧烈的变革,所以共同排挤了奥加尔科夫,这家伙离开莫斯科。跑到西部方向任总指挥去了。
而现在,奥加尔科夫风头正盛,刚刚成为了元帅,他是苏军总参谋部内权势最大的人,权力甚至凌驾于第一总局或第二总局局长之上,就这样。一句话就把安德烈给调走了。
安德烈可不想走,第四坦克师的驻地,在莫斯科的郊区,不如伏龙芝军事学院近,这样,自己就不能每天都回家了。
看着叶卡捷琳娜忙碌的身影,安德烈总有一些惭愧,本来安德烈想把自己的母亲接过来,按照前世的说法,就是伺候月子,不过叶卡捷琳娜说什么也不肯。在苏联,这些都是女人一个人的活儿。而安德烈在回来之后,帮着洗尿布,就已经让叶卡捷琳娜非常感动了。
“好啊,安德烈。”听到安德烈的话,叶卡捷琳娜反而露出了笑容:“这样,你就不用我再担心了,你知道吗?在你一个人去远东的时候,我的心里是非常不安的。”
远东在打仗啊!而安德烈,只要一打仗,那就是不要命地往前冲,这让叶卡捷琳娜非常担心,现在,安德烈回来了,又进了莫斯科军区,这是最好的了。
莫斯科军区受重视的程度是最高的,军队装备最先进,同时,受到战争威胁的机会却最小,毕竟这里是苏联的心脏!
看着叶卡捷琳娜的大眼睛,安德烈不由得搂住了她,也是,自己在前线驾驶战机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一个人在后方,肯定是在担心的,虽然好男儿就该建功立业,但是,自己背后那个默默支持自己的女人,更值得自己的珍惜。
而且,现在还有了女儿。
“好,我去莫斯科军区。”安德烈说道:“就是好久没有开飞机了,这样下去,我的飞行事业可就废了。”
安德烈又开始怀念起开飞机的日子了,飞行是一项神圣的职业,而当驾驶战机飞行在三万米高空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而现在,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飞行了,即使是安德烈每天都在锻炼身体,手脚已经生疏了,重新复飞,还需要时间。
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自己明明是防空军部队的,现在居然给客串到军区,指挥陆军去了,而且,自己这个半吊子的参谋,没有任何陆军的履历,连伏龙芝军事学院,才刚刚上了不到三个月,连速成班的时间都不够!
不过,让安德烈没有想到的是,阴差阳错,安德烈进入了莫斯科军区,再一次改变了历史,安德烈这个穿越者,就仿佛蝴蝶的翅膀一样,搅动了莫斯科,发生了一次剧烈的风暴。而此时,作为红色帝国走出僵化体制,重新恢复勃勃生机的核心人物,未来的红色帝国的掌舵人,还有在为无法开飞机而不爽。(未完待续。)
红色苏联 第二百三十章 电子技术(加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泽廖诺格勒,莫斯科郊外的卫星城,代号hnn-35半导体电子学研究与发展研究所.
这里,就是苏联半导体电子技术的先进企业,在后世,这里也是俄罗斯微波固态电路和器件的骨干企业:“脉冲星”科学生产联合体。
在苏联,一直都有电子管打天下的论调,但是并不代表苏联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起步晚。二十几年前的53年初,就在美国刚刚发明了晶体管滞后,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海军电子工程专家А.n伯格就起草了一封上书苏共**********的信,建议开展对晶体管的开发工作。同年5月,在通信产业部长m.Г.别尔乌辛主持的会议上决定组织一个专门的半导体研究机构,成就了这个大名鼎鼎的半导体研究所。
同时,苏联在电子技术领域里的天才,25岁的格鲁吉亚女孩苏珊娜-玛多延来到了这里,在她的导师克拉斯洛夫的制导下,制造成功了苏联的第一个晶体管,开始了苏维埃晶体管产业的起步。
苏联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产业,是经受了很多的波折的,由于部门利益的冲突问题,导致了电子管在苏联的装备中开始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而此时,西方却开始了大规模的使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在电子技术方面,将苏联远远地甩开。
在后世,八十年代的苏联,才开始在微电子技术上面奋起直追西方,可惜,技术代差已经无法追赶到西方的先进水平了。
“我们想要在军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那就需要强大的电子技术。”一边走,安德烈一边说道:“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发展我们的微电子技术,尤其是集成电路。”
“安德烈将军,你说得很正确。”安德烈身边。一个头发已经斑白的精神矍铄的老人回应道:“现在,国家已经确定好了方向,把微电子技术作为重点领域突破,我们已经放弃了电子管小型化的继续研发。那已经是尽头了。”
这个人,就是苏联电子工业领导人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绍金,他在1955年成为苏联电子工业第一副部长,开始了将近30年的电子工业领导生涯,在工作中。他是积极地支持半导体产业的,否则,35所当年差点就被下马了。
现在,陪同着奥加尔科夫元帅,以及安德烈少将,来视察己方的电子工业的进展,绍金也是小心翼翼,现在,奥加尔科夫元帅绝对是军队里最出风头的人,据说总书记也非常看好他啊。
“现在。我们已经在研究在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集成两千个晶体管的尝试。”进入了会议室里,一名负责的中年女人开始了介绍。她就是苏珊娜,现在已经成为了这里的负责人。
一平方厘米,才集成了两千个!而现在,在西方,已经可以在零点五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集成十五万个了!安德烈不由得皱眉头:“我们的技术水平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女人露出了抱歉的神情,说道:“是的,我们需要从硅的提纯开始的一系列的工业化生产的设备。我们现在是在一边研究设备,一边提高集成度,能够达到现有水平,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就在去年,我们从民主德国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加工设备,才算将我们的集成电路研制提升了一大截。”
苏维埃的武器,一向都是五大三粗,这种需要精细制造的装备,在苏联一向都是短缺的。现在,苏联正在追赶,但是依旧很低。
加工设备!西方的技术,一向都是高于苏联的,为了限制将高科技装备出口到苏联来,西方国家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巴统(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组织来限制。也才有了后世的东芝机床事件。
自力更生?很多时候,苏联的确是无法自行生产这类设备,自己研发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如引进来得快。
要是能把岛国整个都拿过来就好了!岛国的电子技术,可是相当发达了,什么东芝,索尼这一类的公司,电子技术可是引领整个世界的潮流的,连美国都羡慕!
可惜,没有一举向南推进啊。
想到这里,安德烈有些唏嘘,当然,作为国家领导人,肯定是从更多的角度上考虑的,不会像自己这样,仅仅为了获得先进工业就开战。
“是啊,我们本来还以为自己的技术是先进的,直到拆解了美国人的军事装备,才知道我们的差距。”绍金说道:“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国家高层才拍板,将我们电子工业的重心,完全地转移到微电子工业上来。”
拆解美国人的军事装备!
搞到美国人的第一手的军事装备,进行拆解,逆向仿制,苏联也是最精通这一手的。可惜,冷战中,想要搞到美国人的装备是很困难的。
听到这话,安德烈就知道是什么了,肯定是去年自己撞击的那架ep-3!当初那架飞机迫降在己方的基地上,随后就被己方给拆解了,美国佬不论怎么要,也没有还给他们。
当初刚刚拆解研究的时候,是苏霍伊设计局的那些专家们,他们并不是最专业的,而像这里,是专门研究基础电子技术的部门,自然就是最适合研究那些美国电子技术的机构了,他们不仅仅能够研究各种外围电路,还能够研究美国人的芯片内部的结构!
正是这架电子侦察机,让苏联高层意识到了差距,终于,守旧的电子管技术停止了发展,再说也没有发展的地步了,开始了在芯片上加速赶超。
“那我们需要的信息化部队的装备,多久才能够研制出来?”奥加尔科夫元帅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具体技术他不懂,他只是将需求提出来,然后交给下级部门研究。
“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苏珊娜硬着头皮说道:“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未完待续。)
ps: ps:感谢越狱搜索的10000币打赏!感谢各位好友的订阅、月票支持!这章算是加更,感谢各位大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