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群英逐鹿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铭启小郎
看到吕恒的模样,杨杲这才明白为何当时听到吕恒这个名字会觉得如此耳熟。这个吕恒是第一届科举的进士,当时满朝文武因为他的这副容貌还发生了一次争议,萧瑀、裴矩、苏威等人认为让此人当官有损官场形象,强烈要求免去此人的功名。
而虞允文、张居正则认为吕恒是凭真才实能考中的进士,德行也无缺失,若仅凭容貌上的问题就将其除名实在是有失公允,不利用朝廷日后选举贤能。
虞允文和张居正的观点得到了杨杲的大力支持,最后吕恒以二甲第十三的成绩入榜。
想起了吕恒的身份后,杨杲心中又有了疑问:“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去年吏部递交的前往中原填补官员空缺名单当中,吕恒应该是候补为定陶县的县令,怎么降了一级变成了县丞”
正当杨杲疑惑不解的同时,策马赶来的吕恒也认出来杨杲,顿时心下大骇,一张脸刷的一下变得惨白,忙不迭地滚鞍下马,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杨杲面前,单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礼道:“下官定陶县县丞吕恒参见陛下!”
“什么陛下!”
吕恒的声音很是响亮,刘成等守城军卒听得一清二楚,顿时吓得手忙脚乱,跪倒在地“砰砰砰”地磕着响头:“陛下赎罪,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有大量,饶恕小人们的过错吧!”
杨杲微微一笑,快步上前扶起刘成:“快快起来,朕又不是洪水猛兽,你们何必如此怕朕怕朕的应该是那些横行乡里、视我大隋律法于无物的恶仆!”
杨杲说着便将目光瞥向了杨旻郑恪二人手下的那几名随从。这几人方才还气焰嚣张叫嚣着要将自己碎尸万段,这会儿就跟霜打的茄子一般,战战兢兢地立在原处不停地打着摆子,连口大气也不敢喘。
“把他们通通带下去,严加审理,依法办事!”
杨杲冷冷下令,丝毫不理睬几个奴仆的哀嚎声,缓缓扭头看向吕恒,沉声说道:“吕大人,你是朕登基之后第一届的科举进士,为何也辜负朕的期望,纵容恶少无视朝廷禁令,当街纵马玩乐,草菅人命!”
吕恒早就不满纵子行恶、大肆贪赃敛财的杨喜,这个时候毫不犹豫地便将他出卖:“回陛下,不是下官不尽忠职守,实在是有人从中作梗。杨旻王恪二人在定陶县横行霸道鱼肉百姓,下官也曾经多次准备查办。但是这两人一个是杨喜县令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内侄,每每当下官准备查办此事时,他都会想尽各种办法阻挠办案,最后事情都只能不了了之!”
杨杲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开口说道:“当官不为民做主,反而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样的县官要之何用传旨,即刻起罢免杨喜定陶县县令一职,由县丞吕恒接任县令之职。”
吕恒顿时大喜过望,
第301章 明升暗降
入夜,吕恒府邸,堂屋。
杨杲、刘伯温、吕恒互相分主次而坐。吕恒将手中一份账簿上呈给杨杲:“陛下,这是微臣在杨喜的府邸里搜查发现的账簿,里面记载了杨喜这一年来贪污所得的银两以及他用来贿赂上司的支出。”
杨杲接过账簿,粗略地翻了一遍,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无比,恨恨地将账簿砸在了地上:“一个小小的县令,竟敢贪污数万两白银,当真是好大的狗胆!传旨,立刻将此贼斩首示众,家财全部充公!”
吕恒拱了拱手沉声说道:“微臣谨遵圣命!”
顿了一顿,杨杲又猛然想起一事,开口询问吕恒道:“吕爱卿,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当年吏部送上来前往中原上任的官员名单当中,你应该是候补为定陶县令一职,为何降了一级变成了县丞。”
吕恒急忙答道:“回陛下,下官当初前往中原的确是候补定陶县令一职,只是后来萧瑀大人前往荥阳郡拜访郑家时意外遇到了原定陶县县令杨喜,后来在几位郑家当家人的推荐下便决定由杨喜担任县令,由微臣担任县丞。此事萧瑀大人应该曾经上书吏部报备,可能是陛下国事操劳所以并未注意吧。”
杨杲闻言点了点头,一个县令和县丞的调动确实不怎么会引起他的注意,但是萧瑀不是一向自诩刚直的吗他怎么会容许杨喜这样的贪官重新出仕呢
一旁的刘伯温似乎看穿了杨杲的想法,凑近杨杲低声说道:“陛下,萧瑀大人虽然刚正,但他毕竟是萧梁贵族出身。或许在他心里,荥阳郑家的女婿比起出身寒门而且外貌不佳的吕恒大人来说更适合做县官。而且杨喜有荥阳郑家的推荐,恐怕萧瑀大人也没怎么仔细考察他的德行”
杨杲闻言顿时一阵火起,世家贵族,高门子弟,五姓七望,又是这些陈词滥调的东西!
自杨杲来到这个世界以来,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听人提起这些。可直到今日,他才真正体会到所谓世家的可怕,就连自诩刚正不阿的萧瑀遇到了世家贵族,他也会卖几个人情。
李渊、李世民、铁木真虽然能力强大,实力雄壮,但说到底还是明面上的敌人。而这些世家门阀却永远躲在暗地里出手,在你不知不觉中暗暗发展实力,撬动你的根基,这样的敌人才是最为可怕的。
想到这,杨杲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连忙扭头询问吕恒道:“吕爱卿,朕问你,除你之外萧瑀相国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人事调整”
吕恒低头回忆了一阵,答道:“回陛下,就臣所知,应该还有两人和臣一样被降级当了县丞或是县尉,另外还有一个叫做郑宽的人,原本是候补县令的,但后来不知怎的却到了济阴郡当长史。”
“郑宽他是郑家的人”
杨杲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吕恒,胸中的怒火已经愈烧愈旺。
吕恒被杨杲盯得头皮发麻,低声说道:“回陛下,下官当日随萧瑀大人留宿在荥阳郑家,曾经听到郑宽喊招待我们的人叔父。”
“哎!”
杨杲听完之后长叹一声,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斜瘫在椅子上,对着刘伯温说道:“伯温,朕的这个叔父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
刘伯温拱了拱手,淡淡说道:“陛下,萧瑀大人这么做恐怕也是为了替陛下拉拢荥阳郑家巩固陛下在中
第302章 武唐女相
次日天明杨杲便领着刘伯温、宇文承都、红娘子等人离开了定陶县,不再隐藏行踪,汇合了南霁云率领的大队人马一路浩浩荡荡地前往荥阳。
另一方面,杨杲在定陶县写下的两份圣旨也被快马加鞭送到了江都。萧瑀被加封为太傅,赐爵宋国公,又授其长子萧锐为银青光禄大夫。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风光无限,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对萧瑀的赏赐,而是惩罚。太傅虽然在品级上高于度支尚书,但只是个养老的勋官,根本毫无实权。
另一方面,虞允文授命前往中原巡察,利用杨杲从定陶县杨喜手上得到的那份账簿,先后以贪污、滥用职权的罪名罢免了济阴郡长史郑宽、管城县县令于彦、东阿县县令郑漳等郑家子弟或者门生。消息传回荥阳郡,顿时引起了荥阳郑家的一片哗然。
。。。。。。。。。。
郑家府宅内,目前在郑家当家做主的郑仁基一脸阴沉地坐在首位,环视了堂下诸人一圈,咬牙说道:“想不到杨杲小儿也跟他那个独夫老爹一样,竟然铁了心要跟我们世家大族做对,他真的以为凭几个莽夫和寒门子弟就能帮他得天下吗”
当初李唐在关中建国之后,郑家家主郑善果便觉得天下大势已定,遂带着大部分郑家精英赶往关中投奔李唐,因为太子妃郑观音的缘故成为了李建成在朝中的一大助力。
不过后来隋朝在南方强势崛起,接连大败李密、窦建德、李建成等人,收复中原,平定岭南,成为了和唐朝旗鼓相当的对手。
郑善果这个时候才发现隋唐两国实力相当,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遂命令郑仁基带着一部分的郑家子弟返回中原,出仕隋朝,两面下注以防不测。
郑仁基返回荥阳之后,利用荥阳郑家五姓七望的威信和当年在朝为官时和萧瑀的一点交情说服了萧瑀,成功安排了几个郑家子弟进入官场。但是好景不长,这才一年不到,好不容易安排到中原郡县为官的门生子弟竟然被罢免了大部分。
“哼,杨杲小儿狂妄自大,竟敢小看我们荥阳郑家。既然他给脸不要脸,那我们也不用跟他废话什么了,立刻动用我们在中原的所有力量,再把中原搅得天翻地覆!”一个坐在后排的中年人起身大声说道。
这个中年人便是刚刚被罢免官职的郑宽,好不容易到手的长史丢了不说,就连原本的县令官职也没保住,直接一撸到底成了平民,这让他对杨杲恨之入骨。
郑仁基闻言叹了一口气:“当初杨广那个独夫大肆打压世族,我们郑家本就元气大伤。这几年家主又带着大量子弟北进关中,现在在中原我们除了有一块五姓七望的牌子之外什么都没有,根本不可能在中原掀起大乱。”
坐在郑仁基左边的一位老者起身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返回关中吧,留在中原也是浪费时间。”
“不行!”
郑宽铁青着脸大吼道:“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们郑家就会成为天下世家的笑柄,绝不能就这么回去!”
那老者被郑宽这么一顶撞,顿时面露不悦,沉声说道:“那你留在中原还能干什么继续被杨杲小儿羞辱吗”
郑宽两眼中突然间迸射出骇人的杀机,朗声说道:“谁说我们无事可做,杨杲小儿现在已经移驾到荥阳,若是我们能够杀了这个黄口小儿,那我们便是为唐皇立下了
第303章 美人心计
郑仁基这会儿正心烦意乱,听到上官婉儿询问,顿时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一个小小的女子能知道些什么赶紧回自己的房间里学习针线女红,别再来给为父添乱了!”
上官婉儿闻言面露不悦,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义父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女子怎么了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如今大唐的平阳公主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婉儿虽然不敢自比花木兰和平阳公主,但是婉儿受义父大恩,即使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义父的大恩大德!”
郑仁基闻言忽然眼前一亮,上上下下打量了上官婉儿一阵,沉声说道:“婉儿,你真的愿意为义父分忧吗”
看到郑仁基眼神中透露出来的狡黠和阴狠,上官婉儿内心猛地“咯噔”了一下,顿生一种不妙之感。不过她刚刚才表态愿意为郑仁基分忧,这个时候哪能反悔,只能硬着头皮说道:“义父待婉儿恩重如山,只要义父需要,婉儿必尽力而为。”
上官婉儿这个时候留了一个心眼,她只说自己尽力而为,却并没有像刚才那样说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报答郑仁基。意思就是在自己可以出力帮忙,但若是想让自己付出代价那就别怪自己把事情办砸。
郑仁基没有听出上官婉儿话里的意思,只以为上官婉儿已经应允自己,顿时大喜过望,急忙开口说道:“婉儿,实不相瞒,为父今日忧心忡忡是因为我们郑家将会有大祸临门。”
上官婉儿闻言吃惊地捂住自己的小嘴:“义父你是在说笑吧婉儿虽然平日里不问世事,但也听说过荥阳郑家五姓七望之一,乃是天下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即使是皇帝也要礼让三分。”
郑仁基苦笑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中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乱,我们郑家早已不复当年。更何况现在出手对付我们郑家的正是大隋皇帝杨杲。婉儿,现在只有你能救为父,救我们郑家了!”
“什么大隋皇帝陛下”
上官婉儿惊得踉踉跄跄地倒退了几步,神情一紧,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婉儿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哪有什么本事帮助父亲”
“不,你有!”
郑仁基凝视着上官婉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羞愧,用蚊子般的声音嗫嚅说道:“婉儿你生得花容月貌,就算是和西施王嫱相比也不逞多让,我们郑家的活路都在你的这张脸上了。”
上官婉儿能够被武则天看重,揣度人心的本事自然不差。一听郑仁基这话便有些反应过来,半信半疑地说道:“义父是想将女儿献给隋帝,让女儿为郑家吹些枕边风”
上官婉儿说这话的时候内心还抱着一丝欢喜:“听说隋帝杨杲年轻,后宫不过四个妃嫔,而且还没有子嗣。若是我这个时候真能进宫服侍于他,凭我的手段也许将来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也说不定。”
只可惜郑仁基接下来说的话却打破了上官婉儿的美梦:“不,婉儿。杨杲小儿虽然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但是其心性绝非常人可比,但凭一个女人绝对不可能影响他的决策。为父要你接近杨杲之后,趁机暗中刺杀,为我郑家除了这个祸害。”
“杀。。杀了皇帝陛下”
上官婉儿把头摇得像波浪鼓一样,极力推辞道:“义父,婉儿平日里就连蚂蚁都没踩死过一只,怎么可能去杀人,更别说杀得还是当今天子。不行,婉儿做不到!”
“婉
第304章 长袖舞歌
杨杲在定陶县一事之后,便汇合了南霁云所率领的大队人马,一路大张旗鼓地抵达了荥阳。一面视察荥阳杨业军团的战备情况,另一面则暗暗注视着荥阳郑家的动向,如同稳坐钓鱼台的渔翁一般,只等着郑家出手发力。
数日后,当郑仁基的请帖出现在了杨杲的桌案上时,杨杲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便将它递给了身后的刘伯温,淡淡笑道:“伯温,你说这郑家的宴席上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在等着朕呢”
刘伯温亦是面露微笑,一脸风轻云淡地说道:“宴无好宴。几年的战乱下来,荥阳郑家的私兵也是死伤惨重,陛下又有天宝大将军护驾,想搞暗杀是绝无可能。依微臣之见,恐怕不是投毒就是美人计!”
杨杲嘴角微微一勾,玩味地一笑:“那你觉得朕该去吗”
刘伯温轻轻摇了几下手中的羽扇,呵呵笑道:“陛下大张旗鼓地来到这荥阳,不就是等着荥阳郑家上门来请吗”
“哈哈哈,知朕者刘伯温也!”
杨杲哈哈笑道:“朕倒要看看,这些家伙的葫芦里能够卖出什么药来。”
杨杲点头答应了郑仁基的邀请,得到回复的郑仁基登时大喜过望,当即将所有还留在荥阳的郑家子弟全部组织起来,开始紧张忙碌地筹备起这场寿宴,大肆铺张,广邀宾客,弄得比当年郑家家主郑善果的寿宴还要隆重,倒是让那不知情的郑家老者笑得合不拢嘴。
。。。。。。。。。。
时间很快便到了寿辰的那一天。当夜,杨杲在数百精锐内卫军甲士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郑家府宅外。
刚一步入大堂,杨杲便望见了在大堂的正中央悬挂着那个用黄金制成的“寿”字,两边则是两面用象牙雕刻而成的祝寿屏风,桌案上摆满了琳琳琅琅的祝寿贡品。抬头眺望,映入眼帘的皆是别具一格的亭台楼阁。
杨杲淡淡一笑,扭头对着刘伯温说道:“朕听说郑善果带着郑家子弟投奔长安之后,荥阳郑家的祖宅只有几个偏房子弟看管,早已是破败不堪,朕今日难不成是走错地方了”
刘伯温嘴角一扬,拱手说道:“启禀陛下,据微臣所知,自从陛下应允了郑仁基之后,他便花重金布置会场,听说光祖宅的翻修就花了六十万贯钱。”
“六十万贯荥阳驻军一年的军费也没这么多吧”
杨杲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世家大族还真是可怕,一个家族的财富甚至比朕的国库还要富。看来朕当初跟刘文静要的还是太少了!”
就在这时,郑仁基已经领着几个主事的郑家子弟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地施礼道:“草民郑仁基参见陛下,陛下肯赏脸前来当真让寒舍蓬荜生辉啊!”
杨杲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和郑仁基回了个礼,遂大踏步地走进了大堂,身后的刘伯温、宇文承都等人亦如同旁若无人般跟随了进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