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她准备拿这个做由头,只要安然不买,她也不借钱了,要实在推脱不掉,到时就只能先借一会儿,等过几天再还回来,说那田地被别人先买走了,虽然那样来回捣腾要麻烦一点,但总比给安然利钱好。
安然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自己买去吧,这是你发现的,就该你发财,我不会跟你抢的。”
安然说的大义凛然,一副方三娘发现的,她绝对不会抢,免得别人说她占妹妹便宜的模样,让方三娘看了不由气恼,想着这方安然是怎么回事,道德感这么高?不会是发现了自己的算计吧?不,不应该,毕竟自己跟她从没红过脸,她应该对自己一点防备都没有,所以应该纯粹是道德感较高,不想占自己这个妹妹的便宜。
这下没办法了,最后方三娘只得从安然这儿借了两万两,说好一分利。
本盼望安然没两万两银票,哪知道安然最近正准备买个庄子,刚好手头还真有这么多钱,让方三娘想不借都不行,最后只得将那银票拿了。
不过她可不打算真的借,所以不两天,便以自己行动慢了,那田地被人买走为由,将安然的银票还了回来。
这次没成功,方三娘只能继续想办法,看怎么拉安然下水,到时影响太子。
不说方三娘那边准备继续冒坏水,却说安然这边,等方三娘走了,便跑去调查,方三娘说的田地,可真有这么一回事。
田地的事,当然是有的,毕竟方三娘既然要行动,不可能没个目标,就跑去借钱,到时要是没目标,钱借到了,可怎么办?
所以安然这会儿一查,就查出来,方三娘准备买田地的地方,发现她所谓要买的田地,根本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田地,根本不是谁要卖的,所以这根本就是侵占良田啊!传出去安阳郡王府的名声要没了的。
因为要买,所以方三娘这会儿已经在造势了——也就是开始抹黑安阳郡王府了——朝这些人放过狠话了,说是京中安阳郡王府想买这一块地方,知道安阳郡王府是谁吗?那是太子的伯父家,识相的,就不要啰嗦,赶紧拿钱走人,安阳郡王府没直接收了你们的田地,还愿意拿钱买,已经很不错了,你们要感恩balabala,已经在当地引起了极大民愤,不知道情况的当地民众,已经对太子心生恶感了,而安阳郡王府,更已在当地成了戏文里反派一般的存在。
安然发现了这么一回事,自然不能让这事继续下去,免得就算没买,到时这一块的老百姓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会以为太子的伯父家曾经准备强买他们的田地,之后又因不知名的原因没买了,到时就算没搞什么,也要惹一身骚。
安然准备让这事被安阳郡王府知晓,好让他们摆平这个事,但,她不能主动告诉安阳郡王府,免得到时安阳郡王府找方三娘的麻烦,让方三娘受罚,娘家人别不高兴,觉得姐妹间的事姐妹私下处理就行了,不应该这样公开,让外人看了笑话,另外也会影响长宁伯爵府的名声,让他们不高兴。
所以当下安然并未直接跟安阳郡王府的人说,只仗着武功,偷偷去了那个庄子,看那些人在那儿言辞激烈地议论纷纷,便上前道:“前几天路过,听你们说安阳郡王府要买你们的田地,就跑去打听了下,没听说安阳郡王府要买你们的田地啊,是不是搞错了?你们不如进城里问一下,反正路也不远,去安阳郡王府问一下也不值什么,对方要真准备强占你们的良田,我可以帮你们去大理寺告状。”
安然这会儿易容成了一个江湖游侠的模样,那些人也认不出来,她是个女人,听了她的话,都觉得有些道理,于是当下那个村子便选了几个青壮出来,去了城里,找到了安阳郡王府,打听这个事。
安阳郡王府因为上下都被安阳郡王和安阳郡王妃敲打过,所以这些人虽是乡下人,门子也没因对方的身份而赶他们走,相反,还听了他们的询问。
一听之下,门子头上的汗都要滴下来了。
他是王府老人,一直住在京城,哪能不知道侵占民田是怎么一回事,一听那些人说,就知道他们说的这个事,是侵占民田,这事要传出去了,王府出事就罢了,只怕太子都是要出事的,于是当下忙将他们迎了进来,让他们不要走,然后他赶紧报告了安阳郡王。
安阳郡王一听,也跟那门子一样受了不小的惊吓,继而便以为又是家里哪个人搞出来的,大发脾气,将上上下下的主子全都召了过来,问是哪个干的好事。
这自然是问不出来的,毕竟没人干这事,就连安然也可以说不知道,毕竟明面上她的确不知道——方三娘又没跟她说,准备在哪里买田地,所以她哪知道今天上门的人,就是方三娘准备买的田地主人呢。
安阳郡王再三逐一询问,发现没人做这样的蠢事,就知道这是有人冒充自家,在外面败坏自家的名声了。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948章 被穿书者夺走的人生36
一想到竟然有人冒充自家,在外面败坏自家的名声,为的是什么,都不用说了,显然是想找太子的麻烦,安阳郡王就不由火冒三丈,当下便将这事跟太子说了,让太子彻查,看看这次又是哪个混账陷害他们家。
——跟上一次一样,安阳郡王怕自家查不出来真凶,所以也是托太子调查。
太子的人都不是吃素的,他的那些鼎力支持者很快就将事情查的清清楚楚。
不过他们只查出来了这是方三娘派人放出来的风声,倒并未查出来方三娘准备陷害安然的事,毕竟方三娘跟安然商量的事,是秘密的,他们没查出来很正常,所以安然虽然引导着这些人发现了方三娘做的事,但一点也没牵连到她身上,当然了,她本来也没做任何事就是了。
虽然查出来这事可能只是他们二房媳妇私人的行为,但,庆阳郡王府以前也搞过不少小动作,只是都没抓到把柄,这下子好不容易抓到了把柄,卫煜的支持者哪会轻轻放过,只上门跟庆阳郡王说,让他约束嫡次子媳妇就完事,当下自是派言官弹劾庆阳郡王府为了陷害安阳郡王府,意图影响太子的名声,在某某村庄散布谣言,打着安阳郡王府和太子的名义,说安阳郡王府准备侵占民田。
方三娘虽然也知道做事不能留尾巴,但,她那点手段,在那些老狐狸眼里完全不够看,所以自是被人捉到了她的把柄,不像之前庆阳郡王侄子的支持者,都是朝中大臣,他们搞的手脚隐蔽性强多了,没让别人找到什么把柄。
皇帝一听说庆阳郡王府也在搞鬼,不由大怒,当下下令彻查。
最后查出来,还的确是庆阳郡王府搞的鬼——虽然不是庆阳郡王搞的鬼,但你嫡次子媳妇搞的,不也算庆阳郡王府搞的?毕竟你们又没分家,家里某一个人搞的,说是王府搞的,也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京中那么多搞事的人家,不少也是家中谁搞事了默认就是那家搞的,不可能将家中某个人,跟那人家分开算的。
皇帝看还真是庆阳郡王府搞的鬼,当下便像处理以前的宗室子弟那样,将庆阳郡王的侄子赶回了家,并派人申斥庆阳郡王,让他约束好自己的家人,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就会降爵。
这一连串的事,说实话,都将庆阳郡王整懵了。
虽然没将家里谁抓去坐牢,只是将侄子打发回了家,但也让庆阳郡王害怕了。
但看上面调查,方三娘吓的发抖,却最终承认了,却也知道,天家没冤枉他们家,他们家还真有人在搞手脚。
其实他们家搞手脚,这事他是知道的,毕竟就像儿子说的,没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子,他是不死心的,所以自然会搞手脚。
但他也知道,自己能力不够,所以搞手脚这事,是别人(侄子的那些支持者大臣)搞的,他自己没搞,怕自己能耐不够,搞了别留下了什么把柄。
他都不敢搞,自己这个嫡次子媳妇胆子那么大,竟然敢搞?!搞就搞吧,结果能力不够,留下了把柄,让别人找上了门,这让庆阳郡王就一肚子火了。
不但庆阳郡王一肚子火,他嫡次子,也就是方三娘的丈夫也是一肚子火。
“我知道你一直不服气安阳郡王的侄子被立为了太子,所以上次才会那样跟我说,想让家里搞事,将太子拱下来,我还以为你就是说说,让咱们家里去搞,没想到,你竟然自己搞!搞就搞吧,还不会搞,留下了把柄,连累了全家,你是疯了吗?!”
没外人在,方三娘的丈夫便爆发了,这样骂道。
要不是看在她出身长宁伯爵府,然后她大姐是太子堂嫂,安阳郡王府极有可能要发达的份上,凭方三娘祸害了他们家,他都想休妻了。
而庆阳郡王夫妻这才知道,原来上次儿子说看能不能搞事,是这个嫡次子媳妇提议的。
这提议倒也不是不对,只是,你提议就算了,你没个能力,还自己亲自搞,这不是害人么?
庆阳郡王是男人,不好直接跟儿媳妇吵,但庆阳郡王妃不用怕,当下便因一肚子火,将方三娘狠狠地骂了一顿。
“本以为你是个好的,不像你那个二姐那样不着调,没想到,你的胆子这么大,夺嫡的事也是你一个后宅妇人敢插手的?你以为自己有几斤几两就插手,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朝廷上那些大臣们有多厉害,就自以为自己了不起,敢搞这样的事,现在好了,本来你堂弟还是有机会的,他的支持者也还在努力,就因为你,全毁了,你这个害人精!”
庆阳郡王妃骂的句句在理,的确,方三娘的确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自以为自己厉害,看府里扳倒太子没动静,觉得他们没用,就自己上了,就没想过,你这么厉害,你在现代的时候,咋就没混得出人头地?这证明什么,证明你能力有限,以为来了古代,凭着自己是穿书的,知道剧情,还比古人多知道点现代那点知识,就比古代土著厉害了,瞧不起他们,以为自己能斗得过古人,看别人不行,就自己弄上了?就没想过古人没多少娱乐,整天没事做,就专门钻研权谋那档子事,根本不是你能干得过的吗?
方三娘都被他们骂懵了,不过因为这次犯的错太厉害了,所以虽然被骂懵了,却也不敢说什么。
同时,也被自己做的事,被上面发现弄懵了,她不知道是当地村民来安阳郡王府抗议,才让她做的事曝光,毕竟她不觉得当地村民会来安阳郡王府抗议,还以为是安然查出了自己做的事,上报了,害的她,毕竟在她想来,她做的这事应该只有安然一个人知道,不是她干的还能是谁?于是当下不由对安然怨恨了起来,想着我还没对你做什么呢,你竟然就这样害我,想置我于死地,心也太毒了点吧?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949章 被穿书者夺走的人生37
虽然方三娘恨死了安然,却不敢表现出来,毕竟要让丈夫、公婆知道自己竟然陷害方安然,然后被方安然发现反杀,也就是说,两姐妹关系一般,到时他们可能就会将自己休了,毕竟她刚才是听出来了,她犯了这么大的事,之所以还没被休,竟然还是托方安然那女人的福呢,虽然因为庆阳郡王府加害安阳郡王府的事,两府的关系肯定不会好了,但他们显然认为,亲姐妹间,将来也许还能和解,这样一来,到时自己还有用处,既然如此,她哪敢将对安然的怨恨说出来,只能在心里怨恨,想着以后找机会报仇,嘴上却什么都不敢说,只默默听着夫家众人对自己的讨伐。
好在他们想靠着她巴结上即将发达的安阳郡王府,不敢将她休了,所以她还不会被休,这让她也放心了点,毕竟要是被休了,被皇帝点名训斥的她还能嫁到什么好的?只怕比失了名节的方二娘还难嫁到条件好一点的人。
方二娘只是没了名节,有些人爱面子不想娶她,但她可是在皇帝跟前挂了名的人,那些人家为防娶了她,惹皇帝和太子不高兴,也不敢娶的,这样一来,可不是要比方二娘,还要没人敢娶了?
虽然庆阳郡王府没将方三娘休了,但是,方三娘在庆阳郡王府的地位是完全没了。
在发生这事之前,她在府里地位很高的,毕竟是嫡次子媳妇,谁不敬着呢,况且她大姐还是安阳郡王府的,现在安阳郡王府如日中天,虽然庆阳郡王府也有人在宫里,但一般人都觉得,安阳郡王的侄子当皇帝差不多稳了,这样一来,将来她大姐指不定就会成为新贵,所以因为安阳郡王府炙手可热的原因,她在府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了起来。
现在算是啥都没了,不但没了,庆阳郡王府上下都恨死她了,毕竟要不是她,庆阳郡王的侄子不一定就一点做皇帝的机会都没有,就算没机会,也不会因为她露出把柄,跟安阳郡王府关系搞僵,还有,被皇帝训斥。
她犯了这样大的事,庆阳郡王府没休她就不错了,喜欢她是肯定不可能的了。
从被人捧着到人人喊打,方三娘心里落差太大了,不由有点接受不了。
她在现代也就是个普通人,会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不说方三娘那边倒霉了,但要说大的损失却也没有,毕竟没被休弃,也没像原身那样落魄,甚至被病死,所以安然还要继续收拾她,却说长宁伯爵府的方二娘。
自从卫煜立为太子后,方二娘也不急着嫁人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卫煜成了太子,她堂姐方安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她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要是卫煜真继位了,到时她堂姐运气好,成了郡王妃,她这个郡王妃的妹妹,哪怕名声坏了,也照样能寻门好亲事,毕竟王妃的妹妹,跟宗室公爵的妹妹,那还是不一样的,宗室公爵多,不值钱,郡王要少一点,自然就值钱多了,连带的,她的亲事也能好很多。
所以方二娘暂时不打算嫁人,准备再等两年,要是两年内卫煜就能做皇帝,到时她再嫁;要是两年内卫煜没做皇帝,那等过了两年她再选不迟。
不怪方二娘愿意等,实在是现在的老皇帝已经很老了——这也是老皇帝会从宗室子弟中挑继承人的原因,因为年纪太大了,没希望再自己生了,所以才挑的。
既然老皇帝已经很老了,方二娘就觉得,也许老皇帝两年内会驾崩,所以她可以等。
还甭说,方二娘想的倒不错,老皇帝的确很快就不行了。
因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庆阳郡王的侄子已经被方三娘搞回家了,其他人的势力都不如卫煜,所以在老皇帝驾崩后,卫煜顺利继位。
卫煜继位后,果然像所有人想的那样,晋安阳郡王为安王——刚好安阳郡王来自的安王府已经传承五代,降位继承,不再是亲王,空出了这个封号,所以就给了安阳郡王。
安阳郡王成了亲王,他的儿子们的爵位自然就不一样了,嫡长子不用说了,肯定是继承亲王位,嫡子卫恒就成了郡王,封号都不用想,就用了安阳郡王的封号,其他庶子也都晋了一级,府里上下自是高兴不已。
卫恒院里的姬妾,自然也高兴不已,毕竟卫恒从宗室公爵成了郡王,她们儿子的分封也能更好一些,另外,她们也都有封号了,毕竟从郡王开始,就有侧妃庶妃等的封号,她们也是有品级的人了,而不是普通的姬妾。
当然了,为了侧妃庶妃的封号,后院女人自然又起了新一轮争斗,毕竟这些封号品级是不一样的,她们自然想夺得品级最好的封号。
还有孩子,郡王庶子不是全都能封公爵,这名额只有两个,其他的就要降一级封侯爵,这个名额也只有四个,满了就只能封伯爵,这个名额有八个,再满了就只能封子爵了,这个倒是无限的。
因公爵侯爵的名额有限,所以众人不光要为自己争封号,还要为孩子争前程,没办法,就卫恒这善生的样子——这几年卫恒后院又生了好几个庶子,现在还有人怀孕,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一二十年,卫恒会有多少庶子,还真不好说,将来别说公爵侯爵了,别伯爵的名额都不够,不争不抢到时儿子封子爵,谁受的了啊。
因为晋封,后院争抢,自然也发生了无数的故事,安然都是不管,任她们自己去闹。
而方三娘听说安然还真当上了郡王妃,人都快要崩溃了。
她也是没想过,自己明明抢了方安然的亲事,将来当王妃的该是自己,为什么方安然换了个对象,结果,当皇帝的人也换了,方安然照样是王妃,这不应该,书上不是这样写的啊!
明明她那么厉害,因为是穿书者,提前知道剧情,所以有心算无心,提前做了许多安排,怎么还是没成功呢?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950章 被穿书者夺走的人生38
一开始,方三娘故意派人在方二娘跟前说,要是方安然没了,她就是长宁伯爵府大姑娘,就算是二房,将来亲事也能更好些,激发她的嫉妒之心,让她将安然推进了水里。
后来事情没像方三娘想的那样发展,她本以为,卫恒名声不好,哪怕地位不错,方安然也不会嫁他的,到时她就只能低嫁,那样她一生就毁了。
结果,方安然竟然不怕卫恒的坏名声,跟卫恒订亲了,她不想看到原书女主过的好,所以就再次派人在方四娘耳边说安然过的多好多好,激发她的嫉妒之心,还故意安排人给她送了个话本,让她知道怎么弄的安然嫁不了卫恒,结果,事情再一次没向自己想像的方向发展,方四娘倒霉了,安然依然嫁给了卫恒,现在还当了郡王妃,一想到自己做了那么多事,就是不能阻止剧情的发展,方三娘能不要崩溃么?
——方四娘可能到死也不知道,她是中了方三娘的套路吧,知道她嫉妒安然过的好,所以故意让人在她跟前不停地说安然会过的很好,让她越来越嫉妒安然,起了想害安然的想法,然后又被方三娘送了那样一本书,知道了该怎么行事的套路,一步步按照方三娘的计划行事。
就像方二娘,一步步按照方三娘的计划行事,将安然推进了水一样。
她们都被方三娘套路了,结果,方三娘没事,她们却落了个那样凄惨的下场。
结果她们被方三娘害惨了,方三娘因为没达到目标,还觉得不满意呢,所以这可真是惨极了。
这会儿方三娘看安然当上了郡王妃,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了,因为她再怎么折腾,也没法当上郡王妃了。
而还不光这样呢。
老皇帝在的时候,没追究庆阳郡王府针对卫煜的事,只是将庆阳郡王的侄子赶回了家。
但等卫煜继位了,他不会忘了庆阳郡王府当初对自己做的事,那些没抓到把柄的,以及方三娘搞的抓住了把柄的事,要是成功了,自己只怕就当不了皇帝了。
一想到差点就被庆阳郡王府搞的当不了皇帝了,卫煜怎么可能放过庆阳郡王府。
刚好庆阳郡王府也不是那么一清二白——高门大户的,主子众多,下人众多,就算主子没犯事,下人总也有犯事的,想找毛病太容易了,所以卫煜很快就找到庆阳郡王府犯的一些事,倒也没心狠手辣到将庆阳郡王府夺爵抄家,但将对方从郡王贬为了公爵。
虽然只是将庆阳郡王府从郡王府变成了公爵府,没一捋到底,但这样的处置,还是让方三娘越发崩溃了。
因为庆阳郡王成了公爵,她丈夫身为嫡次子,便只能做个侯爵。
虽然是个侯爵,但,宗室侯爵因为不能科举,再加上人数众多,含金量跟勋贵侯爵,完全不是一个层次,水的很,尤其是面对那些有实权的勋贵侯爵,更是没法比,这样的发展,让方三娘能不越发崩溃了吗?想着凭什么方安然升了级,成了郡王妃,她不但没升级,还降了一级,成了侯夫人?就因为之前那个事,自己家就成了这样,她觉得实在有些接受不了。
但也知道,自家得罪了新帝,没好日子过很正常。
想到这儿,她就越发憎恨安然,因为她觉得,要不是当初安然将那个村庄的事捅了出去,她也不会留下把柄,让新帝知道,他们家在害他,而如果新帝不知道的话,这会儿也不会收拾他们。
因觉得一切是安然告状导致的,所以自是越发憎恨安然。
反思是自己做的,本来就不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方三娘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错,毕竟皇位,本来就是谁厉害谁得,她只是算计失败罢了,既然如此,她有什么不对的。
既然憎恨安然,方三娘就想找安然的麻烦了。
虽然安然现在成了郡王妃,她们一家被赶出了王府,住到了小多了的公爵府,想找安然的麻烦不容易,但,恨死了安然的方三娘,还是想找到办法,找安然的麻烦。
方三娘上次作死,已经把王府都作掉了,现在为什么还敢作死?没办法,很多人就是这样,不作不死,她就是忍不住蠢蠢欲动想害人。
而导致方三娘想害人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庆阳郡王府,哦不,是庆阳公爵府里上下对她的态度越来越不好,让她觉得,自己这样倒霉,都是安然害的,所以就想报复。
原来,随着庆阳郡王府变成了庆阳公爵府,庆阳公爵府里上下的人,将方三娘更是恨死了,毕竟他们都知道,要不是方三娘当年做的事被新帝发现了,记恨上了他们,这会儿也不会专门针对他们府上,降他们的爵。
一想到因为方三娘的原因,王爵都没了,他们能不恨死了方三娘吗?
因为恨死了方三娘,导致本就因上次在外面中伤安阳王府的事爆发了,地位大降的方三娘,现在在庆阳公爵府的地位更低了,见天儿地被婆婆、丈夫还有府里其他恨死了她的人蹉磨,日子过的生不如死。
安然看到她这个状态,暗道看来暂时不收拾她也行,因为光是他们府里天天找她的茬,就比原身在夫家受的折磨还要厉害了,毕竟原身没给夫家招什么祸,所以虽然后来没用了,导致夫家慢待她,但到底不会因为仇恨,像庆阳公爵府里的人折磨方三娘那样折磨她。
所以安然看庆阳公爵府的人代她折磨方三娘,便决定先让她受点折磨,等她有起来的可能,再继续收拾她。
猜你喜欢