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neleta
安公公:“知道了,你辛苦了,去帐房领5两银子,准你回家休息三日。”
“谢大人。”
安逸下跪谢礼,然后起身走了。
“安大人,您快看看云安写了什么。”没外人了,蒋康辰催促。安公公赶忙取出信,蒋康辰凑过去一同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安公公和蒋康辰的脸上带了惊喜,火速浏览完。安公公把信往蒋康辰的手里一塞,蹲下就开始开箱。蒋康辰把信又浏览了一番,笑道:“果然是云安,就是主意多。不过这小子是什么时候酿的白酒,我可是刚回来,居然都没听他提。”
已经打开箱子的安公公一边查看里面的东西,一边笑骂道:“那小子就爱给我们点惊喜,下回见着他,咱家得好好说说他。有什么好东西一气儿的都拿出来,别弄什么惊喜,咱家要是知道他有这白酒,哪还会急得上火。”
蒋康辰蹲下,问:“大人,您说那些人能喜欢这‘白酒’吗?”
安公公想想,说:“咱们这就进宫,先给皇上和千岁尝尝。”
“好。”
最近,永明帝的心情很好。翁老和代老将军也回各自的府中了。外人看来,永明帝是与他们商讨正事。真实的情况是,正事只花了一个上午,之后就是四人麻将。要不是翁老和代老将军自制力还算比较强,永明帝现在还拉着他们沉迷呢。也因此,原本都做好在宫里住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两位老爷子急匆匆地回府了,再不走,他们也要沉迷了。
处理完政事的永明帝在景幽宫与君后闲聊,卓金进来禀报说安泽和蒋康辰来了。蒋康辰没有可以随时进宫的资格,但安泽有。一听他二人来了,永明帝马上让他二人过来。
进来的两人先磕头请安,然后安泽把邵云安的信呈给皇上和君后,说:“回禀皇上、君后千岁,奴才派去秀水村的人回来了。邵云安和王石井出了主意留住山人部落和鲜鹿国的商人,奴才不敢耽搁。”
君后:“你辛苦了。赐座。”
“奴才不累,奴才站着。”
安公公不坐,蒋康辰便也不坐,君后心知安泽在他面前绝对不会坐着,便也不勉强他,和永明帝一起看起信了。看完信,永明帝先来了兴致:“那什么白酒,给朕尝尝。”
君后笑了,不点破皇上的嘴馋,说:“安泽,你去御膳房,按这信上所写烤些肉,本君和皇上都尝尝看。山人部落和鲜鹿国的人都爱吃烤肉,邵云安还真是聪明。”
其实是,这个时代肉的做法太少,基本上哪国
悍“夫” 分卷阅读173
人都吃烤肉。
永明帝马上接道:“再把那些泡菜给朕弄点来尝尝。”
“是。”
安公公拿回信,带着烤肉调料和卓公公一起去御膳房准备。
君后看向蒋康辰,道:“当初是翁老向皇上和本君极力推荐你,本君遂才用你。至目前,你的努力本君也看在眼里。茶和酒的生意你做的也很好。你去秀水村过年,又带回些不错的生意,安泽都向本君禀报了,你等只管放开手去做。”
蒋康辰马上行礼说:“草民定尽心竭力,不负君后千岁所托。”
君后道:“本君现封你为本君的内官书记,本君宫前行走。一旦有要事,可直接进宫面见本君,无需等本君通传。明日,本君会下旨。”
蒋康辰震惊地抬头,然后立刻跪下磕头:“草民谢君后千岁恩!”
“起来吧。”
“谢君后千岁!”
蒋康辰站起来,努力压制内心的震荡。
永明帝这时候开口:“以后你在外就如君后在外,莫要做出有损君后威仪之事。”
“臣谨尊皇上教诲,臣定严正自身。”
永明帝很愿意看到代齐攸有事情忙,也愿意看到代齐攸能有几个能干的手下。要说谁是永明帝的贤内助,绝对非君后代齐攸莫属。接着,永明帝详细询问了蒋康辰目前几家铺子的生意情况。听到蒋康辰说酒楼的生意每日几乎是座无虚席,他就很是高兴。又听蒋康辰说他与安泽正筹备着要开一家火锅店,酒楼还准备增加几道新菜式,永明帝就立马又来了兴致,详细询问什么是火锅,又要增加哪几道新菜式。
听蒋康辰详细描述后,永明帝努力克服自己的口水,他身边的君后则是努力忍住笑,作为永明帝的枕边人,代齐攸十分清楚自己的皇上是多么的嘴馋。不过每每想到此,代齐攸又很心疼这个男人。永明帝之所以这么爱吃都是因为曾经有过一段饿肚子的悲惨经历。
等到蒋康辰说完了,永明帝马上表示要蒋康辰给他去弄一桌火锅吃,还有那什么羊蝎子,听着就让人流口水。蒋康辰很是为难。最近因为茶和酒的事,他和安公公都没顾得上这件事,云龙阁的大厨还没来得及根据邵云安提供的方子培训。而且火锅店的大厨还需要重新找一个。这些方子都是需要绝对保密的,不能随便拿给别人来做。还是君后开口,劝皇上暂且忍耐,只要蒋康辰和安公公那边把火锅店开起来了,皇上想什么时候吃便什么时候吃,永明帝这才不为难蒋康辰了。
安公公和卓公公回来了。他们刚进来,永明帝就坐直了身体,盯住了两人和跟着他们一起前来的御膳房主厨与小太监手上的盘子,就是君后都惊讶地眨了下眼睛。
君后代齐攸最拿手的厨艺就是烤肉,可安公公他们带来的烤肉却散发着一股他从未闻到过的香味。
安公公和卓公公两人上前,分别站在永明帝和君后的面前,请他二人品尝。永明帝先拿起一串串好的烤肉,闻了闻,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咬下一口。
“唔!”
烤肉一进入口腔,永明帝就眼神一变,接着他就快速咀嚼了起来,两三口,一块肉就下肚了。
“好吃!真真是好吃!君后快尝尝。”
君后拿起一串,咬下一口,表情和永明帝一样,连连点头:“这味道真是不错。本君自认烤肉的手艺不错,此时一比却是相差太多。你们也都尝尝。”
“谢君后千岁赏赐。”
在场的人都有幸品尝烤肉。安公公和蒋康辰吃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忘了让云安把这烤肉料的方子写下来了!】
御膳房的现任大厨在品尝过一块肉后跪下道:“皇上、千岁,奴才用了安大人给的烤肉料之后,这烤肉还未入口就已引得人垂涎三尺。不知这烤肉料是安大人从何处所得。吃了这烤肉,奴才的烤肉料就真是拿不出手再伺候皇上和千岁了。”
永明帝已经吃第四串了,嘴上说:“朕也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烤肉,当然,比君后烤的还差了一些,但已是非常不错了。”
君后代齐攸笑出了声,皇上这话说的他都要羞愧了。安公公、卓公公和蒋康辰是闭嘴闷笑,蒋康辰算是见识到了皇上对君后的宠爱。
“烤肉料是安泽带回来的,朕还真不知他是从何处所得。”永明帝把这件事完全推到了安公公的身上,“安泽,你这烤肉料是哪里得来的?味道真不错,朕要赏你。”
安公公笑颜如花地说:“皇上和千岁爱吃就是奴才的福分,哪里还能要赏赐。这烤肉料是奴才的侄子自己做的,皇上和千岁喜欢吃,奴才叫他多做些送进宫来。”
君后满意地点点头:“有心了,叫他多送些来,本君和皇上都爱吃。”
“是。”
安公公只说是自己的侄子所作,丝毫不提这烤肉料的方子,君后和皇上也不问,御厨不是傻子,心知这方子他是无缘得见了,便不敢再多嘴。现在宫里人都知道君后开了酒楼,负责的就是安公公,这方子恐怕是为了酒楼,御厨心思一转,便道:“皇上和千岁爱吃,奴才下次配上些酒水,会更入味。”
永明帝:“好。你们下去吧。”
“是。”
御厨带着御膳房的小公公退下了,永明帝马上说:“给朕倒酒。”
第88章
邵云安装的酒是38度酱香型比较普通的白酒。这个时代还没有白酒,米酒什么的度数也都很低,邵云安自己酿的黄酒都算度数高的了。38度的酒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绝对算得上是烈酒。他也不敢拿茅台、五粮液那种好酒,只拿了非常普通的白酒,这样如果以后必须由他来酿造,至少不会穿帮,普通的白酒酿造他还是能搞定的,只不过他的爱好是葡萄酒,所以空间里葡萄酒的酿造工具、器械什么的最多,白酒的只有一套。
白酒只有两小坛。安公公抱出一坛放到桌上,动作小心地开了封。封口一开,安公公和帮他忙的卓公公两人就不由自主地嗅了嗅,卓公公回头:“皇上,千岁,这酒真香!”
皇上和君后同时起身走了过去,蒋康辰也好奇不已地大胆凑了过去。还没走到桌旁,永明帝的鼻子就在动了。他加快步伐来到桌边,闻了闻,马上喊:“快给朕斟上一杯!”
安公公用勺子舀出一些倒入两个酒盏中。永明帝拿一盏,又闻了闻,目露震惊,接着抿了一小口,接着,他就双眼圆瞪的盯着酒盏。君后见状,也马上抿了一口,随后眼睛睁大:“这酒!”
其他人都好奇了,这酒怎么了?闻着就很好喝啊!君后又抿了一口,说:“你们也都尝尝。”
安公公马上又斟了三盏,他、卓公公和蒋康辰一尝,各个震惊不已,这酒太香了!
“这白酒入口微
悍“夫” 分卷阅读174
辣,接着却又有一股不同于羊奶子酒的浓香。哎呀,奴才不知道如何形容了,好喝,好喝!”
安公公又迫不及待地抿了一口,惊艳是溢于言表。
蒋康辰咂巴着嘴,说:“这‘白酒’绝对能留下山人部落和鲜鹿国的商人。”
永明帝一听,表情变了:“什么?这白酒不是给朕的?!”完全忘了邵云安那封信上写的就是要用这酒留住那两国有钱的商人。
安公公顿住了,蒋康辰顿住了,卓公公也顿住了。君后轻咳了两声,握住永明帝的手,好言道:“皇上您忘了?山人部落和鲜鹿国来了几位商人,愿意高价购新茶和羊奶子酒。可咱们手上没有了,恒远侯府那边是虎视眈眈。安泽为了稳住那几位商人就写信给邵云安,要他想法子。这白酒就是法子之一。”
“不行!”
永明帝当然记得,但他现在不记得了!
“这酒朕都还没喝过,怎能给了别国之人?不行!要邵云安再想法子!这酒,朕要了。”任性的永明帝看向甘瞪口呆的安公公,“邵云安那里还有多少这‘白酒’?”
安公公眨了下眼睛,急忙求救地看向君后。我的皇上喂,您老别闹了行吗?
君后却也问:“安泽,这酒邵云安那里可还有?”
安公公赶紧摇头:“没,没了。他信上说了,只有这两坛子。这酒要拿稷米(高粱)来酿造,我朝严令禁止用粮食酿造酒水,他不敢多酿。这两坛也原本只是他随心之举,他也没想到能酿出这能喝的白酒。”
永明帝怒了,他是皇上,当然不能公然违反律法,但相比羊奶子酒,他却爱上了这白酒的味道。
最了解永明帝的君后道:“用稷米来酿酒确实律法不允,但若只是几坛子自己来喝,却是不错。对了,皇上,您还记得臣跟您提过,安泽他们想要做一家拍卖行,卖些稀罕之物。这‘白酒’是邵云安自酿自饮,数量自不会太多,拿来拍卖最为合适。又因数量不多,又是用自家的余粮所酿,也不算违反律法,皇上以为呢?”
永明帝真想狠狠亲自己的君后一口。他连连点头:“君后所言极是。”
君后又道:“这两坛白酒用来留人确实有些浪了。皇上,您看这样可好?山人部落与鲜鹿国的商人是势必不能叫他人抢走的。皇上不若在宫里设宴,找个明目,招他们进宫,一来提醒他们该与谁做买卖;二来,赏他们喝一杯白酒,叫他们知道真正的好货是在皇上您的手里,其他人即便是有,也不过是用些不入流的手段得到的。商人皆明,一定会明白皇上您的意思,他们也一定不愿与皇上您为敌。这样皇上既不必浪掉这两坛白酒,又可以留下那些商人,一举两得。”
“好,好!”
永明帝不避讳地搂住君后的腰,心情大好。安公公笑了,能给皇上留下这两坛好酒,他也是万分的高兴。果然还是千岁最厉害!
“皇上,还有这泡菜,您要不要也尝尝。”
“好。”
永明帝是当真心情大好。这邵云安还真是他的福将。他倒要看看,魏春林那老匹夫怎么跟他抢生意!
先皇康盛帝在位时,燕国的国力虽然下降了不少,但相比周遭的国家来说,仍算是大国。结果康盛帝越老越糊涂,刚愎自用不说,还沉溺酒色,亲小人远贤臣,把个不算太糟的国家弄得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原本就对燕国一直虎视眈眈的胡哈尔国趁机进攻燕国。
老糊涂的康盛帝听信宠妃的耳旁风,把还是太子的永明帝派到了边关御敌,丝毫不担心这位储君会出什么意外。永明帝离开京城,他的那些兄弟们一边派人暗杀他,一边趁他不在京城四处作乱,要让他永远也回不来京城。
外敌入侵,储位之争,皇上昏庸,当时很多人都以为燕国的气数将尽。整个国家乱成一团糟不说,胡哈尔国的进攻也是来势汹汹。也是从那时候起,山人部落与鲜鹿国的商人就很少会来燕国做生意了。
战争持续了半年多,康盛帝在与妃子胡搞了一夜之后突然一病不起。皇后之子林王慕容显假传圣旨,废太子,改立他为储君。当时,京城有一半的世家大族支持林王上位。当时的形势异常危急。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应该被困在边关的太子慕谷坤突然带着一支人马杀回京城,以代家为首的太子一方与太子里应外合,攻入皇宫,杀林王、囚皇后。
整整十日,京城到处充满了喊杀声。一直昏迷的康盛帝没有看到寝宫外发生的一切,两个月后,康盛帝病逝,林王慕容显在天牢内自杀,皇后服毒自尽,皇后的娘家被慕容坤下令满门抄斩。为了不使局势变得更加不可拾,慕容坤听从翁老与代老将军等人的建议,只处决了皇后的娘家,其他支持林王的势力他并没有动手。不动手,不表示永明帝就会忘记。代齐攸就是在这一时期被人下毒,后来又没了孩子。
在那场储君争夺最残酷的“战役”里,恒远侯府并没有支持林王,但也没有支持永明帝。恒远侯府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们只会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当时的情况,恒远侯府支持谁都存在很大的风险,他们索性就谁也不支持,以中立的姿态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永明帝登基后对世家女子进宫的排斥却惹恼了恒远侯府,他们不会跟永明帝对着干,但也绝对不会支持永明帝的政见。冷眼旁观永明帝在国家经济复苏中的艰难。也因此,在现任恒远侯魏春林到要他隔日进宫赴宴的口谕后,他不由得揣测皇上此举背后的用意。
“弘儒、弘正,你们看此事皇上是何意?”魏春林在自己的书房询问他最年长的两个儿子。嫡长子魏弘儒和庶长子魏宏正。
魏弘文离开秀水村后就直接回了京城。邵云安的那一番话可以说是给他指了一条最适合他的路。魏弘文不傻,自然知道怎么选择对自己和对兄长是最有利的。返回京城的魏弘文可谓是“无功而返”,而且还跟邵云安“闹崩了”。恒远侯对此那是相当的不满。和邵云安“闹崩”没什么,但邵云安背后的人是君后和皇上!恒远侯直骂儿子无能,办事不利,他虽然不把皇上和君后放在眼里,但也不会傻得直接跟那两人对着干。魏弘文被骂得“鬼火”,直接丢下一句“我不干了”,拍屁股走人。
老子骂儿子天经地义,你这个当儿子的还敢跟老子甩脸子,不是找死么。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恒远侯也不是吃素的,当即就下令剥夺了魏弘文的所有权力,暂时交给长子,也就是魏弘文的庶兄魏宏正代理。魏弘文也是个硬脾气的,他为恒远侯府辛辛苦苦、任劳任怨,挣回来大把银子,你说剥夺就剥夺。一气之下的魏弘文拾了自己的东西直接离开了恒远侯府,不知去向。
外
悍“夫” 分卷阅读175
人都说魏弘文傻,忍一时之气就是,何必跟自己的老子闹得那么不愉快。功劳都被人拿走不说,还一点实权都没有了。算是全国首富的恒远候府生意的掌舵人,那得多大的权力,多贵的身家,魏弘文居然说不要就不要了。他不要就算了,还离家出走,他爹可是恒远侯,他还指望他爹去请他回家吗?恒远侯最不缺的就是儿子,魏弘文是嫡次子又怎样,别忘了,恒远侯还有个正妻,正妻还有个真正的嫡子呢。
魏弘文离开了侯府,魏弘儒也低调了许多,府中众人对他这位嫡长子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取代魏弘文接管恒远侯府商业大权的魏宏正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了不少,对此,魏弘儒表现得很平静,平静的面对府中针对他的波涛暗涌。
魏弘儒还没说话,魏宏正就抢先道:“爹,以孩儿看,皇上是对我恒远侯府示好。皇上和君后年前的新茶和酒是挣了不少的银子,但别说数量有限,要论出路,也只能在京城销售。这生意上的通路,还是要倚靠咱们恒远侯府,皇上可能是想请爹您为新茶和新酒打通销路。”
魏弘儒在心里冷笑,面上平静地说:“我倒是以为皇上此举是想提醒提醒爹。”
“提醒我(爹)什么?”恒远侯和魏宏正同时问。
魏弘儒看了眼魏宏正,说:“爹,魏宏正高价购君后那边卖出去的新茶和新酒,要卖给山人部落和鲜鹿国来的商人。这么做虽然可以挣不少银子,但势必会惹恼君后。以皇上对君后的宠爱,皇上不可能不闻不问。”
这件事魏春林是知道的。在魏弘文年初三离开京城准备去找邵云安时,魏宏正就趁着魏弘文不在,游说亲爹恒远侯让他高价购新茶和新酒。魏春林自然知道此举会惹恼皇上和君后,但有夫人给他吹耳边风,再加上魏宏正高利润的诱惑,他就默许了。现在魏弘儒当着他的面说出此事,魏春林自然不能说他是允许的。
魏春林皱了眉头,魏宏正马上站起来说:“爹,在商言商。就算孩儿不,也自会有别人去。山人部落和鲜鹿国的商人出的价钱高了十倍、百倍不止,这怎么能算是跟君后抢生意?君后也可派人去再回来啊。”
魏春林马上做出一副此话也有道理的犹豫表情。
魏弘儒见状干脆闭了嘴。魏春林心里是瞧不上爱男人爱到连子嗣不要的永明的。像他们这样的世家大族,正妻还是要选女人,只有女人才能保证子嗣的繁衍。永明帝身为皇帝,封男人为后也就罢了,还独宠那个男人,一点都不担忧子嗣之事。魏春林也清楚,皇上并不信任恒远侯府,相比之下,君后身后的代家才是皇上的心腹。皇上不好,他恒远侯府还可能好;皇上若好了,他恒远侯府却一定不会好。所以心里,魏春林是支持魏宏正的举动的。
魏春林对魏宏正道:“在商言商是没错,但毕竟是皇上和君后,身为臣子,我们该给的脸面还是要给。你要,可以,但不能明摆着跟君后抢生意。那边若实在拿不出货,你再跟山人部落和鲜鹿国的商人交涉。”
“是!”魏宏正得意地看了眼不吭声的魏弘儒。魏弘儒也不生气,心里却是耻笑父亲和魏宏正的短视。
接着,魏宏正又说:“爹,孩儿听说敕南府知府杨砚下令,整个敕南府之内的茶在谷雨和清明之前,不许私自采摘。杨砚可是蒋康宁的师兄,这新茶怕不是要在清明谷雨的时候采吧?若真是这样,那可没多少日子了。”
魏春林沉思,魏宏正努力游说道:“如果孩儿能与山人部落和鲜鹿国的这几个商人做成这笔买卖,等到新茶出来的时候,孩儿就有把握做成更大的买卖。君后手里的茶再多,也只能在京城买卖。京城以外的商家,可都在咱们恒远侯府的手上。”
魏弘儒厉声:“你是巴不得想君后对咱们恒远侯府、对爹不满是吗?”
魏宏正冷哼一声:“皇上和君后本就不该插手生意买卖,如此一来,满朝的文武大臣是不是都去做买卖,不要处理国事了?皇上和君后该操心的是家国天下,而不是挡人财路。”
“弘正!”
魏宏正闭了嘴,但还是对魏弘儒面露不屑。魏春林却没有教训魏宏正对皇上和君后的不敬,只说了一句:“你还是要谨慎些。”接着,他就说:“弘儒,明日你与我一同进宫。”
“是。”
父亲听不进自己的话,魏弘儒索性也就不说了。看着魏宏正张扬的模样,魏弘儒在心里冷笑。
没有什么要事了,魏春林便让两个儿子退下,魏宏正没有走,而是在魏弘儒关门出去后,他低声说:“爹,孩儿想派人再去秀水村一趟。这新茶咱们恒远侯府今年一定要占些份子。”
魏春林犹豫,魏弘文那个不成器的没办成事,皇上和君后那边肯定有所耳闻,他还不想跟皇上正面对上。
魏宏正道:“爹,孩儿会小心的。不过是个泥腿子,孩儿多出些银子就是了,想必君后也不会给那人多少银子。”
魏春林一听,便道:“此事不可太张扬,那人毕竟是君后的人,不要做出格的事。能拿到新茶最好,若那人不肯,便罢了。”
魏宏正胸有成竹地说:“爹您就放心吧,孩儿一定给恒远侯府拿回茶来!”
魏春林满意地笑了笑,魏宏正见此更加发誓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叫那泥腿子交出新茶!
第89章
隔日,魏弘儒与父亲恒远侯魏春林一起进宫赴宴。魏宏正是庶子,又没有官位,没有面圣的资格。对此,在魏弘儒上了前往宫中的马车后,看到这一幕的魏宏正是又恨又气。明明他是老大,就因为他的亲娘是妾室,他应得的一切都得拱手让给魏弘儒。早晚有一天,他会把魏弘儒踩在脚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