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承包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那些大地主们突然想起,上回郭淡洒出那么多钱来,这一次损失虽然惨重,但也不至于需要拿出百万两来救济,郭淡应该不会糊弄他们的。
而且三日时间也不是很久,于是他们纷纷答应下来。
其实除郭淡之外,任何人说这番话,包括皇帝这么说,他们也不会轻易相信的,可见那一百万不但帮助卫辉府度过危机,也让郭淡的信用大幅度上升。
他是有资格透支自己的信用。
郭淡只叫上梁馗一道去往陈楼,至于其余的大地主,郭淡就让他们回去等消息。
这种事人多反而不好谈。
当恐慌聚集在一起,就一定会出问题。
来到陈楼,郭淡便向梁馗道:“梁员外,你我都是知根知底,这算术我还是比较在行的,你也不用在我面前夸大其词,你就如实告诉我,你们到底损失了多少?”
他知道先前那些大地主,肯定有些夸大其词的成分,但是这回造成他的预判失误。
梁馗道:“不瞒你说,其实我们心里还是很庆幸的,要不是这几年一直都在加固河道,只怕我们的损失远不止如此,但即便如此,我们损失还是非常大。
你也知道,这几年就没有丰收过,唯有河道边的良田,收成是最多的,而被淹没恰恰都是这些良田,如今播种季早已过去,原本再过两三月,就能够收获了,不曾想,唉...想要再种要等到今年八月,今年这些田地,基本上是颗粒无收啊。
而这里面还包含着我们近两年辛苦发展农业的技术,以及那些大水车,沟渠,还有我们必须要支付雇农工钱。”
长城以南种得多半是冬小麦,多半小麦都是要过冬得。
郭淡稍稍点点头,道:“但是这多半关乎明年得行情,今年的话,你们应该还足以支撑下来。”
“我看也很难。”
梁馗道:“因为不仅仅是我们这里闹水患,整个河南道多地都出现水患,粮价必然会上涨,而我们卫辉府目前还是需要从外面购买大量的粮食,即便你不让我们涨价,外面那些粮商也一定会涨,如今大名府粮价已经开始上涨,而他们那边倒是没有发生水患。除非你又拿出补助来,不然的话,粮价上涨是必然的。”
郭淡不禁苦笑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现在就给出补助计划,那外面的粮价更会肆无忌惮得上涨。”
其实这情况与上回完全不同,可不能轻易去刺激,因为粮食是百姓必需品,没有粮食是活不下去的,你郭淡再砸一百万出来,那外面的粮价就能够涨得飞起,反正大家都是赚郭淡的钱,那不都往死里来。
梁馗道:“但若不这么做,哪怕我们不涨价,那些商人也支撑不了多久,他们需要从外面购买粮食,到了下半年,粮价肯定会失控,没有道理这外面涨价,我们不涨价。”
“你说得也有道理啊!”
郭淡点点头,道:“对此我会认真考虑的,但是我希望能够获得梁员外的支持。”
梁馗迟疑少许,道:“我们当然会支持你,但是...但是你也不能让我损失太大。”
“这是当然。”
郭淡道:“但是就目前而言,我知道许多人都希望我能够给出补助计划,但正如我方才所言,如果我给出补助计划,那外面的粮价会涨得更加疯狂。
暂时来说,我希望你们口头上告诉大家,不需要我的补助计划,以及我们有足够的粮食,以此来稳定民心,同时迷惑外面那些大粮商。
如果实在不行,我还是推出补助计划,我绝不会让你们承担这一切的损失,因为我知道你们也承担不起。”
梁馗思忖半响,点头道:“好吧,我答应你,我会跟他们说得。”
“有劳了。”
这梁馗刚刚离开,周丰、秦庄、胡渊,等一干大富商便找上门来。
原来他们也是损失不小。
因为码头肯定是在河边,而且河边还有仓库,虽然在修建仓库的时候,就想过这一点,但仓库那边还是有着一成左右的货物受到大大小小的损害。
尤其是那边还有刚刚运来得粮食。
但这都还是其次。
这点损失,对于他们而言,也是能够承受得。
关键在于水患的到来,严重阻碍贸易往来,如今卫辉府所有的货物又必须改道大名府,以及外面的粮价已经在上涨。
你可以阻止卫辉府的粮价上涨,但是你不能外面的粮价上涨。
那么问题就变成,我们高价买来的粮食,我必须还要低价在卫辉府销售,这谁都受不了,他们希望郭淡赶紧给出办法,否则的话,他们可不敢贸然从外面购买粮食。
同时,他们也希望郭淡赶紧调整运输计划,这货物运不出去,还得买粮食进来,这可真是雪上加霜。
可见商品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只不过是将风险转移到大地主,大商人身上,又因为他们抗风险能力远远胜过那些贫农,一时半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灾民。
但是,若等到下半年,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承包大明 第六百九十三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种地
这商人走了,还不算完。
法绅、诉讼师也纷纷赶来见郭淡。
法绅认为可以适当的调高粮价,法院愿意支持郭淡这么做,根据规矩而言,要更改契约,也必须需要法院的支持。
但诉讼院提出的意见刚好相反,他们认为郭淡应该出钱补助,因为你其实就是官府,每年税钱你都收走了,财政也都在你一个人手中,如今大家有难,且这并非是人为的,而是天灾,你就应该拿钱出来。
他们说得其实都有道理。
不过郭淡是应付了事。
问题在于,他并不是官府,这钱名义上是他个人的,他不可能轻易的就拿出钱来救济。
可见光鲜亮丽的外衣下,是数不尽的问题。
危机不是没有发生,只是被延缓了。
但不可否认得是,这就是一种优势,至少郭淡目前面对的只是几个身着锦衣华服的大地主,大富商,他们还能够坐下喝杯茶,而不是面对成千上万的灾民,一言不合,就会被他们给生吞活剥了。
不过,也就是几杯茶的时间。
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问题,那么结局也不会出现任何差别。
郭淡将失去一切。
“我能够帮到你得非常有限。”
徐姑姑如实言道。
她会得是传统套路,面对商品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她哪里想得出办法来,她对这个社会都还缺乏研究。
“我知道。”
郭淡点点头,又道:“但朝廷会怎么做?”
徐姑姑道:“从个州府调集粮食来救援,以及免除当地百姓的一些税收,剩下的,只能就靠百姓自己。”
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还是可以调集一些粮食前去救援,或者以工代赈。
不过话说回来,国家能够救济也不可能非常充足,多半还是靠百姓自己挨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徐姑姑认为死了近百人,就是一个奇迹。
“而这些我都无法享受到。”
郭淡耸耸肩,略显无奈道。
徐姑姑默默点了下头。
如果向朝廷提出救援神情,官僚们一定会借此要挟郭淡交出这四个州府,不满足这一点,官僚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给予粮食救助。
但郭淡是肯定不会交出这四个州府,尤其是卫辉府,这就是他的生产基地。
他只能靠自己。
可要知道这还只是卫辉府的情况,开封府那边还要严重一些,而且那边还都是小农经济,肯定会有灾民,怎么帮助这些灾民?
郭淡面临的困难其实要比眼前的更大。
如果郭淡愿意再砸出上百万两,还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如今关键问题就是粮价问题。
谁都知道你河南道发生水患,这粮价是肯定会上涨的。
这不能怪别人无情,换成是郭淡,郭淡也会这么做,因为这是市场规律,如果你要打破市场规律,你就得砸很多很多钱,因为这大半年内,你都得拿钱出来平衡粮价。
但郭淡拿不出这多钱来,其实上回也没有拿出这么多钱来,他只是中间玩了个巧,可这粮食他没法巧,必须得真金白银。
可那边海外计划也在关口上,也急需用钱,而且也是很多很多钱,这令郭淡变得非常窘迫。
休息一晚之后,第二日,郭淡便出门视察。
“粮店开了,粮店开了。”
“真的吗?”
“真的,真的,所有的粮店全都开了。”
“那咱们快去买些粮食吧。”
“买什么买,这粮店就开了,你害怕没有粮食吃的么?”
“你前两天不是想尽办法买粮食么?”
“你也说那是前两天,如今可不同了,你难道不知,郭淡昨日抵达卫辉府了么。”
“是呀!郭淡昨日刚到这里,今日粮店就开门了,还是郭淡厉害。”
“那还用说,郭淡来了,那咱们就不用怕。”
......
徐姑姑放下车帘来,向坐在对面略显尴尬的郭淡笑道:“看来卫辉府的百姓已经将你视作神一般。”
郭淡苦笑地摇摇头:“利弊各半吧!至少目前不会引起大家对于粮食缺乏得恐慌,但如果我不能马上找出解决之法,那么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可能到时受到得冲击比其它州府还要猛烈。”
来到河道边上,不能说是满目苍夷,残垣断壁,但也到处都是水洼、污泥,许多大田庄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草棚、木棚全部倒了,良田全变成水洼,不少水车也是倒在田里面,都还没法去修。
隐隐还听到一些哭声,虽然是雇农,但是农夫对于粮食有着天生的感情,辛辛苦苦大半年,原本再过两三月都丰收得季节,结果全毁了,就算不是自己,他们也非常心疼啊!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大多数百姓还都非常庆幸,甚至于骄傲,毕竟没有死多少人,只是将河道两边的田全给淹没了。
郭淡向附近的人询问了一下情况。
当地老农告诉郭淡,如果现在赶着再种一轮,且不说收成会大规模的减产,关键还会影响到今年八九月的播种季,在这个关口上,是没法再种了。
这可真是两头不着岸,越说越愁,郭淡心里烦闷不已,但还不能说出来,不但不能说,他还得表扬大家,干得非常不错,损失远远低于我的预计。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甚至都不会影响到大家的生活。
天下间没有比我更懂种地,没有比我更懂水患。
往死里吹就对了。
他没有办法,他必须要给予市场足够信心,如果出现抢购的现象,那无异于火上浇油,当地粮价就会上涨,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当地的地主能不涨吗?
从外面购粮食来的商人,能不涨吗?
关键卫辉府有涨价的市场和空间,这里的人们,手中用银子啊!
是可以狠赚一笔的。
归德府可能也会缺粮,但不会有人运送大量的粮食过去,当地的百姓没有多少钱,没有货币的需求,等同于没有需求。
在河边晃悠大半天,郭淡都不想再往前走下去,越看越愁,他就去到其它地方看看,看看那些没有被水淹没的田地。
“咦?他们在干什么?”
来到一个山丘上,郭淡突然见到远处有不少人蹲在一片田野里面,不像似在种地,反而像似在开会。
辰辰忙道:“姑爷,你忘记啦,今年要大规模试种番瓜。”
“番瓜?”
郭淡眼中一亮,又看向徐姑姑,徐姑姑这时也向他看来。
郭淡急急往那边走去,边走边问道:“番瓜没有受到影响吧。”
“没有,没有。”
辰辰直摇头道:“因为徐秀才选择的地方,都是贫瘠之地,绝不会在河边得。”
还未来到田边,田野里面的老农已经看到郭淡,赶忙出得田野。
“小人见过东主。”
他们当然算是郭淡的员工。
郭淡只认识其中一个名叫巩方的老农,问道:“巩方,番瓜得种植情况如何?”
巩方忙点头道:“回东主的话,目前为止非常顺利,我们现在布置栽种事宜。”
“栽种?”
郭淡问道:“现在是番瓜栽种的季节吗?”
巩方点点头道:“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番瓜不耐寒,一般都是等到倒春寒过后,才开始栽种。”
徐姑姑又问道:“那不知何时收获?”
巩方道:“大概是在九月份左右。”
“刚刚好!”
徐姑姑欣喜道。
“可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郭淡点点头,又向巩方问道:“如果我现在要求扩大种植的话,我们可有足够的苗。”
巩方愣了下,道:“回东主的话,这苗是足够的,这几年我们培养得大量的番瓜苗,但是这人手可能不够。”
“人手的话,你不用担心,只要苗充足就行了。”郭淡又道:“如果我要将那边的灾区变成番瓜地,你们能不能做到。”
巩方等老农齐齐摇头。
郭淡问道:“为什么?”
巩方道:“根据番瓜的习性,是耐旱,但那边的田地都已经被水给淹没,在那里种植番瓜,苗很快就会死得。”
“这样啊!”
郭淡皱了下眉头,道:“不要跟我说不可能,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就算是用土去填,我也要把那些水洼给填平。”
说到这里,他向辰辰道:“辰辰,你立刻去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过来,让他们听从巩方得命令,我要组建一个农业管理部。”
“是。”
辰辰就跟打了鸡血似得,是激动不已。
郭淡又向巩方道:“除卫辉府之外,我还要在开封府大规模种植番瓜,你必须想办法快速地将番瓜苗运送过去。”
“啊?”
巩方是一脸懵逼。
他身边的一个老农道:“东主,去年我们就往开封府送去不少番瓜苗。”
“是吗?”
“嗯,去年是你下达的命令,要求今年大规模试种,但是因为这卫辉府的土地非常有限,许多贫瘠之地都变成了牧场和作坊,但是开封府那边还有不少贫瘠之地,土地得情况还不太一样,更加适合我们的要求。”
郭淡激动道:“这可真是天助我也啊!”
巩方忙道:“可是东主.......!”
“记住,不要跟我说不可能,哪怕是不惜一切代价,我也要做到。”
郭淡又向曹小东道:“立刻先拨五万两给农业管理会,且关于农业管理会的拨款是不设上限,只要他们需要就给。”
曹小东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郭淡又再向巩方道:“告诉我,你们是能够做到。”
巩方木讷地点点头道:“我...我能够做到。”
“大声一点,自信一点。”
“东主,我能够做到。”巩方仿佛被催眠一般,突然挺直身板,大声吼道。
“很好!”
郭淡笑着点点头。




承包大明 第六百九十四章 竞赛
陈楼,会议室。
“各位觉得怎么样?”
郭淡手腕微微往外一张,看着在坐的正在啃着番瓜的大地主们,“味道如何?”
“这番瓜可真是难吃啊!”
“只是稍微有些甜味,但主要的味道还是很涩。”
“关于这番瓜,我也听说过,据传这可是给猪吃得。”
.....
一众大地主们,纷纷摇头,将番瓜批得是一无是处。
比起小麦来,这真得是难以下咽,甚至连粗粮可都谈不上。
毕竟如今的番瓜毕竟还没有经过改良,味道当然也比不上以后的红薯,当然,也不至于他们说得那么差,毕竟这大地主连粗粮都没有吃过。
目前而言,试种出来的番瓜,多半都是用来养猪,以及一些专门的人士长期试吃,郭淡要求他们,必须要保证,不会造成中毒的现象。
包括徐光启在内,不少人已经吃了大半年的番瓜。
“你们说得非常对。”
郭淡点点头,道:“这番瓜的确是非常难吃,故此我没有为自己准备。”
“......!”
梁馗等一干大地主,皆是呆呆地看着郭淡。
你是在干什么?
玩我们吗?
气得差点拍桌子啊!
郭淡道:“它长得难看,它难吃,据说吃多了还会放屁,但是有一点,这番瓜可以饱肚。”
那些大地主不禁面面相觑。
梁馗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们改种这番瓜?”
“不错。”
郭淡点点头,道:“如今正值番瓜的种植季节,而番瓜的收获季节,将会在八九月份,如果种植这种番瓜,是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农耕。”
“但这番瓜可是猪吃的,不是人吃的。”薛舫道。
郭淡笑道:“那些百姓吃树皮的故事,难道是罗贯中编出来的?”
梁馗道:“但是我们不知道百姓会不会愿意买这番瓜回去吃,还有就是这成本问题,我们现在已经亏损不少,如果这番瓜卖不出好价钱,那对于我们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啊!”
其余大地主也纷纷点头。
他们可不是菩萨,他们要赚钱,你这番瓜之前多半都是给猪吃的,百姓不见得会愿意吃这玩意,就算愿意吃,百姓又会不会接受这价钱,如果种多少就赔多少,那大家都宁愿让那些田地闲到八九月份。
郭淡道:“我说过,我会与你们一块承担这损失,据我所知,这番瓜的种植成本远比麦粟要低,而到时我将会以往那些田所得之利,来收购你们种植的番瓜。比如说你们一亩地往年所得一两银子,那我就给你一两银子。”
这原本就很亏,番瓜怎么能够跟小麦比,如果还要按照斤两来算,那他真会亏到姥爷家去,番瓜的产量是小麦的好几倍。
“此话当真?”
梁馗激动道。
郭淡笑着点点头,道:“但是我有两个要求,第一,我不希望见到任何一个雇农被解雇;第二,我已经在组建农业管理会,以此来帮助我们度过此次危机,到时候,农业管理会将会接管卫辉府的整个农业生产,你们也必须要听从农业管理会的。”
薛舫问道:“不解雇雇农倒是好说,种番瓜可也需要人手啊!但是第二个要求,老朽想问,为什么要成立什么管理会?”
郭淡道:“你们会种植番瓜吗?目前为止,只有我的人会种,其次,我们必须还要做到不耽搁下一季的耕种,番瓜只是帮我们度过危机用的,而不是常备粮食,这里面必须统一安排,否则的话,到时可能会出问题。”
梁馗问道:“敢问阁下,是就这一年我们要听这管理会的,还是以后都是如此?”
郭淡沉吟少许,道:“不瞒各位,这农业管理会,也是被逼出来的,而不是我事先就考虑好的,究竟它是不是应该长期存在,我现在也不确定。
但是我想,这天灾是不可预测的,关键时候,需要统一安排,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从这一点来看,农业管理会是有长期存在的价值。当然,即便长期存在,也不会在平时的时候,去干预各位的农作,只有在特别情况下,这农业管理会才会发挥作用。
哦,农业管理会平时也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持。”
“这倒是不错。”
“我看也行。”
......
那些大地主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最终他们还是答应下来。
至少目前答应郭淡的要求,他们可以避免损失,甚至可以说没有损失,因为就算不发生水患,他们土地里面生产出来的粮食也是卖这个价钱,现在可也没有差。
郭淡其实也没有想过他们会拒绝,故此那边都已经组建成农业管理会。
其实牧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并没有成立什么牧业管理会,其原因就是牧业本在就郭淡的控制之中,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中原地区也能玩得起牧业的,也只有官府。
与他们谈过之后,郭淡立刻就去到农业管理会的临时总部,是在郊外的一间宅院内。
“东...东主,你来了。”
巩方看到郭淡,声音都在发抖。
他原本只是一个助手,徐光启才是老大,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扛大梁的一天,而且直接管理整个卫辉府的农业,因为徐光启肯定更是要负责开封府,那边更麻烦,这边郭淡只能让巩方来负责。
但他还真不想出这风头。
光想想,他都睡不着。
但是领导说你行,不行也行啊。
“放轻松一点。”
郭淡轻轻拍了下他的手臂,然后坐了下来,道:“到时我会派小东和辰辰来协助你,你只管发号司令,不需要怕什么。如果你有什么困难,也可以直接告诉我,我会尽全力帮助你,说吧,目前来说有什么问题?”
“是。”
巩方道:“暂时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昨夜我跟许多人都谈过,这时日算起来,可真是非常紧迫的,我们不知道能不能在番瓜的播种季结束之前,将那些田里得淤泥、污水清除,以及在收获季节,能不能赶在小麦得播种季之前,将番瓜全部收上来。
1...498499500501502...7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