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东辽左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龙骧上将军

    任齐摆摆手说道“哎!这算什么的,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再说了这一次我们与高句丽军也是各有胜负,虽然没有伤其筋骨,但是也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至于这二人,你可知道多少。”

    见任齐对此二人产生了兴趣,于是孟楚材便将自己所知道告诉了任齐,“这个崔海峰乃是高句丽南都汉城人,这汉城崔氏也是高句丽国的一个世家大族,虽然其势力不及另外三大家族,但是在高句丽也是可以排得上前五的,这个崔海峰与姜弘立这样的纨绔子弟不同,他自幼好学,文武兼备,而且颇善骑射,有大将之风,此人自从进入高句丽朝堂入仕之后,就颇得高句丽王赏识,从一个小小的青瓦阁博士,一路升任至高句丽咸左道副都帅。”

    这个副都帅就是一道驻军都元帅的副手,而这个咸左道是姜弘立所辖五道的其中一道,因此到了这里,这个崔海峰的仕途就暂时遇到了瓶颈,因为姜弘立不可能这么大方,把自己手中的权力拱手相让,所以只要姜弘立不倒,这个崔海峰就只能一直担任着副都帅。

    “至于这个金忠显嘛,是姜弘立的死忠,他本是高句丽慈江道一个普通农户子弟,但是力大无穷,是个难得的勇士,后来慈江道发生叛乱,姜弘立率兵前来平叛,在当地招募兵马时遇见了金显忠,姜弘立见此人身体健壮,力气极大,所以便将其收入麾下,此后金显忠通过不断累积战功,一直升任至左卫府少府中郎将,此人对姜弘立是忠心耿耿,所以很受姜弘立的器重。”

    左卫府是高句丽国的负责管辖全国各地驻军的机构,与其相对的右卫府则负责管辖高句丽国两个都城的守备部队,在左卫府中,又设有多个级别的官阶,从上到下分别为上府将军、中府将军、少府将军、上府中郎将、中府中郎将、少府中郎将、上府都尉、中府都尉、少府都尉。

    而此时在距离高句丽大营不远处的前川城内,姜弘立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自己派出去查看情况的斥候,而一旁的王渊文则脸色发白,瘫坐在座位上,身体还在不自觉地微微颤抖,看样子昨夜之事把其吓得不轻。

    “报!”终于,姜弘立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看着斥候满脸欢喜的模样,姜弘立心中的石头掉落下来了,他知道斥候有这样的表现说明情况不是太糟糕。

    果然,赶回来的斥候告诉姜弘立一个好消息,“启禀大帅,事情已经查明了,昨夜河对岸的东辽军趁着夜色的掩护,从鸭绿江上游十多里处偷偷渡河,在夜半时分,他们趁我军防守不备,他们在我军大营四周放火,扰乱军心,想趁机偷营,后来因为军营大乱,东辽军趁势发起进攻,但是好在崔副都帅和金中郎将率兵拼死抵抗,不仅击退了东辽军的偷袭,还扑灭了营中的大火,营中储存的粮草并未遭受太大的损失!”

    “好!”姜弘立一跃而起,双手搓个不停,担惊受怕了一夜,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了,“不愧是本帅麾下的得力干将,真是好样的,传令下去,收拾东西,即刻返回大营!”看着眼前的营帐还在冒着眼,崔海峰心中是又气又恨,气的是东辽军竟然还敢趁夜渡河主动出击他们,恨的又是昨夜姜弘立身为统帅竟然不顾整个大营四万兵马以及无数的粮草辎重,自己带着四王子殿下就灰溜溜地跑了。

    若不是那时正好姜弘立派他率领五千骑兵出营搜寻东辽军,正好迎头遇见了想要冲击大营的东辽军,恐怕真要被东辽军给得逞了,虽然崔海峰所率领的若不是那时正好姜弘立派他率领五千骑兵出营搜寻东辽军,正好迎头遇见了想要冲击大营的东辽军,恐怕真要被东辽军给得逞了,虽然崔海峰所率领的是高句丽的北疆驻军,这北疆驻军多年承平,不习战事,即使有也多是些平定境内的小规模叛乱,或者渡河前往东辽四下劫掠一番,战斗力并没有高句丽南境驻军那般强悍。

    但是当遇到武安国所率领的东辽军时,他们还是占据着优势的,武安国虽然也是有五千兵马,但是其中步兵居多,骑兵也只有两千,所以面对崔海峰的五千高句丽精骑,自然而然就处于了下风,刚一交手,东辽军就连连败退,若不是任齐的抛石机不停地抛射火石弹,让整个高句丽大营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崔海峰顾及营内储存的大批粮草,无心恋战,这才让武安国可以带着一部分兵马逃离回来。

    虽然最后在崔海峰和金忠显的指挥下,大营中的骚乱平息了,大火也得到了控制,但是望着那些被烧毁的营帐,粮草辎重,崔海峰心中觉得万分可惜。




第二百七十二章 露出真面目
    这时金忠显来到了崔海峰的身边,安慰着崔海峰说道“崔将军不必如此哀伤,好在我军伤亡并不是很大,那些冒着火的石块虽然看起来很唬人,但是对我军的杀伤力并不大,这种武器应该用于攻城拔寨更好一些,姜帅和四王子殿下马上就要回来了,我等抓紧时间收拾一下吧。”

    “什么叫伤亡不大,昨夜我军共伤亡将士两千余人,粮草被烧毁多大三万担,虽然对于我军四万兵马以及准备的三十万担粮草来说,这并不算是什么,但是一个小小的东辽国,昨夜派遣来的兵马不过四五千人,而我们坐拥四万步骑对显得无从应对,而且主帅竟然都……”

    崔海峰话还没说完就戛然而止,这是崔海峰意识到不该金忠显面前说这样的话,虽然自己的职位以及官阶要大于金忠显,但是在这北疆五道中,姜弘立更加器重的还是他,而崔海峰则多少带有王室势力的味道。

    “唉!崔将军,不要说了,这一切就到此为止吧,接下来该如何行动还是等着姜帅回来再说吧!”

    说罢,金忠显头也不回地走了,似乎心情很糟糕。

    崔海峰哪里知道,金忠显的心里也很难过,自己尽心忠诚的姜帅竟然在最紧要的关头,舍弃兵马粮草辎重,只带着四王子殿下就仓皇逃窜了,丝毫没有顾及他们这些陷入险境的部曲,这让金忠显心中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重新回到自己大帐的姜弘立意气风发,似乎昨夜之事对于他来说从未发生过一样,他召来了所有将领,准备商议如何渡河攻入东辽。

    “启禀姜帅、四王子殿下,在我军的对岸,东辽军共部署了三万兵马,他们以滩涂为主要防守方向,在滩涂后面的两处山坡上,修建了三座营寨,每座营寨至少安置了五千兵马驻守,此外他们还沿着鸭绿江一线修建了栅栏、敌楼、堡垒防止我军从其他方向渡河上岸!”

    在汇报完当前的情形过后,姜弘立挺着个大肚子在在汇报完当前的情形过后,姜弘立挺着个大肚子在沙盘上观察了许久,然后吧唧嘴说道“哎呀,哪用得着这么麻烦,直接四万兵马从这个滩涂的方向直接冲杀过去,这个时节鸭绿江的水位浅,人马直接趟水就可以渡河,兵贵神速,所有将士稍作休整,今夜杀牛宰羊,犒赏三军,明日一早全军杀过鸭绿江去,那三座营寨岂能阻挡得了我的四万大军!”

    “姜帅,这样是否不太妥当啊这对岸的东辽军也有三万兵马,如果这样贸然渡河,我军即使能够渡河上岸,那也会伤亡巨大啊!况且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昨夜那些石块,东辽军到底是怎么样扔到我们头顶了,所以还请姜帅谨慎行事!”

    说话之人就是崔海峰,他对于姜弘立这样的狂妄自大早就忍受不了了,平日里只不过是没必要与其翻脸,但是今日他竟然丝毫不顾及伤亡情况,就用这样草率的决定下令渡河强攻,这种视士兵生命如草芥的做法彻底激怒了崔海峰。

    “放肆,这有你说话的份吗”姜弘立也怒了,不仅是因为崔海峰说话的语气极其不善,还有就是从来还没有人敢置疑他的决策,在姜弘立看来,崔海峰的这一做法,无异于是在打他的脸。

    “姜帅,你这是在召集我们商议军情,既然是商议,为何又不让我们出言,这是何道理”崔海峰也是针锋相对,丝毫不畏惧姜弘立。

    “你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本帅麾下咸左道的一个小小的副都帅,竟然还敢出言不逊,顶撞上级,真是反了你的。”

    说罢,姜弘立就要拔剑砍向崔海峰。若不是王渊文和金忠显拦住姜弘立,恐怕此时姜弘若不是王渊文和金忠显拦住姜弘立,恐怕此时姜弘立真的会砍下崔海峰的头颅,王渊文这时好言劝慰着姜弘立说道“姜帅消消气,你的计策本王子认为甚是好,这崔海峰也是不懂姜帅的良苦用心,这东辽军昨夜挑衅于我们,姜帅这也是想急着报复,崔将军还不快给姜帅赔罪!”

    尽管崔海峰极不情愿,但是看着王渊文不停地给自己使眼色,所以崔海峰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跪下对姜弘立赔罪说道“还请姜帅息怒,是末将唐突了!”

    “哼!”虽然姜弘立心中还有怨气,但是见王渊文出言相劝,知道这崔海峰是王室安插在他这里的一个钉子,如果贸然借口杀了他,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误会,所以便也借坡下驴说道“罢了,今日就看在四王子殿下的面子上,饶你不死,但是你给我滚出去,接下来你不得参加商议军情!”

    最后商议结束,王渊文出来找到了崔海峰,看着他依旧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王渊文低声说道“崔将军,你可是忘记了我父王为何将你安置在姜弘立麾下”

    “末将不敢忘!”见王渊文说出此话,崔海峰立即严肃了起来,恭敬地说道。

    “当初任命你担任咸左道副都帅,就是为了让你监视姜弘立的一举一动,如果发现他有什么不臣之举,要立即汇报,但是你今日这番与他作对,你今后的行动该如何进行下去”

    “是末将的疏忽,因为一时愤慨,忘记了自己的本职要务,真是罪该万死!”崔海峰此时有些后悔了,为什么要那么多话,导致自己接下来的任务都难以完成。

    但是王渊文似乎却没有那么担心,反而笑着说道但是王渊文似乎却没有那么担心,反而笑着说道“崔将军不必担心,因为本王子已经想到了一个可以削弱姜弘立实力的法子了!”

    见四下无人,王渊文神秘地说道“此次征伐东辽,我等不必为姜弘立出谋划策,如果发现姜弘立的决策有什么问题也不要出声,只需要保护好自己即可,就姜弘立这样的脑子,在与东辽军作战中定会吃亏的。”

    “这……”崔海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可思议地说道“难道殿下就不想夺回泾阳公主吗如果姜弘立惨败,岂不是涨了东辽的威风,而且公主也无法夺回来了。”

    “这你就放心好了,接下来自会有其他安排的!”



第二百七十三章 高句丽使者
    “呜呜……呜呜……”

    随着鸭绿江对岸号角声响起,高句丽大军排列着整齐的阵型,四万步骑排列起来的军阵着实很壮观,相比较于东辽军破旧不堪、种类繁杂的各式盔甲,高句丽大军的整洁划一的制式盔甲看起来是相当的赏心悦目。

    这个时代的铁甲是相当稀罕的东西,而姜弘立所统辖的高句丽北疆五道驻军并不是高句丽国内的精锐部队,所以他麾下的这四万步骑根本无力坐到全部身披铁甲。

    只能是一些所部的精锐骑兵和近卫步兵才能披上铁甲,但是其他士兵都是能够人手一套皮质盔甲,高句丽立国百余年,而且近些年国内基本是承平无大事,所以高句丽士兵身上所披的披甲制作精良,其防护效果一点都不比铁甲差。

    看着对岸黑压压一片的高句丽军阵,任齐笑着对身旁的贾图南和武安国说道“这高句丽的制式盔甲看起来甚是好看,很不错,待到此战结束后,我们东辽军也该考虑为将士们打造统一的制式盔甲了,看看身后这群身着五花八门盔甲的士兵,哪有上国官军该有的样子,简直和叫花子无异,不过五万东辽军,这所有人都配发一套盔甲,花销可是不小!”

    但贾图南和武安国见任齐眼下面临大敌,想的不是如何退敌,而是考虑战后为东辽军将士制作盔甲,不禁让二人面面相觑,难道任齐就一点都不慌吗对岸可是四万高句丽精锐步骑,而自己这边虽说也有三万兵马,但是其中一半都是半农半兵的民勇,正规官军仅有一万五千人,而且东辽军的兵器盔甲远远不及高句丽军,任齐这又是哪里来的勇气。

    难道紧紧是靠着眼前这条不宽且浅的鸭绿江吗还是身后不远处摆放着的两百架抛石机但是贾图南和武安国心中并不觉得紧靠着这两样就足以应对对岸的四万高句丽大军,虽然高句丽大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及曾经的柔然阿史那部的铁骑,但是目前东辽刚刚平定内乱不久,实力根本没有得到发展,接下来的战局,谁都说不准。

    “禀报大帅,河对岸有高句丽军使者前来!”

    这下众人的目光都被鸭绿江面上的一艘小木筏给吸引了,小小的木筏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撑船的高句丽士兵,没有带兵器,另一个看起来是个高句丽军中的文官,一身儒生的打扮,手里持着庭节,端坐在木筏上,此时正慢慢向着岸边靠近。

    武安国对身旁的校尉使了一个眼色,这个校尉立即心领神会,马上带着几个人疾步向岸边奔去,待到高句丽使者的木筏靠岸时,校尉立刻带人围住了他们。

    而那个高句丽的的使者不为所动,只是一动不动地端坐在木筏上,留着那个撑船的高句丽军士兵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是好,手里拿着竹竿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上来说话!”这时任齐发话了,他虽然已经知道这个人待会到跟前要说什么,无非是些战前的最后通牒,但是任齐觉得还是让此人上前来为好,因为任齐至今还未与高句丽人真正地打过交道,借此机会了解一下也是好的。

    “高句丽使者姜左宗,代表高句丽国五道都元帅姜弘立大人前来见过东辽兵马都元帅任齐大人!”

    任齐左手握住佩剑的剑柄,右手放在身后,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这个高句丽使者姜左宗,此时的情形与任齐想象的相差甚远,原本以为此人会趾高气昂地对自己不敬,而到时自己可以趁机狠狠教训他一番,从而杀杀高句丽军嚣张的气焰,但是这么一来,倒把任齐搞得不知该如何动手了。

    姜左宗的态度倒还恭敬,谦谦有礼,也还很符合他这一身儒生的装扮,于是任齐言语平和地说道“不知贵使前来所谓何事”

    “哈哈哈!”姜左宗这突然发笑倒把任齐搞愣住了,不知道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让他觉得这样好笑。

    “放肆!为何发笑难道是在嘲笑我家大帅”武安国是个急性子,他见姜左宗适才说话还算有礼,但是这突然间的发笑,让其觉得他是在耻笑东辽,所以武安国立即厉声呵斥了姜左宗。

    “我在笑贵国真是会假惺惺装作无辜,还问本使为何事而来,难道任元帅已经将昨夜之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吗派军趁夜渡河偷营,发射石块袭击我高句丽军大营,造成我高句丽军伤亡数千人,损失粮草数万担,难不成还想抵赖不成”

    任齐这下明白了,这家伙是在和自己先礼后兵,前面对自己态度恭敬都是假象,现在露出了真实面貌,开始咄咄逼人了。

    但也知道,这一下子被这个姜左宗占据了上峰,由于此时高句丽还是天策上国的藩属国,与东辽国的地位无异,而且双方之前并未宣战,因此自己昨夜派军偷袭高句丽军营是不宣而战,高句丽如今派兵出击那是名正言顺,这事即使以后闹到了京城长安,这理也在高句丽那边,最后他们可以说是东辽挑起了争端,而他们高句丽是被迫还手。

    见任齐没有回答自己,姜左宗又紧接着说道“贵国不宣而战,是何道理我高句丽对天策上国上表称臣已有数十年,也是天策上国的藩属国,与东辽国的地位无异,而且我王乃是王爵,而贵国的主君仅仅是一个公爵,如今东辽军无端侵袭我高句丽,这与以下犯上何异如果此事皇帝陛下得知了,到时该如何处置,不知任元帅可知道作为挑起争端的罪魁祸首,你是难辞其咎!”

    这一下子,武安国是愣在了一旁,他从没想到过这不过是普通的一次夜袭偷营,可是在这个姜左宗的口中,后果竟然如此言重,虽然他的性情急躁,但是被姜左宗这么一说,武安国是不敢在多言语一句,唯恐自己这个粗人说漏嘴被他给抓住了把柄。



第二百七十四章 动手
    “好,好,好,说得好极了!”任齐一边拍着手一边面带微笑地说道。

    “如此说来,任元帅是承认此次争端是由贵国挑起的了”姜左宗依旧面不改色,紧紧盯着任齐说道。

    “一派胡言,你一个高句丽国小小的使者,竟敢妄加揣测本帅的心思,昨夜是本帅派人趁夜渡河偷袭高句丽军营,但是本次争端却并不是我东辽挑起的,而是你们高句丽!”任齐的神情突然严肃了起来。

    “呵呵,任元帅这是词穷了吗竟然还倒打一耙,真是有辱你东辽兵马都元帅的身份!”姜左宗言语中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

    “哼!远的不谈了,就说从天策上国平武三十一年开始至今,总共十余年的时间,高句丽总共大小侵扰东辽十七次,共从东辽掳掠百姓六万多人,劫掠粮草多达百万担,金银钱财无算,这你们高句丽又作何解释”

    面对任齐的这一问题,姜左宗早就料到了,所以他并未失了方寸,而是抬起头不屑地说道“任元帅说此话可要讲证据,我们高句丽国乃是天策上国忠诚的藩属国,岂会敢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话如果可以像任元帅这样乱说的话,那这世上还有法理可言吗”
1...8990919293...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