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左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龙骧上将军
慕容草龙知道任齐这是开始任用自己了,所以连忙跪拜谢恩,说道:“末将谢过都元帅恩典。”
“不要谢我,待到扶余局势安定后,到时候你等随本帅前去东辽都城,去对国公谢恩吧!”
随后任齐又说道:“李将军,今后就是镇东大将军了,负责掌管安辽右道的一切军政要务,他就是你的上司,希望慕容将军今后要尽心尽责地辅佐李将军。”
慕容草龙连忙说道:“任元帅放心,末将定当万死不辞!”
在交代完其他的事宜后,李良玉和慕容草龙一起前去白鹿城准备开城归降的事宜去了,只留下任齐和慕容涟漪在茅草亭中,因为任齐对与慕容涟漪的安排一直没有个好的想法。
过了良久的安静后,慕容涟漪说道:“如今看来,任元帅是大获全胜了,只是不知对我这个亡国的王妃,任元帅打算如何处置”
“王妃放心,今日王妃功不可没,本帅必然会好生安排王妃的,本帅打算向国公建议,封王妃为扶余夫人,在我东辽都城神鹤城外建一处宫殿安置王妃,并安排一千户的食邑专门供养王妃,不知对此王妃可还满意”
慕容涟漪听完后莞尔一笑,摇了摇头说道:“不甚满意,我也不难为任元帅了,待到任元帅返回国都之时,还是让东辽国公定我的安排吧!”
说罢,慕容涟漪就起身离开返回了白鹿城,当走出几步,慕容涟漪回头望了一眼还在亭中一脸迷茫的任齐,忍不住捂嘴偷笑。
东辽左相
东辽左相
三百一十五章 得胜归来
再次回到神鹤城,天气已经慢慢开始热了起来,任齐率领出征扶余的大军在神鹤城东门接受了杨行熙的检阅。
此次征讨扶余,东辽军前后伤亡人数达到四千余人,其中阵亡有两千三百多人,负伤一千八百多人,虽然几次与扶余军的对战中,东辽军都是大获全胜,但是在镇压诸多扶余百姓反抗的过程中却使得东辽军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不过这一切都好在慕容涟漪等人归降后,慕容涟漪以扶余王妃的身份向所有扶余部众传达了停止抵抗的旨意,这才让扶余境内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检阅结束后,杨行熙拉着任齐的手激动地说道:“任齐啊,本公是无论如何想不到,你竟然真的攻下整个扶余国,而且还只以伤亡四千余人的代价,歼灭扶余数万军队,还招降了扶余王妃等人,真是太让本公意外了!”
“这一切都有赖于国公的眷顾,才使得微臣如此轻松地取得大胜。”任齐见赵武甲等人都在一旁,虽然此事自己确实是干得很漂亮,但是自己在众人面前也不好太居功自傲,所以只能谦虚地把这其中的功劳推到杨行熙的身上。
“哎!这都是东辽军将士们奋力拼杀的结果,本公怎能占据着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功劳呢任齐你也莫要给本公戴高帽了。”杨行熙倒也不装糊涂,没有理所当然地就真把这些功劳算在自己的头上。
“今晚,国公要宴请得胜归来的将领们,并且还要犒劳此次出征的士兵们,在宴会上不仅要论功行赏,而且好要对那些阵亡负伤的将士们的抚恤做出决定。”叶坦之在一旁说道此事。
晚上的宴会极其隆重,所有人都喝得极为尽兴,任齐看着眼前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心中也是跟着高兴,来东辽不知不觉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中,自己几乎将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东辽。
剿灭为祸东辽多年的匪患,击退柔然阿史那部数万铁骑的侵袭,打败怀揣狼子野心的西辽大军,抵御高句丽对东辽的征伐,如今又远征扶余得胜,不仅灭其国,还将扶余的土地和百姓彻底纳入东辽的治下,可以说任齐对于杨行熙,对于东辽可谓是功勋卓著。
如今的东辽已经与以往大不一样了,加上刚刚纳入之下的扶余,即是刚设立的安辽右道,东辽已经有百姓人口将近四十万,外加接近八万的兵马,虽然其中许多都是拿着兵器的农民,但是这也使得在应付外敌入侵时,东辽游刃有余,此时,在赵武甲和叶坦之的辅佐下,杨行熙已经慢慢将东辽的各项事宜推向了正轨,大批的荒地得到了开垦,东辽的耕田是越来越多,原本无地可耕的百姓都得到了田地,东辽境内的流民是逐渐消失不见了,治安形势是大为好转,大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趋势。
在得到那些从扶余王宫中拉出来的战利品补充之后,国库也是充实了起来,据叶坦之和赵武甲的估算,加上扶余原有的天地以及可以开垦的荒地,以后东辽的一都五道可以有田地多达百万亩,一年起码可以收缴田赋六十万担粮食,加之各地形势稳定之后,东辽的商业也会慢慢有些起色,虽然如今东辽一年可收缴的商税只有二十万贯铜钱左右,但是如果接下来几年没有较大的敌袭的话,这个数字可以慢慢涨到五十万贯。
虽然这个数目与那些关内以及江南富裕之地比起来差太远了,但是这已经好多了,东辽这样的塞外苦寒之地,其基础远远比不上关内和江南,要想和这些地方比粮食产量和商税收入,着实是太为难东辽了。
宴会结束后,杨行熙留下了任齐,说是有话要与任齐单独说,来到杨行熙的书房,此时的杨行熙满脸通红,酒量有限的他,今日实在是太高兴了,所以喝得酒远远超出了平常,所以在奴仆的搀扶下,杨行熙才勉强回到书房坐下。
在斥退左右后,杨行熙笑着对任齐说道:“任齐,本公从来没有想到过本公能有今日,当初在皇宫中,在无数人的白眼中、唾弃中、算计中苟活的时候,本公所求的不过是可以安安稳稳地活下来,今日的一切是本公从来不敢奢求的,但是今日,任齐你看看,这原本无人放在眼里的东辽,也就这三年的功夫,已经有城池十五座,百姓四十万,军队八万,文有右相、叶老等一众人辅佐本公,武有你任齐以及众多东辽军将领为本公遮风挡雨,开疆拓土。如今东辽境内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实,本公今日真的是特别开心!”
任齐没有说话,只是在一旁静静听着杨行熙再说,可以看得出来杨行熙今日真的是特别的高兴,一个原本不受宠爱,被人百般刁难的皇子,来到一个几乎被朝廷遗弃的封地,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让他在此地自身自灭,几乎没有活路可言,但是三年过去了,杨行熙不仅没有死,反而是死里逃生,而且还在东辽做出了一番成绩出来,这怎么不让人心中感到欣慰。
“任齐,本公的今日你功不可没,说你有什么想要的,只要是本公可以拿出来的,本公都可以给你,即使是你想要半个东辽,本公现在都可以立马下诏!”杨行熙说道激动处直接站了起来对着任齐做出如此承诺。
任齐依旧只是笑了笑,将杨行熙扶着坐下,对他说道:“国公,你喝多了,岂能说这些不该说的话!”
“哈哈哈!本公今日确实是喝多了,但是本公的心思你可明白你对本公来说有再造之恩,你的恩情本公该何以为报”
任齐摸着下巴想了想,然后一脸坏笑着看着杨行熙:“国公此话当真果真是微臣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本来还大大咧咧的杨行熙被任齐这一笑给吓住了,惊恐地打量着任齐,不知道他想要提出什么条件出来。
东辽左相
三百一十六章 谋划寿诞
“哎呀!任齐你可真是把本公吓了一跳!”杨行熙擦了擦脸上的细汗,唏嘘着说道。
虽然任齐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是想要实现还是有些困难的,任齐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让任齐担任东辽国的左相,这个其实杨行熙早就想了,但是这一个藩国的左右相并不是藩国的主君可以决定的,而是由朝廷来任命的,不过藩国主君有举荐的权利。
“这藩国的左相不是本公可以任命的,而是由朝廷任命,并由父皇颁发印绶,其实这个也并不难,今年是平武四十二年了,今年的腊月二十五是父皇的六十寿诞,到时所有在外就藩的皇子以及各地的封疆大吏都要回到长安给父皇祝寿,到时本公便带你前去长安,到时本公找个时机向父皇提起此事,东辽本就是个没人在意的地方,相信父皇会同意这个事的,不过任齐你可要等些时候了。”
但是任齐的第二的要求就有些让杨行熙难办了,杨行熙笑着对任齐说道:“没想到你竟然也是个色鬼,看上了原扶余王妃慕容涟漪,按理来说这扶余国已灭,扶余王尉仇师也被你斩杀与扶余王宫的大殿上,你要拿下这扶余王妃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今慕容涟漪率众归降我东辽,你有让我封她为扶余夫人,又给了她一千户的食邑,这让慕容涟漪也是我东辽的官员,而且还是有功于东辽的,这让本公有些难办了。”
任齐想了一下,对杨行熙说道:“此时确实有些难办,如果慕容涟漪答应还好,若是不答应,那也不能强求,否则容易引起扶余百姓的愤慨,微臣也不让国公为难,只要国公下一道旨意即可,成与不成便看微臣的运气了。”
“好吧!既然如此,本公便就成全你了,不过真不知道这个慕容涟漪有多大的魔力,本公知道任齐你平日里并不是留恋美色的,看来这个慕容涟漪还真不一般啊!”
说完了慕容涟漪,任齐收敛起了笑容,突然对杨行熙说道:“不知国公准备好了没有”
“嗯准备什么”杨行熙被任齐的这突然一问给搞糊涂了,不知任齐所说的是什么。
“今年乃是陛下的六十寿诞,这样的甲子年寿诞必然是极为隆重的,难不成国公到时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
任齐这一番话提醒了杨行熙,但是杨行熙对此似乎并不是很在意,他冷笑着说道:“能有什么准备呢本公不过是父皇酒后乱性的结果罢了,他对本公没有丝毫的情感可言,本公到时只需准备些符合礼制的礼物带过去就好了,就算本公想送一些出众的寿礼,不说是否皇后会容得下本公,这东辽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啊!”
看样子杨行熙是对长安那个地方伤透了心,皇帝的六十寿诞对他来说其实就是走个过场而已,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但是任齐并不想就这样在东辽这一亩三分薄田里折腾,要想让自己,让东辽,或者是杨行熙可以大有一番作为,任齐觉得这个皇帝的六十寿诞必须要好好准备一番。
“难道国公就想着一辈子在东辽这个塞外苦寒之地折腾”任齐问道。
“这个……”杨行熙的犹豫说明他还是有些想法的,只不过是目前的现状让他看不到丝毫的希望而已。
任齐上前,低声对杨行熙说道:“以前国公在长安那是无足轻重,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轻视你,但是现在不同了,国公乃是东辽藩国的主君,东辽虽然是个塞外苦寒之地,没有人会在意这里,但是东辽的独特位置摆在这里,北御柔然和通古斯蛮族,南挡高句丽,东面还要防备渤海国的侵扰,这三年相信朝廷已经有人看到了东辽的作用,我们多次抵挡异族番邦的入侵,使得我们身后的藩国和州郡得以安然无事,只要我们在前去长安之前再打几场大仗,到时必然会引起皇帝陛下对国公的注意。”
“哦!”杨行熙似乎被任齐的话给说服了,觉得任齐的想法十分有道理。
于是任齐继续趁热打铁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精心准备些礼物,皇帝陛下的寿礼嘛,金银珠宝完全没有必要,皇帝陛下已经是六十岁了,登大位四十多年了,那些奇珍异玩对于他而言毫无用处,到了这个年岁,皇帝陛下更看重的名誉和威望,到时如果我们能够献上缴获的战利品,这会让皇帝陛下觉得如今的天策上国兵锋正盛,所向无敌。”
杨行熙被任齐的话给惊呆了,他从未想过竟然还可以这样,他吃惊地看着任齐说道:“任齐,这些你是如何想到的”
“哈哈,这不过是当初家师教授的度心之术而已,当然除了这些还不过,皇帝陛下的寿诞必然给陛下的礼物不能少,但是如今皇太后依然健在,也有八十多岁的高龄,我们天策上国向来以孝治天下,给皇太后的礼物也是要下一番心思的,至于该如何选礼物,这交给微臣就好了。”
见杨行熙已经默认了自己的想法,任齐又接着说道:“这一次回到长安,恐怕东辽要出血了,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如今的天策上国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底下确实暗流汹涌,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国公必然会有翻身的可能。”
“任齐,你的话本公都明白,只是有一点,你所说的大仗该怎么去打”
“如今天策上国最大的边患就是柔然,柔然虽然是北方的蛮族,但是经过这么些年学习我们汉人的各种制度和技术,其实力和天策上国不相上下,甚至如今是我们天策上国呈守势,柔然为攻势,曾经就有一些边疆藩国和州郡被柔然攻陷,使得天策上国的颜面尽失。”
“可是柔然如此强大,岂是我们东辽能够撼动的,虽然东辽如今有近八万兵马,但是多不堪战,要想战胜柔然,这可不是一件易事。”
东辽左相
东辽左相
三百一十七章 三拜不入
不知不觉中,回到神鹤城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是一段难得的太平时光,不管是在东辽境内,还是在新设立不久的安辽右道境内,一切相安无事,用安居乐业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在东辽的各处边境线上,这一个月以来,也从未见到过烽烟燃起,在南境,高句丽除了在边境上的驻军较之以往多了一些,其余并没有异常的现象,而在北疆,虽然时不时会在边境线外出现柔然部落的迁徙和通古斯蛮人游猎,但是并没有对东辽图谋不轨的意思,一时间似乎整个世道都太平了一样。
但是任齐却清楚地知道,这样所谓的太平只是暂时的,柔然以游牧为生,通古斯蛮人则以渔猎为生,在任齐眼中,他们都是靠天吃饭的,这平武四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是今年的田地可以有个好收成,就是柔然人和通古斯人都不会缺少食物,所以他们犯不着兴兵侵犯东辽。
不过他们今年不侵犯东辽,不代表明年或者遇到灾年的时候,还会这么平静了,所以任齐不止一次告诫过杨行熙不可因为一时的太平而懈怠。
任齐身为东辽最高的军事长官,必须时刻保持着对内在以及外部威胁的警惕,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任齐也没有闲着,不停地四处巡视这各地驻军和民军、民勇的训练情况,要求所有东辽军务必要严格按照之前颁布的操练典则训练。
二十个镇的东辽官军,襄平、玄菟、临渝三个城池五镇的民军,五个折冲亭的民勇,以及安辽右道经略使府的两镇扶余府兵,总共算下来,如今的东辽共有三十二个镇八万兵马,其兵力甚至要比其他的王爵国还要多。
虽然兵马人数众多,但是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那这样的兵马只能算是乌合之众,此外任齐还责令东辽境内的所有铁矿,在保证冶炼足够农具的情况下,将所有的铁矿全部打制成兵器盔甲,与此同时任齐还建议将从扶余王宫中缴获的战利品中挑选一些换成钱粮,拿去周边的藩国购买皮革,带回东辽制作皮甲。
不得不说,尉仇师留下的那批钱财确实是帮了东辽的大忙,使得东辽一下子成为了阔财主,可以有大量的财力去收购东辽急需的物品,原本只能制造二十架的三弓床弩,由于买来了足够的牛筋,梁道因为任齐打造了整整一百二十架三弓床弩,另外东辽军中装备的两百架抛石机也扩充到了三百六十架。
部署到各处的抛石机和三弓床弩使得东辽的边境防线更加稳固,巡视完各地军队的任齐再次回到神鹤城后,心中终于轻松了许多,也可以有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情了。
来到神鹤城外的一处宫殿,虽说是宫殿,其实和一般的府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建造得豪华一些,占地也更大一些。
这个宫殿就是被杨行熙封为扶余夫人的慕容涟漪的住所,在宫殿的周围,杨行熙派人迁来了上千户人家,这些人家作为慕容涟漪的食邑,被统一管理,在周围建立起了集镇。
巧的是,这里距离王集特别的近,没错,就是那个坐落着征西将军府的王集,慕容涟漪的宫殿距离任齐的征西将军府只有不到五里的距离。
任齐带着一众侍卫来到宫殿外,如果任齐没有记错的话,这已经是自己第三次来到这里了,自从上次将慕容涟漪带到神鹤城后,任齐就再也没有见过慕容涟漪的面,后来任齐向杨行熙请求将慕容涟漪赐给自己,自己曾来过两次这里,但是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慕容涟漪似乎是故意躲着自己一般,从来不见自己的面。
任齐知道自己做事不厚道,所以也并不好意思来硬的,同时也是怕激起扶余旧民的愤慨,所以每次任齐都是在宫殿门外等待一会后便匆忙离开了。
后来由于要前去巡视各地军队的操练情况,所以任齐便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来这里了,今日前来任齐是赶了个大早,虽然东辽最热的天气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个时节,到了中午的太阳还是很毒辣的,当任齐从神鹤城赶到这里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