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而敌军想要进攻的话,他们只能是发起步兵进行冲锋,而敌军以线列队形发起进攻的时候,被我军的后装步枪火力迎头痛击的例子,想必诸位同僚也都是见识过了!”
“此外就算是敌军不顾伤亡冲上来,我们还准备了另外一种武器,那就是手榴弹用于近距离的防御!”
此时,林子然适时开口道:“今天青山厂那边刚送来了一批手榴弹,和以往的火绳引信的手榴弹不同,现在这种手榴弹采用拉发延时引信,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安全,警备营的将士们测试过后,对效果非常的满意!”
手榴弹也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大恒一百多年前就装备过手榴弹了,并发展出来了掷弹兵这种兵种。
打仗的时候这些掷弹兵们都是列着密集的队形冲上去,然后直接往敌军的线列里投掷手榴弹的,只不过早期的这些手榴弹重量大,而且通常采用火绳点火,安全性实在不咋地。
后来火炮的性能越来越好,再加上前装火枪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好,步兵的战术也是慢慢的进行改变,传统的城堡、要塞攻防战变少了,更多的是大规模的野战,因此掷弹兵这个兵种就慢慢的消失了。
甚至在五十多年前的恒奥战争里就基本已经是消失了。
而林子然呢,作为地球人自然是知道手榴弹的作用的,这玩意在野外正面的线列作战里没啥用了,但是在防御作战,尤其是对于装备了后装步枪的第六师而言,却是用处不小。
因为第六师的很多战术,已经是越来越倾向于壕沟作战体系。
进攻的时候挖战壕推进,防守的时候挖战壕进行防守,完全可以让士兵们躲在战壕里开枪或者扔手榴弹。
时代再变化,战术在革新,也是让手榴弹这种古老的武器再一次换发出来了生机。
不过虽然说到了手榴弹,但是预计中的石岩战役,所依靠的依旧将会是后装步枪以及后装火炮。
同时大批的前装火炮也将会成为重要的力量。
吴冠林这会继续道:“只要我们在石岩镇构筑好完善的防御体系,足以彻底封锁南紫河,迫使敌军主动发起反攻,到时候我们将能够依托防御工事大量杀伤敌军,从而扭转目前的平丹、永古两地的危局!”
“一旦截断他们的补给线,那么郡守府部署在平丹县以及永古县内剩下的三万多兵力将会面临崩溃的局面,就算是想要突围都是困难重重,而只要歼灭这三万多大军,那么未来我们再南下的时候,将不会再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碍!”
吴冠林的作战计划,林子然是看过并首肯的,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核心就是以石岩镇为中心,迫使敌军主动反扑石岩镇,进而大量杀伤敌军。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包围作战的计划,只不过这种包围并不是说直接跑过去面对面的拦截,而是迂回到他们的后方抢占战略要地。
如果敌军不反攻石岩镇的话,那么他们的后勤线就会被阶段,如果敌军试图主动放弃并南下撤退,那么第六师也能够沿着南紫河继续机动拦截。
这一次,林子然是打定了注意,一定要把简明岗的这三万多大军给留下来。
要不然的话,将会对后续的南下作战造成重大的影响。
一旦这三万简明岗的大军逃回去了,后续己方想要继续南下的话将会遇到极大的阻力,这种阻力可不仅仅是来自于郡守府那边,甚至赵松那边都有可能拖自己的后腿。
而石岩镇看似只是个小镇,但却是个正儿八经的战略要地,控制了该地之后,后续就算是赵松想要南下插手,那也得先打下来石岩镇再说。
林子然很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估计不用几天,平丹城惨败的消息就会传到简明岗耳中,自己的后装步枪和后装火炮也会传到他们的耳中,到时候简明岗依托罗安兵工厂进行大规模仿制的话,后装火炮不敢说。
但是后装步枪肯定是能够弄出一大堆来的。
到时候再打就比较麻烦了。
现在的林子然还不知道,简明岗那边早就让罗安兵工厂仿制后装步枪了,只不过是南海新军的那种纸壳子弹的后装步枪,射速和射程等性能都是远不如青山步枪。
傍晚时分的战略会议进行的很顺利,大部分时间都是吴冠林在解说着战略安排,等一个多小时结束之后,各部队的将领都是各自回到部队为明天的开拔南下做准备。
这一夜,很多第六师的将领们都是熬着夜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倒是那些普通士兵们以及基层军官们,可以好好的睡上一觉。
当夜,第六师的众多中高级将领们准备着第二天的南下作战时。
其他方向的郡守府所部也是得到了消息,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石岩镇的守军,这个消息也是瞬间引起了石岩镇守军的惊慌。
第三百零七章 抢占石岩镇
石岩镇虽然是个小镇,但是却因为刚好位于南紫河上游两条之流的交叉口,所以也算比较重要,郡守府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团,同时也是在此地囤积了不少的物资,用以分发运输给前线部队。
说白了,这个小镇子被郡守府的部队当成了前线的物资中转站,要不然也不会特地留下一个团的兵力进行防守了。
区区二十多公里的距离,一些从平丹城外顺利逃走的溃兵们当天就是逃回了石岩镇,并带来了平丹城大军惨败的消息。
“一万两千大军,还特地加强了一个炮兵营的第八师主力部队就这么败了”
驻防当地的一个团长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个团长也是第八师属下的团长,听闻自家部队主力遭到惨败后,都是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
就算他们第八师是北上平丹县之后才临时成立的,哪怕是不少人还是临时接受的李坤原部,但是里头的大几千人依旧是郡守府的主力部队啊。
尤其是一个主力步兵旅,那可是从第一师抽调过来的主力部队。
然而就这么败了
而且就连连师长大人都当场阵亡,其他诸多将领大多不是阵亡就是被俘,最后逃回石岩镇的最高级将领,竟然只有一个上大夫团长,而且还是受了伤的上大夫团长后。
整个人都是不好了。
那可是一万两千人的大军呢,而且还是加强了炮兵的主力部队,这才一个上午的功夫就全军溃败
听闻这个消息后,这个嫡属于第八师第三十六团的团长一方面紧急向后方以及西北前线的第七师、第九师报告,另外一边也是派人迅速南下凌昌报告。
平丹城外一万两千人的第八师本部主力全军覆灭,这个消息必须及时的通报上去。
同时他自己也是急急忙忙的着急麾下将士开始加固石岩镇的防御工事。
他已经是可以预料到林子然的第六师下一步就是来石岩镇了。
一旦石岩镇失守,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甚至在永古县境内作战的第七师和第九师都是有可能前后夹击,进而全军覆没。
这一夜的石岩镇,同样是灯火通明!
士兵们连觉都没得睡,因为他们要连夜加工防御工事。
次日一大早,平丹城外的军营里,一身戎装的林子然就是带着一大票顶着熊猫眼,眼睛带着血丝的将领们开始缓缓南下。
在前方,身边,后方,则是将近两万大军陆续南下!
至于为什么昨天的时候,第六师在平丹城内外才一万八千多人,今天就变成了两万人了,自然是因为昨天开始就已经陆续有一千多战俘士兵宣布了投诚。
当兵吃粮而已,给谁当兵不是当兵啊!
对于绝大部分士兵而言,给李坤当兵、给简明岗当兵,给林子然当兵,没有任何的差别。
不少士兵其实以前都是李坤麾下的士兵,后来投诚到简明岗那边,现在又投靠到了林子然麾下。
你也别嘲笑他们不够忠诚。
人家真的只是为了吃饱饭而已,再说了,这是藩镇之间的内战,又不是大恒人和外族进行战争,所以别说士兵们,很多军官甚至中高级将领们投诚那都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的。
如果哪天林子然战败了,估计他麾下的将领们也会带着士兵另投他家。
怎么说呢,日子总得要过啊,不当兵吃什么啊!
很多中高级将领昨晚都是一夜没睡安排部队的开拔事宜,这安排妥当出发后,林子然也没把他们留在身边看着他们不听的打呵欠,而是直接让他们各自回部队。
等他们各自回到了部队后,可以在马车上简单的小睡一会,要不然的话,继续这么撑下去林子然怕他们没被敌人干趴下,自己就因为连续熬夜倒下了。
就当林子然亲自率领大军南下的时候,被林子然留下来坐镇平丹城的则是开始马不停蹄的整编战俘。
这一次南下时间紧迫,同时投降的战俘数量又非常多,不可能说直接简单的直接编入部队一起带着南下。
因此林子然是先带着第六师本部主力先行南下,留下了吕三振带着一部分兵力在督练处募兵科、参谋处新兵科的相关人员的配合下招揽这些战俘,尽快的把这些战俘编入部队之中。
根据既定计划,这些战俘里的技术性兵种,尤其是炮兵、骑兵这两大技术性兵种,因为人数不多所以也是优先招募对象。
同时一大批的资深士兵,也就是那些军士们也是优先招募。
这些人既属于普通士兵的行列,哪怕是投诚了后直接接受他们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同时又是资深技术性兵种,乃是第六师目前最为缺乏的骨干士兵,所以只要投过来那么敞开了接受。
普通士兵嘛,则是采取自愿原则,愿意投诚过来的直接过来,如果不愿意就继续待在战俘营里充当民夫使用,后续帮忙运输物资之类。
而军官们,则是区别对待了。
如果是一开始就主动率领部队投诚的战俘军官,那么直接根据情况晋升使用,甚至是让他们继续带兵,这是为了做出林子然的容人之量的姿态。
毕竟这些人都是一开始就表明态度,带着部队叛变过来的,可不是说那种被迫投降的。
那些被迫投降的诸多军官里,也是根据自愿原则,愿意投诚过来的中低级军官经过一定的问询考察后,直接打散任用,只不过不会让他们直接担任前线部队的实际职务,而是会让他们先担任文职类的职务,先观察一段时间。
不愿意的继续关着当苦力用!
如果是高级军官,尤其是战俘里的好几个团长甚至一个师参谋长,这样的人就不能随便对待了。
看每个人不同的影响力会做出不同的对待,后续该如何处理也不是邓有为能够插手的。
吕三振对战俘的收编工作还是很上心的,因为留下来的时候,林子然已经是提前给他晋升了职务,晋身为第六混成旅的旅长,少卿军爵。
少卿旅长呢,这是吕三振几年前连想象都无法想象的,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能够成为数千人的统帅领军一方!
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
自从进军平丹县后,林子然就是先后接受了原来李坤所部上万人,并编组了第三混成团、第四混成团、第五混成旅。
后续他又分别把两个接受过来的混成团派遣到了重广城下以及凌昌东岸,分别归属吴大江、王道(刀疤)指挥。
同时也是为了让这两个方向的部队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他很干脆的直接把吴大江和王道分别晋身为少卿旅长。
因此,目前的第六师体系内,
吴大江是在重广城外担任第一混成旅旅长,麾下为第一混成团和第三混成团,不过这两个混成团的骑兵和炮兵等部队已经是整合到一起直接属于混成旅指挥。
同样的,在凌昌东岸的第二混成团和第四混成团,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整编为第二混成旅,由王道担任旅长。
现在呢,暂时留守平丹城的吕三振,则是成为了第六师体系内的第六混成旅旅长。
此外还有一个混成旅就是萧翔宇率领的第五混成旅,只不过萧翔宇和前面的三个旅长不一样,人家可是自带五千人马投奔过来的。
不管怎么说哦,吕三振目前都是成为了第六师体系内的第四个混成旅旅长,可见林子然对他的器重。
这人跟林子然很早,乃是最早的一批农民军官之一,和吴大江是同一批早期军官,后续也是努力学习自我提高,并且一直都是在前线部队带兵,其各种军事理论其实也就那样,但是带兵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能力勉强也算好。
毕竟早期跟随林子然的军官多了去,但是真正能够爬起来的也就只有他和吴大江两个人而已。
只是和另外三个混成旅旅长手底下都有着五六千人不一样,现在的吕三振手底下只有区区六百多人!
因为暂时的第六混成旅,除了一个步兵营外就暂时没有其他人了。
第六混成旅的预定兵员,都将会从这一批战俘里选拔。
毕竟有八千多战俘呢,就算是有一部分不愿意继续当兵吃粮的,但是保守估计用来组建一个混成旅还是不成问题的。
除了收编战俘,编练第六混成旅外,吕三振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协助维护后勤线了。
虽然说从平丹县城到石岩镇的这一段距离的后勤补给,将会有辎重团所负责,但是平丹县城这边本身的控卫,还是需要目前只有几百人的第六混成旅来做的。
而一旦他把第六混成旅整合完毕,那么就要立即率军南下增援第第六师本部了。
就当吕三振在后头整编战俘的时候,林子然也是带着第六师本部以及第五混成旅成功抵达了石岩镇外。
因为时间急迫,加上距离也就二十多公里而已,同时道路也算好走,因此林子然早上带领部队南下,等到了傍晚时分就已经是抵达了石岩镇外。
而实际上,在午后时分的时候,第六师本部的一部分前锋兵力就已经是抵达了石岩镇外。
只不过来的只有一个轻装步兵营以及师属骑兵团,这南下速度快是快了,但是没有什么重火力,自然是没有办法提前攻城的。
这些前锋兵力抵达后,主要工作还是肃清周围,详细侦查周边的状况,整理出周边的地形,敌军部署情况,为后续的大军的正式进攻做准备。
率领主力部队抵达后,部队的驻防以及各种准备事宜自然有其他人处理,林子然则是趁着天色还早,带着一票将领们登上了一个小山坡,用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石岩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