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有一就有二,很快,一个炮组接着一个炮组跑了。
有的炮兵军官看见这样,有些有血性的还会喊那么几句继续作战之类的,但是更多还是默默的不出声,跟着自己的部下一起再一次跑下了城头。
有个炮兵中士快步跑下城头,嘴里还吗骂骂咧咧着:“老子玩炮这么多年,就没试过冒着敌军持续不断的炮击装填开炮,老子又不是铁打的……”
有个中年上士逃下来后,也是叹了口气,靠着墙边道:“但凡有点希望,也不至于此啊,这仗,没法打了!”
年轻中士道:“对方的火炮躲在两三千米外呢,我们一上去他们就打我们,我们上去了打那些前出火炮有屁用,到头来我们还不是得死翘翘!”
这两个士官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中透着无奈还有愤怒。
为啥愤怒?
因为李定钧明明知道他们无法威胁敌军的后装火炮,这一上去就会遭到密集炮击的情况下,依旧强行让他们上城头作战,这不是逼着他们去送死嘛!
但是他们又不傻,怎么会送死!
所以,这西北炮台的数百炮台这敢上城头,顶多一分钟不到,都还一炮未发呢,又是一窝蜂的退了下来,顺便又留下了数十名死伤人员。
这看的李定钧是差点吐血!
这西北炮台再一次败退。这可怎么阻挡对方正在快速前出的重炮群?
等敌军重炮群机动到位,那么可就完蛋了。
“王八蛋,该死,副官,你带着宪兵过去,让他们立即执行命令,擅退者就地处决!”
李定钧愤怒的再一次下令的时候,另外一旁的简良志看着李定钧的这模样,却是直接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当初前线不断遭到惨败的时候,他的父亲也是如此的愤怒,说的话也是如此的狠辣。
但是,他父亲最后败了!
而现在的李定钧能够赢吗?
简良志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盯着李定钧看了很久,最后再环视一圈城头的防御部队!
最后叹了口气迈动了步伐,几分钟后,他就是到了罗海郡邵秉派过来的罗海舰队副司令王旭同身边,低声说起了什么来,两人说话的时候,不时还看向了李定钧的方向。
第三百五十章 进攻,进攻
城内李定钧、简良志以及王旭同他们的情况,城外的林子然自然是不知道的,此时的他正在城外两千多米的一座小山头上带着一群将领指挥作战呢。
目前的大军已经是围绕着整个定江要塞展开了,第一线的乃是提前进入交通战壕的第一师将士。
后头还有作为第二波进攻部队的第二师,至于第三师以及第四师之第八旅,暂时作为预备队使用,视情况后续投入战斗。
不过暂时来说,步兵部队目前并不是战场上的主角,现在的主角是炮兵部队。
后头的试验炮兵营的七门钢制后装线膛炮持续开火,保持着火力压制,让对方的西北角的重炮台几乎是彻底丧失了反击能力。
同时大量的前装滑膛炮部队正在快速上前,炮兵们催动着挽马,乃至上前推拉,争取让这些有效射程比较短的火炮能够快速进入预设阵地。
而不用多久,林子然身边的吴冠林就是道:“大人,您看,第一炮兵团的第一波部队已经到位了!”
林子然放眼看去,只看两个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的炮兵连已经抵达了他们的预设阵地,并开始解开
作为第一波快速推进的火炮部队,他们没有并推进太近,而是按照预定计划在距离城头西北角炮台大约以前两百米的位置上就是紧急停了下来。
此时吴冠林又道:“现在这个距离刚好是我们这些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发射榴弹的最大有效射程,精度是差了点,不过还是能有效命中的,有了他们提供掩护的话,后头的炮兵部队前出就更加容易了。”
林子然道:“这交替掩护,持续推进的作战方式还算不错,辛苦了!”
吴冠林道:“怎么敢说辛苦,要说辛苦也是大人您更辛苦啊,卑职只不过是做了些许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已!”
林子然呵呵一声没说话,这个吴冠林也是脸皮够厚的,什么微不足道的事?这炮兵的作战计划明明就是孔德一制定的,和他吴冠林可没啥关系。
林子然之前说辛苦了也只是心情好,随便说那么一句而已,这吴冠林倒好,上纲上线了……
此时林子然继续把视线投入前方,只见第一炮兵团的两个一百二十毫米滑膛野战炮连抵达预定阵地后,炮兵们开始解开挽马,架设火炮,不多时,这个炮兵营的火炮就是陆续开火了。
虽然是前装炮,射速并不快,同时发射的也只是圆形榴弹,但是好歹也是一百二十毫米的圆形榴弹呢,这炮弹落在敌军的炮兵阵地上,杀伤力也不算小,大体上和七十五毫米的后装圆柱形炮弹相当。
不用多久,其他几个持续推进的一百二十毫米炮兵营也是陆续进入预定阵地,他们进入的距离还要更近一些,都是直接推进到了千米左右的距离,这个距离上进行炮击命中率更高。
有了这些滑膛炮部队的火力补充,这个西北角炮台算是彻底哑火了。
趁着这个机会,孔德一亲自率领的重炮部队也是抵达预设阵地,同样是大约千米左右的距离,并开始发射大口径的榴炮弹。
炮兵们开始开火的时候,随同来的炮兵部队的附属兵力以及增援过来的工兵们,则是开始紧急加固构筑炮兵阵地,防备敌军的火炮反击火力。
重炮部队开火之后,也就宣告了战斗进入了激烈阶段。
那些可都是一百三十毫米、一百五十毫米乃至一百七十毫米的榴炮弹,威力相当的不俗,大量重炮以及一百二十毫米野战炮的持续炮击,不仅仅是彻底压制了定江要塞城头上的火炮部队,甚至都还能腾出手来持续炮击城头上的布防的步兵以及城下壕沟里的步兵们也是遭到了重炮的轰击。
在后头观战的林子然,看着定江要塞不断掀起的爆炸烟尘,嘴角露出了微笑。
吴冠林也是开口道:“大人,这火力压制已经成了,后头打起来就容易了!”
林子然面带微笑道:“嗯,这开具还算不错!”
今天这一战,林子然麾下的罗安守备军是先利用后装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先行压制了敌军的重炮,由此就导致了一连串的反应,最后奠定了如今的有利局面。
下一步就简单了,持续进行炮击,一方面是给敌军造成大量杀伤,不过更重要的还是掩护己方部队持续推进,最后炸掉城墙杀进去。
这定江要塞如果放在百八十年前,估计十倍兵力都够呛,哪怕是五十年前恒奥战争那会也够呛,因为那个时候火炮发射的基本还是实心炮弹,榴弹虽然也开始进入战场了,不过那个时候的榴弹还非常原始,引信不咋地,威力也不大。
但是现在!
在大量的重炮面前,尤其是重型榴弹炮面前,这些所谓的要塞其实都还没野外挖掘的壕沟防御体系好使!
一发重型榴弹炮落在城头上,能把一段城墙上的敌军横扫一空……
要不然,李定钧也不会在城墙下挖掘壕沟胸墙,也不会在城头的平台上堆积大量的沙包了,重新构筑防御体系了。
而且再高再厚的城墙也挡不住大量的炸药爆破,为了爆破城墙,林子然可是让后勤处准备了不少的炸药呢,就等着火炮压制了对方,步兵歼灭了敌军城外的壕沟防御兵力后,推进到城下进行爆破。
当然了,这样的战术,前提就是得压制敌军火力,能够让步兵推进,并歼灭城下壕沟的敌军,这样才能靠近进行爆破。
但是很不巧,林子然手底下不仅仅滑膛炮多,而且还有后装火炮,做到了彻底压制了城头敌军火炮。
因此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持续对城下壕沟敌军进行炮击,支援步兵作战,然后进行爆破,杀入城内。
接下来的情况也和林子然预料的差不多!
大量火炮的密集炮击,彻底压制了敌军的城头火力不说支援下,而且还是城墙下壕沟的敌军造成了较大的杀伤。
这个时候,已经是等待战机良久的第一师的将士们,也是在徐中书的指挥下发起了进攻。
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错能改的吴冠林
第一师发起进攻之后,对方的李定钧所部将士们自然也是发现了,但是面对第一师的进攻,他们却是有种素手无策的感觉。
因为对方的进攻方式和他们预料的不一样,甚至都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第一师的进攻和传统部队的进攻方式有着极大的不一样,他们没有列队冲上去,也没有说一窝蜂的以密集队形冲上去,而是利用壕沟、地形进行快速频繁的机动,机动过程中尽可能的把自己的身子隐藏在障碍物之下,同时在机动的过程中,持续用手中的后装步枪开火杀伤敌军。
第一师发起第一波进攻的时候只出动了三个步兵团,第二步兵旅负责正面火力压制,让敌军无法抬头,而第一步兵旅下属的第一步兵团则是从左侧开始迂回进攻。
投入的兵力看似很多,但是却没有形成密集队形,也不是直接一股脑全部冲上去,而是分散的,甚至看上去有些凌乱的。
因为他们的进攻都是以点带面,第一步兵团进行迂回进攻的时候,分散在好几百米的范围之内,而且也都是在第一线,充当排头兵的第一步兵营是把前面个步兵连分开,相互配合进行快速突进,后方的一个步兵连提供火力压制掩护。
哪怕是步兵连的进攻,也是层次分明,三个步兵排交替掩护突进,士兵们弯着腰快速突进到一定距离后,会在有利地形的地方趴下来开火射击,掩护后方的友军突进。
但是这样放大到整个战场,咋一看的话就会觉得第一师的进攻是散乱无序的。
然而,实际上他们的进攻是层次分明,而且遵循着正面牵制,侧翼迂回,交替掩护,快速突击的原则。
前线的敌军对第一师,尤其是第一步兵团的进攻方式摸不清头脑,以至于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最后节节败退。
但是后头的林子然看到这一幕却是感叹良多:折腾了这么多年,总算是搞出来了。
这种装备了后装步枪,采用新型步兵战术以及团营连排班编制的军队,才是未来。
之前那些列着密集队形玩排队枪毙的战争模式,早就该扔进历史垃圾堆了。
不过想要玩这种新式军队,也是不容易。
这种新式军队其实要求并不低,首先必备条件就是后装线膛步枪,没有这玩意,士兵们不仅仅不能趴着作战,而且火力密度也跟不上,根本无法施行这种新式战术。
其次需要灵活有效的指挥体系,也就是要形成团、营、连、排、班的指挥体系,同时上下属部队的配置要合理,军官指挥的下级部队不能太多,这是因为部队的火力密度大,兵线距离大,导致的部队展开距离也比较大。
下级部队一多根本指挥不过来。
这也是林子然麾下部队的都是采取一师四团三营四连三排三班的缘故。
最典型的就是一个连长指挥三个步兵排刚刚好,同样的一个排长指挥三个步兵班也刚刚好,假如多出来一两个排或班,那么指挥距离就不通畅了。
这一点,编制上的区别,也是林子然麾下的罗安守备军和其他藩镇军队的最大明面区别。
当代大恒藩镇非常流行的纯步兵编制,尤其是核心的基本战术编制,都是用六个以上乃至十个兵力大约在百人左右的步兵连组建一支战术单位,称之为步兵团或步兵营,团长或营长直接指挥这些步兵连作战。
这种步兵团这才是当代标准的步兵编制。
这种编制是为了适应线列作战而出现的,在进行线列作战的时候,才编制能够让部队的兵力更加密集、火力更加猛烈,冲击力更强,同时也能有效防御敌军骑兵冲击。
同时因为部队非常密集,军官指挥起来也很方便。
但是,林子然麾下的部队却不是这种编制,林子然麾下的部队一开始就是确定了采用大连编制,每个步兵连有一百四十多人,连下设三个排。
往上则是四个连组成一个步兵营,三个步兵营组成一个团,如今两个步兵团组成一个步兵旅,两个步兵旅为核心,搭配炮兵团,骑兵团,辎重团,工程营等部队组建一个师。
这种编制说实话在早期的线列作战期间没啥必要,因为当时的线列队形里,步兵连作战都是连长在前头或侧翼骑马居高临下带领两排或三排横队士兵作战。
因为士兵部署的非常密集,宽度也才二十来米,连长可以很轻松的亲自指挥所有士兵作战。
顶多就是需要一个排长充当副官,在后排协同指挥而已。
因此那个时期,林子然麾下的部队在作战的时候往往会很尴尬的多出来两个无所事事的排长,至于各班班长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充当骨干士兵,稳住线列,但是指挥作战嘛,排长都轮不上,更别说他们了。
但是呢,这样顶多就是稍微尴尬一些,也不会实际影响作战能力,毕竟作战的时候,一个连长就能指挥全部部队了,不耽误作战。
反倒是在平日里的部队管理上更加有效。
但是这种团营连排班编制真正发挥出来它的战斗力,还是在大规模装备了后装步枪以后。
当时在平丹城外的第一步兵团的进攻,结合了后装步枪以及吴冠林的新型轻步兵战术后,才是真正发挥出来了灵活而强悍的战斗力。
以至于后续的多次步兵进攻都是表现的相当不俗。
林子然放下望远镜道:“第一步兵团打的不错,新战术用起来像模像样了!”
吴冠林道:“第一步兵团乃是我军最先成建制装备后装步枪,训练时间长,战斗经验丰富,能把敌军打的喘不过气来很正常!”
吴冠林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还带着丝丝得意:“也得益于早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编练了大量的轻步兵连,在部队里推行新式轻型步兵战术,这第一步兵团换装后才能够这么快的适应过来!”
林子然自然知道吴冠林这话的重点是什么,不外乎就是新式请步兵战术这几个字而已。
好像不故意提一提,生怕别人忘记了新型轻步兵战术是他吴冠林搞出来的一样,也生怕别人不知道是他早期坚持在部队里推广建立轻步兵连,推广战术的一样。
但是呢,林子然也不准备说他什么,毕竟这新式战术,还真是他吴冠林搞出来了,功劳是有的!
但是,能不能脸皮别这么厚,三天两头挂嘴边……
林子然不说话,一旁的吴冠林也是个妙人,一看林子然不说话,当即就是道:“这还全赖大人您早年提出来的这种新编制啊,卑职虽然搞轻步兵战术多年了,但是以往的时候根本无法实用,也就是有了大人您搞出来的新式编制,这才能逐步成型了,如今加上后装步枪,这才算是真正的大成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