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上一级仙门理事处并不知道这桩交易。不然的话,也不会以苦主自居,要铲地三尺的找人,找真相。
混进来的很多势力也不清楚情况。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们不过是发觉了这两座城池定是出了事,抱着种种目的,想来掺一脚。
好吧,这已是祝融大陆的常态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有异常,各种势力会蜂拥而至。象极了一群闻到了血腥味的野狗争食。
另外,李营主觉得那神秘买主折了十个金丹和一万两银子,肯定不会就这样认栽。这厮肯定也会派暗探混进来。说不定,暗探已经进城了。只是他和众弟子修为低,发现不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完全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任何的举措,都有可能引来明里暗里的无数探子的目光。
也难怪魏长老召见他时,用了“没指望”这样的字眼。
真的是指望不上啊。
如此之举步维艰,让李营主不禁又回忆起了当年门主大人在仙都建立私勇的那段时光——现在,他的处境一点儿也不比门主大人当年容易啊。
一番回忆下来,他的心定了,也理清了思路——他何不效仿门主大人当年呢
管外面的那些野狗做甚!先要努力活下来,然后是用尽全力让自己变强大起来。
门主大人当年就是这么做的!
那个时候,李营主是三大坊主之一。很多的决策,从起意,到构思,到成型,最后实施,他都有幸全程参与。
现在想起来,这些经历都是他的宝贵财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就是用这些经验,在摸索中,将神机营从无到有的搞了起来,并且搞成了青木派第一营。
而现在,他经验更加丰富。
并且,这十几年里,他增加的何止是阅历、见识与经验!
想到这里,李营主低头看着自己的一双手。
当年,他哪里有一双这样的手啊。那时的他,年近半百,只有初级武者的功名。一双手和他的面相,身体一样,皆是老态十足。哪象现在,他明明是人近古稀之年,这具身体从内到外,都是正值壮年。
更重要的是,他如今有凝霞境一层的修为伴身。这双年轻的手,拥有着他以前想都不想的力量。虽说做不到移山填海,但是削平一两座小山,努把劲,还是能做到的。
信心油然而生。随之而来的是,思路大开,才思有如泉涌。
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他制定了一个类似当年私勇的计划,助这些外门弟子重新在城里安顿下来。
&
第五七二章 青木派的信心
但是,青木派并没有轻松的感觉。
因为这场几十年不遇的寒冬,周边受灾的人数太多。整整一个冬天,青木派有近七成的弟子在外头奔波救灾,没有归家。守在家里的三成多弟子也不轻松,他们也是一个人承担了两个,甚至三个人的工作。
便是这样,形势也是越来越差。春天来了,春荒如影相随。大量的人们外出逃荒,哀鸿处处。青木派上下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太弱,有心无力。
尽管如此,魏清尘在长老会上仍然坚持做两件事。
一是,重建守护大阵。
理由是,近半年来,青木派四处救灾,已经引起了仙门以及各势力的注意。因为大家都足够小心,所以,野鸡岭营地暂且还没有暴露。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安全的。从来只有千里行窃,没有千日防贼的。所以,这半年来,他都在构思新的守护大阵。现在终于完成了设计。等春耕之后,稍微空闲下来,正好开工。
二是,储备粮食的计划不能搁置。
前几日,他去仓库巡视,发现主院储备的粮食竟然在门主大人划定的警戒线之下。比他去年提出加紧储备粮食的提议时,还要少得多。
再去其他各营各部门查问,也是差不多的情形。
所以,青木派现在的情形是,春耕还没开始,存粮却最多只能维持一月之久。这是典型的青黄不接,闹春荒啊。
一问之下,他才知道这些粮食是长老会多次下令,调拔了粮食去救济灾民。
救济灾民,这没错。魏清尘生气的是,调拔的粮食为什么不及时补充。还有,储备粮食的计划名存实亡。
对于前一件事,长老会全票通过了。但后一件事,与会的长老们个个面露难色。
齐伯是大长老,调拔的粮食也都是从他手上走的账。他硬着头皮向魏清尘解释:调拔的粮草没有补上来,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灾民太多,粮草消耗超过了他们的预算。青木派名下也有几个庄子。原本,长老会的计划是从这些庄子里调粮。结果,这些庄子调来的粮食只撑了一个半月,才刚过了初冬;二是,世道一天比一天艰难。听风堂那边的生意也不好做,去年有六成的买卖是亏本的。不赔不赚的有两成多。余下的那一成多说是赚了钱,其实赚的也有限。而去年大灾连小难,几个有名的产粮区收成都不好。各种粮食价格都上涨了不少。所以,听风堂在外头采买粮食的压力相当之大。
魏清尘气得半天说不上话来。过了好久,他压下怒火,问道:“照这么说,我们很快就要断粮了”
“听风堂报了一个新的采买计划……”齐伯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他的修为比魏清尘低了两重大境界还不止。是以,魏清尘看了他一眼,便知晓了他要说的是什么,瞪大眼睛问道:“你们想去买落桑族人的粮食”
齐伯小心翼翼的答道:“一斗米便宜了三个大钱……听风堂的人初步交涉过了。是去年秋天的新米,品质不错,我们买得多,价钱还能低一些。”
魏清尘又是半晌没有作声。
与会的长老们个个绷着心弦,连气也不敢往粗了出。
半晌,魏清尘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嗡声说道:“再这样下去,种田的农夫都要被饿死了。”
这个道理,众长老也是懂的。齐伯和罗叔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农务活,后来南下,到了沈家庄也亲自种田,与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几乎天天打交道。渐渐的也成了种田、管理田庄的一把好手,便也懂了。是以,但凡还有别的选择,他们也不会去采买落桑族人的粮食。
长老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
这时,魏清尘又说道:“就算是饮鸩止渴,眼下也只能买了。总不能真断粮吧。”说到这里,他无可奈何的摇头苦笑,“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为粮米犯难的时候。”
以前,他是辟谷的。一年到头粒米不沾牙。后来,跟着门主大人
第五七三章 明月拳
接下来,沈云话锋一转,再一次表扬李营主后半截汇报做得好:“抓住救灾这一方面,讲得很详细,又没有啰嗦、重复。同时,对我们门派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没有回避。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要求其余的长老、营主以及负责人也照着这样子,接着做汇报。
都是聪明人,经他这么一提点,其余人的汇报都只挑了一个方面,从重新迁回野鸡岭开始讲起,一直讲到最近。
沈云听完,不但对这几年青木派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对凡人界的变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很庆幸,自己及时赶回来了。青木派的情况比他之前了解得更为严重,甚至可以用“危险”来形容。一方面,青木派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家底可言,捉襟见肘;另一方面,进项却大不如从前,而摊子又铺得很开。照这样的情形,用不了多久,这一日三餐的粗粮也吃不饱了。
这是青木派最明面上的危险。
除此之外,还有一重危险。那就是所有的弟子都进入了瓶颈状态。严重的已经有差不多六七年,修为没有一丝一毫的进展。
越修至高阶,修为越难寸进。在仙山那边,高阶修士很多。六七年的瓶颈境,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但是,青木派不同。
一千多名弟子大多数是从连拳脚功夫都没有凡人,到超凡脱俗,成为修士,再到拥有相当于筑基境初期的修为,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所有的弟子都已经习惯了修为象芝麻开花一般,节节高。
从与会者的汇报里,沈云不难听出来,青木派上下都是吃得苦,也能吃苦的。一日三餐粗粮裹腹,两年来餐桌上不见荤腥,差不多三年来,日子越过越困顿,众弟子没有谁说过一句怨言。但是,相继进入瓶颈境,数年来,都不曾听到有人突破至更高的修为境界,却让所有人的心里蒙上了深深的阴影。尤其是魏清尘闭关之后,弟子们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便是齐伯等长老心里都犯起了嘀咕:难道凡人修行,最多只能达到我们现在的层次了
再加上这两年救灾的任务越来越重,不论是外出,还是在家的弟子们,身上的任务都越来越繁重,有一些弟子在修行上开始松懈了。更有甚者,无视《弟子手册》,对任务也越来越敷衍。
这样的弟子,各营各部门里都有。
沈云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现在,形势越来越重杂,也越来越艰难,如果再不想办法把开始松散的信心重新凝聚起来,如果大灾大难当前,青木派怕是要散了。象易玲玲一样的弟子,只会越来越多。
怎么解决呢
沈云目前还没有详细可行的方案,只是有大概的思路。他认为,当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切切实实的改善青木派目前的窘迫局面;另一方面,帮众弟子们突破瓶颈,重树信心。
对于前者,外面的形势如此之严峻,余莽他们在东海打开局面,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是以,沈云不敢将目标定得太高。但保底是,本部这边不能断粮。
相对起来,后者要容易一点点。
众弟子之所以陷入瓶颈,修为数年不得寸步,主要是功法上的问题。
说要起来,全怪他。
是他在修为境界体系上没有新的突破,继而影响了功法的开发。而这一次在天神祭殿的历练,他收获满满。在修为境界体系上也有新的突破。在凝霞境之上,融合境之下,他新划出来一个育灵境。这一重大境界明确的划分出来后,他再清楚不过,修行时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以及要怎么样,才能高效的修行。
一个多月来,他已经新编出来了新的功法。还是按《清风拳》的样子,将心法与拳法融合在一起,取名为《明月拳》。
为什么取名《明月拳》
主要是练习此拳时,不论是觉醒了什么修行天赋,都要以月华之力为引,在运转大周天的过程中,用灵力不断的锤炼五行灵气等资源,从而使灵力更加凝实、纯粹。
除此之外,《明月拳》共有三重境界。
沈云反复推演过,当
第五七四章 五十步与一百步
正在众人大眼瞪小眼之际,沈云又从正屋里出来了。
他一只手里拿着一只一尺多高的陶质人偶。
这两具人像,是一男一女,在场之人都很熟。到了沈家庄后,医部那边为了便于研究脉案,烧制了一批陶质人偶。
头一批,他们只按医部的人头,一人烧制了一套。每一套都是男形、女形各一个。不论男形女形,都是一尺半长。在陶偶的表面,标明有经络和穴位。
烧制出来后,其他部门看到成品,也都觉得不错——这样的陶偶,用来学习经络和穴位,简直不要太方便。
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医部那边又烧制了一百套,分赠给其他兄弟部门。
沈云是门主大人,医部那边怎么可能少得了他
众人看到这两具陶偶,刚才提起来的心,呼的又纷纷落回肚子里——原来,门主大人是回屋拿陶偶去了。
门主大人为什么要特意进屋里去拿陶偶
刚才门主大人不是说了,学习《清风拳》的成功经验,照样可以用于学习《明月拳》吗当初,他们学习《清风拳》,就是对着人体经络图背口诀的。所以,想来学《明月拳》也要如此。而人体经络图哪有这套陶偶好使。
果不其然,沈云将陶偶立在桌面上后,就是这么跟他们说的:“大家拿到心法口诀后,不要急着按口诀运转灵力。先对着陶偶上面的经络,虚走大周天。待熟悉新的运气法门,再学拳架。这样可以事半功倍。你们如果有什么疑问,务必要立刻告诉我。”
事半功倍是真的。但是,后者才是他的最主要目的。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独立创造一门基础功法。而他自己的身体很有特殊性,所以,他担心难免有考虑不周的细节。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当这样的话,传出去,首先就会动摇大家的信心,是以,他是打死也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沈云写的功法口诀还是先前的童谣风格,好记又好懂。到了点灯的时候,与会者们已经记下了第一重的功法口诀。
期间,齐伯考虑再三后,见其他人都是两眼盯着陶偶,在虚走大周天,便悄悄的走到沈云面前,借一步说话。
沈云便请他去正屋里喝茶,歇一会儿。
进了屋,齐伯看了一眼门外,见没人注意到这边,小声问道:“门主大人,我怎么觉得这个跟妖族的吐纳法门很象”
沈云惊艳的看着他:“你知道妖族的吐纳法门”
齐伯如实以对:“我家冰宝不用我们教,他是一生下来,自己就会修行。最初的时候,我和我家老婆子都很担心他没个师父领着,会练岔了去。所以,暗地里守了差不多两年。后来是冰宝跟我们俩明说了,说他是有传承教的,不用练岔,我们才没有再轮流守着他练功。我觉得,这个跟他练功的情形很像。而且,冰宝也是以月华之力为引的。”
“原来如此。”沈云笑道,“你不说,我都没记起来小冰宝呢。”顿了顿,他首先肯定道,“齐伯,你的观察很仔细。很好。事实上,我也确实是借鉴了妖族的一些修行经验。”
“啊”齐伯听得心里直发毛,暗道:用的是妖族修行的法子不会修成妖怪吧……
这个想法一起来,他立刻用力的摇头,象是要将之甩出头去一样。同时,在心底里骂自己:脑子被猪油糊了,是吧云哥儿怎么可能害我们,让我们变成不人不妖的怪物!
心里一紧,他赶紧的向沈云告罪:“我……”
沈云摆手止住他,问道:“齐伯,我来问你。这世上的山泉溪流、江河湖泊多不多”
 
第五七五章 他不会记仇吧
沈云笑问:“齐伯,比如说,老虎吃肉,人也吃肉。人变成了老虎吗又比如说,这山里的泉水、溪水、河水,鱼喝,人也喝,有哪个人变成了鱼吗”
“我明白了。”齐伯眨了眨眼睛,从心底里笑了出来,“这月华之力啊,就跟肉和水是一样的。妖族用得,人也用得。”想了想,他又道,“到底怎么用,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跟打到的野味,是煮着吃、蒸着吃,还是烤着吃,一点关系也没有。反正,最后吃进肚子里的都是肉,一样的能把肚子填饱。”说到这里,他的肚子突然“咕噜咕噜”的叫了一长串。他不好意思的揉着肚子,砸摸着嘴巴,说道,“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能吃,能填饱肚子的,就是好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