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哑妻温婉宋巍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叶染衣
也不知是他提前就知道了继后会死,还是压根就不在乎继后会死。
鸿胪寺卿的声音还在继续,遗诏上第三点,交代了太上皇驾崩之后,认命太常寺少卿宋巍为帝师,辅佐新帝治理朝政。
这一点,连宋巍自己都没想到。
冬至之乱时,但凡参与勤王护驾的都得了封赏,唯独宋巍没动静,当时朝堂上就有猜测,要么是光熹帝病得太重一时忘了宋巍,要么就是还有后续安排。
果不其然,压轴的才是重头戏,给宋巍的封赏,直接挪到遗诏上去了。
帝师,这得是多大的殊荣
便是内阁这些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油条,都没谁有机会给新帝当老师。
宋巍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个刚入官场没几年的新人,然而人家就是爬到了这个位置上,不管太上皇是看中了他的才华,还是觉得把新帝交给自家人更为放心。
总而言之,宋巍是人生赢家没错了,让人羡慕不来,嫉妒都变得无力。
赵熙心中讶异万分。
当初董文博突然致仕,他还以为老师是考虑到闺女即将成为太子妃,有自知之明,主动退出朝堂纷争以保全家族,不成想,父皇这步棋竟然是为了让宋巍上位。
那么,父皇之所以会看中董晗,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只有董晗坐上高位,董文博才会心甘情愿致仕,董文博致仕了,宋巍这个帝师才能名正言顺地上位。
父皇这步棋,到底是什么时候下的呢是当年甄选太子正妃和侧妃的时候,还是更早
如果是杨雪茹被钦定为正妃,董晗被选为侧妃的时候父皇就在下董家这步棋,那么他的心思也太可怕了!
不,不对,应该是九年前父皇亲自去坊间选辅臣苗子的时候,就已经布下了这局棋的开端,甚至是更早,早到让董文博这个辅佐皇帝的太傅来给他一个皇子当老师,早到默认四岁的董晗入宫与他相识。
所以说,自己的帝王路其实是父皇早就铺排好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再立别的皇子为太子,不管中间发生什么变故,最终的结局一定会照着他设计好的轨道走。
譬如帝师宋巍,譬如皇后董晗。
望着上前跪地领旨谢恩的宋巍以及跪在不远处的董晗,赵熙狭长的眼眸里目光复杂。
他想到了在董晗之前的那几位,薛银欢、齐萱、挽秋和杨雪茹,每一个都以不同程度的原因跟他脱离关系。
有些事,细思极恐。
有生之年,赵熙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觉得父皇除了疑心病重之外,还老谋深算,心思深到令人不寒而栗。
784、实至名归的状元郎(2更)
遗诏的最后,跟以往帝王驾崩时的差不多,都是交代了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
这道遗诏上,总的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让宣景帝安排个时间,把阿木尔送回西疆封王。
第二件,齐皇后一旦薨逝,将会与太上皇合葬于皇陵。
第三件,任命太常寺少卿宋巍为帝师。
后两件,百官都没什么意见,毕竟他们插不了手,唯独这第一件,让众人心中不安。
新任内阁首辅张胜上前,忧心忡忡道“陛下,西疆自划入我国版块至今,在治理问题上都没个具体措施,政局不稳,九黎族民心动荡,想复国的大有人在,若是让天选之子回归,只怕非但不会让他们乖乖归顺,反而会奋起反抗,北疆战事尚未结束,西疆实在不宜再生祸端。”
说着,一撩衣摆跪了下去,“还望陛下三思啊!”
身后的大臣们纷纷附和,“还望陛下三思,还望陛下三思……”
赵熙摆手让宣读遗诏的鸿胪寺卿退下去,望向张胜,“张阁老觉得,太上皇的决策不对”
张胜伏跪在地,“老臣不过就事论事罢了,太上皇久病,想是没了解清楚西疆的状况就下了旨意,可事实上,一旦真把那孩子送回去,就等同于把最重要的筹码拱手让给九黎族,万一他们圈地自封起兵造反,我大楚岂不是腹背受敌”
这时,宋巍突然道“下官倒是有些拙见,不知阁老能否听我一言”
张胜一听是宋巍的声音,回头对他拱了拱手,“帝师请讲。”
宋巍道“苏家养子不过三四岁,还是个刚断奶的娃娃,就算再是九黎族信仰中的转世王,他也不懂朝政,不懂用兵之道,更不懂何为造反,既然什么都不懂,太上皇还非要送他回去封王,那想来就是有别的用意。”
张胜没吭声,若有所思。
赵熙示意,“帝师继续往下说。”
“不瞒各位,我的夫人与苏夫人是手帕交,因着这层关系,苏宋两家的来往还算密切,因此我知道,阿木尔从刚来苏家的不适应到现在,已经把苏大都督和苏夫人当成了亲生爹娘。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有人要把他带到一个对他而言完全没有记忆的陌生地方,他怎么可能乖乖去”
“这……”张胜好似明白了什么,但还是没打断宋巍,“帝师不妨把话挑明些。”
“如果有个他十分熟悉的人送他去,并且能一直留下来陪着他,那个孩子才会乖。”
宋巍这话很直白了。
阿木尔必须回西疆,但他能乖乖回去的前提是,有个他十分亲近的人送着去,而且送到西疆就不回来,这样阿木尔才不会哭闹。
阿木尔这个转世王一乖,九黎族就乖,就不会闹事,而留在西疆的那个人,就能借着控制阿木尔来控制九黎族,以达到楚国统治九黎族的目的。
再说直白点的话,阿木尔这个“王”,是为了满足九黎族信仰,让他们心安而封的,其实只是个傀儡,真正的控权者,是能让阿木尔乖的那个人。
话到这儿,在场一大半的人都反应了过来。
宋巍观察着众人神情,淡笑,“太上皇的真正用意便是借着封王,让朝廷管控九黎族,至于这个人选……”
有大臣道“既要能哄乖那个孩子,还要有能力控权,只有苏擎这一个人选了。”
有人不赞同,“且先不说苏擎如今正在北疆打仗,凭他手握兵权这一点,就不能让他去西疆,以免埋下祸患。”
“怎么不能只让他一个人去,兵将和妻儿都留在京城,他还敢反了不成”
这场争论的结果是,由苏擎护送阿木尔去西疆,阿木尔封王之后,他以辅臣身份留在西疆,但前提是,不能带走一兵一卒,不能带走妻儿,还得随时向朝廷汇报西疆情况。
宋巍沉吟道“封王固然能稳定九黎族的民心,却还是没办法缓和楚国百姓与九黎族之间的关系,此事,恐怕还得由陛下定夺。”
赵熙颔首,“帝师所言极是,既然要解决西疆问题,就不能单单只封王。”顿了下,看向旁边的人,“三宝,去把朕此前让你摘抄的文章取来。”
三宝公公马上转身出去,不多会儿呈上一个折子来,“陛下请过目。”
赵熙没接,“朕就不过目了,你给他们念念。”
三宝公公应了声是,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下,他扬了扬手中的折子,“这里面是殿试时,状元郎、榜眼郎和探花郎三鼎甲为缓和楚国与九黎族关系所献的策略,奴才摘抄了三人答卷中的精髓部分,下面给诸位大人念念。”
众人屏息凝神,安静听着。
三宝公公所念的,的确都是精髓。
第一点,废除九黎族的奴隶制,让底层百姓得到解放。
他念的时候还特地说明,三位的答卷中都提到了这一点。
第二点,文化传播,楚国理应在西疆兴建学院,让更多九黎人有机会学习先进的汉文化。
这个观点同样三人都有提及。
第三点,通婚。
这是宋元宝一个人提出来的,他还特别说明,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通婚推行的可能性太小,要想推波助澜,就得让愿意通婚的人尝到甜头。
譬如,商人娶一位九黎族女子,则能申报终身减免一定份额的税。
农民和士子娶了九黎族女子,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有自己领域内的好处。
第四点,封王。
这也是宋元宝一个人提的,他的意思跟太上皇在遗诏上的很接近,就是要那位天选之子回去才能安定九黎族的民心,稳住民心才是推行两国文化融合的前提。
第五点……
第六点……
第七点……
……
这一通念下来,之前觉得宋元宝走后门的那群人,直接被堵得哑口无言,脸被打得啪啪响。
难怪人家能轻轻松松拿状元,那脑子的灵活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想到的某些点,即便是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臣们也考虑不到那些方面去。
原本以为是个不学无术的混不吝二世祖,不成想认真起来还能细心到这种程度,让他们这些元老的老脸往哪搁惭愧,惭愧啊!
一直看宋元宝不顺眼的鸿胪寺卿此时再看那小子,觉得顺眼了许多,但还是一副硬邦邦的神色。
既有如此才能,就该用在实处,男儿大丈夫,成天嬉皮笑脸的成何体统!
宋元宝并不知道此时此刻有人对他又爱又恨,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赵熙是不是被他老子给算计了
太子被关入宗人府,董晗拿着帝王令牌出去做事,之后杨家谋反,宋巍救驾有功,却不封赏,偏偏赏了长宁侯夫妇,还下旨赐了董晗为太子妃。
巧的是,太子太傅董文博在那个时候突然致仕。
这件事宋元宝一直没想明白。
直到今日,宋巍在遗诏中被擢升为帝师,他才恍然醒悟过来,原来光熹帝很早之前就在给宋巍腾位置。
帝师是提前安排好的,皇后是一早就相中的,就连生母也被计划好了何时死。
人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不知赵熙有没有反应过来,若是反应过来,他此时又是个什么心境
不等宋元宝多想,上首的赵熙开口道“众卿家若是没意见,朕便颁布诏令,开始实施国策。”
张胜郑重道,“老臣,没意见。”
心中却叹气,老了,他果然是老了,脑子转不过年轻人了。
听听状元郎提出来的计策,每一项都能落到实处,利弊全考虑在内。
谁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来着要他说,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才是大楚盛景!
……
赵熙离开后,跪到腿麻的大臣们才得以站起来。
宋巍、许登科和宋元宝几人离开乾清宫后,去跟温婉她们汇合。
出宫的路上,温婉单独把宋巍叫到一旁,皱着眉问他,“之前不是说北燕皇贵妃要我们把阿木尔送到他们国家去吗怎么突然改主意要送去西疆了”
785、愿不愿?(1更)
这件事,其实宋巍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上次云家主带弟子送药去北疆,在凉州城遭到北燕螭龙卫的阻拦,云家主反杀了他们两位宗师,北燕怀恨在心,却拿云家主无可奈何,最终去偷袭了北疆军营,而那个时候,北燕的求和国书已经到了楚国皇室,当时的太子觉得北燕出尔反尔,没有谈和的必要,这才会调集援军北上。”
温婉听得皱起了眉头,“偷袭北疆军营可有伤到谁”
“暂且不知。”宋巍摇头。
赵熙把这件事藏得很深,基本上没什么消息透露出来,不过他总觉得,被偷袭的人有很大可能是岳父。
毕竟岳父年轻时候是楚国战神,就算是到了现在,岳父在军中的威信也不容忽视,他若是倒下,必定能让军中士气大减。
宋巍之所以会猜测被偷袭的人是陆行舟,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发现云淮这次入京,只带了擅长用毒的云十三,那个擅长医术的云十六并未跟来。
这俩人都是云淮的亲传弟子,若非有十分紧要的事,一般而言不会离开云淮左右,然而来参加元宝婚宴的时候,云淮确实只带了一个十三,这让宋巍不得不怀疑,云十六是否被赵熙秘密调往北疆给谁医治了。
只不过这些话,宋巍都没说出口,他不想让婉婉担心。
“但愿不是爹。”温婉忧心忡忡地说了一句,随后又问宋巍“相公,送阿木尔去西疆封王的事儿,算不算板上钉钉了”
宋巍面露犹豫,好一会儿才说“先前在灵堂外,陛下和百官差不多已经商定好了,送是一定会送的,只不过……”
北燕皇贵妃对阿木尔势在必得,她若是得了阿木尔回西疆的消息,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因此护送阿木尔的这一路上,注定杀机重重。
而北燕目前的一举一动,都在楚国暗桩的监控之中,皇贵妃要想中途劫走阿木尔,不可能大张旗鼓派人来,就只能调动之前就潜藏在楚国的探子。
由此可见,赵熙之所以在阿木尔回西疆这件事上没意见,更多的是想利用这个孩子做诱饵,引出北燕势力,好将其一网打尽。
“只不过什么”温婉一颗心都提了起来,她不希望再听到任何不好的消息。
宋巍见她神情紧绷,忽然止了话,伸出手安慰地抚了抚她的发顶,“那个孩子吉人天相,会平安到达西疆的。”
“相公这么说,那就证明去西疆的这一路上都不会太平。”温婉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我都该去见见林潇月。”
宫中圣旨想必早就到苏府了,也不知林潇月知道后是什么反应。
宋巍提醒她,“苏夫人今日刚刚接了旨,心情波动想必很大,你之前有事瞒着她,若是现在去,难免撞在枪口上。”
温婉有考虑过这点,“明知她已经猜到我之前瞒了她,我再不出面,她只会更恨我,这件事,早晚要面对的,相公就不必操心了,你昨天晚上一宿没睡,回去后好好补个觉,晚些时候还得入宫呢!”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