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了一个道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鹤归云
    村子原本有五百村民,因为旱灾走了大半,如今只剩两百左右,且大多是老弱病残。
    比如阿毛和他奶奶。
    奶奶行动不便,没法背井离乡,只好在这鬼地方捱一天算一天。
    阿毛陪着奶奶,也不肯离开。
    虽日子艰苦,倒勉强活得下去。
    一路上,林易听阿毛侃侃而谈,同时四处观察。
    他发现各个村子外都有大片大片的荒地,空无一物。
    荒地原本是肥沃的农田,种着一茬一茬的庄稼。
    因为大旱,庄稼长不起来,自然全荒废了。
    村子里极少见人,路上大多是出去挑水的,或者挑水回来的,除此,连个闲谈唠嗑的都没。
    一般来说,乡下是很热闹的。
    不说人,单说养的鸡鸭牛狗,整日叫个不停,此起彼伏,十分聒噪。
    安宁县的村子却异常安静,一点声没有,像死村。
    不奇怪,大家都快活下去了,哪有心情干别的。
    至于牲畜,早被宰个干净。
    当然,也有热闹的地方。
    比如快到李家村时,一处场院上就聚集了不少村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人头攒动。
    “阿毛,他们在干什么”林易问。
    阿毛摇摇头,同样不知。
    二人挤过人群,发现中间留着一片空地,放了几张长桌,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有供物,有香烛,有花纸等等。
    看起来,像是一个简陋的法坛。
    法坛旁站着三个年轻男子,身上穿着一模一样的青袍。
    看他们衣着光鲜,气色红润,身体健壮,和安宁县的百姓格格不入,有天壤之别。
    “修士”
    林易微微皱眉。
    他是修行人,一眼便可看出这三人的不凡,定是外来的修士。
    三人手中各持一柄长剑,绕着法坛挥动,像是跳舞一般,模样十分滑稽,口中还念念有词,和街头骗子没什么两样。
    围观的村民却都面色严肃,目露希望,没一个敢笑。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神圣无比的仪式,不敢亵渎。
    “阿毛,你个臭小子回来了,”人群中,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走来,敲了敲阿毛的脑袋,“几天不见踪影,干嘛去了”
    阿毛晃晃头,“村长爷爷,我去外面要吃的了。”
    原来这老头是李家村的村长。
    “村长爷爷,他们在干嘛,跳舞么”阿毛指着那三人问。
    老村长脸色一变,急忙捂住阿毛的嘴巴,惊恐道:“臭小子别胡说,这三位是咱们几个村一起请来的法师,正在设坛,准备求雨。”
    “求雨”阿毛瞪大了眼睛,不明所以。
    老村长点头,“是啊,等法师们求雨得成,咱们几个村子都有救了。”
    ……
    装模作样地作法完毕,三个修士同时催力,手中剑登时飞出,斜插在法坛上的香炉之中,不偏不倚。
    这一手虽算不上大本事,任何修士皆可做到,但在村民眼中有如神通,一个个全都目瞪口呆,口称“高人”。
    三人齐齐盘坐,口中开始叽里咕噜地诵念。
    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在和天上的神仙沟通,以求降雨。
    实际上,林易听他们诵念的不过是普通道经,骗骗外行罢了。
    诵念完成,三人起身,送神。
    村民们纷纷跪下,虔诚叩拜,祈愿祈福。
    唯有林易站在原地,显得格格不入,十分醒目。
    三个修士得逞,正一脸得意,看到林易后,脸色微微一变。
    他们也看得出林易是修士,且一身道袍,不难猜出是修道之人。
    “安宁县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三位在此行骗,难道不怕天谴么!”
    林易缓步登上法坛,淡笑道。
    三人的脸色彻底变了,愤怒而忌惮地盯着林易。
    他们因为林易的话而愤怒,也怕林易当场拆穿骗人把戏,故而不想和林易撕破脸皮,免得功亏一篑。
    其中一个最年长的男子较为冷静,嘿嘿笑道:“咱们都是修行人,何必互相为难呢,在下丘风,敢问道友尊称”
    林易依然淡笑,“贫道,自在。”
    “自在道长,”丘风笑得十分夸张,一边笑一边附耳过来,小声喃喃,“都是混饭吃的,不容易,我们绝不管道长的闲事,请道长也勿多言。”
    显然,丘风以为林易和他们是一路人,来此地趁火打劫。
    林易收敛笑容,向四周看了看,见百姓们全在虔诚叩拜,目露希冀,一个个像着了魔。
    没办法,他们苦大旱已久,有救命稻草肯定紧紧抓住。
    林易本想拆穿三人的伎俩,考虑之后又止住了。
    一是摸不清丘风三人的底细,贸然结仇,恐对自己不利。
    二是百姓们好不容易有了希望,对三人信奉得很,自己空口无凭地拆台,百姓们绝不会信他。
    既然如此,不可莽撞。
    “阿毛,咱们走。”林易拉了拉阿毛的手,说道。
    阿毛点头,“村长爷爷,我先回家了。”
    “去吧,路上小心点。”
    “嗯。”
    见林易识趣地离开,丘风冷冷哼了口气,低声道:“臭道士,算你识相!”
    “师兄,这道士来干嘛的”另一个修士问。
    丘风摇头,“管他呢,只要不挡财路就好。”
    “他不会拆咱们的台吧”第三个修士担忧道。
    丘风冷笑,“他没那个胆,除非想找死!”
    言罢,三人继续装模作样地作法布坛。
    夕阳没了影。
    大地陷入昏暗。
    天黑时,二人正好到李家村。
    阿毛的家在村东头第一户,是个土墙围起的小院子。
    土墙年头已久,被雨水冲刷出一道道沟壑痕迹,很不结实。
    这玩意,成年人踹几脚就会坍塌,压根挡不住贼人。
    当然,再蠢的贼人也不会跑到安宁县偷东西。
    墙有没有,门关不关,没什么区别。
    林易跟着阿毛走入院子,见一头发半白的老婆婆拄着拐杖,伛偻着腰,正艰难行走。
    她双腿打颤,走一步停一步,当真步履维艰。
第73章 庙中香火
    “奶奶!”
    阿毛带着哭腔唤道。
    这腿脚不便的老婆婆即是阿毛的奶奶。
    自从阿毛爹娘死后,祖孙俩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
    “阿毛!阿毛!”
    奶奶喜极而泣,将阿毛拥入怀中,“臭小子,你跑哪去了,害奶奶担心!”
    阿毛用脑袋蹭了蹭奶奶的手臂,“奶奶,我去外地要吃的了,给奶奶吃。”
    说着,从林易背的麻袋里拿出几个馒头,耀武扬威般地在奶奶面前炫耀,“奶奶您看,馒头!”
    奶奶伸手摸了摸,枯老的手掌不住颤抖,“好孩子,真是奶奶的好孩子!”
    阿毛嘻嘻一笑,牵着林易的手拉到奶奶面前,“奶奶,馒头是道士哥哥给的,我去青丘县迷了路,也是道士哥哥送我回来。”
    奶奶一愣,眯眼盯着林易,浑浊的眼睛有些模糊,只能看清林易身上的衣衫。
    “这位道长是大好人呐,请受一拜。”
    奶奶放下拐杖,便要拜地。
    林易急忙将其扶住,这礼他可受不起,“婆婆不必客气,贫道略出绵薄之力,不算什么。”
    “阿毛,快扶奶奶进屋。”
    “嗯!”阿毛十分熟练,一手拿起拐杖,一手搀扶着奶奶,缓缓进屋。
    屋子的布置十分简陋,墙壁掉皮发灰,地面疙疙瘩瘩,摆着一个土炕,一张方木桌,几个凳子,还有一个灶台。
    灶台旁放着两个木桶,桶内空空,一滴水不剩。
    没办法,奶奶这腿脚没法挑水。
    水一用完,就无水可喝。
    奶奶渴了一天,嘴唇干裂如树皮。
    幸好阿毛及时回来了。
    “奶奶,我去挑水。”阿毛提起两个木桶。
    奶奶摆摆手,“太晚了,明天再去吧,奶奶不渴。”
    “您身体不好,不能受罪,我这就去。”
    阿毛很懂事,拿了扁担挑起两个木桶往外走。
    木桶摇晃,砰砰当当。
    像一首乐曲。
    “婆婆,贫道有事,先告辞了。”林易微微施礼,说道。
    “道长,留下吃顿饭吧,”婆婆连忙挽留,“您帮了阿毛,还给俺家送东西,俺得报答不是。”
    这话是客气话。
    如果林易留下,她家真没什么能招待的,平时吃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
    “不用,贫道有急事,下次再来。”林易淡笑着拒绝。
    随后和阿毛一起离开村子,准备回道观。
    他能帮的也就这么多,别的无能无力。
    路上,阿毛感到奇怪,问:“道士哥哥,你不是说来安宁县有事要办么,咋刚到就回去”
    林易微笑,“我记错了,要办的事不在安宁县。”
    阿毛挠挠头,越发糊涂,“道士哥哥的记性好差呀,还不如我。”
    “呵呵,是啊。”
    二人刚刚走出村口,迎面碰上一个老头。
    却是从法坛回来的老村长。
    “村长爷爷好。”阿毛放下扁担,打招呼。
    “是阿毛啊,”老村长一脸愁容,似在发愁什么事,见到阿毛后陡然转忧为喜,“阿毛,爷爷问你,想不想老天下雨”
    阿毛搓了搓鼻子,眼睛放光道:“想!做梦都想!”
    老村长叹口气,“你之前看到了,那三位高人要为咱们求雨,只要成功,很快就会有一场大雨降下。”
    阿毛点点头,面露喜色。
    “阿毛,高人刚才说,明天求雨需要八个童男童女守坛,咱们几个村子商量了一下,决定每个村子出一人,”老村长终于说出正题,原来他一脸愁容是为此事,“咱们村的年轻人走得走,逃得逃,没剩下几个了。”
    阿毛愣了下,旋即恍然大悟,“村长爷爷要我去守坛”
    老村长严肃点头,“阿毛,你是最适合的。”
    阿毛倒没有犹豫,立即开心答应,“我去,只要能下雨,我肯定去。”
    “太好了,”老村长大喜,“孩子,咱们村能不能下雨全靠你了,明天一早来找爷爷。”
    “好!”
    阿毛没多想。
    能下雨的事,他当然干。
    林易却觉得不对劲。
    因为丘风一行人并没有求雨的本事,所设法坛只是为了骗村民的钱财和供物。
    可他们为何多此一举,要选八个孩童守坛
    难道还有其他猫腻
    林易做事一向谨慎,考虑周全,这一想就觉得不对劲。
    但他不是神算子,也想不通原由。
    一路惴惴不安,直至走到崆河。
    石桥上。
    阿毛将木桶一一放入河中,各自打了小半桶水。
    他不敢打满,因为挑不动两桶水。
    两小桶是他的极限。
    “道士哥哥,你要回道观”打完水,阿毛依依不舍地看着林易。
    林易回过神,淡淡一笑,“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