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当家不好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而我们的后装炮弹,因为采用金属一体弹壳,新型的碰撞引信以及底火,整体工艺比较高,生产较难,产量一直都不算高,加上之前的后装炮弹一直消耗的比较多,所以目前七十五毫米后装圆柱形炮弹,目前我们只有一千发的储备!”

    一千发后装炮弹,看似不少了,但是试验炮兵营很快就能满编拥有六门后装火炮了,而如今罗安守备军对这个试验炮兵营的远程炮火支援是比较依赖的,这点炮弹可不够用!

    邱洪林继续道:“后装子弹的储备则是相对好了一些,我军目前已经在各部队列装了两万三千支青山后装步枪或南海后装步枪,算上分发下去的和各部队储备以及我们后勤处储备的,总数大约在一百五十万发左右,平均下来每支后装枪只有六十五发左右的子弹储备。”

    “但是根据我军在之前战斗来看,后装步枪的子弹消耗量极大,有时候单场战役士兵就能打出去上百发子弹,根据这个情况,我们预测以目前的后装步枪装备数量来看,预计南下战役最少能消耗两百万发以上的后装子弹,我们的后装子弹储备还差了不少。”

    “不过青山机械厂和罗安兵工厂正在日夜不停的生产后装子弹,将尽力确保后装子弹的持续供应!”

    “除了弹药外,武器方面我们也准备的比较充分,目前我军各部队,前装步枪众多甚至还有的多,后装步枪的话,目前已经列装了总数两万三千支的后装步枪,其中一万三千支乃是青山二型步枪,一万支是南海步枪的,同时两家兵工厂方面每个月能够改装福元火枪七千支,罗安兵工厂每个月新生产南海步枪三千支。”

    “火炮方面,我们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补充部队,再加上兵工厂自产,目前我们的四个师属炮兵团、三个重炮团员等固定编制的炮兵部队,已经尽数满编。”

    “不过受限于火炮种类的不均衡,所以各炮兵团里配属的火炮也略有差异,不过野战部队里的炮兵团至少都会装备三个一百二十毫米野战炮的炮兵连。”

    “马匹也略有缺乏,每个炮兵连暂时只能配属一百匹左右的马匹,这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炮兵部队的机动能力,目前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

    其实邱洪林的这话,如果让蓝星上其他国家的人听见,估计能直接鄙视他。

    一个炮兵连配属一百匹左右的马,你还想咋样

    但是一个九斤炮兵连配属一百匹马,放在大恒这地方就是不怎么样……

    话说几十年前,大恒陆军打仗的时候。

    一个完整的九斤野战炮兵连应当包括名炮兵一百五十人左右、再加上一百五十匹左右的马,还有有最少十二辆弹药车、最少二十辆两轮拖车、一辆重型四轮运输车和一辆铁匠车,有时还要再加上一些辅助人员,有时候马匹能多达一百六十七匹,人员达到一百大几。

    而整个蓝星上,也只有大恒人打仗才这么奢侈,换成其他地方的军队,一个炮兵连能够有个百来匹的马就不错了。

    没办法,大恒是马耕民族,马匹多,而且民用大量保有的沙阳马本来就是这个星球上最顶级的役用马之一。

    同时大恒这地方绝大部分地方地形平坦,大恒人的炮兵部队别看他们的火炮沉重,但实际上要是按照其他国家的标准来看,哪怕是九斤野战炮也是当成骑炮兵来用的。

    在路况良好,天气良好的情况下,一个标准的大恒九斤野战炮连进行急行军的话,一天能跑三四十公里呢,比步兵快多




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发定江
    南下是必然的,但是怎么南下,南下后打哪里,怎么打,这些都是需要商讨的。

    这个时候,林子然却是不怎么开口说哈了,只是听着麾下的将领们在商议。此时他们一个个都是高谈阔论吗,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说出来了。

    有人说夜间渡河偷袭南下,有人说直接重炮上阵,摧毁定江要塞,有的说绕行定江下游,跑到上头找个容易渡江的地方,在炮兵部队火炮的掩护下强行渡江。

    对于众人的提议,林子然只听,不说。

    因为,其实今天这场合吧,其实说白了它就不是为了寻找解决方案,更多的还是给参谋处的那些参谋们一些灵活,一些启发,一些建议。

    参谋处的十几个作战参谋,此时可都是在后头旁听呢。

    林子然麾下部队的作战计划,从来都不是什么部队主官做出来的,而是参谋团队做的。

    战略计划,那基本都是参谋处做出来的。

    之前从平丹城南下石岩镇,然后再各个击破西北军,第一师,再到袭击郡城,然后再北上永古县,这一连串的战略的所有详细作战计划,那都是参谋处制定的。

    所以后续的详细作战计划,还得等参谋处那把计划搞出来。

    毕竟可是好几万的大规模战役,需要全盘统筹指挥的,要不然连后勤补给都送不上去。

    随着武器的变化,战术的变化,战场纵深加大,如今打仗已经不是部队主官脑袋一拍,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年代了。

    你瞎几把跑以至于部队和后勤脱节的话,分分钟来一个弹尽粮绝全军覆灭!

    现在战争,已经趋向于专业化,要不然林子然也不会设立规模庞大的参谋团队了。

    第二天的时候,林子然就是看到了吴冠林送上来的初步作战方案。

    参谋处制定的作战方案很简单,那就是强攻定江要塞。

    但是仅仅是这么一个强攻定江要塞,其详细计划却是写了数十页,除了强攻定江要塞外,还有配合作战用的偏师绕行强度定江,袭击敌军后方纵深。

    还有舰队趁夜色,气息定江港口内敌军舰队的计划。

    又有工兵部队挖掘地道,准备埋设炸药摧毁敌军工事的计划。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重炮部队上前对敌军进行大规模的炮击。

    总之一切都是围绕着强攻定江要塞而进行,附带的各种子计划有十多个,总用的兵力将会包括三个师以及一个骑兵旅、两个重炮团、罗安舰队,这么多部队将会围绕着定江要塞展开,可见战役之复杂。

    简单翻了一翻这作战计划后,林子然道:“真的要强攻不能绕行”

    吴冠林道:“参谋处的同僚们已经做出推演了,绕行的话,强行渡江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们完全可以动用大量重炮掩护,强行渡江,但是即便渡江了也没什么用,毕竟我们又不是直接南下罗海郡……”

    “此外一旦我们分兵渡江,那么敌军主力随时都能从定江要塞西进,然后封锁我们的陆上补给线,甚至再一次北上袭击郡城。”

    “同时他们也可以频繁的通过定江袭击我们的渡江船只,诸多情况结合起来,到时候,渡江后南下的部队,怕是要成为无根浮萍!”

    “围困的话,我们也考略过,但是定江要塞以来都是军事重镇,内部囤积的粮食和武器弹药怕是不少,围困一年半载估计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而且对方还能随时通过罗河补给……”

    “哪怕是我们有后装火炮进行封锁,但是他们依旧能够在夜间偷偷进行补给!”

    “所以,围困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方还有罗海郡的支援之下!”

    听着吴冠林解释,林子然也是略微叹气,其实这些他都知道,但是他依旧想着能不能有什么办法采用其他战术,而不是强攻。

    强攻意味着弹药乃至士兵的庞大消耗,这是林子然所不愿意看见的。

    但是人家三万人就依托定江要塞建立的南部防线,你不打定江要塞,基本上也别指望能够突破人家一整条南部防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恒传统:骑马圈地
    如果他的第一师直接发起强攻的话,自己的师属炮兵团估计会被压制,就算不被压制估计炮击效果也不会太好,步兵如果直接冲锋进攻,那就是送死。

    只能是在外围开始挖掘交通壕推进,但即便是这样,也会面临敌军火炮居高临下的打击。

    当然了,他之所以只是皱眉而不是绝望。

    那是因为他尽管认为这定江要塞很难打,但是却并非打不下。

    火炮被压制了,那么就挖掘交通壕逐步推进,然后利用己方后装步枪的战术优势,躲在战壕里推进,对准数百米外的敌军进行逐一猎杀。

    敌军不冒头的话继续推进到数十米,然后通过投掷手榴弹、动用己方的九斤轻型臼炮等方式发起进攻。

    如果敌军进行反冲锋,那么更简单了,自己的后装步枪火力将会让对方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步兵火力风暴。

    至于那道十多米高,同时也有十多米厚的城墙,只靠他们第一师是不行了。

    得等到主力部队的重炮抵达!

    只要己方的炮兵部队抵达,利用远程火炮压制敌军城头上部署的炮兵部队后,重炮部队上前发起炮击,接下来又是老一套的进攻套路。

    整个过程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己方进攻部队的伤亡可能会比较大。

    而伤亡大,这就是大麻烦了。

    藩镇之间的部队交战,对伤亡的承受能力非常有效,尤其是进攻作战,绝大部分部队伤亡超过百分之十基本就会丧失进攻能力了。

    这和军官指挥能力什么的没有关系,而是士兵们不愿意继续送死。

    大家都不傻!

    大恒识字率其实挺高的,虽然因为战乱的缘故有所下降,但是现在成年男性的识字率也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人家哪怕只是个士兵,很多也是读过书,虽然学历低了点,人家也知道这只是一场内战,而且还是藩镇之间的内战。

    任凭你林子然吹出花来,人家也是认定了,这只是一场内战,打来打去还不是一个鸟样。

    乱世吃饭艰难,当兵吃粮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但是林子然想要让这些士兵们为自己死战不退,那就别指望了。

    林子然说多几句,那些士兵们心里就会嘀咕:说的那么好听,你林子然咋不提着枪和我们一起冲锋啊!

    话说,内战无力也算是大恒人一个传统了……

    大恒千年来爆发的内战次数多了,但是绝大部分时候内战都是打的比较软弱无力。

    历史上也很少有因为内战而导致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话说如果每一次内战都死磕,估计大恒人早死光了,不可能持续扩张到现在的七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突破两亿多。

    大恒人善战,那只对外征战,可不包括内战。

    大恒人打外战的时候都是勇猛无比,大恒帝国打一场恒奥战争,伤亡突破百万但还不是照样打,后来之所以被迫和谈纯粹是因为财政崩溃打不下去了。

    对外征战大恒人之所以这么积极,这也和大恒人的部分传统有关,比如攻克某个敌国土地后,一般都是会把土地直接分给参战士兵,按照军功不等直接分土地,那可是动不动就是几百亩上千亩的分。

    有时候占领的土地面积太大,参与战斗的士兵太少,军方甚至会让士兵们在规定时间内骑马圈地,规定时间能能圈多少那都是你的。

    还有战利品规则,除了军需以及大件战利品之类,对于大多情况下,士兵缴获的私人战利品,不要求上交。

    甚至两百多年前的时候,还出现了‘金币规则’。

    当时大恒刚统一就和西边四国开战,战争时期有一个步兵连攻占了攻克了一座敌国银行,在里面发现了地下金库,并有大量的金币!

    直接把偌大一个金库的金币直接让士兵们取走是不可能的,那可是一整个国家的金币储备呢,但是不给更不行,这不符合大恒传统。

    最后根据大恒人的优良传统,专门制定了一条‘金币规则’:凡是当天参与进攻该金库的士兵穿着标准军服,不得携带其他物品或穿多余衣服进入金库,然后甭管你手拿,还是用衣服包着走,能带走多少金币,那都属于你。

    阵亡或受伤的士兵们则可以派遣家属或代表参加。

    最后大部分士兵都选择了用衣服尽可能的包裹着金币,然后拖着出去

    这个金币规则,那可是相当出名,大恒人喜闻乐谈的事,后来大恒军方甚至为了迎合这个需求,特地在后面的军服里加个几个小设计,附带绑带,就是为了能够让士兵在这种关键时刻,用军服充当包袱尽可能的携带更多的金币。

    这一军服设计,两百年来从未变过,哪怕两百年来一共也没执行过几次,那怕现在林子然麾下的罗安守备军的标准军服,其实都是有附加的绑带以及扣子的。

    从这个金币规则就可以看的出来大恒人在对外扩张的态度了。

    每一次对外战争,那都是一场利益瓜分的盛宴,要不然也不会每一个大恒人一听说对外打仗了,全都跟打鸡血了似,甭管是普通人还是权贵子弟,一个个都是兴奋激动的报名参军,生怕去的晚战争提前结束没能捞到战功、战利品。

    但是内战嘛!很抱歉,大恒人普遍没啥兴趣,反正打来打去也就那个鸟样,金币规则、跑马圈地这些规则在内战中不施行,也没人敢这么玩。

    你一藩镇打赢某个藩镇后,敢在新地盘里玩骑马圈地,人家农民分分钟拿出火枪来一抢崩了你,闹大了直接起义给你看。

    话说,大恒人,尤其是农村地区,成年男性的火枪持有率是百分百,人手一杆火枪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也是千年传统,早些年打仗直接募兵就行,士兵往往自备马匹和火枪参战。

    嗯,五十多年前的几十万起义军基本都这么来的。

    所以这打内战基本没办法玩骑马圈地,金币规则这些东西。

    而不能分更多的土地,又没有战利品,打个毛,混口饭吃就行了……

    至于林子然统一罗安还是李定钧统一罗安!

    关他们屁事!

    甭管谁当郡守,他们都还是混饭吃的普通士兵,不会有任何的区别,甚至都不用担心会失业,因为甭管谁当郡守,都得让他们当士兵。

    罗安郡就这么多的人口,合格兵员就这么多,除开这十来万人,林子然就算想要另行招兵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从这一点上,其实大恒各藩镇里的部队之所以投诚的那么干脆,除了军官们自己的因素外,也和这些普通士兵们有关系,人家心里明白着呢!

    徐中书是知道这些的,虽然平日里大家都不说,但是你真敢在这种内战里让士兵发起死亡冲锋,人家分分钟哗变给你看。

    所以,靠步兵直接冲锋强攻要塞,那是不靠谱的。

    还是得依靠重炮,利用后装火炮以及后装步枪的射程优势,给对方制造伤亡。
1...162163164165166...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