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谢三小姐蕙质兰心,至纯至孝,流言纯属污蔑无稽之说。”
“本世子虽是无意,犯事之人却是本世子身边的人。本世子绝不包庇袒护!请赵大人秉公断案!”
廖管事年约四旬,精明干练,堪称淮南王世子身边第一亲信。
淮南王世子将廖管事推出来顶罪,谢钧和魏公公对视一眼,倒是未再多言。
淮南王世子肯上公堂,已是低头退让。想借此事将淮南王世子关入府衙大牢,那就纯属笑谈了。
灰头土脸的廖管事老实认了罪,当堂挨了三十板子,又被判了两年牢狱。
为污蔑谢三小姐声名之事,淮南王世子当堂亲自向谢钧道歉,并言要携礼登门赔罪。
这一段公案,就此了结。
在府衙外看审的百姓们吵吵嚷嚷议论不绝。
淮南王世子面色晦暗地走出府衙。淮南王府今日颜面扫地,皆因他行事鲁莽冲动未多思虑之故。
今日受再多的羞辱,他也得咽下。
谢钧走出府衙时,容光满面,抬头挺胸,连呼吸都无比畅快。
魏公公随同谢钧一起出了府衙,笑道:“谢三小姐清名得保,淮南王府俯首认错,谢大人也该宽心了。”
谢钧忙笑道:“今日之事,有劳魏公公了。此时已是午后,因公堂审案倒误了午饭。就由我做东,请魏公公赏光。”
区区四品官,魏公公平日真不放在眼底。不过,眼前的谢钧是七皇子未来岳父,分量又自不同。
谢钧主动示好,魏公公自无拒绝之理,笑得万分和气:“谢大人太客气了。如此,咱家就却之不恭了!”
……
谢钧和魏公公心情愉快地去了酒楼。
淮南王世子却是满心阴郁烦闷,神色阴沉地回了淮南王府。
腿脚利索的管事早已先一步回府,将公堂之事禀报给淮南王。淮南王世子回府第一件事,依然是去了淮南王床榻边,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父王,我们已低头退让,此事也算了结了。短期之内,儿子不去招惹谢家便是。”
言下之意是,过了这段时日,总要找机会“算一算”这笔账。
淮南王病了多日,气色不佳,老态毕露。一张口,却老辣精准,对形势之判断,绝非淮南王世子能比:“你错了,此事并未了解,而是刚开始。”
淮南王府真正的危机,才开始!
淮南王世子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目中闪过愤怒的光芒:“父王说的是临江王叔和河间王叔”
临江王和淮南王分属不同阵营,暗中较劲过招,早已是多年的对头。
河间王被闲置多年,一朝得势,岂肯将到了口中的肥肉再吐出来
临江王要落井下石,河间王会趁机争夺宗人府的差事,这都是想得到看得到之事。淮南王府绝不能就此退让。
淮南王目中闪过精光,低声叮嘱淮南王世子数句。
淮南王世子也知事情紧急,不敢有半分疏忽大意,一一应下。
……
几日后的大朝会上,临江王果然上了奏折。
淮南王世子治下不严纵奴行恶,令人不齿。宗人府掌管所有皇室宗亲,行管理仲裁之责。淮南王久病不愈,淮南王世子不堪当重任。
河间王是亲王中最年轻的一个,只有四旬,身体康健,行事谨慎。
第四百六十八章 扶正(一)
这一场大朝会,到了最后,竟牵扯到了大半官员,人心浮动,不必细述。
建文帝在朝上未置一词,散朝后,神色沉凝地回了移清殿。
河间王心下忐忑难安,私下对临江王说道:“皇上似乎并未属意于我。”
临江王却一派信心在握:“今日朝上吵闹成这样,皇上也没斥责你我。可见对淮南王父子颇为不满。”
“想谋夺宗人府宗正之位,当然不是易事。快则三两个月,慢则一年两年。总之,不能操之过急,需缓缓图之。”
然后,临江王又低声在河间王耳边叮嘱数句。
河间王目中闪过一丝犹豫。
临江王看在眼底,不由哂然:“欲成大事,岂能这般瞻前顾后!再者,今日朝会之后,淮南王兄便已视你为仇敌。要么取而代之,要么,你就等着那只老狐狸病愈了之后来收拾你吧!”
河间王咬咬牙:“也罢!我一切都听王兄的。”
临江王拍了拍河间王的肩膀,咧嘴一笑,脸上的肥肉不停抖动:“怕什么。宫中有皇后娘娘顶着,出不了大事!”
……
四皇子沉着脸去了景荣宫。
丽妃身在后宫多年,消息十分灵通。
朝堂上发生的事,丽妃显然已有所耳闻。皱眉低语道:“临江王和河间王联手,打压淮南王父子,想谋夺宗人府宗正之位。”
淮南王府一直偏向四皇子。淮南王父子若就此失势,四皇子也会失去一大助力。
四皇子目中闪过冷芒:“此事没那么简单。临江王一直是皇后走狗,河间王也被皇后拉拢了过去。我绝不能坐视旁观。”
丽妃眉头皱得更紧了,半晌,才叹了一口气:“牵一发则动全身!淮南王府近来频频出事,大失圣心。想扳回这一局,着实不易。”
“朝堂上的事,我不太懂,也不便给你乱出主意。你若拿不定主意,便私下问一问你伯祖父。”
丽妃出自名门,礼部岳尚书是丽妃的亲伯父。
只是,这一声伯祖父,只能私下称呼罢了。若传至俞皇后耳中,立刻便是一场口舌官司。天子嫔妃,虽有体面,所生的皇子依然是庶出。焉能随意攀亲
四皇子略一点头。
母子两人商议许久,暂且不提。
……
谢钧身为四品官,自有资格参加大朝会。不过,他站的位置靠近殿门处,离龙椅颇为遥远,平日大朝会,只有竖耳聆听的份儿。
今日大朝会,风起云涌,谢钧身在官场,也嗅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当日晚上,谢钧去了莲池书院。
自谢明曦住进莲池书院后,只在休沐日或谢家有大事时才回府。谢钧想见女儿一面,也只能奔波至书院了。
顾山长特意避开,父女两人难得独处对坐。
“父亲今日特意前来,是为了淮南王府之事吧!”谢明曦亲自为谢钧斟了一杯酒。
谢钧饮下杯中美酒:“正是。”
然后,将朝堂上发生的事一一道来:“……我觉得,此事不太对劲。宗人府虽然要紧,到底和朝堂政事没太大关系。今日朝上,阁老尚书们等一众重臣,竟也纷纷出言。”
这是谢钧第一次和谢明曦谈及朝堂之事。
或许是因谢家根基太浅,谢钧回府也无人可讨论商议。也或许是因为谢明曦初露手腕,便弹压住了淮南王府。
总之,谢明曦在谢钧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重。
谢明曦目光一闪,淡淡道:“圣心未定,立储之事也一直未定。宗人府之争,绝非等闲小事,背后关乎着三皇子四皇子之争。”
“这潭水,岂有不浑之理!”
“父亲不必心慌。我们谢家和淮南王府的恩怨已告一段落。
第四百六十九章 扶正(二)
又是一阵长久无言的沉默。
谢钧目光复杂之极,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半晌,才低声道:“你既不愿意,此事便算了。”顿了片刻,谢钧又叹道:“我今日才知道,你这般恨丁姨娘!”
恨到宁肯放弃嫡出的身份,也不愿丁姨娘心愿得偿被扶正。
谢明曦扯了扯嘴角,目中闪过无情的冷芒:“父亲说错了,我不恨她,我只是不想见到她而已。”
如果丁姨娘被扶正,必然要回谢府。
谢元亭成了嫡子,也会一并被接回谢家。
以丁姨娘的性子,不知要在后宅掀起多少是非。便是日后她出嫁,也少不得要在人前和亲娘兄长虚与委蛇。
她当然能将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只要她愿意,她甚至能忍着憎恶,在人前装出孝女的模样来。
可是,她何必这般委屈自己
“论出身,哪怕我是嫡女,其实也不配为七皇子妃。”
谢明曦说出父女两人心知肚明的事实:“皇后娘娘赐婚,和我的出身无关。若不是七皇子待我情深,若不是我才学之名人尽皆知,若我不是顾山长喜爱的弟子,我最多只有侧妃之位。”
“如今亲事已定,再由庶变嫡,和往自己脸上贴金无异,徒惹人笑罢了。”
“所以,父亲不必为此事烦心。就让丁姨娘和谢元亭在田庄里住着吧!”
谢钧只得点点头。
在光华渐露手腕凌厉的女儿面前,他这个父亲显然没什么威严可言……罢了!连永宁郡主的嚣张跋扈他都能忍,自己女儿厉害一些,有什么不能忍的
谢钧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张口询问:“总住在田庄里,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不如就对外宣称元亭生了恶疾,丁姨娘坚持亲自照顾儿子。”
谢明曦目中露出赞许:“恶疾会传染,只能避到田庄去。”
有这样的借口,已足以应付好事之徒的探询了。
谢钧点头应下。
……
酒足饭饱,该说的话也说完了,谢钧起身离开。
谢明曦亲自送谢钧到书院门口,柔声叮嘱:“春寒料峭,父亲路上多加小心。”
偶尔展露的锋芒,已悄无声息地收敛。此时的谢明曦,赫然又是原来那个贴心又孝顺的女儿。
谢钧心情复杂地和谢明曦作别,骑上骏马。在转弯之际,谢钧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一眼。
莲池书院的门口,已经空无一人。
谢明曦根本没留在原地眺望他这个亲爹的背影。
谢钧:“……”
自作多情的谢钧,颇有些郁闷地回了谢府。
已经能下榻走动的谢老太爷,听闻谢钧回府,亲自前来,急切地问道:“阿钧,你和明娘说了没有”
谢钧叹了口气:“明娘不愿意。”然后,将谢明曦说过的话一一说了出来。
谢老太爷哑然,许久才叹了一声:“她不愿意,就算了。”
此事父子两个商议了数回,本是为了谢明曦的出身着想。没想到,谢明曦半点不领情。既然如此,丁姨娘母子也只能一直在田庄里待着了。
谢老太爷很快又打起精神来:“你和永宁郡主已经和离,府里只有两个妾室,没有主母,总不成样子。不如再续娶一房正妻!”
谢钧三十多岁,正值男子盛年,生得容貌俊美,又是四品官身。想续娶一位大家闺秀为妻,也不是难事。
谢钧不假思索地拒绝:“不必了。”
谢老太爷皱起眉头,一脸不快:“这又是为何”
谢钧无奈地看着心思不够清明的谢老太爷:“明娘不愿丁姨娘被扶正,这正室之位也只能空着。我若再续娶,生下嫡子嫡女,又将明娘置于何地”
第四百七十一章 怨怼(二)
两日后,谢钧来了。
丁姨娘跪在谢钧面前,泪眼婆娑哀哀戚戚地认错:“……老爷,我知错了。我真地知道错了。
“求求老爷,看在我生养了明娘的份上,饶了我这一回。以后,我一定好好待明娘……”
谢钧定定地看着丁姨娘,目光复杂。
他和丁姨娘是表兄妹,自小一起长大,互生情意,有了口头婚约后,彼此情热。尚未成亲,便暗中有了肌肤之亲。
再后来,他遇到了永宁郡主。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攀附淮南王府,他狠下心肠,半哄半骗地令丁姨娘退让出正妻之位。
前些年,他因心中愧疚,对丁姨娘颇为宠爱,对她在内宅里的小动作视而不见。没想到,丁姨娘背着他算计明娘,若不是明娘敏锐警醒,早已被算计得成了谢元亭的脚下石……
“含香,”谢钧缓缓张了口。
丁姨娘抬起迷蒙的泪眼,心中溢满了希冀和激动,声音颤抖不已:“老爷,你是不是今日就带我回谢府”
谢钧无声地叹了口气:“我原本确有此意。我打算接你回府,将你扶正。如此,明娘便是谢家嫡女。不会因庶出二字为人诟病。”
她的希冀就要成真了!
丁姨娘心中涌起狂喜,竟忘了从地上爬起来,就这么紧紧抓着谢钧的衣襟:“你真得要将我扶正”
谢钧低头,注视着目光骤亮满面狂喜的丁姨娘,慢慢道:“可惜,明娘不愿意。”
丁姨娘:“……”
丁姨娘所有的表情都凝结住了。尚未来得及展开的笑容,僵在了嘴角。看起来竟有几分滑稽可笑。
……
父亲真的来了!
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的谢元亭,听到外面的动静,心跳骤然加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