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老老实实在王府待着,你就能平安无事。”

    刘季更加诧异了“王爷王爷为何要帮我”

    “不为什么,就为你死到临头也不松口的骨气,我敬你是条汉子。”李星洲道,心里又补充一句,还有能从一个猎户成为大军统帅,调度数万大军井井有条的才能。

    有些人才是天生的,骨子里就凝聚着天赋,军事将领更是如此。

    刘季愣了一会儿,忍住跪下给他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大口吃起焦山递过来的肉块和烧饼,他也饿坏了。

    “孟老,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平南王与我们是越来越不对付了”小亭里,程禁抚琴,慢慢弹奏这。

    焚烧的小小香炉青烟袅袅,外面池中,春荷长势正好。

    “一瓮池塘满地荷,枯叶浮面芽未生;污泥深深埋莲藕,也助荷花补水行”孟知叶慢慢吟道,随即回头“你是说他多往陈钰府中走动”

    程禁点点头,“陈钰之言,惑君上,乱尊卑,蔑礼法,我等儒者本着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愿,驳斥其言,是正议。

    可偏偏平南王似乎跟好陈钰的歪理学说,简直颠倒黑白,扰乱纲常。”

    孟知叶皱眉“我也心忧此事啊,不过如今我虽是礼部判部事,你又接了陈钰的判东京国子监,可对平南王,也如撼树蚍蜉,不自量力。

    再者,平南王此人向来目无尊长,当初还是世子之时,他就顶撞过老夫,何况今日乎”

    “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看着他落入旁门左道,信歪门邪说吧。”程禁一脸忧色,“再说如今太子也去了江州,朝中谁还能与之抗衡”

    “太子”孟知叶眯着眼睛,似乎再想什么“说起太子倒是大有可为,连皇上也不敢直接废除,且光是太子到江州,早有许多人上表表示反对,请皇上把太子接回来。”

    程禁小声凑过来“那是自然,太子便再无本事,入主东宫已是数年,许多人不余遗力巴结,此时太子若有变,岂非他们的努力也全竹篮打水一场空。

    许多人不会坐视如此的”

    孟知叶抚着胡须,看着池面,慢悠悠一字一句的说“所以才是机会

    清明将至,祭祀先祖,理应太子领众皇子皇孙,礼法如此,祖制如此。

    祭祀先祖流程都是礼部的筹备,到时以此为由,加之百官上表,足以请太子回京”

    程禁一愣,随即大笑“哈哈哈,高孟老这招确实高明,在下就想不到这样妙计啊如此忠公体国,为江山社稷思虑,孟老辛劳了。”

    “应该的,本就分内之事,身为臣子,为国思忧而已”

    孟知叶抚着花白的胡须自得笑道。

    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有些事尽在不言中。

    只要不是平南王,陈钰就再也起不来,只要陈钰起不来,程禁还是判东京国子监,孟知叶还是礼部判部事。

    人人都赞美为国为公,但为什么赞美呢因为少啊,物以稀为贵。

    人性总是最自私的,大多数人考虑事,先从自身利益开始的,所以无论说得再冠冕堂皇,其下必有掩埋的利益。

    西夏皇宫位于银川城外十三里,并没有进过皇宫大,但是富丽堂皇,精致华丽程度更甚。

    而且夏国信佛尊儒,就连皇宫建筑也受佛教影响,宫中多塔类建筑。

    “相国,此话当真”西夏皇帝李继高兴的问面前的老人。

    老人身着官服,半眯眼,眼窝很深,嘴唇薄,此人正是西夏国相张解,当初大败景国大军的汉人张元正是他祖上。

    他说起话来声音沙哑,而且略微尖锐,并不好听。

    “皇上,确实属实,景国的使者已到驿馆等候,带来的书信确实是景国国书,我已经看过好几次,绝对没错。”张解信誓旦旦道“景国在国书上说,只要我们对景国称臣,成为其附属国,就不追究我们进犯唐隆之事,唐隆镇也归我夏国。”

    “好呀”李继想也不想,高兴的道。

    张解嘴角抽了抽,然后道“皇上,臣也觉得是好事,最近景国大军频频调集,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如今景国提出这样要求,显然是想专心对付辽国,臣以为皇上要是有心,可以和景国讨价还价”

    “麻烦吗”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年轻的皇上打断。

    “什么”张解有些懵。

    “讨价还价麻烦吗”年轻的皇帝问。

    “这肯定会有些麻烦,毕竟与景国往返路途遥远,言语又不同,但是皇上,我们拿下唐隆重镇也损失很多人,如果就此”

    “不用了”皇上挥手打断他“就这么定吧,向景国称臣。对了,还有金国,也一并向金国称臣,这样两面都能安宁,就省去很多麻烦事。”

    张解听得目瞪口呆,还要说什么就被年轻的皇帝摆手道“好了好了,今日事到此为止,你先下去吧,朕要去看爱妃了。这些事你按我说的办。”

    张解只能点点头

    他一出门,李冲,左右厢军统帅,号大王,已经等候在皇宫外。

    左厢神勇军,右厢朝顺军都是夏国中流砥柱。

    右厢朝顺军驻扎定州以北,在大河岸边。左厢神勇军驻扎永乐城,银州以北,都是夏国要地。

    而李冲乃是皇上堂兄,加之年轻有为,所以统帅左右厢军,威名赫赫,相当于景国的骠骑大将军。

    “相国,怎么样”李冲急匆匆的问,他之所以着急,因为此次围攻唐隆重镇是李冲指挥策划的,虽然拿下唐隆镇,但己方伤亡其实也不小。

    所以李冲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军士白死,他主张与景国讨价还价,毕竟这次是他们打了胜仗。

    张解看着他一脸期待的表言又止,最后无奈摇摇头。

    一下子,李冲脸上的神采都没了,“我进去见皇上”说着就要往里面闯。

    张解连忙拉住他“你想死吗擅闯皇宫”

    李冲还是一脸愤懑

    张解理解他的愤懑,众多将士之死,好不容易拿下的唐隆镇,结果被皇上一句“麻烦”给否定了,因为怕麻烦,很多人就白死了。

    他本来的计划是称臣可以,但是唐隆镇不还,还要银子,至少三十万两,景国要打辽国,至少是一两年的事,他们有的是时间周旋。

    结果怕麻烦,呵呵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五百四十一、吴正清的真面目+学成
    悠阅书城a,免费看小说全网,ios需海外苹果id下载

    三月中旬,王府大船划破拂晓,于晨光中到伴随春风到达码头,带江州大量铁矿,早晨乳白晨雾还未散尽,街头巷尾只有几处买卖早点面食的摊点冒着白色蒸腾雾气。

    王府的工人已经忙碌起来,赶着马车,驴车,将渡口的铁矿往后山运钢炉那边。

    这些铁矿产自江州,江州动荡结束之后,从江州买进的铁矿也稳定下来,这也是当初李星洲下大力气平定江州的重大原因之一,江州稳定,王府才有可靠的铁矿来源。

    王府大部分铁矿的来源都是江州,还有小部分来自京西路。

    从码头到王府路本就不远,因为新工业区本就是就着北面的王府码头建的,且水力驱动的水源就在那里。

    王府目前每月生产大量的钢铁,还有水泥,但是新工业区逐渐竣工后,水泥出现盈余。

    水泥不比钢铁,水泥虽原料便宜,取材方便,但是更加难以保存,李星洲也想过出售水泥,但如果没有匠人支撑,这事一开始很难办。

    水泥会比沥灰便宜,但是要让百姓接受,首先需要匠人带头,如果京城的泥瓦匠都用王府的水泥,那不用多久,这东西就会推广出去。

    可就算推广出去,古代的建筑需求其实很少,就算开元城内,一年到头也没多少人家会盖新房,买水泥盈利这条路走不通。

    水泥产量必须消减,大量的石灰石采购减少,后山黏土开采也不断减少。

    一早,李星洲披着阿娇和月儿缝制的斗篷,亲自到港口迎接。

    晨光中,以前胖乎乎的严昆瘦了许多,差不多是个标准身材的老人了,下船后李星洲直接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严昆愣在当场,嘴唇都有些颤抖“王爷,我来了”

    “辛苦了,去休息吧。”李星洲拉着他的手道。

    严昆连连点头“嗯,多谢王爷关怀”

    严昆为王府付出很多,一个老人家东奔西走,到处奔波,他或许确实圆滑,但对他还有潇王都是忠心耿耿。要不是严毢的去世让李星洲触动,他都忘了还要好好谢谢严昆,他和严毢是一辈的人了。

    正当他还没反应过来,突然怀中一暖,香风扑鼻,目瞪口呆的李星洲被抱住,抱他的正是起芳。

    李星洲下意识后退半步一脸懵逼看着她,起芳顺势放开手,笑语盈盈立在河边“怎么,王爷不是准备这样欢迎所有管事吗”

    李星洲一时哑口无言,见她面容憔悴许多,想必这次带他行转运使之事操劳导致,心中又隐约心疼。

    “最近如何,都还好吧”开口一句俗套无比的话。

    “当然好,天天风餐露宿的,比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好。”她翘起下巴。

    李星洲被噎住,知道她是斗嘴,哈哈一笑“那辛苦起大人了,这次事情如何。”

    起芳没说话,递给他一封书信,“杨洪昭给你的,说要你亲启。”

    李星洲拿过来,打开信封,里面是很简短的一段小字难当起姑娘面启齿,盖加书信。老夫坐井观天,小看天下人,实在惭愧,起姑娘做事好过大丈夫,老夫为之前所言道歉。

    李星洲看完神秘一笑,看着脖子往这边伸的起芳“想看吗”

    “不想。”她摇摇头,但眼神出卖了她。

    李星洲哈哈一笑,将杨洪昭的信递给她,这本来就是写给她的,只是杨洪昭不好开口,怎么让他一个一把年纪的老将军向一个小女子道歉,所以只好假他之手罢了。

    起芳看后果然面漏喜色,这是第一次有人承认身为女儿身的她。

    “如何”他问。

    “什么如何。”

    “不想说两句吗。”

    “不想。”

    “这可是天大的事,我都替你高兴。”

    “再大也是他人之言,小女子的实力我自己清楚,用不着别人评头论足,用不着别人肯定。”话虽如此,但她显然十分高兴。

    “好好好,本王相信你的实力,走,去吧,好好休息休息。”

    起芳将书信收好,一起打道府。

    严昆、起芳之所以来,是因为北方的事已经结束了,京北西路,京北东路,雁门路,三路筹集的粮草,已经交接给杨洪昭大军,后续补给会由辅军也劳役负责运送,他这个转运使的最大职责已经完成。

    当然他没有亲自去,都是严昆和起芳在帮忙做这件事。

    王府码头离王府不远,去路上他们直接步行,一边走严昆、起芳一边跟他说了一些北方的事。

    太行山中的黑山匪患如今已完全平息,京北百姓都在歌功颂德,对他感激不以,甚至立了祠堂。

    另外参家因为支持他,得到朝廷加封,加之参吟风却有能力,很快一改之前因混乱导致的颓势,成为江州最大商家,与王府生意来往紧密。

    而太行山中黑豹子带领的村民他们也去看了一趟,棉花种子已经种下,有一些已经发芽了。

    李星洲大喜。

    到王府之后,两人去梳洗休息了,李星洲也必须接着去枢密院办公,于是给厨房交代一声,晚上要给他们两接风洗尘,然后就离开了王府。

    杨文广闭目站在军帐前,面前烛火闪烁不定,长子杨虎落后半步,军中几个得力属下也在。

    大帐中安静得可怕,他所率的禁军武烈军,和儿子从太原带来的杨家军已经汇合,大军拢共达五万多人,连绵营帐在太行山脚下连成一条长龙,见头不见尾。

    与威武军势不同,此时中军大营显得更加沉闷。

    “父亲,要不就答应他吧,反正影响不会太大,再者再者他是皇后的侄女,天家近亲啊。”杨虎道。

    杨文广闭眼叹了口气,成都府路吴正清来信,信中说得隐晦,但意思很明白,给他儿子在军中安排一个先锋职位,只是虚衔,但他儿子不会上战场。

    目的在于如果这次大战有军功,那么他儿子也会有份,道理很简单,其中字里行间还隐约有威胁之意,如果他不安排,成都府路的军粮可能就不能按时送到。

    至于他为何敢这么做,因为理由多得是道路坍塌,遇上匪盗等等都能说。

    吴正清想让自己儿子蹭功勋,而且是白蹭,可他有威胁杨文广的办法,那就是军粮。

    这种事没法说清,如果向朝廷告他军粮补给不力,延误战机,他有一万种借口,加上是皇后的侄儿,又给朝廷许众多钱粮,根本不可能罪及其身。

    若是别人只怕已经答应了。

    杨文广看了众人一圈“老夫打了半辈子的仗,我是什么性子你们都了解,老夫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功勋是将士们靠着性命沙场搏杀得来的,他吴正清的儿子何德何能无功受禄,吃我军士的血”

    “可是父亲,军粮”

    “没了成都府路的军粮,还有太原的,还有三交,哪里都是粮”杨文广打断儿子“我会写奏表,上奏朝廷此事。”

    大家都点头同意,有人愤慨道“这吴正清真不是东西,家国大事,他居然敢公然为自己牟利,要挟将军”

    “他是有预谋的,起初靠着给朝廷承诺钱粮谋得转运使之职的时候,就有许多大臣反对,那是老夫倒觉得没什么,毕竟他确实为国为民了捐了那么多钱粮于国有利,加上太后侄子,也算贵胄,某个转运使也好。”杨文官道。
1...202203204205206...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