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这个数字完全是根据收编的东定州将士里,有多少人愿意从军,并符合条件来挑选的。
数十万里整编九万人左右,这咋一看似乎很低了,但是要知道南海军之前一共也才三十万人,那么就可以看的出来,南海军的扩张幅度是非常大的。
为了今天的扩张,南海军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储备武器弹药了,很多罗安三型步枪都已经是准备好了,后装火炮也是。
现在整编部队所需要拥有的枪炮当中,有一部分就是直接从后方囤积的武器弹药,当然了,短时间内还无法满足,所以大多整编部队,前期内也就装备他们原有的改装后装步枪,火炮的话,则是挑选出来一部分前装线膛炮先用着,后续再慢慢换装。
一次性扩编九万人,同时又从后方补充了近万人新兵,确保南海军的总体规模不低于四十万人。
除了正规军外,南海军的整编过程里,自然也不会忘记整编守备师以及工兵师,总之整编的原则就是确保这些几十万人不至于流落到地方上,从而危害地方。
更何况,弄出来的守备师虽然差了一点,但是弹压地方依旧没有问题,可以让正规军腾出手来用于和敌军作战。
就算是工兵师,也是能够发挥出来不小的作用,比如说可以充当运输部队使用。
这一次的东征之中,南海军后勤部下属的运输团,除了部分是临时征召的民夫外,其实很多都是工兵师。
工兵师说白了就是一群青壮劳动力,除了干工程外,运输物资也同样可以用。
整编的过程里,南海军又是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升迁
升官晋升大家都喜欢,因此又是大大的增加了一番军中士气。
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晋升
南海军的传统里,那几乎是不使用投诚军官的,更被说投降军官了,都是用自家人,哪怕是拔苗助长也只用自己人。
一下子多出来九万人的正规军编制,这里头可是多出来了不少的职务呢呢,仅仅是军长就能多出来三个,分别是第六军,第七军,第三骑兵军的各自军长,有了军长还需要有副军长,军参谋长。
三个军下暂时有五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一个炮兵旅,那么这就能产生七个师长、七个副师长、七个师参谋长,另外还会有十一个旅长,十一个副旅长,十一个旅参谋长。
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团长,副团长,团参谋长,营长,副营长,连长,副连长,排长等更多的中层,基层职务了。
哪怕是对于军士、士兵们而言,也能够获得机会,调往新部队里担任更高级的军士。
而这些人到了新扩编的部队任职后,他们空出来的职务也是需要人补充的。
这意味着大量的军官以及骨干乃至普通士兵们,都获得晋升的机会。
部队扩张,大家都升职了,这自然是好事一件。
但是对于司令部铨叙司的官员们而言,这就是一件麻烦事,调动晋升都不算什么,关键点是很多中高级军官的资历实在是太浅的。
尤其是那些将官们,往往很多从军也就一两年时间而已,因为人手的短缺,很多军官们稍微有点表现,晋升速度就跟做了火箭一样。
新编的第七军军长叶克明就是如此,此君不过二十二岁而已,真说起来,前年下半年才毕业进入部队服役,服役一个月后他就是立功加上当时部队处于扩张,因此毕业后一个月,他就变成了少大夫营长,三个月后,部队再一次扩编,他就顺势成为了中大夫团长,一个月后中大夫变成了上大夫。
去年六月,他晋升为第四旅旅长,晋少卿军爵,后续作战持续立功,今年年担任第十三师师长。
东进作战发挥不错,带着第十三师这样的新部队打出了精锐部队的战果,可以说是这一次东进里众多高级将领里表现最抢眼的一个。
林子然对此君的指挥才华还是非常看好的,这一次整编新部队,他干脆是让他去担任第七军的军长。
而严格算起来,此君进入部队的实际服役时间,只有两年不到而已。
从军两点,年仅二十二岁的军长,哪怕是放眼整个大恒,也只会在南海军里出现。
因为,就没有其他部队这样,会和南海军这样扩张这么快,而且坚决只用自身培养的军官。
这很多将领升迁速度太快,同样也是导致他们的军爵升起来也太快,以至于看起来,他们南海军将领的军爵就跟儿戏一样,没啥含金量。
怎么说呢,来的太容易,自然也就不被人看重了。
而且林子然还考虑到了,这统一战争才刚刚开始呢,现在就授一堆出去将官甚至中卿,上卿了,以后怎么封
这种情况下,林子然根据铨叙司面临的难题,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扩大职务和军爵的匹配范围,完善各职务搭配的军爵,比如说师长,不是非得要中卿啊,少卿也可以,甚至必要时候准卿也可以。
军长也同样道理,不一定非要中卿,上卿,少卿也是可以的嘛。
同时呢,增设准卿这一级,该军爵不列入卿官级别,但是也不属于士大夫,而是属于单独的一级,也可以解释为预备卿官。
增设准卿这一级别,主要为了缓解目前南海军里卿官过多的尴尬局面。
南海军内目前各级部队,为了方便扩张,是设有比较多的副职。
一个军里有副军长,还有军参谋长,副参谋长。
师里也有副师长,师参谋长,副参谋长。
就连旅团营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这些副职全部都给高级军爵的话,很容易出现将官满天飞的情况。
为此增设了准卿,后续准备授予给新晋的旅长,副师长,师参谋长。
林子然打算改变现在各师里有一个中卿师长,好几个少卿副职的情况,这一个师如此,而南海军内的步兵和骑兵师加起来都三十多个了呢,再加上军级部队,卿官太多了。
一个步兵师区区万把人而已,用不着这么多少卿以上的将军,但是副师长,旅长这些直接用上大夫之类的军爵也不太适合,所以增设一个准卿。
不过虽然设定了新的准卿军爵,并且林子然也指示了铨叙司方面,以后上大夫继续晋升担任旅长、副师长或师参谋长职务的话,只能授予准卿军爵。
同样的,以后晋升为师长,也只能给少卿,不能给中卿了。
当然,这些只局限于后续新晋升的,现在已经存在的少卿旅长,中卿师长之类的,原封不动,以后慢慢逐步消化。
军爵问题,这只是林子然扩军过程里遇到的小问题而已,甚至都算不上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扩张速度过快,严重缺乏合格的中高级军官。
这一直是南海军存在的问题,是硬伤,只要林子然一天不用投诚军官,而且持续迅速扩张的话,这个问题一直都会存在,是没办法解决的。
哪怕现在林子然一口气招募几千上万个学生送进军校学习,顶多能够在未来解决基层军官问题,但是依旧无法解决中高级军官缺乏的问题。
中高级军官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需要经验来积累的,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办到。
林子然能够做到就是尽可能的挑选好苗子,然后重点培养,最后赶鸭子上架,让这些从军不过一两年时间的年轻人去指挥一个师,甚至指挥一个军。
偶尔他们打仗失误了,林子然一般也不会责怪,反而还会鼓励,失败也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不过这只局限于正常情况下的失败,比如说经验不足,指挥失误等等,并不包括抗命等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失败。
能力不足,经验不足林子然可以忍,也可以容忍因此而导致的失败。
但如果是因为抗命或者临阵脱逃等因素导致的战败,林子然那是要发飙的。
一军统帅,手握两州的林子然发起飙来,那是很吓人的。
第四百六十五章 战争依旧在继续!
在南海军攻占东定州后,紧接着进行的整编扩编中,大量的南海军将士们都获得了晋升,不仅仅是军官,还有大量的骨干军士乃至普通士兵。
而林海书也是获得了晋升。
他被调往了第十六师师属骑兵团担任第一骑兵连连长,并被授予上士军爵。
这种晋升是属于普通晋升了,不过即便如此,也是比较难得的,单纯从战功来说,他其实还是有点不够格的。
他战功一般般,资历还太浅,哪怕其他同僚们资历都很浅,但是他更浅啊。
他是东征前才提前毕业服役的,期间已经是从下士晋升为中士了,这个晋升基本上已经是把他之前积累的战功给消耗一空了。
而这一次因为扩编导致的大晋升,按照道理来说是没有他的机会的,但是这个时候,他骑科第二名毕业的名头给了他机会。
作为骑科第二名毕业的他,并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表现出太低迷,相反还立了个些许的小功劳,这让他在上头的心中,依旧是属于重点的培养对象。
再加上这一次的扩编晋升的机会的确不少,那应该安排晋升的人都安排上后,还剩下的一部分晋升职务自然就安排给了类似林海书这样被重点培养的人身上了。
获得晋升后,林海书倒是没有说太高兴,如果可能的话,他更愿意留在原部队。
原部队可是嫡属于第二骑兵军,一线作战部队,后续如果有战斗任务的话,第二骑兵军这种主力骑兵部队肯定是要上前线的。
但是现在调到了第十六师的是师属骑兵团,纵然军爵升了,成为了骑兵连的连长,手底下有着一百多骑兵,并且后续还在持续补充,直到这个骑兵连满编为止。
但是,第十六师作为整编部队,后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需要留在后方整编,包括对这些整编士兵们进行思想上的再教育,南海军新型战术的适应性训练等等,这个整编过程里还会淘汰一部分不合格的人员,再补充一部分新兵。
等整编完毕之后,这支整编部队才能具备初步的战斗力投入战场。
按照南海军以往的整编经验来看,这个整编时间最少也需要一个月,如果想要效果好一些的话,那么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当然后面一个月也可以以战代练。
但是这一个月的整编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值得的。
这些整编部队里的士兵,可都是清一色的老兵,原身都是东定州各藩镇里的正规军士兵,大部分都拥有数年以上的服役时间,体能以及基本战术素养都不差,而且他们之前普遍已经大规模使用后装线膛步枪,拥有了足够的新式步枪的使用经验。
一旦整编完成后,这种整编来的部队往往能具备一定的战斗力,稍微再等一段时间,那么就能当成普通的正规军主力部队使用了。
比直接招募新兵所需要的时间要短暂的多,而且所能得到的部队战斗力也更强。
直接招募新兵编练部队的话,花费更大不说,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仅仅是新兵训练时间就至少需要三个月,要不然的话,拉出去就是典型的炮灰。
完成三个月新兵训练后,编入部队里还得进行至少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要不然的话,就是以战代练,但是这样的话新兵的伤亡率太大了。
一切顺利的话,至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得到一直勉强能战的部队
怎么说呢,哪怕是仅仅把一个普通青壮变成一个合格的士兵,哪怕只是体能锻炼的话,也至少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如果是想要得到一支战斗力堪比正规军主力的部队,那么所需要的时间就更久了
这种情况也是制约南海军为什么比较少直接招募新兵,然后编练全新新兵部队的缘故,原因很简单,需要的时间长,而且战斗力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目前的南海军的扩编方式,是两步走。
一边是整编,一边越是不断的招募新兵进行训练,然后补充到各部队里去。
第十六师也会经历这样的模式,现在的士兵都是整编士兵,但是三个月后,其中一部分会被淘汰出去编入守备师,空缺的名额则是由新招募,经过完整新兵训练的新兵补充。
南海军进入东定州后,再各郡内的新兵招募点也已经是开张了。
只不过招募到的新兵人数还是不多。
一方面是东定州的人口本来就比如南海州,之前的大批合格兵员已经参加到原三大藩镇的部队里,但是南海军又不愿意降低招募新兵的标准,所以想要继续招募新兵还是有点难度。
但是影响不大,南海军的扩张一向来都不是依靠招募新兵,而是依靠不断的击败对手,然后整编对手。
其他军队进行这样的整编,估计会遇到很多麻烦,但是南海军却是不会,因为南海军只要自愿继续参军,条件合格的士兵。
只局限于士兵
对于麻烦的源泉也就是那些军官们,从来都是不要的。
林海书随同部队进行整编的时候,南海军上下各部队的行动并没有停不下来。
表面上来看,东定州内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只剩下少量的小规模弹压作战,而这些作战任务往往也不是正规军承担,而是由守备师承担。
但是南海军在东定州内的部队却是在持续调动
战争,依旧在继续
南海军的调动轨迹非常明显,主力往西北部方向汇集,在东北部方向同样也是部署了一定的兵力。
但是在东北部方向,却是主动放弃了临近京州的大片土地,主动收缩到距离京州三十公里外的地方进行布防。
因为这里有着一些丘陵、丛林以及几条小河流,在东部沿海地区里,算是比较难得适合用来布防的地形了,再往西去,那可真的是一马平川啊,用来进攻很适合,但是用来防守就很不靠谱了。
从这部署也可以看的出来南海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了。
西北线主动,东北线主守。
南海军的调动虽然隐秘,但是这么大规模的调动根本无法瞒住人,很快北边的紫胜州冯子奇就知道了这事。
第四百六十六章 战争的理由
“南海军的调动很诡异,最近几天里,大量军列通过铁路抵达靠近我们这边的前线,但是我们的人却是没有和在东北边也发现这种情况,他们在东北线的部队反而是主动退缩了至少三十公里”
“他们这是想要干嘛在东线主动收缩防守是情理之中,但是在靠近我们的西北线为什么没有退守到复杂地形,难道他们有信心在平原地形里挡住我们的进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