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好。”端木光应了一声。紧接着,就听到石门轰隆作响的声音。
这时,李艺说话了。一听声音,就知道他的伤势不轻:“伯堂,你伤势不轻,先养伤。我来拟药材单子。”
“你还扛得住?”赵宣估计是扯到哪一处的伤口了,痛得直抽气,嗡声问道。
李艺答道:“之前在内阵养了一会儿,缓过劲来了。比你现在要强。”
“行。”赵宣没有再坚持。
沈云听到这里,放心下来,将化山盅收纳入怀里,贴身藏好——如果里头不是有四百多人养伤,不能进入绝灵境,而且五行灵气也必不可少的话,他是可以将化山盅暂且收进虎牙空间里的。同理,冰雪秘境升级之后,仍然没有五行灵气,所以,也不成。百宝囊里倒不缺五行灵气。可惜的是,它收纳不了化山盅。是以,只能贴身藏着。
放好之后,他又在外头隔着衣袍轻轻按了按,觉得稳妥之后,再去看前面的山谷。
此时,谷中的战斗刚好结束。袁峰故意放水,三才阵现出一个破绽。那伙修士同盟军扔下几十具尸首,还有一只被点着了的黑甲飞艇,仓皇逃走了。
“将军,为什么放他们走?”他的手下全盯着那只大黑鱼呢。结果只搞到了一只小黑鱼,而且火势这么大,救下来,也不知道还能剩点什么。失望之余,他们连救火的心情都没有了。
袁峰收剑,没好气的训斥道:“你们的眼里除了大黑鱼,还有什么?还记得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吗?”
闻言,没有人再吭声了。
他们的任务是阻止后面的援兵。所以,不能贪功啊。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少的代价,将援军赶跑,就是胜利。否则,一旦有两路,甚至更多的援军在这里提前汇合。就他们这么点子人,占尽地势上的便宜,也照样顶不了事!
袁峰点到即止,挥手道:“赶紧收拾好。谁知道下一伙是什么时候。”
“是。”众人不再有情绪,齐声应着,四下里散开,各自忙碌起来。
一看他们的架式,就知道平时没少清理战场。沈云笑了笑,现身出来,一边大步流星的走过去,一边打招呼:“姐夫……”
袁峰讶然的回过头来:“接着人了?”
“嗯。”沈云简要的说了一下情况,“碰上九元降妖阵了,都伤不得轻,在化山盅里养伤,短时间内是不能出来了。”
袁峰更加惊讶了:“边界这边肯定没人能布这阵!”
沈云点头:“看着是世家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我们先回去,再细说。”
“好。”袁峰点头,却脸上突生懊恼,皱了皱眉头。
“怎么了?”沈云关切的问道。
袁峰心痛的呲牙:“唉,要是早知道你那边这么快接着了人,我肯定是要留下刚才的大黑鱼……”
话未说完,周边嗖嗖嗖的笔直飞来许多道目光。那是将士们鄙夷的目光。哼哼哼,刚才是谁在说,眼里只有大黑鱼呢!
沈云禁不住哈哈大笑,拍着袁峰的肩膀,安慰道:“大黑鱼,会有的。等和清尘会合了,我们俩守着他,叫他什么事也不用做,专心给大伙儿造大黑鱼。”
:。:





乾龙战天 第七六三章 魔怔的真相?
伤员实在是太多了,化山盅里储备的回春丹当天耗光。好在袁峰早有准备,事先储备了不少,这一回勉强能够撑过去。
但眼下的形势,谁知道下一次战斗会什么时候打响。所以,消耗光了之后,必须马上再备。
回到营地后,沈云跟袁峰商量:“大家暂且在这里休整,我去找药。”
去哪里找药,这里头牵涉的秘密太多。袁峰不好多问,只问道:“要去多久?”
“来去来回,两天……我尽量争取不超过三天。”沈云答道。
“伤员呢?”袁峰问道,“要不要挪出来重新安置?”
化山盅,他刚刚见识过了。确实很强大。一方面,四百多名伤员在里头,其中,还有一半是重伤,完全不显拥挤;另一方面,它可以缩小到比拳头还要小两号,能从千军万马里轻轻松松的带出来。
先前是万不得已。现在的话,营地这边暂且还算安全。而这回去找药,沈云没有跟他明说,但他能猜得出来,并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那么,他觉得,四百多号伤员还是留在营地更妥当一些。
沈云想了想,摇头道:“营地里已经有不少伤员了。赵宣他们的伤势更重,这几天里,都不好挪动。”
袁峰看着他笑了笑,用一只拳头在他的一个肩头轻轻捶了一下:“行。听你的!”说着,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魔怔一回!”
如果他也凝婴了,云弟何需带着四百多号伤员出去找药?说来说去,还是他的修为不够。万一叶罡的人找上门来,他无法护这四百多号伤员周全。
尝过一回魔怔的甜头的他,上瘾了。
沈云赶紧劝诫道:“你现在是半步元婴,便是没有魔怔,凝婴也是早晚的事……”
“我知道。也就是嘴上说一说。魔怔虽好,但是否有隐患,还是两说。再说了,魔怔太难了,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所以,如果真让我选择,我宁愿从来没有魔怔。”袁峰打断他,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沈云敏锐的从中抓住了重要信息,挑眉问道:“姐夫,你又悟出什么来了?”
“哈哈哈……”袁峰被他的样子逗笑了,“说到你的痒痒去了吧!”这声“姐夫”叫得比以往哪一次都要顺溜!
沈云笑着冲他抱拳。
其实,袁峰把话引到魔怔上来,也就是想和他讨论的,故而,道出了自己的最新发现:他从识海里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证明魔怔是从识海里最先发作的。
“为什么会识海里最先发作?”他跟沈云讲自己的分析与猜想,“以我为例。当时,我以为会永远失去了九妹。这是我无法承受的打击。看到九妹被两把剑一前一后,同时刺穿,我感觉天都要塌了。神魂剧烈激荡,识海首当其冲,受到的打击最大。而当时,我的战意恰好也是最为强盛的时候。出于剑修的本能,战意反噬识海。于是,歪打正着,发作在你说的‘那东西’上面。先是它受不住,平时吞噬掉的灵气,吐出来一些,还给我。然后,识海不是大乱吗?这一乱,里头的灵气外泄。相比于其它地方,识海里的灵气浓度便低了一些。水往低处流,这些灵气自发的流进了识海里,大大的缓解了识海里的危机。我觉得,这就是魔怔的大致过程。”
“所以,你认为引发魔怔,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是这样吗?”沈云反问道。
袁峰点头:“里头还有很多的细节,我还没有悟透。但我觉得,大体上是不会错了。”顿了顿,又道,“我有一种直觉,要解决‘那东西’,可以从识海入手。”
这也是他急于与沈云分享的原由所在。
如果真的能够解决“那东西”,对于整个鸿蒙界的人来说,都是划时代的大事件。在修真史上,也绝对据有里程碑的意义。
再者,在悟道这方面,沈云的脑瓜子可比他要好使得多。而且如果没有沈云告诉他,他肯定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东西”的存在。以上的领悟更是无从谈起。
而要说到开明,沈云是他迄今为止,知道的所有修士里,最为开明的。没有之一。受沈云的影响,青木派上下也没有藏私一说。所有人都乐于与人分享、共同探讨。
这样的气氛,以前,袁峰只在鸿云武馆里曾感受到过。出了鸿云武馆之后,哪怕是到了贝帅的军中,他所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感受到的,无不是“法不轻传”,人人敝帚自珍。到了仙山,此风更甚,俨然成为了所有人的制锢。
袁峰也是从鸿云武馆里出来的,并且从小深受“法不轻传”之苦。他深恶之。只是,不管是在巨剑派里,还是在边界,他想与旁人分享,旁人不是当他是怪物,就是当居心不良,其结果是,很难有人真正信任他的分享。
太没意思了!袁峰自然不会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只是在自己的宝山里,学着沈云在青木派里的做法,鼓励和引导部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只是部众们,包括沈九妹在内,他们的修为、心境,相比于他来说,太低了些。是以,他自己很难找到合适的论道之人。
如今好了,有沈云呢。将来,还有端木光、云景道长、魏清尘他们……单是想一想,袁峰就觉得来劲。如果不是药材短缺的问题火烧眉毛了,他肯定会拉着沈云好好的论道一回。
而沈云听完,一时间也无法评说。本来关于魔怔,他的所知也有限。更何况,还把“那东西”与战意扯到了一起。他得空闲下来,仔细的捋一捋,才能理出个头绪来。可不敢信口开河。
“你说的这些,我全是头一回听闻,得好好琢磨琢磨。”他如实说道,“等我想明白,再跟你继续讨论。”
“行。我也还有很多关节仍然没有想明白呢。以后再说。”袁峰爽朗的应道。
接下来,沈云悄然出了营区。
他要去找余莽。买药的事,必须通过余莽啊。
:。:




乾龙战天 第七六四章 银刀城
除了买药,沈云找余莽还有一事,即,修士同盟军都能将端木光他们给堵在出口处了,说明秘密通道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了。
于是,有几桩事是跟买药一样的迫在眉睫,必须得抓紧去办。
一是,要给东海那边递个信过去,叫他们赶紧防备起来;
二是,秘密通道到底是怎么透出去的?里头的牵扯究竟有多深?必须赶紧查实。
以前这些事,他只要跟赵宣交代一声即可。现在不成了。赵宣在化山盅里养伤呢。只能派给余莽了。
去哪里找余莽?
沈云走到一个僻静处,祭起金色小圆圈,砸开虚空,直接去银刀城。
银刀城在边界很有名气。一来,是它历史悠久;二是,它的城主大人足够神秘;三是,不论是前头的仙门,还是现在的修士同盟军,见它富庶,表现出来的也全是歌舞升平,都有将之据为己有的心思,并且也付诸了实际。可是,它们对银刀城的讨伐先后相隔了近三百年,却落得同样的一个结果,即,惨败而归。
尤其是五年前的讨伐失败后,在仙山,有一道关于银刀城的传言迅速散开来。说银刀城的城主大人其实是妖王。
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但是,不知怎的,两三天之后,便消失得干干净净。
那时沈云并不在仙山,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是余莽告诉他的。
因为传言非虚。
余莽也是跟虎族往来密切之后,才知道,原来银刀城的主人是妖王。
从最初建立银刀城,到现在,几千年来,银刀城一直就是历任妖王的钱袋子。
最初是被妖王胁迫,妖界各族都在银刀城开设了商铺。到后来,银刀城真正做起来了。各族只恨当初开的商铺太小太少。使得银刀城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历任妖王只要每年的收益如数交上来,其他的不管是明争,还是暗斗,都是不管的。
好吧,这确实很妖界。
于是,同样是一开始五家商铺,几千年下来,有的族群已经吞并了一整个街区;有的则是完全被挤出了银刀城。更多的是,同样受到色目货和落桑货的影响,尴里尴尬的吊着一口气。
虎族不擅经营,过去的几千年里,全是靠族群在妖界里的影响力强撑着。可是,在色目货和落桑货面前,他们的什么影响力,没人再买账。
在色目货和落桑货流入仙山之后,虎族在银刀城里的生意江河日下。一年卖一间铺子,短短的三年里,虎族已经卖掉了三间商铺。他们打算卖第四间商铺的时候,余莽找上门来。
说来惭愧,余莽之前身为平安坊的坊主,却在妖界没有根基,完全入不得妖王的眼。他削尖了脑袋,也没能在银刀城里找到一席之地。
当时因为已经搭上了虎族的线,所以,收到消息后,他连忙去找虎族的族长——铺子就不要卖了。虎族出铺子出人,他出货物,大家合伙做。至于分成嘛,好说!
虎族那边一合计,觉得是细水长流的好买卖。更重要的是,再卖铺子,他们的脸面也不好看。
于是,一番谈判下来,双方愉快的达成合作。
虎族不用卖铺子了,每年的收益初步估计比以前要多出三成来;余莽则是如愿以偿的挤进了银刀城里,等于就是打进了妖界,前景可期。
一年之后,虎族甜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再反观自己打理的那间铺子又是维持不下去了。遂跟余莽商量,将这间铺子也一并拉入到合作里来。
余莽早就料到了。他也提出条件来:如果将来他有需要在银刀城里收购新铺子,虎族要出面帮他周全。
对于虎族来说,这不成问题。
就这样,三年之后,余莽终于在银刀城里拥有了自己的店铺。这也意味着,他在妖界也有了一席之地。
银刀城没有宵禁。沈云不知道余莽在哪里,只有去银刀城,才能最快的联系上他。
和边界的其他城镇一样,银刀城也修有高大坚固的城池。历经千年,白色的城墙在太阳低下,熠熠生辉,崭新的象是昨天才新砌起来的一样。
它们当然不是昨天新砌的。全是各种阵法的加持,令它们永远纤尘不染。
再看玄铁铸成的厚重大门,还有细鳞般的灵力波动,看似极有规律,再定睛细看,却是完全杂乱无序……头一次过来的沈云禁不住咋舌——妖王就是有钱!银刀城的固若金汤全是数千年如一日的用重金砸出来,然后经历漫长岁月的沉淀而成。仙门,还有修士同盟军输得并不冤。
如果不是急着找药,光是这道大门上的灵力波动,他就能美美的把赏好几天。
门口有守卫。但是,他们只是静静的坐在门边的两条石长凳上,有几个还是眯缝着眼睛,好象是在晒太阳一般。
这也是银刀城与别处的又一个不同之处。它没有城门税,也不会搜查进出的人们。银刀城永远敞开大门,欢迎所有人。
因为里头的花销比边界的任何一座城池都要高。所以,在边界有一句笑话,说,银刀城从来只对没有钱的穷人不友好。
沈云现在是真穷,身上连一个大钱都掏不出来。
而江湖救急那一套,在银刀城是没有用的——银刀城建成的第一天就立下一道铁律:任何人敢在银刀城赖账,哪怕只是一枚灵珠,也是银刀城的敌人。银刀城便是寻遍整个鸿蒙界,也定要剁下他的头来,挂在城门上示众三天。
最初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据传,甚至有人故意来挑衅。结果这些人的头颅真的被挂上了城门。从此以后,银刀城的强悍在边界彻底出了名。以至于几千年来,也没有再敢过来挑战银刀城的第一道,也是唯一的铁律。
沈云是来找人的。只要找到了余莽,在城里的开销便有了着落,不存在赖账风险。
他按照余莽以前给的地址,没用多久,很顺利的找到了目的地——一家门口挂着一面镶月黄色边的龙鱼旗。旗的正中央绣着一个用金线勾边的黑色“余”字。底下是一行小些的字,也是金线勾边的黑字,却是“南北杂货铺”。
这也是银刀城的特色之一。不许挂匾,店铺名用龙鱼旗绣着,挂在大门口。而且,店铺名有字数要求,旗面上绣的字,最多不准超过十个字,但也不能一个字也没有。旗子的颜色可自定,镶边的颜色得按规定来。比如说,余莽的这家店因为开店的年限还不到十年,属于新店,只能且必须镶月黄色边。
风一吹,大街上各色的龙鱼旗全飘了起来,翻飞如浪,好看又喜庆。比其他城镇的年节里还要热闹。
沈云呵呵:妖王真会玩。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乾龙战天 第七六五章 我的任务是什么?
沈云刚在门前的空地上站住身形。打里头迎出来一名伙计,脸上难掩惊喜:“门……大人来了!”
而沈云也一眼认出来了。
是参山!
三年不见,参山的修为大有涨进,都筑基了。足足提高了一重大境界。身形、相貌更是与之前叛若两人。不再是那个鹤骨童颜的小老头儿。看上去不过十一二岁,生得唇红齿白,小圆脸,肉嘟嘟,跟粉团儿似的。
“大人,您里边请!”此时,参山已经恢复了常态,和平常一样,热忱的将人往店里请。
沈云径直走在前头,进了铺子。
这一进店来,又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小玉!
她也修行了,明堂境后期。相当于炼气境初期。
而从她穿着打扮来看,应该是掌柜。站在那里,透出来的是一股子干练劲儿,又不失沉稳。很难再将她与当初那个仅凭着一身孤勇忠心护主的小丫环再联系到一起来。
小玉正拿着清单站在对着门的那个货架前清点物货,听到外头参山的声音不太对,连忙转过头来。
看到那道青色的身影进门来,她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是门主大人!
不过,这些年的历练让她迅速反应过来,熟练的遮掩住了心中的激动与惊喜,也笑眯眯的迎上来见礼:“大人驾到,小店蓬荜生辉!”
在银刀城里,“大人”是惯用的敬语。不论进入哪一家店铺,客人都会被店家尊称为“大人”。关于这一点,余莽之前也跟沈云提及过,说是建城的那位妖王的特许,故而,几千年的流传了下来。可以说,也是银刀城的一个特色。对此,余莽还有评价:那位妖王定是个生意精。对于生意人来说,做买卖、赚钱才是真。所以,进到店里来的客人,必须是大人啊。
说话回来。沈云没想到会在这里能看到小玉,也是意外得很。
“掌柜的,你们店里有千里镜吗?”他装着是寻常客人的样子,道出余莽以前给他的联络暗号。
“有的。”小玉一挑眉,张口接上暗号,“全是新到的货呢。只是还没有整理出来,都还在后头的仓库里呢。您不急的话,请到这边来坐会儿。小的给您泡壶红玉茶。”
“哦,我喜欢喝它。给我多放两块糖。”沈云还是说暗号。红玉茶本身就是甜的,甚至有人为了冲淡茶汤里的甜味儿,会在里头加点盐。再多加两块糖,那就甜齁了。一般人真喝不下。但是这是余莽编出来的暗号。他还挺有道理的——为的是降低巧合,而造成误认。
说白了就是,他开的不是杂货铺子吗?店里头吃的用的穿的修行用的……五花八门,种类多得很。万一有人真的是进来淘千里镜呢?万一有人不着急赶时间,真的不介意坐下来喝一壶红玉茶等掌柜的去仓库里头找货呢?
在门口的左手边靠里一些,当中摆着一套竹制的桌椅。
“好咧。”小玉将人请过去,陪着一道坐下来,吩咐参山去泡茶,自己继续说暗号,“大人,小店里的千里镜共有两种,一种是黑货,还有一种是青货,您想要哪一种?”
这也没毛病。黑货跟青货,都是时下大家对千里镜的称呼。黑货是色目族的,因为外壳是黑色的而得名;而青货则是落桑族的,撇开外形、性能方面的区别不说,它的外壳颜色也不相同,是黛青色的,从而被称为青货。
暗号还没对完呢。沈云继续:“青货。”这又是余莽故意了——此“青”非彼“青”!所以,暗号对到这里,还得配合手上的动作。沈云用一根手指头,飞快的在竹桌上写下了一个“木”字。
到这里,暗号对完了。
小玉欢喜的起身,抱拳行礼:“小玉见过门主大人!”
得,骨子里还是当年那个爽利的小丫环。
恰好参山也捧着一盖碗茶回来了。
沈云想到多加了两块糖的红玉茶,脸上现出苦色:“真的是多加了两块糖的红玉茶?”在吃食上,他虽然酸甜苦辣,样样喜欢,但唯独不爱红玉茶。也算是他难得的挑嘴一回。
参山笑着将茶递上去:“哪能啊!是上好的灵雾茶。”
沈云道了谢,接过茶,揭起盖子,抹开茶沫了,喝了一口,赞道:“不错。这么地道的灵雾茶也只有到了仙山才能尝到。”
参山见状,更加高兴了,搓着手主动请示道:“门主大人,这里人来人往的,我去门外看着点。”
沈云点头:“你想得很周到。去罢。”铺子里布设了隔音阵。里头的动静传不到外面去。但是,一路走来,他有留意到,沿途的铺子,时不时的会有伙计去门口招揽生意。而通过气息,他很快发现,伙计们这么做,还有把风的意思——有客人在他们的铺子里跟掌柜的谈买卖,他们担心被其他客人突然冲进去,冲撞了买卖。所以,参山明目张胆的出去把风,算不得什么可疑行为。
“是。”
看着参山出了铺子门,小玉收回目光,激动的问道:“门主大人,是不是我们有重要任务了?”
沈云觉得奇怪:“你怎么知道?”
“余爷说的啊。”小玉吧啦吧啦的说开来。
原来,她之所以肯离开她家小姐香莎,全是因为余莽跟她说,在这里有很重要的任务,一般人做不来,非她不可。
可是都来了大半年了,也没有什么非她不可的重要任务。
她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是被骗了。
沈云笑道:“你把铺子打理得很好啊。可不就非你不可吗?”
小玉撇撇嘴:“哪有!全是前头的那只大螃蟹定下来的,我基本上没有改他的。”
这个沈云也从余莽那里听说过。这间铺子打下来后,余莽将以前的平安坊大总管调到这里来做掌柜。也就是小玉说的大螃蟹。
1...547548549550551...7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