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承包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他宁可将时间用在徐姑姑身上。
徐梦晹一怔,道:“你有什么办法?”
郭淡道:“不瞒伯爷,其实我与令嫒谈过这个问题。”
徐梦晹皱眉道:“她是不是说老夫偏爱她哥哥和荣儿。”
郭淡笑道:“这是肯定事实,还用说吗!”
“......!”
徐梦晹神情一滞,做不得声。
郭淡话锋一转,道:“令嫒之所以不愿回徐家,原因不是伯爷,而是她自己,她是因为愧对伯爷和小伯爷,才不愿意再回徐家。”
徐梦晹惊讶道:“她连这都与你说了?”
郭淡点点头,道:“她曾今的确想过自己继承徐家家业。”
徐梦晹愣了愣神,重重叹得一口气,道:“倘若真是她一人之错,那老夫又岂容的下她。唉...其实在她兄长在去世前,曾也与老夫谈及过此事,这事啊,还就他看得最明白啊!当初我夫人怀上凤儿时,我几乎是天天上庙求子,甚至都吃了大半年的素。
可惜天不遂人愿,偏偏是一个女孩,而我夫人也在产后不久便去世了。故此每当老夫看到凤儿时,总是感到十分遗憾,心里常常在想,这要是一个男孩,那该多好啊,但是我没有想到得是,她那么小的年纪就已经懂得察言观色。
而从那时候开始,她在任何方面都要与她哥哥竞争,哪怕是骑马射箭,她也绝不肯服输,而我当时只是认为这孩子生性顽劣,故而常常教训她。
直到他哥哥去世之后,我才幡然醒悟,我也曾想过补救,在有一段时间,我曾将她视作我最信任得人,不可否认的是,我能够当上太仆寺卿,她是功不可没,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助长了她的野心,而当我知道她对荣儿做得那些事,我实在是难以原谅她,也不可能再留她在徐家。
当时我是打算为她寻找一个好的夫家,但她却选择了离开徐家。”
郭淡摇摇头道:“我并不觉得是如此。”
徐梦晹错愕道:“难不成你比我还明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郭淡笑道:“我认为令嫒最大的野心,不是要得到徐家,也不是要证明比谁更强,而是要弥补伯爷您心中得遗憾,因为伯爷您的期待,就是她是个男孩,然后将来能够继承家业,她争夺徐家家业,不就是伯爷您心中曾经的期待吗?”
徐梦晹双目一睁。
郭淡道:“我相信令嫒从小内心就充满着对伯爷得愧疚,她也希望自己是个男孩,但这是不可能改变得,可她不希望伯爷您再失望,她所做得一切,就是为了弥补伯爷您心中的遗憾,只可惜她太执迷于此,她一定要做到伯爷您期待得一切,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她这么做,竟然让伯爷您更加失望,这才是她离开徐家的唯一原因。”
徐梦晹闻言,久久不语。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一直都想不太明白,为什么徐姑姑会有如此野心,她又不能当官,她也不是一个爱钱的人,他曾一度理解为徐姑姑是为了报复他偏爱徐继荣父子,因嫉妒而成恨。
他就没有想到过,徐姑姑当初所争取的一切,全都是他当初得期待和遗憾。
“嗨呀!”
徐梦晹突然懊恼得拍了下大腿,道:“这都怪老夫啊!这好好的一个家.....唉.....!”
郭淡笑道:“老价钱。”
徐梦晹一怔,道:“什么老价钱?”
“基本价,一千两。”
郭淡笑道:“伯爷给我一千两,我帮伯爷摆平此事。”
徐梦晹激动道:“你有办法?”
“我又不是那些户部官员,喜欢浪费时间,要是没有办法,我根本就不会提及此事。”
郭淡很不礼貌的勾了勾手指。
徐梦晹毫不在乎,赶紧附耳过来。
郭淡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徐梦晹突然惊呼道:“陛下。”
但说罢,他又心虚得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这才松得一口气,又小声道:“你这是甚么办法,这种事怎能惊扰陛下。”
郭淡苦笑道:“谁让令嫒那么聪明,陛下若不出面,怎么可能骗得了她。话说回来,陛下每次找你借钱,哪件事又是为了国家百姓,还不都是后宫那点事,这大家有来有往,下回合作才能愉快。”
徐梦晹想想也对。
肥宅找他,不是借钱买珠宝,就是借钱修宫殿,就没有一件正经事,那我为什么不能找肥宅谈谈不正经得事。





承包大明 第七百七十章 别问,问就是承包
那王锡爵可真是诚意满满地邀请郭淡加入他的改革团队,对此也是充满着期待,可是哪知道这却是适得其反,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惹得御马监、户部都不开心。
他并不知道,郭淡对于什么朝廷改革,是完全没有任何兴趣,因为他觉得明朝的效率实在是与自己生辰八字不合,干什么都是事倍功半。
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四五个问题。
让他来干,那他真的气得犯病。
相比起来,他是要更加关心徐姑姑的问题。
但是对于朝廷而言,赈灾问题已经渐渐成为国家得核心问题,因为大家都发现,近年来灾情越发频繁,然而,明朝赈灾制度却已经名存实亡,朝廷常常是有心无力,顾此失彼。
完全凭借地方官员能力,能力出众官员,还能稳定局面,能力差得,基本上就放飞自我,苦得是百姓与国家。
如今年的一系列动荡,就是因为天灾而起。
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朝中许多有识之士,都渴望推动这方面得改革。
“这臭小子可真是目中无人啊!”
申时行听罢,不禁是笑骂道。
王锡爵道:“可他却准确地点出问题所在,这天灾不可怕,人祸才是最可怕得,这预备仓制度早已经名存实亡,而多半是亡于人,而非天灾!”
王家屏道:“可是这问题,郭淡也没法帮我们解决啊。”
王锡爵道:“可我们也没法去解决,若我们要求肃清吏治,只怕又会引起轩然大波。”
王家屏眉头紧锁,他也知道目前朝野上下都非常腐败,只要粮食放在那里,就肯定会有人伸手过去。
但是这时候肃清吏治,必然又会引起极大得反弹。
申时行看向王锡爵道:“你还是想借郭淡来推动改革。”
王锡爵点点头,道:“近年来各地常有灾患,百姓饱受其苦,可朝廷却因制度废弛,难以控制局势,好在眼下北方还算是比较安定,若不趁机完善赈灾制度,万一北方发生战事,这内忧外患,必生大乱啊!”
王家屏道:“可是郭淡已经说了,他无能为力啊!”
王锡爵哼道:“那小子滑头的很,我看他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纯粹就是敷衍我们。”
“就算如此,我们也拿他没有办法。”
“我们拿他的确没有办法,但是我们可以去找陛下。”王锡爵抚须笑道。
他以前也想着通过加强内阁权力,推动改革,但是现实狠狠抽了他两个耳光,差点都令他心灰意懒,他也知道这是很难的,不过关税一事令他发现,其实可以借郭淡来避开朝廷的阻力,推动改革。
虽然被郭淡狠狠讽刺了一番,但他兀自坚持要与郭淡合作。
......
刑部。
“我倒是认为郭淡说得非常有道理,是王大学士有些异想天开啊。”刑部侍郎陈有年听闻此事,便是摇头道。
李三才问道:“陈兄何出此言?”
陈有年道:“郭淡的计算能力,只能用为辅助,关键还得靠传统得治国之道啊!若想改善赈灾制度,首先还是得肃清吏治,吏治不清,那什么都无从谈起啊!”
张鹤鸣点头道:“陈侍郎言之有理,自古以来,治国先治吏,同是天灾,为什么有些州府就可以安然度过,但有些州府却搞得一乱造,其因在人,再好得办法,没有正直清廉得官员,也是徒劳无功啊!”
他们说得非常对,治国先治吏,这个方针放到哪个朝代都没错,张居正也是现在提出考成法,这个顺序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这也导致王锡爵与李三才分道扬镳。
因为王锡爵还是希望与郭淡合作。
其实这也非常正常,毕竟王锡爵已经干了许多年,遇到了很多困难,更加懂得去跟现实妥协,委曲求全。
但是陈有年、李三才他们这一派,是新崛起得势力,他们是冲劲十足,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那是无所畏惧。
他们甚至都等不到明年,在这年关之前,他们就正式借赈灾一事,提出整顿吏治建议。
这一下可就热闹了!
大臣们纷纷上奏,提出自己的建议,然后反驳对方的建议。
有人说推行法制,用严格得法律来整顿吏治。
立刻就被批得体无完肤。
什么法制,你这不就是考成法,而考成法问题那么多,你是眼瞎么。
还有人建议以德选吏。
只要官员德行高尚,就不会贪污受贿。
但同样也被人反驳,考成法为什么出现,就是之前是以德选吏,选得尽是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或者有德无才之辈。
还有人建议加强科道官的权力,也就是加强监督。
可是科道官也经常与地方官勾结。
同时也导致地方官员的仕途完全掌握在科道官手中。
这直接导致李三才、陈有年他们的声音被淹没了。
这又进入明朝特有的节奏中,大臣们相互攻击,相互争论。
而王锡爵作为此事得主导者,却在旁一直沉默不语。
他知道会是这么一个情况。
在任何时候提出整顿吏治,都不会有错,既然是“人治”制度,那时时刻刻都必须要整顿吏治。
既然无法反对,那么大家就都选择对自己有利得建议来整顿吏治。
这就不可能成功。
因为不管你选择哪种方式,都会得罪不少人得。
这就是为什么王锡爵要先加强内阁权力,这必须需要全力来推动,而李三才、陈有年他们这一派在朝中还不是一家独大,没有足够的权力去推行自己的想法。
等到他们吵翻天的时候,王锡爵就天天拿着那些人奏章跑去跟万历聊天,死皮赖脸,蹭完早饭,蹭得万历是欲仙欲死。
人家万历都准备给自己放年假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
不过这问题确实是迫在眉睫,今年户部税入减少三成,要是明年再来一回,那可就没了。
万历没有办法,只能将郭淡给找来。
“陛下,这事卑职也没有办法,关于吏治,卑职可是一窍不通。”郭淡也郁闷坏了,他觉得这跟他真没有关系。
万历板着脸道:“什么吏治问题,这就是财政问题,近几年灾情频繁,但是国库得情况你也清楚,而地方官府也没有什么钱,要是实在拿不出钱来,不还得朕拿钱出来,你若有办法,就说出来,不然的话,归德府的事,可能又会卷土重来,你能保证每回都能够全身而退么。”
天啊!
郭淡暗自叫屈,他真的很想告诉万历,索性将满朝文武都给辞了,一群臭鱼烂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沉吟半响,有气无力道:“陛下,卑职其实就一招,您也是知道的。”
“承包!”
万历几乎是本能地说出口。
郭淡点点头。
万历又纳闷道:“可是这如何承包?”
郭淡道:“承包赈灾制度。”
“赈灾制度也能够承包?”万历惊奇道。
“准确来说,就是承包预备仓。”
郭淡道:“上回因为归德府的事,卑职也了解过我朝得预备仓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储存一些粮食,若遇天灾,就借给百姓度过难关,等到秋收之后再还。
这是一种赈贷制度,理论上来说,是可以持续性,并且可以实现盈利,毕竟百姓要还利息,但是因为很多原因,被玩废了。
由卑职承包得话,估计是能够扭亏为盈,但是...但是利润不高,毕竟粮食这种商品,卖高了会被人骂,卖低了又不太划算,卑职至今连一方土都没有买过,如果可以的话,卑职还是不太想承包。”
万历听罢,只觉浑身发胀,是很想打人,我们这里谈论得是,怎么去维持下去,减少损耗和国库的负担,你特么还嫌利润不高,有利润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当即眉头一皱道:“你身为我大明财政顾问,竟然还嫌辛苦,可真是岂有此理。”
郭淡讪讪道:“陛下恕罪,卑职也只是想集中精力,为陛下您赚大钱。”
万历稍稍犹豫了下,话这么说,也真是没错,毕竟那边海外计划已经开始,但是很快将这个想法抛之脑后,道:“国家要是乱了,你赚多少钱也不够朕用的。”
“陛下说得是,是卑职目光短浅。”郭淡的语气中是充满着无奈呀!
万历又再确定道:“你真的可以扭亏为盈?”
郭淡点点头道:“回禀陛下,只要承包给卑职,就能够扭亏为盈。”
其实关键不在于什么办法,而是在于承包,因为只要承包了,那就跟朝廷没有关系了,那些大臣遇到的所有的问题,也都不是问题了。
如果不承包,那就是无解。
万历立刻道:“那就行了,这事就交给你了,朕最近被他们吵得头昏脑涨,身体有些不适,要静养两三月。”
哇!又静养?
上回你就静养了几个月,猪也没这么个养法啊!
郭淡忙道:“陛下,卑职有件事还得请求陛下您帮帮忙。”
万历问道:“什么事?”
郭淡道:“是这样的,卑职身边的一位非常重要谋士,最近遇到一些麻烦,这需要向陛下您借个场地,借个几御医。”
万历问道:“朕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谋士。”
“就是兴安伯之女。”
“那你去找兴安伯。”
肥宅就怕麻烦。
郭淡道:“回禀陛下,兴安伯就是问题根源所在,就是他弄得他女儿心烦意乱,还连累到卑职。”
这是个什么事。万历想想,也就是借个场地,借几个御医,于是点头道:“好吧,朕答应你。”
“多谢陛下。”




承包大明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临时方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承包大明最新章节!
“又承包?”
寇涴纱是欲哭无泪地望着正趴在桌上画画得郭淡。
郭淡只是微微一笑,“夫人,看来你的接受能力,比陛下要差得多,陛下似乎都已经对此麻木了,这一次连细节都懒得去商量,只是一句‘那就行了’,他甚至都没有考虑,大臣们是否会答应。”
寇涴纱微微一翻白眼,道:“夫君,我指得可非此事,如赈灾这种事,乃是吃力不讨好,并且还会滋生许多麻烦,就连朝廷,地方官府都常常因此焦头烂额,我们只是一家牙行,根本就没有能力能够处理那么多事务。”
“我知道,我也不想。”郭淡语气平淡得说道。
寇涴纱问道:“那你为何还要答应?”
郭淡道:“因为陛下,这天下是陛下的,如果那些官府处理不好,最终伤害得是陛下的利益,那些贪官污吏,只会赚得盆满钵满,而陛下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我没得选择。”
寇涴纱道:“可问题是,你也不能够处理得好。”
“那不见得。”
说话时,郭淡手中挥动的笔突然停了下来,他将笔放到笔架上,然后拿起手中的那张纸来,耸耸肩道:“我之所以不想,不是因为我做不到,而是因为这一笔买卖不符合我现在的身价。”
话音刚落,忽听得后门门口传来杨飞絮得声音,“下雪了。”
......
大雪缓缓落下,但朝中兀自是争论不休。
治国先治吏,这道理谁都明白,甚至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就是真理,但是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取得成功。
原因很简单,这人治人其实是最难的。
而这时候,王锡爵终于站了出来,不过他将会议得地点,放在了东阁。
“将预备仓承包给郭淡?”
李三才震惊地看着王锡爵。
他毕竟还是头回感受到承包的冲击感。
而一旁王家屏、宋纁都已经对此见惯不怪了。
不等王锡爵开口,张鹤鸣就坚决反对,“这赈灾关乎着国家安危,可不是一个马场,甚至于一个州府可以比拟的,怎么可以承包给一个商人。”
说到“商人”,张鹤鸣似觉有些不妥,又补充道:“虽然郭淡如今是我大明财政顾问,但他可以协助我们,而非是采用承包的办法。”
王锡爵笑道:“张御史也知道这赈灾之事关乎国家安危,关乎着天下百姓,所以我们就应该不顾百姓,不顾国家,天天争论不休。”
张鹤鸣忙道:“下官可不是这意思。”
“可事实就是如此。”王锡爵又道:“此事已经是迫在眉睫,就说外面那场雪,谁也不知道,这场雪又得下多少天,我们不能就这么无止尽得耗下去,必须得做两手准备。承包给郭淡,只是一个临时方案,等到朝廷商量出结果,完善赈灾制度之后,朝廷就会从郭淡手中收回预备仓。”
张鹤鸣就更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现在他们根本就争不出一个结果来。
李三才突然问道:“大人,有一点下官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偏偏要承包,郭淡若有办法,大可提出来,这不就是陛下雇佣他为大明财政顾问的原因吗?”
“因为大明财政顾问的办法就是承包。”
王锡爵突然看向门外,“不过还是请他自己来跟你们说吧。”
过得片刻,只见郭淡从门外走了进来,他向在坐的老爷们行得一礼。
王锡爵道:“有劳郭顾问了。”
“此乃在下分内之事。”
郭淡微微颔首,又看向身后二人。
只见那二人立刻将一张纸挂在正前方的屏风上。
李三才他们凝目看去。
这画得都是一些什么狗屎。
太难看了。
郭淡来到屏风前,歉意一笑:“是难看了一点,但是时间紧迫,没法将其制作精美,各位大人多多包涵。”
王锡爵若有所指道:“难看不打紧,有用就行。”
“多谢大人海涵。”
郭淡拱手一礼,又道:“不瞒各位大人,其实在是否承包的问题上,我曾犹豫许久,而我之所以提出承包,就是因为我认为我朝的预备仓制度,较比起历朝历代来,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且可以持续性。
所谓得预备仓,就是当发生灾难时,借粮食给百姓,等到灾情过后,百姓丰收之时,再加上利益还给朝廷,这比单纯得救济可是要高明许多。
那么为何预备仓已经渐渐失效,其中最大得原因,自然就是因为宝钞,但是如今已经没有必要再提及这事。”
这说来也真是很讽刺,这大明宝钞可真是害大明不浅啊。
自太祖到正统这期间,朝廷都是花“钱”来购买粮食,存储在预备仓,而这“钱”就是大明宝钞,光凭这一点,那就注定失败。
懂得人都知道在没有律法和技术保证得情况下,这其实就在掠夺百姓。
而如今大明宝钞早已经被废了,又何必再揭自己的伤疤。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原因。”
郭淡目光一扫,道:“我就不一一赘述,相信各位大人也都知道,并且也在之前提及过,我今日主要是从运营的角度来分析。”
说着,他指向那张纸,道:“朝廷、预备仓、百姓,这就是整个预备仓得体系,而启动机制,就是天灾。首先一个弊端,就是预备仓制度,使得朝廷直接面对百姓。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整个制度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李三才问道:“此话怎讲?”
郭淡笑道:“我看过关于预备仓的一些记录,发现借出去的许多粮食,并未得到归还,导致预备仓入不敷出,久而久之,预备仓内便只剩下老鼠和老鼠屎。
在这种情况,朝廷必将陷入进退维谷得境地,是逼迫百姓归还粮食吗?可朝廷的初衷不就是救济百姓吗?如今又逼得百姓家破人亡,那当初又何必去救呢?”
李三才道:“这只不过是少数。”
“很不幸的是,这是多数。”
郭淡笑道:“当然,这其中肯定也有猫腻,比如说有些人假借百姓之名,去谋取预备仓的粮食,导致变成一笔笔烂账,但问题在于,朝廷没法去逼迫百姓还钱。”
张鹤鸣讽刺道:“朝廷确实不能将百姓逼得家破人亡,而你们商人就经常这么干。”
郭淡笑道:“商人也很少这么干,因为大多数商人根本就不会借,真正愿意借的,是那些地主。商人的做法,是先判断对方是否有能力归还,然后再决定借不借。”
李三才道:“若是这么做,那还能叫赈灾吗,这就是在趁火打劫,可是这人命关天。”
郭淡道:“这就是问题所在,借钱还钱,天经地义,但朝廷救济百姓,同样也是天经地义,二者是存在着根本性矛盾的,必然是行不通的,这也会导致朝廷里外不死人。”
李三才皱了下眉头。
他也认同郭淡的说法。
1...537538539540541...7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