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林子然道:“他们推迟出发,是单纯因为大雨还是因为发现了我们的动向”
吴冠林道:“很难说,对方对我军的动向不可能不派遣侦骑的,而且周边地形平坦,我军的外围骑兵在昨天开始,就已经是先后拦截了十多批敌军侦骑,但是,大概率还是有敌军的侦骑突破了我们外围骑兵的拦截,侦查到了我军主力部队的动向的!”
吴冠林说到着,露出无奈的神色道:“敌我双方骑兵都不少,而且周边地形平坦开阔,不管我们还是对方,其实都很难瞒住踪迹!”
“这一片战场,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双方都是透明的!”
这个时候,萧翔宇却是走了上来道:“战场透明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现在我们主动西进,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对方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都必须选择和我们交战!”
萧翔宇继续上前了两步到了林子然身边:“大人,现在是我们主动放弃了石岩镇这个坚固堡垒西进,而对方肯定也能够猜到我们的目标是想要各个击破。”
“但是,对方肯定也是想要让我们离开石岩镇这个坚固堡垒,争取在西线一带把我们牵制住,并等待南方第一师的到来,最后会兵一处前后夹击!”
听到萧翔宇的话,林子然微微点头,当初选择主动西进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一旦自己主动西进,那么对方就算是在兵力等方面处于劣势,也不太可能避战,反而是会主动迎上来试图牵制自己。
因为对方肯定是乐于看见自己主动离开石岩镇的,甚至为此他们都会抛出一些诱饵,比如说现在这种从两个方向杀伤石岩镇的现象,很难说不是他们故意为之。
有时候他们就是故意这么干,为的就是吸引林子然带着第六师主动西进,进而用三万大军拖住第六师的步伐,等待第一师抵达后来一个前后夹击。
真要是被他们干成了,第六师三万大军也就得完蛋了。
但是!
他们这样做,也就等于了第六师机会!
第六师可以趁着这一个机会来一个各个击破,先西进击溃郡守府第五师、第七师,然后回过头来再击溃第一师。
这个战略构想里,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郡守府的第五师、第七师不会、也不能避战。
如果他们故意拖延时间的话,林子然二话不说直接率领第三师返回石岩镇。
到时候,双方就只能是围绕着石岩镇打一场硬拼硬的战略大决战了。
但是双方都不愿意这么干。
因为这样极有可能演变了漫长的攻防战,战事一延长那么对于混乱的罗安郡来说,变数太大了。
赵松和李定钧可都在一边虎视眈眈呢,林子然都可以想象,一旦自己的主力被困于石岩镇,估计赵松反手就杀入平丹县、南安、连关等地方了。
同样的,如果简明岗的四万主力部队长期被牵制在石岩镇,估计南边的李定钧也是坐不住的,说不准李定钧就敢打郡城的主意,直接来一个挥军北上奇袭郡城呢。
还有一点更加关键的是,其实双方都缺乏长期维持战争的能力。
因为罗安郡是主要产粮区,他们不缺粮食之类的,但是除了粮食,他们什么都缺。
尤其是弹药更是严重缺乏了。
弹药的产量是有限的,哪怕双方都有着自行的兵工厂,但是产量也是有限的,然而战役一打起来,每天消耗的弹药量都是海量的。
当年冯浩忠率领第三师强攻重广城的时候,程凌峰几乎是耗尽全郡之力进行支撑,无数弹药,尤其是炮弹连续不断的运输到前线,自身兵工厂产量不足就从外界采购。
然而现在,不管是简明岗还是林子然,别看他们手中的部队数量不少了,但是战争维持能力其实都很差。
刚开始打的时候,兴许是炮弹满天飞,但是估计打不了几天激烈的战斗,就得宣告歇菜了……
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基本把储备的弹药都给打光了。
他们打光了弹药又很难补充,所以到时候除了拼刺刀以外,估计就没法打仗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军心士气可用
诸多原因都是导致了双方都不想要打一场耗时漫长,耗费庞大的攻防战,他们都更加倾向于在机动战中消灭对手。
当然了,如果情况不对劲的话,林子然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率领部队返回石岩镇甚至撤回平丹县城的。
只是林子然有自信不会发生这种事。
自己的部队已经连续经历过两场大胜,军心士气正处于极佳状态。
同时第六师已经不是一两年前的第六师了,在还是第三师补充旅时期以及第六师刚成立的时候,林子然手下的将士们绝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很多人甚至连新兵训练都没能完成。
但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经过一两年时间的累计,第六师内部的大部分将士都是参军时间一年以上的老兵了,而且不少还是经历过了打仗,见过血的老兵。
此时的第六师,单纯普通士兵的素质而言,其实已经不会比其他藩镇的主力部队差多少。
毕竟人都是会成长的,经过这一段时间持续的战斗,不仅仅是让己方的部队收获了军心士气,也是让将士们经历过了两场大规模战斗,初步成长起来了。
如今的第六师,军心士气可用!
同时弹药储备也算情况良好,南下之前林子然可是让后勤部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运输来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同时还缴获了一大批武器丹药。
这些武器弹药甚至都足够让第六师本部三万多人连续发动两三场大规模的战役了。
更不要说第六师现在还有后装枪炮助阵!
昨天的时候,青山机械厂又是送来了一门七十五毫米钢制后装线膛炮,这玩意其实昨天才完工,只是匆忙测试了几发炮弹后,可就是直接加急运输,一路从青山镇狂奔运输到三洋镇,然后装上了早就等候的一艘伪装客轮上。
这艘伪装客轮在夜色中航行,避开了潜在的威胁,在昨天后半夜时分抵达石岩镇。
如此,林子然手头上就有了两门七十五毫米的后装线膛炮了,别看只有两门,但是采用金属定装弹药的后装炮,射速可比前装炮强多了,真正打起来,弹药投射能力绝对不比九斤火炮的一个连差,如果是持续弹药投送能力,甚至堪比一整个前装火炮营。
当代很多藩镇,包括林子然所部第六师装备的前装滑膛炮,哪怕是五斤野战炮之类的口径比较小的火炮,射速都是比较低的。
而实际战斗中,如果是战斗刚开始的时候进行急速射,那么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做到每分钟两发左右,但是这个射速持续不了几分钟,很快就得降低下来,不然的话都不是炮管报废的问题,而是过热的炮管会直接导致无法装填甚至炸膛了。
因此大多情况下,为了保障持续射击状态,这些前装的青铜或熟铁制火炮的战斗射速往往只有两分钟甚至三分钟一发。
当然了,如果敌人快冲上来了,炮兵们为了自保被迫使用霰弹近距离杀敌,这样的话战斗射速会非常高,一分钟可以打出去两三发甚至更多。
但是这些后装钢制线膛炮却是不一样,炮管的承受能力更强,装填更方便。
过去的这门试验火炮在多次战斗测试里,正常情况下都能够保持每分钟两发到三发左右的战斗射速。
其实再快的话炮管也能承受,装填也不成问题,就是火炮难以复位并瞄准。
这是所有架退火炮的固有缺陷,不管是前装还是后装都如此,但是如果解决了复位问题,那么钢制后装火炮的战斗射速瞬间就能飙涨到十发甚至更多。
而这一射速,是以往的青铜、铁制火炮难以达到的,那么它们也是变成后装管退火炮,也不可能达到这个射速,因为炮管本身就承受不了这个极限。
有了这两门战斗射速可以到达前装滑膛炮数倍的后装火炮,就等于是多出来了几个前装火炮连呢。
当然了,更重要的并不是射速,而是有效射程!
五千米的有效射程,足以成为当代所有敌人的噩梦!
除了后装火炮外,已经是开始广泛装备的青山后装步枪也是他的杀手锏,目前除了第一步兵团全团、警备营全营配属这种后装步枪外,其他的几个步兵团也都是各自配属了一个或多个装备后装步枪的轻型步兵连。
全军配属的青山后装步枪总数达到了将近四千支。
这两种新式武器在之前的平丹城战役、石岩镇战役里已经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在,将会是它们第三次登上大规模战场舞台的时候,林子然相信,它们不会让自己的失望的。
一切都是准备妥当的林子然,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带领第六师打赢这一战。
然而,今天突如起来的大雨,却是让之前的诸多战术安排出现了误差。
普通步兵的机动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火炮部队以及辎重部队的机动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第六师的诸多前装火炮,和其他藩镇的火炮一样,都是注重射程和威力,相对忽视重量的,虽然有大批挽马拖拉,但是在道路泥泞的情况下机动起来依旧是非常的麻烦。
林子然亲眼看着一门一百二十毫米的前装野战炮的轮子陷入了泥水坑了,自家麾下的炮兵们为了把专门火炮拉出来,不仅仅是在前头临时多安排了挽马,更是抽调了不少士兵直接推拉,这费了不少功夫才是把这门一吨多重的火炮给拉出来重新出发。
这乍一看似乎也能拉出来影响不大,但关键的是这一路上都这么搞的话,速度就提升不上来啊。
受到雨天道路泥泞的影响,炮兵和辎重部队行动缓慢,这种情况下,林子然也只能是希望前锋部队第一步兵团和第一骑兵团能够有效完成任务,对敌军进行骚扰的同时把敌军引进己方的预设战场了。
只是不知道经过大雨之后的道路泥泞,对第一步兵团他们的机动影响大不大。
当林子然这么担心着的时候,前线率领第一步兵团的徐中书也是迎来了西进后的第一场大战。
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体面
此时雨水虽然停了,但是天空依旧阴沉,地面都是湿哒哒的。
徐中书眯着眼看着前方的敌军!
在他的前方,是一支正在列队并逐步推进的敌军,人数不少,至少四五千人。
就在三十分钟之前,第一步兵团所属的一个前置侦查推进的步兵连在这一片地区遭遇了一支人数大约三四百人的敌军。
因为这一片地区是地形有些起伏,而且也是有着灌木,再加上双方都是前锋部队,行踪比较隐秘,因此双方的侦骑都没能发现对方。
一直到了接近数百米才是相互发现。
对方似乎觉得占据了兵力优势了,竟然是展开了主动进攻,并且还是以密集队形发起的线列进攻。
该步兵连当即就地依托地形进行防御作战,直接击退了敌军,并给敌军造成了不小的死伤。
不过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而已。
因为这一场突如起来的战斗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双方侦骑开始到处搜索,最后不约而同的发现了对方的主力部队。
当徐中书得知前方有一支大约五千人规模的敌军后,他就知道,这是敌军的前锋部队了。
但是这支敌军前锋部队来早了,这不是徐中书,更不是参谋处想要看到的。
第六师参谋处制定的一系列作战计划里,有两个很关键的词,那就是预定时间、预定战场。
那就是说,第六师是准备在预定战场,预定时间里和敌军进行作战,而不是说打单纯的野外遭遇战。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预设战场这个还比较容易,现在第一步兵团所处的一带地形,就是参谋处精挑细选过后的预设战场,根据参谋处的作战计划。
如果在此地迎战敌军的话,那么部分地形对己方将会极有有利,包括可以获得几座地形比较高的山头充当炮兵阵地,也有灌木丛作为骑兵埋伏的地区,也有部分地形复杂,适合散兵作战的地区让第一步兵团发挥后装枪火炮。
更重要的是,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头上如果部署两门后装火炮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覆盖整个战场!
要不然,第一步兵团也不会急行军提前抵达该地了,他们提前来到这一片地方,除了继续侦查地形情况为后续决战提供资料外,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敌军的前锋部队拦下来,甚至是拖住敌军的前进步伐,为己方主力部队抵达该地部署争取时间。
所以在得知敌军前锋部队抵达后,徐中书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指挥部队开始部署防线,并请求第一骑兵团配合作战。
只是虽然防线部署完毕了,他也对自己的第一步兵团很有信心,不过却是对炮兵没什么信心。
因为是轻装急行军,再加上道路不好走,所以随同第一步兵团过来的炮兵力量,其实都没有第一炮兵团里的野战炮兵。
只有嫡属于骑兵部队的两个五斤骑炮连。
没办法,这种鬼天气,这种道路情况下,炮兵部队里的野战炮机动能力实在堪忧,也就只有轻量化的骑兵炮能够进行快速机动了。
唯独让他比较安心的就是,对面的四五千人也没啥火炮,看样子也就是只有几个连的轻型火炮而已。
老天爷是公平的,第六师的重型火炮机动困难,对面的第五师和第七师机动一样困难。
因此出现在这一片战场上的只有双方的步兵、骑兵以及少量轻型炮兵。
徐中书并不知道对方的任务是什么,是想要突破己方的拦截继续前进,还是说其他什么,但是他却是知道自己的任务。
那就是拦住这支敌军前锋,甚至必要时候阻拦敌军主力的行军,为后方的主力部队的争取时间。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部署了防线!
因为时间紧迫,也没有时间来得及挖壕沟之类的,之际是让士兵们依托地形战斗。
至于直接傻乎乎的列队站在战斗,这已经不是第一步兵团的战斗方式了。
作为全军仅有的全面列装后装步枪的步兵团,第一步兵团的各种战术也是和其他部队完全不一样,首先是完全抛弃了线列作战的,而是改为散兵作战。
也就是吴冠林制定的一系列新型轻步兵战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