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殿下,剃头匠来了。”晋江进来禀报。
太子:“把弘晏、弘曜、弘晋和弘皙叫过来,跟孤一起剃头。”
“四位阿哥在前院。”晋江道,“奴才来的时候听到三阿哥要给二阿哥剃头。”
太子猛地起身:“这个弘晏,越大越调皮。”说着话就往本殿去。
一个时辰后,五个半光头出现在毓庆宫,一个比一个亮。石舜华见状,顿时忍俊不禁。太子气得抬手就要揍她。然而,还没迈开脚,双腿就被两个嫡子抱住。
“你们又干什么?”太子问。
小哥俩异口同声:“不能打额娘。”
太子愣了一瞬,不禁扶额:“孤什么时候要打你额娘?”
“阿玛的手。”弘晏指着太子刚刚放下的有胳膊。
太子浑身一僵:“你额娘脸上有个蚊子。”
“是吗?”弘晏还是小,立刻松开太子,跑到石舜华身边,“额娘,给你蚊子拍。”
石舜华接过来:“天气热,你们别往外跑了,就在屋里玩儿。弘晋,吩咐嬷嬷把你的东西拾好,明天再去国子监。等你皇玛法同意改上书房的上课时间,你再回宫。”
“嫡额娘,我不想去上书房。”弘晋说。
石舜华不解:“上书房的师傅都是大学士。”
“我有次歇息的时候,跟十四叔去过上书房。”弘晋道,“上书房的师傅授课很无趣,没意思极了,我想去国子监。”
太子坐到石舜华身边:“怎么个有趣法?”
“国子监的师傅授课时会讲民间故事。”弘晋道,“有时候还会领着我们去郊外,亲自感受一下古诗里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上书房的师傅就不会。”
太子不信:“国子监的师傅都这样?”
“不啊。”弘晋道,“只有教儿子的几个师傅这样。儿子隔壁班的师傅就不准他们玩。功课没做完,师傅就用戒尺打手心。”
太子:“教你的几个师傅是一开始就这样?”
“好像是。”弘晋蹙眉道,“又好像不是。”
石舜华:“弘晋去国子监时才四周岁多一点,国子监从未过这么小的监生。但他是皇长孙,国子监祭酒不敢不,可是下弘晋,又不能按照大孩子来教,便挑几个授课有趣的师傅教他们。”
“好像是。”弘晋仔细回想,“大家都说儿子的师傅最好。还说他们是博士,都是正五品以上,除了祭酒,数我的师傅们官衔最高。”
石舜华:“看来国子监的好师傅教你们班。弘晋,你们班有几个人?”
“二十几个。”弘晋掰手指算了算,“好像是三十人,我没算过。”
“都有谁?”石舜华问。
弘晋想了想:“张英张大人的孙儿,康亲王的侄子,还有索大人的孙子,还有”
“孤知道了。”太子道,“这些人以后无需参加科举,师傅才对你们这么宽松。”
石舜华:“去年十月份,朝廷令宗室及满洲诸生应乡试、会试,下次春闱时,估计也会令他们参加科考。”
“自从出了个卖官卖爵的纳兰明珠,七品以下的官可随意买卖。”太子道,“提前买个九品芝麻官也不用参加乡试、会试。”
弘晋睁大眼:“用银子买?”
“是的。”太子道,“你赶明儿回来,跟那些人一个班,以后学不了多少有用的。”
弘晋点了点头:“可是,可是像嫡额娘这么有钱,是不是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
太子瞬间黑脸。
石舜华想笑:“是这样的。弘晋,想要个什么样的跟嫡额娘说,嫡额娘现在就可以给你买。”
“我,我才七岁啊?”弘晋伸出手指头。
石舜华:“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能使磨推鬼。嫡额娘有银子又是太子妃,甭说七岁,即便你一岁,嫡额娘也能给你弄个九品芝麻官当当。”
“嫡额娘,您还是别说啦。”弘晋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脸黑如铁的太子。
石舜华扭头看向太子:“不能说真话啊?”
“气死孤对你有什么好处?”太子盯着她问。
石舜华:“坐江山的那位又不是你,你生哪门子气。再说了,你生气也没用啊。卖官卖爵这一块汗阿玛不大刀阔斧整治,把纳兰明珠关起来,还会有千千万万的纳兰明珠。”
“孤还用得着你说。”太子白他一眼,“孤去乾清宫看看。”
康熙托着下巴打盹,听到脚步声猛地惊醒,看清来人不禁揉了揉眼:“保成没睡午觉?”
“没有。”太子道,“儿子心里有事睡不着。早先御史上奏宗室‘违制’那事,后来儿臣令礼部和宗人府查了。‘违制’的王公大臣当时答应逾制的地方一定改,可他们大概觉得这事是儿臣经手办的,不是您下的诏旨,把礼部和宗人府的官吏糊弄走就没动静了。”
康熙紧紧皱眉:“你令礼部去查查,把阳奉阴违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14
的那些人记下来呈给朕。”
太子:“儿臣这就去办。”给康熙行了礼,转身就使人去找礼部尚书要名单,出出堵在心中的那口闷气。
七月初七,乞巧节这天早朝,康熙提到“逾制”一事,数半官员下意识看向站在最前面的人。
康熙见状,满脸不快:“看太子做什么!?贝勒住亲王府邸,郡王也住亲王府第,贝子也住亲王府邸,还有没有一点规矩?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逾制这事是朕令太子严办。你们倒好,仗着太子年轻,欺上瞒下,好大的胆子!”
“臣等不敢。”康熙话音一落,王公大臣连忙低头请罪。
康熙听腻了这句话,正想开口就看到垂手站着的一众儿子,猛地想到他九儿子的宅子又窄又小,宗室子弟的宅子又宽又大,顿时怒上心头,令礼部和顺天府尹严查,不听令者严办。
太子偷偷往后看一眼,见许多大臣耷拉着脑袋,一副死了爹娘的样子,顿时乐上心头。回东宫的时候走路生风,见着石舜华就说:“把孤的酒拿出来。”
“什么事这么高兴?”石舜华好奇。
太子道:“宗室逾制解决了。对了,去海上讨生活的八旗兵丁当海盗这事,孤一直没跟汗阿玛细说,只在奏折里大概提一下,他们找到别的赚钱门路。如今汗阿玛回来了,孤该怎么跟他说呢?”
“实话实话。”石舜华道,“那些兵丁种地不行,经商不行,噶尔丹一死也不用他们上战场,走科举之路也走不通,汗阿玛没别的办法。即便汗阿玛觉得当海盗丢人,也只能默许。”
“如果汗阿玛召他们回来呢?”太子问。
石舜华:“六七千人的俸禄可不是个小数目,汗阿玛愿意闲养着,兵部尚书也不同意,各旗旗主也有意见。”
“嗯,叫汗阿玛烦去。”太子道,“省得他一闲下来就想着年轻的庶妃。”用了早膳就去乾清宫禀报这事。
不出太子所料,康熙听到八旗兵丁当海盗,想也没想就要召他们回来。早有准备的太子便问,人回来了怎么安置,回来后养不活妻儿是不是朝廷养。康熙语塞,挥挥手示意太子退下,好几天没再提这事。
太子以为他爹默许了。七月十三日,胤来到东宫跟太子说,康熙吩咐他去一趟天津卫,处理八旗兵丁当强盗一事。
“汗阿玛要处置他们?”太子忙问。
胤:“不是。汗阿玛怕那些兵丁闯大祸,又抽几个务实的将军管着他们。二哥,如今京城好些人都知道那些兵丁在海上当强盗发了财,听说已经有人决定跟他们一起去了。长此以往下去‘强盗’比天津卫的水师还多。”
太子:“有圣旨吗?”
“这事哪能发诏旨。”胤道,“再说了,真有圣旨,汗阿玛使个太监过去就成了,哪还用我亲自过去。”
太子道:“既然这样,你过去把他们打散分到各个水师手下。”
“这样也行。”胤想了想,“有他们在海上,北边的红毛子,东边的倭寇,南边的洋人都不敢祸害咱们的渔民。要不要跟汗阿玛说一声?”
太子道:“你去禀报汗阿玛,别说是孤的主意。不然汗阿玛该以为孤先前故意隐瞒他。”
“弟弟知道该怎么说。”胤道,“我这一走得好几天,十三弟那边你看着点。”
太子摆摆手,示意他尽管放心,转头就把这事推给闲不下来的石舜华。
石舜华第二天使小顺子去找专门给太子剃头的剃头匠。
太子听奴才说太子妃找她有急事,到东宫一看剃头匠正在给几个小儿子剃头,真想把人踢出去:“你疯了啊?”
“百天不剃头,爷想想会变成什么样。”石舜华问,“前面半寸,后面辫子,不伦不类,你就算长妾身这样也丑的刺眼。”
太子皱眉,小声问:“你怎么这么笃定汗阿玛会册封她?”
“汗阿玛喜欢十三弟。”石舜华道,“观十三弟长相,章佳氏应该是个美人。三十岁的章佳氏还年轻,汗阿玛看到她这么年轻就走了,还给他生两女一子,不封妃也会封嫔。”
太子:“孤那天提到十三弟担心他额娘都瘦脱相,汗阿玛当天就去看章佳氏,确实很在意十三弟。但仅此一次。半个月剃一次头,别人还以为孤疯了呢。”
“你的毛发长得快。”石舜华道,“一天不刮胡子都扎人,你十天剃一次头,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太子瞥她一眼:“孤打今儿起不刮胡子,非得把你的脸扎花不可。”
七月二十五日,上午,石舜华拿着拨浪鼓逗两个闺女,听到急促的敲门声猛地起身,就看到晋江跑进来:“主子,十三爷的额娘去了。”
“爷呢?”石舜华问。
晋江:“在詹事府。”
“谢嬷嬷,阿笙,去十三弟那里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石舜华道,“晋江,去找太子,记得跟太子去乾清宫,他知道什么意思。”
晋江:“皇上去后宫了。”
石舜华坐下:“看来被我猜中了。没事,汗阿玛不会在那边待太久,叫爷去乾清宫等着,他不方便去后宫。”
“奴才记下了。”晋江打个千转身就跑。
章佳氏只是庶妃,她病故的消息传出来,惠宜德荣也只是使管事嬷嬷过去,没有亲自过去送她最后一程。
康熙到章佳氏住的偏殿,就看到满屋子奴才看着胤祥和八公主、十公主趴在床边大哭。只需一眼,康熙就觉得屋里憋得慌,走到院里看到两个熟人,眉头微蹙:“你们怎么来了?”
谢嬷嬷:“禀报皇上,太子妃想着十三爷年龄小,没经过事,就使奴婢和阿笙过来搭把手。”
康熙望着毓庆宫的方向,叹气道:“太子妃有心了。”
第116章讨价还价
太子和石舜华成亲四年多,孩子生了四个,同床共枕上千个夜晚,对她不是十分了解,也有个七八分。晋江的话没说完,太子就知道石舜华提醒他去乾清宫安慰他爹。
康熙死过三个皇后,好几个妃子,无数庶妃,在太子看来早已习惯死女人的康熙至多难过一刻钟,不能再多。
太子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并不是很伤心的康熙,便回到东宫找石舜华。
章佳氏分位低,参加皇家家宴也是坐在角落处。石舜华身为太子妃,坐在仅次于太后的位置。两人离得很远不说,有几次家宴正好赶上章佳氏生病没法去,以致于石舜华嫁进皇家四年多,愣是不知道章佳氏长啥样。
听到太子问他都不知道章佳氏是黑是白,该怎么劝康熙。石舜华脱口而出:“妾身也没见过啊。”顿了顿,“爷以前怎么安慰汗阿玛?”
太子:“除了太后太后病故,孤陪汗阿玛一起哭以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15
外,没安慰过他。”看到石舜华不敢置信,“后宫那些女人品级低的孤都没见过,不知道她们生前做过什么,孤安慰汗阿玛也只能干巴巴说,汗阿玛,您是皇上,保重龙体,江山社稷还指望你,别太伤心?这话你听着假不假。”
“佟额娘走的时候?”石舜华问。
太子:“那时候汗阿玛把老四交给孤,孤忙着安慰悲痛欲绝的老四呢。”
“这事……”章佳氏于石舜华就是三个字,乍一听到章佳氏病故,石舜华想到的是胤祥会多么伤心,康熙的态度,根本没想过死者本人,一时也不知道该从何安慰,“爷就随便安慰汗阿玛几句,然后提醒汗阿玛十三弟兄妹三人都还小,章佳氏走了没人看顾他仨。”
太子:“这个可行。汗阿玛该回来了,孤出去看看。”到外面问当值的侍卫,果然,康熙已经回来好一会儿了。
太子看到康熙的脸色不像是很难过,一点也不意外。他爹这一年来不是去塞外就是去江南,身边又有年轻讨喜的庶妃伺候,要不是章佳氏病故,估计都想不起这个人。
太子顿时确定康熙去送章佳氏最后一程是因为胤祥,便不痛不痒安慰康熙几句,就转到胤祥兄妹三人身上。
康熙撩起眼皮:“谁照看胤祥和小八、小十?”说话间,脸上的黯然消失殆尽。
太子不得不承认,他媳妇儿说得对,他爹确实很不像样:“十妹才八岁,这么小的年龄,没个长辈照看,很容易被奴才养歪。”
“十三和十四的院子相邻,他俩也挺好,朕叫德妃照看一下。”康熙想了想说。
太子有点惊讶,他媳妇跟德妃可不对付,于是便说:“汗阿玛,您忘记四弟那时候,德母妃说四弟年龄大了,不用她照看。四弟那时候才十岁,比十三弟小三岁。”
康熙一窒:“你觉得谁合适?”
“儿臣本来想着佟母妃,她无儿无女想来也有工夫照看他仨。”太子说的佟妃是佟皇后的妹妹,康熙的表妹,“弘晏额娘说她没养过孩子,觉得宜母妃挺合适。她把四妹养得挺好,十一弟和十三弟年龄相仿,想来也能合得来。”
康熙不由自主地想到归化城传来的消息,四公主把额驸拾的服服帖帖:“这事孤再想想。梁九功,使王以诚宣礼部尚书。”
太子闻言,愣了一下,到东宫就去找石舜华:“被你猜着了,汗阿玛有意追封章佳氏。”
石舜华:“很正常。七弟的额娘,八弟的生母,还是十二弟的生母,生前不升分位,死后也会追封。汗阿玛对他的女人很无情,但真在乎你们兄弟。”
“要不是这次的事,孤真没看出来。”太子道,“你什么时候注意到的?”
石舜华:“第一次见八弟的时候。”
“这么早?”太子惊讶。
石舜华:“八弟生母身份低,出生在延禧宫偏殿,在和九弟、十弟相处时,八弟没有因十弟的额娘是贵妃,九弟的额娘是四妃之一而曲意迎合他们。
“人都有喜好厌恶,上书房的师傅也不例外。八弟的生母出身辛者库,那么多师傅总有几个瞧不上八弟的出身,偏爱九弟、十弟。
“八弟若是在上书房不受待见,他纵然不在乎,也不会真心跟九弟、十弟交好。妾身当时就在想,能让上书房的师傅一视同仁的只有汗阿玛。汗阿玛关心您的兄弟们,师傅便不敢不用心教导八弟,偏袒其他人。”
“所以你笃定为了十三弟面上好看,汗阿玛也会追封章佳氏?”太子肯定道,“就是不知道是妃还是嫔。”
石舜华:“无论是妃是嫔,看在十三弟的面上,您都得守孝。”
“是呀。”太子叹了一口气,“他们都守孝,只有孤一人顶着锃亮的脑门,十三弟明面上不敢说出来,以后也会远着咱们。这样一来,你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打水漂了。”
闰七月初二,帝谕曰礼部:妃章佳氏性行温良……今以疾逝,深为轸悼,谥为敏妃。消息一出,后宫哗然。
生前无分位,死后直接封妃,太子纵然有所准备,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也忍不住跟石舜华念叨:“汗阿玛是真喜欢小十三啊。”
“不喜欢也不会令敏妃亲养。”石舜华道,“十三弟和十四弟差不多大,按照以前的规矩,庶妃不能亲养皇子,十三弟怎么也得去钟粹宫。”
太子问:“为什么是钟粹宫?”
石舜华:“妾身听说七弟刚出生时令惠妃抚养,但他有点残疾,惠妃有点嫌弃,就叫七弟的生母照看七弟。八弟出生后,惠妃养了八弟,名下就有三个皇子了。
“当时宜妃有三个儿子,四公主也由她照看,德妃有两子一女,十弟的额娘身子骨不好,只有钟粹宫那位适合。”
“你说得对。”太子道,“说起十三弟,孤想到一件事,汗阿玛当初给十三弟和十四弟起名一个叫胤祥,一个叫胤祯,便是因为你祥祯乃吉兆的意思。”
“如果这是真的,汗阿玛看中十三弟和十四弟就更正常了。”石舜华道,“只是不知道汗阿玛令谁照看他仨。”
七月六日,上午,密切关注后宫动向的石舜华到消息,康熙令佟妃照看八公主和十公主,令南三所最大的皇子十一皇子照看胤祥。
胤祥如今十三岁,胤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就搬去宫外了,康熙没让四妃照看他,石舜华也能理解,但是佟妃是怎么回事?
佟妃乃佟国维的庶女,宫中家宴上石舜华见过她几次,存在感并不高。明明是康熙的亲表妹,却被惠宜德荣压一头。
“汗阿玛怎么想起来叫佟妃照看八妹和十妹?”太子一回来,石舜华就问。
太子摸摸鼻子:“孤提的醒。”随即就把当天糊弄康熙的话说给石舜华听。
石舜华无语:“隆科多犯事的根子在弘晋那儿,你可倒好,不防着佟家,还把八妹和十妹推到佟妃身边。”
太子:“孤当时只顾得想不能让德妃照看他仨,就没想那么多。更何况隆科多宠妾灭妻都成京城笑话,把佟国维的老脸丢尽了,佟妃说不定也很厌恶李四儿。
“弘晋干的那件事,除了咱们,佟家也不知道弘晋故意算计李四儿。弘晋那时候又那么小,佟妃也不好意思跟她计较。”
“但愿如此。”七七四十九日除服,石舜华准备一桌素食,请胤祥、八公主和十公主过来吃饭。
石舜华见八公主和十公主依旧很拘谨,便没盯着她俩看,一边夹菜一边漫不经心地问:“我听说汗阿玛令佟母妃照看你俩,还习惯吗?”
八公主和十公主下意识看向胤祥,什么是习惯?
“挺好的。”胤祥道,“佟母妃前儿还去看她俩。”
“那就好。”石舜华道,“我以前也见过佟母妃几次,看起来脾气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16
很好的样子。佟母妃无儿无女,你俩多跟佟母妃走动走动,有事就去找她,不跟她见外,佟母妃必然视你们为己出。”
胤祥:“谢谢二嫂提醒。我跟她俩说过。额娘走的急,也没教她俩怎么管家,以后还得指望佟母妃提点。”最后这句是看着两个妹妹说的。
八公主拽一下十公主,提醒她向石舜华道谢。
石舜华浅浅笑道:“自家人无需这么客气。佟母妃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多,没事时也可以去佟母妃那里坐坐,看看她怎么处理事务。佟母妃都拿不定主意的事,你们就来找我,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太子瞥她一眼:“话这么多,还让不让她们吃饭了。”
“好好好,我不说。”石舜华一点也没生气,“吃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饭后,胤祥带着两个妹妹走出东宫。八公主小声问:“哥,二嫂挺好的。”
胤祥:“二嫂这个人啊,宫里没有比她更明的了。她虽然挺厉害的,但也很通情达理。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十公主问。
胤祥摇了摇头:“斩草除根。”
“好厉害啊。”小姐妹瞠目结舌。
胤祥:“听她的话没错。我没惹过二嫂,她不会害你们。咱们不跟东宫见外,以后遇到事,二嫂也乐意帮咱们一把。
“四嫂就是跟二嫂好,二嫂带她去上香,又请太医给她诊脉。八嫂跟二嫂不好,八嫂嫁给八哥快一年了,八哥还帮过东宫,二嫂都没说带八嫂上香求子。”
“你今天说得有点多啊,爱妃。”太子喝口水漱漱嘴,就把杯子递给石舜华。
石舜华接过来漱漱口:“不过是几句话。她们念着我的好,十三弟会更亲咱们,她们不听呢,咱们也没什么损失。对了,弘晏和弘曜在詹事府听话吗?”
太子:“别提了。他们去第一天,见着张廷瓒还有点怕。孤跟张廷瓒说,别对他们太严,以以后到上书房见着书本心生厌恶。
“张廷瓒早年去的地方多,山东、安徽两地的事更是信手拈来,给他们仨上课时便会穿插一些民间趣事。弘晏和弘曜大概觉得张廷瓒脾气好,都学会给张廷瓒讨价还价。”
“怎么个讨价还价法?”石舜华好奇地问。
太子:“詹事府离前门近,前门那边热闹。也不知道那俩小子听谁说的,有次课间歇息就缠着张廷瓒带他们出去玩。张英对儿子和孙子严,张廷瓒的儿子不敢这么没规矩,第一次碰到一个拽手,一个抱腿缠着他要出去的小孩,张廷瓒没办法,就要使人告诉孤。
“弘皙可能也想出去,跟着说要劳逸结合。那俩小子听到这句话就说,即便孤知道了,也不会训他们。张廷瓒想到孤跟他说过的话,信以为真就带着他们仨出去了。”
“天天叫张廷瓒带他们出去?”石舜华问。
太子:“外面太热,阴天凉爽的时候才闹着要出去。孤还没说完,张廷玉、沈竹和戴铎都在翰林院,最近没什么大事,他们闲得慌就往詹事府跑。
1...6667686970...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