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当家不好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更加不要说因此而造成的战略影响了。

    付出一定的伤亡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了,身为一个将领,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需要尽可能的用更少的伤亡获得更大的战果。

    卫逸东此时就是在脑海思索着,如果让自己来指挥第一步兵团作战的话,应该怎么打,才能够减少伤亡,同时获得更大的战果。

    卫逸东沉思着这些的时候,已经是把自己完全代入到了第一步兵团团长这个角色里。

    因为他很清楚,一切顺利的话,也许不用多久自己就能够成为一个团长了。

    卫逸东乃是随营学堂第一期军官培训班学员,今年一月中旬完成理论文化课学习后,进行的文化课毕业考试里,他乃步科第一名。

    因为理论文化课的优秀成绩,所以他被特别安排到了第一步兵营里进行实习。

    但是很快,他就是被直接调到了第一步兵团团部进行实习。

    当他的其他同学们还停留在中士军爵的时候,他却已经是成为了上士军爵。

    不管是徐中书还是林子然等人,对此人都是寄予厚望,要不然也不会直接调到第一步兵团的团部里实习了。

    这个实习可不是当个小参谋,而是跟在徐中书身边,直接学习如何指挥一个团

    这也是目前这一百多第一期军官生的独有实习方式

    第一期军官培训班里的军官们如今的实习,并不是说当参谋或者安排去担任副排长、排长,也不是安排去当什么参谋,而是直接安排到各连、各营的营长身边学习。

    注意,是安排到各连长,营长身边进行学习

    他们将会跟着这些连长、营长们直接学习如何指挥一个连、营。

    卫逸东是比较特殊的,他直接跟在徐中书这个团长身边进行学习。

    等这些军官生完成为为期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的学习,这个主要看其学习进度以及上官对他得到期望有多大。

    完成实习后,就会正式服役,至于正式服役后怎么安排,就得看个人的能力了,而对于那些能力强悍的人来说,往往就是直接让他们担任一段时间的副连长,不用多久就让他们直接担任连长,再过来就是营长什么的了。

    甚至可以说,只要表现正常,都不需要太过优秀,那么最次也是一个连长起步

    没办法,现在林子然麾下合格军官严重缺乏。

    连昔日土匪、普通士兵出身的很多军官都是当着连长、营长,这并不是林子然愿意用他们,林子然也知道他们能力跟不上,但是奈何没人可用啊。

    如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百多经过半年正规学习的军官,自然是要最大程度利用上的。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卫逸东的前途是闪亮无比,大概率是连长起步,不用多久就是营长甚至团长了。

    但是以后具体怎么样,还得看他带兵的具体表现。

    理论学习和实习期的表现,只是决定他们的有多高,而最后能走多远,得看实际表现。

    卫逸东纵观全场学习指挥的时候,他身边的徐中书则是不断的下达各种命令,以调整整个步兵团的进攻。

    另外一边,当第一步兵团走上正轨,没有和前面两次出现大规模逃兵之后,作为战略预备队,同时兼任督战队的第二混成团,也已经是开始做最后的准备,看样子是随时能够投入战斗了。

    这意味着林子然手下的四个主力步兵营,将会尽数参与进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林子然没有战略预备队了。

    如今充当督战队的亲兵队两百余人、两个骑兵连以及第二辎重营六百五十余人,以及炮兵部队里的上百名运输兵总数将近一千五百人,可都是战略预备队呢。

    除了这些战略预备队外,其他能够动用参与进攻的步兵,都已经是被林子然尽数投入战场。

    因为这一次的进攻可不是什么试探进攻,而是总攻,要的是直接攻克对方的防线,拿下这个丰烟城。

    实际上,昨天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就是总攻了。

    今天上午的第二次进攻同样是总攻,但是很可惜,前面的两次总攻都是虎头蛇尾。

    而这一次的总攻,既然都已经是冲上去了,林子然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

    看着前方城墙缺口第一步兵营那边的战斗继续胶着,加上吴冠林以及其他几个参谋也是提出是时候投入第二混成团参与战斗。

    因此林子然放下望远镜后,直接下令“传令第二混成团,按照预定计划朝着敌军左翼发起猛攻”

    “辎重营等各部战略预备部队提高警惕,同时也要做好增援的准备”

    “告诉徐中书,本官今晚要在丰烟镇吃晚饭”




第二百四十六章 货比货得扔
    林子然既然说了要在丰烟镇吃晚饭,就要在丰烟镇吃晚饭。

    哪怕是后续进攻里,守军抵抗的非常的顽强,哪怕是第二混成团投入战斗后,守军虽然节节败退,甚至连城墙防线失守以后,依旧退守城区依托城内的建筑进行抵抗。

    然而林子然面对这种情况,直接让炮兵部队前置,直接对城区发动大规模的炮击。

    后续更是直接调五斤火炮入城进行近距离炮击,杀伤那些顽抗的守军。

    丰烟镇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小镇而已,镇内本来就不说,镇内的居民甚至都没有双方厮杀的军队数量多。

    就这么一个小地方,守军就算退守城区也坚持不了多久,更何况第六师一方还拥有绝对的炮火优势以及兵力优势。

    如此双方激战数个小时后,已经被分割包围的守军残部终于是撑不住了,若干残部陆续投降。

    这让林子然非常的羡慕冯浩忠,这人带出来的兵不简单啊。

    入城后通过询问战俘,才知道此战里守卫该地的只有第三师的一个小团,总兵力一千一百人不到,只有四门火炮。

    战后统计,两天激战里,该部直接战死将近一百人,受伤三百多人,直接伤亡死百余,伤亡率将近百分之四十。

    最后还是在城区被分割包围之后,这些残部守不住,又突围无望之下才不得不投降的。

    而作为进攻方的第六师所部,两天激战了各部损失总数六百多人,而且其中将近百人还是自己杀的逃兵

    此战,毫无疑问是林子然起兵一来,打的最为残酷,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战斗。

    但是让林子然欣慰的是,尽管此战开局不妙,第八步兵营简直是丢尽了他的脸面,但是后续通过种种手段还算是顺利扭转了局势。

    要不然的话,他恐怕就要在这个小小的丰烟镇里翻船了

    成功攻占丰烟镇后,林子然直接在城内用晚饭,用过晚饭后他看起来了吴冠林整理的此战的完整战报,而越是看他就越是深感无奈。

    此战自己是胜了,但是部队的整体表现实际上相当糟糕。

    参谋处整理的战报里,指明了一系列战斗过程里,己方出现了至少十多次致命的漏洞。

    如果敌军不是兵力实在太少的话,或者敌军的火炮多上那么几门的话,兴许这一次的进攻就得饮恨而归。

    同时各部队军官的指挥也是不尽人意。

    徐中书这个前线指挥官的指挥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人家是职业军官出身,指挥这种战斗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出现在诸多营长以及连长们身上。

    这些中低级军官的指挥水准严重不足,甚至很多时候都会误解命令,进而做出一些让上头都糊涂的举动来,不少人还觉得自己都是天命之子,经常擅自行动。

    总体上来说,所有参与进攻的诸多连长以上的中高级军官里,除了徐中书和张寒秋等少数几个人外,其他人的表现都是不咋地。

    相对军官的素质低下,士兵们的表现其实反而更正常一些。

    虽然士兵们的表现也不咋地,但是考虑到其中很多都是新兵,训练时间不足,之前也没有打过什么仗,表现差是可以理解的。

    而今天下午的第三次进攻里士兵们大体上已经是适应了战争,表现的算是可以了。

    看罢详细的战报,林子然就是很羡慕冯浩忠

    看看人家手底下的军队,再对比自己手底下的军队,真是货比货的扔啊

    一千出头的守军抵挡己方五千大军,而且己方还拥有绝对的火炮优势,对方也没有什么完善的城防工事,就能够给自己制造这么多的麻烦。

    而且在伤亡过半后,甚至在他们的团长都是阵亡后,还能在营长甚至连长的带领下继续顽抗作战。

    如果不是后来自己的部队把他们分割包围了,彻底断绝了他们继续抵抗或者突围的心思后,他们估计还不会投降呢。

    怪不得冯浩忠的兵力实际上并没有比李定钧、赵松多,三者的实际兵力是差不多的,但是却是让简明岗视为心腹大患。

    为此不惜和李坤联手也要把冯浩忠所部干掉。

    当时

    这第三师,战斗力不俗啊

    为了体现对这些战斗力不俗的第三师将士们的尊重,林子然吩咐一定要对投降的四百多名第三师的战俘们严加看管。

    同时呢也是吩咐罗麻子可以开始从这些战俘里劝人投诚了,尤其是那些军士和低级军官们。

    自从当初从广安战俘里招募了大量人手后,林子然就觉得从战俘里招人是一个可以快速让部队增加战斗力的方式。

    这些战俘很多都是职业军官以及老兵,这些人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林子然这一支严重缺乏职业军官和老兵的军队而言。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实各藩镇的战争里,获胜一方直接收编落败者的部队那是很正常的事。

    那些落败的战俘们,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太过反抗。

    简明岗如今麾下的四万多大军是怎么来的

    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原来程凌峰麾下的人马,被他收编打散以后重编的。

    当然了,这只局限于普通士兵以及低级军官,中高级军官的话就得看情况了。

    林子然让罗麻子去招揽战俘里的人手,主要目标也是那些军士以及低级军官。

    军士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兵,炮兵的话一般都是炮长,步兵的话往往都是伍长、排长之流。

    低级军官就更不用说了,一般都是担任连长,副官之类职务。

    上述两者,乃是一支部队里的骨干。

    有了这两种人,直接补充一批新兵,短时间内就能够拉出来一支军队来。

    除了这两个主要目标外,普通士兵也是争取的重点。

    这些士兵里其实也有部分新兵或者素质差一点的士兵,但是都不差,比直接招募的新兵强多了,能收编多少是多少。

    至于剩下的几个中高级军官嘛,看情况,愿意投诚的最好,直接给虚职,先观察一段时间,后续看情况任用。

    如果不愿意投诚的话,杀是不可能杀的,甚至都不会一直关着,而是会把他们先关进战俘营里,以后时机适合了,自然也就能够重获自由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镇不杀藩镇
    如果是低级军官或普通士兵的话,如果他们不愿意投诚的话,其实最后林子然还是会把他们放掉的,甚至这个时间都不会太长。

    顶多就是把他们扔进战俘营里一段时间,干一些苦力活什么的,以后慢慢还是会放掉的。

    不存在着人家不愿意投靠你,就把对方杀掉的情况。

    哪怕是冯浩忠以后落在林子然手上,林子然也不会杀他,顶多也就是软禁着一段时间,等他没什么威胁后就会放掉。

    大恒藩镇混战这么多年,虽然有时候彼此的战争比较残酷,但是打完仗后,获胜一方的藩镇其实很少会赶尽杀绝的。

    不管是对藩镇还是对军官又或者是士兵,都不会赶尽杀绝。

    如果获胜一方都要赶尽杀绝的话,这几十年来打来打去的大恒人早死绝了,那里还会有两亿多人口啊。

    同时这也是大恒藩镇之间的一个默契吧,因为他们大概率也会战败的。

    大恒遍地藩镇,这么多藩镇里到最后几乎所有人都会失败

    因为胜利者只会有一个,那就是那个重新统一大恒的人

    尽管谁都想要成为唯一的那个胜利者,重新统一大恒的人。

    但是任何有理智的藩镇都会知道,自己成功的概率非常的小。

    为了失败后自己的小命着想,保持这样的不杀俘,尤其是不杀藩镇的默契还是很有必要的。

    林子然也是一个尊重传统的人,所以这些战俘能够招揽过来就招揽过来,如果他们不愿意,也没啥,顶多就是让他们进入战俘营干干活而已。

    不过,林子然还是很相信罗麻子的招揽能力的。

    当初数百广安战俘,可是大部分最后都成为了第六师的一份子。

    连徐中书这样的人最后都成为了林子然麾下的大将,其他战俘就更不用说了。

    林子然估计着这一次也能够从战俘里收回不少的老兵乃至军官人才。

    毕竟他们打的是大恒内战,又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不是大恒人和异族之间的战争,彼此间没啥生死仇恨。

    甚至诸多藩镇麾下的军官,乃至他们本人,以前还是同窗好友呢。

    林子然还特地让罗麻子去请吴冠林以及徐中书等这几个罗海军事学院或者罗安军事学院出身的人帮忙招揽。

    这样招揽起来更加容易。

    因为里头好几个军官,还是他们的校友

    广安、罗安两郡内的职业军官,尤其是十年前到三年前就服役的职业军官,绝大部分都是出自于罗安军事学院的。
1...113114115116117...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