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岁月[古穿今]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稀饭饽饽
 如果不是沈潇的离开,她恐怕还会窝在赵家村,没有勇气来乡里当这个代课老师吧!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这个学期就过去了,天气也越来越冷,已经下了好几场雪了。
 程晓艾拾了东西,准备和赵志华一起回赵保国家,离开之前,又去教室看了一眼,就看到一直不吱声的董立新一个人坐在没有火盆的教室里瑟瑟发抖。
 “董立新?你怎么在这儿,不回家吗?”程晓艾推开教室门,一股阴冷的气息袭来,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董立新抬起头嘴唇都冻得发紫了,上牙打下牙,“程……程老师。”
 程晓艾快走几步,拉过孩子的手放在自己手心里给他取暖。
 “同学们都回家了,你怎么不回家?”
 “程老师,我……我没有家。”董立新低着头,声音很小。
 没有家?怎么没听说呢?
 “走,到老师宿舍去暖和暖和,你这样冻坏了。”程晓艾拉着董立新往回走。
 赵志华正找不到程晓艾呢,在她宿舍门口转悠,一抬头发现她竟然带个孩子回来。
 “这怎么回事儿?”
 路上程晓艾也问明白了,这孩子无父无母一直住在他姑姑家,姑姑家前两天生了个儿子,他姑父就把他撵出来了,这孩子就没地方去了。这两天都是在所有同学走了以后睡在教室里,在同学们来上学之前先躲出去,生怕别人发现。
 这孩子的姑姑和学校的孙校长认识,所以没花钱就送来上学。
 程晓艾把状况跟赵志华说明,“是我没注意,才没发现这孩子的异样。赵二哥,我能不能把他带回去,过了年下学期再找校长想想办法?”
 赵志华点点头,“就这么办吧,孩子怪可怜的,王副校长他们都回家了,这孩子也没地方送,就跟咱们一起回去吧。”
 “董立新,你跟老师回去好不好,等再开学老师再把你送回来?”程晓艾揉揉董立新的脑袋,轻声问道。
 董立新抬起头看了看程晓艾,又看看赵志华,用力地点头。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他知道,他没有家了,他姑姑和姑父都不让他回去,这两天他跑回去两次,都被姑姑打了出来,现在后背还疼呢。
 赵志华找了一件棉衣给孩子裹上,等孩子暖和透了,几人才上路。
 “哎呦,老师们回来了,用不用夹道欢迎?”魏淑芬坐在炕头上,看到程晓艾和赵志华回来就开始扯着嗓门喊。
 “这谁家孩子,你们怎么带个孩子回来,告诉你们啊,没饭吃!”魏淑芬眼尖,低头就看见了藏在程晓艾身后的董立新。
 “魏淑芬,志华他们刚回来,有你这样当嫂子呢吗?”赵志军吼了一嗓子,魏淑芬不情不愿地闭了嘴。
 “晓艾啊,来,让婶子看看,瘦了没。你说你们俩这乡里离咱家才多远,也不说回来看看。”徐兰连忙照顾程晓艾过去。
 “婶子,学校里老师不够,实在忙不过来。”程晓艾笑了笑,拉过董立新,“婶子,有个事儿还得麻烦你,这是我们班的学生,叫董立新,这放寒假了,他又没有家我看这孩子可怜就带回来了,婶子你放心,他的那份儿粮食我出,只希望能让他在这家里住上一段时间,等开学了我们再找校长想办法。”
 徐兰看看董立新,又看看赵志华,“是个可怜的孩子,志华啊,这孩子就跟你睡吧,可别苛待了孩子。”
 “晓艾啊,你真是个心善的好孩子,好人会有好报的。”
 魏淑芬听完撇撇嘴,啥好人好报,她咋不信?
 不过看在程晓艾出粮食的份儿上,她就先忍了。
 张桂兰快三个月没见到程晓艾,再一看见人,还是原来那副样子。
 她程晓艾躲在教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到最后工分还没有程晓艾多,真是气死个人!
 不过她也不是为了看程晓艾的,对她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赵志华回来了。
 “志华,这是我新做的鞋,你试试?”张桂兰从箱子里翻出一双布鞋,塞到赵志华手里,“本来想早给你的,可
 
七零岁月[古穿今] 分卷阅读49
 是你一直没回来,快试试,合不合脚,有哪儿不合适,我再改改。”
 赵志华那个尴尬,“张桂兰,我想我说的很清楚了,我不喜欢你,你真的没必要在我身上下功夫,找个喜欢你的人吧。”
 赵志华说完站起身离开,走到外面,拿起扫帚扫雪。
 张桂兰眼圈红红,明明她都这么努力了,赵志华为什么就看不见她的好?为什么!
 秦超一直等着程晓艾被撵回来或者被气回来,可是一直等到现在却听说程晓艾还带回来个学生,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秦超,你别生气,程晓艾就是运气比你好,在我心里,你比她强多了。你要是去当这个代课老师指定比她干得还好。”黄花看不得秦超唉声叹气。
 前一阵子一直忙农活,好不容易能歇歇了,她可不希望秦超还不开心。
 秦超笑了笑,黄花这么崇拜他,真是自豪。这不正说明自己有男子汉气概吗?
 冬天去整个生产大队最清闲的时候,家里也没什么活。
 可是一大早上,程晓艾就听见魏淑芬扯着嗓门在外面喊,生怕别人听不见。
 魏淑芬现在怀孕有六个月了,肚子慢慢显出来,靠在门框上,两只手插在袖子里,正指挥董立新干活呢。
 “哎呀,这边还没扫呢,怎么干得活?”
 “还有那边,还有冰呢,万一我走到那儿摔倒了怎么办?”
 程晓艾穿好衣服走出去,抢过董立新手里的铁锹和扫帚,“嫂子,他还是个孩子,你别折腾他,哪儿需要干的你告诉我,我来干。”
 魏淑芬瞪了程晓艾一眼,缩着脖子,“他来我们家吃饭好点儿活怎么了?”
 “程老师,你给我吧,我能干的。”董立新怕程晓艾和人家为了自己吵架,乖巧地凑过去,抓着铁锹柄不松开。
 “能干也不行,你看看你耳朵都冻成什么样了?快回屋去。”程晓艾开始撵人。
 “哎呦,真是护犊子,不知道还以为你家亲戚呢!”魏淑芬说完将门砰的一声狠狠关上。
 赵志军和赵志华正好从外面回来,这句话刚好被俩人听见。
 “晓艾,真是对不起。”赵志军过来道歉。
 程晓艾摆摆手,“没事儿的赵大哥,都能理解的,我不在意。”
 第三十五章
 程晓艾拉着董立新回屋,董立新很是乖巧地劝程晓艾不要生气。他跟程晓艾来这里本来就添了不少麻烦,他可不想因为自己让程晓艾难过。
 程晓艾蹲下身子怜惜地看着董立新,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懂事,“老师没生气,今天累坏了吧。”
 “我不累,在家里我也帮姑姑干活的,什么都干,赵大娘已经很好了,只是嘴上说说,我在姑姑家干不好,姑父会打我的,还不让我吃饭。”
 程晓艾揉揉董立新的脑袋,心中酸楚。
 放假没多久就要过年了整个村子里开始忙活,虽然家家都不富裕,但是该忙的东西那是一样不落。
 赵保国家,魏淑芬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自然没人用她干活,她也乐得清闲。
 生产队杀了猪,按人头分,一人得了几两,程晓艾把自己那份儿给了徐兰,让她大年三十包饺子。
 程晓艾原来在柳林县的时候,即便就她和她爹爹两个人,那过年也是不糊弄的。挂灯笼,贴福字,喜气洋洋。
 程晓艾会做一大桌子菜,她爹爹会将晚上值班的衙役叫过来,一起吃一顿年夜饭。
 那个时候,很幸福!
 来到赵家村,程晓艾有幸见到了这里的年是怎样过的。
 其实与他们家那里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过了腊八,就开始忙活。
 腊月二十三过了小年,二十四开始扫房,也叫扫尘日,承载着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然后徐兰开始拆被,洗被,洗衣服,拾家里所有碗筷,将一切打理的一干二净,就为了好好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九这天,赵志华进县城买了豆腐回来,这里三十儿早上是要吃白菜炖豆腐的,图的是一年都有福气,吃的还是暖豆腐,冻豆腐是不行的。
 赵志华顺便买了两挂鞭,徐兰说了,即便日子再不好过,年都要好好过。放放鞭炮,驱赶晦气。
 三十儿一大早,大家伙都起来了,二蛋穿上了新衣服,整个人跟个团子似的,别提多可爱了。
 程晓艾花钱给董立新扯了布,也做了一身新棉袄,他虽然没有父母疼爱,但是既然她把孩子接来过年,总要有个过年的样子。
 董立新接过新衣服的一刹那,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自从他爸妈没了以后,他就再没穿过新衣服。
 徐兰用面熬了浆糊,赵志华几个拿着刷子开始贴春联和福字。
 程晓艾这边白菜炖豆腐出锅,那边也都忙完了。
 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坐下,还挺热闹。
 吃了饭,程晓艾和张桂兰帮着徐兰忙活下午的年夜饭。
 这里大年三十儿这天白天家家都吃两顿饭,第二顿下午三四点钟吃,晚上十二点再来一顿饺子。
 所以下午这顿饭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年夜饭,自然要丰盛。
 徐兰用大萝卜插成丝儿,和了面,攥成一个个圆溜溜的丸子,扔进了油锅里。丸子变成金黄,捞出来,喷香扑鼻。
 还用白糖、鸡蛋和了面,擀成面饼,切成菱形小块,在中间拉上一刀,菱形的一角从窟窿里套过去,用油炸了,出锅以后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徐兰管这些叫果子。
 程晓艾没见过,觉着新奇,出锅以后拿起一个放进嘴里,酥酥脆脆,又有些甜,确实好吃。
 整个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董立新和二蛋在屋里玩的也欢快,俩孩子在炕上翻跟头打把势,都折腾出汗了。
 下午三点半,准时开饭。
 赵保国和徐兰是拿出了不少钱来置办今天的年夜饭。鸡和鱼都没少。
 热热闹闹吃过饭,难得的魏淑芬和张桂兰都很消停,大家心里也都高兴,谁不想过年图个乐呵?
 程晓艾拾碗筷,张桂兰帮着徐兰和面,剁馅子。
 赵保国带着两个儿子去弄柴火,木头劈成小块儿,在院子里摆放的整整齐齐,就等着晚上十二点之前,饺子下锅的时候,所有人往屋子里抱柴(抱财)图个吉利。
 包饺子的时候那是基本所有人都上了,连赵保国都洗了手过来包饺子。
 徐兰在大锅里填好了水,招呼赵志华他们去压水,说是要把水缸填满了,祈求来年好生活。
 这边徐兰饺子下锅,赶忙招呼大家去院子里抱柴火回来,就抱一捧,能抱多少是多少。
 连二蛋都穿着小棉袄跑出来,一个劲儿地往怀里塞柴火,小嘴里还嘟囔着,“多要钱,多要钱。”
 逗得大伙都笑了。
 
七零岁月[古穿今] 分卷阅读50
 饺子端上桌,赵志华在外面点了鞭炮,听着外面劈啪作响的鞭炮声,程晓艾在心里默念了一句,“爹爹,新年快乐。这里的爸爸妈妈,姥姥,晓龙,新年快乐。还有,沈潇,新年快乐。”
 而远在部队的沈潇,也渡过了第一个没能回家的新年。
 跟战友们吃过饺子以后,就算是结束了热闹的一天,躺在僵硬的床板上,睡觉之前,沈潇默念了一句,“晓艾,新年快乐,等我!”
 ……
 阳春三月,天气开始渐渐回暖,冰雪开始融化,程晓艾和赵志华带着董立新回了太平乡小学。
 为了安顿董立新,俩人提前回去了两天,去找孙校长。
 可是等他们到学校以后,孙校长根本没来上班,王盛倒是勤勉,已经来了。
 “这样吧,先让这孩子住我的宿舍,我一般都回家,不在那儿住,至于吃饭问题,我这还有点儿粮票,董立新,你先拿着,回头我再和孙校长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到乡里申请一些补助。”王盛琢磨了半天,似乎只能这样了。
 新学期的董立新明显比之前活泼好动了许多,张海几个淘小子看到董立新来到教室,都凑过来,“听说你去老师家过的年,真羡慕。”
 “怎么样,程老师在家是不是也特别温柔?”
 “是啊,程老师可好了,给我准备好吃的,过年还给我做了新衣服。”董立新提起程晓艾的时候一脸幸福。
 “真的啊,我怎么没那么好运气跟程老师回家呢。”张海小大人似的摸着下巴。
 “你跟程老师回家干什么,你不是有家吗?董立新多可怜,都没人管,你也想没人管?”王翠玲在后面插了一句嘴。
 张海回过头,“就你话多!”
 新的一学期没什么新奇,经过上学期的磨合,孩子们已经能很好的接受程晓艾,不仅如此,学习氛围也好了很多。
 这天赵志华后半夜突然来敲程晓艾的门,睡熟的程晓艾吓了一跳,披上衣服,开了灯,“赵二哥,怎么了?”
 “晓艾,我嫂子要生了,我要回去一趟,我来不及去跟王老师说了,你天亮帮我请个假。”赵志华明显有些急切。
 “嫂子要生了?”程晓艾听到消息还挺高兴,可是家里那么多人,魏淑芬要生孩子,赵志华这么着急回去做什么?
 “具体情况我还不清楚,村子里来人给传的信儿,就在学校大门口,说是难产。我不跟你多说了,我得回去了。”赵志华扔下一句话消失在程晓艾门前。
 程晓艾愣愣地坐在床上,魏淑芬难产?看来情况不太好,不然村子里不能连夜来人接他,但愿别出什么岔子才好。不过她不是生过一胎了吗?应该没事儿的。
 夜里,赵保国家里人都睡下了,魏淑芬也没什么异样,直到后半夜,魏淑芬突然开始肚子疼,赵志军吓得赶忙去敲他妈的门,“妈,淑芬好像要生了,妈,怎么办呐?”
 赵志军这一嗓子,徐兰和赵保国全起来了,披上衣服往外跑。
 “志军哪,你快去村头找你韩大娘,他爸,快去烧开水。”徐兰没想到魏淑芬今天就发动。
 不过好在她好些日子以前就跟接生婆说好了,让她最近不要乱走,好帮忙接生。
 徐兰自己生过两胎,魏淑芬也生过一胎,所以还不算慌乱。
 张桂兰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也不能睡了,穿上衣服下地。
 自从赵志军再一次明确拒绝她以后,张桂兰整个人消停许多,徐兰都以为这姑娘换了个人。
 “婶子,我能帮什么忙吗?”
 “桂兰啊,吵醒你了,你帮婶子照看二蛋吧,婶子把二蛋抱你那屋睡,行不?”徐兰正愁二蛋怎么办。
 张桂兰不喜欢这个小孩,因为这个小孩不喜欢她,还总给她找毛病,但是还是点点头,“行。”
 徐兰进屋看着头顶冒汗的魏淑芬,“淑芬啊,你再坚持坚持,妈去给你做点儿吃的,吃了东西才有力气生。”
 魏淑芬咬着牙点点头。
 村子不大,接生婆很快就来了。
 徐兰端着一碗面条,上面两个荷包蛋进了屋,“他韩大娘,怎么样?”
 “他徐婶子,你跟我来。”接生婆把徐兰往外拉。
 徐兰将手里的东西递给赵志军,“快,让你媳妇儿多吃点。”
 走到外面,接生婆冲徐兰摇摇头,“你家大媳妇儿这胎,胎位不正,恐怕生不下来,还是快点儿送去县医院吧。”
 徐兰惊得够呛,“怎么会?她生过一胎了,怎么还能胎位不正?”
 “我刚才摸了,这孩子在肚子里是横着的,听说县医院能做剖腹产,如果硬生,怕是大人孩子都完了。”
 第三十六章
 徐兰赶忙去叫赵保国,“他爸,快去大队上开介绍信,再借马车来,咱们快点儿去县里。”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得保得住才行,徐兰在心里默念。
 魏淑芬疼得不行,根本没吃下去什么,疼得急眼了,就咬赵志军一口,骂骂咧咧。
 “志军,你去帮你爸,在找人把志华叫回来,让他直接去县里。淑芬哪,可不行骂了,得攒着点儿力气。”徐兰一进屋,赶忙把赵志军撵走。
 赵志军也慌了,“妈,咋还去县里呢?”
 “快点儿,咱去县医院生。”
 魏淑芬听了动静也开始害怕,“妈,我是不是不行了?”
 “你这傻孩子,瞎寻思,你韩大娘说了,现在都新社会了,去县医院生有保证,一会儿妈给你多带几床被子,你就踏踏实实管好自己,管好孩子就行。”
 徐兰不敢说胎位不正,她怕魏淑芬多虑,到时候更麻烦。
 赵保国和赵志军动作很快,马车弄好,俩人将魏淑芬抬上马车。
 “他韩大娘,你也跟我们去吧,这路上有什么事儿,我们也不懂。”徐兰说道。
 接生婆想了想点头应下。
 马车赶出赵家村,一路朝着县城进发。
 刚出赵家村没多久,魏淑芬疼得更厉害了。“妈,我要生了,我不行了。”
 接生婆赶紧去看,“坏了,这都开了六指了,恐怕等不到去县医院了,这可咋办。”
 徐兰心头哇凉,“孩他爸,车再快点儿!”
 “他韩大娘,如果实在来不及,就得指望你了。”
 魏淑芬疼得嗷嗷直叫,赵志军的胳膊都被她咬破了。
 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接生婆大叫,“不行了,生不下来,怕是要走血啊!”
 徐兰惊得直冒冷汗,赵志军攥着魏淑芬的手,“淑芬,你能不能听见我说话,再坚持坚持,马上就到医院了。”
 魏淑芬因为疼痛已经没多少力气了,力地睁开眼睛,第一次温柔地和赵志军说话,“志军,我怕是不行了,好好照顾二蛋。”
 “你说什么
 
七零岁月[古穿今] 分卷阅读51
 傻话,咱们还得好好过日子呢。”
 魏淑芬摇摇头,再不见平日的凌厉,“志军,我要是能活下来,以后再也不跟你闹了,我好好孝敬爸妈,好好照顾孩子,好好干活。”
 赵志军抱着魏淑芬,一个劲儿地点头,“恩,我信你。别说话了,马上就到医院了。”
 徐兰听了这些话,别过脸,不忍心去看。
 很快,魏淑芬开始大出血,厚厚的棉被被浸湿,孩子还是不见出来。
 接生婆想了很多办法,都不成。
 魏淑芬的气息也越来越弱,赵志军抱着魏淑芬的身子都在颤抖。
 马车一直停在了县医院门口,有大夫和护士跑出来,直接把魏淑芬推进了手术室。
 赵志华也正好赶到了县里,看到赵志军浑身是血,“嫂子呢?人怎么样了?”
 赵志军愣愣地摇摇头,“不知道。”
 “志华,别问了,你嫂子刚推进去,恐怕是不好了。”徐兰眼圈红红,没想到她这么大岁数了,还得经历这个。
 过了半个小时,护士推开门,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魏淑芬家属!”
 徐兰他们一拥而上,“我们是。”
 “剖腹产,幸好来得及时,孩子没什么大碍,但是产妇大出血,正在抢救,你们再等等。”护士将孩子交到徐兰手里,转身回了手术室。
 徐兰接过孩子,掀开一看,是个闺女,心里高兴,她生了两个儿子,二蛋也是小子,他们家还没有闺女呢。
 赵志军凑过来看了一眼,接着站在手术室门口盯着。
 又过了一个小时,手术室门大开,床推了出来,但是赵志军一看,一下子就坐在了地上。
 “病人失血过多,我们已经尽力了,节哀。”
 赵保国习惯地去抽旱烟袋,结果发现手上什么都没有,坐在旁边的长椅子上垂着头。
 赵志华不敢置信地盯着这张床上蒙着白布的魏淑芬,明明他走之前她嫂子还好好的,整日里不是挑刺儿就是骂人,这生个孩子,咋说没就了?
 徐兰眼泪往下流,滴进了孩子的小被子上,孩子突然开始哭,声音在走廊里回荡,仿佛知道她从此没了母亲一样。
 赵志军踉踉跄跄地站起身,右手哆哆嗦嗦地去掀盖在魏淑芬头顶的白布,这一刻的魏淑芬是那么安详,嘴角还挂着笑。
 赵志军伸手摸摸魏淑芬的脸,觉着人真的奇怪,平日里俩人三句话不到头就开始吵,他是真的过够了。如今,魏淑芬就这么一动不动地躺着,他竟然想不起来她的不好。
 而来医院的路上,魏淑芬竟然能说出好好过日子的话,这叫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赵志军就这么直愣愣地盯着魏淑芬,徐兰都怕他出了问题,“志军,你可别吓唬妈,淑芬走了,谁心里都不好过,你跟妈说句话。”
 赵志军突然笑了笑,抬起手擦了擦眼角还没流下来的泪,“妈,我没事儿,淑芬去那头享福了。”
 赵志华他们将魏淑芬抬回赵家村,放满三日准备下葬。
 魏淑芬娘家人听说了这事儿全都赶来了,但是赵志华却没在他们脸上看到任何悲伤的情绪,好像只是过来走个过场,混了一顿饭。
 对他们来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平时能往家带点儿粮食还算不错,现在人死了,粮食也没了,还有什么用?
 一大家子人,在赵保国家蹭了三天饭,最后连拿带走的才回了家。
 二蛋还弄不清楚他妈妈去哪儿了,赵志军晚上搂着二蛋,“妈妈生了小妹妹,去了挺远的地方,等到妈妈回来,想看看二蛋是不是能把小妹妹照顾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