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色苏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在后世的解密资料中,米格-31截击机和强悍的r-33导弹的组合,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才服役的,但是,实际上,一向对截击机情有独钟的苏维埃的防空军装备部门,对这款截击利器的研制早就开始了。
确切的是在1968年5月24日,米高扬设计决定开发米格-25战斗机的现代版:e-155e-155mП,这种型号,最终定型的时候赋予了米格-31的编号。而那个时候,米格-25的试飞还没有完全结束,下一代的预研就拉开了帷幕。
由于苏联在电子技术上的落后,想要靠常规方式,米格-31是不会具有明亮的眼睛的,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将地面的相控阵雷达搬上了天空,达到了截击机的需要,探测距离远,可以截获的目标多,而且还有多目标攻击能力。
貌似很先进,但是,这跟awg-9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耗电量和重量,那就都是awg-9的数倍,也只有米格-31的身板能扛起来。
而在同时,为了与新式雷达配合,米格-31还需要一种最大射程在120千米以上的导弹。竞争在“三角旗”首席设计师a.利亚平的k-33和首席设计师m.比斯诺瓦特的k-50之间展开。最终“三角旗”的设计方案被采用。经过改进,这种导弹拥有优秀的气动性能,同时,为了降低挂载在机身下的气动阻力及温度。采用了导弹半凹陷进机身的设计,沿着机身下成对布置了四枚导弹。由于半凹陷埋入式布置方式,还采用了导弹弹射机构。
这种导弹从六十年代末就开始研制。进入七十年代之后,导弹的试飞工作就已经开始了,首先是在米格-25上试飞的,随着米格-31的研制进展,也开始挂载到了米格-31上,就在76年3月的时候,第一架试验靶机米格-17,就被成功地打下来了!
r-33导弹已经开始成熟了,虽然还需要后续发展。但是现在已经达到了实战状态!
米格-31吊挂四枚r-33,本来也是应不时之需的,现在,突然发现的状况,给了米格-31机会。
美国人最后的骄傲,也就是雄猫战机上的不死鸟导弹,拥有对米格-25的远距离的狙杀能力了!而现在,苏联也已经在这个方面赶上来了,苏联也拥有了类似的导弹!
打开加力。米格-31截击机开始加速!靠着强悍的发动机,米格-31从巡航的0.85马赫的速度,很快就超过了音速,同时高度也开始爬高。
后舱的费多托夫。此时也在快速地操作着己方的火控系统,同时锁定四个目标,并且展开攻击。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在实际中。这还是第一次!
跟awg-9不同,那种平板缝隙雷达天线。想要锁定目标,就得对准,想要同时锁定不同的目标,那就得不断地刷新数据,awg-9雷达是靠着快速的扫描,刷新目标数据,来为己方的导弹引导,而到了末段,则是靠着主动导引头,完全不需要载机雷达提供波束,才实现了这种多目标接战的能力。
而sbe-16雷达,则是靠着改变雷达波束的相位来实现的,控制前面的雷达天线分成四个方向的波束辐射,就可以对准四个目标,同时展开攻击!而且雷达可以持续照射,也可以使用半主动雷达引导的导弹。
而以苏联的落后的电子技术,人工操作的步骤比较多,这完全是考验后舱的人员的时刻!
“准备完毕。”后舱的费多托夫除了是试飞员之外,还是熟练的电子工程师,现在,快速地完成了分配目标和锁定的任务,绿色的雷达屏幕上,四个圈圈,已经罩住了目标!
此时,米格-31已经爬升到了两万五千米的高空,距离目标九十公里,载机已经加速到了两马赫。
“发射!”费多托夫一边喊着,一边狠狠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机腹下,体积庞大的r-33导弹,被弹射机构轻松地弹离了飞机,一秒钟后,导弹的尾部,突然喷出了一股浓烈的火舌,点火成功!
一枚,又一枚,四枚巨大的r-33导弹,全部点火成功!一级火箭发动机点火,推动导弹加速到了3.5马赫,向着目标方向冲刺!
跟aim-54虽然大体相似,但是真正的射击过程是不同的,比如,aim-54导弹为了达到高射程,起飞之后,会迅速地爬升到两万四千米的高空,改型甚至爬升到3万米的高空,减小阻力,达到高射程的,而r33导弹不需要向上爬升了,因为载机已经赋予了导弹在初始发射的时候就是这种高度!
前期的几秒钟的飞行,都是由程序自动完成的,然后,导弹进入了中途的无线电指令制导阶段。
“该死,目标向我们发射了导弹!”就在此时,对面过来偷袭的四架雄猫战机,飞行员听到了后舱的雷达操作官的报告,顿时就是大吃一惊。
此时,双方的距离是九十公里,而印象中,苏联的中程空空导弹,在实战发射中的有效射程,就没有超过三十公里的。
从目标的性能上来看,肯定是米格-25,只有这种战机才能够爬升到两万多米的高空,而且还加速到了2马赫以上,但是,并没有情报说明米格-25有这么远距离射程的导弹!他们的雷达,都不一定能在这种距离上截获目标!
刚刚,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他们从这个方向突袭,就是希望干掉苏联人的米格-25,消除这种战机的威胁。
难道苏联人是虚张声势?放几枚导弹当焰火玩儿?就是为了让己方逃离?还是苏联人发展出了新型的,或者可以叫超级米格-25?
没有人回答他们的问题,在空战中,几秒钟的犹豫,就决定着他们的生死。现在,到处都在进行战争,他们若是无法突破苏联人的防空圈,就无法阻止苏联水面编队向钏路岛运输物资,就无法解决已经爆发的北海道冲突!
“发射不死鸟!”编队的长机在犹豫一下之后,就下达了战斗任务。(未完待续。)





红色苏联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相控阵雷达的优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面对着那架向他们发射了导弹的苏联飞机,雄猫机队并没有返航,开玩笑,对方一架飞机,己方四架,还能够被对方给吓怕了?
要是这样就转头跑,那简直是给整个第五舰载机联队丢脸!以后也别进驻航母,就留在后方当后备联队吧!
长机的雷达很快就锁定了对方,然后,机翼下火光闪动,两枚不死鸟导弹飞了出去。
两枚齐射,瞄准一个目标!
对方居然发射了四枚导弹!想要同时攻击己方四架战机吗?可笑!就连美国的技术,也只是在实验中进行过同时攻击六个目标的行动,取得的成绩很理想,可惜那也只是理想而已!
实战中,不会有敌机当做靶子一样,不改变任何航向,等着不死鸟导弹去击落,要是巡航导弹还差不多!
现在,在对方发射过来导弹之后,雄猫战机编队也开始了机动,除去长机要将机头瞄准对方,为不死鸟导弹进行中距引导,无法行动之外,其余的战机,都开始了机动躲避。
一架雄猫战机高高爬起,冲上两万米的高空,一架向左,另一架向右,看对方的落后的雷达,如何继续锁定自己!
雷达天线需要瞄准目标才能够锁定,刚刚四架战机在同一个方位上,被对方同时锁定还有可能,而现在,随着分散开,对方就必须做出选择,雷达天线究竟朝哪一个方向动!只能盯住一个方向,其余三个方向,都得脱靶!
可惜。他们还是失算了,因为。他们没有预料到对方的雷达,根本就不是倒扣的锅盖。也不是跟他们一样的平板缝隙,而是靠移相器改变波束的相控阵雷达!
sbe-16相控阵天线雷达的3000个铁氧体移相器,开始快速地改变波束的方向,整个天线辐射的波束,分成了四个方向,继续追踪刚刚锁定的目标,对方的机动,在sbe-16的雷达面前,就是小丑的表演!
r-33导弹在发射之后。加上载机的速度,高达五马赫,飞行中,随着空气阻力的作用,速度在不断减小,当到达目标的时候,速度已经减到了三马赫,即使如此,飞行这九十公里的距离。也用不了一百秒!
雄猫战机在改变方位,但是根本就摆不脱米格-31的雷达的搜索范围!
垂直方向扫描正负70度,水平方向扫描正负60度,一个广阔的圆锥内部的目标。都逃脱不了米格31的猎杀!
发射导弹之后,米格-31就关闭了加力,这样可以增大雷达扫描的空域范围。
“三十秒。准备转入末段半主动导引。”后舱的费多托夫一边说着,一边拨动开关。
虽然使用了强悍的相控阵雷达。但是米格-31的电子系统依旧相当复杂,制导r-33导弹。更是需要手工干预整个过程,提高攻击效率。
r-33导弹的引导分成三部分,刚刚飞出去的时候,由程序控制,然后用无线电指令修正弹道,靠近目标后改用接收目标的雷达回波进行跟踪。
半主动雷达导引,就是导弹只接收雷达波束,不发射,靠载机照射目标,就好像在黑夜里打手电,然后顺着手电光走路一样。
“十秒钟倒计时。”费多托夫嘴里倒数着:“九,八…”
r-33导弹,在空中散开,向着四个目标飞去,瞄准对方长机的,就是第一枚发射的导弹!
当被一枚导弹瞄准,还要保持着靶机一样的飞行姿态,为自己的导弹进行中距制导的时候,是最考验一名飞行员的耐力的时候了。
此时,长机的飞行员修斯特朗少校,感觉到自己额头上的汗水都要出来了。
“已经转入主动引导!”后舱的雷达操作官喊道。
不死鸟导弹,是美国武器库中的第一种的主动雷达引导导弹,当距离目标二十公里的时候,主动导引头开机,这个时候,载机就可以撤退了!
“好!”修斯特朗少校推动机头,开始向下俯冲。
苏联人的电子技术落后,雷达缺乏有效的对地扫描能力,所以,修斯特朗选择了向下俯冲躲避,而且,另外三架飞机,分别是向上和左右飞的,他只要向下,既能甩脱对方的导弹,也能够给其他僚机更多的摆脱导弹的机会。
可惜,他还是估计错了。
相控阵雷达的3000个移相器,必须要强悍的数据运算能力才行,米格-31的这种雷达,处理能力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战机的雷达,过滤地面杂波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而且,雄猫战机的俯冲速度,根本就比不上飞来的r-33导弹。
“轰!”就在r-33导弹继续飞行了十秒之后,已经靠近到离雄猫战机二十米的距离上,这种距离下,r-33导弹的近炸引信就引燃了47千克的********,横飞的碎杆战斗部,将无数碎片带给了雄猫战机死亡。
“目标消失。”雷达操作官一边说着,一边将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的三枚导弹上,同时,空余出来的700多个移相器,将波束分散开,提供一定的空域扫描性能。
“两枚不死鸟,正在向我们飞来,距离十五公里!预计十五秒后到达!”费多托夫看着雷达屏幕上多出来的光点,顿时高声喊道。
相控阵雷达不是万能的,同时引导四枚导弹,需要将雷达的波束分散到四个方向上去,就会缺乏对其他空域的观察能力,所以,这架米格-31并没有发现对方的两枚导弹来袭。
而现在,空出来的移相器,将雷达波束用来扫描天空,顿时发现了异常,对方不仅仅在躲避,同时也在发射导弹,攻击己方!
“继续引导。”安德烈向着后面大声地喊道。
十五秒,时间足够了!
第二枚导弹,在五秒之后,击中了第二架目标机。
“第三枚导弹故障!准备引导第四枚。”费多托夫大声喊道,那枚导弹飞得好好的,在距离目标还有两公里的时候,突然掉下去了。
就在这时,他感觉到眼前一阵眩晕,身体跟着在大角度地向上转,在抗荷服的作用下,费多托夫体内的血液在不断回流,他感受着战机的大过载机动,前舱的安德烈已经开始操作战机进行机动飞行,躲避那两枚来袭的导弹了。(未完待续。)




红色苏联 第一百六十章 T-64对战61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r-33导弹,首次在战斗中使用!配合相控阵雷达,四枚同时攻击四个目标!最后由于各种原因,两枚失控,只有前面两枚,准确地飞到了目标旁边,击落一架,击伤一架!
通过实战,这种重型的截击机的性能,得到了检验,苏维埃也拥有跟美国海军一样的远程截击能力!
剩余的两架雄猫战机,放弃了攻击,后方的预警机报告,高空中又飞来了几架敌机,苏联人增援的战机到了!
如果来的这些战机,都具有远程截击能力的话,会让美国海军遭受很大的损失。
空中的战斗,是对苏联方面有利的,而在北海道,陆地上的战斗,进行得让所有的岛国人抓狂。
在得知了苏联人登陆了川路港之后,岛国人非常愤怒,就在向上级汇报的同时,在札幌的岛国自卫队的北部方面队总部就已经下达了命令。
带广的第5师团,立刻向钏路进攻,夺回钏路港!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师团,最早可以追溯到1888年,当时叫做广岛师团,成立之后,参加了历次战争,是抗日战争前岛国的17个常备师团之一,曾创下在中国战场和70余个师先后对阵的纪录,有“钢军”之称,40年以后改编为日军4个机械化师团之一,当时最出名的是19任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因此该师团也被称作“板垣师团”。
当年的“辉煌”早已经远去,岛国投降了,按照法律上讲。只能拥有维持国内治安的自卫队。而第5师团,也缩编成为拥有6000多人的自卫队,而在后世,苏联解体之后,更是缩编成为了旅团编制,人员进一步减少。
这支驻扎在带广的部队。是离钏路最近的,其实钏路的被干掉的守军,也是律属第5师团的,现在,接到了命令之后,这支部队立刻沿着公路快速机动,希望可以将苏联人赶到海里去。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第5战车队,装备的是清一色的61式坦克。
扭杆悬挂的负重轮。挂胶履带,直接就在高质量的公路上行驶,岛国的自卫队,已经没有机会再跑到外面作死去了,只能是在岛国的土地上防守,所以,履带平时就是挂胶的,方便行驶。
蒙蒙的水汽中。坦克在快速地开动着,当他们开进到钏路外围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此时,东京的命令才刚刚传来。
岛国人的传统,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都喜欢自作主张,而岛国的军队中。一些右翼人员是很顽固的,现在,又到了他们发挥的时候了!
不能出去征战了,就在岛国的地盘上,还能让苏联人给占了便宜?岛国人似乎忘记了当年关东军是怎么被苏联教训来着。只想着怎么赶下苏联人去。
这也不能怪他们,最早接到消息的第五师团,得知苏联人是乘坐运输机突袭过来的,运输机!能运输什么?最多就是轻型的装甲车而已!61式坦克虽然性能已经落伍,打击一下空运过来的装甲车还是没什么问题的,90毫米的坦克炮,可以轻松地撕裂对方的薄装甲!
“快,加速前进!”坐在自己的装甲车里,第5战车队的队长,一等陆佐中村太郎,不停地在无线电里面催促着。
作为守卫岛国的部队,他们保持着高度的战备,同时也是出动速度最快的,现在,趁着苏联人立足未稳,一定要将他们赶回去!
“距离八百,向右偏一个密位,脱壳穿甲弹。”而就在对面八百米的钏路市郊,一辆钢铁坦克上,一名苏联红军车长,冷静地向着自己的同志下达命令。
t-64坦克,苏维埃的镇山之宝,即将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来!
炮塔内,随着炮长的操作,分装式的******和弹头,被自动装弹机塞进了炮膛内,炮长根据车长的指示,调整着自己的瞄准,用tПД-2炮长瞄准潜望镜准确地捕捉到了目标。
t-64的火控系统相当先进,拥有合像式光学单目测距仪、红宝石激光测距仪、模拟式弹道计算机、炮长昼夜瞄准镜、耳轴倾斜传感器等等,这些装置的使用,让t-64坦克在1,600米远距离上对t-62大小的目标的命中概率为52%。
而现在,为了不让岛国人的这些罐头跑掉,苏联坦克兵们将他们放到了八百米!这种距离上,就是什么火控都不用,仅仅靠经验,坦克手也能拥有百分之八十的命中率!
“射击!”随着车长的命令,炮长狠狠地按动了射击发射按钮,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整个坦克,都随之震动起来。
轰!125毫米的炮口处,冒出了一团火光,随着火光,一枚3bm26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抛掉了在炮筒里发射时的弹托,以1600米每秒的初速度,飞向八百米之外的目标。
“八嘎!11点钟方向,刹车!”最前面的一辆61式坦克,车长在听到了坦克炮的声音的时候,第一眼就发现了目标所在位置,己方大意了,居然没有发现前面路边建筑物旁边的苏联人的坦克!他们太过分了,肯定是直接从后面撞倒墙,当做掩体的!
刹车!坦克对付飞来的炮弹,就要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加速是不行的,只能用刹车的方式。
随着一声钢带紧刹钢轮的刺耳的吱吱的声音,车体的成员感觉到身体被安全带紧紧地拉住,就在还没有喘息的时候,就听到了可怕的声音。
钨合金的穿甲弹,已经飞过来了!半秒的时间而已,穿甲弹坚硬的弹头,撕开了61式坦克炮塔最前面的64毫米厚的装甲,穿甲深度几百毫米,现在穿这一百毫米都不到的炮塔,简直是太轻松了!这枚穿甲弹,甚至从对面又穿过去,就跟穿羊肉串一般轻松。
对坦克兵来说,这就是死亡的声音!穿甲弹在跟装甲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上千度的高温,这些金属热流,随着坦克装甲被穿透,洒向了车体内部。
“轰!”弹药殉爆的声音中,61式的炮塔直接掀飞。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红色苏联 第一百六十一章 首战胜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色苏联最新章节!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頂點小說,
仿佛这就是一个信号一样,四周突然出现了强大的火力,一个个伪装点上,突然出现了苏联的坦克。
也不能完全地怪第5战车队大意,周围的这些火力点,根本就是毫无征兆的,甚至后面的坦克手,可以从潜望镜里面看到对面的一座楼房的墙壁忽然垮塌,跟着,一辆坦克就轰隆隆地开动了出来。
岛国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木制的,或者是砖木结构,坦克就躲在后面,直接开出来,防不胜防。
“快,射击,干掉他们!”虽然仓促应战,中村太郎也敏锐地发现,苏联人的火力虽然猛,但是数量不少太多。想想也是,通过运输机运输来的装备,能有多少?而且,想要运输,肯定是轻型的坦克,即使是火力猛,装甲也是很薄的!
刚刚是在公路上疾驰,挨了当头一棒之后,留下前面几辆燃烧的坦克,后面的61式坦克,纷纷轰隆隆地开下公路,想要从侧面包围苏联人的坦克。
可惜,苏联人的射速太快了!快到了让人无法想象,里面搬运炮弹的炮手不是人吗?
二战时代的坦克,里面至少要塞进五个人去,而现在,大多数的坦克,都是四人制的,最威风的是车长,最潇洒的驾驶员,最牛逼的炮长,最苦逼的炮手,搬运炮弹本来就是个体力活儿,而且。在疾驰的坦克内搬炮弹,还随时都是有危险的,因为坦克突然转向,炮弹掉下来砸了脚的,因为在关闭炮门的时候,坦克正好一颠簸。结果将手夹到里面挤掉的,怎么伤残的都有,而且,炮手还要随时准备探出头去,操作上面的机枪,那可是最挨枪子的地方。
由于炮手的体力原因,坦克炮的射速,虽然理论上有六发每分钟,但是。训练中操作再熟练的装填手,实战中也达不到这个速度。
而对方,简直是太变态了!中村太郎在自己的坦克侧向机动的时候,盯着对方的坦克,发现那玩意儿在运动中不断开火,几乎有八发每分钟了!而且,精度相当高,几乎每发必中!
八嘎!中村太郎带来的战车。在一分钟内,就损失了三十多辆。这让中村太郎更是无比愤怒,靠着不计牺牲的代价,他的战车,已经冲了上去!
“开火!”中村太郎喊道,此时,刚好一辆苏联人坦克的侧面对着他。距离也就五百米,这种程度上,一定可以贯穿对方的装甲!
“轰!”被帽穿甲弹飞出了炮口,中村太郎对自己的战车非常有信心,在去年的演习中。他的战车获得了第一的成绩。
果然,瞄准具里看到了那被击中的坦克,震了一下,准确命中!
扫噶!中村太郎在心里刚刚欢喜了一下,就看到被击中的坦克,根本就没事!而对方的炮塔,快速地转动了过来!
1...4445464748...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