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从东至西,谟葛失部,乌古部,敌烈八部,茶札剌部,萌古部,达旦九部,阻卜部,梅里急部,乃蛮部……
历时四个多月,快马到处奔跑,他们都来了,不管来了多少,都到了大同之北,人数十几万之多。
在东京辽阳府、上京临潢府以及中京大定府辖区,传统的城池守备军,丛林里的渤海人奚人,甚至依旧还有一些女真人,契丹本部之人,室韦人,临潢府附近的草原部落,还有大定府的一些外迁汉人,林林总总,也十数万之多。
这就是辽国如今的全国之力了。
人马先聚,粮草再说。粮草这种东西,没有了燕云,辽国其实就没有了巨大的储备。
但是契丹人也不着急,因为他们也还是有解决之道的,实在不行,把白达旦谟葛失这种近处部落里的牛羊都吃尽了,也是一种选择。
毕竟养的牛羊,就是用来吃的,至于这些附近的部落明年吃什么、用什么来繁衍生息,这些暂时不是契丹贵族们想的。谁让他们的草原离契丹人这么近
辽人大军,果真分了两路,一路往燕京那边而去,直逼各处关口。
一路就在大同对面,人有十数万,马却比人还多。
皇帝耶律洪基,亲自带兵出燕京,正在古北关口集结。
耶律乙辛,带着十数万草原联军,出现在了大同之北。
狄青去了古北关口,这地方,相对好守一些,因为崇山峻岭之下,就是看谁撑得住。
大同这边,却难守许多,因为这里的长城还并不完备,得到明朝才会真正把这些的长城修建完备,这里也是明朝的九边重镇,哪怕是明朝在这里把长城修建的再完备,这一段防线也曾被人打破过,土木堡之变,就发生在这一段防线之上。
所以如今的大同这一线,并不那么牢固,豁口不少,唯有倚仗城池。
城池若破,敌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扑燕京。若真是如此,那到时候连防守古北关口一线的狄青都是必败无疑,后路都被人抄了,腹背受敌,连粮草物资的补给都没有了。
战略上来说,古北一旦有失,大同这边依托太原雁门一线,也还很安全,若是能坚持住,至少还能占据燕云一半的州府。若是大同有失,燕云就会得而复失,啥啥都不剩了。
这也是甘奇为什么要自己到大同来的原因所在,就算失败,也得败在自己手上。
是的,甘奇又开始焦虑了,他已经在想失败的事情了。
越是焦虑,甘奇越发想念东京汴梁城,甘奇走上了一条通往权力中心的捷径,但是捷径从来都不是那么好走的。别人辛辛苦苦熬几十年熬上去的路,甘奇却在二十三四的年纪一步登天,这一步,走得实在太累。
甘奇最怕的就是步子迈大了,这把蛋给扯了。
看着地图,甘奇又开始了彻夜不眠的日子。
附近几城,长青,天成,乃至弘州与怀安,一字排开,皆是可能被袭击之地,大同等于是这一线的重点,但是其他几城一旦被破,也就切断了大同与燕京的联系,并非是信息联系,而是军事联系。
甘奇如今麾下,有十万万胜军中的两万,有三万威武军,还有从原先河东边境调过来的两万多禁军,以及做一些后勤之事的厢军一万多。
甘奇对面,十数万草原骑兵,这些草原骑兵军备很差,甚至刀枪都算不得精良,弓弩威力也不大,更不论甲胄,除了牛皮甲,铁甲几乎都看不见。
但是这些草原骑兵,几乎每个人都带有两匹以上的健马,来去如风,机动快速,弓弩威力不大,却是这些人射术精湛。
甘奇麾下的部队,与这些草原骑兵,完全是两种风格的军队。是标准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哥,我必百死!
十几万草原联军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甘奇亲自打马出了大同往北二百里外,带着一个十几人的小马队,狄咏在身边,完颜乌古鲁也在身边。
甘奇打马立在小小的山包之上,远眺北方草原上集结的辽国大军。
帐房绵延不断,看不到尽头,牛羊成群在围栏之中,这大概就是军粮了。初春的草原,嫩绿一片,一群一群的马匹,在牧马人的驱赶之下,低头吃着青翠欲滴的嫩草。
到处都是忙碌的人,却唯独不见一个妇孺。
草原人打仗,到哪里都是这般赶着牛羊,哪怕是后来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也是这么打仗的,牛羊永远都随着大军一起出发,不过大多时候都随在大军三四百里之外。这也是蒙古军能打到欧洲的秘诀所在。
这支十几万人的军队,乍一看,有点凶悍。但当甘奇真的开始注意起了他们的军备之后,甘奇又自信了不少。
便也知道其中一个道理,辽国人为了有效的控制草原,显然也对这些草原部落实施了很严格的物资进出管控,所以草原部落对于铁制品的获取,一直都很缺乏。
草原人腰间别着的刀,显然都要短许多,甚至有些人的刀短到不如手臂长,这些刀不仅仅是草原人的武器,更是草原人吃饭的用具。上马提刀可以杀人,下马用刀割肉吃,都是一把刀。
甘奇陡然站在生意人的角度想了一想,似乎往草原上贩卖铁器,也是一条发财的道路。
可惜以往大宋与草原的商道几乎都是走不通的,东有大辽,西有西夏。而今有了燕云,这条商道似乎豁然开朗了。
用铁换马,似乎真的是一条路子。
而且,草原人如今还真不是大宋的敌人,反倒是契丹人的敌人,契丹人是压在草原部落头上的一座大山。
甘奇想得有些多,但也想得很现实,这是一个要做的事情。
只要能给辽国招惹麻烦,就是好事。如今的辽国,依旧实力雄厚,远远不是几十年后的辽国。哪怕没有了燕云,辽国依旧是军事能力极强的一个国家。
女真人按理来说此时应该有几千人马了,而且在甘奇的帮助下,军备也不差。但是女真人依旧不能如历史上那般摧枯拉朽的连败辽国,甘奇的船队频频横渡渤海,时不时就能带回来一些女真人的消息,却从没听到女真人打破黄龙府的消息。
这也在证明契丹人如今虽然腐朽,却还没有真正腐烂,上京临潢府那里的契丹人室韦人,如今依旧很善战。
这样的辽国,也不是甘奇能凭借自己的能力短时间可以消灭的,更何况甘奇是真的没有马,没有马可真灭不了辽国。靠步兵出关野战,只会被大量的辽国骑兵蹂躏。
封狼居胥的事情,暂时还是不能想的,昔日大汉,那可是几十万匹马在手,昔日的大唐,也是如此。
今日的甘奇,还差得太远太远,步兵还是只能在城池与关口打仗。
想到这些,甘奇看着远处草原人那数不过来的马匹,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看完了敌人,甘奇转身下山。
狄咏在一旁皱着眉头说道:“大哥,这仗还真不好打,如此多的马,追也追不上,跑也跑不过,怕是只能坚守城池了,想这些人也不擅长攻城。”
狄咏这话说到点子上了,面对骑兵,是真的追也追不上,跑也跑不过。许多时候看史书,说大宋面对外战,胜多败少。
便也会有人嗤之以鼻,胜多败少,还能被别人打得国破家亡
其实还真不假,是真的胜多败少。只是宋军太过被动了,守在城池上胜了,也是胜了。也就仅仅是胜了,无法扩大战果,没有大量的骑兵,打赢了也追不上跑的敌人,敌人轻松跑了,下次卷土再来就是。
打输了呢
那就自然被被人追着砍,跑又跑不了。
也就是说,宋军胜了,仅仅就是胜了。宋军一旦败了,那就是一溃千里,不是宋军要溃,而是没办法,别人骑马实在太快。
现实就是这么尴尬。
没有足够的健马好马,就是这么悲剧。
中原王朝,但凡有马的时代,都是大杀四方的时代,不仅汉唐,连满清都是,平新疆,灭准葛尔丹平整个草原,驻军西藏管喇嘛。
宋,真的是一个先天畸形的王朝,不仅政治上畸形,而且国土也畸形,丧失了所有出好马的地盘。这些地盘也不是宋自己失去的,而是压根就没有得到过。宋立国之前,实在太乱,乱到燕云被人割让了,乱到小小的党项人也能慢慢发展起来。
归根结底一句话,那就是这个诺大的国家,一定不能内乱,一旦内乱,就会失去祖辈太多的遗产。
唐末一乱,宋的国土从此畸形,到明朝都没有缓过来。清末一乱,民国接着乱,黑龙江北巨大的地盘没了,外蒙古也没了,台湾也畸形了。当然,清末民国的问题,也还有其他许多原因,但是内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国家内乱,一定是不可取的。
大宋的怂,显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先天的。先天的畸形,导致他想刚都刚不起来。
狄咏的话,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个现实,又一次无可奈何,只能在城池里守着,这场仗时候也就只有这么个打法了。守到哪天敌人实在打不动了,不想打了,自己撤退了,史书上又记载了一笔大宋对外战争有胜利了的事实。
但是甘奇显然有一些多余的想法,他对刚才眼前看到的那些马垂涎欲滴,他问了狄咏一语:“狄咏,你也觉得咱们只有坚守城池这一个办法了”
狄咏闻言点头:“大哥,无可奈何之举啊。野战是不现实的,会被这些草原人骑着马当狗遛。不守城池还能怎么办”
甘奇点头:“也是如此,你都这么想了,想来耶律乙辛必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如果真的就这样了,那耶律乙辛也就太舒服了。”
“大哥是有何……”狄咏疑惑问道。
“想那耶律乙辛也料到咱们不敢出城,所以他一直都不着急,还在不紧不慢准备着攻城之战,他想真正准备妥当了再开战,咱们不能如了他的愿。”甘奇如此说道。
“大哥之意是”
“今夜,出城,夜袭敌军。”甘奇直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大哥,这……似乎……有点难度。”狄咏脸上有惊讶,这个想法有些天真了。
“七千骑,不少了。咱们也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干他一次。”
“可以倒是可以,就是……大哥,袭击并非不可,但是敌人十数万之多,打完怕是难以脱身!”狄咏说到了问题的重点,你去打他,可以。但是打完了,你想跑,怕是难跑。你有一匹马,他有好几匹。
你揍了他一拳,他岂能不来追你他十几万人,能怕你七千人你跑得过他
“你刚才也看到了,敌军营寨建得极其简陋,与菜园的篱笆一样,显然他们从未想过咱们回出城来袭,他们也不怕咱们出城来袭。那么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就来干他一下,教他损失惨重。”甘奇如此说道。
“大哥,道理我都明白。就是吧……干完之后,怎么办大哥,你总不会是想直接回城里吧那若是敌军尾随而来,后果更是不可设想。”狄咏问着说着,意思也很简单,你揍了他一拳,立马想回家是不可能的。
别看双方只有二百多里的距离,草原人骑术极好,又有几匹马轮换,他跟上了你,你就别想回家了,不然城门一开,你的人还没完全进去,他就跟着进去了。
“干完之后,再干他一下。”甘奇脑中已经开始酝酿了,有一个计划,不眠不休想了许久,也到了完善之时,该动手了。
“大哥……”狄咏双眼一张,又道:“大哥,你到底如何作想,你快告诉我啊。”
甘奇神秘一笑:“嘿嘿……不着急,回家准备准备。”
“大哥,你真有妙计快说说快说说,也让我学习学习……”狄咏似乎到刚才还不相信甘奇真的有什么妙计,此时见甘奇不似作伪,已然等不及想知道了。
甘奇哈哈一笑,打马快走。
狄咏催着马又追了上去,说道:“大哥心中有妙计,却不与我说,真教人心痒难耐。”
“回去之后,你负责做一件事。”甘奇说道。
“何事大
第四百九十七章 妈的,还真有点吓人
古北关口,已经打起来了,真要说动员能力,还是有城池的地方动员能力更强。因为农耕社会,能让大量的士兵脱产,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士兵,动员起来自然就更快速。相比而言,草原部落在临时的军事动员上,效率其实不如农耕的城池,因为草原部落几乎没有真正脱产的士兵。
所以在大定府、辽阳府、临潢府等地的辽军,动员得更快速,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有些着急的心理,已经正式开始派军队攻城了,虽然还是试探性的,但是战况还是惨烈无比。
一边攻城,耶律洪基也一边不断让匠人打造着各种攻城器械。若是放在几十年前,军中库房里多的就是这种东西,只是而今,辽国也早已不打什么攻坚战了,木头制品的保质期也不长,一应攻城器械还得重新打造。
狄青自然还是那个狄青,按部就班,纹丝不乱。把部队分为好几个梯队,新兵老兵搭配着,轮番上场,尽量让每一个人都经历一下真实战场的洗礼,以便迎接敌人真正的猛烈攻势。
宋军一向善于守城,连宋将都极为擅长守城。
关隘城池,从来都是天堑,狄青暂时而言还是比较沉着的。不过他也有担心的东西,所以才不断让所有部队轮番守城,就是想锻炼士卒们的心态。因为他知道这是一场长时间的鏖战,士卒们一旦熬不住,心态发生了变化,危险就来了。
狄青不仅担心这些,他还担心麾下那些降卒生变,这种事情也是致命的。狄青能做的就是按照甘奇的吩咐,不断给士卒们更好的待遇。
这还不够,还得不断给各层级的军将做思想工作,重点就在于军中不能有歧视与区别对待,军将不能歧视降卒,同袍更不能歧视降卒。这是更重要的工作,一旦军中歧视成风,一定会出大问题。
但是人就是这样的,没有歧视是不可能的,宋人歧视辽国降卒,乃至于许多人一起歧视收编的贼军,一定会闹出乱子。
狄青必须要尽量避免生出这种乱子,同生共死,同袍同心,还得经历几番生死患难。
大同这边,伐木是永远的战争主题,一个个拒马被打造出来。
满城造拒马这种事情,倒也是盛况空前,并非大同城内的百姓有多么高的觉悟,只在甘奇甘相公舍得花钱,只要百姓造拒马,一个就给十个铜钱,木料由士兵直接送到家中。
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各家宅院,不得多久就被拒马占满。
大同城除了运送木材的车架,所有人一律不准进出,连运送木材进出的车架,也会被彻底检查,进出人以西北口音为主,但凡说不出一口流利西北话语的人,必然拿下大牢严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