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即墨伦珊
 二十一条是一份完全控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不平等条约。十年前袁氏总统为了称帝,和日本签署了这份协议。
 可惜这个袁皇帝能力太差,只做了八十多天皇帝就下台了。剩下的各地军阀本来也是非常希望能够巴结到日本,继承二十一条的权利的。但是因为以前他们都以此为借口反对袁皇帝。现在再改口,打自己的脸是小事,被其他军阀以此为借口吞并就得不偿失了。
 内阁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
 “可以继续和东北王的谈判。”
 这个时候却另有一个大臣出言反对:
 “东北王是土匪出身,粗鲁又没有信用,如果要扶植傀儡,我们现在另有一个特别合适的人选!”
 “是谁?”
 “就是满清的皇帝,退位的清帝!”
 “他呀?”
 “他不行,他一点威望都没有了,我这几天才刚得到一个密报,清废帝已经移居天津,本来有个富商给他提供了一所住处,现在富商死了,富商的儿子已经在逼他缴房租。”
 “那就算了吧,清废帝其实和大多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495
 数中国人,不是一个民族,他们矛盾很深!”
 “满清皇族靠着四百多万人口统治了四亿的异族两百多年,真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榜样啊。”
 “清废帝已经完全没有势力,正好可以为我们所用,他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出兵满洲的理由,按原本的道理来讲,整个满洲地区,原本都是属于清废帝的。”
 内阁大臣们议论纷纷,都是一些老套的话题,并没有什么新意,所以西园寺公望首相总结了一句:
 “扶植这两个人,各自都有优势和缺点,先分别谈判着吧。”
 他转身再次向着皇太子行礼:
 “皇太子殿下有什么指示?”
 皇太子心中暗自得意,既然又开始讨论满洲,那么俄国的条件他们就是答应了。
 “诸位大臣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现在就制定一个步骤出来,再开始执行吧,大日本帝国迫切需要大庆出产的石油!”
 内阁大臣们居然莫名其妙的沉默了一小会儿,最后终于有一个出声说道:
 “大庆是山东先生的!”
 山东先生是皇太子殿下最讨厌的人之一,他听说因为这个人的缘故,医学技术飞速发展,所以总有一些人冒出来,鼓吹天皇陛下已经被治好了,有希望被治好了。一个神病,被治好了难道还要重新理政吗?
 皇太子脸上带笑:
 “山东先生是小事,他的地盘是从东北王那里买的,而大庆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清废帝。”
 忽然间某个大臣再次行了一个礼:
 “议论大庆的归属会浪很多时间,我倒是有一个捷径!”
 皇太子捧场的问:
 “山本大人有什么高见?”
 那个名叫山本的大臣露出一个凶狠邪魅的笑来:
 “可以派遣武士杀了山东先生!”
 刺杀,果然是小成本大益的买卖。
 ------------
 477东北舞台上的牛鬼蛇神们(九)
 皇太子殿下是很少数的希望山东先生去死的人之一,对于其他人来说,总是担心自己或者亲人会生病,会把山东先生当做一条退路。
 对于年轻力壮的皇太子来说,生病丧命的危险还很遥远,他父亲病愈回政权的危险简直就是步步紧逼的,就算天皇不能自己处理政务,他要更换继承人也是方便的。皇太子一共兄弟四人,个个雄才大志。
 所以大臣关于刺杀山东先生的意见,皇太子立刻就采纳了。另外这次内阁会议还决定了尽快完成和苏俄的谈判、派遣正式的使者去买东北王、派遣正式的使者去说服废清帝。
 ……
 此时日本东京最中心给人的印象,首先都是宽阔的林荫大道,宽敞的被巨大的石头建筑所包围的广场和街道。
 但构成城市基础的却并不是这些,而是成千上万狭窄的、经常是曲折蜿蜒的小街小巷。尽管在东京有很多的公园、花园和林****。
 就算其它所有地方也是花园绿化的建筑。平常住户的院子也有很多的绿色,不管院子有多小,总要栽上哪怕一棵树,几株灌木或是有个花坛。
 狭窄却又舒适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这个民族奇异古怪的性格,他们把欣赏花木和提刀自杀,都当做是风雅高端的活动。
 在某个比较宽敞的民宅院落里,一排纸糊的落地窗配着一排已经熄灭的装饰方形灯笼。一排黑衣的武士站在门前,足足有二十多个。
 一个黑衣蒙面人在他们面前检阅而过,对这些人如木头桩子一般的不动声色的很满意,他点头,朝着身后摆手,又鱼贯走上来一群背着花布小褥子的侍女,她们高高的举着托盘,托盘上盖着白色的棉布。
 检阅的黑衣蒙面人掀开棉布,里面是一把白色的弯刀,光线流转,在弯刀上迸射出雪寒的光芒来。
 他郑重的把弯刀一把又一把的授予面前的黑衣人,并且发表了驯话:
 “诸君都是具备我大日本帝国武士道神的佼佼者,理所当然的享有这次荣誉,如果不成功,可以不再回来!”
 他面前一排的黑衣人弯腰答应,他们发出“哈衣”的表示同意的声音。在这几乎是整齐划一的声音之中,隐约还夹杂着一些女声。
 领头的蒙面人举着一把刀砍向青天:
 “那么,出发!”
 搞定了这批黑衣人,蒙面人在房间里一直坐到天黑,然后起身去坐上汽车,曲曲绕绕来到一个内阁大臣宅邸的后门,在层层的护卫监管之下,他施展出几乎是飞檐走壁的令人惊叹的技巧,几乎是悄无声息的就出现在一间书房里。
 书房里的内阁大臣正在喝茶,尽量对突然出现的黑衣蒙面人表现出淡然的神情,他问:
 “都安排好了吗?”
 蒙面人哈腰行礼:
 “安排好了。”
 大臣忍不住再次训诫强调一声:
 “一定要成功。”
 蒙面人回答:
 “请大人放心,这些人除了武功上面的湛,更是各自有独特的技能和能力。”
 多年传承下来的武士道神,几乎所有的国民都以此为荣,使得武功的门派百花齐放,除了使用武器的门类,还有各种的气宗道、忍者道。
 大臣依旧强调说:
 “你也一起去,不成功就不要回来!”
 “嗨衣!”
 蒙面人在木质的地板上再一次行礼接受命令,然后转身,悄无声息的离开。
 ……
 东北沈阳,东北王的官邸,仆役们往来穿梭,搬运着准备给中秋佳节的各色瓜果点心,内外上下,一片和谐欢乐的气氛。
 东北王大元帅却一身戎装的坐在书房里,他腰背挺直,目光,胸章佩刀配枪一件都没有落下,可见是有极强的戒备心理,处在十分危险的状态下。
 书房里还坐着几个同样装束的军人,一个长袍马褂,一个西装革履。其中的西装革履正在回报:
 “俄国方面,卑职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他们的大使透露,有可能把中东铁路卖给我们。”
 现在国内的铁路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出资修建的,他们不赚回百倍的利润是不会放手的,所以各地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496
 的保路运动都闹得很激烈。罢工算是小事情,武装暴动每年也能有几次。
 中东铁路是沙俄修建在东北一地的铁路,这条铁路影响重大,使得满洲里和哈尔滨从普通小城发展成商贸兴旺的一线城市。
 苏俄已经继承了沙俄对这条铁路的权益。通过这条铁路,每天源源不断的把集到的物资运回苏俄去。
 长袍马褂说了一句丧气的话:
 “鄙人也有所耳闻,现在日本和苏俄都要主张铁路国有化的。除了价钱之外,恐怕也有很多的额外要求。”
 东北王也露出吃惊的表情来:
 “卖铁路,他们有什么条件?”
 西装革履详细的解释:
 “那个大使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甚至价格也是好商量的,他提议过找银行贷款或者干脆分期付款都可以,诚意十分充足。过几天就是中秋节,大使已经回复了大帅的帖子,会准时过来参加,到时候大帅可以亲自做决定。”
 东北王以海陆空三军大元帅的名义向东北舞台上的各路牛鬼蛇神发了帖子,邀请他们参加官邸的中秋宴会,每年都会来上这样三两次,主要目的是为了宣示,他才是东北一地的主人。
 东北王点头:
 “那你就和他们先谈着,尽量把底细都问出来。”
 西装革履继续评点说:
 “要说俄国人的底细,他们一直是拉拢我们来对抗日本人的,但是日本人的开出的价格貌似要更高一些。”
 东北王再次询问:
 “日本大使回复中秋宴会的请帖了吗?”
 长袍马褂回报:
 “不光是大使回复了,就连他们的商贸总会,轮船邮电局,佛教协会,中日名媛慈善会都表示会过来的,他们每年都这样。所以我们宴会上还准备了日本歌舞。”
 东北王站起来,把一条条的命令发布出去:
 “再发电给小六子,让他一定要把大庆的高校长带来参加宴会,他也要全程陪同过来,以后就不必回去大庆了。”
 小六子是东北王大公子的昵称。
 “发电给郭松龄,让他再多添加三个师的兵力,布防在山海关!”
 在东北王的心目中,日俄都是来送礼的后援,他主要防备的,居然是关内的国民军。
 ------------
 478东北舞台上的牛鬼蛇神们(十)
 苏俄,克林姆林宫第一领袖的红色办公室,斯太林抽着一根大烟斗,翻看今天的笑话。
 斯太林正在一个小礼堂里发表讲话。一次停顿的时候,听众里有人打喷嚏。
 斯太林抬起头问:“谁打的喷嚏?”
 没人应答。
 斯太林命令卫兵将最后一排的人押出礼堂,全部枪毙。
 斯太林继续问:“现在告诉我,谁打的喷嚏?“
 还是没有人应答。
 斯太林又命令卫兵将最后三排人押出礼堂,枪声再次大作。
 斯太林又问:“现在告诉我!谁打的喷嚏?”
 第二排一个戴眼镜的小个子举起手来说:“呃,是我打的,同志。”
 对此,斯太林回应说:“注意身体,多补充水分。”
 对革命的同志表达了关心之后,斯太林继续他的讲话了。
 ……
 斯太林很不喜欢这个笑话,他觉得这个消息一定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流传出来了,可见思想问题还需要再抓紧一下。
 比较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就是,今天笑话的数量不算多,可以快速的看完。再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和日本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
 处理完了最要紧的几份文件,斯太林在他的红色办公室召见了一些亲密下属,把和日本谈判的最新进程公布了一遍。
 大部分同志都比较高兴:
 “尽快处理完远东满洲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更多的力放在不听话的波兰身上。”
 波兰也是一个大而穷的邻国,一战前后一直跟苏俄有争执。
 另外还有一些同志是比较务实的:
 “如果不能在谈判协议最后签署之前卖掉满洲的铁路,铁路的问题还需要另签协议。”
 铁路是苏俄在中国满洲的重要资产,他们当然不喜欢被日本人觊觎。
 斯太林点头,拿出一份文件传给大家:
 “铁路也谈的差不多了,可以卖给满洲的东北王,他很有兴趣。”
 同志们互相看看,最后才有一个出头鸟站了出来:
 “我们真的要放弃中国吗?越来越多的叛徒跑去了那里,他们甚至在谋划成立一支反扑部队。而且中国的利润也越来越丰厚,山东先生的制药和油田。”
 斯太林放下烟斗,忽然鼓起掌来:
 “你考虑的很周到,我们当然不会放弃中国的利益。暂时技术性的退出远东的满洲之后,我们还会投资支持他们南部地区的革命军。”
 在场所有的同志都站立起来,对斯太林表示倾佩之情:
 “高瞻远瞩,见识卓越,斯太林同志万岁!”
 斯太林算是一个比较有智慧的人物,可以驾驭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他目前正在国内推行个人崇拜。他的亲信们肯定会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支持这种个人崇拜。
 斯太林还给了众人一个军礼:
 “为人民服务!”
 一场小仪式结束,大家重新坐下,斯太林接着说道:
 “山东先生对俄国人表达出很多好感,他的药厂和油田大量使用了俄国人做工程师和工人,他到底是想支持那些叛徒,还是对我们国家有好感,这件事必须查清楚。”
 一个军人马上站起来,行了一个礼:
 “是的,马上调查,斯太林同志!”
 于是俄国人又派出了一支英小分队来专门调查山东先生。
 ……
 在远东中国满洲沈阳的东北王官邸,东北王觉得自己和日本人的关系几乎已经达到了蜜月期,购买武器的要求很顺利的就被通过了,发出的宴会帖子也是日本人最捧场。
 “他们打的什么鬼算盘,很快就能知道,这次的宴会要好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497
 好招待!”
 东北王的命令被很好的执行,这次负责筹备宴会的,是东北王的几位太太和几位年长的小姐。在着重照顾日本人这个指导思想之下。
 太太小姐们凑在一起商议:
 “可以做一些日本风味的点心,做一些日本风味的服装,还有演出一些日本风味的小戏。”
 东北王的官邸当然不缺少保安听差和女佣,但是他们需要具备更加致的专业能力的人才。
 于是聘请了一批日本的厨师,裁缝和艺妓乐师。
 太太小姐们凑在一起品尝了日式风味的糕点,又每人用虹布制作了几套和服。小姐们按照年纪的大小排成一排拍摄了一张照片。
 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小姐童言无忌,她拍着手说:
 “裁缝好厉害,会变戏法!”
 几乎没有人留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太太和小姐们筹备宴会很辛苦,也提前犒劳自己,看了一场歌舞伎,来自日本的歌舞伎长得千娇百媚,只拿着一把折扇,很简单的几个重复动作,就能够引人入胜。
 ……
 在天津租界的一处花园洋房里,住着清废帝和他的皇后皇妃一家三口。清废帝也算是很可怜的人物,他三岁登基,在一片懵懂之中做了三年皇帝。在不怎么记事的六岁就退位了。
 退位后还被允许居住在皇宫紫禁城里,接受一些遗老遗少的帝王教育。他也一直把自己当做皇帝,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圣旨无法传出皇宫。
 然后打击是接踵而至的,他被逐出皇宫紫禁城。如今才二十岁,却已经历经人间沧桑的清废帝还做着复国的美梦。他经常把从紫禁城里带出来的珍宝古玩变现成支票,再拿着支票和一些国家驻天津的公使交往,认真努力的寻找那怕一丝一毫的机会。
 日本人给了他这个机会,派遣使者来拜访他。
 清废帝热情到忘形状态,他居然使用西式的礼仪拥抱了日本使者,宾主双方在书房里密谋了半日。清废帝亲自把日本使者送出门。然后吩咐他硕果仅存的一个太监管事:
 “拾东西,我们出发去满洲!”
 众人跪倒一片的劝阻他:
 “日本人没有安什么好心,他们如果真的想帮忙,可以直接派兵到北平城去啊。请陛下一定三思!”
 清废帝已经是溺水将亡的人,那怕是一根稻草呐,也要拼命抓住,所以他背负着手,饱含热泪望着苍天:
 “那怕是有一丝复国的希望,我也要去满洲。”
 ------------
 479东北舞台上的牛鬼蛇神们(十一)
 自从大庆油田勘探以来,就不停的有人过来要求帮工,本地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打猎或者采集山货之后,要走一百里的小路才能找到地方货,价格也是出奇的低。而本地人却迫切需要现大洋,来购买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工业品。
 大庆石油集团对来投奔的人力资源是来者不拒的,基本上身体健康,有些力气都能得到一份工作,如果认识一些字会算数,那待遇更是会翻倍。
 石油工人们的家属也慢慢汇聚起来,发展成一个小镇。小镇道路宽阔,两边都是成排的砖木结构的小楼,大庆木材资源丰富,对于一个工业集团来说,就地取土烧制青红砖,简直就如一个顶级大厨随手烹饪一道小菜一般的简单快速。
 石油工人的部分家属虽然不适合进入油田工作,但是她们本身是很勤劳闲不住的,也纷纷的利用自己的特长,在小镇上做一点买卖。
 在这个大庆小镇上,随处可见的就是各种地方特色的小吃店,有的挂着一只布幡,上面写着卤水豆腐花,也有的写山西油泼面。有的连招牌都没有,不停的靠着人声的吆喝来招徕顾客:
 “卖肉包子啦,新鲜出炉的大包子啦,皮儿薄馅儿大一咬就出油呐。”
 肉包子家的生意很冷清,广告做的不好,大庆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油水儿了,把其它地方的广告台词儿复制到这里,显然不合适。
 缝补和浆洗的小店是最受欢迎的,基本上招牌一挂出来,活计就会立刻找上门来,预约到三天之后。石油工人的户外工作十分容易把衣服穿坏穿脏。本来脏破一点也不算什么,可是当他们看见工友们一个个干净体面的样子之后,也会跟着拾自己,养成每天洗澡换衣服的麻烦习惯。
 浆洗小店的女工们每天只要埋头干活就能入丰厚,供求关系不稳定的早期,她们的入甚至比石油工人还要多一些。
 于是依附于石油集团的大庆小镇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服务一应俱全。
 在某个天光还好的傍晚,天上都是烧的发红发黄的火烧云,张美溪、周三少爷带着桃子杏子行走在大庆的小镇上。
 桃子和杏子一路说个不停。
 “看这个热闹劲儿,和上海也不差什么了!”
 “比上海还是不如的,没有电车,也没有黄包车。”
 “也有比上海强的,上海都是用煤球炉子,咱们这里可是豪奢,直接用的火油炉子。”
 张美溪也笑吟吟的,伸手一指:
 “去看看那边卖月饼的。”
 杏子稍稍拦截了一下:
 “咱们也做了,比她们的好。”
 桃子笑话她:
 “你都快变成管事婆婆了,大小姐说是要看看,又没有说要吃。”
 这两个丫头昨天早上差点动枪拼命了,到晚上却又恢复了搂着脖子睡觉的好姐妹状态,甜蜜期持续的很短,到今天又恢复了不断小打小闹的状态。
 幸亏她们有一个好脾气的大小姐,大小姐的心情还不错,东看西看,一副好奇宝宝的状态,忽然间前方一阵人声鼎沸,她们走过去一看,那边搭起了木板的戏台子,几个白俄的少女在上面表演跳舞。
 大约是为了入乡随俗,她们采用了牛皮小鼓来控制节奏。气氛欢快,跳的还不错。
 张美溪几个随便在台下站了站,正看得高兴,忽然间涌过来十几个带枪的石油集团保安,大声的训斥:
 “谁让你们在这里卖艺的?有许可证吗?有身份登记证吗?”
 跳舞的少女都吓得缩了脖子,如同受惊的鹌鹑一般,带队的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498
 白俄老板也走上来说话,学着中国的礼节鞠躬作揖。
 可是保安队完全不讲半点人情,哗啦一声就把枪拉开一排。
 “限制你们十分钟之内把台子拆除,天黑之前去做外来人员登记,到了晚上十点还没有居住证,抓住了直接枪毙!”
 白俄少女们吓得尖叫,用手把耳朵捂起来。白俄的老板也还在那里解释:
 “规矩我们是知道的,只不过想先赚点钱做住宿,我们一路上风餐露宿,盘都花光了!”
 保安队的头子一脸嫌弃:
 “你们不要嗦了,十分钟拆除,已经过去一分钟了。实话告诉你吧,这里跳舞卖艺也要办证的,还不能干有伤风化的买卖,不听话抓住了一律枪毙。”
 看台下的观众呼啦走了一大半,剩下几个很好心的提醒歌舞团老板:
 “赶紧去办证吧,就在顶头那个最高的三层白楼,办证不要钱。不让跳舞也没关系,在这里随便干点事体都能混饭吃!”
 歌舞团的老板也是有些心虚:
 “我们,我们其实来的太忙,乡民证也忘了带了!”
 东三省地区在东北王的统一领导之下,也开始健全社会制度,实行最简单的十户联保乡民证,办理其他证件都是用乡民证做基础的。
 耀武扬威的保安队长噗嗤一声笑了:
 “可别装了,你们能有乡民证?”
 白俄人其实是难民,有一半都是黑户,本来东北的政府也是乐意给他们办证的,只是登记在案之后,每个月的各种税务都的让人咬牙,生活状态向着吉普赛人靠拢的白俄人自然是不愿意办理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