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宫凤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没有分量的,不敢非议帝后。

    稍有些资格评断帝后行径的,只会称赞帝后仁厚,竟肯为俞太后遮掩丑事,令嫡母风光发丧。

    可这么做,对帝后又有何好处

    顾山长抬起头,凝视着神色自信从容的谢明曦。一个模糊的念头涌上心头,渐渐明晰。

    “明曦,”顾山长为这个猜测心惊不已,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你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再守三年母孝”

    谢明曦既不承认也不反驳,只随口笑问:“师父怎么会这般以为”

    果然如此。

    帝后果然是想再守三年孝期。

    可这又是为什么

    顾山长越深想,越觉得帝后此举大有深意。那个曾被压抑在心底的猜想,也一跃涌上心头。

    顾山长惊疑不定地看着谢明曦,竭力压低声音:“明曦,你和盛鸿……你们是不是想让阿萝为皇太女,日后做大齐女帝”

    这个猜想,绝不是这一两日才有。

    这一年多来,顾山长亲眼目睹了盛鸿谢明曦对阿萝的精心教导。帝后在阿萝身上投注的心力,远远超过了对一个注定尊荣一世的公主的关切疼爱。

    帝后对阿萝的希冀期待,显然不仅于此。

     




956.第956章 宏愿(二)
    第956章 宏愿(二)

    顾山长的心情同样激荡不休:“我年少时,女子被囿于内宅,轻易不能出家宅。我们想读书,只能请夫子进府。”

    “千金闺秀们还有读书的可能。那些平民百姓家中的女儿,根本无读书认字的机会。”

    “俞莲娘聪慧无双,心高气傲,扮做男装以自己兄长的身份进了松竹书院。憋着一口气,要胜过世间所有少年。”

    “后来发生的事,你也都知道了。俞莲娘以俞莲池的身份,成了松竹书院里最优秀的学生,名动京城。可她也遇到了心上人……”

    回忆往昔,顾山长声音里多了几许唏嘘怅然:“俞莲池只能赴死,俞莲娘才能嫁入天家为太子妃。”

    “有了太子妃的身份,她顺利地开设了莲池书院。那些名门世族,冲着亲近太子妃,甘愿将家中最优秀出众的女儿送进书院。我立誓终生不嫁,将所有的时间心力都投注在莲池书院里。”

    “短短几年,莲池书院声名鹊起。她做了皇后,依然每月到书院里授课,以一己私房支撑起书院。”

    “京城里女子读书蔚然成风。闺阁少女也得以出入内宅,进书院和同窗一同读书。大齐各州郡也纷纷效仿。”

    “虽然不能和男子一般考科举做官,可饱读诗书的女子明理聪慧心胸开阔。这些女子嫁人生育儿女后,会以一己之力影响到自己的儿女。”

    “这样的变革,缓慢却影响深远。令女子地位逐渐提高。”

    “十年二十年不够,那就三十年五十年。我们老了,还有弟子。弟子还会再教导自己的弟子。总有一日,世间女子能和男子一般,女子不再是男子附庸。”

    “这亦是我顾娴之一生的宏愿。”

    说到这儿,顾山长的声音不自觉地扬高,目中闪出比明珠更耀目的光芒,略显憔悴的病容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逼人神采。

    “俞莲娘被权势迷昏了眼,忘了初心,和我渐行渐远直至分道扬镳。我顾娴之,却从未忘过初衷。”

    “明曦,收你为弟子,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

    “你所做的,比我预想中的更多更好。”

    “你想令阿萝为皇太女,日后为大齐女帝……这个想法,虽有些惊世骇俗,却是极好。变革从皇室开始,才会更快更深远地影响到整个大齐。有了女帝,以后还有女官。女子的地位将会大大提高。”

    “或许有一天,我曾经梦想过的一切都能实现……真是太好了。”

    顾山长心情激动,慷慨激昂,说到后来,竟有些词穷。

    谢明曦心情也有些激荡,目中光芒闪动:“能拜山长为师,才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她从不是什么自私无我之人。性情高洁刚正不阿满心宏愿的顾山长,对她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师父对她全心全意的呵护疼惜,填补了她缺失的亲情母爱。

    没有师父,就没有现在的谢明曦。

    顾山长目中泛起水光,伸手搂住谢明曦。

    谢明曦如孩童一般,依偎在师父的怀中。眼角有些湿润。

    ……

    静默地相拥相依。

    谢明曦从不是情绪外露之人,很快就冷静镇定下来。

    倒是顾山长,情绪过于激昂,竟落泪哭了一场,才缓缓平息。

    谢明曦为顾山长擦了眼泪,故作轻快地笑道:“师父快些擦了眼泪,好生歇着,快点好起来。以后阿萝还得靠师父精心教导呢!”

    顾山长定定心神,笑着应道:“那是当然。”

    待情绪平静缓和下来,顾山长忽



957.第957章 传言
    第957章 传言

    顾山长心结一去,病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了起来。不出两日,便已恢复如初。

    身为俞太后唯一的挚友,又身在宫中,顾山长却未在灵堂里露过面。细心敏锐的诰命贵妇们,早已察觉到了其中异样。不过,无人敢多嘴多舌就是了。

    俞太后一死,后宫彻底成了谢皇后的天下。

    谢皇后看似温和,面上总带着几分笑意。可她在短短三年内便斗垮了权倾后宫的俞太后,这份能耐手腕,令人心惊又畏惧。

    众人都清楚顾山长在谢皇后心目中的分量,这等时候私下议论顾山长,和老寿星吃砒霜没什么两样。

    与此同时,一个有关俞太后真正死因的传言悄然流传。

    听闻赵院使招认出了俞太后曾暗中谋害建文帝一事,众亲王郡王一起进宫诘问俞太后,羞愤交加的俞太后吐血身亡……

    这个隐秘的传言不知从何而来,短短几日里便在诰命贵妇们中间悄然流传开来。众贵妇惊骇不敢置信之余,不由得暗暗感慨帝后仁厚。

    明明可以借着此事将俞太后彻底踩入尘泥。帝后却一力将此事压了下来,为俞太后操办身后事。这等宽厚的胸襟气度,委实令人钦佩啊!

    谁也不会想到,帝后真正的用意是为了再守三年孝期。

    这些风声,自然也传到了萧语晗等人的耳中。

    谢明曦跪灵半日,起身去休息。萧语晗很自然地一同起身,轻声道:“我和弟妹一同休息片刻。”

    谢明曦迅速扫了萧语晗一眼,略略点头。

    尹潇潇也在此时站起身来:“我也一同去。”

    ……

    亲疏有别,平日还不明显,到了关键时候,总能窥出一二。

    妯娌几人里,赵长卿年长几岁,是俞太后的弟子,对俞太后的感情也最深厚。

    为了生存,赵长卿做出了明智的选择,站到了谢明曦这一边。可论感情,总不及萧语晗尹潇潇和谢明曦之间的亲厚。

    “……七弟妹,当日母后离世的真相,知晓之人不算少。”

    萧语晗蹙着眉头,一脸忧心:“皇上下令,不得外传,以免有人私下枉议此事。这两日,不知是何人将此事传了出来。跪灵的贵妇们,竟是口耳相传。我的母亲特意私下将此事告诉我,提醒七弟妹一声。”

    萧家及时站队,早早向帝后投诚。萧夫人跪灵时听到这等惊天动地的传闻,立刻便告知萧语晗。

    尹潇潇也拧着眉头:“我也听我娘说了此事。这件事对天家而言,是一桩丑闻。传出来颇不体面。到底是何人暗中兴风作浪”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凉意,淡淡道:“隔着一层肚皮,谁能窥清所有人的心思当日皇上下旨,严令不得枉议此事。朝中也只有几位阁老知晓这件事。”

    “传言传得这般迅捷,定然有人从中作祟弄鬼。”

    “我已让人送口信给皇上了。定要将这个滋事的小人揪出来!”

    萧语晗和尹潇潇对视一眼,心中各自唏嘘。

    万人之上的龙椅,可不是那么容易坐得稳的。盛鸿自登基之后,尚无大风大浪,各种繁琐糟心的小事却未断过。

    谢明曦反倒是最镇定冷静的那一个,反过来安抚萧语晗和尹潇潇:“此事虽不体面,却也无碍大局。皇上所为,皆光明坦荡,没什么可指责之处。你们也不必过多忧虑。”

    萧语晗定定神应道:“说的也是。我们是多虑了。”

    尹潇潇性情率直,说话也分外直接:“若有用得着我们之处,别客气,只管吩咐便是。”

    谢明曦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有人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身后,不



958.第958章 归京(一)
    第958章 归京(一)

    汾阳郡王行事迅疾,当日便将义阳郡王“请”去了宗人府。待到晚上,汾阳郡王将事情的原委一一禀报给盛鸿。

    “……义阳郡王已经如实招认,此事他确实告诉了义阳郡王妃。”

    “俞太后当年执掌中宫时,对皇室宗亲女眷时有打压。义阳郡王妃曾在俞太后手中吃过苦头,一直记恨于心耿耿于怀。”

    “义阳郡王将俞太后谋害先帝之事告诉义阳郡王妃,是想令妻子开怀展颜。却没想到,义阳郡王妃将此事传了出去,以泄私愤。”

    “这些时日,义阳郡王一直在宫中跪灵。根本不知义阳郡王妃将此事传了开来。微臣一问责,义阳郡王懊恼痛哭后悔不已。”

    “请皇上严惩义阳郡王,以儆效尤!”

    汾阳郡王不敢为义阳郡王求情,垂着头静候天子下旨。

    盛鸿微微眯起眼眸,不动声色地扫了汾阳郡王一眼:“暂且将义阳郡王夫妇关押在宗人府。待母后安葬后,朕再行处置。”

    显然,天子并无严惩之意。

    汾阳郡王暗暗松了口气,拱手应下。

    ……

    到了夜晚,盛鸿暂离灵堂,回了椒房殿。

    谢明曦也从福临宫回来了。

    两人白日在灵堂,到了夜里,才会回椒房殿休息两三个时辰。连着熬了半个多月,着实有些疲累。

    见了面之后,夫妻两个彼此打量一眼,异口同声说道:“你一脸疲累,快些歇下,有事明日再说。”

    说完之后,颇为默契地相视一笑。疲乏稍稍缓和。

    “再熬十几日,母后的尸首便可下葬了。”盛鸿略有些心疼地凝视着谢明曦:“等此事过了之后,宫里也会清静消停不少。你也能好好休息一段时日。”

    谢明曦随意地扯了扯嘴角:“仇人俯首,我心里快意的很。也没怎么觉得疲累。倒是你,别因义阳郡王气怒伤身才是。”

    义阳郡王刚被关进宗人府,谢明曦便得了消息。

    盛鸿挑了挑眉,将汾阳郡王所说之事一一道来:“……我总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义阳郡王妃和母后确实有旧怨。可母后已经死了,再逞口舌之快,已经没什么意义。只会为义阳郡王府招惹而已。”

    “义阳郡王妃总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

    谢明曦也随之挑眉,淡淡说道:“这倒未必。女子小心眼爱记仇是天性。义阳郡王妃曾被母后怒斥殿前失仪,在人前丢尽颜面,早就怀恨在心。母后在世时,她只能忍气吞声。母后一死,她没了畏惧之心,逞一逞口舌之快,出心头恶气,又自以为能博你我欢心。这等行径,有何不可”

    帝后和俞太后不和之事,几乎人尽皆知。只是未曾在人前撕破脸皮罢了。

    俞太后丧事办的风光,是帝后的体面。私底下非议俞太后几句,想来帝后不会介怀,还会暗自快意。

    义阳郡王妃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结果做了这么一桩蠢事。连累得义阳郡王被关进宗人府不说,自己也身陷宗人府大牢。

    可谓是一时不慎,得意忘形,自食恶果。

    “众人也只敢私下传言,无人敢当你我的面嚼舌。”谢明曦徐徐说道:“这层窗户纸,不必揭开。我们权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也只能这样了。”盛鸿还是有些郁闷。

    建文帝已经死了几年。现在被人翻腾出来嚼舌,身为人子,心里难免不痛快。

    ……

    谢明曦也未再多劝,转而扯开话题:“陆迟赵奇陈湛三人,都已在回京途中。算一算路程,不出几日,就该到京城了。”

    提起同



959.第959章 归京(二)
    第959章 归京(二)

    几日后,在蜀地任职满五年的陆迟赵奇陈湛等人一同归京。

    俞太后离世的消息,早已通过驿站传便大齐。众人的衣物行李中都备了素服,闻讯后立刻换上,一身素服地进了京城。

    路途奔波辛苦,不必细述。

    众人各自回府后,却是无暇和家人相聚一叙别情。正逢俞太后丧期,家中官职高的长辈皆进宫跪灵,有诰命在身的女眷也都在宫中。

    陆迟等人官职低微,尚无资格进宫跪灵。林微微她们几个也只是七品孺人,同样无资格进宫。

    没想到,回京第二日,宫中便来了人,传帝后口谕,宣陆迟赵奇陈湛夫妇进宫。

    这一举动,昭示了陆迟等人圣眷之浓。也令陆家赵家陈家面上有光。
1...312313314315316...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