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牛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报纸糊墙
“月饼盒子,做一套两块钱。”马从戎立马进入了战斗状态。
“能拿回去做不?”家里老人小孩的,还有那些无所事事的不差钱的邻居,随便搭把手也能帮不少忙,在家里做效率高。
“行,不过你得先做一个给我看看,合格了才给领料。”带回家是肯定的,罗蒙他们这儿的店面总共才这么大,一会儿人家店里的人还干活呢,总不好把地方都给占了。
“老板,你这东西挺麻烦啊,又是盒子又是盖子又是袋子的,三件套呢,工钱再涨涨呗。”
很快就有人开始讲价了,两块钱的手工在他们这儿已经算是很高的了,不过钱这个东西不嫌多嘛,这个年轻老板一看就是个有钱人,说不定他嘴上一松,他们就能多赚不少钱。
“两块钱还少啊?”马从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阔少,这丫是个生意:
“我跟你们说,彤城那边的印刷厂直接往外边派活,也就一块二,要不是眼瞅着中秋节就要到了,我才不花这个冤枉钱呢,这纸盒看着挺麻烦,其实人家印刷厂前期工作做得好,该压痕的地方都压实了,做起来半点不力,手脚快的,一天做五十个就跟玩儿似得,要有人搭把手,一天做一百个也不难,你们帮我做几天纸盒子,中秋的过节就有了……”
经过马从戎这一番滔滔不绝的演说,这些人笑嘻嘻的也不讲价了,纷纷坐下来学着做纸盒子,马从戎就教他们该怎么折怎么粘,整得跟个专业派手工活的似的。
“胶枪烫了就关掉电源冷却几分钟……对,就这样……哎呦姑娘,你这手工是不是糙了点……”
“你这样品不就是这样?”姑娘指了指那个马从戎自己做的纸盒子,说实话,手工真不怎么样,也不知道他小学的劳技课到底上没上。
“……你照这个来。”马从戎说着就从桌上拿了个肖树林新出炉的纸盒子给他做样品,要是做手工,罗蒙也不行,他就觉得一个装月饼的盒子,一般过得去就行了,没必要整得跟艺术品似得。
“这样的,两块钱怕是做不下来。”姑娘笑嘻嘻地拿着那套月饼盒子端详,肖树林的手工那真不是盖的,看着这一个个整齐漂亮得像艺术品一样的月饼盒子,罗蒙也觉得挺骄傲,他们家肖树林就是多才多艺啊。
这一批手工派出去,当天晚上马从戎就了一批回来,在牛王庄找了几个人连夜往里边装上月饼,第二天一早马从戎就跟他们店的采购车一起回了彤城市,倒是留了一个人在这边主持月饼盒子的事,不过罗蒙和肖树林罗红凤还是不了要帮忙。
帮忙的好处是月饼盒子随便用,眼看着中秋节就要到了,作为牛王庄的主人,罗蒙也是要给员工发福利的,那些城里来的短工就不说了,中秋节晚上有在牛王庄的到时候再说,长工的话,像那些一直在四合院干活的老人,罗蒙怎么都是要表示一下的,一人一盒月饼,没说的。
还有罗红凤手底下的那些员工,这回也一起发了,另外还有村里早上做包子的那几个,也不能把她们给忘了。
村里其他人家也是家家户户都发了一盒,大湾村说是一百多户人,其实真正住在村里的也就那么几十户人,这会儿还有不少人在外边打工,家里有人的总共才三四十户,罗蒙如今好歹也算是大湾村首富了,偶尔惠及乡邻还是很有必要的,再说这些月饼都是自己做的,盒子也是白来的,不了多少钱。
村里的人吃了罗蒙家的月饼,很快就有人说要买的,有寄出去给外边的家人的,也有送亲戚的,还有拿出去送礼的。大湾村的村民这大半年过得很不错,入见长,大家花钱也舍得了,一盒月饼罗蒙给他们优惠价八十八,有些人出手就是好几盒,其中就以村长罗全顺和他大儿子罗汉荣买得最多。
中秋这段时间忙是忙,赚钱也很不错,罗蒙这么实打实地卖,每天的入都已经叫他合不拢嘴了,更何况是奸商马从戎那边。
八月十四这天傍晚,马从戎没什么事就早点回家了,刚好他们家老爷子正坐在院子里听小曲儿,见孙子回来了,手里还提了一盒月饼,顺手就接过来了。
马从戎进屋去洗澡,他爷爷就从盒子里掏月饼吃,这一年的月饼是真好吃啊,老爷子这几天就没少吃。他熟门熟路地打开盒子,“啪”一声,有个塑料袋就掉地上了。
老人家捡起来看了看,三个月饼,其中一个被摔成两半了?他又把袋子放到桌面上,拿出那两半月饼对了对,花纹对不上……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狗爹为了跟他儿子团圆,十四晚上就带着他们家老板上牛王庄来了。
丫丫这二货总算是见着亲人了,这段时间牛王庄上天天飘着月饼香,偏偏罗蒙还不让它吃,丫丫那个委屈啊,那个气愤啊,跟罗蒙抗议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
“啊呜呜呜……”丫丫告诉狗爹它想吃月饼。
“丫丫乖,想爸爸了吧。”狗爹亲昵地摸了摸它的狗头。
“啊呜啊呜啊呜!”它就是想吃月饼了!
“丫丫别生气





牛男 分卷阅读185
,爸爸这回要待好几天呢。”狗爹蹲在他儿子身边,一脸讨好地说道。
“啊呜!呜!”月饼!月饼!
“上个星期没来是爸爸不对,丫丫你在牛王庄上要乖乖的,要听罗蒙的话……”
“呜……”原来爸爸也被罗蒙策反了,丫丫伤心地垂着头,悠悠地离开了,果然,这个世界都已经被罗蒙占领了吗?
丫丫走了,狗爹自然是要追的,狗爹走了,狗爹的老板自然是要追的,于是山坡上就只剩下出来迎接他们的罗蒙和不明所以的东南西北了。
“你们可不要跟丫丫学。”罗蒙最近发现,那只二哈不仅会使性子,还会玩忧伤,对一只狗来说,这真是恶习中的恶习。
“呜!”东南西北齐齐应了一声,表示明白。
“乖,明天给你们买肉骨头吃。”罗蒙很是大方地说道。
“汪!”这哥儿几个清脆地叫唤几声,都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罗蒙,还使劲冲他摇尾巴。
可怜东南西北兄弟几个这还是头一回过中秋,不知道中秋节是个大日子。明天的肉骨头跟它们乖不乖完全没关系,就算是刚被人扇完屁股的皮猴,那也是要加餐的,所以说,阅历不够就是容易被人骗啊。
103
103、最新更新...
中秋节这一天,罗蒙的母亲刘春兰接到一个长途电话,电话是从大西北那边打来的,打电话的是她的姐姐刘云,接到这个电话刘春兰才知道,原来她的姐夫,也就是罗蒙和罗红凤的姨丈,两个月以前已经过世了。
刘云考虑到路途遥远,在之前的联系中,她也觉得妹妹一家日子过得一般,千里迢迢的就不让他们跑这一趟了,所以办丧事的时候就没有告知刘春兰。
刘春兰和刘云上一次联系是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关于他们家这一年的变化,刘春兰之前也没打电话跟刘云说过。
这一次刘云打电话过来,是想跟刘春兰商量,她想回故乡住一阵子。如今她男人没了,儿女也都成家了,她一个孤老太婆,不知道怎么的就思念起故乡这片大山来了。
刘春兰让她放心过来,别说今年家里的情况比往年要好上许多,就算是不好,那还能差了她一张嘴一双筷子吗?
八月十五晚上吃过团圆饭,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的时候,刘春兰就对罗蒙和罗红凤说了她自己小时候的事。这些事罗老汉是知道的,罗蒙他们姐弟两个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只知道他们家从前就和外婆家不怎么往来,和城里的两个舅舅也很少联系。
刘春兰的娘家从前就住在大湾村上去一点的一个村子,走路也就一个多钟头的路程,家里兄弟姐妹五个,老三长到十来岁的时候夭折了,最后就只剩下两个男孩两个女孩。
按他们这个地方的风俗,男孩是要继承家业给父母养老送终的,女孩嫁出去以后,就只要逢年过节给爹妈送点东西或者给点礼钱就可以了,并不用给他们养老。
所以问题就出来了,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觉得男孩长大了才是自己家的,女孩养得再好那也是别人的,谁家要是没儿子,除非是招赘,要不然老两口晚年就没保障了。
刘云是他们家的第一胎,她爹妈,她爷爷奶奶,都心心念念盼着这能是一个男孩,结果生出来一看是个女娃,公婆就对这个儿媳妇诸多不满,男人也不给她好脸色看。而刘云她娘,就把自己受的气全部发泄在了这个女儿身上,小的时候就不好好带,稍微长大点就让她做家务照顾弟妹。
罗蒙的母亲刘春兰排行老四,虽然说是上不着下不落的不招人疼,但那些倒霉事倒也轮不到她头上,上边还有个大姐顶着呢,等后来她大姐跑了,许多家务这才落到了她肩上。
刘云的性子也不是软弱的,小时候那是没办法,父母就是天,她想反抗也反抗不了,窝窝囊囊地过了十几年,等她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家里就不太平了。
母女俩隔三差五就要吵一架,有时候都能打起来,家里的几个男人也都不管。刘春兰那时候还小,每次家里一闹腾,她就只能找个地方窝起来,得被殃及池鱼。村子里的人都劝刘云别跟她妈吵,再吵下去姑娘家的名声就坏了,以后谁敢要啊?
刘云的名声到底坏没坏,刘春兰她也不知道,那时候她还小呢,就知道后来他们山里要修路,来了一个部队来的勘探队,刘云就跟队里的一个西北小伙儿走了。
她走的前一天晚上,还劝刘春兰跟她一块儿走,她说她们娘这些年使唤她使唤惯了,以后她走了,家里那些活儿肯定得落到刘春兰身上,她们爹不疼闺女,也懒得跟媳妇闹腾,所以根本也不管,让刘春兰跟她走。
说到这儿,刘春兰忍不住抹了抹眼泪。当年她就是个农村里的小丫头,啥也不懂,从前有大姐顶着,真正在家里也没受多少委屈,想走的决心本来就不坚定。
加上那段时间她娘又给她吹耳边风,说西北那边啥都没有尽是沙子,吃的饭,睡的床,到处都是沙子,外边的人还凶悍,个个跟强盗似得,看谁家的丫头长得好,就抓回家当媳妇,不听话就用铁链锁起来……
最后刘云走了,刘春兰在家里留了下来,就像刘云说的那样,家里的活儿果真就落到了她年幼的肩膀上,可是刘春兰不像刘云丁点大就被逼着干活了,一下子让她做那么多事,根本弄不好。
有一年冬天她煮猪食的时候没煮透,家里那头猪吃了几顿眼看着就不好了,她爹骂她娘,她娘回过头来就打她,打完了还让她到沟里去洗衣服,之后她就病上了,发了高烧,差点没把小命给烧没了。
这一年冬天她爹把她娘吊起来打,打去了半条命,这个庄稼汉子这回真的很生气,至于他到底为什么生气,刘春兰到现在也没能琢磨清楚。
许是因为大女儿的出走给他留下了心病,许是小女儿那会儿病得实在太惨,许是外面的风言风语叫他没了面子,反正他把媳妇打了,村里人都说他打得好。
那以后刘春兰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一些,长到十七岁,就嫁给了罗老汉,转眼两人就一起过了大半辈子,如今连罗红凤都有两个女儿了。
十多年前,那时候整个大湾村就只有村长罗全顺家有电话,刘云也不知道怎么打听到的,往罗全顺家打了一个电话,说找刘春兰,然后这对姐妹俩才终于联系上了。
这些年她们每年一两个电话,除了第一回,以后能说的话题其实并不多,大概就是相互报个平安,说一些儿女的事。
去年十二月刘春兰




牛男 分卷阅读186
给刘云打电话,她也没说自己男人病重的事,算算年纪那男人今年也还不到七十,大概是年轻的时候累狠了,勘探队的人总在山里钻,吃的睡的都不好,怕是落下病根了。
几天以后,刘云和她大儿子先是坐飞机到了彤城,然后又从彤城坐汽车到了永青。
罗蒙从肖树林那儿借了车子,载着刘春兰到县里去接人。这老姐妹两人几十年以后再重逢,难又要落下一些心酸抑或是欣喜的泪水,刘春兰就光顾着哭了,罗蒙倒是细细看了看他这个从来没见过面的大姨。
六十多岁的妇人,不胖不瘦,腰板挺直,眼里含着泪水,脸色也没多少血色,可能是旅途劳动,也可能还没从她男人逝世的悲痛中缓过来。但是细看她的眼睛,你就会知道她绝不会轻易被悲痛击垮,这个妇人的眼中有磐石,生命中无数的酸甜苦辣都已经被岁月沉淀,现在她的内心强大而安静。
刘云的大儿子名唤纳茂成,四十多岁,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那种粗犷是罗蒙他们这片地方的人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就算是牛王庄上块头最大的罗志方,往纳茂成跟前一站,俨然也成了斯文人。
不过这个西北大汉现在的神显然很不好,性格也有些拘谨,除了刘春兰问他话的时候,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静音状态。
当天晚上他们母子俩都住在村里,纳茂成就睡阁楼,从前柳茹华刚来的时候住过的那个小房间,罗蒙那个房间腾出来给他大姨住,自己睡在牛王庄。
反正那条蛇和那只黄鼠狼现在已经知道他经常睡的两个地方的位置了,村里找不到他就肯定会改道去牛王庄。两个地方要是都找不到,那当天晚上村子里就热闹了,牛王庄上高手太多,这两只都在那边吃过亏,所以每回过去都是悄悄的,闹腾那是没胆。
第二天凌晨刘春兰起来干活的时候,这对母子也起床了,刘春兰赶他们去多睡会儿,刘云却说自己昨天在路上睡多了,这会儿睡不着。两人也不去闲着,她儿子纳茂成搬蒸笼那真是一把好手,一锅馒头蒸熟了,厚厚的一叠蒸笼堆得老高,他一下就能给它都搬起来,
一笼馒头蒸出来,刘春兰又煮了一大锅粉丝,有薯粉又米粉,还有蛋花和切得细细的白菜丝,再撒上一大把葱花,倒进去一小勺香油,一时间屋子里香味四溢。
刘春兰招呼大家先吃饭,吃完了才有力气干活,纳茂成就着一碗汤,馒头吃了一个又一个,转眼间小半笼馒头就都进了他的肚子,那可是大蒸笼。
“怎么样?我们家的馒头好吃吧?”刘春兰笑眯眯地问他,虽然是头一回见面,刘春兰却对她这个大侄儿满意得很,看哪儿哪儿都觉得顺眼。
“好吃!”纳茂成点头,他们家乡那边也不缺牛奶,原本他以为他们那边的牛奶已经是最好的了,但是吃过罗蒙家的奶馒头,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
“多吃点,晚一点罗蒙还去镇上运早餐呢,你俩没啥事也跟他一起,去尝尝红凤店里的东西。”刘春兰使劲招呼他们多吃,生怕这对母子俩跟她客气。
“这都吃饱了,哪还能吃得下?”刘云笑看着自己儿子把奶馒头吃了一个又一个,也不说他,自从他爹走了以后,她这大儿子看着就焉了,从前恁爽朗的一个汉子,生生把自己弄得跟只瘟鸡似得,能吃好啊,能吃能干,很快神头就该回来了。
上午做完馒头包子,刘春兰就带着刘云母子上牛王庄,本来就想带他俩到处逛逛的,没想到这俩人还甩开膀子干上活儿了。
先是刘云在四合院里跟人一起做起了月饼。中秋节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牛王庄上的月饼却依旧还在做着,网上还有不少人要买,极味楼那边也要求罗蒙继续供货,月饼本来就是糕饼甜点中的一种,想吃的话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不一定非得在中秋节。
做月饼的手艺得学,牛王庄上这些老人已经跟着胖厨侯俊学了有阵子了,现在已经不怎么需要侯俊上手了,他们自己就能做。刘云刚来,其他的不会,洗豆沙这活儿学起来最快,她就干这个,边干还边跟别人说话,渐渐就融入到了四合院的人群当中。
一会儿纳茂成也跟边大军他们一块儿搭上大棚了,罗蒙见他干得起劲,也不怎么拦着。这对母子俩初来咋到,对哪儿都不熟悉,非要把他们当客人招待的话反而不自在,由着他们自己高兴就成了。
显然刘春兰也是这么想的,她也没拦着刘云干活,自己还在一旁跟大伙儿一起干上了,刘云赶她回去补觉,她说这个时间从来不睡的,要睡都是等到中午吃完饭以后。
中饭罗蒙就让侯俊多做点饭菜,刘春兰打电话让罗红凤他们也过来吃,众人吃到一半的时候,罗老汉才赶着牛群过来了。
如今罗蒙家待产和刚生完牛犊的母牛数量增加不少,罗老汉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之前罗蒙好几次都想找个人帮罗老汉分担一部分工作,但可惜一直没物色到合适的人选,一直就拖到了现在。
这会儿看着饭桌上的纳茂成,罗蒙便再次起了这个心思。
之后几天罗蒙便开始留意起了他这个远道而来的表兄纳茂成,发现这汉子粗中带细,尤其爱护牲口,每一次听到母牛的叫声有点不一样,他就要过去仔细擦看一番。
在养牛养羊这些事上,他显然比牛王庄上这些老员工要有经验许多,罗蒙家这些母牛之所以让他们这些门外汉养了这么久都没出问题,基本上靠的就是罗蒙的那一眼灵泉,罗蒙常常往水牛们喝水的水槽来放灵泉水,母牛们喝了泉水,不仅产的牛奶好,它们自己的体质也好了许多。
这汉子一看就是那种没多少花花肠子的,干活说话也都很实在,罗蒙在和他的谈话中得知,他们家有一大片土地,好好种的话,每一年成还不错。
但是前年他们旁边一个农场扩张到他们家的土地边缘,农场那边的人已经找他说过几次了,想把他们家的地租下来,纳茂成一直都没有答应,因为他只会种地养牲口,把土地租出去,他就没办法养家糊口。
纳茂成家里有兄弟三个,说起来,当年刘云初为人母的时候,还想着自己要是生了女儿,一定会好好疼爱,让她成为一个幸福的姑娘,可惜他们家似乎没有女孩缘,刘云夫妻俩只生了三个儿子,闺女没一个。
后来她这些儿子长大成家了,大儿子生了一个男孩,二儿子生了两个男孩,三儿子今年年初刚生了个娃娃,也是个男孩,依旧是一个女孩都没有。所以这一次刘云来到妹妹家里,看




牛男 分卷阅读187
到罗红凤和她的两个女儿,心中也喜欢得很。
纳茂成的二弟是做生意的,早些年已经住到县里去了,三弟是个大学生,学建筑的,在城里上班,娶了一个城里的姑娘,那姑娘的娘家也很是照顾他们小两口。
他二弟和三弟都过得不错,家里的土地一直都是他这个大哥在使用,他俩谁也没计较过。但是纳茂成并不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家那块地非常肥沃,地势平缓可以机械化种植,也可以种植牧草养牛养羊。
如果这片土地真的租出去,他自然要跟两个弟弟平分租金,就像他们现在每个月都都给母亲同样数目的生活一样,只可惜他除了种田再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艺,于是只好就这么厚脸皮一直拖着。
刘云这一次回来,其实并不打算再走的,这几天她在这里生活,心里十分安逸踏实。她打算在村里买一栋老房子,然后就在这里度过自己的晚年,直到老死,她已经跟儿子说好了,等她死了,就把自己的骨灰带回去,和她丈夫埋在一起。
罗蒙知道这个事以后,就带他们去了打铁铺,虽然牛王庄也不错,但是要过日子的话,还得是打铁铺,牛王庄上的四合院说到底还是属于工舍,打铁铺才是真正生活的地方。
罗蒙给他们看了一间小屋,刘云房前屋后楼上楼下看了许多遍,越看心里就越喜欢,听说这个院子其他人都是租住的,她也要给房租,她倒是有钱,三个儿子每个月给的生活她也花不完,可惜罗蒙能吗,他又不是想钱想疯了。
说起来他们家现在还有走动的亲戚那真是不多,这个刘云,几乎可以说是硕果仅存。
罗蒙他爹罗老汉本来就是家里的独苗,兄弟姐妹一个没有,远方亲戚倒是有几个,但是太远了其实也就不怎么亲。刘春兰倒是还有两个兄弟,不过他们两家人都早早住到城里去了,从前也不曾提携过她这个生活在农村的妹妹,现在刘春兰自然也不能想着他们。
之前罗红凤结婚了,他们倒是多出来一门亲家,如今她也离婚了,亲家变冤家。
安顿好他娘以后,纳茂成就打算回去了,他临走之前的那个晚上,罗蒙找他说了一会儿话,问他对牛王庄印象怎么样,想不想来这里干活?
纳茂成听罗蒙这么说,也是吃了一惊,因为罗蒙之前一点口风都没透,事实上罗蒙之前不说,也是担心自己万一提了,纳茂成又不愿意,接下来几天两家人会有些尴尬,所以才把话留到了这时候才说。
“你也不用想着咱俩是表兄弟,你要是来了,也是跟边大军他们一样干活拿工资,我也给你安排一间大屋,你可以带嫂子侄儿一块儿到这边生活,反正别的工人什么样你就什么样,最多逢年过节的时候,咱两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罗蒙见纳茂成还是有些犹豫的样子,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给他听了,其实他也不太想请个亲戚在牛王庄上干活,但是这几天他看这纳茂成,就觉得他人不错,实实在在的一个庄稼汉子。
“我再想想。”纳茂成心里已经有些动摇了,但是他也觉得在亲戚手底下干活是非太多,总还是有些排斥。
“你要是想通了,就把地租给他们吧,趁现在谈个好价钱。”罗蒙又说道。
人家农场要扩张,纳茂成家的那块地他们势在必得,纳茂成现在还能拒绝,等再过一阵子,就未必拒绝得了了,人家肯定有的是办法让他拒绝不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罗蒙也不希望他刚刚认的这个表兄做那些无谓的抗争,毕竟现在他们要是把地租出去,拿到一笔钱,再到自己这边来干活,夫妻俩各赚一份工资,日子也是不错的,没必要为了一口气非要拿鸡蛋去碰石头。
1...5556575859...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