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小李相国
随着萧何的话音落下,殿内霎时间安静了许多,郦生稍微抚须道:“既然是楚帝的命令,还请大王遵从便是。”
“今失衡山郡,江东之地可入囊中,大王若是得罪楚帝,恐其发兵也!”
刘邦有些茫然地看着郦生,“不会吧,楚帝会发兵?”
“楚帝即为霸王也!”郦生再次提醒道。
周兰作为来使,这自是霸王的意思,萧何所虑当时虽然没有影响,但是之后的共尉的确前往彭城求援,可见斩草需除根也。
“难不成真的把衡山郡让给共敖?”刘邦有些不舍地问道。
郦生略微颔首,“启禀大王,正所谓有得必有舍,今九江郡皆是大王之地,何必在衡山郡区区几百里之地,让了也无妨。”
“今六县距离会稽甚是靠近,待到诸事既定,大王可将楚帝接来,待时项羽自会听命于大王,就算不听,那霸王则是不义之兵!天下可共讨伐之。”
“臣近耄耋,岂能儿戏,还望大王谨慎思量,不可因小舍大。”
刘邦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且如郦生所言便是。”百度一下“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78章 秦汉共围江陵城
萧何等人素来敬重郦生,虽有不舍衡山之意,然事已至此,无权与项羽对峙,倒不如顺其意思,此乃缓兵之计也,量那项羽见刘邦示弱,也不会有所顾忌。
“衡山郡虽然大,终究是四面环众,交给共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只希望霸王莫要在咄咄相逼才是。”刘邦有些无奈地说道。
郦生在旁,脸色微笑,“大王多虑了,其实老朽觉得项羽从来没有把大王放在眼里,在他眼里秦国始终是劲敌!”
气氛虽然有点尴尬,但是其所言确实有道理,“先生受教了,本王即可命樊哙将衡山郡军队撤出,只是其中的财物?”
萧何闻言,当即摆手道:“财物不缺,何必从衡山郡带来,难不成大王不过是想当富家翁也?此等小事情自然要不得,否则必定失了民心,待时夺取衡山郡有何用处?”
“诚如大人所言,暂且吩咐樊哙去吧。”刘邦有些惭愧地说道。
次日清晨,便按照楚帝的吩咐,将衡山郡所有汉军撤出,周兰见刘邦如此守信,心中自是大喜,随即前往江陵通知共敖父子。
三个月的时间,秦军丝毫没有撤退的意思,毕竟汉中巴蜀粮食充足,既然选择占领临江,就要做好长久战的准备。
章邯和王离每日研究兵法,同时勘察舆图,希望找到突破点,且有一万秦军每日训练水上作战,毕竟江陵靠水,水陆并进未必是坏事。
江陵城中,共敖听闻楚帝使者前来,当即派司马寅迎接,周兰亦是知道秦军就在不远地地方,因此并未进城,而是将诏书呈给了司马寅。
司马寅见状,不觉有些惊讶,遂低声问道:“使者,这恐怕不妥吧?”
“没什么不妥的,某还要回彭城复命,汝为临江王效命,某亦是为霸王效命,今为楚帝使者,乃是不得已的事情。”
“况秦军就在城外不远处,吾若进城,平白无故多出些许麻烦,还是算了吧。”
司马寅见周兰执意要走,也不再挽留,“楚使者既然如此,某就不再挽留,一路小心便是。”
周兰稍微颔首,“也好,另有一言,还请转告大王早日出兵衡山郡,现如今的衡山郡空地百里,只待大王前往。”
言罢,当即策马离开,留下司马寅有些茫然,只得拿着帛书前往城中交给共敖,江陵城中,共敖面色难堪,有些无奈地拿过帛书。
“哎,如今两军势急,楚帝又下诏,真不知是何用意!”言语间甚是抱怨。
司马寅在旁,颇为劝慰道:“兄长,那来使不是楚帝之人,乃是霸王之臣,其临行前曾告诫某,希望大王早日出兵衡山。”
共敖脸色微变,慌忙扯开帛书,其言曰:“楚帝诏,今临江王掌管两郡,实乃百姓之福气,秦军来攻,不过蝼蚁撼树也。”
“然刘邦号为汉,本应为汉中之地,无奈秦虽弱,兵犹在,率兵衡山,无奈之举,未曾料到刘邦无义,乘他人之危,行唾弃之举,致使得九江复为其有。”
“两人皆是楚之栋梁,朕不宜责罚,应盼早日灭楚才是,故而双方和解,命刘邦撤军九江,空出衡山之郡赠与爱卿,改封为衡山王。”
“望爱卿意之,早日迁都彬县。”
共敖读罢诏书,心中大怒,“真是岂有此理!本王以为楚帝会出兵相救,未曾想只是将衡山送与我!”
“那衡山郡不足三百里,我那九江郡近六百里之地,他楚帝真是会帮助刘邦啊!他这般分明就是看不起我共敖!”
司马寅在旁,稍微安慰道:“兄长,楚帝无兵,刘邦能够听从其意见,完全是项羽的意思,楚帝不过是发号施令罢了。”
“今秦未灭,项羽定是不想楚国内部发生分裂,故而用此法,解决两家矛盾,也算是用心良苦,刘邦如此做,也是心中惧怕项羽而已。”
“否则的话,他岂会拱手相让三百里土地,今陛下已然下令,兄长可让共尉前往衡山,稳住民心,某觉得这江陵不可久留。”
“九江郡名存实亡,已经全部是刘邦的土地,他心中愤懑,定然会拿江陵撒气,还请兄长早做决定才是!”
共敖闻言,面色恍惚不定,“难道真是项羽的意思?”
“哎,为今之计不是纠结这件事情的时候,应当快速发兵衡山,免得江陵失守,吾等无处安身啊!”司马寅很是焦急地说道。
“也好,就如贤弟之言!”共敖不得不摊手道。
于是乎,运兵一万前往衡山郡,由共尉带领,夜晚秘密出城前往衡山,而江陵士民皆兵,足余下两万士卒!
九江郡夏口城,由汉将灌婴把守,每日严阵以待,本以为九江与衡山互换,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情发生,谁知当晚便有密函从六县送来。
灌婴心中略显茫然,当即在城内拆开阅读,刘邦的意思很明显,即命令灌婴带领一万士卒,帮助秦军攻占江陵!
读罢心中的言语,灌婴甚是惊讶,按照道理来讲,刘邦和共敖乃是同路人,没想到今日却要助秦攻打共敖。
无非是刘邦想要解决一下心中的郁气,东边的楚帝不能攻打,北边的彭城距离甚远,所以只能拿江陵的共敖和司马寅开刀。
灌婴哪里敢违背刘邦的意思,只得亲率大军征伐江陵,夏口暂由周勃把守,共尉带走一万士卒的消息很快就被章邯等人得知。
此等时机,不可错过,便与王离两人分两路兵马,章邯率一万刑徒士卒从陆地进攻,王离率一万水军从江中进攻。
共敖心中亦是郁气难消,听闻秦军大举进攻,自是披甲上阵,王离本以为江陵士卒不敢迎战,未曾想竟这般勇武。
因此先使千名秦卒隐藏于水中,拖船前行,章邯沿岸,两军相互照应,共敖见王离木船乃是铁索想连并进,不觉嗤笑一声,随即命射手火攻。
王离根本不惧,士卒手持盾牌格挡,而后士卒从船后方依次跳入江中,众人合力,将火船推向敌方阵营。
共敖察觉势头不对,欲要鸣金收兵,章邯如何肯放其离去,岸边的士卒立马将铁链扔出,扣住共敖的木船。百度一下“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79章以毒攻毒败共敖
共敖的木船被铁链拴住,前行甚是缓慢,王离见秦军木船难以拯救,先乘小船离开,然后十人一队,将桅杆投入江中,用力将火船推向前方。
分明是要与临江军来个鱼死网破,如今秦军船全部着火,临江水军也是被铁链勾住,共敖心中甚是焦急,为今之计,只得将木船停在岸边。
不过这个时候章邯早就侯在江边多时了,共敖哪里顾得上这些问题,随即对着众将士喊道:“秦军虽好战,然皆刑徒,不足为惧也!且随我岸上立功!”
临江军被共敖鼓舞,气势增加,挑开秦军长戟,快向着前方冲了过去,章邯见状,不觉有些惶恐,但箭在弦上不得不!
“哪个是主将!可敢与我一战!”共敖愤然喊道。
章邯眉头微皱,举枪上前道:“临江逆贼,何来勇气,且待我取你级!”
船上的共敖闻声,双手握紧长戟,向着左右甩去,快冲到章邯面前,对着其额头便刺去,章邯快后退,险些被戳中。
而共敖依旧是不依不饶,步步紧逼,章邯见势不妙,立马将手中的长枪甩向前方,共敖屏住呼吸,直接抓住章邯的长枪,欲要夺回!
还好这时王离从江上赶来,快来到章邯一旁,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共敖的肩膀就要砍去,共敖只得松开章邯的长枪,快步后退。
“汝又是何人!”
“吾乃王翦之孙王离是也!”
共敖闻言,眉头紧锁,“将门之后,不过如此!”随即手中的长戟横扫眼前,章邯与王离不及,仓促后退。
章邯如何会向此人低头,还未缓退,又上前冲了过去,王离虽用利剑,依旧不怯,三人不觉间又缠斗在了一起。
但是秦军略微占据优势,不断地将临江军向后方压过去,江陵城墙之上,司马寅观察局势不对,心中略微担忧,立马从城中点兵五千前去支援。
章邯见江陵城门大开,心中大喜,欲要向前冲过去,但共敖以一敌二,根本难以压进去,不消片刻,司马寅便带五千士卒冲了出来,随即城门紧闭。
王离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妙,“将军,可战乎?”
“战!定要斩此老贼级!”章邯看着共敖说道。
就在两人说话间,司马寅持枪杀来,同时对着众将士喊道:“城门紧闭,并无退路,唯有死战,方可保全存图之地!杀啊!”
共敖见司马寅前来支援,颇为欣喜,士气大增,章邯王离两人方才与共敖势均力敌,今见司马寅前来,不觉气弱。
“将军,可战乎?”王离又向着章邯问了一遍。
章邯眼神坚定,“撤退者格杀勿论!某就算埋骨如此,也要斩杀此老贼!”
王离闻言,大为感动,随即摆手命令鼓手继续助威,两军鏖战到晚间方才撤军,也算是鱼死网破之战。
司马寅与共敖退回城中时,清点士卒仅有万余人不到,心中略显黯然,“司马贤弟,此城或不可守也。”
“衡山三百里,便是再起之地,兄长何忧之有?”司马寅很是坚定地说道。
“嗯,做好准备,随时弃城,本王定要秦军在巴蜀的兵力歼灭过半!”共敖很是高声地说道,然而他并不知道秦军仅仅出了数万兵马而已。
近年来,秦国虽然征战无度,但是汉中巴蜀之地皆是天府之国,伤者老卒皆是送到汉中休养,顺便帮助百姓耕种,屯守粮食。
江陵城士卒不过万人而已,未免有些夜郎自大,且说章邯等人损失八千刑徒,只得暂且退兵乐乡,准备再次出兵,直接攻占江陵。
两军交战不过数日,灌婴便从夏口赶到江陵西二十里的地方屯兵,消息瞬间传遍整个临江。
灌婴亦是听闻秦军刚刚进攻不久,便觉得临江军应该大有损伤,便命人直接前往江陵宣战,共敖休养不过数日,又听闻汉军来攻,心中悲愤交加!
即刻着急司马寅前来议事,江陵城中略显空挡,而殿内除了宦者,仅有司马寅和共敖,今日事务繁多,司马寅消瘦许多。
见共敖在殿内座,心中疑惑,当即上前询问道:“兄长,所为何事?竟于辰时召吾前来?”
“汉军前来,贤弟可知?”
“某昨日便知晓,我军并未迎战,有何可忧虑之处?”司马寅缓缓说道。
共敖在旁猛然拍案而起,“那刘邦占据我九江郡已然是不义!今日为何还要攻打江陵!某不去攻打他就已经很不错了,他竟然还要落井下石,真是岂有此理!”
“哎,兄长勿忧,这本是正常的事情,现如今我们大敌环视,他肯定不会白白看着临江郡全部落入秦军之手,最起码也能从中捞到一点好处。”
“人性如此,兄长若战则战,不战则亡是也。”司马寅表现的很是淡定。
共敖长舒一口气,颇为认真道:“点兵,某去会会那厮!”言罢直接向着东门赶去,而此刻的灌婴早就恭候多时。
忽然间,城门缓开,共敖从中策马而出,见汉将身材魁梧,面色阴沉,不觉惧他三分,随即提戟问道:“汝乃何人!”
“汉将灌婴是也,汝莫非便是江陵郡守共敖?”灌婴略带嘲讽地说道。
共敖闻言,当即大怒,“某乃临江王!”言罢立即策马而出,灌婴亦是驾马上前,双戟相交,各是身体侧倾。
灌婴见其臂力强劲,颇为惊讶,立即收戟横切,却被共敖躲过,险些划到灌婴的脸颊,两人你来我往,战马来回,一会儿沙尘弥漫,一会马声嘶叫,战四五十回合,竟不分胜负。
城墙上的司马寅见状,恐怕汉军有诈,也怕自己的兄长力气不及,便命士卒鸣金收兵,共敖也随之退入城中。
灌婴欲驾马来追,心中亦是有所顾忌,只得退回队中,对着共敖高声喊道:“江陵郡守共敖,不过如此也!”
共敖自是不去搭理他,进城后随即紧闭城门,司马寅慌忙下城迎接,有些担忧地问道:“兄长无碍乎?”
“无碍,贤弟不该收兵,某何惧此等匹夫!”
“非也,某恐有诈,故而收兵。”司马寅认真道,共敖也不再所说,喘着粗气向内城走去,几天鏖战,萧条甚多。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80章 江陵终归秦国有
江陵周边山路崎岖,且沿江而建,虽然难攻,但不可持久,三国时期,亦是吴国的防守要点,共敖与秦汉鏖战多日,致使的江陵城早已破旧不堪。
而这会儿的共尉早就将亲戚好友接到衡山,这就说明江陵失守也没什么,反正衡山郡还不错,总比无处安身的强,不过共敖此时的梦想只有一个,那就是攻占九江,一雪前耻。
江陵城中,共敖和司马寅皆是唉声叹气,本来以为臣服楚国,便有庇护之意,未曾想楚帝也是惧怕权势之人。
刘邦士卒众多,故而顺他意,今日灌婴来攻,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着实可恶,共敖在殿上来回踱步,精神略显恍惚。
“贤弟,这江陵难守,弃之可惜啊!”共敖低声叹息道。
司马寅眼神沉着,稍微走上前道:“兄长,如今事已至此,何必顾虑那么多,在我看来,能守住几日就守几日,三郡之地,并无渔翁,不必担心!”
共敖亦是觉得有理,“只是接下来的事情该如何?是和秦战?还是和汉战?”
随着其话音落下,殿内复归于平静,秦汉夹击,当真难料啊,司马寅素有计谋,唯今也只得摆手叹息,不知言之所出。
“秦汉夹击,也不知秦汉是否联合?”共敖自顾自地说道。
就在这时,旁边的司马寅瞬间恍然,“兄长,我看这临江三郡的事情为秦汉所制也!否则秦来攻,汉如何会知吾等出兵六县!”
“可见秦汉如出一辙也,前些时候便有消息往来,巴蜀诸君督军乃是王陵,刘季故友也,只是某未曾多想罢了,看来事情大概就是这般。”
听罢司马寅之言,共敖眉头微皱,“事情大概如此,可惜没有办法补救啊。”
“兄长,某有一计,或可解忧,且吾等为渔翁也,只是怕兄长不舍。”司马寅在旁若有所思地说道。
共敖眼神微亮,“何计?现如今九江全失,临江十不存一,还有什么舍不得呢?当初若是听从尉儿言语就好了。”
“今江陵乃是临江最大的都城,东有汉军,西北有秦军,兄长可放出消息,弃城而逃,然后布消息与秦汉两军。”
“待时吾等从北门逃走,打开东西两门,秦汉入城,定会有一战!也算是报了这些天的深仇雪恨!”司马寅咬牙道。
共敖听罢,心中略微有些不舍,“如此不妥吧?尚且不知他们是否同谋,万一吾等离开,两军庆功,更是惭愧啊!”
“兄长放心,那灌婴若是与秦商议完毕,自是不会先攻后推,必会一致向前,可见两军并无任何联系。”
“唯一的联合,就是最近秦军来攻打西陵,刘季趁机占领夏口的时候,除此便无任何联系,刘季效忠于楚王,肯定不会与秦军有过多的勾当。”
两人商议片刻,方才同意司马寅的计谋,于是乎,趁夜将所有的钱财珠宝装进箱子,由副将运往衡山郡。
共敖与司马寅各自带领五千民兵,与清晨集合完毕,而后遣出百名骑兵,将共敖出逃的消息散开,同时另有使者前往秦汉两营。
章邯和王离休整好军队之后,再次驻扎在江陵以西二十里的地方,灌婴则是在东面十里,两军皆是不知道情况。
两名使者先后到达秦汉营帐内,章邯先慌忙接见,听闻其中的消息后,不觉有些惊讶,眼神之间略带怀疑。
“那江陵乃是临江郡都城,他岂会拱手让人?”章邯很是直接地问道。
“将军莫要不信,我家大王本有两郡千里之地,未曾想却被竖子刘季轻易夺取半壁,故而将江陵献于秦军,以壮军威,替大王雪恨!”
章邯在旁,来回踱步,不知意思真假,使者见状,只得将共敖的亲笔帛书呈上,章邯方才有些相信,随即先让王离带兵一万前往江陵城,自己一万随后,不敢有任何大意的地方。
反观汉营内灌婴也想进攻江陵,心中亦是惧怕共敖勇武,能凭借自身之力,封侯拜相,实在少见,虽然表面嘲讽,内心甚是敬佩。
就在其思量之间,江陵使者求见,灌婴不知其意,但不可怠慢,随即请入帐内,询问情况,那使者也不含糊,直接说明情况。
灌婴在旁,听得有些恍惚,“这个事情不太可能吧,那可是临江都城啊,怎么会轻易让给吾等?”
“将军莫要怀疑,今楚帝已经封我家大王为衡山王,故而舍弃临江,前往衡山,秦人虎狼之师傅,若是江陵被其夺取,楚军将以何处为据点,故而大王决定将江陵献于楚帝,而后攻取巴蜀,早日解决祸秦!”
灌婴匹夫而已,听闻其言,并未做过多的思考,只是觉得有理,“既然如此,某择日便趋兵前往江陵。”
那使者连忙摆手,“将军,这可使不得,大王已经从江陵撤出,如今不过是空城一座,将军若不提早下手,恐被秦人所得,万望三思。”
“臣本衡山王使者,话不繁多,暂且告辞。”
灌婴欲要挽留,谁知那人已经离开帐内,前往衡山方向去了,而此时的共敖和司马寅已经带领士卒百姓离开了江陵,过江前往衡山去了。
早间繁华的江陵,现如今只有一些不愿意离开的老弱残兵,土著居民而已,共敖过江之后,看着有些怀念的江陵,不觉有些叹息。
司马寅立即策马而来,颇为打趣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兄长欲看秦汉相争?难不成再杀回去?”
共敖在旁,脸色微笑,“杀回去?不可能了,不过在我看来,那灌婴凶多吉少啊,仅有数千士卒,如何与秦数万士卒抗衡。”
“兄长有理,不知是否启程?”
“去彬县吧。”共敖有些不舍地说道。
而王离此刻已经赶到江陵城外,见城门半掩,眉头微皱,随即命士卒持盾缓缓前行,知道占领城门楼,依旧没有任何动静,这才使得王离松了口气。
“看来共敖老匹夫果然诚意。”王离感叹地说道。
就在这时,江陵城东门外,灌婴的士卒也全部赶到,见城门半开,心中大喜,诸多士卒鱼贯而入。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81章三郡定各安民事
王离正准备下令封府库,查吏民,登记入户,谁知却有前方侍卫慌张跑了过来,很是仓促地喊道:“启禀将军,西门有贼众闯入!约莫千人!”
“老匹夫有诈?”王离眉头微皱道,随即命令士卒排好阵列,准备迎敌,至于出城,王离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
毕竟士卒已经进城,就无撤退的道理,况且章邯带领士卒在后方,过不了一时片刻就会赶来,也没有惊慌地必要。
秦军刚摆好阵仗,灌婴已经率领士卒占领东门,两军相持,不免有些尴尬,西面灌婴脸色略显深沉,缓步向前走来。
大概相距不过数十米,灌婴率先喊道:“汝为何人?那共敖已经将城池许给汉军,贼众速速撤去!”
王离闻言瞬间大悟,慌忙喊道:“吾亦是共敖引进,想必尔乃汉军!数千之众,莫要与秦军周旋,此刻撤军,概不追究!”
“哼,原来是秦军啊,不妨上前来试试啊!”灌婴很是傲慢地说道,似乎根本不把秦军放在眼中,王离害怕有诈,立即摆手,秦军并列缓行。
灌婴哪里管的了那么多,举起手中长戟直接冲了过去,王离有些不屑地说道:“匹夫之勇也!有何可成事!”
王离也不畏惧,奋力向前,手中换成长枪,欲要与灌婴决一死战,秦汉两军也是瞬间厮杀起来,霎时间城内百姓抱头鼠窜,匆忙躲进自己的屋内,以免被伤及。
两军厮杀不消片刻,死伤惨重,灌婴与王离更是难舍难分,不分胜负,灌婴持戟没有任何章法,只要逢着王离要害便直接刺过去,很是勇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