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桃花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呵,臭小子,少在老娘面前说这些有的没的,你回来后给她写过信没有没有?那还不赶紧滚去写信!不管修不修仙,人家姑娘肯定还是最看重这个!
说到这里,黄母又正色道:
阿昶你可不能大意哟,仙山上人少,没什么诱惑。可回镐京城就不一样啦,天子脚下,一国都城,什么俊彦没有啊。若是遇到个家世背景特别强硬的,硬要跟你竞争起来,你可没什么优势抓紧一点,还是赶紧定下来为好。
黄昶笑了笑,心说老妈你大概不知道,要说背景你儿子现在可也不差过谁了咱可是西昆仑掌教真人的衣钵弟子!虽然掌教之位在昆仑派内部并非至高无上,这身份拿出去也足够唬人了,就是比大周朝的皇子也不差什么。真要冒出个什么公子王孙争美的狗血剧情来,还指不定谁欺负谁呢。
当然嘴上并不辩驳,还是要感谢老妈的提醒。在与老妈说笑了一通之后,黄昶便老老实实被赶去给姬若写信,而黄母心里也有了数,再去跟那些贵妇人交流时,便稳坐钓鱼台,笃定得很。
不过她倒也没停止应酬,仍然保持了正常的应对。人家来邀请,也总是高高兴兴去赴约。黄昶对此颇为意外,说我这里都解决了,老妈你还跑去凑什么热闹呢?
结果却被他老娘给翻了好几个白眼你是解决了,你不还有弟弟妹妹么,阿昭还小,可阿旭也差不多到了该相看的时候呢!
于是黄昶不得不承认自己还太嫩,终究不能像父母那样时刻将家里人都放在心里。惭愧之余,决定好好弥补当即便又狠狠操练他兄弟黄旭去了。
黄旭最近这段时间正在修炼内功,其进展可谓突飞猛进。主要是黄昶给他服用了许多凡世间很难弄到的仙药,又用大量妖灵之躯作为食物,同时还不惜以损耗自身功力为代价,以本身内力帮他做引导。这也是自家兄弟,方有如此待遇。普通人,哪怕以师徒之亲,也不可能这样尽心的。
黄昶教他的功法亦是来自昆仑昆仑山上的修仙法诀不能外泄。但打基础的内功心法并不在限制之列。而且昆仑派内功并不适合实战,主要还是长于调理身体,开拓脉络,是为下一步修炼仙法道术做准备的。
真正战斗杀戮所需的内功,当以刚强酷烈,容易修炼出先天罡气为上,和昆仑这种慢吞吞的养生心法是两码事。黄昶当然也会几门,但现在还没必要教给黄旭那类功法往往对身体素质要求甚高,依赖也大。待黄旭炼体有所成就,进入先天阶段以后再练这个,事半功倍。
黄旭虽然不了解这其中奥妙,但也知道自家三哥肯定不会害他,老老实实让干啥就干啥。但小丫头黄昭却惯会作怪,锻身炼体刚有了一些成效,便觉得自己已是强者啦,整天叫嚷着要学功夫,做女侠。
黄昶拗不过她,反正对小丫头的预期本也是走武学之路,短期内亦没有帮她打通经脉直入先天的打算,便索性教了她一路剑法,以及一门轻功提纵之术,要她努力练习,至少要能自保,遇到危险时也好及时逃命。
黄昭得了新鲜玩意儿,总算稍微安静下来,而黄昶也有空来梳理一下家里的其它事务,比如关于他们家的生意
这里就是咱家的铺子?
当黄昶,黄旭,以及他们的表兄陈实三人来到南城店铺中时,黄昶的第一感觉是好寒酸。
他在昆仑山上已经习惯了外面小屋子,里面大空间的格局。所以当黄旭和陈实带他来到城南几间看起来不大的店面前头时,黄昶还没什么反应。但是当走进去,发现这里面并不像他所习惯的那样广阔宏大时,就有点难以适应了。
不过实际上这几间铺子在南城这一带已经算是比较上规模的了,周边还有不少更小的店面呢。而陈实也很为自家的事业而得意洋洋:
是啊,这几年生意不错,每年都能有上千两银子的收益呢。咱们家最近几年的开销,多半就是从这里来的。
黄昶想想也是,不能用修仙门派的概念来要求自家一个小杂货铺。走进去看看,货物倒是挺齐全的药材,工具,南北杂货,五谷杂粮,什么都卖,当然都是些很普通的东西。
就靠这些普通杂货,一年居然也能赚出上千两来,看来陈实的经营本事还真不错。
三十六 店铺(二)
黄昶的外公家陈氏人口甚多,作为陈家大舅的三儿子,还是庶出,陈实将来肯定无法继承到家中产业的。他很早就清楚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便来投奔了自家姑妈,将来作为黄家的一位管事,总体负责黄家商业上的事务,也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黄昶在给黄旭黄昭锻体的时候,也曾想过要不要顺便帮陈实也锻炼一下,别的不说,好歹把他那身肥肉去掉点。不过后者才稍微尝试了一下便退缩了,只得作罢。
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实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倒很准确,他很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也只做最擅长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就痛痛快快放弃掉,也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四下参观了一阵,又看了账簿,黄昶随手拿起一把铁斧,握在手中用手指头试了试刃口,问道:
根据帐簿上显示,咱家铺子中主要赚钱的便是铁器,药材,毛皮和蜂蜜?
是啊,金属工具价格高,赚的也多。好药材比较难得,但如果碰到比较稀有的,就能卖大钱。毛皮和蜂蜜是咱们家最主要的进项,收益一向很稳定。
那咱们为什么不主要做这几项,放弃掉其余不赚钱的呢?比如我看到盐一直在亏钱,但还是在做?
黄昶疑惑道,陈实则憨厚的笑了笑:
放弃不了的,因为那些向我们提供药材的民户,他们往往不需要钱,而是需要粮食,杂货,和盐巴没有这些,就无法从他们手中换到货物了。
陈实解释了几句,黄昶便听明白了这个世界还不是彻底的商业社会,在那些最底层的老百姓中间,银钱的用处很有限。他们从山野中采掘到药材,获取到毛皮,采集到的蜂蜜和蜂蜡来到陈家杂货铺,并不想换钱,而是直接换取生活必需品。
对于那些不识字,也不太善于跟人打交道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畏惧商品交换。总觉得跟人交换会吃亏。以物易物那叫没办法,总有自己必须要用,却又生产不了的东西。但如果以物换钱,再用钱去买东西,他们就觉得自己多受了一次盘剥。
所以只要相熟的陈家铺子能提供给他们所需物资,他们就会尽量把所有交易都在陈家铺子里一次完成。为此铺子里必须准备大量日常所需的杂货和物品,以基本不赚钱的方式从对方手中换取各种山货,然后分门别类整理好了,或是经过最基本的泡制,再去出售给那些专门的大店铺或是工坊而这才是最主要的获利环节。
经过陈实一番解释,黄昶大致弄明白了家里的盈利模式,说起来还只是一种比较初级的阶段。用仙门概念来说,就是最为繁琐的原材料收集,而且还是最初级的材料。
之后又问起这些铺子的所有权,却也是一笔乱帐这些铺子都是由陈家出的本钱,平时也都是由陈家人经营。连铺子的名称也依然是叫陈家铺子老客户就认这个招牌。
但他们能在褒南城中立足下来,却是依靠着黄父在官面上的背景,以及黄旭那些小弟的支持。所以这些铺子算是黄陈两家共有的财产,收益也是两家均分。当初陈家外公曾说过这些铺子有一半算是给自家大女儿的嫁妆,但并没有具体的文书或者契约之类写下来。
当然这并不算什么问题,只要黄家能保持他们的地位,陈氏就肯定不会在这方面找麻烦。不过黄昶所考虑的,可并不只是眼下这点资产。
那么如果我想要在咱家铺子的经营范围中再增加一些货品,阿实表哥你能做主么?
哪些货品?
武器,丹药,如果可能的话,还有道法符箓总之就是武者和低阶修士需要的东西。各种能提高他们战斗力的东西。
见陈实和黄旭都有些不了解,黄昶不得不从乾坤戒中取出几件实物,展示给他们看。然后,那两小伙子都傻眼了。
这个我想不是我能决定的。陈实嗫嚅道,能做这种生意的,肯定都是大人物。咱们家恐怕没这资格吧?
咱们家如今也算是大人物了。阿旭如今已是褒南城中的好汉魁首,应该有资格插手到这种生意中了。
黄昶很自信的笑道,但黄旭却没什么把握:
据我所知,这种铺子在褒南城中只有一家,就是姒家的产业,除此之外再无别家能做。里面东西贵的要死,就算是熊爷也攒很久的钱才能进去一次。
不用妄自菲薄,那家铺子我也去看过了,里面的东西不说全是垃圾吧,却也没什么好货。你现在用的药物灵材比那里面的好多了,就是你身上穿的这件符甲,腰间配的这口弯刀,也要超过那里头最好的藏品。
黄昶指着黄旭身上微笑道,后者有些诧异的看了看自己身上那日之后他自然要问一下,被告知这种武器和衣甲都是修仙者最常用的装备。自己虽然还不能主动激发,不妨也先穿戴上,适应起来。
先前听黄昶口气之中,对这几件东西并不在意,黄旭便也没放在心上,却没想到这些东西价值这么高。他不由得整了整外袍,将符甲和腰间弯刀遮掩起来,以免被人看到起了坏心思。
不过要能做这个的话,应该非常赚钱吧?自古以来军器总是最容易赚钱的。
那一头,陈实在稍微稳定了一下思绪之后,也终于回到他最擅长的方面来,开始真正考虑做这类生意的可能性。
而黄昶则点头回应道:
确实,根据我的了解,武者和修道人的钱非常容易赚他们来钱容易,而且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以及在杀场上保命,都极舍得花钱。只是做他们的生意,本身需要有很强实力才行,否则镇不住场子很容易被人抢的。
当然镇场子的事情不用你操心,这个由我来负责。阿实表哥你的人只需要负责正常的售卖过程即可其实跟你们平时卖杂货差不多,无非就是货物的价值比较高。一笔生意进出大概上万两银子而已。
三十七 陈氏(一)
上万两!光一笔生意?
小胖子陈实着实被吓住了,想了半天才道:
那这事儿恐怕要和爷爷,爹爹他们商议过才行了。毕竟这生意是咱们两家一起做的,万一出了岔子,那也是两家一起赔的。阿昶你能承受得起,但我们家恐怕顶不住啊。
黄昶点点头,陈实说的也是实情。毕竟这门生意完全超出了他们以往的经验,而生意人的第一考虑永远是稳妥。
其实黄昶根本不在乎陈家铺子原本这三瓜俩枣的,但他需要有人帮他打理这一块。将来家族想要快速发展起来,必定需要大量金钱的支持,而经商永远是来钱最快的方式。以他的手头的资源,完全可以直接丢出一大笔钱,建立起一座全新的商阁。只是投资容易,经营却难。黄家内部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相反陈氏家族倒是专业干这个的。
所以如果能够把陈家整体拉进来当然最好,实在不行,光靠自家表兄以及眼前这几间铺子的人手难免单薄了点。
看来确实有必要去跟外公家里好好谈一谈了正好黄母原本就有计划要回娘家一趟。作为在外多年,新近回家的外孙子,黄昶当然也需要去拜见一下两位老人家。
数日之后,黄昶,黄旭,黄昭三人便跟着母亲,七姨娘,当然还有陈实陪同,一起前往距离褒南城六十里外的陈家庄,去拜访外祖父,外祖母等一行人。
尽管黄陈两家最初时有些龃龉,但最近这十几年来,随着陈家努力修复关系,裂痕早已消弭。如今两家亲戚还是走动比较勤快的。彼此之间也能互帮互助,关系密切程度恐怕还要超过这个世上绝大多数姻亲家族。
不过黄父和大哥黄阳,二姐黄昕都没有来当年黄父前来求娶陈家大小姐时曾受了些窝囊气。读书人么,气性很大的,当时就发誓再也不踏足陈家庄一步。后来虽然两家关系修复了,但黄父却一直牢牢记着这句年轻时的气话,就算偶尔亲自送妻子回娘家也只到庄外为止,哪怕要过夜都宁肯在外面找个茅草棚临时栖身,死活不肯踏入陈家庄半步。
不过后来其实还是破戒了他跟黄昶老妈为了纳小妾闹翻那一回,黄母回娘家后也是发了狠,非要那负心汉亲自上门道歉,否则永远别来!
于是那一回是自知理亏的黄父服了软,老老实实牵着牛车上门接老婆。不过陈家作为生意人自然很有眼色的,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候得理不饶人那时候黄父的官儿可也不小了。所以后来不但是帮着把黄母劝回去了,还顺带着让他又拉回去一个陈家女儿,算是对当年的无礼赔罪嘴上当然不会明说,大家心里有数就行。
但也只有那一回破了例,之后黄父还是拒绝上门,而黄母找不到合适理由也不好过于逼迫他,只得由他去。
黄阳则作为老爹的长子,平时处处都是以父亲为榜样的,更兼他年龄较长,小时候对于陈家的势利冷漠印象深刻,一直牢牢记在心里,所以在这方面也随着父亲,对外祖父家向来很冷淡。
二姐黄昕以前倒是跟姥姥姥爷挺亲密的,但她既然嫁了黄父的得意门生,冯子铭肯定是站在老师这一边的,那黄昕也只好嫁鸡随鸡了。
也就是到了黄昶这边,才完全不受当年旧事和长辈之间的恩怨影响对待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黄昶是绝对赞同这句话的。虽然关于陈家当年的不地道,他其实也还记得不少,某些方面甚至可能比他大哥还记得清楚些他小时候就有成年人思维么。但不管怎么说,两边终究都是亲人,他这做晚辈的在中间肯定还是尽力弥合,而非扩大裂痕。
况且,对于自己的这位外祖父,黄昶一向倒还是颇为佩服的陈老爷子从区区一个走街串巷的提篮小贩开始做起,经过几十年奋斗,白手起家创建出了一份相当庞大的家业。也就是这个世道阶层固化,普通人向上爬的难度太大。非但做官要看家世,就是经商,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若没有相应后台支撑,便会遭到上位者的巧取豪夺,所以才被限定在某个层次上了。
如果换在黄昶前世,那些商业发达,机会众多,至少对商人没有公然歧视和压制的地方,比如香港等地,这位老爷子的成就未必就比什么李超人,霍船王来得差了。
另外,陈老爷子还有一项本事也让黄昶颇为服气他有八个老婆,比那位著名的韦爵爷还要多一个。但家庭内部居然相处得还不错。几十年来,前后生下二十多个子嗣,居然没有夭折过世的,全都安然长大了陈家男女分开排行的,黄昶那位七姨娘实际上是老爷子第十三还是十四个女儿。
当然在这方面,陈家大夫人,也就是黄昶的外婆更是居功至伟,如果没有她管理好陈家后宅,处理好这个大家庭中的各种矛盾,陈老爷子还能否取得这番成就便很难说了。
就连黄昶那位最为骄傲的母上大人,提起自己亲娘也是佩服得很,尤其是在自家男人也开始纳妾之后黄府后宅虽然才两个姨娘,还都是没什么威胁性的那种,就已经让她头大无比,推己及人,更是对陈家老太太管理后宅的本事羡慕万分。
骑在马上,远远便能看到陈家庄的坚实庄墙以及那座高大的瞭望塔在这个世界,能够在城墙之外存在的村庄,无一不是深沟高墙,有很强的防御力,近似于军事堡垒,否则很难保证安全的。
毕竟就算是在人口稠密之地,偶尔也会出现妖兽,魔怪,乃至于僵尸鬼怪之类。凶猛野兽更是常见,野外的村庄若是没有一定自保能力,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长久。
黄昶目力更好,在别人还只看到模模糊糊一个影子的时候,他已经回头向车内母亲笑道:
大舅他们来迎接了。
三十八 陈氏(二)
和当年不同,如今对于黄家人,陈氏可是巴结得很。更何况这回乃是黄家的修仙者外甥亲自前来拜访,小胖子陈实又早早的派人回家,把黄昶的打算跟家里人说了一下。陈氏若还不大张旗鼓的迎接,那反而怪了。
于是不久之后,便看到一大群人迎了过来。黄昶目力虽佳,在那里面认得的人却不多,也就对当年见面比较多的大舅还有点印象,其他人都有些陌生之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