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苏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安德烈,你做得有些出格了。”回到了钏路,亚佐夫向安德烈说道。
两人的年龄差了三十岁,此时的亚佐夫,对安德烈这员虎将也是非常爱护的,毕竟,都是远东军区的。
安德烈打压岛国人的锐气,这是可以的,上面也不会反对,但是,安德烈伸手跟岛国人要钱,这种事,就是可大可小了,要是被有心人一宣传,安德烈在莫斯科的名声,说不定就臭了,这对安德烈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没办法,对待岛国人,就得这么处理。”安德烈说道:“我已经写好了一份报告,这次岛国人送咱们的十亿美元。刚好可以补充咱们的国库,咱们远东军区,一分不留。”
安德烈这一说,亚佐夫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他没有想到,安德烈勒索了岛国人这十亿美元,原来是送给莫斯科的。
安德烈当然想要这笔钱了,但是他知道,这笔钱虽然是自己弄来的。但是,如果自己留在手里,那会有大麻烦,也只能是送到莫斯科去,换取自己的政治资本。
美元!想起了美元,安德烈就想起了后世,现在,苏联的原油产量在不断地提高,用不了几年,苏联的石油出口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国,靠着还算高的石油价格,苏联换取了大量的外汇,而靠着这些外汇,苏联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结果,那个泥潭,硬生生地将苏联拖垮了。
而八十年代,苏联出口石油的外汇,又会得以购买国外粮食的渠道给消耗了。苏联的经济走入了死胡同。
解决苏联的问题,不仅仅是给苏联获得了一个太平洋的出海口,整顿苏联内部秩序,改革国家。让僵化的体制重新焕发活力,更加重要啊。
必须要尽快地将勃列日涅夫搞下去,让安德罗波夫上台!可惜,自己的身份还是低微,不足以影响苏联局势啊。
“上级指示我们,必须要尽快完成北海道北部的布防。这次岛国人急着将第2师团解救,就是为了下面的准备。我们估计,美国人是不会甘心这次失败的。最新消息,美国本土的两个师的部队,已经装上了船,会进驻岛国基地。而且,美国人会支援大量的新式装备给岛国军队。下一次的战争,说不定会很快打响。”亚佐夫说道。
美国人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岛国失去半个北海道!现在的停战只是缓兵之计!美国军队从本土跨洋换防需要时间,岛国调整军队也需要时间,为了防止苏联占领整个北海道,美国才不得不跟苏联斡旋,暂时求和。
否则,现在苏联的军队,肯定已经占领了整个北海道了。
而一旦真的开战,美国的陆军是在后面镇场子的,主要的战斗,还靠岛国人来打,岛国人这次受了刺激,下次一旦开战,战斗肯定会更加激烈。
还是不去想莫斯科的那些事,自己还是着眼现在吧!安德烈看着墙上的大比例的地图,军区里过来的一众参谋人员,都已经给各个部队划分好了防区了,而且,从军区还会开动过新的军队来,让北海道守军拥有八个师的规模,足以打一场大战了。
“我们要加强空军和防空军的力量。”安德烈说道:“在战斗中,制空权的掌握是最重要的,我们能够在北海道快速推进,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制空权。”
地面部队的战斗,安德烈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制空权决定着战争的胜负,现在已经是一个定论了。
“是的,我们准备在钏路和稚内等地,修建四个军用机场,这样,我们的战机不用再从萨哈林岛等地起飞,直接在这里就能够迅速升空作战。”亚佐夫说道:“会有从中亚过来的两个航空团支援我们。”
北海道北部的军用机场很少,民用机场倒是不少,用民用机场来改建,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而且,岛国人的机场,建造得都非常结实,简直就是为随时转为军用做准备的。
随着远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上级也开始从其他军区调拨军队,保障在继续发生冲突的时候,远东军区还有足够的兵力优势。
“我们陆军的装备,也需要更新。”安德烈想起在第五坦克师里跟那名车长的交谈,说道:“我们的t-64,t-72,经过这次战斗,都检验出来了一定的缺陷,在下一次的冲突中,可能会被岛国人钻空子。”
t-64还好说,毕竟是苏维埃的高端坦克,装甲也够硬,但是t-72,是容易被l7线膛炮击穿的,而t-72的结构,又导致了很容易发生殉爆,那场面,不敢看啊。
“报告,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来了一些技术人员,说要求实地考察我们的装甲兵的实战经验。”就在这时,一名副官进来报告道。
技术人员?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安德烈顿时眉头一喜,该不会是下塔吉尔设计局的吧?(未完待续。)
红色苏联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卡尔采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下塔吉尔设计局,坐落在在中乌拉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这里附近及其北106公里的卡奇卡纳尔山有丰富的铁、铜、金、铂族金属等矿及森林资源,秋明州北部有天然气管道通达这里。各种便利的条件,让这里成为了苏维埃的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
秋明州北部有天然气管道通达。俄罗斯主要钢铁工业中心,铁路车辆制造、金属加工及焦化工业发达。
而下塔吉尔设计局的出现,得从二战说起,当时德国人的闪电战,让苏联的东欧部分受到了重创,当德军直逼列宁格勒的时候,亚历山大?a?莫洛佐夫领导的kb-520坦克设计局和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的全体员工成功疏散到下塔吉尔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为下塔吉尔地区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坦克生产和研制中心。之后,43年哈尔科夫解放,很多专家返回原先的家园。51年的时候,莫洛佐夫更是带领大批原kb-520设计局的工程师回到哈尔科夫组建了新的kb-60m设计局。这样,拉尔机车车辆制造设计局的技术干部快速流失。为了让这个在战争中兴起的新的工业基地里的坦克制造厂不至于垮塌,苏联部长会议决定从苏军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军事学院工程系调派新的毕业生到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设计局工作,其中就包括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卡尔采夫。在莫洛佐夫离开后,他接替莫罗佐夫出任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设计局总设计师。
从此,新兴的下塔吉尔设计局,开始了自己的辉煌。
苏联的划时代的坦克t-64,因为各种技术的可靠性的问题,让装甲兵总局焦头烂额。于是,装甲兵总局向卡尔采夫下达了一个重要任务:“研制一种性能可靠的t-64简化型坦克”。
但是,当仔细分析了t-64之后。卡尔采夫毅然决定抛去t-64,另起炉灶。以172m的名义,将t-72搞出来了,结果是皆大欢喜,而且铸就了下塔吉尔设计局几十年的辉煌。
实战是检验装备的最好的舞台,而现在,t-72坦克登陆了北海道,参加了一系列的战争,就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下塔吉尔设计局就来人了!
研究这种坦克在实战中的表现,加以改进,更好地为苏维埃服务!
“我们的t-72坦克,火力很猛,岛国人的坦克,根本就经受不住我们的轰击。而且,自动装弹机工作也很可靠。”迎接着这批技术人员,67团的团长吉洪诺夫,赞不绝口。
想起刚刚登陆之后就爆发的战争,t-72坦克跟岛国人的最优秀的74式坦克。打了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战,己方的坦克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这让吉洪诺夫相当满意。
苏联的一贯原则,就是在火力上胜过对方,在二战的时候,当其他国家的坦克还在装备70毫米左右口径的火炮的时候,中型的t-34就装上了85毫米口径坦克炮,而德国的重型虎王,也才88毫米而已。
现在,苏联坦克的125毫米火炮,优势是相当明显的。
听着吉洪诺夫的话。坦克专家们不断点头,其中一名脸型有些瘦削的中年男人说道:“那我们的坦克。有什么缺点?”
缺点?听到对方的问话,吉洪诺夫眼前就又出现了那剧烈的爆炸。那被掀飞的炮塔,还有自己倒霉的下属。
“我们的坦克,装甲性能还不够厚,近距离上容易被岛国人的坦克击穿,而且,我们的坦克,很容易发生殉爆,我们有几辆坦克,就是这样损失的。”吉洪诺夫说道。
“装甲只能保证一定距离的性能,不能保证近距离也不被击穿。”听到他的话,一名技术人员顿时就接口说道。
“装甲关系到我们战士的生命!”听到这句话,这名中年男人顿时就不高兴了,自己手下的技术人员,说的这话其实是正确的,能否被击穿,和距离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己方的技术人员眼里,这些都是冰冷的数据而已,而到了装甲兵手里,随时就会是鲜活的生命的消失。
关系到战士的生命!这句话回响在耳朵里,吉洪诺夫顿时就有一种想要掉泪的感觉,是啊,那些战死的小伙子,都是很不错的年轻人啊!
“卡尔采夫同志,欢迎来北海道。”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卡尔采夫放眼望过去,是一个年轻的军官,这么年轻,就已经是上校军衔,在整个苏联,现在也只有一个人。
“安德烈司令,非常抱歉,我们来得急,可能消息还没有从装甲兵总局里发过来。”卡尔采夫说道。
两双手握在了一起,安德烈看着眼前的人,眼神里都是尊重。
卡尔采夫是让人尊重的,下塔吉尔设计局没什么背景,却设计出了优秀的坦克来,而且还成功地大量装备,现在局势不稳定,随时都会有战争,卡尔采夫却不怕危险,主动来到这里实地考察。而且,刚刚的话,安德烈也听到了,这是一名有责任心的坦克设计师!
这是卡尔采夫的性格,当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卡尔采夫就去了埃及,调查那里的坦克使用状况,只是当时并不是苏制的一流坦克。而现在,t-72坦克已经参加了实战,他必须要尽快调研!
“非常欢迎各位的到来,卡尔采夫同志,您是我们苏联装甲兵的保护神。”安德烈说道。
在后世,虽然t-72坦克一直都表现不佳,原因也是相当多的,比如苏联出口的那些坦克,都是猴版的,性能本来就比苏联自用的要低,而且,每次都是不对称作战,跟掌握了制空权的敌人打,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在苏维埃的手里,t-72坦克就在发挥着威力,而且,苏维埃还拥有代差的优势。(未完待续。)
红色苏联 第一百八十四章 爆炸反应装甲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我们的坦克总体性能还是不错的,但是,西方的l7式105毫米坦克炮,也会给我们带来威胁。”陪同着这些人,来到了那几辆被击毁的坦克前面,吉洪诺夫心情是无比沉重的。
卡尔采夫仔细看着被击毁的坦克,坦克的炮塔已经分离了,可以想象到当初是发生了怎样的爆炸。
“是我们的弹药发生了殉爆。”卡尔采夫说道:“我们的坦克炮塔被对方击穿,让我们的弹药发生了猛烈的爆炸,掀飞了炮塔。我们必须要改进。”
在所有的坦克中,t-72是最容易殉爆和掀飞炮塔的,主要的原因,就是t-72的自动装弹机。
为了提高稳定性,简化程序,而且方便大量生产,t-72使用的自动装弹机和t-64的是不同的,主要存放弹药的弹库设置在炮塔底下的转盤内,其中可装载22发炮弹。弹库中的分离式炮弹采上下水平方式放置,上面是推进药,下面是弹头。装填时炮弹架会上升至炮尾环高度,先装填弹头然後接着下降装填推进药。
也就是说,炮塔座圈这一部分,刚好是被炮弹包围的,而对方的穿甲弹飞来,刚好可以击中******,******一旦被引燃,造成的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而西方的炮弹,主要是存放在炮塔尾舱内的,还设置了泄压板,虽然实际效果不知道,但是毕竟是在后部,不像这样,刚好是炮塔座圈一圈,只要被炸,刚好从座圈这部分使劲。
“那我们就要大改动了。改进自动装弹机的结构,跟我们重新设计一种坦克差不多。”听到卡尔采夫的话,旁边的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毕竟。自动装弹机是坦克内的重要装备,这玩意儿要是改动了。那里面都得跟着改。
卡尔采夫紧皱眉头:“大改动也得改,这关系到我们战士的生命!”
卡尔采夫最看重的,就是人员的安全!坦克,就是要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如果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那如何才能打击敌人?
“其实,也不一定要改动自动装弹机。”就在这时。一旁的安德烈说话了。
t-72正是采用了这种自动装弹机,简化了结构,这才便于大量生产,跟苏联的装备指导思想是一致的。而且,后来华夏的主战坦克,使用的几乎也是相同的结构。
“那改什么?”卡尔采夫向安德烈问道。
“改外面,只要我们的装甲足够厚,不让敌人的穿甲弹击穿,就不会有现在的问题了。”安德烈说道。
改装甲,只要装甲够厚。让对方无法击穿,那就可以了!
改装甲?听到安德烈的话,卡尔采夫的眉头依旧皱着:“那会让我们这种坦克的造价大幅度飙升。”
t-64坦克的装甲就足够硬。可以防住这种105毫米穿甲弹的打击,但是,t-64的复合装甲制造是相当复杂的,工艺多,造价高,并不适合t-72生产。
t-72的主要防护也是采用复合装甲,它在铸造钢铁或轧压钢板之间放入异质材料的夹层。最初的生产型t-72仅有以均质铸造钢铁构成的炮塔,车身正面则是在均质轧压钢板中间夹入一层类似玻璃纤维的材料。之后,t-72a的炮塔厚度稍微增加。其中放入一层石英颗粒;而到了t-72b的炮塔厚度则大幅增加,在主炮两侧的空腔内放入由多层铝板与橡胶交叠而成的夹层。另外车身正面也额外增加硬度较高的钢板。
现在,登陆北海道的军队。装备的就是t-72a这种坦克,虽然能在远距离上挡住岛国的l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近距离却不行,而且,如果换装了西方更先进的弹药的话,t-72在远距离上也挡不住。
“对,是改外面。”安德烈说道:“我们可以在t-72的外面,安装一层附加的爆炸装甲,增加坦克的防护能力。”
附加装甲!在后世的各种照片中,都可以看到t-72坦克身上披满了长方形的面包块,这东西,就是爆炸反应装甲!
“爆炸反应装甲?”卡尔采夫不由得皱眉:“这个项目,早就终止了啊。”
当对方的反坦克武器飞来的时候,己方外面放置的爆炸物发生爆炸,来将对方的武器销毁,这种爆炸反应装甲的概念,最早是在1949年由莫斯科普鲁米梯学院的拉夫列杰夫教授提出的,当时的苏联钢铁科学研究院立项,在随后的十年中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并于60年代中期安装在一辆t-64试验车上进行实弹试验。
可惜,但结果并不理想,当时就是在外面加炸药包而已,当试验车被击中后,的确是炸掉了那枚飞来的炮弹,但是一块装甲的爆炸,引发了相邻的反应装甲块的连锁爆炸,摧毁了外部的所有观瞄设备。
虽然后续不断改进,但是,之后的几次试验中他们还发现除了飞来的反坦克的导弹的战斗部和穿甲弹碎甲弹以外,机枪子弹和炮弹破片都能引爆反应装甲,最终的结论是让人沮丧的,问题太多,根本不能投入实战,于是,苏联只能将其转入技术储备而终止了这一项目的研究。
现在,安德烈又提出了爆炸装甲,这让卡尔采夫觉得有困难,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玩意儿没法用啊!
“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西方有个黑尔德博士,提出了新的反应装甲的结构?”安德烈说道。
虽然前世是飞行员,但是,从小就是军迷,安德烈对这些东西都是很清楚的,苏联的爆炸反应装甲,要到82年之后才开始重新立项,当时缴获了82年黎巴嫩战争中的以色列的坦克,上面就加挂了以色列自己研制的夹克衫反应装甲,成功抵御了at-3反坦克导弹和rpg-7反坦克火箭筒的攻击。
而那些反应装甲,就是基于这个黑尔德博士提出的新理论。(未完待续。)
红色苏联 第一百八十五章 想法很伟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新的反应装甲?听到安德烈的话,卡尔采夫顿时眼前一亮。
现在,苏维埃的装甲研制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了,所以,苏联的坦克,主要是靠复合装甲来增加防护能力的,直至后世,发现己方的坦克主装甲,挡不住西方的105毫米坦克炮的先进弹药,更挡不住西方的120毫米坦克炮的时候,苏联才开始快速地研发了反应装甲,装备在己方的坦克上。
而现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北海道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中,t-72已经显示出装甲性能的劣势来,能够被岛国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
这还是岛国的穿甲弹,如果要是更先进的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弹药,就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击穿!所以,必须要增加t-72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
如果采用和t-64一样的装甲结构,那会大大地增加成本,对己方的坦克的大量装备造成影响,而安德烈,则提出了新的主张,用反应装甲!
坦克还按照原来的造,造好了之后,在外面加挂上反应装甲就行了!只是以前受限制于反应装甲的性能,苏联才被迫放弃了这项技术。
现在,听到安德烈说起来,所有的技术人员的眼睛都在放光。
“可以在两层钢板中间夹装炸药,而且,这种炸药是钝感炸药,这样,机枪子弹和炮弹碎片,根本就无法击穿这层钢板,也就无法引爆反应装甲,而钝感炸药,只有遇到金属热流才会引爆。”安德烈说道:“这样,以前的反应装甲遇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听得卡尔采夫点头称赞:“对。这样就可以解决反应装甲遇到的问题了!安德烈,你真是太聪明了!”
“我也是受到那个黑尔德博士提出的方案的提醒。”安德烈说道:“拿笔来,我可以画一下我设想的反应装甲的构造。”
笔和纸很快就拿来了。将纸铺在t-72的后面平整的装甲上,安德烈画了起来。
“外层。可以用3毫米的钢板制成,中间安放了两块厚度为15毫米呈夹角布置的装甲钢板,其中一块是抛板,另一块是背板,并用钝感炸药填充钢板之间的间隙。整体尺寸为250毫米x138毫米x103毫米,其中添加350克左右的钝感炸药,比如塞姆汀塑胶炸药。”安德烈一边画,一边解释道:“这样。当金属射流穿透外壳和抛板后,引爆位于钢板中间的钝感炸药,在炸药爆炸波的推动下,抛板向外飞出而背板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抛板对射流进行掐头,将射流最尖锐的部分切断并消耗射流。再由背板对射流进行去尾,对射流产生极大地扰动和干扰,进一步降低射流对主装甲的穿透力。可以大大地减轻由金属射流贯穿坦克装甲的反坦克武器,比如rpg和反坦克导弹等等。”
安德烈说的这种,就是苏联八十年代正式装备部队的接触-1反应装甲。比德国人提出的技术还先进,巧妙地利用了楔形放置的钢板使得炸药产生不对称的爆轰波,推动钢板快速而剧烈的消耗和切割射流。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不过,这种装置只是对金属射流有更好的作用,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怕是一般吧?”就在这时,另一名技术人员提出了疑问。
果然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安德烈提出的这个设想,让所有的坦克兵都是无比兴奋,看安德烈的眼神都充满了崇拜,但是。这些技术人员,立刻就想到了更加棘手的问题。怎么防穿甲弹?
毕竟,对坦克兵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敌方的坦克,而在坦克作战中,穿甲弹使用的比例在越来越大,到了后世,坦克甚至就只装备穿甲弹和榴弹两种。
如果不能防穿甲弹,那这种反应装甲就依旧是失败的。
“那就得进一步改进。”安德烈说道:“对付穿甲弹,可以用另外一个机理,就是剪切效应。利用两块较厚的高硬度金属板反向运动,就相当于是剪刀一样,将飞来的穿甲杆剪掉。”
如果仅仅靠提高装甲的强度来抵挡飞来的穿甲弹,那装甲就得越来越厚,这是相当不现实的,所以,就得从结构上来提高,而这种剪切效应,对付穿甲弹是比较不错的,这也是后世的约束型装甲的作用原理。
安德烈对这些原理,都是熟知的,现在,遇到了坦克设计师,刚好可以将自己的这些所知阐述出来,提高己方的坦克水平。
后世的那种t-72被美国佬轻松干掉的场面,不会出现!
“我刚刚说的爆炸反应装甲,可以解决碎甲弹的问题,它拥有抛板和背板,这些就可以用来作为剪刀,虽然剪不断飞来的高强度的弹头,但是衰减弹头的动能,还是可以的,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将3块刚刚说的爆炸反应装甲单元组合在一起,每个单元都有10倒15毫米厚的抛板和背板,单元组内装的是对钝感炸药。这样,在被穿甲杆侵彻的过程中,抛板和背板反向运动,再加上外面加厚的钢壳,三者上下一起完成对穿甲杆的毁坏过程。”安德烈说道。
这只是基本原理,具体研制起来,会有各种工程问题,当然这些都不是安德烈考虑的范围,安德烈只管说原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