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西周散人
……
深夜,皇宫中。
太极殿御书房中的灯火依然摇曳着,已经添了好几次油了。
侯君集站在桌前,汇报着今日发生的种种事:“……此事,只怕难以下定论,反对重建国子监,未必就不是忠臣,而杜荷极力主张修建国子监,也是一片忠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此振聋发聩之言,也只有杜荷才说得出来,而且他说的没错,虽然我大唐立国多年,但最缺的便是读书人,朝中文武大臣尚如此,而地方官员依然以当年的武将为主,这些人不乏德才兼备之辈,但大多能打天下却不能治理一周一县啊!”
李二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身来,缓缓说道:“朕何尝不知道杜荷用心良苦,只是,如今国库中的钱财不过千万贯,若是拿出一百万贯来重建国子监,等西边的战事打起来,朕拿什么去和吐蕃人打,难道让牛进达他们赤手空拳地与吐蕃骑兵打仗吗再说,如今旱灾已经过去,长安城三万灾民只是其中一部分,山东河南等地还有几十万灾民等着救济啊……”
作为一个帝王,李二何尝不想打造一个空前繁华的帝国,乃是实力不允许啊。
侯君集文言,笑道:“只是,杜荷已经认定了这件事,只怕他不会善罢甘休啊。”
“哈哈哈……朕当然知道,那小子就是一个倔脾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过,钱在朕的国库之中,只要朕不点头,他能如何此事,朕绝不会答应,与长安城的几万灾民相比,保住国库中的钱粮,才是最重要的。”李二摆摆手,态度坚决地说道。
……
是夜。
国子监中,热闹非凡。
一百多位生员聚集在小院子中。
只见人群中间,站着一个青年,慷慨激昂地演说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好!
大家都开始鼓掌叫好。
青年又说道:“你们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鄠邑县伯杜荷,独自面对朝中众位大臣,誓死力争,痛心疾首地说出一句,我大唐什么都缺,但最缺的便是人才……人才,诸位,鄠邑县伯说的便是我等,我等将来考取功名,那可是要出将入相,造福百姓的啊,如今,国子监已然被人遗忘,就连陛下,也绝口不提重建国子监之事,我等便要继续在这狭窄的地方度日,朝中大臣,只管寻欢作乐,根本无人顾及我等的处境,只有鄠邑县伯,只有杜荷站出来为我等说话,争取国子监重建之事……诸位,杜荷便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恩人。”
“对,鄠邑县伯乃是我们国子监的朋友!”
“没错,这个时候,只有杜荷还记得我等。”
提到杜荷的名字,大家都激动起来。
这时,又听那青年说道:“诸位,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今,鄠邑县伯势单力薄,只有一人,在朝中肯定斗不过那些贪官污吏,我等应当团结起来,声援他才是,国子监市我们的国子监,国子监重建,对我等有莫大的好处,对大唐的教育事业也有莫大的意义,如此大事,怎能让鄠邑县伯一人扛起来,我等必须站起来,声援他。”
“如何个声援法”
青年一下跳到一张椅子上,站得高高的,说道:“我等,明日一早便进宫,向陛下请愿,请陛下答应重建国子监。”
“好!”
青年振臂一呼,就得到了众人的响应。
这些人都是热血青年,稍微有人指引,便团结起来。
&nbs
第264章 这个无赖
砰。
李二一拳砸在桌上,闷响声响彻整个太极殿。
只听李二吩咐道:“来人,告诉郎季,迅速带兵,将这些生员赶走,从此后,谁在提重建国子监之事,朕决不轻饶。”
不多时间,李君羡便带着全副武装的进军朝皇宫门口赶去。
五十多个手持武器的进军,将生员们团团包围起来。
李君羡沉声说道:“尔等速速回到国子监安心念书,重建国子监之事,休要再提,一炷香之后,若是还有人未离开,格杀勿论。”
他本以为这样就把大家吓唬走了。
哪知道,生员们非但没有被吓到,反而更加激动起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为本!”
“重建国子监!”
“国子监!”
“声援杜荷!”
“杜荷,杜荷!”
这帮家伙的口号,喊的比谁都响亮。
面对禁军们的长枪长刀,竟然无一人退缩。
李君羡见了,急忙派人进宫禀报。
不多时间,李二竟然带着文武大臣来到了现场。
书生们见了,便纷纷停下喊口号,而是整齐地说道:“我等是国子监生员,恳请陛下采纳鄠邑县伯提议,重建国子监!”
“重建国子监!”
“重建国子监!”
这浩大的声势,把李二都吓了一跳。
谁也未曾想到,一群在大家眼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竟然有如此强的爆发力量。
李二见了,心中更是添堵。
他是帝王,他是大唐的君主。
他更是天子,代替上天治理天下,万民归心。
可是,如今区区一群书生,竟敢违逆自己的想法。
李二大怒,一挥手,说道:“统统给朕杀了。”
禁军们闻言,纷纷抽出兵器就要动手。
而那群书生,一时间被热血冲昏头脑,竟是不知道害怕,反而一个个挺直了腰杆。
“杀!”
李君羡一声令下。
眼看着禁军们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就是一场流血事变。
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急忙求情。
可是李二铁了心要杀鸡儆猴,却是谁说话都不好使。
就在这时,远处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刀下留人!”
众人扭头一看,只见一匹骏马飞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杜荷。
杜荷冲上前来,翻身下马,高声喊道:“陛下,刀下留人。”
说着,他扒拉开禁军,便冲到了李二面前。
杜荷来不及喘气,便说道:“陛下,这些人,杀不得。”
李二眉毛一拧:“如何杀不得,这些混账东西,放着好好的国子监不呆,非要来妖言惑众,在此闹事,杀了便是,如何杀不得”
杜荷说道:“诚然,这帮书生一时愚钝,惹怒陛下,但百姓们说得好,都说陛下爱民如子,一群犯错的书生,让他们回去好好反省错误便是,怎么能直接杀了呢,脑袋砍了就没了,却是再不会长回来。”
李二指着杜荷,气呼呼地道:“好你个杜荷,竟敢为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生员说话,你就不怕朕把你也杀了吗”
杜荷嘿嘿一笑:“陛下,你舍不得杀我。”
“你……你个滑头的小子,好,朕便给你个机会,若是你不再提重建国子监之事,朕便放了这些人,否则,今日这些生员,谁也别想活着离开。”李二一甩袖子,说道。
杜荷点点头,转身,就朝生员们走去,大声说道:“还在此地愣着干嘛,还不赶紧跪下谢陛下不杀之恩,然后赶紧滚蛋!”
众人
第265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只见李二沉默半晌,突然挥挥手,让赵阳等人全部下去。
瞬间,御书房中,便只剩下杜荷与李二两人。
李二沉吟道:“杜荷,这种话,切不可再说第二次,否则,你会惹来无尽的麻烦,如今大唐的各个世家,从汉朝便开始成立,绵延几百年而屹立不倒,你以为他们靠的是什么”
杜荷笑道:“无非两样,钱,人,有钱就有人,有人就有钱。”
“没错,钱和人,都在世家手中,哪怕是朕的官员,不少也是世家的人,这些人屹立多年,盘根错节,你以为,朕不想伸手问世家要钱吗朕试探过,一眼便瞧出了这些人的目的,他们可以给朕钱,但是,朕就会成为他们的傀儡……”李二愤怒地说道。
这些年,李二厉兵秣马,不只是为了平复外敌,更是为有朝一日与世家开战。
杜荷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说道:“这便是了,想要赚钱就跪下,想站着把钱挣了,却是不可能!”
“那你方才还跟朕说世家有钱”李二瞪了杜荷一眼。
杜荷嘿嘿笑道:“陛下,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能站着,还能把钱挣了。”
“哦”李二大为感兴趣,急忙一把抓住杜荷的手腕,“快说来朕听听。”
“说当然可以,不过,陛下,这重建国子监之事,可是事关我大唐教育,事关社稷安定啊……”杜荷顿时不愿往下说了。
哪知道,方才还铁了心不让重建国子监的李二,这时突然一挥袖子:“好,朕准了。你要是敢戏弄朕,今日你休想踏出御书房半步。”
杜荷重新坐了下来,从桌上拿出纸笔,摊开纸张,便开始写画起来。
“陛下想要钱,无非就是开元通宝,银子,黄金而已,其他古董、珍稀之类,虽然值钱,却不是占多数,想从世家手里拿钱,传统的办法,一是跪下乞讨,彻底成为世家的人,第二便是强抢,虽说如今大唐兵强马壮,但若真多起手来,恐怕就是一场流血的战争,社稷动荡,百姓受难,陛下肯定不乐于见到这种结果,所以,都行不通……现在,还有第三个办法。”
李二顿时眼睛一亮,哗啦一下拉过来一张椅子坐在杜荷身旁,迫不及待地说道:“快说手,什么办法。”
杜荷微微一笑,在纸上画了两个圆圈:“交换,用东西,把世家手中的开元通宝,银子和黄金,全部换出来。”
李二笑道:“你这不是跟没说一样吗朕要是有这么多银钱,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去和世家交换呢直接使用造福百姓岂不是更好”
杜荷摇摇头:“不,陛下,如果我说的用一堆纸去交换世家手中的银子呢”
“如何个交换法你当那些人都是傻子吗”
李二一听,感觉杜荷的办法就不靠谱。
杜荷耐心解释道:“陛下,且听我说完,我说的纸张,可不是一般的纸张,而是经过特制,只有官方才能制作出来的一种纸币,到时候只要陛下下令,从此后,大唐流通的不再是开元通宝,银子和黄金,限所有人一年甚至半年之内将手中的银钱等兑换成纸币,过期无效,只要有官方的强制,到时候,陛下觉得,会有人不听吗”
说着,杜荷拿出一张红太阳,放在李二面前。
这红太阳,杜荷有一箱子。
都是抽奖获得的。
在后世,这可是一百万了,也算是一个小富翁了,可惜在这个时代,一文不值。
杜荷介绍道:
第266章 民办独立院校
次日,早朝之上。
常规议事完毕之后,众人便听李二说道:“诸位爱卿,近日,国子监生员到宫门口请愿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朕思前想后,深感不安啊,如鄠邑县伯杜荷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我大唐最或缺的便是人才,国子监重建之事,不能再拖了,昨日杜荷进宫,呈上国子监重建之方案,照此方案,重建国子监,花费不到七十万贯,比此前工部测算少了足足三十万贯,朕已仔细核算过,杜荷并未弄虚作假……因此,朕决定,从即日起开始重建国子监,由杜荷负责大小事宜,尔等务必协助杜荷,早日将国子监建成才是。”
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便听赵阳高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退朝!”
然后,便看见李二不给众人上奏的机会,急匆匆离开了太极殿。
众人面面相觑。
昨晚杜荷进宫到底与陛下谈了些什么
为何昨日陛下对重建国子监之事还怒火冲天的,今日就答应了呢
昨日被打了几大板的那个国子监官员,心里跟吃了屎一样的难过。
……
重建国子监的消息传到国子监,众生员们先是一愣,随后齐声欢呼起来。
最后,大家都在呼唤杜荷的名字。
此事,是杜荷提出,也是杜荷据理力争,尤其昨日在皇宫门口,若非杜荷及时出现,一百多生员的脑袋早就不在了。
当日傍晚,孔颖达带着国子监的生员代表,亲自出城到梦幻集团总部面见杜荷,表达谢意。
孔颖达诚恳地说道:“杜公子,不管我们之间此前有任何的不快,但重建国子监之事,若非你鼎力相助,只怕此事又要被搁置下来,昨日皇宫门前发生之事,我也已经听闻,不管如何,我都代表国子监,感谢杜公子出手相助,日后,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我国子监上下能做到的,请杜公子一定开口。”
说着,孔颖达站起身来,对着杜荷深深一揖。
杜荷急忙起身,将孔颖达扶起来。
经此事件,孔颖达心中对杜荷,再没有怨恨了。
重新落座之后,杜荷便开口说道:“孔师不必客气,我杜荷虽然只是一介商人,但也心怀天下,教育之事,非同小可,昔日孔子有门徒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墨家弟子无数,道家追随者众,且不论谁对谁错,但在那个时代,却是我华夏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时代,教育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教育关乎社稷兴衰,甚至影响社稷之生死存亡,所以不可小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