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范质心塞地看了一眼李从嘉心说: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都是你挑唆的,算了算了,谁让当兵的都听皇帝的,他们是真的控制不了了。
也就是通过这一次,文官们才彻底认识到他们能够左右武将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这样的认知对于文官来说无比难受,所以现在他们更希望不要在打仗,世界和平,那么这个大唐就会按照他们的意志发展下去。
现在整个内阁都抱着一种想法:你能马上打天下,还能马上治天下?
所以他们现在都很排斥打仗,感觉只要大唐在打仗,似乎他们的功绩就很容易被抹杀,史官记事也是会挑着重点记的!
对于文官武将的矛盾李从嘉没想过去改变,也不知道怎么改,只能安慰自己这也能算是另外一种制衡策略了。
潘美追击叛军很成功,而这些叛军也真的是硬气,李从嘉一直在等他们顶不住了跑去契丹,为此他特地跟潘美交代了一声别那么快干掉对方。
结果这些人就硬是宁可东跑西窜,也不肯往契丹迈进一步,李从嘉在长安等消息都等的很急。
释雪庭看他着急只好说道:“现在他们不肯低头说明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或者是契丹手里有他们不能反抗的把柄。”
李从嘉怏怏说道:“本来以为还能坑契丹一把的。”
就算不打,有这么一个借口也能威胁契丹一下,至少坑点牛羊之类的过来,谁会嫌弃物资多呢?
释雪庭只好说道:“现在这样也好,羊毛尚未接完,等接完了再说吧。”
李从嘉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如果实在不行就算了,这次平叛拖了太长时间,再这样下去御史又要跳脚了。”
李从嘉一边说着一边给潘美去了一道手谕,结果这道手谕还没到潘美手里,潘美险些死在武州刺史府里的消息便传了回来,一同传来的还有武州城被焚之一炬的消息。
第214章
李从嘉第一反应就是潘美玩脱了,直接把城给烧了,但是转念一想又不对,谁烧城还自己先进城啊,是想把自己变成烤乳猪吗?
然而事实就是谁都不知道这把火是从哪里起来的。
潘美因为忙着清理城池,报上来的并不是很详细,不过谁都知道会有情报部将更详细的情况报上去,他只要等着把武州搞定之后上奏疏请罪就可以了。
李从嘉看着情报部报上来的各种细节,叩了叩御案说道:“整个城池都被烧了,可以肯定是人为纵火,而且纵火点不是一处。”
复唐 分卷阅读484
释雪庭点点头表示同意,如果只是一间民房起火的话,火势最多也就是限制在周围,怎么可能直接将整座城烧掉?
而且就算是多人点火,也是经过确计算,能够预测到风向所以才能可能造成如今这种情况。
李从嘉沉着脸说道:“查,一定要查出来。”
李从嘉甚至暗中决定如果这一次还跟契丹有关系的话,谁说都没用,他一定要把契丹打服了不可。
释雪庭问道:“决定了?”
书房里也没别人,李从嘉也不用装模作样,气鼓鼓地说道:“决定了,谁说都没用,老子给他们脸了!”
释雪庭说道:“你先冷静一下,我来分析分析。”
李从嘉有些疑惑地看着他:“分析什么?”
释雪庭斟酌说道:“其实我倒是觉得,很可能并不是契丹做的。”
李从嘉知道释雪庭不会随口胡诌,他双手抱胸靠在椅背上说道:“说说看。”
释雪庭说道:“耶律贤不是傻子,烧掉武州城对于契丹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就算是给大唐添堵,他有无数种方法,都比烧城来的有用许多,而且他怎么可不知道武州城被烧掉之后,大唐绝对不会放过凶手,除非他现在就有能力跟大唐开战,可是如果他们有这个本事的话,就不会用将燕云六州还给我们。”
李从嘉哼了一声说道:“什么还给我们,是我们用高丽跟他们换的。”
释雪庭无奈说道:“如果不是耶律贤不想跟大唐硬碰硬的话,就算我们拿出十个高丽来估计他们也会掂量一下要不要换,更不要说我们还换来了阴山那边的大片草原。”
其实李从嘉也觉得只要耶律贤不智障应该不会做出这么明显的事情,那么……到底会是谁呢?总不可能是潘美自己搞出来的吧?
所有人都在等着答案,因为这个答案或许会影响到契丹和大唐的关系,这件事情几乎决定着两国是继续和平下去还是立刻开打。
甚至就连耶律贤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他自认为之前做的让步已经够多,为的就是给契丹赢来一个喘息之机,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功亏一篑的话,就算耶律贤涵养再好估计都要吐血。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调查出来的结果还真的不是契丹人,但是也不能说跟契丹完全没关系。
放火的是汉人,而那些被查出来的汉人在被抓起来的时候还叫嚣着让潘美带着军队滚回去,他们这里不欢迎唐军,他们宁可让契丹继续统治燕云十六州。
李从嘉这次是真的气得掀桌了,不仅掀桌,他甚至还吃不下饭!
如果只是契丹人的话,甚至可能不会生气,毕竟他早就想到过契丹不可能这么简单就将燕云六州还给大唐,然而现在的结果居然是汉人在反对他们?
这让李从嘉更难以接受。
释雪庭给李从嘉端来了饭菜说道:“这是做什么?你之前不也说了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之前劝大郎说的这么有道理,怎么到了自己的时候就做不到了?”
李从嘉气鼓鼓地不说话,释雪庭将饭菜放下之后说道:“好了,气一气就行了,跟那些贱民有什么好置气的呢?”
李从嘉抬头看着他说道:“我是想不明白,好好的汉人,宁可被契丹统治,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喜欢当二等公民?”
释雪庭有些茫然问道:“二等公民是什么?”
李从嘉顿了顿,发现自己居然说漏嘴了,只好补充道:“就是……天生低人一等,在契丹人的统治下,汉人可不就是天生低人一等?”
释雪庭说道:“你用自己的思想来揣度他们本身就错了,跪久了的人是站不起来的,这些人虽然身体里或许还留躺着汉人的血液,但是从思想上来说,他们已经是契丹人了,或者说他们能够从契丹那里得到好处,而大唐接手之后他们可能无法维持原来的好处,所以自然会更希望是契丹统治燕云之地。”
跪久了就起不来,李从嘉觉得释雪庭这句话说的可真是一针见血了,这些人可不就是跪久了?
李从嘉沉思半晌,这才展颜说道:“也好,这也算是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如果是等平乱之后,一切走上正轨再暴露出来有这样的人,那时候大唐可能会有更大的损失。”
最坏不过带路党,万一有某个带路党混到高位了呢?那大唐岂不是很危险?
释雪庭问道:“不生气了?不生气就吃饭,我宁愿看到你直接派兵去打那些惹了你的人,也不愿意你伤害自己。”
李从嘉长叹一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来,跟我一起吃一点,这么多东西我也吃不掉。”
释雪庭在劝说李从嘉的时候,潘美正对着遇难将士的遗体后悔的不行,他一直在自责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大意,这次的伤亡完全可以避的,眼看着叛乱即将平定,这些将士很快就能回到家里接受属于他们自己的奖赏,结果死在了这里。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死亡没有任何意义!
潘美几欲发狂,然而他还是按耐住了自己想要屠城的冲动,他知道上面没有给他指示就代表着这件事情不宜闹大,更不要提迁怒别的百姓的行为,那肯定是要被严厉制止的。
因为这些将士几乎都是被烧死被烟呛死,很多想要敛遗体都做不到,最后潘美只能将所有遗体都放在一起火化,然后将骨灰带回去。
他几乎不敢想象他回去的时候,面对这些将士家人的询问要该怎么回答。
“将军,所有人都已经在这里了,如何处置,请将军示下!”
潘美红着眼睛面无表情说道:“还能怎么处置?主犯凌迟处死,曝尸十日后五马分尸!”
这样的刑法可以说是非常恶毒,基本上自从孔子儒家学说深入人心之后,这样的刑法几乎已经绝迹,就算是朝廷现在处死人也不过就是个斩首示众。
然而潘美觉得这是他对死去的将士们唯一的交代,不这样难消他心头之恨!
刚刚来报告的校尉听了之后虽然也觉得很解恨,却还是提醒道:“将军,这样不符合军规……怕是……”
潘美一抬手制止了他的话说道:“有什么事情我扛着,去吧!将士们的冤屈得不到洗刷,是会死不瞑目的!”
校尉躬身领命,潘美看着被烧的面目全非的武州城,觉得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个人间地狱,或许他这辈子都不想再来了。
那些人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刑法之后,为首的那个青年便喊道:“你凭什么杀我?我也是大唐子民,就算要杀,也是刑部下令,你这是动用私刑!”
潘美恶狠狠看着他说道:“大唐子民?不,大唐根本没有你们这样的子民,你们甚至不配为人,畜生!”
青年惨笑道:“是你们
复唐 分卷阅读485
活该!自从中原乱了之后,燕云地也跟着不平安起来,你们这些人都想要,跟契丹来来回回在这里打,结果呢?燕云地的老百姓就活该活在战火之中吗?当年我的家族何其庞大?但如今呢?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凭什么不能报复?”
潘美冷漠地看着他说道:“报复?你以为你在给家人报仇吗?不,你只是个懦夫,如果你真的有胆量,应该做的是去找契丹人拼命,而不是处心积虑杀害来解救你们的汉人军队。”
潘美说完就挥了挥手,他不想听这个人或者说是这些人都有什么悲惨的过去,他们的过去再怎么样跟大唐其实是没有关系的。
的确,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地献给契丹之后,这里就一直是汉家和契丹争夺的对象,毕竟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太重要。
后晋后周都曾对这里用过兵,可是这并不是这些人下杀手的理由!
大唐对于燕云地的百姓一直都抱有善意,甚至在复这里的时候也尽量能不打仗就不打仗,这次如果不是有叛匪,燕云六州的回归应该是非常和平的。
潘美听着领头那些人地惨叫声,眼前看着火化尸体的黑烟徐徐上升,半晌之后说道:“去查,还有多少人跟这些人一样,心向契丹。”
校尉愣了一下问道:“将军,这……这要怎么查?”
这种东西没有证据的话,人家否认了怎么办?
潘美果断说道:“直接差跟契丹人有没有来往就可以了。”
校尉有些为难:“可是……许多契丹人也不过就是普通人,如果都查的话……”
潘美摆手:“宁可错杀一群,不可放过一个,去吧,有什么问题我兜着。”
校尉叹了口气,觉得将军大概是要疯了,然而想一想,如果不考虑会被问罪的话,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真的大快人心。
潘美的所作所为传到长安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心议题就在他对那些人的惩罚是不是太过残忍,以及后来大肆纠察是不是矫枉过正。
李从嘉早在到情报部的报告的时候,就知道潘美肯定会被参,这样的做法太极端了。
然而却真的出了他一口恶气,就冲着这一点李从嘉就要保住潘美。
果不其然,大朝会上的时候,主要政事解决完毕之后,就有御史出列参潘美乃是穷凶极恶之徒,所作所为骇人听闻,此等领兵之将有损大唐威严。
李从嘉听着御史在那里拽文,意外的发现这些人倒是没有喷的太厉害,至少没有之前听说的那种把潘美跟白起相提并论。
李从嘉心里有些奇怪,这些御史怎么还知道口下留情了?
实际上哪里是御史口下留情,根本就是李从嘉盯着他们的眼神太冷落,让这些御史腿有点颤。
当然御史这个活本来大部分时间就是干着跟朝堂诸公作对,给皇帝添堵的活,只要扛过去了,说不定就能名声大噪,次数多了甚至说不定能够名垂青史!
只是这一次站出来的御史在出来的一瞬间还充满勇气,但是现在他只想走个过场算了。
皇帝的眼神的确可怕,但还好,反正皇帝也不会因为他们参人就当场治罪,让他害怕的是释雪庭!
已经许久不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国师,突然出现在大朝会上,就站在李从嘉身后,冷冷扫视着众人,大家只要一想到他手上有情报部,情报部下面好像还有专门搞刺杀的人,就不由得双腿发软。
那些人连契丹皇宫都能随意出入,想要干掉他们岂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要名声是一回事情,但是不能把小命搭上去,于是御史怂了,虎头蛇尾的参完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队列。
一时之间朝堂上陷入了迷之沉默,李从嘉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只好不疼不痒地斥责了一句:“潘将军所作所为皆出于我的意思,他们能不仁我们自然就能不义,此事休要再提!”
朝堂上也的确没人想要再提这件事情,就算是文官前脚还在为这些人求情,结果后脚就被打脸,他们也很生气啊,哪怕觉得潘美做的有点过分,但是为这么一件事情跟皇帝扛上不值得!
李从嘉直接宣布退朝,在回去的路上忍不住对着释雪庭笑道:“今天你快要把那些御史给吓死了。”
释雪庭见他露出笑脸放心说道:“这些人就是欠拾。”
释雪庭自从掌握情报部之后就很少出现在人前,因为不想跟任何人有牵扯,毕竟他手上的东西都很敏感,如果跟别人有牵扯,将来出了什么事情,万一他没办法跟李从嘉交代怎么办?就算不出事情,如果有心人想要陷害他,只怕也不太好说清楚,反正他本来也不喜欢跟朝臣打交道,也不需要往上爬,这样就很好。
只是他知道今天御史肯定会出来参潘美,而李从嘉肯定会帮着潘美抗下罪名,说不准到时候这些御史的喷点就是李从嘉。
这两天李从嘉本来就不开心,再跟这些御史较真的话,岂不是心情会更不好?释雪庭没忍住就跟着去上朝了,然后在李从嘉盯着御史的时候,他也在盯着御史。
被这两个人用充满杀气的眼神盯着,那个御史除非是干地下党的,否则哪里能扛得住?
离开了武州跑到儒州驻扎的潘美本来已经做好准备接受处罚了,结果没想到李从嘉居然扛下了这件事情,说是他受益的,这时候的潘美这才明白了之前秦国公赵匡胤说的那句:在陛下手下带兵是最舒服的,只要你做的事情有充分的理由,就不用担心有后顾之忧。
如今看来……还真的是这样,潘美因为遭受打击而冷掉的心一时之间充满暖意,他长长出了口气,将这些日子的郁闷全部吐出去,而后站起来说道:“儿郎们,整装待发,走,去追叛匪!”
他无法让那些死去的人复活,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将叛乱平定,还给李从嘉一个安稳的燕云地。
在追击叛匪的过程中,潘美也没闲着,一直让人去查跟契丹有关的人。
结果让潘美没想到的是,居然还真有许多人支持之前那些带路党,宁愿让契丹统治也不愿意回归大唐。
如果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话,潘美肯定就处理了,这样的人留着也没用,只会分裂大唐,然而这些人人数并不少,潘美就算再怎么有杀心,也觉得杀掉这些人很棘手,只好报了上去。
李从嘉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跟内阁辅臣一起议事,虽然最近朝堂上谈论最多的就是燕云地的事情,但是大唐这么大,也不可能就围绕着那里转,已经开春了,李从嘉更加关心春耕的问题,尤其是岭南那边。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大家都在等着李从嘉发飙,结果让他们意外的是李从嘉居然十分冷静,只是冷笑了两声说道:“人数不少啊,唔,还有不少年纪不
复唐 分卷阅读486
小的人?看来耶律也很得人心嘛。”
毕竟耶律贤这才统治契丹几年,之前都是耶律,现在看来,物种的多样性果然是个很奇妙的事情,真正的契丹人对耶律都快要恨之入骨了,燕云地居然有汉人十分崇拜耶律。
赵普见李从嘉似乎不像是要发火的样子,忍不住问了一句:“陛下要怎么处理这些人?”
李从嘉说道:“还能怎么处理?放着呗,这么多人,还有许多是一整个家族都崇尚契丹,这样吧,给他们一个机会,让潘美把他们送去契丹吧,至于契丹不我们就不管了。”
范质无奈说:“陛下,这怎么使得?这些愚民不过是被迷惑了而已。”
“愚民?能写能读算是愚民吗?他们心里可是清楚得很的,不过也无所谓,这样的脑残估计耶律贤也不敢。”
如果他是耶律贤的话肯定会觉得有问题,尼玛谁听说过不愿意亲近自己真正的族人,反而更加喜欢亲近外族的?尤其是当两族政治立场不一样的时候,谁不站在自己人这边啊,这些人一看就有问题。
当然李从嘉知道,就算是后世这种人也不少,前两天他是生气这些人下手太狠,如果只是这么点事情他还真懒得跟这些人置气。
魏仁浦问了句:“那便让潘将军将人放了吧,届时派能吏过去慢慢教化也就是了。”
李从嘉忍不住吐槽说道:“你们就别坑能吏了吧,真正有本事的人放到别的地方能够有大作为,为啥非要把人扔进烂泥潭?”
众人:……
就没听说过把燕云地比喻成烂泥潭的人,就算是烂泥潭也是大家争着抢着要的烂泥潭好嘛?
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唔,既然他们这么喜欢契丹的话,干脆,税还是按照契丹那边的额度来吧,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内阁辅臣茫然了一瞬,不知道怎么话题就扯到了税上,但是很快大家就反应过来李从嘉这次的报复……有点狠,如果潘美的报复是刚猛的话,李从嘉这就是慢刀子割肉啊。
毕竟李从嘉这些年来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减轻农业税,努力鼓励其他产业发展,从而税,自从他修了第一条路过路了不少之后,许多富商家族都开始承包修路,就这方面的纳税就已经不少。
所以比起契丹,大唐的农业税几乎要少一半,而燕云地如果按照契丹那边的纳税数目的话,也就是说至少比大唐其他百姓多纳税一半,这才真的够狠啊。
然而范质等人一个字都没说,毕竟这都是税啊,他们之前就对李从嘉大力减少税有异议,也不是他们想要压榨百姓,但是税太少的话,朝廷运转会出问题啊。
至于燕云六州的百姓会不会不满意,范质等人一同表示: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的吗?
真是皆大欢喜。
就在李从嘉觉得这件事情大概告一段落之后,他才发现比起燕云六州,鞑靼人更让人烦!
第215章
鞑靼人世代居住在阴山山脉附近,这一次李从嘉得到了地盘也顺便得到了附送的鞑靼人,然而这些鞑靼人不服管教就很让人生气了。
大唐从上到下一直都是采取一种兼容并包的方式在治理这个国家,就算是外族只要老老实实也是能够一视同仁的,这一次也不例外,在做交接的时候,契丹老老实实的将阴山山脉那一部分的各种数据送了来,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人口数目和人口构成。
让李从嘉十分意外的是契丹那里居然也没有鞑靼人的具体人数,城池什么的更是没有,毕竟人家游牧民族嘛。
李从嘉一看到这种情况瞬间就觉得头大,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怪不得当初契丹那么痛快的就同意将阴山山脉附近的所有草原全都给大唐,原来这个地方真的是个鸡肋。
“鸡肋?那也要看对哪里而言。”释雪庭说道:“契丹奈何不了他们,难道我们还奈何不了他们吗?”
李从嘉往后一靠懒洋洋说道:“之前已经派官员去过了,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一开始是根本找不到那些部族位置,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几个,人家根本不理会你,什么规则法律,人家有自己的族规,你想管?结局就是派去的官员被扔出来,人家举族搬迁换了一个地方,再想找根本找不到了。”
什么打仗之类的,这些游牧民族在自身还不够强力的时候,他们是不会主动来攻击中原,除非是到了秋冬时期,要过冬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资源,就会来劫掠汉人边城。
然而自从李从嘉上位之后,这种情况基本上已经没有再发生过,连契丹都拿这样牢固的边城没有任何办法,这些游牧民族又能怎么样?
所以干脆人家就不搭理你,什么?地盘是大唐的了?那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时候李从嘉就恨不得这些人带着人马过来冲击边城,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派人去将这些鞑靼人全部抓起来!
只可惜对方并不动手,那他也就不能动手,毕竟还是要点表面文章,不能给其他外族留下心理阴影不是。
释雪庭笑着说道:“这次是你们选错了方式,羊毛线已经纺织成功了,只不过没有那么细也没那么结实,纺织局那边正在更改,羊毛布也已经研制成功,只是不够柔软,他们正在努力让布料变的更加轻便柔软一些,到了今年秋天开始,产量基本上就能上来,能够做一些衣服,所以为什么不用利益去引诱他们呢?”
李从嘉最近事儿多还真忘了有关于羊毛的事情,现在猛然听说技术已经有所突破,不由得十分开心:“有成衣了吗?能够做出来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