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至虔至深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叶遍华
全场掌声雷动,凯斯特纳深深鞠了一躬,开始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轮到赵文彦时,凯斯特纳注视着穿着学士服的年轻人,忽然问:“你喜不喜欢你在威尼斯的运气?”
“喜欢。”赵文彦接过证书,“您说的对,运气也是一种实力。但我仍然相信才华才是最重要的。”
“运气与才华,你都有,joe也是。”凯斯特纳凝视着他,“我相信你们将会是学院的骄傲,全世界都会被你们折服。我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不会太晚。”赵文彦笑道。
沈乔等在宿舍里。他订的是明天的机票,还可以在寝室再住一晚。
上次看了剧本沈乔就再也没提电影的事,他猜测他可能是对角色不感兴趣,心中虽然失落但也没多在意:他们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没必要太在乎这一次。
只是想到之后必然聚少离多,心中还是难过。
他要带回去没多少东西,几件衣服和这两年的一些笔记与练习作品,贵重的摄影器材与胶片已经运回了国内。令他意外的是,沈乔全程只是帮他拾东西,脸上没有丝毫别离的伤感,甚至还有几分暗喜。
等他们拾完东西,他觉得他似乎该对沈乔说他那段酝酿已久的告别





至虔至深 分卷阅读52
词:“沈乔,我......”
“我先说!”沈乔立刻做了个堵嘴的手势,背过身从抽屉里拿出什么,“看。”
一本护照和一张机票,和他订的那班是一个班次。
他震惊地杵在原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这剧情如此玄幻,又如此真实,以至于巨大的震惊与狂热的喜悦让他根本没办法继续思考:
沈乔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笑得眉眼弯弯:“是,我跟你去中国。”
(1)1915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是第一部长篇史诗电影,创立了多项后世广泛应用的电影技术,但因为歌颂歧视黑人的3k党饱受非议。
(2)两位戏剧家,斯坦尼弗拉夫斯基即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作者,信奉方法派表演艺术,认为演员应该全身心为艺术投入甚至不惜生命,但布莱恩特认为艺术应该用来教化,为此愿意弱化表演本身的艺术价值。院长的意思是希望学生们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不能忽视责任。
第四十六章:
1993年6月18日,英国,伦敦。
沈芸走进正门时等候她的是菲利普霍布斯,看到她时的神情明显极不自在:“好久不见,elizabeth。”
“好久不见。”沈芸说,目光并没有在他身上过多停留,“霍布斯先生呢?”
“父亲在等你。”
查尔斯霍布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神情有些疲态。他保养的其实很好,看上去全然不像五十多岁的人,但这样的神情无端便给他带来了难言的老态。看到沈芸过来他神情也似乎全无波澜:“坐。听说你要结婚了?”
“是。”沈芸微微一笑,将请柬和一张名片推给查尔斯,中指上的戒指分外夺目,“香港的婚礼十一月举行,之后joe会和我一起留在北京。具体事项,您可以和我未婚夫谈。”
“当年你父亲不想靠联姻来保住家业,宁愿把joe送到英国来。”查尔斯口吻微有讥讽,“他大概也想不到,你现在居然也把自己的婚姻当工具。”
“我同我未婚夫的事不需要您顾虑,至于joe,他现在在北京。”
话语中隐隐的示威显露无疑。相对无话了几分钟,查尔斯忽然笑道:“你也真舍得,让joe从学校退学。”
“他是暂时休学,而且这是joe的决定。”沈芸神色不改,嘴角甚至微微扬起,“你只是把joe当做要挟我的人质,为什么还要关心这些?”
“你不懂!”查尔斯忽然失控道,“我爱他!他是我的孩子!”
“他是我父母的孩子。”沈芸冷冷道。
查尔斯紧紧握住沙发扶手,不语。
他说的并不是谎话。他爱joe,像一个父亲一样。一开始也许是利用与一星半点的愧疚,久而久之却真养出些感情。
他的亲生孩子在懂得亲情之前,已经事先学会了提防,但joe,那个被保护的太好,从小被疼爱着长大的孩子不一样。
他是养子,他带给他的只有价值而不是威胁,何况他又是那么讨人喜欢------他会对他甜甜地笑,会勾住他的脖子叫他的名字,他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全身心信赖自己的孩子会是这么幸福的事,他以为自己可以做一个好父亲,在joe身上,而他是成功的。
“我爱joe,你不能否认这一点。”他说,“我是真的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
沈芸闻言轻笑,冷若冰霜,却艳若桃李,她看着查尔斯,问道:“如果joe喜欢的不是演戏,你还会喜欢他吗?”
如果沈乔喜欢的不是演戏,如果他同他的父亲与姐姐一样将力都放在家族争斗上,他不是他的摇钱树而是一把抵在他心脏上的尖刀时,他还会不会喜欢他?
“可joe喜欢演戏。”查尔斯语音微微颤抖,“我想过利用他,但即便他对我没有价值,我也会喜欢他。”
“你喜欢他什么,认为他可以满足你的父爱,你对亲情的需求?他是你寄托感情的工具,这也是他的价值。”沈芸冷冷地看着他,“但你永远不要忘记,他是我的弟弟,是我父亲的儿子。我不告诉他真相是因为不想让joe痛苦,如果你还想有一个你喜欢的‘儿子’,最好也不要戳破?”
“你没告诉他?”查尔斯一怔。
“我希望这一切永远是秘密。我感激你给了joe九年的照顾,让他现在还是一个好孩子,但你雇人刺杀了我们的父亲,处心积虑想占有我们的财富,我也一直记得。”沈芸站起身,“之后joe想见你我不会阻拦,但我希望你明白,不论你想如何利用他,代价你都承受不起。”
“我明白。”查尔斯冷冷地说,“你比你父亲厉害,别人吞进肚子里的东西,你都能拿回来。”
“本来就是我们的东西,拿回来是我的本分,拿不回来是我的无能。您想维护家族,本来就不该用这种法子。”沈芸披上大衣,最后看了他一眼。那目光有轻蔑,有讥讽,还有一丝不加掩饰的高傲:
“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
番外一:挚友
沈期第一次见到沈乔的时间应该不可考:他们父辈有同门的交情,他们年龄又相仿,小时候定然是见过几面,指不定还一起玩过------但
既然彼此都对儿时全无记忆,便算不得认识,第一次见面,必然得数到2001年的夏天,他们在桌球俱乐部里的见面。
上流社会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香港种类多样的高级会馆就是最佳的交际场所。你昨天谈判成功的客户可能今天就跟你一起骑马,明天一起打枪的同伴也可能是你下一个谈判对象------在这些场合放松身体同时扩大人脉圈,何乐而不为?
沈期因此成为各大俱乐部的vip客户:他年少时兴趣广泛,溜冰骑马射击击剑都学过一阵子,再练起来也有模有样。由此他认识了许多朋友,并由此发展出了不少上床的交情,可那些泛泛之交里维持了一辈子的,也只有一个沈乔。
2001年7月18号,沈乔一个人在球桌前,一手握球杆一手握烟,吞云吐雾间右手随意一抬,两球入洞。内行看门道,沈期也算半个台球迷,知道打台球不能看一杆,这球进了主球还得留个好位置,连续高分才有指望:要他看这主球位置就好,至少下一杆人愿意,还是能把球打进球袋里。
二十五岁的沈乔,风华正茂,腰细腿长,眉眼轮廓完全脱离了少年时的稚嫩清秀,吞云吐雾间流露出格外吸引人的禁欲调调,英俊得不像话。那几年大概是他一生的颜值巅峰,要是他那时还在演电影,指不定得迷死多少人。但那几年别说电影了,照片都没留下几张。
他那时不清楚那么多弯弯绕绕,只一心觉




至虔至深 分卷阅读53
得这人的样貌当真是一等一的好,要是能拐到床上,想必也是美事一桩。
于是就这么认识了,沈乔是高手,他台球也打得不错,当晚两人的交情就到了互留号码的程度:沈期一向觉得就算是找床伴也得看缘分,多遇上几次各自有了意,水到渠成才是美事,但第二次遇到沈乔的机会比他想的还来得早。
他推开会馆的门,一看来人,顿时乐了:“巧了,沈先生。”
沈乔看到他也是一怔,良久才道:“是巧。”
e.g.的生产权早几年被程叔包给了一个跟纽约黑帮关系匪浅的人,后来那人据说是出了车祸,e.g.的事就一直吊着,他现在总算在香港站稳脚跟,也腾的出手把e.g.的事理一理。
程叔最开始的合作对象,原来是沈乔的亲姐夫。
他们那天的谈判进行得无比顺利:双方没什么重大分歧,之前又有过愉快的交流,签完文件后痛痛快快地又去打了一场紧张刺激的桌球,晚上还是沈乔送他回的家。
他的合作伙伴不少,聊得愉快的也不少,沈乔之所以特殊,大概因为他们合作的是e.g.------于他而言e.g.无关乎利益,只关乎感情,而对沈乔想必也一样。
沈乔这人看着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实际上着实有趣得紧:他是兴趣广泛样样涉猎,沈乔不仅样样涉猎,还样样皆。某天在射击俱乐部,他目瞪口呆地看着枪靶上的三个十环,震惊道:“你什么时候练得?”
“以前演戏时。”沈乔给枪上了保险,“我演过动作片,不想后期处理血浆麻烦,就干脆上真枪。”
沈期由此对演员这个行业肃然起敬,多年来一直坚定认为但凡是在娱乐圈混出名堂的,大概都是声色艺全刀马旦。
那时他们的关系还算得上君子之交:有空时一起打枪骑马,把香港各大俱乐部都玩了个遍,难得遇上如此投契的人沈期甚至忘了他勾搭沈乔的初衷------他本也不算个下半身思考的人形低等动物,神上满足了,思考肉`体也没了力。
直到有一天他们在酒吧,沈乔不喝酒,到那里纯粹是陪他,他喝了几杯微有些醉意,看着眼前沈乔那美人皮相,顿时有了拾起初心的念头。
“木头。”他叫起他给沈乔起的绰号,“明天没事?”
“没。”
那敢情好。沈期晃了晃酒杯,漂亮的眼睛直视着沈乔,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眼中的兴趣与欲`望:“没事,就上床吧。”
那年沈乔把他当兄弟,他却想睡他。
沈乔被噎了半晌,好半天才颤巍巍把手伸到他面前晃了晃:“没喝醉吧?”
“没醉,开玩笑的。”他明白沈乔压根没那个意思,自己主动找了个台阶下,“以前跟人上过床没?”
“上过。”沈乔本就生人勿进的脸又冷了几分,“别再问了。”
他看得出沈乔大概不太想提到这个话题,内心掀过一阵疯狂脑补后明智地撇开话题,成功保护了未来天长地久的友谊不至于夭折于幼生期。
后来通过对话,他得知沈乔现在有个稳定交往的对象,但情人床伴的称谓转了一溜,唯独没叫过他那对象男朋友。
“你们约会,上床,不跟对方以外的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人交往,还不算谈恋爱?”
“不算。”
“那我告诉你,你们这关系不是恋人的话也不叫情人,叫包养。”
情人不要求忠贞,包养却要求忠诚。
沈乔无论是那张十多年后被审美帖拿放大镜观察各角度鉴定骨相完美无可挑剔的高级脸,还是从小养尊处优惯出来的名门气质,都散发出无可辩驳的高逼格气息,别说别人包养他,他包养别人听上去都不太靠谱。
但沈期当年的确一语道破天机。
那年沈乔有个全香港都不知道的地下情人,关系的开端时前几年沈乔姐姐姐夫去世后他帮了他一把,要求就是沈乔跟他在一起。
沈期这人偏心得厉害,不管是沈乔跟那位还尚算和平的时期还是闹翻以后,他都坚定地站在沈乔的立场上批斗那位聂姓大佬,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本就对姓聂的没什么好感,聂梁和聂立钧还沾亲带故。
他们闹翻的时候沈期不在香港,回来好一段时间琢磨着怎么没看到沈乔出来活动,主动联系才听说了具体过程。
唯一的感受就是好歹也算恩爱了几年,狠成这样也难怪两年后沈乔不留情面。
他同时还知道沈乔心里除了那颗朱砂痣,还有一道白月光。
白月光是个好前任,兢兢业业履行白月光职责照耀夜空又从不下凡,身体力行诠释何为情圣;朱砂痣却不甘心,自个儿使尽浑身解数要沈乔不快活,最后是把沈乔折腾得够狠,可心上的疤刺得太深,原本是朱砂痣,后来也成了蚊子血。
两年后沈乔回了北京,带着自己文静又漂亮的亲侄子,以及从英国远道而来的活泼又漂亮远方侄子。
霍霖那时怕生得厉害,高他半个头的艾伦就把他挡在自己背后,两只小手紧紧握着,以至于后来沈期一直想不通,两竹马长大了怎么没在一块?
再后来他们聚少离多,在2012年之前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他天生一颗八卦心,把聂梁跟沈乔的恩怨吃干扒净后就打起了沈乔传说中的初恋的主意,奈何沈乔护初恋护得紧,他旁敲侧击好几年都不知道他初恋姓名职业。
直接导致有年赵文彦来香港宣传电影,他看着报纸那张清俊的脸,摸着下巴对旁边的沈乔说:“赵导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看。”
他们当时在花园喝下午茶,沈乔端着红茶的手微微颤抖:“怎么了,看上他了?”
“要是能对上眼也是好事。”无知者无畏,他那时的确对赵文彦有着来源于外貌并且不介意深度发展的欣赏,自然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沈乔沉默许久,忽然轻声道:“这种人可不是那些三线小明星,爱是来谈,不是来做。”
“又当真了,我就是开个玩笑。”他摆摆手,“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大艺术家,可看不上我们这种一身铜臭气的人。”
他那时真不知道赵文彦就是沈乔的白月光,更没想到他的一句玩笑话可能就戳到了沈乔的伤疤上,后来那么多年沈乔不肯跟赵文彦说清楚,指不定也有他的责任。
以至于多年以后,沈乔带着他复合的初恋男友过来看他时,他想起的当初那段对话,只觉沈乔没在后花园里捅了他,真算真爱了。
沈期其人,年少失怙,骨肉离散,跟爱人因为心里的疙瘩浪了十四年的时间,和好没多久发现绝症,年寿难永,可以说算个灾星命。
但他始终庆幸,至少沈乔这个朋友最后还算圆满,很多年后他还能牵着最初那




至虔至深 分卷阅读54
个人的手,对他说,沈期,他是我男朋友。
番外完
第四十七章:
聂梁回国后动静颇大。
旗腾影业作为聂家摆在明面上的最大产业,在他去美国后一直交给谢焓这个能力极强的心腹运营,前两年谢焓明面上说退位,把总经理的位置让给聂梁的儿子,但据黎萧告诉他的内部消息,真有什么大事还是谢焓决定。
聂梁一回来股东大会立刻改选董事长,这几年网民对影视公司的大鳄情况越发关注,消息一出就上了热搜。而他新官上任后目标非常明确:让飞帆难做。
飞帆同旗腾的竞争由来已久:一个背靠文化部坐拥一众大咖,一个资本雄厚且黑道背景强大,只是碍于情面,双方暗斗不少,明争却不多。
聂梁把度把握得很好,业内瞧得出不对劲,外人却又看不懂门道。沈乔不知道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如果是为了报复他聂梁大可直接对他动手,飞帆有官方背景,他就算有些关系到底也是民间商人,浪能掀得大,先倒下的却绝对是他。
聂梁那句话他一直记得:他摆脱不了他。他们当年牵扯太深,十一年前他已经做好了身败名裂的打算,聂梁最后却没有动手,如果他现在把当年的事公之于众,他固然可以毫不在意,却不能不在乎霍霖。
他现在太红,在黎萧的运作下同他捆绑又多,他不敢想象那些网民在得知他有这样一个舅舅后,又会怎样看待霍霖。
他一直让黎萧密切关注旗腾的动向,也做好了聂梁放出消息时的公关预备,可谁也没想到他会拿那件事做文章。
2015年9月,香港金像奖评审团改选,因为一些内部争斗原先的主席刘奇敦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因此愤而联系媒体,披露了金像奖的多年内幕。
更令人咂舌的是他还把沈乔牵扯进来,还花了不少篇幅抨击:
沈乔在1997年曾凭《年华》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一提即中,因为此前他已经凭此片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即便因此刷新了获得该奖的最低年龄,也没得到多少异议。刘奇敦却对他悍然开炮,直言获奖是暗箱操作:
“《年华》只有编剧、女配角、原创电影音乐、美术指导、服装造型五项工作人员是香港居民,虽然有香港公司联合出品,但按规则无法参评金像奖,沈乔为了得奖,就让人跟我打电话,逼我修改评奖规则。”
“不只是金像奖,金马奖他也动过手脚,当年顾宁朝《日落》演得那么好,最后却输给一个刚出道的新人。他家里势力很强,不然他为什么约签在大陆的公司,在港台得奖却那么顺?”
“沈乔就是运气好,真论演技比他厉害的多了去了,怎么就他一个年纪轻轻就被捧那么高?他幸亏息影早,要是现在还在娱乐圈,指不定扑成什么样。”
......
料爆出的都是猛料,很快被推上了头条,而他评价沈乔那段更是被标好重点画上圈圈,获得特别关照。
《年华》不符合金像奖参评规则是真事,金像奖为《年华》改了规则也是真事。
但给刘奇敦打电话这事跟沈乔万万没关系。
他对评奖没多少了解,听说《年华》不能参评金像奖也没觉得多可惜,他们还年轻,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没必要太在意这一次。
但聂梁在意。
他当年只是意外为什么金像奖忽然修改了规则,很多年之后才知道是聂梁动的手,但当时的聂梁于他真的仅仅只是个彼此认识的人。
但旁人不清楚内幕。
人人都知道沈乔曾经是巨星,是殿堂级的演员,但他们可以流利地背出他曾经获得哪些奖项,曾经合作过哪些导演演员,却未必看过他赖以安身立命的资本:他的电影。
而如果他的奖项被爆出是暗箱操作,那在这些跟风粉眼中,无异于人设崩塌!
沈乔没去看微博上的言论。他终于知道聂梁的目的,他想毁掉什么。
他要攻击的是那个年少成名,在神坛之上待了二十年之久的演员,告诉那些并没有看过他多少作品,只是因为他的奖项与声誉而盲目崇拜他的人:他的一切根本就不是他凭实力,所应该拿到的!
第四十八章:
这件事要公关非常棘手。
爆料的是业内人士,地位还不低,说的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事实。黎萧能做的就是跟各大媒体营销号搞好关系,力求缩小影响。
这个时候用不得水军,引导舆论但凡露了一点痕迹基本就无法场,上次贺璇事件通过大咖发声来洗白的公关方式这次也不适用,网上已经有阴谋论认为上次贺璇事件完全是通过关系强压真相,要是爆出买水军,指不定还要编出什么故事。
最好的方法就是冷处理,虽说可能时不时被拉出来遛一次,但沈乔的演技配不配得上他的名声早有定论,耗上几年应该也没什么影响。
但通过他对舆论的密切关注,事情发展必然不会乐观。
2015年天涯宝刀未老,知乎方兴未艾,沈乔出道四年合作的导演、演过的电影、得过的奖一个二个被八了个遍,得出的结论是他背后不仅有人,还可能涉及极大势力,恐怕是那位多年不红但资源逆天的女演员都比不过的强硬背景。
“第一部电影就拿了威尼斯最佳男演员,第一次去柏林就赶上校长当评审团主席,郑耀国选他演《南山》还可以当是适合角色,但第二部电影就是好莱坞六大的冲奥电影还提名金球奖,你告诉我这是连环运气好?”
“有人说他是天才,但你真的看过他的电影吗?也许有人说他有电影演得不错,但以他合作的导演、演员演得不好才奇怪把?离了好导演好班底沈乔就只能拍烂片,具体参照《绝代双骄》。好演员片子再烂他都该是亮点,但《绝代双骄》里他唯一做的事就是陪其他演员一起为烂片事业添砖加瓦。”
“他不是天才,仅仅是个有点天赋运气又好的富二代。”
人总有一种矛盾的心里,拜金又仇富,前一天可能对你的贵公子富二代人设各种痴迷,后一天可能又义正辞严鄙视你靠背景上位。但你有再好的机会,再强的背景,没有实力支撑就算强行吹起来,也没人会信服。
他们把拿奖想得太简单,把封神也看得太简单。
拿奖很容易,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你的关系足够强大都可以拿,但你配不配得上这个奖,当年的舆论与后来的时间,都会证明。
而威尼斯、柏林这样的a类电影节,在佳作频出、大师云集的90年代对羽毛也足够爱惜,就算有评审团主席一意孤行支持你获奖,自己不能服众,其他评委也见不得主席乱来。
1994年的威尼斯,《南



1...1516171819...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