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乾清宫。
“你还好意思问。”
万历鼓着眼,瞪着郭淡,道:“朕都还没有说你,这么严重的问题,你为什么早不跟朕说,原来朕每年交数百万两税入,还得治理河道,还得支出军饷,甚至还得每年还得捐出好几万两来给孩子读书,而他们什么税都不用缴,还天天惦记着朕的钱,这口恶气,朕是如何都忍不下去。
不过你有句话说得很对,即便要改革,也应该由朕的意志来改革,朕现在的意志就是他们必须都得交税,而且这是朕提出来的,所以这一部分税得交大半给朕的内府,不能全交给国库。”
如此难看的吃像,从肥宅嘴里说出来,却是霸气侧漏。
郭淡彻底被震傻了,只能高呼:“陛下圣明。”然后他又问道:“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做?”
“朕不知道。”
万历一脸傲娇道。
郭淡懵圈了。
万历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道:“朕不是让你想办法么?你可别告诉朕,你将朕的话当成耳边风了。”
该死的,我来这里干嘛。郭淡肠子都悔青了,立刻道:“卑职当然在想,陛下每一句话,卑职都铭记于心,只不过陛下当时并未确定是否要进行税制改革,也没有说,到底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卑职这几日还只是在参考数据。”
万历也没有怪他,道:“你现在知道了。”
“知...知道了。”
郭淡点点头,又道:“陛下,这事卑职不适合冲锋陷阵,毕竟这表面上还是国家大事,并非是陛下的买卖,何不让王大学士、李侍郎来主导改革,卑职从旁协助。”
“准奏!”
万历突然拍着桌子道:“不管怎样,明年朕就要看到他们交上来的税。”
“明年?”
郭淡双目一睁。
万历面目狰狞道:“这晚一年就至少少上百万两,这钱你来给么?”
承包大明 第八百一十章 势在必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承包大明最新章节!
郭淡明白了!
改革是势在必行。
虽然肥宅张口钱,闭口钱,吃相也是极度难看,可堪称亘古未有之,但里面还有比金钱的更重要的东西,就是肥宅的意志,这是不容置疑的。
自他登基以来,前十年被张居正牢牢控制着,而后近十年,他却被官僚集团给弄得是身心俱疲,险些罢工。
幸亏郭淡及时出现,给他打了一针兴奋剂。
但不管怎么样,他的意志从未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认可,执行更是无从谈起。
而郭淡之前那一句安慰之语,以及那一份份税单,令他又想起当初那段为了两万两,去跟徐梦晹那老狐狸磨嘴皮子的辛酸岁月,无疑彻底点燃他心中的怒火。
他们的钱是他们的,百姓的钱也是他们的,而朕的钱却是国家的,国家钱又是他们的。
看清楚一切的万历,是绝不容忍这情况继续下去。
百姓的钱是国家的,他们的钱也应该是国家的,而国家的钱应该是属于朕的。
这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也是为什么肥宅事先并未通知任何人,就直接提议要税改。
因为他要主导一场基于自己意志的改革,不容任何人质疑。
简单来说,就是去tm张居正!
老子肥宅说了算!
故此,这核心还是在皇权,金钱只是皇权得体现而已。
回到一诺牙行的郭淡,带着沮丧得心情向徐姑姑问道:“居士可有买马?”
徐姑姑被问的一脸蒙圈,只是摇摇头。
郭淡摇摇头道:“那居士可真是放弃一条生财之路?”
“此话怎讲?”
“因为居士想法,总是能够实现,虽然居士只是坐在这里动了动嘴皮子。”郭淡搓了搓脸,“看来这一场改革是势在必行啊!”
对于他而言,肥宅就是他的核心利益。
面对腐朽的大明,面对贪婪成性的权贵,面对信仰加持读书人,面对盘根错节的官僚集团,他这个商人是显得极其孤单,也是无力与他们抗衡的,唯有肥宅与他心心相惜,因为肥宅也是孤单得,离开肥宅的保护,他必将会被人千刀万剐。
他当然希望肥宅击败整个官僚集团,只是他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与他们抗衡,还需要一场更大的风暴。
但可惜他玩砸了。
他必须要着手帮助肥宅制定改革计划。
然而,肥宅咆哮,并未让朝中局势明朗化,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此事一开始,本是非常明朗的。
就是大臣们希望能够通过朝廷入股的方式,制衡与刚刚肥宅合体得郭淡,可不能再让郭淡继续这么发展下去,若不受朝廷控制,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本是一个共识。
但是经过肥宅的这一系列微操,以及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导致这事情渐渐失控,走向了一条完全无法预料的道路。
其实真正要负责得是王锡爵、曹恪他们,因为入股大峡谷,对于他们而言,本也就是一个幌子,他们的目的就是进行改革,哪里知道皇帝也要改革,并且是要以自己的意志。
但不管之前是什么原因,如今皇帝开了金口,谁也不敢将这事当成一个幌子,再继续看着他们表演。
这必须得参与进去。
否则的话,自己将会被他们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朝堂也立刻变得四分五裂。
以张文熙为首的言官保守派,立刻找到顶头上司陈有年,告诉陈有年,你是被申时行、王锡爵他们给忽悠了,他们只是想借改革增加内阁权力,希望陈有年反对改革。
但却被陈有年果断拒绝。
陈有年表示,这与内阁无关。
谈判未果,都察院得保守派立刻就与陈有年、李三才等人划清界限。
他们这一派那是逢改必反。
因为他们这一派是以科道官为主,他们的诉求就是广开言路,肃清吏治。
听着好像是非常正义,若从书上看到,那绝对会认为他们都是大大的贤臣,其实不然,广开言路,当然对言官最有利,肃清吏治,这无疑增强科道官得权力。
但是你要进行改革,他们是决不答应的,不管你是为国为民,还是为己,反正就是不行。
这都是因为张居正已经给他们上了非常深刻的一课。
以明朝官场得情况来看,如果要推动改革,那就必须要做到一家独大,不然的话,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推动改革,但任何人做到一家独大,首先要对付得就是他们言官。
因为改革必然会伤害许多人得利益,甚至包括部分百姓,且这背后一定是充满着肮脏的交易,没有什么改革会是光明磊落得,人人都能够收益。
那是狗屁!
而言官得职责就是监督这些大臣,可他们这些言官要天天在那里骂,那人家还怎么改革。
一定要控制舆论,那么首先就是打压言官。
对于权贵和利益集团而言,他们当然是反对改革的,但是并没有保守派那么的坚定,他们也都是朝着利益出发,改革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改得对他们更加有利。
而沈一贯这一派就比较尴尬,他刚刚入阁,还未站稳脚跟,他要参与进去,能够发挥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但如果不能参与进去,自己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证。
他又是第一个站出支持万历的改革。
歌颂万历。
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拍马屁,获得万历的器重,增加自己在内阁中地位,甚至成为万历在内阁的代言人。
......
平江伯府。
第一代平江伯陈瑄也是开国功臣,其在治理水道和漕运的贡献,也真是无人能及。
世袭至今已是第八代。
他们陈家一脉在漕运中的势力,也是无人能够撼动。
而漕运可真是明朝最复杂的利益集团,基本上什么都跟他们有关。
“伯爷!此事如今变得是扑朔迷离,到底陛下是为了保护大峡谷,还是真得想要改革,可没人说得准啊!”工部主事莫若友向平江伯陈胤兆道。
刑部员外郎秦升道:“不管陛下是怎么想,但是王锡爵那老狐狸肯定想借机推动改革,他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陈胤兆不以为意地笑道:“他还真把自己当成张居正,他可没张居正那本事。”
莫若友叹道:“可惜我们事先准备不足,以至于他们现在赢得不少寒门子弟得支持,如唐文献、杨道宾等年轻官员也都支持他们,声势浩大,可不能再这么下去。”
陈胤兆笑道:“如今可陛下要求针对税法进行改革,咱们能反对吗?但是怎么改,这个可就不是他王锡爵说了算。他们能够拿着诉讼师去获得读书人的支持,咱们也能够拿着农税去博得天下百姓得支持。”
莫若友好奇道:“陛下是要增加税入,可若减轻农税,税入必然减少。”
“这回他们说得不是商税吗。”陈胤兆笑道:“那咱们就建议增加商税,减轻农民的负担。”
秦升稍一沉吟,突然笑道:“伯爷此招真是高啊!”
......
工部主事莫若友的一道奏章,正式拉开此次改革的序幕。
这一道奏章,就是建议朝廷体恤农夫,降低农税,而同时增加商税,充盈国库,理由就是商人富有,农民贫困。
这不就是陛下所期待的吗。
既减轻百姓的负担,又增加国库的收入。
至于商人么?
呵呵!
这道奏章上去,立刻就赢得不少人的支持,其中包括大量坚定支持重农抑商得官员,以及绝大多数的权贵。
但是反对声也不小,尤其江浙出身的官员,他们自小生在工商家庭,他们一直都在阻止朝廷增加商税。
王锡爵他们都还没有开口,朝堂上已经先争了起来。
东阁。
“真是岂有此理。”
许国将支持莫如友的奏章,往桌上一摔,道:“看着是满篇的仁义道德,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够看出他们那龌蹉的心思。这是要减轻百姓的负担吗?这分明就是减轻那些大地主的负担啊!”
减轻农税,减轻百姓的负担。
说得是好听。
但不要忘记,那些大地主的税也叫做农税,而他们改革本想增加权贵的税收,而权贵的财产主要就是田地,减轻农税,那等于又肥了地主,穷了国家。
“不但如此,他们还想挑拨我们与陛下的关系,因为陛下是肯定不想增加商税得。”
申时行紧锁眉头,道:“此事你们可得慎重应对,要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得罪天下百姓和陛下。”
王锡爵道:“如今我们还是占据优势,但如果我们与陈有年他们各行其道,那咱们可就都难以有所作为,我们不应该擅自决定,而应该加强与陈有年他们的沟通。”
申时行点点头,道:“陈有年那人,我很清楚,他一直都在建议朝廷,减轻百姓税赋,必须得跟他们谈谈,让他们知道,对方不是要真得减轻百姓税赋。”
许国道:“但是对方已经提出建议,而我们却拿不出一份改革计划来,这如何跟陈有年他们谈。”
曹恪突然道:“下官以为若要增加商税,郭淡一定不会同意的。”
......
一诺牙行。
“你之前可有买过马?”
徐姑姑向郭淡问道。
郭淡回忆了下,道:“买过一两次。”
徐姑姑道:“一定都赢了吧。”
郭淡道:“这倒是不太记得了,居士为何有此一问?”
徐姑姑道:“如你所愿,朝中闹腾了起来。”
郭淡愣了愣,讪讪道:“居士还真是记仇啊!”
徐姑姑问道:“那你打算如何应对?”
郭淡笑着摇摇头道:“居士可不止一次这么问我,但我的答案永远都只有一个,我来来回回就一招,那就是金钱。”
徐姑姑好奇道:“这也能用金钱解决吗?”
“当然能。”郭淡呵呵道:“其实所有改革都是围绕着钱在转,而非道德,可那些老爷们往往想用道德去解决金钱问题,他们失败是必然得,唯有金钱才能够解决金钱问题。”
承包大明 第八百一十一章 放资本入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承包大明最新章节!
这能不闹起来吗?
税法改革,呵呵,这可关乎着每个人得利益。
自古以来,但凡值得津津乐道得改革,都是先从税入着手。
不涉及税法改革的,都上不得历史得大台面。
但往往失败也在于此。
这一时间,牛鬼蛇神全部冒出来。
但由于这回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是皇帝要求改革税法,导致朝中反对改革的声音比较小,大家都在争论,怎么去改。
其实他们争得还是改与不改。
因为要是争不出结果来,那就没法去改啊!
官僚们玩这一套,那可真是得心应手啊!
由于他们不是真得想要改革,就是要搅局,不让王锡爵他们进行改革,这画风从一开始就跑偏了。
皇帝的要求本是增加税入,同时减轻百姓负担,但由于莫若友的那一道增加商税,降低农税的奏章,导致朝中争辩从增加税入,变成重农抑商和重商抑农之争。
而身处在周边的利益集团,如外戚武清候,公爵张元功、陈胤兆等人,他们就是两边都支持,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不能反对的,毕竟皇帝开了口,反对皇帝是绝对不行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制造混乱,你们扯得越远越好。
朝堂上也确实被他们搞得一团乱,大家是各抒己见,看似刀光剑影,险象环生,但背地里却是和谐得一逼。
这就是万历任性得后果,目前朝堂是不具备改革的基础,没有人整合朝堂,这时候要提出改革,是没有人压得住。
不过王锡爵他们也沉得住气,毕竟他们经历过很多次失败,关键这回是皇帝主动要求改革税法,他们不需要急于跟他们争辩,只要皇帝不收回那道成命,此事便可进行下去!
但话说回来,王锡爵确实也没有张居正那种手段,他无法做到权倾朝野,然后来推动改革,他必须要一方面依仗皇帝的支持,同时还得拉拢其它派系。
而他深知陈有年他们,一直以来都非常厌恶权贵特权,并且他这一派在民间可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还是那个道理,失意者远比得益者要多得多。
以反权贵为宗旨,基本盘必然会非常稳固。
“大人请放心,下官虽然愚钝,但也不至于被他们这雕虫小技给糊弄过去。”这王锡爵一开腔,陈有年便明白过来,表示自己不会被他们忽悠进去。
王锡爵不禁尴尬一笑,这家伙确实比较死板,问道:“不知陈侍郎对此有何想法?”
陈有年叹道:“其实这道理很简单,有钱多缴税,没钱就少缴税,可现实却与情理相反,如今有钱人都不缴税,反倒是没钱得人在缴税。可摆在面前得问题也很简单,那些不交税的都有权有势得人,让他们交税又谈何容易啊!”
“正是此理啊!”
王锡爵点点头道:“目前来说,做得最好的,还真就是郭淡,在卫辉府,是有钱人帮没钱人缴税,而之所以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卫辉府能够让有钱人赚更多的钱,而相比起来,那点点税,倒也算不得什么。”
说到这里,他又摇头叹道:“说来也真是惭愧,在这方面,我是远不如他啊。”
陈有年微微笑道:“如今郭淡乃是我大明财政顾问,这事向他询问,也是理所当然的。”
王锡爵心中暗喜,他是想跟郭淡合作,但是他怕陈有年反对,今日他来此找陈有年,主要就是期望能够确定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郭淡之间的三方联盟。
陈有年其实心里很明白,不过他向来不拉帮结派,拉帮结派就肯定伴随着徇私舞弊,你若不能照顾下面的人,人家凭什么跟着你,他一直追求是志同道合,但是王锡爵目前提出的建议,他还是能够接受的。
毕竟郭淡的那一份提议,可真是令他折服,这小子确实有本事,他并不介意去向郭淡请教。
而且,他们自己也真的没有太好得计划。
若想改革成功,那么还是得维护利益集团,因为在非战争情况下,不可能将他们都给杀了,即便他们一时屈服,但很快他们就会扭转过来。
故此若想成功,还是得到他们的谅解,因为没有能力消灭他们。
而唯一做到这一点的,就是郭淡。
王锡爵与陈有年是亲自拜访郭淡。
这回郭淡可不敢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毕竟万历已经开了口,怎么也得进行下去。
“二位大人,我只是一商人,我若说错了,二位大人可得多多包涵。”郭淡先给他们打一针预防针。
王锡爵一听,便知这小子肯定有办法,不禁是暗自期待,笑道:“我们来之前,就知道你是个商人,说吧,说吧。”
郭淡嘿嘿一笑,然后正色道:“我听闻朝中最近有过重农抑商和重商抑农的争辩。”
陈有年立刻道:“他们虽然说得不无道理,但只不过是在混淆视听,你不用在意。”
郭淡摇摇头道:“我觉得他们说得是狗屁不通。”
陈有年嘴角抽了抽。
还能聊下去吗?
好歹也尊重一下我们啊!
郭淡忙道:“大人,我非有意口出脏话,只不过我认为没有比这四个字更加适合。”
陈有年挤出一丝微笑道:“你此话怎讲?”
已经习惯了的王锡爵暗自一笑,你可也算体会到我曾今的痛苦了。
郭淡道:“支持重农抑商的,是建议增加商税,不知我可有说错?”
陈有年点点头,道:“这有何不对吗?”
“在我们商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呵呵。”
郭淡并未说出来,又继续道:“我中原王朝一直重农抑商,这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国家主要税入就是来自农夫,而非商人,那商人当然不被重视,故此以前人家骂我,我也是一笑置之,因为我知道农夫是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二位大人,您们认为是不是这理。”
陈有年和王锡爵同时点点头。
你商人都这么说,我们能说没道理吗?
郭淡道:“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对方是要求增加商税,减轻农税,那么朝廷就应该提高商人地位,再说重农抑商可就不对了。反过来说,支持重商抑农的官员,也是错误的,他们要求不增加商税,同时要求重商抑农,这就好像去饭店吃饭,不但不给饭钱,还得问人家老板要钱!”
陈有年和王锡爵相视一眼。
这一番话,简直颠覆他们的认知啊!
明中期之后,其实一直都有官员建议重商抑农,而体现为减轻商税。
而重农抑商则是要求减轻农税。
这个概念是根深蒂固。
而郭淡的说法恰好相反,根据他的说法,若要重商抑农,必须得增加商税。
但这似乎更加有道理啊!
交税交得多,就是对国家做出得贡献多,那么国家理应给予重视。
不能说交得多,得到的少,那谁愿意缴税。
花钱挨揍,那是变态。
王锡爵道:“他们并非是真的要增加商税,你说这个毫无意义。”
“可不是毫无意义。”
郭淡摇摇头,道:“基于此理来说,那些大地主们享有国家最好的特权,但却交最少的税,做最少的贡献,这不合理吧。就常理而言,谁缴的税最多,贡献最大,国家就应该重视谁,这道理三岁小孩都懂。”
王锡爵、陈有年有些慎得慌。
你这是干什么?
商人要当家做主得节奏吗?
郭淡双手一摊,道:“既然他们又想贪图享受,又不愿意缴税,为国家做出贡献,那国家为何还要死皮赖脸偏偏照顾他们,这是不是有些......呵呵。
而我们商人就非常明事理,一分钱一分货,我们不是不愿意缴税,而我们缴税,能够得到什么,如果朝廷愿意照顾我们商人,我们商人当然愿意缴纳更多的税,我们才不会跟他们一样,什么都要,又什么都不愿意付出。”
陈有年听得是微微有些冒汗,你这是要乾坤颠倒,道:“这怎么能行。”
郭淡道:“那也就是说,朝廷就是愿意照顾他们,不管他们多么自私自利,既然如此,那改革意义何在?也没有必要来找我,我是一个商人,在我看来,你付出多少,你就能够得到多少,不像佛祖,左脸被打完后,还把有脸伸出去。”
陈有年顿时尴尬地想找一条缝钻进去。
那些权贵只知索取,不知付出,你还偏偏乐呵呵得,那就是生得贱。
王锡爵道:“就算你说得是很对,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郭淡笑道:“可是我们商人天生就喜欢竞争,我们愿意交更多的税给朝廷,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希望朝廷也能够给我们商人更多的照顾,如此一来,即可解决增加国库空虚,又能够减轻百姓的负担,可谓是一举两得,也符合陛下的意思。”
陈有年摇摇头道:“你想得可也太简单,这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解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