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十年代小军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你好好想想
活虽然不大,但是指挥整个村子的人劳动,多少也算是个锻炼。
“干啥呢这是?”孙力勤迎上去问道。
“哼。”吴光明哼了声,没理他。这是他多年来的态度,孙力勤一点不奇怪,心里反而很高兴,这傻小子多年都没变,好骗。
“那少年到底姓什么?”孙力勤又问,“哪里人啊?听口音不是我们这片的。”
吴光明对封华的佩服都要漫出来了。他下山之前,封华追上他,告诉他如果路上碰到孙力勤,会问他两件事:她姓什么,哪里人。让他什么都不要说,假话也不要编。
吴光明看着孙力勤,没有说话。
孙力勤笑了一下,“你告诉我,周末我让你姐姐回家。”
吴双自从嫁给孙力勤,很少回娘家,孙家人多活多,她婆婆又要杀杀她的性子,家务活都让她一个人干了,没时间回家。不过即便有时间,她也不想回家。
家里人都心疼她,特别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到她就要哭一场,所以她不想回家。结果除了逢年过节,即便住的不远,吴双也不回娘家。
吴光明再也忍不住,挥手就是一拳,重重地打在孙力勤的肚子上。吴光明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吴光明了……重体力劳动一年多,力气大了很多。而孙力勤还是过去的孙力勤,又因为这两年吃的不好,身体差了很多,一拳就被打趴下了。
身后的二十几个民工,对视一眼,推推搡搡地挤出两个人,走过去把孙力勤从地上拉了起来,放到了牛车上。
他们都是孙力勤从一个村子叫过来的,孙力勤似乎跟他们大队长有什么关系,反正这两年搬家具的活,都是他们给干的,免费!那可是红木家具!动辄几十斤,上百斤!又是爬山,又是过河的,搬上搬下,干一次能去半条命。
关键是,他们还半点好处都没有,水都得自带!但是不来又不行,大队长要扣工分。干了没工分,不干扣工分,谁能愿意?没趁机踹他两脚都是他们胆小了。
吴光明也没有乘胜追击,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了,怕是给三姐找了麻烦……不行,回去问问方华,能不能“整整”这人。
孙力勤躺在牛车上半天没动,其实已经没有那么疼了,但是他还是没动,没面子。起来之后怎么办?找回场子吗?找不回来……他打不过。他身后也只带了20个不肯为他出力的劳工,而吴光明身后是整个吴家庄的人。
所以他怂了,躺在牛车上装不治。
吴光明看了他一眼,也留下20个孔武有力的村民看守放在这里的家具,其他人继续回去搬。
整整搬了一下午,才把所有家具都搬下来。而孙力勤已经趁着吴光明忙着没看他的时候离开了,心里恨得咬牙切齿,这是他在吴家人这里吃的最大的亏!
想到一直被他拿捏不敢吭声的吴家人也敢对他出手了,孙力勤想了想,留下几个人陪着自己,藏在了不远处。他倒要看看,来拉家具的到底是什么人。
“王过海”的敌人也是很多的,他总得确定一个,才好回去交代。他这次能升职,上面也是看在吴家这棵摇钱树的份上。现在摇钱树似乎被别人摇了,他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就得倒大霉。
可是草丛里岂是好躲的?夏天蚊虫多,又闷热,不一会留下来的几个村民就受不了了,集体尿遁了。
把孙力群气的,却又无可奈何。其实他胆子最小,最怕鬼,从来不敢一个人走夜路。现在天色漆黑,让他一个人躲在草丛里,简直要吓死他了。
不过好在权利诱惑着他,吴家那些看着家具的人又在视线内,他还有几分胆子。但是草丛里真不是人呆的,孙力勤已经把上衣脱下来,包在脑袋上,只露出两只眼睛,不然他这张脸明天就出不了门了。但是身上却遭了秧,一个一个大包连城一片,整个人都胖了一圈。
当吴家把所有家具都搬下来的时候,封华就出了空间,把商量好的粮食放到了一处草丛里,找到了守在家具旁的吴光明,让他找人把东西背上去。
她选的这个位置离孙力勤非常远,背粮食的人又都不路过他跟前,天色漆黑,孙力勤并没有发现发生在暗处的交易。
吴家的人也都是在战火中长大的,一个个非常沉稳,即便发现吴光明让他们背的是现在极其珍贵的粮食,最多也只是眼睛亮了几分,并没有发出什么惊呼声。
封华看了看剩下的几个看家具的人,对吴光明道:“让他们都回去吧,我叔叔的人已经来了,一会就把东西都收走。”
吴光明往黑暗里望了望,漆黑的夜色,什么都看不见。
“来了什么车?”吴光明问道:“怎么没听见动静啊?”这么一千件10万斤左右的红木家具,光靠人背进城那是绝对不能够的,那得累死几个。牛车马车卡车,总得用个车,或者车队。
“战马。”封华挑了个最合理的解释,战马都是训练过的,绝对不会随便嘶鸣,包上蹄子也可以不发出声音。
吴光明立刻肃然起敬,战马可都是军马!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66章天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66章天真
“那留下些人帮着搬搬抬抬?”吴光明建议道。
“不用,人够了。”
吴光明点点头,带着众人回去了。其实他非常想留下来,但是方华却并没有开口挽留,他只好带着满腔的好奇走了。
吴家一行人沿着小路上山了,孙力勤看着星星点点的火把一点点消失在眼前,急的恨不得飞过去。
“人怎么就走了呢?怎么不看着了呢?”孙力勤喃喃自语,自己制造点噪音,不然周围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听着就瘆得慌。
“也不怕丢了,真是的,我叫来的那些人跑了,不然让他们拉几车回去!让你们不看着!”
突然,孙力勤的声音一顿,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悚然而起,他浑身的汗毛都立起来了!头皮都要炸了!孙力勤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这就是传说中被野兽盯上的感觉?或者,有鬼接近?
他想逃,但是他已经吓傻了,眼珠子都不会转了,僵在当地。
封华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小……本来想把他吓走,好收东西,所以就盯着他看了几眼,结果效果好过头了。
封华转开了视线,孙力勤过了半天才动了一下,接着就嗷嗷叫着跑了。
“什么声音?”吴光明停下脚步问道。
吴九也停了下来,仔细听了听,笑了,“嘿!是那个牲口的动静!”他就守在吴家庄,守着老宅,跟孙力勤打交道最多,所以即便这声音变了调,他也听出来了。
“哈?”吴光明也乐了,难道孙力勤没走躲在一旁?结果让方华的人抓出来收拾了?一定是这样!收拾的还挺惨,听这声音都不是人动静了!
“哈哈哈……”吴光明和吴九乐了,整个吴家庄的人都乐了。
吴家庄的人都是沾亲带故的,吴老头又是这一代的族长,对所有族人都照顾有加,所以众人的心比较齐,要不是吴老头再三交代不能得罪孙力勤,他们早偷着把他收拾了。
众人一路欢声笑语地回了祖宅,吴老头正站在院子中央等着,他旁边堆着刚刚被人背上来的粮食。
“大忠,你过来。”吴老头对吴家庄的大队长招呼道。
“哎!”吴大忠应了一声立马走了过来,“叔,啥事?”
“这是2000多斤玉米。”吴老头指着高高一摞麻袋道:“你拿回去按人头分了。”
吴老头的话让周围一静,围观没散的村民都瞪大眼,没想到吴老头会这么说。把吴家所有家当换的粮食,都分给他们?
“使不得使不得!”吴大忠愣了一下赶紧拒绝,“叔!您对我们的好我们都记得!当年要不是我三爷带着我们躲起来,整个村子都得没;后来这些年也是你一直照顾我们,不时地给我们送吃的回来,谁家娶媳妇生孩子看病,你都给钱给药,你的好我们都记得!但是……”
吴大忠说道这里有些哽咽,就是后面的村民想起吴老头对他们的帮助,一个个连连开口劝着,话没说几句,自己先感动哭了……
“但是!”吴大忠继续道:“您把所有家当都卖了,换的这些粮食,我们怎么吃的下去!丧良心!”
在农村人看来,家具就是家当了,除了家具,他们还真没有什么值得称为家当的东西,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没有。衣服被褥锅碗瓢盆?如果没有家具的话,那些勉强也算家当吧……
而吴家庄历史悠久,大家虽然都姓吴,但是要是硬往吴老头那一支靠,得靠八竿子才能靠得上。所以他们之间说是亲戚都很勉强,要说远亲,极远亲才比较合适。
这时候,别的村因为一口吃的,亲兄弟都能打得头破血流,吴老头这个极远亲,却要卖了家当贴补他们,他们是真不好意思要。
关键也是,他们村的日子还没有到过不下去的地步。因为村民团结,操作的灵活性就大了很多……大队长每年顶着点压力,少报点出产,多留下点粮食,就什么都有了……
“给你们你们就拿着!”吴老头强硬道:“回去多给孩子们吃两顿,一个个瘦的那个样子,我看着都不忍心。”
吴老头又说了很多感人的话,硬逼着他们把那2000多斤的玉米带回去了。吴大忠每年私扣下的那点粮食也有限,村民们虽不至于饿死,但是想吃饱也是不能够的。
得到粮食,村民们都非常感激,又拉着吴老头说了许多感激的话,硬生生把一个普通小会变成了感恩大会……
临走的时候,村民们一个个抹着眼泪,恨不得为吴老头为吴家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封华走进了院子,吴光明正眼泪汪汪地扶着吴老头说道:“爷爷你别哭了,小心伤身,这样大家都不安心。”
封华看了他一眼,这少年还是太天真了……
吴老头抬起头,摸了把脸,“伤什么身伤身,伤眼睛倒是真的。快给我打盆水去。”最后一句是对吴九说的。
吴九早就打好了一盆清水放在一边,听话之后立马端了过来,吴老头把一盒薄荷油放到吴光明手里,转身洗脸去了。
吴光明拿着薄荷油发呆……什么情况?他不相信这是真的……
“天真……”封华走过来,站在他旁边笑道。
“不是……”吴光明揪了两把头发,“人与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真情了?”
他也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刚才那些把他感动到哭的一幕,竟然都是在演戏!
“当然有啊,各个情真意切,包括吴爷爷。”封华说道。
“对的!”吴老头已经洗完了脸,也洗去了眼角的薄荷油,“还是小方懂我。”
吴光明把薄荷油举到两人面前,“这个,就这个还情真意切?”
“这只不过是必要的辅助道具。”封华说道:“你也知道老年人不能太过激动,很伤身的……”
吴光明……他竟然无言以对。
“哈哈哈!”吴老头笑道:“你看看人家小方,什么都懂,你可得好好跟人家学学!”
“我现在也懂了。”吴光明不屑道。
“你懂个屁!”吴老头突然落下脸,“你说说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67章地下室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67章地下室
吴老头严厉的语气吓了吴光明一跳,怎么突然就发这么大脾气?“不就是收买人心嘛,还能为什么……”吴光明小声道。
“你说的对,我就是在收买人心。”吴老头说道:“那你说我为什么要收买人心?”
“还能为什么,为了人心呗……”
吴老头点点头,“你说的太对了,就是为了人心。”说完“啪”地一巴掌拍在吴光明脑门上,“你看看你这表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什么叫人心?人心有什么用?”
吴光明呐呐地不敢出声。
“你爷爷临终前,什么都没有交代,没有安排家产没有安排后事,就是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跟我说人心人心,团结团结!”吴老头想起当时的场景,眼眶有些泛红。
“我自然懂他老人家的意思,有了人心,他们才愿意保护你,有了团结,他们才能保护你。”吴老头说道:“远的不说,就说十年前,你还记不记得你是怎么躲在这祖宅里的,是谁保护了我们?”
吴光明的表情有些发愣,那时候他都七八岁了,自然记得。那时候真是太乱了,天天有人在村子外喊话,今天好听的,明天难听的,各种各样,提心吊胆。
建国厚清算资本家,民族资本家留下,其他官僚资本家,买办资本家打倒。很多工厂、企业、商铺一片混乱。吴家人匆匆捐了东西,就带着全家老小回到了吴家庄,任谁来都被吴家庄所有村民堵在村口没放进来,直到外面太平了才出来。
因为吴家也不是纯纯的民族资本家,也做些进出口的贸易生意,这就和买办挂钩了。按理说捐了家产也危险,多亏有吴家庄的保护……
吴老头自认他们是躲过了一劫。
“现在懂了吗?”吴老头吼了一句。吴光明赶紧点点头。
“这就是我们吴家最后的保护伞!每个吴家成员都要尽力维护,团结,懂了吗?”
吴光明是真懂了,点头点得诚心实意。之前看到爷爷把那么多粮食都给了村民,他也有些舍不得,那可是拿他们家那么多红木家具换的,结果白白送给别人?
现在一下子被爷爷勾起小时候的回忆,想起儿时那些保护,吴光明给地心悦诚服。
吴老头训完吴光明又转头看着封华,真诚道:“谢谢你,谢谢你叔叔,谢谢你们全家人。”培养出如此优秀、善良的你。
他跟封华商定的是1万5千块钱换2000斤玉米,300斤大米,100斤面粉,100斤黄豆。而封华给的远远超出了这个数,特别是玉米,他估算了一下,得有2500斤左右。
封华摆摆手,“玉米是没加工的毛粮,多给些不是应该的吗。”
吴老头摇摇头,没有再说话。在她这里是应该的,在别人那里就不是应该的了,现在这种恨不得吃土的年代,谁还分毛粮净粮?这份情他记下了。
“来,我这还有个好东西!”吴老头对封华道。
封华眼睛一亮,看来她的东西没白掏,好感度刷够了……吴老头打算为她打开地下室的大门了……
当然她本来也是打算多给的,只不过为了不显得太过傻白,她只打算给个合理的量,后来又多加了几百斤,特别是细粮每样都加了些,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
她也是人老成精了……阴谋阳谋了一辈子,很多事情根本不用算计,脑子里本能地就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
她真不是故意的!……
封华控制着脸上的表情,露出一副疑惑的样子,跟在吴老头身后,其实心理已经笑开了花……不知道吴老头要为她打开那扇门?
她刚才趁着这些人开感恩大会的时候,把吴家地下室又扫了一遍,发现它们竟然是分开的!一间一间地下室并不相连,大多是一间的,少数是2间的,极少数是3间的。
每个地下室的入口也不同,深度也不同,装的东西也不也一样。
更有几个地下室根本就是在吴家院子外的荒地里,里面藏的东西竟然还不错。
这样做可能是出于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念。如果有人发现了一间地下室,发现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大多数人都会默认这是唯一的藏宝室。只有少数几个人还会“贪得无厌”,想着还有没有其他的。
当然发现第二个之后,第三个第n个就都危险了,所以就有了吴家外那几个地下室。
也不知道这些地下室的建造者是谁,还是比较有想法的,她还真是第一次见过这种布置。
关键是,吴家真是有钱啊……封华数了数,18个大大小小的地下室,基本上都是满的,里面的收藏品她估计不出具体价值,只知道四个字,价值连城。因为她看见了几件曾经在国家博物馆里见过的藏品。
封华眯了下眼睛,仔细回忆了下那些藏品的介绍,某某捐赠,而这些某某,不姓吴。
要么是吴家人隐姓埋名,要么,就是个悲剧了。
吴老头带着封华和吴光明来到了东厢房的第三间,封华知道这是要带她去看那几件精品红木家具了。
吴老头挪开墙角一个长长的柜子,撬开了底下的地板,露出一个细长的入口。封华看这宽度,估计正好够床板出入。看来东西分门别类放还方便设计地下室……
“什么情况?”吴光明压低嗓子,轻声问道。他竟然不知道这里还有间地下室!
吴老头点了盏灯,在洞口外等了半晌才带人下去。这样不但可以照明,灯灭了也说明里面没氧气了,能提醒他们快逃。不过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家的地下室都是专门请高人设计的,有一些出于必要,都设计了通风口,这间红木储藏室就有。
走过一段不长不短的木质楼梯,几人就下到了一间不大不小的密室。就着微弱的灯光,吴老头和吴光明都看不太清里面的情况,只有封华知道,这里放了三张床,两张桌子一把大椅子。
封华盯着那把椅子,这不会是个龙椅吧?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68章龙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68章龙椅
不怪封华猜测这把椅子是龙椅,如果是其他椅子也没有放在这里的道理。而且她仔细看了一下,椅背上的龙确实是五爪的,历朝历代,只有皇帝能用五爪金龙,其他藩王都是四爪的。
吴老头大概是知道这些家具的摆放位置,小心地拿着灯围着这些家具转了一圈。
“看看,怎么样?”吴老头有些得意道。
“美!”封华赞道。是真美,这一会她又仔细看了看其他几件家具的雕工,果然都是雕龙画凤的,龙必是五爪金龙,不但这椅子是龙椅,这床和书桌,都是御用的。
封华走过去,抚摸椅子把手上的一只龙抓,问道:“这是清朝的?”
吴老头点点头,“明朝的就不太好找了,清朝的流传出来的多一些。”
封华点点头,“吴爷爷,你不是只叫我来欣赏的吧?”
“哈哈哈!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都给你可不行,你只能选一样。”
之后吴老头仔细介绍了每样家具的来历,这三张床竟然分别是清朝最出名的那三位皇帝的。
封华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在床上坐了一下……感受一下与历史名人最近距离的接触……
她倒是没有怀疑吴老头的话,现在红木家具不值钱,就是龙椅龙床,也是一样的命运。
后世故宫太和殿里摆的那张金丝楠木漆金的龙椅,是明朝时候传下来的,一直摆到清末,1915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把那张龙椅拆了,换了个中西结合的、符合他自己身高的,他腿短……
结果原来那把明代的龙椅就被随便扔了,到了1947年的时候,人们把袁世凯的椅子从太和殿里拆下来,想把原来的放回去,竟然找不到了!
一直到去年,也就是1959年,被一个人在一张外国人的老照片上发现了那张龙椅的模样,他根据这张图片,在京城找了几个月,在一间存放旧家具的仓库里扒拉了出来。
龙椅已经破败不堪……因为别人都当它是一把普通的椅子。后来工匠修了3年才修好,之后就一直摆在太和殿里。
而并不是太和殿的椅子才叫龙椅,凡是只能皇帝坐的椅子都叫龙椅,御书房啊,养心殿啊,哪哪哪的,有许多。而跟太和殿的龙椅不同,这些每个皇帝日常用的龙椅,不说经常换,也换过好几茬了,存世量相对较多。
封华叹了口气,她来晚了。她要是去年来,在那些人翻找之前来,可能搜刮到不少龙椅,龙床什么的,就是太和殿那把椅子,都可能入手……
可惜,现在被有心人筛过一遍了,其他红木家具可能还随便堆着,但是“龙”字头的大概都会被收集起来。
算了,做人不能贪得无厌,总得给别人留条活路不是。封华安慰了一下自己,五爪金龙没有了,四爪金龙还是可以有的!
又看了一圈几张家具,封华最后选了个最大号也是保存最好的龙床。如果抛开“内涵”不讲,当然拼重量了!红木可是按重量算钱的。再说大家都是“龙”字打头,内涵都差不多,自然是大的比小的值钱。
吴老头对封华竖了个大拇指,“有眼光!”
最后这张龙床以100斤大米成交……
封华和吴老头心里都挺复杂的。
吴老头一会觉得自己赚了,一会儿觉得自己亏了。实在是现在的粮价有些太混乱,100斤大米白市值20块钱,黑市值5000块钱起步。
而红木家具在现在也真是没有市场,传承千年的龙椅都堆仓库差点烧火了,你龙床多啥?
去年上面找那把龙椅找的轰轰烈烈,就连吴家这些家具都被翻过了,最后在别的地方找到了,吴老头自然也知道了那把龙椅的遭遇,也就对现在的红木市场死了心,孙力勤再来租,他都安慰自己,“破玩意”不值钱……
现在换了一袋大米,就当赚了吧!吴老头咬牙安慰自己。
封华就没有什么不开心的理由了……一袋大米换一张龙椅,想想都觉得太疯狂了。
1...7879808182...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