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当家不好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但是九斤轻型臼炮不一样,这东西在林子然看来就算简化版本的迫击炮。

    该炮采用铁铸炮身,炮管非常短,可以发射标准九斤圆形榴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四百。

    虽然说这个射程甚至都还没有米尼步枪远,但是这玩意打出去的可不是子弹,而是炮弹啊

    四百米距离上,根本不用精确射击,一枚榴弹打过去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虽然精度差,射程近,但是林子然看重的就是这种轻型臼炮可以让步兵们直接带着上战场,伴随步兵部队中近距离的炮火支援。

    所以林子然打算给步兵部队配属若干这种九斤轻型臼炮试一试实战效果。

    反正这种轻型臼炮都是采用铁铸炮身木制地板,成本低得很,采购价一门一百块都不到

    因为这玩意本身就便宜,定位就是廉价步兵直属火力,所以炮弹发射药什么的自然是不能用最新型的榴弹和栗色火药,直接用库存的大量黑火药发射药以及旧式榴弹就行了。

    反正那些在新型榴弹以及栗色火药生产线建成之后,就能够源源不断的这些新是弹药了,再加上库存的新式弹药,足够让第六师所属的炮兵部队尽数使用上新型弹药了。

    这种情况下,炮兵部队是不会继续采用旧式弹药的,毕竟这新型弹药和旧式弹药之间,有效射程差别太大,但凡有可能,炮兵部队都会选用新型弹药的。

    这样一来,库存的黑火药发射药以及旧式榴弹也就可以给这些廉价轻型臼炮用,算是废物利用吧。

    至于这些轻型臼炮的实战效果,还得再看,如果好用那么就继续装备,如果没啥用处直接撤编就是了。

    反正林子然也没指望过这玩意能够发挥出来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林子然很清楚,如今部队能够依赖的火力,还是那些野战炮和榴弹炮。

    野战炮方面不用担心,他之前通过南州银行下属各商行采购到了四十多门南州机器局所生产的的新型九斤野战炮,还有二十门的五斤新型野战炮。

    总数六十多门的野战炮火炮,哪怕是在注重重炮的大恒里,对于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而言,也是足够用了。

    不过和这些野战炮搭配使用的中口径榴弹炮,也就是大概一百五十毫米左右口径,弹重恒斤的野战榴弹炮就是比较缺乏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制火炮
    过去两年里,林子然也是尝试过对外订购中大口径的榴弹炮乃至重炮。

    但是并不好买。

    但是想要采购很难,甚至出高价也都很难买到。

    之前林子然也就只能通过南州商行采购到了四门十八斤的榴弹炮,后来又是通过弹药换枪炮,从李坤手里换到了两门,再过来则是在凌昌丰烟镇里的冯浩忠所部里缴获了一门差不多到身管寿命的,不过这一门已经无法用于实战,顶多用来进行训练而已。

    这样全部加起来可供实用的十八斤榴弹也才六门而已,而且都是清一色的老旧货色,只能说勉强使用而已。

    而最关键的是,现在已经是没有外购的途径了,以前通过南州银行都很难弄到手,现在就更加被指望了。

    因为偌大的一个南海州,也就只有区区两家兵工厂能够生产这种大口径重炮而已,罗安兵工厂、南州机器局。

    其中的罗安兵工厂产能极低,一年也生产不了多少门,简明岗自己用都不够,根本不可能对外供应。

    就算有富余产能对外供应,也不可能卖给林子然这个竞争对手啊。

    南州机器局那边倒是产能不低,但是以目前的局势,邵秉宁愿让南州机器局的重炮工厂停工,也不会生产出来卖给南海州内的其他藩镇。

    继续外购是不太可能了,除非能够找到渠道从外州采购,但是外州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重炮,乃是大杀器,根本就没有几个藩镇会对外的。

    毕竟这些藩镇可都是竞争对手,一个个恨不得只有自己手里有重炮,其他人都是只用轻型榴弹炮呢

    外购不可行,自造的话一时半会也自造不了,林子然也就只能是先用着这六门十八斤榴弹炮将就着用了。

    好在这些老旧榴弹炮也能够换用栗色火药以及新型榴弹,以获得更大的射程以及威力。

    相对于中口径野战炮的匮乏,林子然手底下的重炮部队就是宽裕多了。

    这完全得益于去年孔德一带过来的第六重炮团,当初这个第六重炮团可是拥有九门十八斤的加农炮,六门二十四斤的重型榴弹炮,三门三十四斤重型榴弹炮,一门一百五十斤的巨型臼炮呢。

    这些重炮部队之前都是被编入了第一炮兵团内,番号为第三炮兵营。

    但是当初之所以搞第一炮兵团,并不是为了整合炮兵力量,最大的目的只是为了限制孔德一而已,随着时间的过去,孔德一也是逐渐彻底投靠过来。

    因此林子然在七月份的时候林子然又是把第三炮兵营给单独列出来,改称第三重炮团。

    只是目前的局势下已经很难大规模从外界采购到火炮,而青山机械厂又无法自行生产重炮,甚至就连普通五斤、九斤青铜野战炮都需要等到采购的设备到齐后,才能够逐步生产。

    因此短时间内,林子然是不太可能再得到各种野战炮、中大口径榴弹炮以及各类重炮了。

    这种情况下,在丁权坤介绍了一番青山石油公司的情况,尤其是介绍了青山机械厂的情况后,林子然开口道“机械厂那边的困难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困难的存在就止步不前。”

    “既然九斤野战炮已经能够搞出来了,那么就可以组织人手进行小规模生产嘛,哪怕是产量少一些,成本高一些,性能差一些,但是总比没有好”

    听到林子然这么说,一边的孔德一也是开口道“是啊,好歹也是新型火炮呢,哪怕性能不如南州机器局生产的,但是再怎么也比那些老式的火炮强吧,如今我们炮兵部队对新型火炮的需求极大”

    “如今所有的新型火炮都已经是分发下去装备了,备用的火炮数量严重不足,一旦开战打起来,前方如果有火炮的身管寿命打光之后,可就没有替换了”

    火炮这玩意,可是有身管寿命限制的,哪怕是滑膛炮也有着如此。

    那些铁铸滑膛炮的身管寿命,往往只有几百发而已,而青铜炮好一些,但是也就一千发左右。

    而如今的战争里,各藩镇对炮战非常的重视,打起仗来,炮兵可是主力,经常出现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有不少火炮直接打光炮管寿命的情况。

    这个时候继续强行使用,很有可能就直接炸膛了,非要用的话,也只能是采取减装药的方式继续用,但是减装药的话,射程可就会大幅度降低了。

    因此要想保证炮兵部队的持续战斗能力,备用火炮是非常重要的。

    丁权坤这个时候也是道“既然军方需求急迫,那么回头我就让老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手工生产。”

    既然林子然和孔德一他们都说了成本高、性能差、产量少都能接受,那么丁权坤自然也是不会反对什么,只要军方肯买单,他们机械厂正好先练练手。

    此时林子然道“不仅仅是五斤和九斤的野战炮,如今部队这边还比较缺乏十八斤的榴弹炮,这个也不能落下”

    丁权坤道“没问题,这榴弹造起来比野战炮其实技术还要简单一些,就是口径略大,加工起来比较麻烦而已。”

    野战榴弹炮的身管倍径普遍在七倍到十倍之间,他们正在用的十八斤榴弹炮,身管长都是十倍径的,更短的炮管制造起来也就更加的容易,同时对加工工艺的要求其实也没多高。

    因此这种十八斤的榴弹炮制造起来,其实要比新型九斤野战炮还要更容易一些。

    当代的各种中小口径火炮里,其实制造技术最高的还是南州新型九斤野战炮。

    南州机器局的这款火炮,其实当初对外卖的也不仅仅是一门火炮,人家卖的是一整套火炮系统。

    它除了采用高精度加工出来的高质量青铜炮管外,保持高强度但是重量却是更轻的炮架乃至车轮等结构,确保了火炮可以使用强装药以获得更高的射程以及精度的同时,还能把重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之下。

    仅仅是这炮管和炮架,就不是寻常的兵工厂能够搞出来的,看似只是普通的青铜炮管以及钢铁炮架,但实际上对于当代的技术水平而言,其技术含量非常高。

    此外他们还整合了栗色火药、拥有高强度弹壳、采用金属圆盘引信的榴弹。

    这三者加在一起,才是南州机器局的新型九斤野战炮,三者缺一,都是无法达到一千五百米的超高有效射程。

    青山机械厂已经是解决了栗色火药以及新型榴弹的批量生产问题,接下来需要攻克的如何批量生产这种高性能青铜炮管以及相应的炮架了。

    只是再顺利估计也得等到明年去了。

    林子然显然是不能等到明年去的。



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坤的试探
    所以哪怕是存在着各种问题,林子然也是让青山机械厂生产新型九斤野战炮以及十八斤榴弹炮。

    当天会议结束之后,丁权坤就是回到了青山镇,亲自找到了王老板交代了各项的生产任务。

    简而言之就是在各种设备到齐,能够批量生产之前,先组织人手生产各类火炮,尤其是新型九斤野战炮以及十八斤的榴弹炮。

    还有更大口径的重炮,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搞几门出来。

    王老板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他只是个拿工资的,上头让他怎么搞就怎么搞。

    再说了,他也就是动动嘴的功夫,又不用他自己泡在实验室里或者蹲在车间里忙乎。

    哪怕是任务紧张,他顶多就是跑到实验室或者车间里督战而已。

    当即,王老板就是开始抽调人手开始以纯手工的方式打造火炮了,因为人手有限,手工生产也非常慢,所以按照有限度,先搞新型九斤野战炮以及十八斤的榴弹炮,其他的放缓再说。

    当青山机械厂全速运转起来,尤其是不惜成本也要手工打造火炮的时候,有心人仔细观察连关县内,尤其是三洋镇这边的情况,那么就可以察觉到诸多的不正常。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往来三洋镇码头的船只多了

    其中不少的船只运输到三洋镇的货物,都是一些基础工业原料,硫磺、硝石、铁矿石、煤矿石、还有大批量的钢铁等等。

    至于同样众多的机械设备,人们倒是见怪不怪了,因为青山石油公司常年都是大量采购各种机械设备。

    南海州乃至外州的一些机械公司,为了跑业务那都是直接在三洋镇设立办事处,在这里常驻人员了。

    同时林子然还几乎满世界搜刮着枪炮

    尤其是福元军机械厂原产的福元火枪,更是越多越好。

    因为福元火枪已经是南海州地界上诸多钢制滑膛火枪里,仅有能够在雕刻上膛线以后还能够保持一定可使用寿命的。

    其他的火枪,比如罗安兵工厂仿制福元火枪而来的罗安火枪就不行了,刻上膛线打不了几枪,膛线就会被磨光了。

    在可以预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青山机械厂都是不可能自行生产这种高质量的钢制枪管的,哪怕是明年可以生产了,但是产量短时间内也多不到那里去。

    所以提前采购囤积一部分很有必要。

    火炮也同样如此,只不过相对于福元火枪比较容易采购到,火炮就很难了。

    各家藩镇都把这火炮当宝贝,就算手头上有多余的,但是如果没有绝对的理由,人家宁愿让这些火炮在仓库里生锈也不会卖给林子然。

    倒是福元火枪容易采购到,这福元火枪的产量实在是太大了,据传去年一年里,福元军械厂就生产了超过二十万支的福元火枪,供应全州乃至周边数州各藩镇的军队。

    邵秉接手了罗海城内的诸多兵工厂,尤其是福元军械厂以及南州机器局后,虽然对军械外销进行了控制,不过福元火枪这东西基本不禁售。

    因为这玩意本来满大街都是,随便遇见个土匪,人家手里拿着的火枪基本都是福元火枪,稍微实力大一点的藩镇,手头上哪一个没有几万条福元火枪啊。

    再说了,很多藩镇手底下的兵工厂,哪怕是没有办法制造新型火炮,但是火枪还是能造的,就是质量不如福元火枪而已。

    但是这不重要啊,他们又不用再枪管上刻膛线,差的那点质量根本不影响使用。

    怎么说呢,就算邵秉不对外贩卖福元火枪,各路藩镇也不会缺福元火枪,就算是林子然,真逼急了他也能够让青山机械厂生产质量差一些的滑膛枪来用

    所以邵秉并没有禁售福元火枪,只要出的起价,同时也不和他敌对,基本上都能采购到。

    毕竟福元军械厂那么大一个厂子,只靠罗海军一家的话,其实也没这么多的订单维持这么大的厂子。

    南州机器局同样如此,不过邵秉最近找了个办法,不在南海州卖,而是卖给外州的藩镇,哪怕是价格上吃亏一些,利润少一些,他也不愿意继续向南海州内各藩镇火炮。

    林子然大规模采购枪炮以及各类物资之余,第六师自身也没闲着。

    三洋镇乃至青山镇等各地,可以频繁的看见第六师部队进行各种演习拉练,城郊军营内的将士们,天天高强度进行训练。

    因为这些高强度训练,食堂甚至都是特地为将士们进行了加餐。

    训练之余,各部队也是轮番出动,针对连关十二镇、南安南部四镇、凌昌东岸六镇的所有匪徒势力进行围剿,以剿匪作为实战训练,既能训练部队,又能剿匪,剿匪的时候有时候还能获得一些战利品,简直是一举三得。

    同时第六师司令部在辖区内的各个募兵点,也是掀开了新一轮的募兵宣传,争取让更多的青壮参军。

    分别设立在三洋镇、连关县城、丰烟镇三地的三个新兵营,又是迎来了大批的新兵,这些新兵有一部分将会被编入第四步兵团,一部分将会被补充到各部队。

    等这一次的扩编完成之后,整个第六师的总兵力将会达到一万九千人,这一万九千人都是属于正规军,并不包含各地的巡警。

    至于民团,在抽调了最后一批地方民团编入第一混成团、第二混成团之后,从今往后林子然治下已经是没有什么民团了。

    之前有的那些民团大多都是被整编了,精干被直接编入正规军,其他部分则是补充到各地方充当巡警。

    因此可以说,这一万九千人就是林子然麾下所有的武装力量了。
1...127128129130131...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