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活塞的制作相对好些,但活塞密封垫的制作同样不简单,耗时费工。
受限于制作工艺,他们对气缸活塞的每一次改进,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将近两年过去,这个最优的气缸尺寸依旧没有摸索出来。
现在,看着这个双向唧筒,白正想到了一个办法,来提高气缸对蒸汽的使用效率。
蒸汽机的气缸和唧筒一样,直筒里面有活塞活塞上有一根长杆,当活塞动起来时,长杆便往复运动,长杆另一端连着飞轮,飞轮就转起来。
气缸的动作原理,和抽水唧筒的动作正好相反:气缸是蒸汽推动活塞运动进而推动长杆往复运动,而抽水唧筒是往复运动的长杆推动活塞,进而推动活塞另一端的水(抽水射水)。
气缸和唧筒相同的一点,就是单向作用。
而现在,白正才知道竟然有双向唧筒,他便举一反三,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有双向气缸?
气缸的两端都有进气口排气口,轮流开合,气缸左端放入蒸汽时,右端进气口封闭排气口打开,这时蒸汽推动活塞向右移动;
待得蒸汽减弱,活塞移动变慢,这时,左端进气口封闭,排气口打开,与此同时,右端进气口打开,新鲜蒸汽排入气缸,推动活塞向左走。
如此一来,足量的蒸汽可以一左一右对活塞进行双向作用,活塞往复运动的力道,自然就上来了。
做出如此变动,气缸里的活塞依旧只做往复运动,不会有多余的动作,而要实现一个气缸左右交叉进汽排汽,只需要设计一个不太复杂的联动装置即可。
白正又看向眼前的双向唧筒,有些失魂落魄:这这东西原来两年前就有了?
江林点点头:是啊,不然你以为嘉禾盛为何扩大招工?只是换了个唧筒,蒸汽抽水机烧同样多的煤,抽水量效率增加了六成,这省了多少煤呐!
白正无语凝噎,他们的技术攻关小组,因为保密的缘故,不会对外公布自己的研制情况,但为了防止闭门造车,实际上一直密切关注着蒸汽锅炉蒸汽抽水机的最新进展。
所以他时不时就要写信问江林,问蒸汽锅炉抽水机有何进展,却不会说他们如今对于火轮船的研究到了何种地步,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密。
这种单向的技术交流,使得外界不知道他们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就像江林那样,不知道他在为如何提高气缸对蒸汽的利用效率而头痛。
因为他没提起唧筒,于是江林就没说唧筒已经改进了。
而攻关小组一天到晚都在关注蒸汽锅炉和传动装置(气缸等),成日里泡在工场,哪里会东想西想,哪里会想到问别人诸如唧筒有何改进之类的问题。
结果
白正想着想着,眼眶一热,忽然想哭,他觉得自己这两年来,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如果,他和同伴们当时多关注一下蒸汽抽水机,关注一下配套设备,那么当时就有可能会想到这个解决办法,而不是闷头苦干,折腾了两年却一无所获。
白正的模样,江林看在眼里,虽然他不可能知道白正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对方见着双向唧筒后的表情,让江林大概能猜出一二。
拍了拍白正的肩膀,江林笑道:怎么,你想到了双向气缸?
啊?你你也想到了?白正惊讶的问道。
当然,不止我,也有人想到这一点,还做出实物了你猜猜,效果如何?
白正想说效果一定好,但见着江林的表情,他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想了想,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确实,双向气缸的原理是不错,但现实是,恐怕真正运转起来持续不了多久。
江林见着白正若有所思的模样,接着说:得了,聪明人又不止你一个,双向气缸要是真能用,早就有人申请专利,而蒸汽抽水机的效率,又要提升不少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良心!你们的良心在哪里!
两人正低声交谈,旁边那群围着蒸汽抽水机的学生,已经开始向教师提问,他们经过一年多的文化课学习,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论基础,所以问的问题倒也贴近实际。
一名学生提问,问为何蒸汽进入气缸后,要在气缸内冷凝才排出去,这样一来,重新进入气缸的蒸汽,其部分热量会浪费在重新加热气缸上,白白损失掉了。
为什么,蒸汽的冷凝不可以在气缸外进行?
这个问题,让授课教师一愣,旁边正在交谈的江林和白正也是一愣。
学生的问题,听起来有些好笑,因为自从蒸汽抽水机出现,其气缸的运作原理就是如此。
一个单向气缸里,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封闭端有进气口排水口,高温蒸汽经此排入气缸(进气口同时关闭),因为气体膨胀的原理,便推动活塞向气缸另一端(开放端)移动。
待得活塞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封闭端注入冷水,使得蒸汽瞬间降温,体积収缩,形成真空。
气缸封闭端处于真空状态,活塞另一面(气缸开放端那一面)就承受气压,于是往回走,而气缸封闭端内的冷凝水,经由排水口排出。
蒸汽膨胀(高温时),推动活塞;蒸汽冷凝(冷水降温),活塞缩回。
如此一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周而复始,带动抽水唧筒不停抽水。
这个原理,毫无问题,而为了形成真空,就必须往气缸里注入冷水以形成真空,不然活塞如何能实现往复运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谓的双向气缸,真做出来,也无法运转太久,因为气缸两头都要冷凝,冷凝水的存在就是阻力,活塞来回运动几次就会变慢。
而气缸两头冷凝的结果,就是气缸缸体温度降得很快,那么新鲜蒸汽排入气缸时,就会因为快速降温而冷凝,失了锐气,连活塞都无法推动。
而白正是刚才冒出双向气缸的念头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现在,他们和授课教师,对于这名学生的提问,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不过,学生嘛,既然是初学者,问出的问题当然就有些幼稚。
蒸汽不在气缸里冷凝,如何形成真空?总不能另设一个冷凝器,和气缸连接,这样真是多此一举
进入气缸的蒸汽,必然有一部分进入与气缸连接的冷凝器,如此一来,就损失了一部分推力,哪里划得来,然后
然后
然后这部分进入冷凝器的蒸汽开始冷凝,体积收缩,于是形成真空,那么气缸里的剩余蒸汽自然就被吸入冷凝器,于是
如果冷凝器的体积合理,产生的真空足以将气缸里的蒸汽都抽进来,那么气缸里也就接近真空状态,活塞自然也就往回走了
蒸汽冷凝,在气缸外的冷凝器进行,那么气缸的温度就会一直保持着,只要做好隔热保温,那么气缸的温度就会和新鲜蒸汽温度差不多,那么每次排入气缸推动活塞前进的蒸汽,其热量就不会白白浪费掉。
这样一来,蒸汽机的效率会翻上许多倍啊!
一个问题,引发的联想,让江林白正和那个授课教师,宛若醍醐灌顶,瞬间想到了个惊人的改进,这样的改进,真是不得了!
而江林和白正,很快就想到了这一改进意味着什么:如果给气缸加上外部冷凝器,确保气缸缸体维持较高温度,那么双向气缸的运转,就不会出现问题。
双向气缸的活塞,完全靠着左右两端蒸汽的注入外排而动起来,气缸里不会有冷凝水,不会形成水阻力。
又因为蒸汽的冷凝在外部冷凝器里进行,所以气缸的温度不会降低,于是气缸左右两端交互进入排出的蒸汽,就能很轻易地推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
问题迎刃而解!
巨大的喜悦,让面面相觑的江林白正激动万分,连带着那位授课教师,三人兴奋得喊起来。
那名发问的学生,见着三人如此失态,有些讷讷的问:呃所以,外部冷凝器,真的对锅炉有用的,对吧?
听得这学生说外部冷凝器,江林心中一动:怎么,你见过这种在气缸外冷凝蒸汽的东西?
学生点点头:对啊,见过的,先前就见过的。
先前就见过?江林一把抓住学生的肩膀:你在何处见到的?我怎么不知道蒸汽抽水机有如此改进!
学生有些紧张的回答:抽水机?不是呀,学生是在五庄观见过的。
啊?
江林闻言一愣,和其他两人面面相觑。
这和五庄观有何关系?
学生答道:一年多以前,学生就见道长们给蒸釜装了外部冷凝器,装了之后,效果不错的。
他随后补充:用蒸釜来蒸一些原料,效果很不错,所以道长们经常用到蒸釜,蒸汽锅炉每日都不能停。
蒸釜江林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你你如何对五庄观那么熟悉?
呃学生自幼长在五庄观是道长抚养长大的
那学生开始说起自己的经历,他是孤儿,被五庄观收养,然后在观里长大,作为道童做各类杂务,后来因为聪明好学,便跟着道长们做实验,打下手。
五庄观因为每日都要进行大量试验,用蒸汽来处理一些原料,经常用到蒸汽锅炉,但高强度的使用下,即便数台蒸汽锅炉轮流使用也吃不消,所以经常出故障。
锅炉出故障了,就得生产锅炉的工场派人上门维修,这得花时间。
五庄观是很特殊的地方,尤其实验区还有士兵把守,轻易不许外来人员进入,任何外来人员进出时都要办理繁杂的手续,还得接受检查,即便是常来的锅炉维修工也不例外。
所以锅炉报修和上门维修完成会花掉一些时间。
虽然不会拖延太久,但做实验做到废寝忘食的道长们等不及,所以希望维修工能够常驻道观,随叫随到,但基于保密制度的原因,这一想法不能实现。
于是在诸位道长的强烈要求下,五庄观决定培养几个道童,让其学习如何维护蒸汽锅炉,届时观里的蒸汽锅炉一有问题,马上就能解决。
五庄观特选了几个资质不错的道童,来技工学校学习,这名学生就是其中之一。
这名学生跟着道长做实验,听道长说蒸釜用的外部冷凝器,能确保蒸釜内的温度恒定,能提升蒸汽利用效率,所以谨记在心。
五庄观的蒸釜加装外部冷凝器,大概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
没多久,他和同伴就读技工学校,学了一年的文化算数及理论,发现没提到外部冷凝器,心里就觉得奇怪,却不敢问,现在,见着蒸汽抽水机的实物,发现真的没这玩意,所以才会提问。
一年多以前就有了你们你们五庄观是怎么回事!江林几乎要吼起来,你们有了这么好的技术改进,为何不说啊!申请专利也行,肯定有人愿意买啊!
良心!你们的良心在哪里!
学生被失态的江林摇晃着,哭丧着脸答道:我我我我们,用的是蒸釜,不是蒸汽机
第一百八十章 双重作用
大冶军器监,戒备森严的火炮工场内,工匠们正在制作火炮,他们将经由模范铸造的火炮炮胎安装在车床上,使得沉重的炮身绕着轴线旋转,一把锋利的车刀靠在炮身上,将炮身表面削得十分光滑。
另一边,一门已经处理完炮身外表的火炮,被工匠安装在镗床上,同样绕着轴线不断旋转,与此同时,一根粗硕的长杆深入炮膛内,长杆末端的镗刀对炮膛内壁进行切削,将其切削成光滑的内壁。
镗床和车床,如今是最重要的加工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加工行业,车床是对工件的外表进行加工,而镗床是对工件的内部进行加工。
而大冶火炮工场里的镗床,是天下最好的镗床,可以将青铜材质的炮管内壁,切削得光滑无比。
只有这样,火炮才耐用,不然内壁的各种瑕疵,很容易在发射炮弹时,被燃烧的火药扩大,最后炸膛。
巡察至此的林有地,看着这些庞然大物加工火炮,想起了许多往事。
他是亲眼看着车床镗床成长起来的,二十年前,在安州州治安陆,他奉郎主之命,带着懵懵懂懂的手下,开始了车床的摸索之路。
时光流逝,当年的简陋车床,以及在车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镗床,如今已成长为复杂的精密机械。
火轮船试航成功,林有地给技术攻关小组放了假,他自己却马不停蹄来到大冶,看看火炮工场的生产进度如何,这是天子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所以他时不时要给这里的主管人员提个醒。
官军是天子的爪牙,而武器是官军的爪牙,如何制造出威力更大的武器,是武器工场全体员工的职责,绝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不思进取。
尤其是对于车床和镗床的改进,必须坚持下去,这两样工具,对于制造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可是有着双重作用。
正如人吃东西靠牙齿,车床和镗床啃工件,靠的是刀具,无论车刀还是镗刀,决定了车床和镗床的神通能有多大,而现在,镗床的神通,依旧未如人意。
对于火炮制作来说,炮膛的加工最关键,光滑无暇的炮膛决定了火炮的耐用程度,一旦在生产时处置不当留下隐患,日后很容易炸膛,所以炮膛最好的制造方法,应该是直接镗出来的。
用模范法制作火炮,火炮的内膛很容易有沙眼气泡,这是很严重的隐患,可若是直接锻造处一根质地匀称的青铜柱,然后用镗床给青铜柱镗出炮膛,这样的炮膛绝对没有瑕疵,坚固耐用。
设想是好的,前提是镗床的刀具固定刀具的长杆足够坚韧,然而以目前的冶金工艺,做不出这样的刀具和长杆。
只能先用模范浇铸出炮胎,炮胎已有炮膛,然后用镗床对炮膛进行第二次加工。
截至今日,足够坚固的镗刀及固定镗刀的长杆依旧无法制作出来,但林有地并没有责怪技术人员,因为他知道这涉及到冶金工艺,想要提升真的很难。
天子也知道,所以并没有下死命令,而火炮工场的车床及镗床,其实已经满足了使用要求。
大冶火炮工场,每月都会生产出合格的火炮,然后经过仔细检查,根据兵部的凋令,将火炮运往目的地。
天下间能够制作火炮的工场,目前就只有五处,大冶火炮工场便是其一,这里戒备森严,闲杂人等不得靠近,想要进入工场,没有兵部精工院的双重许可,即便是朝廷要员,也不得入内。
林有地身份特殊,作为天子潜邸旧人,本来就主管各类精工产业,带出了许多技术骨干,这些技术骨干如今是各个工场的主要管理者,大冶火炮工场,也是在他主持下建立起来的,所以拥有特别通行证,可以随时进出火炮工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