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基本的斗富门槛——暖气,那可是要花真金白银维持的,光靠地里中种出来的歪瓜裂枣,能卖几个钱?

    要么就高利贷,但各大柜坊放的低息贷款,让这一手段不那么灵光。

    所以宇文温布局多年,就是要逼着大户们办实业而不是收地租维持开支,如今开矿采煤就能赚钱的观念一旦让大户们接受,谁都挡不住煤老板横空出世。

    所以,关陇集团必须得加上两个字,变成关陇煤炭集团。

    宇文温如是想,看着手中的黄河大桥草图,看着踌躇满志的宇文恺,忽然觉得有些尴尬。

    黄河大桥?哪有技术能力建起来哟!

    且不说如何施工,就算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修好黄河大桥,然后呢?

    以他贫乏的相关知识,都能想到黄河大桥的桥墩要承受河水常年冲刷,冬天还得抗冻,到了春天还得承受大量浮冰的冲击。

    靠着土法水泥成分不明钢条做成的土法钢筋混凝土桥墩,搞不好没几年就四处开裂崩塌,整座桥直接变成危桥。

    所以只有火轮船摆渡才是正道。

    宇文温知道正确答案,却依旧要进行各种宣传,目的是让大家都知道煤炭的需求量在未来只会增大而不会减少,为此,适当的搞几个噱头营造利好气氛,他觉得无伤大雅。

    他现在放出的风声,诸如黄河大桥什么的,日后大家开矿暴富,数钱都来不及,谁还关心黄河大桥修不修?

    宇文温自己估算过成本,在这个时代,往来黄河两岸最划算的方式当然是拉浮桥,但为了给航运让路,浮桥要拆,所以用火轮船摆渡,足够满足需求。

    要用到跨河大桥的需求,就只能是大规模物质运输人员流动,这种交通运输方式,必然是铁路。

    在没有铁路的时代,搞黄河大桥没有任何意义,即便奇迹出现真的让黄河大桥修成了,那么靠收过桥费来回本,每年收的费用恐怕还不够桥梁维护费。

    所以宇文温弄出黄河大桥这个噱头就是为了忽悠,根本就没当真。

    光靠一个黄河大桥的噱头还不够,他见着大家现在脑袋一片空白的样子,便要来个趁热打铁。

    。。。。。。

    政事堂外,门下省大院里,停着一辆奇怪的四轮车,这四轮车前没有马,也没有马夫坐的位置,而车的后半截装着个小锅炉,锅炉的烟囱冒着烟。

    只要不是傻子,就会发现这车和常见的四轮马车明显不同,外形圆溜溜的,看上去像一只后背插着竹签的甲虫。

    一旁的台阶上,宇文温手拿资料,向潜在投资者们(政事堂诸公)介绍最新高科技产品——蒸汽车。

    蒸汽车甲壳虫,蒸汽动力,双汽缸引擎,行李箱前置,发动机(蒸汽锅炉及汽缸)后置,前轮转向,后轮驱动,板簧减震,熟铁轮毂杜仲胶实心胎。

    玻璃罩蜡烛前大灯,两片式玻璃前方挡,手摇雨刷,三挡手动变速器,是为启动挡前进挡倒车档。

    有蒸汽喇叭,脚踏汽门刹车,檀香木方向盘,包着真皮方向盘套,还有真皮座椅(双座),熊皮坐垫,油布顶棚可收放。

    煤箱容积十升,装的是粉末状燃煤,先进自动供煤系统,确保锅炉活力十足,让蒸汽车以时速四里的速度行走十里。

    新时代的交通工具,如今闪亮登场。

    三高官官们手中拿着资料,看着这四轮车,已经无法用任何词语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

    他们见到这四轮车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认为这玩意动不起来,但天子不会把一个动不起来的车拿出来展示,所以

    这玩意会爆炸么?

    大家如今都知道锅炉用起来有危险,蒸汽机也差不多,一旦出事就容易爆炸,然后滚烫的开水及各种碎片到处飞,如今这四轮车近在咫尺,万一爆炸了

    众人见着宇文温气定神闲的模样,觉得他不会把一个容易爆炸的车辆拿出来展示,于是心中稍定。

    围着蒸汽车甲壳虫忙碌的技术员,向宇文温禀报说一切准备就绪,宇文温看了看左右,见着大家一脸期盼的模样,于是点点头:好吧,开车!

    一名身材瘦弱的技术员担任司机,也就是车辆驾驶员,坐上驾驶座,不知鼓搞了什么机关,却听得车子后部的轰鸣声变大,随后整个车开始轻微颤抖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车上,不知过了多久,咔嚓咔嚓的响声传来,车轮开始慢慢转动,蒸汽车竟然缓缓地向前行驶。

    蒸汽车动起来了,一边颤抖一边向前走,在场官员们见着这东西真的会动,一个两个看得目瞪口呆。

    驾驶员吃力的转动圆形方向盘,让蒸汽车缓缓向右转弯,以顺时针的方向,在院子里慢慢的转起圈。

    现场除了蒸汽车发出的声音外再无动静,几乎所有人都被这神奇的自走车给摄去魂魄,以至于有人手中捏着的资料落地都没有发觉。

    火轮船出现前,好歹有人力驱动的车船(轮桨船),所以大家还能勉强理解火轮船为何物,如今,这不需要人推畜拉,只需要烧煤就能走的蒸汽车

    这可不得了啊!

    许多人已经在畅想:以后,河里走的是火轮船,地上走的是蒸汽车,那该是何等样奇特的景象!

    这些神奇的机械都要烧煤,果然开矿采煤大有前途钱途!

    蒸汽车的小范围公开展示,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宇文温却后背冒冷汗,他看着正在转圈的蒸汽车,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好不容易等这车转了三圈后停下,他看向中老年们:这就是蒸汽车,烧煤的蒸汽车,虽然现在比幼童走路的速度都不如,但蹒跚学步之后,必然能健步如飞!

    蒸汽车的实用化,也许要等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但都不要紧,火轮船有实用的一日,蒸汽车也一定会!

    所以,煤炭的需求量,将来必然会逐年递增,现在将要有轮船招商总局,将来还会有汽车招商总局!

    宇文温的慷慨陈词,让一众宰执听了激动不已,他们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是第一次见识到蒸汽动力的神奇,看着手中的资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旁边的技术员们,见着天子点点头,赶紧拥上前,将蒸汽车推走。

    没错,是推走,不是开走。

    为了自圆其说,技术员给出的说法是试验车的锅炉不稳定,为了避免出意外伤到天子及诸位宰执,蒸汽车离场还是推着比较安全。

    实际原因,宇文温当然知道,他方才冒冷汗,正是因为其中有蹊跷,生怕出意外,才会如此。

    蒸汽车甲壳虫,资料给出的技术参数大部分没错,但时速和最大行驶里程不对,而且结论也是假的,因为这玩意根本就动不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车载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距离推动整车及瘦弱驾驶员移动还差那么一点,所以需要嗑药,以便拿来糊弄人,就像夏初在黄州公开试航的嗑药火轮船那样。

    这辆蒸汽车实际上是混合动力,除了蒸汽动力之外,还有发条动力。

    特制钢发条,为四轮车的后轮增加了些许动力,刚好让蒸汽车勉强动起来,但动力持续不了太久,大概十来分钟左右。

    纯属骗人的蒸汽车,被宇文温拿出来忽悠政事堂诸公,所以他做贼心虚,看着蒸汽车转弯时,后背冒汗。

    如今这场骗局顺利完成,见着大家拿着资料仿佛拿着宝贝的模样,宇文温总算是松了口气。

    他费尽心思搞虚假宣传,就是要营造出一个采煤大有可为的利好消息,如今这些最顶级的官僚都被他成功忽悠,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表演结束,宇文温看着退场的蒸汽车,心中有些感慨。

    黄河大桥是不可能修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修的,大型蒸汽起重机搞不定,蒸汽车更是没谱,不过搞虚假宣传骗投资而已,就是靠着火轮船搞航运,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华灯初上
    傍晚,天色昏暗,皇宫内却未亮起多少灯光,殿台楼阁渐渐为夜色笼罩,东北角的锅炉坊内,轰鸣声起,几座高大的高炉开始运行。

    皇宫内有锅炉坊,为宫内各处安装的暖气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水,但如今是秋天,天气尚热,还不到用暖气的时候,故而此时运行的高炉,并不是热水锅炉。

    经过试运行的煤气发生炉,今日正式投入使用,蒸汽锅炉产生的水蒸气,经由管路进入煤气发生炉,然后喷向灼热的煤炭上,两者反应后产生煤气。

    这些煤气在炉内聚集起来,经由管路源源不断向外输送。

    铺设在地下的输气管路,连接着许多煤气路灯,这是灯杆为铜制高约一丈的玻璃煤气灯,当煤气接通之后,有宦官宫女们陆续将煤气灯的气阀打开,然后在玻璃灯罩内的气嘴出点火,将涌出来的煤气点燃。

    为了避免玻璃灯罩内燃烧的煤气顺着管路往回烧,煤气灯内有机关,是为水封。

    这些煤气路灯带来的光明,说暗也不暗,比起灯笼来,照明的范围大了许多,让皇宫内的主要通道都亮起来。

    灯光说亮也不亮,未能将皇宫各处照得宛若白昼,比起高压电弧灯的光照效果差远了。

    但高压电弧灯太危险,寿命又短,使用成本太高。

    宇文温如是想,高压电弧灯及其输电线路发电机,对于皇宫来说太危险了,他不想哪天来个漏电事故,全家被电死。

    中外历史上第一个死于漏电事故的皇帝,这种成就可不好。

    此时,宇文温站在一座煤气路灯下,抬头看着玻璃灯罩内闪烁的火光,很满意。

    灼热的煤炭遇到水蒸气,发生反应后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此即为煤气(水煤气),点燃后亮度不错,可以用于照明。

    而用于照明的煤气灯,在原本的历史里,大概出现于十八世纪,到了十九世纪初,日不落帝国的首都伦敦,实现了煤气灯公共照明。

    从那时起的半个世纪,煤气灯照明代表着现代文明,直到电灯的出现,煤气灯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煤气灯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但原理简单,煤气发生炉的制作也不算复杂,只要有了蒸汽锅炉,就能做出煤气发生炉,只要解决了安全问题,煤气灯就能用来作为可靠的照明设备。

    对于宇文温来说,煤气灯是沼气灯的升级版,他还没登基时,王府里就用上了沼气灯,后来全家搬入皇宫,便在宫里建了沼气池布设沼气灯管路,如今升级为煤气灯,倒也不会太麻烦。

    沼气池,靠收集粪便发酵产生沼气,供气量不足以实现沼气灯的大规模使用,宇文温希望夜里的皇宫能明亮些,但又不想烧那么多蜡烛,于是想起了在黄州西阳五庄观用来做实验的煤气灯。

    煤气灯早几年就已经实用化,被五庄观的道士用来当做分光镜的光源,而西阳城内纺织工场也开始使用煤气灯,以便确保工场能在夜里能够正常生产。

    正是有了数年的大量使用,使得煤气发生炉变得日趋完善,煤气灯的制作使用也有了经验教训,以此为基础,宇文温的构想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第一阶段,让皇宫全区域实现煤气灯照明,而现在因为成本问题,煤气灯只能在皇宫的主要区域使用,待得煤价进一步下降,整个皇宫普及煤气灯照明就指日可待。

    待到那时,第二阶段就可以开始了:让煤气灯照明成为时尚,让喜欢攀比讲排场斗富的权贵大户们,在自己的府邸也使用煤气灯照明。

    宇文温想要的结果,是长安的权贵大户们全面普及府邸煤气灯照明,让煤气灯照明和暖气一样,成为新时代斗富攀比讲排场的门槛。

    这个时代的所谓排场,无非就是生活奢靡,仆人们都穿着绫罗绸缎,府邸内假山园林自成一体,靠着庄园自给自足。

    对于宇文温来说,这种排场太俗,诸如晋时石崇王恺斗富的几个手段,除了铺张浪费之外没什么意思,所以他要引领时代新潮流,让斗富显得科技含量高些。

    首先,冬天要有暖气,不光是卧室书房,宴客厅也要有,箭堂也得有,不然主人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

    其次,府里必须要有煤气灯照明,让府邸在夜里宛若白昼,这才有逼格;

    府里有了这两样,再说什么斗富,不然连煤都烧不起的穷逼,有什么资格比排场?

    权贵大户们有攀比的需求,而煤气灯也确实有用,于是对于煤炭的需求不就蹭蹭蹭上去了?

    宇文温走在灯光小路上,感受着华灯初上,憧憬着第三阶段的美好景象:长安主要街道在夜里实现煤气灯公共照明。

    科技必须让大多数人获益,如此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宇文温要推广煤气灯,不止让煤气灯沦为权贵斗富的玩物。

    煤气燃烧带来的光明,应该服务于熬夜苦读的莘莘学子,应该服务于千家万户,在漫漫长夜为百姓带来光明,哪怕这光明只是来自于街边路灯也好。

    即便煤气灯公共照明仅限于长安洛阳晋阳邺城广陵等大都会,以及黄州西阳鄂州大冶这样的工业城市,也会极大刺激煤炭的开采。

    为了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宇文温除了搞虚假宣传骗人,也实实在在的做努力,他深信在数年之后,煤气灯的使用成本会越来越低,让官府的财政能够承担起煤气灯公共照明。

    明亮的夜晚,适当解禁的宵禁,会让人们的夜生活更加丰富,创造更多的商机,而有了可靠的低成本照明,工场即便是在夜里,也能够全力开工。

    三班倒的纺织工,每班工作八小时(四个时辰),靠着煤气灯,实现了人停机不停,而其他工场也是昼夜不停运转,吞噬无数原材料,生产出大量产品。

    此时此刻,宇文温相信在许多地方,点着煤气灯的工场正在加班加点搞生产,相比之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小庄园,佃农们肯定在休息。

    生产力的竞赛,赢者通吃,败者倾家荡产,你们这么懒,凭什么赢?



第一百九十四章 凭什么赢?
    运行中的蒸汽锅炉发出轰鸣声,一旁的高炉同样如此,营州总管杨济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看着正在忙碌的锅炉工,又看看一旁耀眼的煤气灯,转身走出院子。

    夜色下,四周泛起光晕,这是煤气灯带来的灯光,给徒河城带来些许光明,虽然光照有限,却让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显得生机勃勃。

    寒风吹拂,杨济紧了紧披风,沿着灯光小路向前走去,虽然此时尚是秋天,但辽地早寒,中原可能依旧炎热,但在这辽西之地,已经算是入冬了。

    道路一侧是高大的库房,里面存储着大量来自莱州的煤炭,储量足够维持徒河城内煤气发生炉使用到明年开春,确保煤气灯的光照,让徒河在夜里维持微弱的光明。
1...10411042104310441045...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