婠婠冷声道:“帝国倒是好谋算,那我阴癸派不就相当于灭亡了吗?”
维德淡淡地说道:“数十万玩家遍及帝国,其实力并不下于阴癸派,阴癸派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你们若是不抓住这最后机会,等待的只有真正灭亡。”
婠婠冷声道:“我阴癸派没有怕死的人,你们要战那就战。”
维德转首看着祝玉妍,说道:“阴后真的不再想想,要知道邪王石之轩已经率领补天阁、花间派接受朝廷的整改。”
祝玉妍眉头一挑:“你没骗我?”
维德淡淡地说道:”我闻邪王石之轩是阴后的爱人,阴后若是归降我大隋,未尝不会没有机会与邪王重归旧好。”
维德转首看着婠婠,说道:“徐子陵现在也在‘大隋学院’,婠婠姑娘难道真的忍心与心上人为敌?”
两人一窒,祝玉妍对石之轩的感情可谓爱恨交加,若说不爱,那是假话。
婠婠更是对徐子陵用情之深。
祝玉妍沉默了一会,说道:“阴癸派愿意接受帝国的整改,但是帝国不能强迫阴癸派门人从事他们不愿意的事情。”
维德淡笑道:“这点阴后可以放心,都是我大隋子明,陛下一定不会为难他们的。”
……
这之后。
魔门相继归入大隋麾下,接受大隋帝国整改。
阴癸派门人转行在红月世界做起了娱乐事业,如拍电影、拍电视剧、歌星等等。
补天阁门人转行做起了si jia zhen tan,以其善于追踪探秘的本事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邪极道门人换了一个称号,作为大隋帝国的考古学家,专门从事各大古墓维护、保养、开发。
天莲宗门人成立商会,接受帝国调控,建立股市,选拨帝国境内绩效优异的公司上市,开启经济改革的大门。
真传道门人,这个比较特殊,一帮宅男,张达也懒得理会他们。
灭情道门人最惨,直接被张达丢去了劳动改造,张达生平最痛恨这种不男不女的娘炮。
魔相道门人作为纵横家被张达丢到了帝国边境,任由他们去忽悠敌国。
花间派门人继续从事他们的手工艺,偶尔出来转悠一下,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
大隋学院。
依稀有了摸样的大隋学院,张达立下了数千石柱,在上铭刻这个世界的武学功法。
如《长生诀》、《天魔策》、《慈航剑典》、《战神图录》。
张达的目的非常干脆,就是借由这个世界的人类,解析这四种武学,探寻破碎虚空之秘。
接着,张达开始号召天下武人前往大隋学院一起共赏长生不老之谜,揭开全民武道篇章。
……
16 天下武学·破碎虚空
三个月后,大隋学院建成,张达传召天下,相邀天下武者,共飨武道盛举。
道门、佛门、魔门、三千旁门云集而来。
他们之所以会云集而来,皆是因为四大奇书,《天魔策》、《战神图录》、《慈航剑典》、《长生诀》。
张达在大隋学院立下三千石碑,凡是想研读四大奇书者,皆需铭刻上自身绝技,否者无缘研读四大奇书。
也许有人会想,想将四大奇书铭记下来,在另起炉灶。
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首先,张达早已通过智子监察天下,若是谁想捞偏门,他会让那些人知道花为什么那么红。
第二,张达暗地里在天下遍传假的四大奇书,作为疑兵之计,至于天下人相不相信,就看他们的心够不够大。
张达觉得若是没有官方信誉保证,应该没有人会修炼在江湖谣传的四大奇书。
如果因为修炼假的四大奇书,走火入魔,或者练残了。
那只能怪他们自己了。
不得不说,张达这一招对人心的把握恰到好处。
江湖上只要有点名气的人都不会去修炼那些谣传的四大奇书。
……
大隋学院迎来了第三位武者加盟,他正是有着天下三大宗师之称的宁道奇。
在张达的认知中,宁道奇在这个世界排行第四。
第一自然就是那个老不死向雨田。
虽然向雨田躲躲藏藏,躲在深山老林里当宅男,但还是被张达的智子找了出来。
当然,张达也没有去招惹着家伙,这家伙想当宅男就让他当去。
反正《天魔策》已经到手,他对张达来讲已经没有利用价值。
第二位是石之轩。
石之轩的《不死印法》确实玄妙。
《不死印法》是魔门功法变异出来的幻术,是石之轩综合魔门“花间派”与“补天道”两派秘传,以佛学义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间”的高深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又参考了《天魔策》,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
《不死印法》利用阴阳相生,物极必反的原理,通过真气的快速生死转换以致几乎源源不绝而且不会有回不过气的现象,能够随意在生死二气之间转变切换。
《不死印法》包括以真气测敌、知敌、惑敌,奥义在於“借力”,利用生死二气的极速转换来借劲化劲,将别人攻来的真气转化为生气,回复自己的气血,如何将自己的真气内力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法门。
这是一种超人的哲学思想,代表了佛学中的虚无与道家的有意无意之间,与太极思想不谋而合,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极限,代表了人性之中的矛盾和冲突,代表了人在面对自己身份带来的诸多的限制中率意而为的叛逆,与《乾坤大挪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位是天刀宋缺。
宋缺在无数战斗中千锤百炼出来的实战刀法,被武林誉为“天下不败之刀”。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神凝始可意到,意到手随,才可言法,再从有法入无法之境,始懂用刀。
神是心神,意是身意,每出一刀,全身随之,神意合一。
其刀法注重过往所有刻苦锻练和实战经验的总成果的“身意”,以及得刀忘刀、人刀合一的刀意。
大巧若拙,有法是地界的层次,无法是天地的层次,有法中暗含无法,无法中暗含有法,是天地人浑合为一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可把天地贯通相连,臻至无法而有法,有法而无法。且刀刀之间可回气保持气力永不衰竭。
其刀法时而如龙飞九天,时而如蛇潜地深,无誉无毁、不滞於物。
而其刀法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舍刀之外,再无他物”,堪称刀道之极致。
……
宁道奇朝着张达拱手道:“老道拜见陛下。”
张达点了点头,说道:“听闻道长为天下三大宗师之以,朕有意讨教一二。”
张达话语声瞬间引起了三千石碑下悟道的宋缺、石之轩。
他们只知道张达很强,但是具体强到什么地步却没有具体概念。
宁道奇深邃的眼眸凝视着张达,只见张达气息悠长,隐隐约约与天地相合,若不是张达正站在他的眼前,他甚至觉得眼前空无一物。
这在道家中来讲就是练虚合道的境界,身与天地合,不拘外物。
宁道奇凝视静思了一会,说道:“陛下武道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老道,老道不敢在陛下面前卖弄。”
张达笑了笑,说道:“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朕所言并不是胜负之争,而是道的理解,此刻没有大隋帝王,只有一个武道寻途者。”
宁道奇淡笑道:“陛下能将武林四大奇书昭示天下,可见陛下是真正的问道者,却是老道着相了。”
张达淡淡地说道:“天下人皆以为朕是贪图帝位之人,其实不知朕之所以要这帝位,却是因为身为帝王好修行。”
宁道奇稍微思考一下张达近日所为,便明白了张达所指。
宁道奇从怀中拿出《散手八扑》和《黄天da fa》,说道:“《散手八扑》是老道自创,这《黄天da fa》源自天师道孙恩,老道今日愿将之交由陛下,为大隋武道献上一份力量。”
张达点了点头,示意一旁的随身太监将之取走。
……
张达右手一伸,淡笑道:“宁道长,请赐教。”
宁道奇拱手道:“贫道献丑了。”
宁道奇右手往张达劈去,右脚一步踏出,好似缩地成寸一般,浮现到张达身前。
那只右手缓慢至极,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无法躲避,好似算进了一切变化。
千万种无穷的变化尽归于八种精义之中,招式随心所欲,全无定法,如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束缚规限,其况犹如逍遥乘云,御气飞龙,妙不可言。
八扑之精要在于一个“虚”字,虚能生气,故此虚无穷,清净致虚,则此虚为实,虚实之间,态虽百殊,无非自然之道,玄之又玄,无大无小。
张达双眼精光大放,赞道:“逍遥无为,神游天地,无为有为,玄通万物。”
“宁道长果然得了道家‘无为’二字真意。”
张达嘴角微微翘起,全身窍穴的先天元罡猛然涌出,身影好似未动分毫,天地已经骤然变色,霸道的先天元罡已经掀起惊叹狂潮,剧烈的音爆声响震天地,空气中无中生有,掀起漫天烈焰,空间都变得扭曲。
《帝道皇拳》结合《龙象十四》、《十强武道》、《惊世皇拳》、《体术·永恒八门》而成,讲究一力破万法,以力证道。
任你千般变化,我自以力破之。
“轰轰……”
狂暴的拳罡瞬间扑灭宁道奇的“虚无”意境,即使宁道奇使出“卸”字决,也无法仓促将之卸去。
……
宁道奇急忙发动缩地成寸的轻功,急速向撤去。
即使如此,宁道奇也被霸道的拳罡震得气血沸腾,偷眼昏花。
石之轩、宋缺两人瞳孔骤缩,心里道:“这绝对是超脱大宗师之上的力量,这难道就是‘破碎虚空’的力量。”
……
17 诸天武道·殊途同归
大隋学院。
宁道奇震撼道:“老道输了,陛下已经达到‘破碎虚空’境界了吗?”
张达摇了摇头,说道:“何为‘破碎虚空’?”
宁道奇、石之轩、宋缺一愣,关于“破碎虚空”,他们还真没有具体概念。
宁道奇沉吟道:“所谓破碎虚空应该就是打破天地束缚,飞升仙界。”
“那朕飞升仙界了吗?”张达笑道:“在朕看来,‘破碎虚空’应该是一种境界的锐变,生命质变的一个阶段。”
“凡人练武强身健体,开发身体潜能,朕谓之为外功境。”
“当凡人将身体的潜能都激发出来,修炼出真气,可谓第一次生命锐变,正将之命名为内功境,这也是道家所指的炼精化气。”
“天地间有名山大川,亦有洞天福地,在这些地方修炼真气,事半功倍。”
“武者在这些福缘之地采纳天地之气,达到练精化气的巅峰,神而明之,步入第二境界,练气化神,朕谓之为练气境。”
“这是第二次锐变,武者始有灵,朕将之称为元神。”
“武者元神大成,开始师法自然,感天悟地,领悟天地太极,至阳和至阴圆满结合,达到破碎金刚的境界,便是道家所言练神返虚,朕亦将之称为练神境。”
“综上,外功境、内功境、练气境、练神境,四大境界是生命进化的历程。”
张达顿了顿,说道:“四大境界不过是凡人境界,在这之上便是天人境界。”
“所谓天人境界,不在拘泥于从血食中获取能量,而是从宇宙天地中吸取雷电之力,此雷电并非天地之间的雷霆,而是存于世间无处不在的力场。”
“达到这种境界,已经可以超脱天地,支身遨游宇宙,无虞生存危机。”
三人内心大震。
宁道奇问道:“陛下达到这种境界了吗?”
张达微微一笑,转首看向三千石碑,说道:“天人境界就在着三千石碑之中,朕的道不适合你们,你们却可以从这三千石碑中领悟自己的道。”
宋缺眼神闪烁,内心犹疑,拱手道:“臣敢问陛下天人境界是否长生?”
张达饶有兴致地看着宋缺,说道:“天人有五衰,生、老、病、死、苦,若能历五劫而不死,可得长生。”
石之轩皱眉道:“敢问陛下何为长生?”
张达眼睛一亮,深邃的眼眸凝视着石之轩,说道:“你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证明你已经对天人五衰有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