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末世有套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晨星LL
编号1oo4吗?连名字都省掉了啊。
江晨苦笑着揉了揉她的头,表示安慰。
少女感受到了眼前这位男人眼中的同情,但对于这份同情本身却露出了困惑的表情。显然她并不理解这种同情是出于何种理由,或者说,她并不认为没有名字是一件值得同情的事。
“想要名字吗?”江晨看着她的眼睛问道。
少女摇了摇头,接着又突然抬起了头,像是接到了某种信号似得,转身跑掉了。
看着编号1oo4离去的方向,江晨站直了身子,看向了院子后面新建的那座研究所。
早在十天前,这座研究所就完工了,林玲的妹妹们已经搬了进去。因为很满意研究所的设计,林玲将最大的实验室据为己有后,接着又将那些堆积在自己房间中的实验设备给挪了进去。
如此一来,她总算是有了个宽敞的卧室。
为了方便林玲,施工方按照江晨的要求,将别墅的后院与研究所的前院打通了一座小门。除了林玲每天都会通过那间小门外,她的妹妹们偶尔也会溜达到别墅的后院中,对着那些花花草草呆。
至于江晨为何站在这里,还得从两天前说起。
……
时间回到两天前,也就是现世时间五月四日。
克尔温从地面指挥中打来电话,向他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前往不明飞行物侦查的电鳐a-1成功返航,没有在目标飞行器上现生命活动的迹象,并且成功从飞行器上带回来了一件样品。
虽然样品还没送到,但关于那件样品的相关数据已经传回到了地面指挥中心。然而令众多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个样品的密度竟然达到了恐怖的2985克每立方厘米。
直觉告诉江晨,他捡到了个不得了的东西。
其实已经用不着直觉了告诉他了,参与到地外文明研究项目的霍金直接告诉他,这个现很可能将颠覆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的认知。没有任何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密度如此恐怖且能稳定存在的物质。
既然现代科学解释不了,江晨立刻将目光转向了未来这边。
让克尔温将所有数据打包后,江晨穿越回了末世这边,将存储着s级机密的u盘随手丢给了林玲。
拿到了这些数据后,林玲便将自己彻底关在了实验室里,连着两天都没有动静。看她如此严肃的样子,江晨也就没打扰她,这两天都待在了末世这边,每天早晨和晚上都会来后院里转悠一圈。
就在这时,他在门口处看见了林玲的身影。
小姑娘似乎一夜没睡,此刻正打着哈切向他走来。
“总算是弄完了……等等,你是不是对我的妹妹做了些什么?”原本还一脸倦意的林玲,突然和触电似得清醒了过来,一脸狐疑地打量着站在后院内的江晨。
“怎么可能!我有那么禽兽吗……”江晨汗道。
林玲用眼神回答了这个问题,警惕地说道,“我警告你哦,编号1oo4的研究领域和空间理论有关,是我在携带活物穿越实验项目中的助手。你可不许对她灌输奇怪的念头。”
“行了你,一见面就血口喷人……怎么样,弄清楚那个小球究竟是什么了吗?”
林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2985克每立方厘米,密度为常温水的2985倍,远自然界密度最大的锇金属的22.6克每立方厘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江晨立刻问道。
“59克每立方厘米,这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那颗红矮星的密度,然而还不及你给我的资料上的那颗小球的零头。这意味着那颗小球中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甚至比红矮星对自身成分的引力还要恐怖。这种力已经越了范德华力的范畴,如果不是你们搞错了,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江晨愣愣地问道。
“强相互作用力。那颗小球是一颗由无数强子,甚至是夸克直接构成的材料……”提出这个猜想的时候,林玲的表情说不出的古怪,那样子就好像一方面怀疑着自己的猜测,一方面却又无比的确信。
“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在战前有这方面的技术吗?”江晨问道。
林玲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斜了江晨一眼,“怎么可能有那种东西。直到战前为止,关于强相互作用力材料是否可能存在,科学界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你居然问有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对林玲的毒舌早就已经习惯了,江晨这会儿也懒得和她拌嘴,于是摊开手做无奈状,厚着脸皮说道,“我这不是不懂才问你嘛。聪明的林玲小姐,可以和我解释下吗?如果那个小球是强相互作用力材料,那么它大概高出战前科技水平多少年?”
对于夸奖依旧毫无抵抗力,林玲的嘴角得意地弯着嘴角,耐心地向江晨解释了起来。
所谓强相互作用力,指的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本质上则是构成强子的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作为四种宇宙基本作用力中最强的力,其作用范围仅有1o的负十五次方米,过了这个范围强相互作用力就会急剧衰减。
如果材料中的粒子由强相互作用力构成,那就意味着粒子间的间距必须在1o的负十五次方米之内,除非将原子强行拆开,舍弃所有电子才能做到。然而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完全舍弃电子的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将会带非常大的正电荷,从而吸引数量惊人的电子,反过来破坏其粒子结构。
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材料本身就是个不合理的存在。
至于未来。
未来的事谁有说的好呢?
科学的展,本身就是个不断幻想,不断实践,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
至于掌握了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的那个文明,科技水平究竟领先战前多少年,这个林玲也无法给出评价,文明的展从来都不可能简单地用时间进行衡量。
不过唯独一点林玲可以确定,那就是单从对粒子物理的理解上,双方的差距就可以用云泥之别来形容。(未完待续。)
我在末世有套房 第1033章 海鸥号
听到林玲用云泥之别这个词来形容双方之间的差距,江晨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这个事实。
庆幸?那是当然的,那个航天器上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显然已经被它的主人给废弃了很久,至少不用担心被高等文明给找上门来了。一艘来自2o.5光年外的殖民舰就已经够让他头疼的了,如果再来个不友好的邻居,这游戏简直没法玩了。
困惑?也有一点,他不明白那艘航天器究竟为何会被废弃。如果连强相互作用力材料都能造出来,这个宇宙中应该没什么东西能威胁到他们才对,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
“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等那个一百公斤重的小球到货了,记得把它带给我。”林玲老气横秋地拍了拍江晨的肩膀,结果手被江晨给拍开,还挨了一记白眼。
“到货?你当是快递吗?再说吧。”
没好气地用食指在林玲的额头上戳了下,解气地看着得意忘形地林玲捂着额头蹲了下去,江晨无视了那不满地瞪着自己的视线,转身向别墅的方向走去。
……
去的时候用了一个月,返航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在那颗小球被带回来之前,任何关于它的讨论都是毫无意义的,关于它的事,暂且被江晨放在了一边。等小球被带回来后,他再想个合适的理由,将它从星环贸易航天部那边拿走,带到末世来给林玲研究。
只不过有一点,江晨还是没想明白,既然他能现那个不明飞行物,没道理这个世界的政府或机构现不了。按理来说,现地外文明应该是一件足以轰动世界的大事件,然而他在末世这边完全没有听到过战前有类似的消息。
对此,林玲倒是给出了解释。
“现在这东西被你现了,那么你会在你那边到处乱讲吗?”
听到林玲的反问后,江晨顿时反应了过来。
换做是他,掌握了地外文明的情报后,也会当成什么事儿都没生过一眼,关着门偷偷地研究其中的门道。哪怕什么都研究不出来,也不可能公开给其它国家的科研机构,更不可能公开给媒体大众了。
想都不用想,若是被美国知道了那个不明飞行物的事,肯定又会跳出来嚷嚷与外星文明交流的机会应该属于全人类,然后要求星环贸易将东西送到51区的研究所。而到了那时候,即使是新国的友好合作伙伴华国、俄国肯定也会委婉地表示赞同,除了最后一点之外。
国家之间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情谊,在必要的时候,即使是仇人也能成为亲兄弟,情同手足也可能兵戎相见,历史早就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在末世这边待很久,只停留了三天,江晨便返回了现世。
这次从末世回归,江晨可不是空着手回来,他的储物空间里还带上了航天科技研究所设计的红河1动机。
这台动机与东亚重工为泛亚航天集团海龙号运输舰设计的飞梭o7动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上次江晨从白鲸海底考察站手中,花了两万信用点买回来的那台。至于异曲同工到什么程度,这就任凭想象了。
反正末世也不存在什么知识产权,怎么好用怎么来就好。
这台红河1动机将被装在星环贸易新研的运输舰上,作为星环贸易在地月系统内的第一艘大型“运输用途”航天器,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太空巨舰。
理论上,红河1的性能已经达到了远航火星的标准,但运输舰的技术难点并不仅仅是动机这一块儿。被其它部设计拖了后腿,这艘一年前完成设计,现在已经即将出港的运输舰,暂时还只能被用来执行地月系统内的飞行任务。
星环贸易在“造船”技术上还是个新生儿,许多东西都需要在摸索中学习。
在这方面,即使是来自末世的科学家也帮不了他们。蒋林等航天科技研究所的技术员主攻的领域在引擎这块儿,设计整艘飞船,也不是区区一座研究所就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没有现成的图纸可供参考。
位于星环城无重力段的船坞内,一艘长约六百米的飞船,静静地停在数十条机械臂的下方。在工程师地指挥下,红河1动机被接入了这艘飞船尾部的空槽,完成了其“下水”前的最后一步。
由于本身就是按照这艘飞船规格设计的,所以在接入的时候相当顺利,没有生任何意外。
“完美的设计……这东西您是从哪儿弄来的?”看着仓库内那台被接入新船动机,站在江晨旁边的克尔温忍不住感慨道。
不过江晨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笑而不语地弯了弯嘴角。
名义上这艘新船是运输舰,但只要星环贸易需要,它随时可以被改装成军事用途。需要十艘小型运输舰才能完成部署的轨道空降旅,这艘巨舰一次便可以将整只旅全部带上。
见江晨没有回答,克尔温也没有不识趣地追问,而是将话题转向到了别的方向。
“说起来船还没有起名字,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艘船的吨位是多少?”江晨问道。
“五十万吨。”
闭着眼睛认真思考了片刻后,江晨开口说道。
“五十万吨么……那就叫海鸥号好了。”
“海鸥号?好吧,既然您喜欢的话。”
克尔温对江晨的取名技术无力吐槽,具有如此划时代意义的航天飞船居然被安了个这么普通,一点纪念意义都没的名字,也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
不过看着老板一脸满意的样子,他又不好指出来,只得默认了这个名字。
随着海鸥号的列装,星环贸易在地月系统内的运力,终于提高到了五十万吨以上。运力的提升,为星环贸易太空资源开,带来了飞跃性的改变。
能够最直观地表现出这一点的,恐怕还要数月球殖民地了。五百名新移民乘坐着海鸥号,与新型生态单元一同抵达了月球的表面。随着新移民的到达,这座星环贸易殖民月球的前哨,人口已经突破了一千人。
为了庆祝这历史性的时刻,星环贸易召开了新闻布会,向全世界分享了这一喜讯。
同时,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宣布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月球殖民地将被更名为广寒市,现在的它已经能够配得上这个名字。
至于另一件,广寒市将对全世界的个人或机构开放,欢迎广大企业前来投资。(未完待续。)8
我在末世有套房 第1034章 广寒市
未来人大厦的楼下,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转播车云集。一楼布会现场内更是人头攒动,肤色色各异的记者们早早地进入了会场,在工作人员的接引下于各自的座位就坐。摄影师在后排架起了长枪短炮,密密麻麻地列了一排,所有的镜头都聚焦在会场正前方的讲台上,等待着新闻布会对的开始。
没有让他们等待很久,时针刚走过九点,一道柔和的灯光便从讲台后方亮起,一身黑西装的江晨走到了讲台前,从容地拿起了话筒,面对着全场的镜头微微一笑,开口道。
“感谢诸位不远万里前来参加星环贸易的新闻布会,我代表星环贸易董事会,向诸位表示欢迎。”
“关于这次新闻布会的内容,我想诸位已经从手上的材料中了解了大概。根据我们与新国航天局的讨论,即日起,新国月球殖民地将正式更名为广寒市,从今往后将与蓬莱市一样作为新国自治市存在。新国对蓬莱市享有主.权,星环贸易以新国企业的身份,享有城市自治权。”
此话一出,台下立刻传来了一片议论的声音。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们虽然从手中的材料已经了解到,星环贸易给月球殖民地改名的事,可材料中可没提到新国将享有蓬莱市主.权的问题!
对月球领土宣誓主.权?开什么玩笑!
不少记者,尤其是西方记者们,忍不住将手举得老高。然而江晨只是看了他们一眼,然后抬了抬手,示意那些迫不及待想要提问的记者们稍安勿躁。
现在还没到言环节,有问题也给我憋着先。
“昨天晚间凌晨两点,运载着五百名移民的海鸥号运输舰抵达月球,至此广寒市人口突破一千人。考虑到生活生产设备已经开齐全,从明天起,星环城将开通前往广寒市的航班,对全体新国公民以及持有护照的外国游客开放!”
会场内相当安静,那些先前急着提问的记者,也呆愣着看向讲台对的方向。用了足足十秒钟消化这条劲爆的消息,不知是谁起了头,掌声稀稀落落的响起,很快便演变成了响彻会场的雷动。
而那些坐在电脑前,在星环贸易官网上观看新闻布会直播的网友,早已经欢呼了出来,飞快地敲打着键盘,通过弹幕上宣泄着自己心中的激动。
【握草,碉堡了有木有,】
【令人汗颜,咱们的载人登月还在研究阶段,别个都已经在月球上盖楼了。指不定等我们自己上去,别人游乐场连游乐场和电影院都盖出来了。】
【蠢,还研究个屁,一张机票一张船票就上去了还用研究,我上我也行?要我说,那些搞航天的就该全都下岗。省下来的经费还不如多盖点学校,支援下贫困山区。】
【搞航天的无辜中枪……不是咱们不给力,是别人太牛逼,这你有什么办法?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反正都是一家人,连城市的名字都叫广寒市,没准下一座城就叫万户了,也算是圆了老祖宗们的梦。】
【别的我不管,这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去月球旅游了?旅游签证已经办下来了,有没有知道的大大,小女子在线等,挺急的……】
网络上的热议正在升温,而新闻布会还在继续。
对内容作了简要概述,接下来就到了记者提问环节。坐在台下的记者早已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此刻总算是到了他们的主场,立刻拿出了看家本领,怎么刁钻就怎么提问。
“贵方在刚才的布会中表示,新国将拥有广寒市的主.权。我想问的是,不知道您有没有了解过1967年签署的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条约中的第二条明确规定:‘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不能作为主.权国家声明占有,或出于利用及其他目的占有’。”哥伦比亚电视台记者刚一递出话筒,便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江晨从会场内前排记者的眼神中,看到了与那位记者眼中类似的询问的目光。很显然,对于星环贸易之前那段类似于主.权声明的言,在场的记者们对于其合法性几乎都持质疑的态度。
微微笑了笑,江晨扶正了话筒,回答了哥伦比亚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外层空间条约》签署于半个世纪前。直到一年半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总共只有十二人被成功送上月球……是的,直到一年半前。很显然,1967年签署的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已经不适用于现代高展的航天工业。”
说到这里,江晨顿了顿了,声音逐渐高昂了起来。
“我们拥有的技术,能够将更多的人送上月球,甚至送上其它天体,为人类文明开疆拓土,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古老的条约去禁锢我们的足迹?你认为我们是在对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宣誓主.权?错了!大错特错!我们不过是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证明我们创造的财富属于我们自己。我记得你是美国人,你们不一样对美洲大6宣称了主.权?至少我们声明主.权的对象是一块无主之地,而你们宣称主权的对象可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江晨大义凛然地言,说的哥伦比亚电视台记者哑口无言。
准确的来说,那位记者其实还有不少话想说,比如“这完全是两码事”、“印第安人也是美国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勿做有害美国社会民.族团结的言”等等。但根据新闻布会的规定,除非特殊情况,一名记者只能言一次。江晨已经抬起手示意他可以坐下了,他也只能将反驳的话给憋回了肚子里。
第二位记者站了起来,是来自新国国内某电视台的记者,他自然不可能质疑自己国家的主.权问题,他的关注点也更倾向于经济方面。
“在刚才的言中我注意到,您有提到星环贸易将对公众开放广寒市。这是否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也能参与到月球资源的开中?如果是的话,星环贸易更倾向于在哪些领域与其它企业展开合作。”
听完这位记者的提问后,江晨笑了笑,和颜悦色地回答道。
“既然作为城市,广寒市自然没有隔离世界之外的理由,我们也从来没有打算垄断整个月球的资源。与蓬莱市的定位一样,我们欢迎每一位游客、移民、以及投资者的到来。”
“至于具体在哪些领域合作,这实在是太多了。稀土资源、旅游业、娱乐业、冶金工业、电力出口,这五项产业将作为广寒市的经济支柱。除了最后一项涉及敏感技术不方便其它企业参与外,投资者们可以选择自己看好的行业,加入我们的城市中。”
“前提是,承认我们对广寒市的主.权声明。”(未完待续。)
我在末世有套房 第1035章 意见分歧
关注着这场新闻布会的,不只是在场的媒体记者和观看直播的网友,各国政府的高层也都在暗中注视着这场新闻布会的进行。
世界上欢迎移民的达国家不多,欢迎华裔移民的达国家更是凤毛麟角,而新国便是其中之一。一开始华国的高层们也没想到,这个巴掌大点的国家,在这短短四年间内竟然取代美国,成了国内有移民倾向的群体的选。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虽然数次提高了移民的门槛,但每年移民新国的华国人却有增无减。过去的四年中,平均每年华国海外移民的人数约一百二十五万人,相较上个四年增长了将近一百万人。而在这一百二十五万人中,有百分之八十的移民都是选择了新国作为第二家园。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新国对于移民的态度,无论是新国政府还是星环贸易,似乎毫不在意移民的疯狂涌入可能带来的治安、经济问题。他们似乎总是能想出办法来消化这些飞增长的人口,至今为止新国的经济都没有崩盘的迹象,反而欣欣向荣。
至于治安环境,那就更不用说了,在这里几乎没有犯罪分子和恐.怖主义的生存空间。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偷渡来的抢劫犯搞不清楚状况,埋伏在街角巷陌的执法无人机纷纷中教做人。
不得不说,广寒市这个名字赢得了不少华国人的好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名字让他们感到了亲切,更因为那份甚至高于血脉联系的文化认同感。然而,也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个现状感到满意。
“哼!广寒市?这次是广寒市,下次又是什么?这要是不限制下他们,他们还不把天宫、天庭都给搞出来?”
一间古色古香地茶室内,国字脸的男子面沉似水,不咸不淡地说了句。
此刻,十大家族的家主几乎都坐在这里,哪怕近年来混的不如意的王家,在这张长桌前也有一席之地。在座的虽然没有一位还在当权,但却没有哪位不与实权阶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意见虽然无法代表整个共和国的意见,但至少能代表一部分人……
比如国字脸的那位男人,便是赵家的家主赵友永。华国铝业和华国电信这两个巨无霸都在这赵家的碗里,前者是稀土生产的龙头企业,后者是特大型国有通信巨头,可见其家族影响力之广。
而他之所以会对新国抱有如此大的成见,到不是因为产自月球的稀土冲击了华国的稀土市场,主要还是因为江晨动了赵家的蛋糕。借着华国铝业这张大旗,他们没少在地方上私采稀土走私给外国企业牟利。然而现在,因为未来人矿业靠着海底和月球的稀土矿藏挤进了稀土市场,进一步拉低了稀土的出口价,他们每年至少得损失数十亿元的利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