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西班牙是个不幸的国家,周围都是敌人,东岸的情况其实也是如此。虽然贵国根基远在新大陆,但海外利益众多,意大利、葡萄牙、库尔兰、奥斯曼、南非、印度乃至中国,抢占了如此多的资源,霸占了如此广阔的海外市场,欧陆每个国家都嫉妒不已,并想要取而代之。西班牙王国对贵国的海外利益并无所求,相反还让渡了诸多内部市场,可以说贵我两国是天然的盟友,为何不能加深关系呢”卡斯特罗大使说道。

    他这话可以说姿态摆得很低了,一点不像他刚直果敢的军人身份。不过这又如何呢窦司长也不是那不通世事的三岁小儿,任他卡斯特罗言辞恳切,神态恭敬,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心里有数,因此便说道:“大使先生,西班牙语我国是邻国,交往颇多,本来就没什么事情,还是不要疑神疑鬼。”

    “那贵国在葡萄牙和意大利增调陆军,在佛得角群岛增派战舰,在休达港不尊法令,排挤甚至驱逐我方官员,这又是为了什么如果贵国真的看重两国友谊,请调整上述部署,不然卡洛斯国王无法安心。”卡斯特罗大使不死心,一定要逼着窦司长说一句准话。

    听卡斯特罗这么一说,窦司长不开心了。他本来就是被人推过来随意打发西班牙人的,心里老大不情愿,这会看这个大使咄咄逼人的,更是有些恼火。这帮痴傻的西班牙人,到底发了什么神经进攻西班牙王国是百年大计,从上届政府执政之初便开始筹划,几年前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军事机器一旦开动,岂是那么容易停下来的不说那可能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便是这思想混乱也会让本届政府颜面无光,威信大损。

    现在政府上下已经统一了认识,觉得不管西班牙王国投不投向法国,都要对他们展开致命一击。以前或许还有人打着慢慢蚕食的主意,但经过这几年的辩论,真的已经没有几个了。缓图派已经彻底实施,急进派才是主流!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就凭你一个小小的使节说几句车轱辘话,就想让我们停下已经发动的军事机器,开什么玩笑

    不过窦司长不愿意对卡斯特罗说这个实话。如果东岸兵强马壮,据说准备了骇人听闻的法币两亿圆的特别经费,自然看不大起西班牙这个注定要被血虐的倒霉国家




第八章 努力(三)
    卡斯特罗返回使馆后反倒平静了下来。

    其实,以最近二十年以来东岸国势崛起的盛况,以及他们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他们参加一场欧陆战争,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其实,上一次反法同盟战争他们缺席,就已经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了。因为在大家看来,那是一次完美地介入欧陆局势的机会,但东岸人愣是从头到尾都没怎么介入,只是派了少许人马以雇佣军的形式加入了联合省主导的一方罢了。

    但这一次,他们应该不会再错过了!欧陆各国在上次战争中打得精疲力竭,政府债台高筑,人民困苦不堪,短期内不宜再大动刀兵。但世间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的病情摆在那里,继承问题也困扰着好几个国家,这就是客观事实。

    这个可怜的国王最近几年屡次传出病危的消息,且每次都被人传得绘声绘色——这里不得不吐槽下马德里宫廷的保密问题——似乎下一刻就要挂掉一样。虽然最后都化险为夷,成功活了下来,但老实说,这不仅不能给关心他健康的人以欣慰,反倒是加重了他们的忧虑。狼来了这么多次,总会有一次是真的,卡洛斯国王,其实离生命的终点已经近在咫尺了。

    但他的死亡,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很可能要数百万人为他陪葬。这就是君主制的弊端,继承问题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为此会引发残酷的战争。从这个角度而言,东岸人鄙视欧陆的君主制度,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大战一起,已经拥有千余万人口,财政状况较为健康,且军队非常精锐的华夏东岸共和国,真的会作壁上观吗欧洲任何一个有点头脑的政治家怕是都不会做此联想。虽然东岸共和国之前那个执委会领导人邵耀光,满嘴“和平”,始终要求“对话”,“不建议战争”,但这话鬼才信!那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卡斯特罗大使一年多前在马德里参加过一次沙龙。在座的很多都是有名望的大贵族,他们判断只要西班牙王国倒向路易十四,东岸人加入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这从他们处心积虑的军事调动就能看得出来。不过也有人认为,不管西班牙倒向哪边,东岸人都必定会参战,且以西班牙作为主要打击对象。简而言之,西班牙若倒向法国,东岸人就加入奥地利一方,西班牙若倒向奥地利,东岸人就敢加入法国一方,哪怕为此得罪荷兰人也在所不惜。

    卡斯特罗对后一种说法深信不疑。对他这种死人堆里滚过的人而言,这个时候还持有幻想是十分可笑的。东岸人若是珍视与西班牙的友谊,现在就应该撤走增派到葡萄牙和意大利的陆军,调回增派到加勒比海及佛得角群岛的海军,不再怂恿熱那亚人在西西里岛搞风搞雨,不再支持米兰、帕尔马等地的意大利贵族反对西班牙的统治,完整地把休达港交还到西班牙手上,停止在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的阴谋活动,禁止中国人在菲律宾群岛的蚕食。只有这样,卡斯特罗大使才会相信东岸人不会对西班牙王国不利。但很可惜,最近十年来东岸人一直在加深推进这些活动,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东岸人,压根不想要和平!他们不在乎加入哪一方,或者不加入任何一方都行,他们只会盯着西班牙打!他们垂涎西班牙拥有的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垂涎殖民地上那无尽的森林、平原、草场,垂涎那成群的无主牛羊及矿山,垂涎海洋里随处可见的密集鱼群,垂涎两百年来西班牙移民祖先建设好的城市。他们想要吞并这一切,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卡斯特罗身为忠诚的西班牙军人,在最后一次努力失败后,他已经别无选择。除了继续派副手与东岸人沟通,期望那几乎没可能的和平外,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2月15日,他带着两位随从,乘坐火车一路南行,抵达了繁华的经济重镇青岛港,然后第一时间入住了充作法国大使馆的金百合花商馆。他知道商馆外面一定有着大量梅毒病人统计调查局的探子在观察,但他不在乎!都已经这个时候了,卡斯特罗觉得没必要再在乎东岸人的观感了。卡洛斯国王一旦不幸离世,东岸人即便不会第一时间攻击西班牙,但最终还是要打的,那样又何必战战兢兢呢卑躬屈膝是要不来和平的,西班牙王国需要堂堂正正面对一次!

    很不巧,法国大使不在金百合花商馆,因为他去洛阳府的新使馆了。接待卡斯特罗的是一位名叫亨利的年轻人,非常热情,使馆工作人员也证实他是“法王路易十四面授机宜”的全权特使。

    “我从奥斯曼人那里得到一个秘密警告,你们要对东岸人与葡萄牙、意大利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加以关注。他们最近在黑海招募了很多富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那些都是好小伙,敢打敢拼,并且会慢慢部署到葡萄牙和北意大利,这可能会对你们造成一定威胁。”亨利特使喝着香浓的咖啡,面容严肃地说道。

    法兰西王国在西班牙的活动是成功的。或许是过去几十年来英勇的法国陆军给他们造成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现在西班牙最有影响力的一批贵族都倾向于投向法兰西,即让路易十四与特蕾莎公主的子孙来继承西班牙王位。亨利对此很是骄傲,法兰西陆军是无敌的,本就应该如此!

    卡斯特罗其实对加入哪方都无所谓。这会听了亨利



第九章 鸡鹿乡
    1699年3月1日,潘帕平原深处,一位身穿天蓝色海军中将服装的老年人在人群簇拥下来到了某处军事基地。

    基地位于新设的安山县鸡鹿乡以西数十公里的山间,素来人迹罕至。不过最近几年在政府的投资主导下,因为项目建设所需,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项目建设主要有二,一是通往安第斯山对面的公路系统,二是与公路大致平行的山间引水工程。

    公路的起点是定难镇,是一条二等国道,目前修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样子,未来会在鸡鹿乡以西翻越安第斯山,进入到智利一侧。公路是水陆联运体系,即部分公路运输,部分水上运输,故还需要修一些码头,用吃水浅的72吨级内河小火轮来回运输。与大部分翻山公路一样,这条路冬天是要停运的,不仅仅是因为湖面会结冰,还因为大雪封山,无路可走。

    安第斯山冬天的雪是狂暴的,山区每年3000-4000毫米的降水量大部分是在冬天以雪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每到春末,积雪开始融化之时,山区数量众多的湖泊就会就会被融水注满,然后溢流到两侧。

    因为地形的缘故,大部分高水融水是流入智利一侧,最终注入太平洋。但东岸人不太高兴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他们明显更希望这些融水流入东岸一侧,即南锥台地区。毋庸置疑,这里的土壤质地其实是不错的,丘布特河、芦荡河、宝兴河一带密密麻麻的河成绿洲就是明证,当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出产的水果远销各地,是一项规模非常巨大的产业。

    现在,随着东岸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截止1698年年中,华夏东岸共和国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万人,68.9%的人是出生在东岸本土的,20.6%的人是来自中国的移民,9.8%的人是来自其他地方的移民(主要是欧洲),另外还有三十多万非国民劳务工对优质水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南锥台地跑马圈地蔚然成风。而为了鼓励这项产业,东岸政府也从水利彩票中拨出大笔资金,开始修建高山引水工程,即利用最新技术,改造山间的湖泊及河道,让更多的水流到东岸这一侧,给干渴的台地补充水分。

    这些工程每年投资数十万圆,压力不大,但贵在持之以恒。连续几十年投资的话,当地环境肯定会有一个剧烈的变化,这是很明白的事情。另外,东岸政府肯定是无法直接收回成本的,因为每年几十万圆的投资,即便增加了一些果园及工厂,也不可能通过收税收回来。当然政府也不看重这些,他们更看重的,是当地环境改变了之后,可能会吸引不少人过来定居,最终形成大的村镇,以及当这些村镇形成后,对于修建通往智利一带的交通设施时提供的巨大便利。整体而言,政府认为最终还是可以收回成本的,只不过这个周期是以五十年、一百年来算的,包含了税金(直接收益)、土地增值收益、当地社会发展收益(比如,社会发展了,受教育水平提高了,学有所成的人为国家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国防收益(沟通了智利地区,促进了文化交流,减少了当地的离心力,降低了维稳费用)等等。算上这些间接或者说隐形收益的话,甚至可以说这笔投资的回报率非常高,因为其大部分收益注定是无法体现在账面上。

    对了,安山县是去年(1698年)六月份设立的,下辖安山镇、绿果乡、河拐子乡、垦牧乡、鸡鹿乡和山泉乡,一共六个定居点,是全国第193个县级行政单位,目前有万余定居人口。与之一同设立的,还有光禄县(第194县),该县下辖光禄镇、沃野乡、安车乡、布民乡和石塞乡,一共五个定居点,大概八千人口的样子。

    这两个县,都位于安第斯山脉东麓,过去就是智利,为何设立,原因不问可知。甚至不光这两个县,东岸人还沿着山麓设立了一系列的定居点,分别是:艾山乡(位于后世埃尔索斯内阿多小村附近)、良城镇(原西班牙殖民城市圣拉斐尔)、下相乡(位于后世艾尔尼维尔el nihuil小村附近)、朱沛乡(位于后世帕雷迪塔斯小镇附近)、岔河乡(位于后世图努扬小镇附近)、西楼乡(位于后世乌斯帕亚特小镇附近)、顺河乡(位于后世梅地亚阿瓜小镇附近)、黄台乡(位于后世巴雷阿尔小镇附近)、峰山乡(位于后世罗德奥小镇附近)、场园乡(位于后世关达科尔小镇附近),一共十个定居点,都是去年年底批准设立的,首批共投入了法币一百万圆,迁移了一万多居民过来定居。

    这些个定居点,在充足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下,大概需要三年时间初步建



第十章 通远镇




第十二章 红桥
    茫茫大海上,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红桥”号孤独地航行着。

    “红桥”号是一艘有故事的船。事情发生在几年前,当时另一家老牌的东印度公司(全称“伦敦商人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12月31日,下文均称之为“老东印度公司”)在泰晤士河扣押了打算前往印度贸易的“红桥”号,随后引爆了英格兰国内对老东印度公司非常眼红的商人们的愤怒,他们认为老东印度公司无权扣押“红桥”号。

    国会为此举行了辩论,结果是“任何英国公民都有权与东印度群岛进行贸易”。由于国会的权利高于王室,因此老东印度公司手头的那张王家特许状自然也就作废了,他们不再具备垄断东印度贸易的权利。

    不过,国会的辩论结果其实也是一个笑话。前面还宣布任何人都有权进行贸易呢,但其实这只是为了扳倒老东印度公司垄断权的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而已,实际操作中根本不可能的。国会后来通过了一个法案,即在1698年认购了特定政府公债(总额200万镑,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买的)的商人们,将有资格组建新的东印度公司。

    新的东印度公司名叫“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在去年(1698年)成立,并在年底之前派出船只组织了第一次贸易航行。有意思的是,新的东印度公司有大约六分之一的股权是由老东印度公司掌握的,因为他们投资了31.5万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国资本家之间错综复杂、尔虞我诈的关系,一切都是钱在作怪。

    “红桥”号是在圣诞节前离开泰晤士河的,船舱内除装载了大量商品外,还有50名被雇佣的英国退役陆军官兵。他们现在已是新东印度公司的雇员,任务是协助公司的商务代表前往印度建立商站,并伺机扩大影响力。

    毫无疑问,两家东印度公司虽然关系不清不楚,有很多股东根本是同一人,但说到底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老东印度公司现有的商站、代理人、贸易渠道自然不可能交给新的公司,新公司无奈,只能从头建立起自己的那一份。这不,“红桥”号所载的50名军人就是前往孟加拉建立新据点的。这个据点将以采购硝石、胡椒、椰子、宝石、香水为主要经营任务,同时想办法控制当地的军阀,为新公司所用。

    “红桥”号经过几个月的航行后,曾经在青岛港靠过一次岸,出售了相当数量的威尔士白煤。这种煤炭东岸海军非常喜欢,每年都大量采购,为此东岸本国煤炭生产商曾经讽刺过海军“太娇贵”——不过在闹煤荒的现在,东岸煤矿的日子惬意得很,他们并不愁煤炭卖不出去——什么都要用最顶级的。

    英国人卖完煤炭及部分其他商品后,船舱基本已经空了。随后,他们又在东岸人这里采买了大量优质刀剑、铠甲、火枪、大炮,打算运到印度去贩卖。这些武器,比英格兰本土生产的便宜,质量还好,规格还统一(基本上零件都可以互换),作为一家私人贸易公司,真的没有理由不买东岸货。

    似乎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东岸人才对英国人在印度的活动异常宽容,甚少表现出敌意。这一个是因为他们在当地的实力有限,印度又太大,不可能垄断所有贸易。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英国人从东岸这边采买大量商品——至少武器和金属类制品大头是在东岸采购——贩卖到印度,充当了东岸商品事实上的代理商。对于那些实业企业来说,几乎没有太多区别,谁买不是买啊英国人自愿充当代理商,冲锋陷阵销售商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唯一可能有点微词的,大概就是一些东岸贸易商人了,但他们的声音不够大,影响力也不够强,暂时还改变不了局面。

    “红桥”号在海上航行了两天后,缓缓开进了桅樯如林的开普敦自由港。老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有商站,新东印度公司之前也已经派人(从老公司挖了几个墙角)在开普敦重金购地,建起了一个办事处。办事处的负责人是老东印度公司职员杰克查尔德,该学术家族年青一代的佼佼者。

    “道格拉斯船长,经历了几个月的惊涛骇浪,您还是如此荣光焕发。”穿着一身东式服装,手里摇着把折扇的查尔德笑着说道。

    “经历了几年的东岸学习、生活,您已经成功地变成一个东岸人了。”道格拉斯船长随意地坐在一张椅子上,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说道。

    &n



第十四章 拉杰普特的谋划(十)
    “就这些人,怎么打仗”1699年4月10日,第乌县以北的平原上,姚同中校收回拳头,面色不虞地说道。

    在他面前,是一个跌跌撞撞倒在地上的印度士兵。他被姚同一拳砸在胸口,结果没站住,一屁股坐在地上,让站在一旁的巴吉脸面无光。

    “身板瘦弱,体重不够,脚下没根,精气神也不行。这样的兵,居然也能和易卜拉欣总督的兵周旋那么久,你跟我开玩笑吗还是说,总督兵也是一群软蛋,和你们是大哥二哥”姚同中校背负着双手,在一排排的印度士兵面前走来走去。

    这些夯货,他看得是心烦意乱。巴吉这厮仗着东岸人廉价提供的武器,在拉杰普特南部沿海地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数次击败总督派来镇压的士兵,连麾下的总兵力也扩充到了五六千人。但这人是变多了,战斗力可未必!这厮不但收编了许多土匪,到后来还收编了很多食不果腹的乞丐、破产农民,让军队数量直接翻了一番。

    现在姚同也看到这些人的熊样了。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一脸菜色,身体瘦弱,眼神呆直。这样的兵,能打仗可以打胜仗先不说反应士兵身体素质的身高、体重、胸围、握力、耐力等指标了,就最基本的纪律怕是都不过关吧这样的部队,姚同中校真的有些看不上眼。

    “长官,现在整个印度都在打仗,人人都在扩充军队。乞丐充军打仗,也很常见啊。事实上,很多战斗的烈度并不高,不需要多么精锐的士兵。”说这话时,巴吉莫名地想道了那个雨夜,东岸人派出的守备队与他的手下一起行动,伏击了一支前来追剿他们的总督军队。那一仗,大雨如注,双方的火枪都不好使,结果东岸人愣是靠着刺刀攻击,直接打破了敌人的胆,与巴吉手底下那些土匪山贼一起,将这股官军全歼。这说明什么说明东岸军队在印度西北部横行,靠的不全是别人嘴里提到的火枪大炮,事实上他们的白刃格斗也比你强,这还让人怎么活
1...11421143114411451146...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