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群英逐鹿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铭启小郎
虽然孟珙在出征之前便得了薛仁贵的吩咐,心里明白王仁则和他叔父一样,都是个野心勃勃之辈。可是在王仁则之前便有了王孝杰的先例,若是此番处置了王仁则必会招来诸多流言蜚语。
虽然暂且饶了王仁则一命,但是孟珙心里对王仁则却是警惕万分。此刻听到王仁则开口说话,顿时觉得此人必然没安什么好心。
可是求战心切的杨再兴却没有如孟珙那般警惕,还以为王仁则是向着自己说话,有些赞赏地看了王仁则一眼,朗声说道:“孟将军,王将军说的确有几分道理。末将不才,愿率本部精锐出城迎战,趁着唐军出来立足未稳之际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站在杨再兴旁边的林仁肇听到杨再兴的豪言之后,摇了摇头劝阻杨再兴道:“杨将军,如今我们手握洛阳坚城,只需坚守不住,时间一长唐军必败。将军麾下的兵马固然是全军精锐,但伪唐大军同样也是来势汹汹,若是将军稍有不慎岂不是这里全军锐气。”
杨再兴闻言
第两百零一章 帅府议对
曾国藩见孟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节,当即开始絮絮叨叨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既然将军根本制止不了杨再兴将军,那又何必出言阻挠如此只会惹得杨再兴将军心生不快,将帅不睦,得益的可只有城外的唐军!”
一旁的王孝杰有些面色阴沉地开口说道:“杨再兴将军毕竟立下过救驾大功,又是宗室出身,桀骜不驯确实是在所难免。但王仁则明明和唐军多次交锋,为何会在这个时候鼓动杨再兴将军我看他根本没安好心!”
听到王孝杰如此评价王仁则,曾国潘面色微微一变,旋即又恢复平常,微微一笑看向王孝杰说道:“王将军,你和王仁则出身同族,你对此人有何了解”
王孝杰是个武夫,除了一腔子忠君热血之外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自然没有听出曾国潘此话当中的试探之意。当即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曾大人,实不相瞒。王仁则为人阴险狡诈,手段毒辣,而且野心勃勃,当初在叔......王世充麾下的时候他便没有把王玄应放在眼里,还曾酒后狂言日后定要将王玄应取而代之。依末将看来,此人绝不会真心归附大隋!”
王孝杰没有听出曾国潘的弦外之音,但是张镇周、魏陆等在官场打摸多年的老油条却是很快就听了出来,当即出列大表心迹道:“曾大人,王孝杰将军说得没错,那王仁则往日在王世充麾下便拉帮结派,对待自己的嫡亲叔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现在呢”
“是啊,我看他上次在弘农能够从唐军重围当中出来一定是和唐军有所勾结!”
“曾大人,末将该以项上人头担保,王仁则这厮这次返回洛阳绝对没安什么好心!”
。。。。。。。。。。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曾国潘只是冷冷一笑,转身朝着王孝杰拱了拱手,道:“孝杰将军,唐军早就有了图谋洛阳之心,虽然上次活捉长孙无忌的时候被抓出来了一批,但城内必定还有许多唐军细作。若是平日里他们自然不敢放肆,可如今唐军即将兵临城下,难保他们不出来闹事。
可如今杨再兴将军、高思继、单雄信等几位将军都已经出城迎战去了,就烦劳孝杰将军带着诸位将军巡视城内,巩固城防,谨防唐军细作!”
“末将遵命!”
王孝杰拱手抱了一拳,和张镇周、魏陆等王世充的旧部也纷纷退了出去。
先后两拨人出去,整个大堂瞬间变得空旷起来,只剩下孟拱、曾国藩和林仁肇三个人。
“曾大人,王孝杰、张镇周他们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王仁则明知唐军战力却还有鼓动杨再兴将军出击,难不成他和唐军真的有所勾结”
等到王孝杰等人差不多也走远了以后,林仁肇当即上前拱手向曾国藩询问道。
曾国藩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说道:“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王仁则和他叔父王世充一样狡诈,而且一样地野心勃勃。若是这一次让我们击败了李世民坐稳了洛阳城,再加上巴蜀方面的形势发展,伪唐覆灭指日可待。
王仁则如果想要学王世充那样独霸一方,就必须保住伪唐。因为只有天下还在大乱,他才会有机会成事。所以这一次他很有可能会做唐军的内应。”
林仁肇怒哼一声:“想他王家当初不过是一截胡商,若不是先帝抬举,哪里来的荣华富贵如今却不知知恩图报,还妄图颠覆大隋的江山社稷。真是可恶至极!”
“王仁则虽然图谋不轨,但好在他现在只是孤身一人。洛阳城内虽然有许多王世充的旧部,但是领兵的大将当中,和他出身的同宗的王孝杰乃是忠义之人,定然不会与他合谋。至于其他像魏陆、张镇周这样的墙头草,若是王世充在世倒还有几分可能,王仁则一个后生晚辈断能说服他们!
唯一一个有可能的便是被杨再兴将军救回的单雄信,只可惜单雄信的兄长早年便是死在李渊的手里,单
第二百零二章 杜如晦的哀叹
杨再兴、高思继、单雄信、王仁则几人领着上万精骑风驰电掣般杀出了洛阳城,策马狂奔,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便消失在洛阳城头守军士卒的视线当中,留下的只有漫天的尘土。
与此同时,唐军大将李继隆和屈突通也得到了隋军骑兵来袭的消息,当即击鼓聚将,帅帐议事。
李世民虽然亲率精骑奔袭虎牢关,但是他也知道洛阳城坚,城中更有能够一招秒杀梁师泰的绝顶武将,所以除了杜如晦以外,还留下了山狮驼、王君可、裴仁基、屈突盖、李君羡等许多武将策应,另外还将原本已经退回河东的李存勖和宋金刚调了回来,在李继隆和屈突通帐下听调。
李继隆听斥候回报说来犯的隋军当中有王仁则的旗号,当即咧嘴一笑,转头望向杜如晦道:“克明,当日若不是你当机立断,恐怕今日还不会有这么多自傲的莽夫出来送死!”
杜如晦闻言微微一笑,道:“隋军屡战屡胜,已成骄兵。就算没有有心人从中挑拨,今日也必然会有些不知死活的人冲出城来。”
曾国潘料想的的确没错,王仁则早已和唐军勾结在了一起。只不过此事在唐军当中属于机密,只有杜如晦、李继隆、屈突通少数几人知道,所以李继隆和杜如晦对话时便没有明着说破。
帐内几个明眼人从两人的对话当中听出了一些端倪,但是山狮驼这个莽夫却是听得云里雾里,当下便有些不耐烦地出声说道:“管他隋军是因为什么出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待我出去先斩他几员隋将回来!”说着提起那杆上百斤重的鎏金镋便要出去。
“山将军且慢!”
杜如晦见山狮驼如此心急,不由暗骂一声莽夫,急忙拦住了山狮驼。
山狮驼被杜如晦阻拦,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怒色:“军师何故拦我莫不成是看不起我山狮驼,觉得我打不过隋军”
眼前的山狮驼乃是李世民特意留下对付城内杨再兴等隋军勇将,杜如晦自然不敢得罪于他,开口说道:“山将军说的是哪里话下官早就听闻山将军神勇,区区杨再兴之流如何能够是你的对手下官就是担心山将军太过勇猛,一会儿会坏了我的计划!”
山狮驼哪里听得懂,只顾一个劲地傻看着杜如晦。
杜如晦见状苦笑一声,秦王殿下手下猛将也是不少,怎么智商都这么不堪。
顿了一顿,杜如晦继续说道:“下官听闻那杨再兴是隋朝宗室出身,早年还救过杨杲小儿,麾下的兵马也都是隋军精锐。若是今日能够将其一举歼灭,必能大挫城内守军士气。山将军,你要是第一个上阵,只怕一会儿把那些隋军都给吓跑了!”
山狮驼听得杜如晦竟然如此吹捧自己,不由得挠了挠头,嘿嘿笑道:“想不到军师竟然这么看得起我,既然如此,那就先找几个功夫差的上去,等到隋军得意忘形的时候我再去好好收拾他们。”
“可是杜大人,据末将所知,洛阳城内孟珙率领的本部兵马有一万五千,王孝杰、张镇周、魏陆等人下辖的洛阳旧军至少在两万人之上。后来秦王殿下和王世充在慈涧决战,杨再兴率麾下万余精骑突然杀出,又接应了上万淮南军进入洛阳。”
宋金刚掐了一下手指,沉声说道:“这么一算,纵然我们今日歼灭了前来挑衅的隋军,城内仍旧
第二百零三章 其实我想先赢一场的
“杜大人,杜军师,杜参军!”
宋金刚的声音传来,顿时将越想越远的杜如晦拉回来现实当中。
杜如晦轻轻地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那些杂念全部晃去。眼下他既然已经认李世民为主,又怎么能因为唐朝和隋朝实力上存在差距就去做那朝秦暮楚之人。
见杜如晦好似回过神来,宋金刚当即拱了拱手,道:“杜大人,末将以为为了一场小胜而失去一个在城内的助力,此举实在是不值。倒不如我军诈败一阵,让那城中暗子立下些功劳......”
杜如晦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城内守将孟珙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就连辅机这般才智的人都在他手上栽了跟头,凭我那个暗子的身份,想要骗取他的信任难如登天!
我苦心孤诣,耗费了大力气才埋下了这颗暗子,自然不可能为了一个杨再兴就把他暴露。实不相瞒,围歼那杨再兴不过是我吸引城内隋军注意的一个幌子,我的真正目标并不在此处。今日我要一战定下洛阳大局!”
宋金刚闻言暗暗吃了一惊,拱手问道:“不知大人有何妙计大人的真正目标又是何处”
“含嘉仓城!”
不等杜如晦说出,李继隆便已经开口说道:“洛阳城内兵马众多,每日所耗巨大。若是没了粮草,纵然孟珙再是统兵有方,智谋出众。杨再兴再是勇猛过人,也不可能再继续坚守这洛阳城。”
杜如晦看了李继隆一眼,点了点头说道:“若是平日里,粮仓重地必然是重兵把守,可是那杨再兴在隋军当中地位不低,一旦他陷入重围,孟珙必定会抽兵救援,保不齐就会放松含嘉仓城的防御。
现如今秦王殿下在虎牢关和薛仁贵统领的隋军主力连战数阵,战况惨烈,就连殿下也受了重伤。所以洛阳一战我们只能速战速决。不知哪位将军愿意率精兵突袭含嘉仓城”
宋金刚当即抱拳说道:“杜大人,屈突将军,李副帅,末将愿往!”
李存勖也急忙拱手说道:“末将也愿前往!”
李存勖和宋金刚眼光毒辣,心知若是能够拿下含嘉仓城,那此战必然是首功一件。而山狮驼头脑简单,丝毫没有看穿其中的厉害,瓮声瓮气地说道:“打一座空虚的粮仓有甚意思我早就听闻那杨再兴武艺高强,今日便和他好好较量较量!”
杜如晦见状又是苦笑一声,然后扭头朝着李继隆和屈突通点了点头。两人会意,当即按照杜如晦的谋划做出了部署。
。。。。。。。。。。
杨再兴率部一路疾奔,在距离唐军大营还有五六里地的时候,和奉将令出来迎战的唐军兵马狭路相逢。两军对垒,各自放箭射住阵脚,在距离一箭之地处互相摆开阵势。
三通鼓毕,唐军阵中便飞出一将,高声大喝道:“对面的隋狗听着,我乃唐军大将何宣武是也,哪个不怕死的就上前来和爷爷大战一场”
杨再兴闻言大怒,正欲催马出阵。一旁的高思继伸手拉住了他的缰绳,呵呵笑道:“再兴哥哥,杀鸡焉用宰牛刀对付这么个无名鼠辈哪里需要你这个主将出马,就交给小弟料理了!”
杨再兴闻言点了点头,高思继当即纵马冲出阵去。何宣武见隋军阵中有人冲了出来,亦是挥舞着手中那柄四十斤重的开山大斧迎了上去。
两马相近,只听高思继怒吼一声,长臂一翻,手中长枪霎时间便抖出七朵枪花,疾刺向何宣武的心窝。
“叮咚,检测到高思继进入奋勇状态,武力+4,基础武力100,当前武
第二百零四章 自家儿子前世惹来的血债
听到王君可的劝降之言,高思继哈哈一笑,手中长枪奋力挥舞,卷起一团银光,向着王君可的咽喉疾刺而出:“真是井底之蛙,我大隋猛将如云,薛帅,杨再兴将军,宇文承都还有我族兄高宠武艺都在我之上,像我这般武艺的更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莫要拿你们唐军武将的实力来衡量我们大隋,简直是自取其辱!”
“老子好心好意为你着想,你不识好歹也就罢了,竟然还敢这般羞辱!”王君可闻言勃然大怒,一口大刀舞得虎虎生风,左劈右砍,招招都是取人要害的狠招。
高思继不屑地冷哼一声,使出浑身解数,手中长枪挥舞如风,不露半点破绽,见招拆招,遇式化式,丝毫不给王君可留一点可趁之机。
两将阵前酣战三十余合,王君可不仅没有拿下高思继,反而因为长时间的猛攻累得气喘吁吁。高思继抓住机会,登时反守为攻,长枪势挟风雷,幻化出层层叠叠的枪影,逼得王君可左支右绌,疲于应对。
“哼,我王君可纵横太行,在绿林也是有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就算是诈败也得败在杨再兴那厮手里,岂能让你这无名之辈踩着老爷的脑袋扬名”
王君可咬了咬牙,把心一横,顿时发起狠来。面对着高思继突然刺出的一枪,不躲不闪,挺起胸膛竟迎了上去。手中大刀则是奔着高思继的脖颈横斩了过去,一副以命搏命、同归于尽的架势。
“想要玩命吗我奉陪到底!”
高思继见王君可这番做法,冷笑一声,手中长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锋利的枪尖闪着寒光直逼王君可的胸膛。
他却是知道越到这个时候气势上就越是不能输人,撤枪回挡固然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可这样一来就会让王君可抓住反攻的机会,原本稳占上风的局面将会因为王君可这搏命一击而荡然无存。
“他娘的,还真遇到个不怕死的。”
历史上王君可的原型王君廓为了自身的前途便是屡屡背主,反复无常。而这样的人往往最是爱惜自己的性命,虽然王君可是演义当中的人物,但是他还是继承了历史原型的性格特点。
就在高思继的枪尖抵到他的胸膛的时候,他终于是扛不住了,原本已经逼近高思继脖颈的大刀迅速撤了回来,奋力往下一劈,堪堪荡开了高思继的长枪。
“哼,贪生怕死之徒,还敢在我面前装硬气!”
这一回合过后,高思继气势更盛,出招速度一枪快过一枪。而反观王君可,原本想要凭借以命搏命的手段压制住高思继,谁想最后竟然让自己难堪,不由得面色大窘。
沙场斗将,起决定性因素的除了自身的武艺之外,还有便是斗将时的气势。三国时期的猛将张飞武艺明明不如吕布,但是却让吕布头痛不已,就是忌惮张飞斗将时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王君可这会自取其辱,在气势上便已经矮了高思继三分,再加上他的武艺本身就不如高思继。十个回合不到,王君可便已然不支,当即卖个破绽,拨马逃回本阵。
“弟兄们杀啊!”
杨再兴见高思继战败了唐军主将,当即挺枪纵马,率领着麾下的将士一齐涌杀了过去。
“弓弩手上前,放箭射杀隋军骑兵!”
虽然斗将失败,但两军对垒时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因为一场斗将的失败而撤军,王君可此行虽然是诈败诱敌,但也不能做得太假。所以王君可奔回本阵之后立即下达了当前作为准确的命令。
不过王君可麾下的将士事前便已经得了吩咐,这会儿也是大展演技。只见王君可一声令下后,千余名弓弩手精神散漫地地从后
二百零五章 一往无前
“死!”
山狮驼纵马狂奔而出,犹如一支离弦之箭般飞速杀近杨再兴跟前,一声怒吼,手腕一翻,手中的鎏金镋便以泰山压顶之势猛砸而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