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舟自横
这绝对能打动皇后,因为她明白,她答应了,不仅目标可以短期内实现,更白赚一个承诺,而她不答应,皇帝说不定就会立即知道,她这个皇后到底在背后搞什么鬼了。
想必这件事教会了皇后一个道理,做事要一击必中,否则就要学会等待。
所以游鸿吟做事从不急躁,而是一直都是在等,等别人动作,有动作就有破绽,有破绽才有机会一击必中。权利游戏有时候考验的不是计谋,而是耐心。
搞定了庄妃,游鸿吟在宫门落锁之前,带着陆嘉回了竹园。
陆嘉的确还算是有一些才能,但是目前还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需要游鸿吟慢慢调/教,不过游鸿吟如今宫里的人手,哪个不是这么一个一个服,一个一个教过来的呢,这种事情不着急,也急不来。
示意喜儿将人带下去,游鸿吟梳洗了一下,准备就寝。
躺着躺着,突然坐了起来。
他已经三天没见小银子了。
就算他不去藏书阁看小银子,小银子晚上也会习惯性的跑过来瞅他一眼,三天不见人影,只能是出事了。
不过他这辈子没条件锻炼身手,可做不到小银子那般高来高去,现在宫门已落,只能明天一早去刑部告个假,去查查怎么回事了。
游鸿吟就连风俗大赏都做完了,如今刑部待着一点意义都没有,虽然可以修订修订煌国的刑律,但是他连皇位还没坐上去呢,并不打算在细枝末节多花心思。
所以,告假也是告的心安理得。
不过,不等天亮,小银子半夜里跑来了。
“师傅走了。”小银子淡淡的说。
游鸿吟纵然有准备,也心中有所遗憾,但是他更多的是担心小银子。
第137章山河峥嵘(十三)
小银子面上并无悲伤,看了眼游鸿吟说:“你那什么表情。”
他虽对王管事的确很孝顺,不过王管事是喜丧,走得痛快,有他这个弟子送终,在太监里,算是结局圆满,所以倒也没什么伤心不伤心。
人,总归有一死的,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事实,说不定自己的下场,还不一定有他师傅圆满呢。
游鸿吟明白,小银子虽然情绪内敛并不外露,但是总归还是伤心的,所以拍了拍床说:“分你一半,明天我还要去刑部值班,就不陪你一起哭了。”
“你把我调到身边吧。”小银子没理他的问题,说。
“咦,你不是一直不愿意么。”游鸿吟倒是诧异了,他是挺想把小银子带身边的,只是小银子自己一直不太肯。
“现在师傅死了,我守着个藏书阁也没意思的很。”小银子说。
“好,明天就去办。现在可以睡了吧?很晚了。”游鸿吟说。
“我既然要到你身边,以后就是主仆了,僭越之事不可做。”小银子认真的说。
游鸿吟无奈的说:“有必要这么较真么?”
他看着小银子沉默不语的样子,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好好好,银公公,银大爷,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然后话音一转:“现在,我是主,你是仆了,总归要听我的了吧,那上来吧。”
后来游鸿吟没撑住,睡着了,固执的小银子是在这里睡了一觉还是跑掉了,他并不知道,反正一觉醒来,人早已不见。
要把小银子调过来手续有些麻烦,但是庄妃原本就替皇后协理后宫事务,这点权利还是有的,所以游鸿吟直接派人央求庄妃去了。
他自己则照旧去刑部划水。
小银子调过来后,并不管竹园内的具体事务,和原本所说的那样,内侍总管的位置游鸿吟依旧交给了陆嘉。他平日里对陆嘉也多方教导,而陆嘉本人十分勤学,渐渐这个位置也做的越发有模有样,游鸿吟就撒手不管了。
自小银子调至身边,游鸿吟便将人走到哪儿带到哪儿,一个高手带在身边,出去做什么事情底气都比较足啊。说实话,这次长在后宫之中,平日里能交流沟通的人实在有限,就更别说什么知己好友了,而任务对象又是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管,随游鸿吟如何发挥,这十几年下来,多亏了有小银子在,两个人可以一起论事,可以一起交流。
不然,一个人喝茶,怕是要寂寞死。
哎,游鸿吟倒是更喜欢喝酒一些,不过小银子却不喝,唯一遗憾的就是这点了。
大概过了三个多月,游鸿吟期待的事情终于开始有了苗头。
高悬心头的利剑原来早已折断,巴望话语权巴望了半辈子的魏潜,动手了。
事件的起源似乎很小,若是往常可能都掀不起风浪。
这里得说一下,朝堂上的形势以及工作氛围。
因皇帝看的严,再加上杨氏皇族的威慑力一直都在,所以党派之争的确不严重,但是不严重不代表没有,再高压的环境,也抵挡不住权利之心。
内阁中/共有六位阁老,除了首辅田文正,次辅魏潜外,另有贤妃之父王天兆,与柱国将军杨凡一起被誉为宗室文武双璧的杨荣,善武事长于边防的杜白圭和依旧还任皇子老师团团长、儒学大家的管修。
这六人之中,首辅田文正是个老好人,也是皇帝应声虫,但为人清廉公正,善于调解内阁诸位学士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次辅魏潜则是行事颇有魄力,内政处理能力杰出,曾在六部多部任职,对于实务同样通,现在小型政务处理有一大半都是魏潜在过手,而重要事件中也有过半是他提出妥当的解决方案供内阁其他人和皇帝参考讨论。可以说,关于民生、国税、政绩考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198
评等方面的内政处理,内阁之中无人能出其右。
王天兆曾经是典型的中立党,因其为官生涯中,前半段均是出京外放,辗转多地,所以对于地方事务非常熟悉,为人虽不乏圆滑,但依旧保持文人本心,处事认真又仔细,在同僚之中颇有名望。但自皇长子出世后,这位大学士就变成了彻底的保皇党,大多数时候,也都不再多发表意见,只听从皇帝办事。游鸿吟能理解王天治的做法,他不这么识相的话,怕是礼部尚书的现状就是他以后的下场。
杜白圭因善武事,处理的事物也多和军务沾边,内阁之中仅此人擅长军务,看似很有话语权,但实际上军务皇帝几乎都会亲自处理,并且自有其处理方式,杜白圭也就是个建议建议的功能。而姚广清这个兵部尚书也不是那么乖顺的,该怎么说,六部尚书大多都不会内阁顶着来,但若是内阁里的阁老和自己一比还差上一点,那听不听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杜白圭没有让姚广清这个老狐狸听话的资格。
大儒管修更多的重心在皇子教育上,他对庶务也不太通,所以一般只会在文化、教育等有关事情上开口。
杨荣和柱国将军杨凡一样,乃杨氏宗亲,不过与皇帝杨简这一脉的关系,已经在三服开外了。杨氏皇族并无分封的制度,但一般会有爵位赐下,可这些世袭爵位一般都是降等继承的,一旦爵位没了,宗室也就是普通人家,除了每个月依旧可以领一份钱粮外,和普通百姓并无太大差别。同样的,杨氏皇族不限制宗亲的自由,愿意出京就出京,愿意科举就科举,愿意从军就从军,甚至有本事找皇帝帮忙开后门找个能胜任的官职工作也行。这种制度将强了皇帝的权利,减少了国家分裂的风险,同时关于宗室方面的开支也并不大,用一直都属于煌国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同样的,因为这种一步可登天,一步变平民的制度,导致了每次皇位的争夺都一场激烈,每次都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其实皇子皇宫圈养和成年后在朝廷各部实习的培养制度的确遏制了皇子权利过大,增加了皇帝对众子的掌控力度,却又有一个盲点属于大家一直并未发现的,甚至连皇子自己都未发现。那就是皇子出入宫廷频繁所带来的皇宫防护漏洞。
皇帝都怕死,除了武力防护,无数的护卫日夜值班巡逻之外,所有进出后宫的人员和物品也都有详细检查登记造册,这种严密强力的制度大大减少了危害皇帝人生安全的外在因素。
可是皇子进出宫廷却并无检查手续,虽然无法带大宗物品,也无法带外人,某些关键的小东西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游鸿吟刚开始挺奇怪的,建国百多年都未有皇子做点不平凡的事情,也是难得。
当然,游鸿吟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这种阴险手段,一是因为此种手段施展之后,没有根基的他能不能坐上皇位还是两说,二是就算是坐上皇位,这位置能不能坐得稳又是另外一回事,空中楼阁是建不起来的。
不过若是未来到了最后关头,为了缩短计划时间之类的原因,他可能会采取这种极端手段。当然,定然不是自己动手,这个计划,他可以帮其他皇子设计好么。
现在考虑这些也无用,将来定然是随机而动,临机应变。
而内阁这六位阁老的能力摆出来,基本上也就说明了他们的地位和在朝堂上的名望,这六个人组成的内阁一方面维护着皇帝的至高权利,一方面又与皇帝争夺着朝廷政务的处理权。他们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合纵连横,从而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现在,魏潜不满于只做次辅,更不想在朝堂之中做个皇帝的应声虫。他是读书人,有自己理想,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愿意以后史书上只记载:煌朝内阁次辅,一生勤勉,某某年卒这种评价。
这其实就是在钱权满足了之后,人类开始追求人生意义和人生理想这样的更深层次的心灵满足。
再说御史台,言官的功能并不仅仅是抓人小辫子,御史台负责了朝廷官僚体系中的督查工作,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等等。全国地方工作巡视监督,六部二十四司、五寺九监等部门的工作复查,官事案件调查等等都在御史台的工作范围之内,其实他们是很忙得。
不过因为他们只有风闻奏事权利,并且查出来最多的就是官员的作风问题,便看上去好似喜欢抓人小辫子和打小报告,皇帝和其他官员都不太喜欢他们。
言官无罪是开国皇帝定下的规矩,杨氏子孙也都遵循着,这就是御史台言官的威力所在。
这次魏潜搞的事情就是借助了御史台。
他透露了自己掌握的一些信息给了御史台言官。
真不是什么大事,内阁是值班制度的,防止皇帝想找人商量事情的时候找不到人,但是首辅田文正年纪不小了,自己又没什么主见,就算是值班皇帝也不找他,所以他是经常翘班回家的。
这个消息透露出去,第二日早朝,就彻底闹开了。
杨简觉得这个御史简直是有毛病,这种情况不是他这个皇帝默许,田文正敢这样?可是田文正违反制度的确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田文正这老好人有点怒,不过他没法辩驳,随即就在那里哭诉自己年老多病,有负圣恩。
其余五位内阁大学士,魏潜没发表意见,他一向爱惜羽毛,吃相好看的很。杨荣、杜白圭倒是替田文正求了情,觉得规则之外尚有人情,下次注意就是。管修为人古板,他倒是觉得田大人此事做的不对,君子修身养性,若是连工作的规矩都不遵守,又怎么做百官表率,理应罚俸以示惩戒。
王兆丰和田文正不太对付,并且他有一丝不太看得清自己,对首辅的位置很有想法,再说,内阁里,保皇党一个就够了。所以他开口说此事的确乃首辅大人不对,但考虑到田大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也无需上纲上线。看上去好似是在帮田文正说话,实际上却把此事的原因归咎于这位首辅年老体弱、力不济上去了。
内阁意见不一,御史台的人又吵闹不休,杨简最终选择了搁置此事,稍后再议。但实际上,他快气炸了。
自他处理了礼部侍郎方应丛,撸了他的官职又提拔了一位礼部侍郎做尚书后,杨简就觉得,朝堂上的气氛怪怪的。
他却找不到原因。
第138章山河峥嵘(十四)
田文正最后被逼着上折子告老还乡了。被其他官员质疑身体不行,连值班都做不到根本不适合继续做工作强度很高的内阁首辅,他不告老还乡都不行。平日里无为倒是不得罪人,可到了这时候,田文正的不作为也让保他之人寥寥无几。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199
皇帝保是保的住他,可是杨简并不觉得,田文正值得自己花巨大心思去保。
而魏潜也试探出了皇帝底线,田文正虽是皇帝的应声虫,但是皇帝实际上却并不在乎这个老臣,在杨简看来,提拔谁做首辅都一样,只要听话就够了。
所以,魏潜清楚,他并不是皇帝心目中的下一任首辅,大皇子的外祖王天兆才是,妥妥的保皇党,下一个应声虫。
魏潜针对田文正,只是想要把完全倾向于皇帝的内阁势力清除出去,并非是真的想要争夺首辅这个位置。更何况,王天兆是不是保皇党,还是两说,人的身份和想法,都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特别是大皇子已经长大了。
游鸿吟得知了这件事的结果后,明白自己该动手了,否则等魏潜真的把所有事情都把在手里,就没他这个皇子什么事情了。
皇帝和内阁之人的心思都放在了首辅这个位置上,游鸿吟却瞄准了那空缺下来的内阁位置。
游鸿吟打算推户部侍郎曹晴上去。曹晴不是唯一的内阁人选,却是游鸿吟最属意的人。
曹晴和他有一些交情,不,准确来说,是展银商会和曹晴有交情。此人三年之前任总督之时曾遭当地水贼袭击,负责护卫的将士却是北方人,不通水性,被打得落花流水。展银商会当时正好水上运货,恰好救下了曹晴,也救下了他随行的独子。
当然,户部侍郎黄芝最有机会登上尚书之位,也是游鸿吟考虑的另一层原因。如此,至少户部之事,差不多就捏在手中了,相信道骞道长会建议黄芝,如何向他这位二皇子主动示好,然后坐上他梦寐以求的尚书宝座。黄芝虽然方方面面都不行,但是在户部待了这么多年,经验是十足的,维持户部事宜完全没问题,而且,上头有内阁兜底,游鸿吟完全不怕扶持个草包做户部尚书会出乱子。就算出乱子,和他这个二皇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其他人头疼去吧。
没办法,想要非常规夺位,心就得狠一点。
朝中开始渐渐乱起来,游鸿吟暗中布局,左右煽动,一切如他所计划的那样。
杨简也终于发现,朝政似乎并不如自己登基之时那么得心应手,似乎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他这个皇帝突然不会做了。人到中年力不足出问题了吗?他开始怀疑。
而魏潜发现了皇帝的对于朝政的无能为力之后,开始渐渐地自己掌权。
很不巧,内阁有这个权利,因为内阁掌握了奏章呈批权,虽然皇帝有内侍每日抽查,但是抽取的奏章并不是全面覆盖,当魏潜开始有意忽略掉某些事情不再如往日那般呈报的时候,杨简根本什么都不知道。这些政务的轻重缓急只有全面过手的魏潜才清楚,其他几个人只能算是了解几分,新进阁老曹晴对这方面经验不足,只剩下一个王天兆明白魏潜到底在做什么事情。
可是王天兆什么都没说。
王天兆的确当上了首辅,不过他和魏潜联手了。虽然游鸿吟不知道他们私下里到底做了些什么交易,但是无非是那几个条件,扶持大皇子之类的。
游鸿吟对他们的联合并不介意,甚至是非常希望他们这么多,这样才能更好的搅乱局势么。
“小银子。”游鸿吟喊了一声,小银子原本只是袖手站在他身后,听到这声喊,便上前替自家殿下按摩起来,他近日手法越发好,游鸿吟经常被按着按着就睡着了。
从刑部回宫后,他还需要处理一些事情,有些是关于展银商会的,有的是他手里发展越来越大的谍报组织。仅仅这些东西,就让游鸿吟开始一点都不期待未来的皇帝生涯了。
自展银商会敛大批量钱财回来后,游鸿吟终于将手中的谍报组织从后宫发展到了外头,和展银商会的关系网以及覆盖面结合起来。
游鸿吟觉得,暗卫之类处理不见光事情的势力还是要保留的,光明正大得人心而统治江山千秋万代的明君,只存在于文人浪漫的情怀和戏文荒唐的故事里,统治从来都不是光明正义的。从治国之策上来说,为百姓谋求福祉非常正确,普通人不闹腾了,天下才太平,的确光明大义,但治国手段却从来没有正邪对错之分,只讲究利益最大化。
所以,保留自己手中的一定暗地势力,负责谍报之类的工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要这势力不越权,不失控,那它就会是最佳的工具和保命符。
游鸿吟并非是觉得英宗撤了焰火是错的,当时那种情况,不撤不行,他只是觉得英宗和他现在的父皇没想办法重建另外一只焰火,是不太明智的。
现在他手里有展银商会和未命名的谍报组织,耳聪目明许多,很多手段也都能施展的开了,而不是仅仅依靠朝臣,这是将自己的成败放在了别人的手上,还在同时考验那些文人的信用和人品。
啧,太不靠谱了。
“殿下,我这里有两个消息,你要不要听听。”游鸿吟欲睡不睡之间,突然听到小银子的话。
“说吧。”
“庄妃娘娘那里送来消息,皇后娘娘同意了,不过她也说了,她不会做任何危险之事。”小银子说。
“杀手锏要用在关键之处,我原本就没想着要她做什么。另一个消息呢。”
“庄妃娘娘说,陛下打算为您选皇子妃了。”
“很正常,他最近诸事不顺,怕会是要挑个人上来换水了。”游鸿吟没关注婚事,立即就联想到朝廷上现今的状况,明白了杨简的打算。
“你就没自己想要娶的人?”小银子好奇的问。
“嗯,目前没有,未来如果有的话,我会记得把她入宫的。”游鸿吟随即说:“不行,有些累,我得躺着,你再给我按按吧。”
小银子说:“平日里让你多练练,又懒得很,不愿动。”
“嗦,只是没那个时间。”的确也不太想动。
小银子没接话,又给按了一会儿,果然,人很快就睡着了。
欢儿恰好端了宵夜进来,小银子挥挥手,两人一起静悄悄的出去了。
喜儿在外头等着,跟欢儿做了个交接准备守夜,然后见小银子依旧没回房,道:“银公公,可是有什么事情?”
小银子困惑的问:“喜儿,殿下的竹园里,可有侍妾?”
他一直都不曾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喜儿眨了眨眼睛,说:“庄妃娘娘倒是曾安排过几个宫女,可是殿下并未看上。”
小银子想了想说:“未来皇子妃嫁进来,你平日里行事要小心些。”
喜儿抿嘴笑了笑,似乎怕是打搅到屋内睡着的人,道:“银公公放心,奴婢进宫来并非是真的做宫女的。”
而游鸿吟没等到他父皇关于皇子妃挑选事宜的商讨,倒是等来了另外一件事,让游鸿吟改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00
变了原本慢慢蚕食朝堂的计划,开始在军队系统里做第二手准备。
军权和皇权是密不可分的。
而杨简在日益感觉朝堂混乱的之际,开始密切关注军务,并且频频召见京都各卫所的武将。过去,这些低阶护卫京师的武将,想见一面天子,难如登天。最近一段时间闻人皇后的父亲闻人昂将军报了一次小捷,斩杀草原匈奴三百余口,皇帝就借口感念众将士辛勤劳苦,召见了京卫卫所中能力出众的低阶武将,并一点都不小气的给了一些赏赐。
杨简的意思不过就是聚拢军心,得到将领的忠诚,巩固自己手中兵权。
但是他的处理方式并不对。
甚至可以说是,彻底错了。
第139章山河峥嵘(十五)
上者攻心。
真正拉拢人的手段,不是见一次面,傲慢的赏一些钱财珠宝就可以的,那些被皇帝夸个一两句,接了一点赏赐,就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诚,并不会太多。在游鸿吟看来,这种广撒网式的金钱买手段,作用有限,低阶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军户世袭,职位也都是祖祖辈辈和他们自己一点一滴赌命换来的,他们有自己的军队生存方式。
而这种路人皆知式的褒奖目的太过裸/露,只关心护卫京师的京卫,地方卫所呢?戍边军呢?取其一而弃其二,实乃不智。
其实,低阶武将的作用在朝廷高层斗争中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头顶都有上级,而数维持军队的并非只有爱国爱民的忠诚,还有对将领的信任,对生存物资的需求,甚至有某些从众心理在其中。而那些高层将领才是应当拉拢的重点,每一个都值得花大力气,也许其中一人就可以改变整个局势。可惜,杨简大概是觉得高层将领的忠心已经在自己手中了,无需再浪心力在他们身上,却不明白,世间任何感情,哪怕是亲情,都需要去努力维持和经营。
杨简没怎么使用过怀柔手段拉拢人,对于他来说,出生开始便是嫡子,天然的优势,一路上母后、外家、妻族保驾护航,又有无数自动投靠过来的势力扶持,他的夺嫡之路走得腥风血雨,却并未花多少力气。
他只要做好自己就好,行事有度,不骄不躁,礼贤下士,不贪恋美色。拉拢?不需要,别人都是挤过来投靠他,政治素养?不需要,自然有人帮他出谋划策。可能正是因为他不做什么身边也天然的聚集了大量的势力,英帝即便身体不好快死了,也想彻底把他这个天然联盟击破,扶持他那二哥上位。所以最后,也就怪不得他了。
但是这段夺嫡经历杨简也不是毫无获,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两件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