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在末世有套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晨星LL
不但整部作品的格调会无限拔高,连带着作者本人,也会被惊为天人
当然,在撰写手边这部著作的时候,弗兰克多宾并没有考虑到那么远的事情。他此刻正在很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关于西方社会经济学能够从星环贸易的崛起中得到的起誓,关于星环贸易模式的未来前景。
“还在研究那个课题”
端着咖啡,克里斯托弗格兰迪坐在了他的对面。作为同领域的学者,他所研究的方向和弗兰克多宾教授多有相似,两人经常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对于那本尚未问世的著作,格兰迪教授有幸看过手稿,其中部分观点他都相当的赞同。
除了一点,那就是关于新国的部分。
“新国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一定适用于整个美国,但却适用于未来。这种模式在十八世纪前短暂的出现在英国、荷兰等国殖民地曾经短暂地出现过,并且最终因其自身原因而被历史淘汰。这种本身存在诸多问题的制度会在二十一世纪重新复辟,其深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一边说着,弗兰克多宾一边在旁边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话。然而不知为何,当他写到了一半,却又是停下了手中的笔,摇了摇头,将这一行从稿纸上划去。
“新国的崛起存在着诸多的巧合,如果你想通过研究星环贸易的发展史,对某一项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与弊端进行总结,最后得到的结果一定会让你失望,”抿了口杯中的咖啡,格兰迪教授说道,“因为星环贸易的优势根本不是来自他们的制度,而是来自他们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先。”
“那么我亲爱的朋友,星环贸易能够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又是因为什么呢”多宾教授笑了笑,随口问道。
“也许只是因为运气。”格兰迪教授耸了耸肩。
“运气”弗兰克多宾笑着摇了摇头,合上了笔记本,“我打算亲自去一趟新国。只是坐在图书馆里,你我可能永远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就算去了也一样,”克里斯托弗格兰迪说道,“去年我随哈佛学术交流团去了一趟科罗大学,我还特地去拜访了科罗大学校长,和他探讨过这个问题。”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弗兰克多宾挑了挑眉毛。
“没有任何结论,我们在历史上找不到任何一种案例,可以对星环贸易的崛起进行定义。”格兰迪教授摇头道。
“因为你搞错了讨论的对象,如果是我,我会直接拜访江晨。”
见自己的朋友丝毫没有改变主意的打算,格兰迪教授叹了口气。
“科罗大学的校长是拉斐尔莱夫,以前在麻省理工做学术交流的时候,我和他聊得还算投缘。我会帮你写一封介绍信,如果你想见江晨,可以找他帮忙。”
“多谢了。”弗兰克多宾感激道。
“不客气。”
远在太平洋另一侧的江晨,永远不会想到,未来人重工的起源号,究竟给太平洋对岸的世界带来了多大的震动。这种震动不仅仅局限于市井平民口中的谈资,各大高等院校社科类专业纷纷将星环贸易拿做典型案例研讨,集中在硅谷、波士顿、佛罗里达州的航天企业,纷纷将未来人重工与星环贸易视作追赶的目标
此刻,科罗岛还是清晨。
坐在餐桌旁的江晨,同样看到了那篇刊载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报道





我在末世有套房 第1438章 又登报了
小到人们的生活饮水,大到外太空殖民,这是一个什么都干的公司,它华丽的集合了“五角大楼”,无情的消灭了“华尔街”,整合了“好莱坞”,并且在反垄断还远未开始之前,或者新国从一开始就诞生于星环贸易的影响力之下,根本无力去反垄断。
总之它垄断了,它是一个公司,一个超大号的“三星”,政府是它的人力资源部,军队是它门口的保安,它的格调嘲笑了棒子,还有什么比整个国家变成一家公司更可怕的事呢他的效率以及对货币的理解,是所有官僚机构都无法超越的,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效率这个单词上,只要它还能保持盈利,那么它就能如同滚雪球一般发展下去。
当然,这样的企业同样也是相当危险的。
一旦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各行各业纷纷进入饱和期,那么等待着新国人民的一定是物价飞涨、失业、贫穷、以及无休止的抗议。然而星环贸易不会让这一切发生,控制着网络、媒体以及幻影头盔这种神器的他们,能够用一百种方式让人民保持足够的快乐。
最后的结局一定会像雷布莱伯在华氏451中描绘的那样,比一切资本主义更迅速的燃烧社会潜力,迎来彻底的反乌托邦
所幸的是,星环贸易、或者说新国,赶上了一个完美的时代。
人们正在从仰望星空的孩提时代,渐渐地迈向这片星辰大海。距离彻底拥抱这片星空还有多远没人知道,但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还会远吗
未来拥有足够广阔的空间供这头怪兽继续向前开拓,或许陷入停滞的那天永远也不会到来
“这篇报道很有意思。”
看着报纸上这篇文章,江晨笑了笑,用叉子戳了戳盘子里的煎蛋,将它送进了嘴里。
“让我猜猜,”喝了口热牛奶,娜塔莎的嘴角牵起了一丝弧度,用揶揄地口吻说道,“看你笑的那么开心,华尔街日报又捧了你一波对不对”
“没有捧我,”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江晨笑着说道了,“不过倒是捧了一把我的公司。”
利用早餐时间读报看新闻,从很早以前他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每天至少有四十份报纸被送到别墅门口的邮箱。当然,这些报不可能全部看完,一般情况下江晨会从里面挑选两份,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后的那段时间阅读。
最近他一直在关注太平洋对岸那边的新闻,所以选取了代表着北美精英阶层主流观点的华盛顿邮报以及财经类的代表性报刊华尔街日报。没想到刚翻开了华尔街日报的第一页,就看到了某经济学教授对自己的公司以及“新国模式”的评价。
“晨。”娜塔莎突然停下了用餐的动作,将下巴搁在了交错的十指上,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江晨。
“怎么了”江晨意外地看了她一眼,揶揄道,“被我的帅气迷住了”
“你是我见过的所有华国人中,最不谦虚的一位。”娜塔莎翻了个白眼,毫不客气地说道,“我见过不少华国人,他们都很谦虚,也很有风度。”
“那是因为只有我和你深入交流过。”江晨学着她的动作翻了个白眼,用揶揄的口吻回道,“在外人面前我还是很有风度的,还是说,你更喜欢我对你相敬如宾的感觉”
似乎是在脑中认真的想了想那副画面,娜塔莎突然抱着肩膀,做了个鸡皮疙瘩的动作,摇头道。
“还是算了”
虽然不知道她究竟脑补到了些什么东西,但江晨思忖了片刻后决定,还是不去问比较好
早餐过后,江晨将拿着还未看完的报纸去了书房。
今天是周六,不用去公司,他可以适当的放松下虽然平时工作日的时候,他也没怎么去过就是。
让阿伊莎帮自己泡了杯蓝山咖啡,江晨就这么靠坐在书房的窗边,翻看起了手中尚未看完的报纸。这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门打开后,穿着一身小洋裙的莉莉丝走了进来。
“你居然没在打游戏”意外地看了眼站在门口的莉莉丝,江晨放下了手中的报纸问道。
简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莉莉丝居然没有戴着幻影头盔。
“我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打游戏,最近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的文学意外的有趣,”莉莉丝面无表情地说道,“另外,林玲让我转告你,气象武器发射端图纸解析完毕,已经上传到数据库中了,文件编号zs149。”
z是未来人重工的缩写,s是保密等级。
听到了这个消息,江晨立刻按下了腕表的按钮,将电话打给了未来人重工的e杨光磊。
“编号zs149项目立刻启动生产,用工业级3d打印机,一个星期内我要看到样品”
就在江晨打电话的时候,莉莉丝已经从门口消失了
打完电话,江晨才意识到现在是周六。
自己一个电话让别人的假期打了水漂
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江晨在心里默默道了声惭愧。
“还有什么事吗”
见莉莉丝还站在门口,江晨便开口问了句。
“家里的书已经看完了。”
微微愣了下,江晨问道。
“所以”
“所以你陪我去书店买。”莉莉丝理所当然地说道,“我没有钱。”
“你直接在网上下载不就行了吗”江晨汗道。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直接看电子书不就行了
何况还是高等i电子人,扫描全球电子书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你不懂,如果只是单纯的扫描,根本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完全是对硬盘空间的浪费,”莉莉丝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就和游戏一样,如果只是追求数据上的胜利,那我还不如直接修改服务器内存。”
你们电子人的毛病可真多
江晨在心里汗道。
“下午我陪你去吧,”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江晨说道,“正好是周末,我有时间。”
莉莉丝的嘴角翘起了一丝微笑。
“谢谢。”
说完,那娇小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口。
江晨微微愣了下。
她刚才
是笑了没错吧
应该不是他看错了。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打断了江晨的思绪。
按下了腕表的按钮,全息屏幕在面前展开。
当看到来电人的名字,江晨的表情有些意外。




我在末世有套房 第1440章 他属于世界
电梯下方,候车室内。
“你的病恢复的怎么样了?”站在登上电梯的入口处,洪泽伟随口问道。
“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阿莫斯博士笑了笑,用轻松的口吻说道,“而且比起病症,我更愿意称之为‘本能复苏’,只需要经过一定的适应性训练就可以消除,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病症。”
“本能复苏。”
“没错,盖亚在赐予我们记忆的时候,不小心将自己的行为习惯一并赠与了我们,”阿莫斯博士接着说道,“这种记忆之花干涉的不只是我们大脑皮层和海马体,同时也对大脑其它区块产生了辐射性影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也情有可原,毕竟它们也无法预测未来接手它们遗产的物种,大脑究竟是何种结构。而且,在带领研究员整理记忆中的资料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
“什么现象?”洪泽伟愣了下。
“在所有来自数十亿年前的资料中,都未对‘记忆之花’做详细的记载,反而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上浪费了大量的笔墨。我大胆的推测下,或许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它们制造的,所以产生的影响也不是它们所能确定的也说不定。”
“记忆之花不是它们造的?”洪泽伟笑道,“那还能是谁?难道另外一个高等文明?”
“还真没准就是这样的,”阿莫斯笑了笑,“当然,一切都只是我的推断。毕竟我们看到的一切,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永远都只是冰山一角。”
就在两人用闲聊的口吻说着的时候,候车室内响起了登上电梯的广播。
“时间不早了,一路顺风。”洪泽伟说道,“我就送你到这里好了。”
“你也保重。”阿莫斯博士微笑道。
随着那声广播响起,等候在候车室内的人员,纷纷走向了登车的自动扶梯,按照各自的编号走进属于各自的车厢。很快两百多号人完全进入了太空电梯轨道中的那辆形如列车的电梯仓。
在一串次第亮起的信号灯的目送下,电梯仓缓缓加,向着如蛋清般昏黄的天空驶去。
望着那片渐渐远去的沙漠,以及缩成一个点的火星殖民地,阿莫斯博士只觉得心中充满了激动的情绪。
很快他就要回到地球,带着那两百多名接受了盖严文明遗产的研究员。
他相信,储存在他大脑中的知识,注定将给这个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
周天,清晨。
在别墅的书房,江晨接见了那位慕名而来的哈佛大学教授弗兰克·多宾。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看起来比他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或许这与他一把年纪了还满世界跑,到处做研究和开学术报告会有关。与大多数同领域的学者不同,他所主张的研究方式不是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前人的结论上进行延伸性描述,而是主张亲临现场,用科学的手段对研究的课题进行调查。
也正是因此,在社会经济学界,弗兰克·多宾的观点总是具有开创性的,且拥有大量的事实论据。而这,也是他的著作被学术界奉为经典的原因。
“你好,江先生。”
见面之后,弗兰克·多宾主动伸出了右手。
而在握住了伸来的右手后,江晨微笑着点头道。
“你好。”
“您现在可是全球风云人物,能够采访你是我的荣幸。”松开了右手,弗兰克·多宾笑着说道,“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研究星环贸易能从全世界上亿家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研究出什么有趣的东西了吗?”江晨笑着说道。
“很遗憾没有,”弗兰克·多宾摇了摇头,用轻松的口吻说道,“这也是我今天来拜访您的原因。再次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不客气,学术上的东西我可能帮不了你太多,”江晨笑了笑说道,“关于星环贸易的崛起,我能说的可能只有一点,我们只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巨人的肩膀?这个世界上还有哪家企业能强大到足以为你们提供肩膀吗?”弗兰克·多宾笑着说道。
“覆盖新国九岛的一百七十座大中型研究所,以及四千三百七十一名各领域科研工作者,都是我们所仰仗的巨人,”江晨微笑着说道,“巨人不一定只有一个,可以由很多个组成。”
真正的巨人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庞大技术遗产,但这种东西显然是不能到处乱说的。
“所以,你将星环贸易取得的成就,归结于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取得的进步?”弗兰克·多宾问道。
略微思索了片刻,江晨点头道。
“是这样的。”
“对于新国的未来你怎么看?”弗兰克·多宾微微笑了笑,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包中,取出了一份剪裁下来的报纸,“华尔街日报2o2o1221版,这篇文章读过吗?”
“当然看过,”江晨笑着说道,“我只能说写的不错,虽然这种事根本不会生。”
“哦?”弗兰克·多宾认真地问道,“是什么促使你如此有自信,那一天绝对不会到来?”
“因为未来拥有足够广阔的空间,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江晨笑了笑,“比起从可怜人身上压榨剩余价值,我们更倾向于向外扩张,比如小行星采矿、外太空殖民。未来有足够的土地消化过剩的人口,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消化过剩的劳动力,我们只需要利用行业内领先的地位,控制好扩张的节奏,那种类似于雷·布莱伯在《华氏451》所描绘的反乌托邦世界,必然不可能出现在新国……”
江晨用富有煽.动性的语气,绘声绘色地向弗兰克·多宾描述了自己眼中的,关于新国以及星环贸易的未来。类似的演讲他在公司内和新闻布会上进行过不少次,就算没有稿子,也是信手捏来。
弗兰克·多宾在旁边目瞪口呆地听着,甚至忘了挪动搁在笔记本上的笔尖。
虽然有跑题的嫌疑,但江晨的回答,却是从另一个角度,解答了他在看过那篇报道后,心中产生所有的困惑。
可能在说这些话的江晨,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弗兰克·多宾对于星环贸易以及每一位社科类学者都耳熟能详的“新国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虽然准备的问题才问到了一半,但现在的他已经感觉到不虚此行了。
多年后,弗兰克·多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如是写到。
“我一生中拜访过许多伟人,从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再到非洲独.裁国家的军阀。如果要说哪一位是另我最印象深刻的,无疑是星环贸易的董事长、世界富江晨。关于他一切,以及我对他本人的评价,我在《新时代社会与经济概论·新国篇》中已经花了足足十页纸的篇幅去讲述,这里就不再多赘述,以免后人误解,我这本回忆录也受到了星环贸易的赞助。”
“……从那时起,我曾在我的新著中大胆的预言。这位伟人注定不仅仅只属于新国,还将属于整个世界。”




我在末世有套房 第1441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就算不情愿,也是躲不掉的。
因为驻日美军搬迁、哥伦比亚内战等等客观原因,美国大选从十一月第二个星期被推迟到了十二月下旬。对于这场姗姗来迟的大选,全美的选民怀着或悲观、或乐观、或激动、或冷漠的复杂心情,走向了家附近的投票点。
洛杉矶,当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正当所有人走出家门,一辆飞机从空中飞过,在天空中喷烟雾涂地写下了一句话“美利坚很伟大,特朗谱很恶心!”
洛杉矶人民纷纷抬头看向天空,惊得目瞪口呆。
人群中,有好事者双手做喇叭状,大声叫喊,“噢,天哪!我太喜欢这个了!”
此刻,加利福尼亚的投票点,大学生们走上了街头,高举着手中的标语,更有行为艺术者,用喷漆在墙上画出反对特朗谱的标语。而这一切得到了警察的默许,围观的人们也纷纷拍手叫好。
在加利福尼亚州,没有一个人喜欢那个口无遮拦的喷子。
“反对川.普!”
“对种族歧视说no!”
“不能让一个无赖偷走我们的核按钮!哪怕是为了我们的邻居!”
“除了特朗谱,谁都行。”
“约翰·肯尼迪好样的!”
“……”
反对的声音并不仅仅集中在加利福尼亚的街道上,更是以硅谷为中心,在整个互联网领域蔓延。过一百七十名硅谷大佬集体声,反对特朗谱。
即使是历来政见倾向民.主党,美国科技界的态度也未曾如此统一过。
尤其是苹果ceo蒂姆·库克,他不喜欢特朗普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特朗普宣称要让苹果将工厂搬回美国,否则课以重税。而且,苹果拒绝配合fbi给恐怖嫌疑犯的iphone解锁,特朗普因此呼吁美国人抵制苹果产品。
除此之外,对特朗谱关于避税问题烦的忍无可忍的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更是直接在推特上表示,我们应该把特朗谱送上太空。
这条推特得到了另一位硅谷大佬的点赞,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紧接着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表示,他会在火箭上给特朗谱留个位置……
在加利福尼亚,支持约翰·肯尼迪,几乎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人们以自己的选择为荣,就算有几个支持特朗谱的,在投票的时候动作都是鬼鬼祟祟,不敢让人现。
若是被别人知道了自己将投那个恶棍一票,理论一番是轻的,稍有不慎说不准还得挨顿胖揍。那些黑人和墨西哥佬对那个男人可谓是深恶痛绝,下手绝不会手软。
然而在德克萨斯州,又是另一幅景观。
圣安东尼奥市,阿拉莫要塞遗址。
打扮成独.立战争时期风格的德州民兵,穿着牛仔服装,扛着老式的弗格斯步枪,在彪悍的鼓点下,从这座古老的革命源地,向着圣安东尼奥市市中心前进。
他们的旗帜鲜明,他们的口号和标语简洁明了,一如他们这身装束。
“天命昭昭!”
“保卫美利坚!”
“干死墨西哥佬!”
“不喜欢特朗谱,那就滚出德州!”
“……”
即便人们不喜欢特朗谱,但德州人民对于约翰·肯尼迪的外交政策同样持怀疑的态度。作为共和党的传统票仓,选民们在心中经历了一番天人交战之后,最终走到了机器面前,投出了属于自己的那神圣的一票。
在镜头前,当被问及为什么支持特朗谱,以及对于特朗谱的部分言论怎么看时,这位红脖子的德州人嘴边吐沫星子横飞,激动地吼道。
“这个国家难道不应该有言论自由吗!我捍卫自己的祖国有错吗!为什么要用政治正确束缚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一个政治家能够表达我们的情绪!这么多年了!我们的脖子红了又紫,紫了又红,一直没有一个政治家能表达我们的心声!民.主党那帮垃圾就不提了!连共.和党这边都是软蛋!现在终于有这么一个真男人站了出来,说了男人该说的话,你还用问我为什么选他?”
“你们说的什么多元文化平权,反战,种族平等,女权,动物保护,我不要听!我不要那些伪善的道德,捏造的数据,空谈的社论!我需要泄我感觉,喊出的我声音!我就是不喜欢和我不一样的人!为什么我的祖国会有这么多和我不一样的人!”
周围响起了欢呼声和口哨声。
他们已经受够了那些虚伪的政客,受够了那些“道德模范”口中的谎言。在澳巴马和希拉里的“努力”下,德州南部已经开始拉美化。他们的祖先曾经用鲜血和枪炮赶走了墨西哥佬,而现在敌人的子孙们却是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他们的家园,抢走他们的工作,占用他们的社会资源……
1...506507508509510...5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